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 ,是谁都可以理解的事情。鱼要养分,要吃东西,你清过头了,什么都没有,那鱼儿怎么呆?所以呢,能晋身禄位之人,大多是明白这个理儿的,即使是清,也不会清到至清的地步,让身边一片寂静。而那咬文嚼字,不知五斗米也需折腰而取的学究们,有了这句话,也为自己的冥顽不化找到一个光明的理由,不管真假的,俱可以把自己的白衣寒士之状态,打扮成至清之水的绝对清高,而把匹夫有责的天下之事推诿给那些似清不清之水。
至贱无敌,看似搞笑,细思量,却是绝对之真理。一个贱字,能抵得住千军万马,全靠一个皮糙肉厚。油盐不进,水火难侵,刀枪不如。拿准了你是谦谦君子,自重身份,你文绉绉的骂不过我;我是泼妇我怕谁?我是流氓谁怕我?怕不怕的我都要拼着坐地十八滚的滚刀肉功夫让你伤不着却恶心的着。至贱至贱,就要有那淹死人的唾沫,造谣的本事,惹事的能耐。看似天真直率,却是包藏祸心;假借公义,干的却是泄私愤的买卖;一旦被人说破,便就撕下脸皮,死缠滥打,纠缠到底。有那明眼人,一看便知是怎么回事,而遇到那些不明就里的,稀里糊涂的便就卷了进去,自干了那助纣为虐的勾当而不自知。
成语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
解释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说“水清无鱼” 。
出处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
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另一说,《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待考)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至贱则无敌,谚语。意思是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了,人太苛察就没有伙伴了,人太卑贱就没有对手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性格过于苛察,对别人过于挑剔,就会失去朋友和伙伴。
相反,如果一个人过于宽容,对别人过于包容,就会失去原则和尊严。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宽容和苛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又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和尊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