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贵州人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勤劳、善良、聪明、活泼。以下是一些贵州的特点:
1 贵州人乐于助人、亲善、自来熟、素质高,不像某些牙尖实怪、斤斤计较、两面三刀的省份。
2 贵州人热情又不至于侵犯你的私人空间,度把握得很好,不像某些大大咧咧、五大三粗的省份。
3 贵州人相比西南其他三个省会不排外,满街都是四川人,北方人比例也高,落户政策对外地人很友好,保障性公寓对外地人也友好,这边的单位招聘面试也倾向要外地人。
4 贵州人的性格和当地的天气有关,贵州天气多变,但人们总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总之,贵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贵州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一个省份,据说当初建省还颇有争议。谚语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山之国,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民生活虽然相对贫困,却也悠闲自得。贵阳市人口过百万,面积却小巧玲珑,很是繁华,有都市风情,近日又被国家气象局授予“中国避暑之都”令贵阳人很是自豪得意。遵义,要不是红军长征曾经过此地而出名,恐怕谁也不会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人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靠吃八十年代被国家评估为“全国小康城市”的老本,对外地人自称遵义为“小上海”,不知上海人知道后会怎样想?。在云贵川三省中,贵州饮食习惯和语言都更接近四川。贵州可算移民省份,除了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外,汉族多是历史上几次人口迁徙进去的。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较晚,文化落后等原因,贵州出的人才很少。处在内陆大山中的贵州人,精壮能干,敏于新潮,与四川人一样悠哉游哉,却缺少四川人那种吃苦精神,"麻将在手,小吃在口,三天两头,狐朋狗友",对本省的落后处境缺乏危机感。贵阳、遵义女孩也同重庆女孩一样天生丽质、妩媚、时髦、开放,带点"辣妹"气质。近些年来民工输出很多,多往珠三角地区,沦为风尘女子的也不少。
;呵呵 贵阳口音肯定重 不过说普通话都可以听懂的 只要是憋出来的普通话就是所谓的贵普话一般北方人都听得懂 不过要是在贵州说贵普话可能很多听不懂。。。我有次开车出去问路就是这样的 在外地别人都听得懂 后来回到贵州铜仁用普通话问路听不懂了 边上一个朋友说这是贵州了 马上用贵阳话问路。哈哈 听懂了 笑死我了。。。
贵州人眼光不高不低,为人朴素,诚实,特别是山区里的少数民族,他们待客有道,和气团结,哪个省,哪个地区都有那么几个混混大家都知道的,一两个破坏道德的行为是很正常地,拼不代表老祖宗的遗传基因。你们有机会去贵州雷山县西江的千户苗寨,黎平县绍兴千户侗寨溜达溜达就会体会到贵州人的诚朴。
很多年前我就发现一个规律,在贵州存在一条“味道”之路,就是从黔西南、黔南、黔东南到贵阳再到黔北和重庆,这一路走来,是从酸到酸辣再到辣和麻辣的过程。而且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这一路走来,饮食的“味道”与他们性格存在非常有趣的关系。
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的饮食以酸为主,自古以来都有无酸不成席的传统,凯里的酸汤鱼更被称为国宴,而这一带人的性格变现为仗义、豪爽、耿直,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性格也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而贵阳的饮食兼顾了酸和辣的特点,贵阳人做菜喜欢用酸辣椒,同时辣子鸡等菜也很出名,这种饮食的背后是贵阳人的包容性和精明,贵阳人的精明常常遭到各地州的朋友调侃,他们是这样调侃的:如果贵阳朋友来到各地州,经过一番热情接待后,贵阳朋友常常感动不已,醉醺醺的对地州朋友说:“下次来贵阳,如果不找我,那以后就不认你这个兄弟了”,地州朋友信以为真,来到贵阳后兴致勃勃的打电话给贵阳朋友,贵阳朋友说:“哎呀!太不巧了,兄弟,我在香港”,其实他正在青云路吃烤鱼!!
黔北地区的饮食以麻辣为主,这个地区的饮食习惯更接近于重庆,以麻辣为主的饮食其背后是黔北人的精明,黔北地区的文化其实属于巴蜀文化,与贵阳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精明可能来自于商业的发达,所以遵义人的精明比贵阳人相比更胜一筹,他们会精明到人你觉得很将义气,所以常常被其它地区的人会调侃他们为“遵义耗子”,其精明的程度常常可见一斑。
以上观念仅作为段子供各位消遣,是一种肤浅的调侃,各位不必当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都有他们独有的文化,包含但不仅限饮食文化对性格的成因影响。最后要表明,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少数民族地区性格的豪爽仗义背后其实是对社会规则的不了解,而精明背后是也是商业文明的表现,并无褒贬之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