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考察人才

古代如何考察人才,第1张

古代考察人才的尝试;

1分类比较法

这种方法通常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别,并分别列举出不同类型的显著特征,通过特征的匹配进行区别,以达到对人才的鉴别和任用。如,刘劭在《人物志·流业篇》中,将人才划分为12种,包括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等,并列举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加以说明。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各个类别又进行细分。如荀子在《荀子·不苟篇第三》中根据人格特征的不同,把士划分为:“通士(尊君爱民、通达事理)、公士(公正无私)、直士(忠厚老实、耿直坦诚)、悫士(诚实可信、谦虚谨慎)、小人(惟利是图、言行无常)。”刘向在《说苑·臣术》篇中则根据人臣的处世之道,划分了“六正”和“六邪”。六正指“圣臣、良臣、忠臣、志臣、贞臣、直臣”,“六邪”指“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亡臣”,并分别列举了他们的行为表现,以便于区别。

2绩效考评法

绩效考评,在古代又称考绩、考课、考成,顾名思义就是以“业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东汉王符提出,要根据官吏从政的实际表现奖赏升降,健全官吏的考绩制度。“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即认为考绩是考察一个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西汉时期,董仲舒主张对人的考察应当把业绩作为主要的标准,在《天人三策·第二策》中他对绩效考核有详细的论述,认为有功劳靠的是“任官称职”,而不是“积日累久”。考绩要首先对各级官吏进行考试,“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试天下,三试而一考”。其次,根据官吏的爵、禄、秩、功、罪,决定其高下等级和进退。要评出相应的等级,按业绩将官吏分成九个等级,根据等级进行奖惩。五级以上有奖,五级以下要罚,并根据奖惩进行任、免、升、降。董仲舒提出的依据实际绩效定期考核的程序和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官吏为政的积极性。

3实验试探法

实验试探法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情景模拟,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观察受测者的反应,进而做出评价。这种方法见于《庄子·列御寇第三十二》中的描述:“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有关人才测评的思想和方法相当丰富,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重定性分析,轻量化研究;对人的评价偏向道德层面,对能力的测试不足;测试的内容偏重政治和文化知识,对技术重视不够。不过,古人强调人才测评工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尤其是要求测量要针对本质;在方法和手段上注重综合运用、相互印证,这些对于我们当前的人才测评工作也很有借鉴的价值。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凿壁借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科举”渊源于汉朝,从隋朝大业元年起步,成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直至1905年取消,有着一千四百多年的厚重历史。

现今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并非一回事。古代的“科举”,是考取“功名”,直接当官入吏。与现今进行的公务员考试或“公选”领导岗位干部接近。

“高考”则是为全国的大中专院校选取学子,还要进行数年的继续学习深造。

那么,在隋代之前,国家(朝廷)选用官吏靠什么渠道和办法呢?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曾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是采用“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直到后来被“科举”制所取代。

“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选择、选拔官员制度的称谓。它究竟始于商周时代,还是春秋中后期,时间上有些争议未定。

“世卿”,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高官,世世代代、父死子继,接连任“卿”。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盛行多时,后来还曾引入过“军功爵”制。直到“商鞅变法”时被废除。

“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切齿怨恨。《史记》载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为官,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徵辟”制。

“察举”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

“察举”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及时推荐给上级或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徵辟”制,是汉代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做官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征辟”,是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用两种方式,也称"辟除"。

汉代之后的魏晋时期,魏文帝的重臣陈群,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属于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实际上,“九品中正”制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改良。

这里面所谓的“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代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

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章,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有些名望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再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这项制度,让当时的官吏选拔,依据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为标准,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它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吏治趋于清明,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魏晋实现全国统一,打下了组织基础。

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二月,北魏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改立元钊为帝,改元永安,致使朝野发生动荡。

永安元年四月十三日,北魏权臣尔朱荣经密谋策划策,在河阴陶渚(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几乎消灭殆尽。

而洛阳城中的北魏官吏纷纷出逃,京城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由此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开始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终被废除。

1举荐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才能的人相对比较了解自己这个行业内比较优秀的同行,可以通过他的推荐来选拔人才。此法大忌就是容易结党营私。

2察举法。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功勋。战功,军队中的选拔制度来的,以斩首级多少为战功。平民的话也有功勋,包括耕种获得大丰收啦、发明、改良设备之类的。

4自荐法。毛遂自荐即是如此。

暂时想到这些不知道合不合你要求啦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选拔人才的方式多种多样。古代的时候虽然整个社会制度比较落后,但是对于选拔人才也是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且在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比较多的。古代比较常用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建招贤台、发布招贤令,举荐人才、实地考察选人才等方式。

一、选拔人才简述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发展壮大,都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而在不同的时代,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现代,人们大多数都是通过选拔性考试来选拔一些的人才。比如在现代社会中,某一些企业会通过面试以及考核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在古代,大部分人才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的。但是在不同朝代,选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二、古代选拔人才方式

古代除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种方式以外,还有建招贤台、发布招贤令,举荐人才,实地考察选人才等方式来选拔人才。在古代的时候,有些国家的帝王为了能够有力地吸引优秀的人才,他们会建一些招贤台,希望招贤台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而有些皇帝为了能够招募到有用的人才,他们还会发出一些招贤令,这些招贤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皇榜。除此以外,在古代人们引进人才也会通过举荐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是要经过考核的。另外,古代也有一些官员用来表达自己的爱才之心,会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来吸引一些优秀的人才。

三、综述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选拔人才都是一件必须的事情,虽然古代和现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本质上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祁黄羊 推荐人才的例子很有代表性,留下了“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千古佳话。

以下是他推荐人才的故事

原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长官,谁适合去补这个缺?”祁黄羊回答:“解狐适宜。”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说:“很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的对。

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缺少了军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国都里的贵州都称赞任命得好。

孔了听到了这些事,说:“真好啊,祁黄羊作的建议!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73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