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说说你是怎么评价焦晃的演技的吗?

能否说说你是怎么评价焦晃的演技的吗?,第1张

‍‍焦晃1997年演康熙时已经61岁,这个年龄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表演经验都已经足够丰富。焦晃版的康熙,雍容华贵、不怒自威、老年孤独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台湾演艺圈称赞“他就是康熙”。从气质上来看,有“莎剧王子”之称的焦晃天生自带贵族气质,这与康熙出门高贵,接受良好教育所带来的皇家气质不谋而合,焦晃版康熙不需要说话和动作,他只要站在那里,天生就是九五之尊,威仪天下。焦晃一生研究表演艺术,十分注重细节,比如说电视剧中康熙与上书房三位重臣及太子评价四阿哥胤禛在江南赈灾行为时,冒失的太子打破了这一喜庆的气氛,康熙大为失望,但他没有直接生气,脸上的表情变化极快,然后转换话题,叫太监呈上刚送来的点心叫大家品尝。

‍‍

焦晃和陈道明演的康熙,我觉得他们两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焦晃更胜一筹。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他的一生完成了非常多的伟业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击败葛尔丹。同时在我们现代的电视剧中,康熙也是经常被演绎的,其中焦晃和陈道明扮演的康熙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焦晃扮演的康熙,那个时候已经到了康熙的老年,他已经功成名就,已经形成了崇高的威望。焦晃得表演非常符合康熙那时候的气质,丝毫看不出来有表演的痕迹,感觉这就是活生生的康熙。同时焦晃扮演的康熙,不仅仅体现出康熙的帝王气概,也体现出作为一个人的那种七情六欲,面对9个孩子争夺皇位的他也是非常苦痛的,所以表演的非常细致和全面。而陈道明扮演的康熙,主要演绎的是他的前半生的经历,从亲政到支持大局,办了一系列大事。虽然陈道明演的康熙非常有气势,但是还是缺乏一些老成和沉稳,看的总是那么的漂浮的,没有焦晃的那种沉稳和老练,缺乏一些历练。

所以,从这两个人的表演上来看,我觉得焦晃更胜一筹。同时,焦晃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他在表演电视剧之前就已经在话剧的舞台上工作了几十年,所以他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让他扮演一个人物拿捏得非常的自如。但是我们也不能说陈道明表演的不好,我们只能说陈道明表演的是另一个康熙,与人们心中的康熙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中国的古装剧里,帝王剧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剧一方面能满足观众对帝王生活的窥探欲,一方面又能借助统治者视角传达意识形态,可俗可雅,受众很广。

帝王剧里又有很多类型。

第一是人物传记类型。

就是全景式地回顾帝王的一生,描述他的功绩和 情感 生活,比如《康熙王朝》、《汉武大帝》。

第二是戏说类型。

就是借一个帝王的人设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供观众 娱乐 消遣,比如《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

第三是政治剧。

全剧只是借帝王之口来表达创作者的政治观点,比如《大明王朝1566》,这类剧一般更注重于艺术深度的探寻。

显然,三种类型的观看门槛是存在差异的,这从收视率上也能看出,有的帝王剧因为火连拍了四五部,也有《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剧在湖南卫视首播后就因收视太差而遭遇停播,一停就是10年。

但时间从不会说谎,只要帝王角色的塑造足够富有特质,即使时代变迁也总能被观众认可,且历久弥香。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可以写进表演教科书的十大帝王角色。

—1—

《雍正王朝》康熙帝

1997年丨饰演者:焦晃

作家二月河曾写过“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 《乾隆皇帝》,这三部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其中《乾隆皇帝》版电视剧因为写进了中国文化的劣根性,在拍为电视剧时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导致整部剧品质很差。

而《康熙王朝》被拍成了一部爽剧,在刚开播时万人空巷,但是现在回头这部剧缺少让人回味的内涵。

《雍正王朝》则是三部曲里改编最成功的的电视剧,它比《康熙王朝》要深刻,比《大明王朝1566》要通俗,在播出时创下了167%的收视奇迹,包揽了当年所有电视剧大奖。

在这部剧中,焦晃饰演康熙,唐国强饰演雍正,后者是剧集故事主体,结果焦晃演得太过出色,直接抢走了唐国强的风头。

算起来唐国强也有点倒霉,90年代,他演的最成功的两个角色是诸葛亮和雍正,结果分别遇到了鲍国安的曹操和焦晃的康熙,唾手可得的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奖也被那两人抢走了。

焦晃演得康熙究竟有多好?

首先他从外形上就比陈道明更像 历史 上的康熙,这就是先天的优势。

其次,陈道明版的康熙更多是通过穿着服饰、提高嗓门、肢体语言等来表现皇帝的威严。

而焦晃的康熙不用说话,坐在那里,不怒自威,散发出一股王者的自信。可是他在生活中也不端着,和大臣们打成一片,对几个儿子也是宠爱有加,很接地气,比陈道明的康熙有层次感。

最后就是焦晃的康熙做的事很圈粉,他面对谋反泰然自若,面对几个儿子内讧保持住了父亲的仁慈,面对天下苍生又拿出了千古一帝的威严。他是天下的王者,是有舐犊之情的父亲,是统领满八旗的族长,更是精通儒家文化的长者。

作为一个配角,能在短短的20集里把这个多重身份拿捏到位,很难不让人喜欢,难怪有人说《雍正王朝》就是一部20集的《康熙王朝》+20集《康熙死后的故事》。

—2—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

2007年丨饰演者:陈宝国

1999年,刘和平编剧的《雍正王朝》播出后引发全国轰动,他的好友导演张黎找到他,刘和平告诉张黎,别着急,我能给你写出一个比《雍正王朝》更好的剧本出来。

这就是《大明王朝1566》。

张黎是中国排名第一的 历史 剧导演,这部剧本来是为央视量身打造的,没想到半路被湖南卫视截胡,湖南卫视花高价买了5年的国内版权,作为开年大剧播出。

没想到《大明王朝》没有延续《雍正王朝》的辉煌,收视惨淡,湖南卫视只能无奈撤播。这部剧也迫使湖南卫视改变了战略,次年的大剧变成了《一起来看流星雨》,从此在 娱乐 至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大明王朝1566》是中国 历史 剧的巅峰之作,剧名原来叫《嘉靖与海瑞》,讲的是皇权与民权的争斗,两个字形容本剧就是:复杂。

观众喜欢那种正邪分明的电视剧,这部剧因曲高和寡而不受待见,但是多年后在互联网的传播下,这部剧逐渐被网友认可,豆瓣评分高达97分,获得了它本该拥有的地位。

陈宝国饰演过很多帝王角色,可是他饰演的嘉靖帝却是最特别的一个。

嘉靖皇帝是明朝第11位皇帝,曾经胸怀大志,开创了嘉靖中兴的盛世,没想到人到中年一心修道,走火入魔,玩弄权术,将权力把握在手中,但国家却因为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南倭北虏等困境而陷入困顿之中。

陈宝国很传神地演出了嘉靖帝的复杂性,他神神叨叨,阴阳怪气,多疑多虑,沉溺权术,还有点被迫害妄想症。

剧中嘉靖和海瑞形成了很好的对峙。

嘉靖站在权力链的顶端,却是个阴柔寡断的代表;

海瑞站在权力链的底端,却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嘉靖一心为私,玩弄权术,大搞制衡,结果拥有了权力,失去了民心;

海瑞一心为公,大巧不工,一往无前,虽然玉石俱焚,却谱写了一曲赞歌。

这对君臣的角力也成为全剧最精彩的段落。

—3—

《康熙王朝》康熙帝

2001年丨饰演者:陈道明

提到帝王,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是绕不开的话题。

这部剧充满了争议,一方面它因为通俗易懂获得了比《雍正王朝》还高的收视率和传播度。

一方面却因为思想性不够饱受诟病,《南方周末》评价这部剧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也有人评价陈道明是把《康熙王朝》演成了偶像剧。

其实整部剧要塑造的是康熙大一统的形象——上帝视角,打怪升级,纵横四海,睥睨天下。

陈道明拿到的就是这么一个爽文剧本,他也可以演平易近人的帝王,可剧本不允许。

本剧的主题曲是《向天再借五百年》,片尾曲是《大男人》,两首歌的风格都是那种大男子主义的风格,这部剧的基调也是如此。

在戴着镣铐的情况下,陈道明没有演出康熙的层次感,但是把康熙一个特点演到了极致,那就是皇帝的霸气。

除鳌拜、朱三太子、吴三桂、噶尔丹;征服皇后、容妃、慧妃、宝日龙梅;得索尼、吴六一、李光地。

陈道明版的康熙简直就是男人毕生的梦想,你说这个角色没有内涵也好,太过扁平也罢,但就是看着爽,看着解压,观众喜欢。

陈道明用一个庸俗的剧本诠释出了大家喜欢的帝王形象,这也是他演技的体现。

—4—

《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帝

1997-2002年丨饰演者:张国立

《康熙微服私访记》是一个系列剧,一共有4部,第一部30集、第二部30集、第三部26集、第四部28集,张国立在剧中饰演微服出访的康熙,他后来坦言拍这个系列都拍吐了。

历史 上康熙确实微服私访过,但剧中的故事康熙可是一件都没有干过,可是它又不算戏说剧,因为它是用虚构的故事讲述一些普世的道理,在皮哥看来可以算是寓言式的 历史 剧。

张国立版的康熙是最没有皇帝架子的一个,甚至你把康熙的名字换成乾隆雍正或者任何一个 历史 上开创盛世的皇帝,好像都没有违和感,因为故事是虚构的,小品式的,角色就不那么讲究写实了。

不过,张国立演康熙可不是放飞自我瞎演,我们看张国立有两个经典的角色:康熙和纪晓岚,两个人物的造型打扮都差不多,可是你只要看一眼,就能立刻区别出谁是康熙谁是纪晓岚。

张国立寥寥数笔把握住了康熙的轮廓,你看他的表演看似胡闹随意,却是在一个框架范围内的,这也是好演技的一种体现。

再加上那个年代轮番热播之下形成的集体记忆,因此这一角色同样也是可以写进表演教科书的。

—5—

《汉武大帝》

2004年丨饰演者:陈宝国

在《雍正王朝》里,焦晃饰演康熙,把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压得死死的。

在《汉武大帝》里,焦晃同样饰演主角的父亲汉景帝,他同样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其中挥泪杀晁错的段落看哭许多人。

但是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却并未被自己的父亲夺走光芒。

陈宝国在这部剧中饰演了一个英气逼人的帝王。

汉武帝的父亲是个仁慈的皇帝,柔中带刚,知人善任,平定叛乱,巩固了皇权,延续了盛世。

而汉武帝自己是个十足的野心家,做事果决,穷兵黩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父子俩的性格反差很大,形成很强烈的戏剧张力,而陈宝国为了演好汉武帝,饱受折磨,在剧组经常控制不住脾气,他甚至表示拍完这部戏后不再接演帝王戏了。

不过陈宝国的痛苦付出是值得的,他最终凭借这个角色征服观众,获得了飞天奖的视帝。

—6—

《隋唐英雄传》隋炀帝

2003年丨饰演者:谢君豪

曾经有四名演员饰演过隋炀帝杨广,分别是:冯绍峰、谢君豪、赵文瑄和富大龙。

这四位谁演的最好呢?

冯绍峰和其他三位的演技差距巨大,首先可以排除。

赵文瑄直接把隋炀帝演成了明君,存在史实争议。

谢君豪和富大龙都诠释出了隋炀帝暴君的一面,两人也都是低调的演技派。

不过最后在网友的投票中,谢君豪还是力压富大龙,成为杨广的最佳扮演者。

富大龙是皮哥喜欢的演员,但他输给谢君豪完全不用觉得遗憾。

因为当年的谢君豪是凭借《南海十三郎》力压如日中天的张国荣拿到金像奖影帝的。

杨广是 历史 上有名的暴君,虽然也做了很多功绩:兴修运河,迁都洛阳,三征高句丽等,但也因穷奢极欲,搞得天下大乱,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富大龙确实演出了杨广的暴戾乖张,但他表演风格本身比较“外放”,放在杨广身上好像缺少了一点帝王雍容华贵的感觉,演起来稍微有那么点用力过猛。

而谢君豪就游刃有余得多,眼神里的诡魅若隐若现,不仅诠释了杨广的荒*、残暴,还演出了他的人性。

特别是杨广面对死亡时的戏份,富大龙版的杨广无惧死亡,极尽癫狂,有点不通人性;而谢君豪版的杨广则彻底怂了,他的恐惧脆弱暴露无遗,更像个真实存在的人。

谢君豪的杨广绝对算是电视剧史上帝王的一个典范。

—7—

《武则天》

1995年丨饰演者:刘晓庆

提到刘晓庆,现在年轻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把年纪了还强行扮少女”。

可是许多人不知道当年的刘晓庆有多牛。

她是80年代票房第一女星,力压同时代的陈冲、潘虹、斯琴高娃等人,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在几毛钱一张**票的时代,她主演的《神秘的大佛》直接票房过亿,放在现在不敢相信,而她还主演过《芙蓉镇》这样具有极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

她和姜文曾是恋人,还当过中国的女首富,也因为偷税漏税进了监狱。

总之这是一位传奇的女性。

而1995年的《武则天》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制的。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也是拥有传奇一生,从一个不经事的女孩一步步成长为城府极深女强人,在严酷的宫廷斗争中走到了最高地位,成就了传奇一生。

刘晓庆和武则天,从经历到气质都是十分契合的。

当年这部剧一在央视一套播出,立刻引发轰动,剧中刘晓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武则天的一生:年少时的单纯美好,中年时的成熟魅力还有老年时的霸气十足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也成为那个年代的全民偶像。

—8—

《戏说乾隆》乾隆帝

1991年丨饰演者:郑少秋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妈妈一边唱这首歌一边做家务的情形,那时候跟着爸妈看电视剧完全看不懂,这首歌的旋律却一直印在脑海中。

长大后才知道,当年看不懂的电视剧叫《戏说乾隆》,更是中国戏说剧的鼻祖。

后面风靡全国的“康熙微服私访系列”、“纪晓岚系列”、“刘罗锅系列”全都是模仿这部剧的风格。

尽管现在很多学者痛心疾首地怒斥这部剧带了个坏头,让一大堆胡编乱造的清宫剧充斥荧屏,污染大家的眼睛,但是在我心中《戏说乾隆》却承载了我父辈对才子佳人的幻想,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这部剧中郑少秋扮演了乾隆皇帝,他三次微服出巡,邂逅了三位民间女子,发生三段传奇爱情故事。

这个设定让乾隆显得很风流,但三段故事中的女主全部由赵雅芝扮演,在观众看来相当于两人反复谈了三次恋爱,更加喜闻乐见了。

1991年5月15日,该剧首播。1993年,该剧获得第1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合拍片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戏说乾隆》是第一部内地取景的港台电视剧,那时候内地取景加上港台制作基本就是精品的保证,另一部我们熟悉的经典《雪山飞狐》也是这么拍出来的。

现在提起《戏说乾隆》的剧情早就忘光了,但依然记得郑少秋饰演的这位帝王风流倜傥,幽默风趣,将观众喜爱的 娱乐 性演到了极致。

虽然不符合 历史 ,却是大家心中理想的帝王形象,赵雅芝饰演的三个角色也是甜美端庄,两人的组合更是珠联璧合,成为90年代最强的CP之一。

—9—

《大秦帝国之纵横》秦惠文王

2013年丨饰演者:富大龙

2009年《大秦帝国之裂变》播出,侯勇饰演的秦孝公胸怀天下,气吞八荒,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之后第二部《纵横》开拍,富大龙在剧中饰演秦惠文王嬴驷。

富大龙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 历史 上关于嬴驷的文字记载很少,他完全可以模仿侯勇的表演,演一个秦孝公20出来。

可是富大龙是个有艺术追求的演员,他在读史时做了大量笔记,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饰演了一个全新的君王。

如果说第一部的秦孝公是个励精图治的明君的话,第二部的嬴驷就是个喜怒无常的暴君。

观众很难接受富大龙的表演,以至于第二部刚播出豆瓣评分只有7分出头。

富大龙觉得自己“害了”剧组,还亲自向导演鞠躬致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逐渐领略到了嬴驷的魅力,富大龙的这种演绎方式后劲儿很足,诠释出了人性的复杂,所以《纵横》的评分也扶摇直上,从7分飙到了93分。

—10—

《三国演义》曹操(魏武帝)

1994年丨饰演者:鲍国安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追封其已故父亲曹操为魏武帝,曹操生前虽未自己称帝,却“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实实在在的无名之帝。

在94央视版《三国演义》中,有三个角色最出彩:陆树铭的关羽、唐国强的诸葛亮,还有鲍国安的曹操。

而这三人中,鲍国安的演技是最出众的,他凭借这部剧力压唐国强,拿到了飞天奖和金鹰节的双视帝。

在众多曹操扮演者中,有三位演员最出众:于和伟、陈建斌和鲍国安。

而这三人中,也是鲍国安饰演的曹操最深入人心,大多数人去听《三国演义》的评书,脑海里浮现的曹操的影子就是鲍国安的脸。

有人如此评价三版曹操。

陈建斌是穿着曹操的衣服,没演出曹操的魂。

于和伟是穿着曹操的衣服,演出了于和伟的魂。

而鲍国安就演出了观众心中曹操的样子。

鲍国安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在拍摄《三国演义》时是剧组最大的腕儿,还是中戏的副教授,按理说演这么一个脸谱化的人物得心应手。

可实际上鲍国安却如履薄冰,好多晚上都睡不着觉,生怕自己演砸了曹操。

他甚至走上街头做了几百份关于曹操的调查问卷,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因为公众心中有白脸奸臣式的曹操,有郭沫若话剧中的曹操,还有新编 历史 剧中的曹操,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他究竟要演哪一种,这个问题一度让他陷入困境。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我觉得《雍正王朝》中太子和母妃私会,在历史上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如果《雍正王朝》是中央电视台影视部, 长沙电视台等联合制作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改编自二月河长篇小说。由胡玫执导,唐国强、焦晃等主演。

这部剧主要的讲述了康熙皇帝驾崩,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继位。在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其中的朝廷重臣。“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了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是一个卖官和勾引后妃的一个人物,还是一个胆小怕事比较算是废物形象。其实,历史中真实的胤礽根本不是这样。皇宫那么威严的地方,皇上没有不知道的事情,胤礽是皇后赫舍里的儿子,也是因为生胤礽死了,皇上也是很伤心的,因为和皇后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也是在胤礽不到一岁多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子。随着长大就开始处理一些事情,老是到处的惹事情。

据了解清代历史上的康熙年间的太子胤礽和电视剧中的完全相反,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一个人。所以在历史上太子胤礽不可能勾引后妃。

有以下十处不相符:

1、孙嘉淦之死。

1)电视剧:在雍正派他去西北慰问和辅助时,看不惯年羹尧嚣张跋扈,奢靡浪费,破口大骂,被年羹尧杀害。

2)历史上:孙嘉淦(1683-1753)活到了乾隆朝。

2、弘历的出场时间。

1)电视剧: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围猎,十岁以上的皇子皇孙都参加,康熙赏识弘历并赐玉如意。

2)历史上: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弘历第一次见到祖父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没几个月康熙就去世了。

3、八爷胤禩。

1)电视剧:八爷是个深藏不漏的复仇者,并且在雍正的晚期试图恢复“八王议政”试图逼退雍正,扶皇三子弘时即位。

2)历史上:早在雍正三年,八爷和九爷已经被革职,而皇三子弘时也很早就被圈禁至死。

4、大太监的名字。

1)电视剧: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李德全,是作者虚构。

2)历史上:雍正的贴身太监名叫苏培盛。

5、鄂尔泰。

1)电视剧:全剧未出现鄂尔泰。

2)历史上:鄂尔泰(1677—1745)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之一,雍正朝的重要大臣。

6、官服上补子。

1)电视剧:廉亲王允禩,和那四个旗主王爷的官服的前后、两肩都用正龙,却又不是十三王爷身上那样的金龙。

2)历史上:按亲王补服规定应该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7、吃饭的规矩。

1)电视剧:皇宫里,李卫陪雍正皇帝吃饭。李卫一边哭、一边从嘴里往出掉饭,一边还说劝慰皇上的话。

2)历史上:皇宫的规矩很严格,不会允许臣子在皇帝面前如此失态。

8、死鹰事件。

1)电视剧:康熙大寿,十四阿哥送给康熙的礼物被八阿哥胤禩调包成为死鹰。

2)历史上:历史上死鹰事件是八阿哥为给母亲扫墓,没有陪康熙巡查,所以送了两只海东青作为赔罪,没想到到了康熙手里成了死鹰。

9、隆科多。

1)电视剧:九门提督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侄儿,帮助雍正夺取皇位,最后跟随八爷党逼宫,后被软禁死亡不明。

2)历史上:隆科多是佟国维儿子,隆科多因为居功自傲,手下多次犯错被牵连调查,最后被雍正终身监禁,不久抑郁而亡。

10、邬思道。

1)电视剧:邬思道可以说是雍正在九子夺嫡胜出的最大功臣。每次都沉着冷静,指点江山,精准的寓言,帮助胤禛在一次次逆境中胜出,最后功成身退。

2)历史上:邬思道只不过是田文镜的一个幕僚而已。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是十三阿哥胤祥,左膀右臂隆科多和年羹尧。

扩展资料: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潜邸时的包衣奴才,算是世代家奴。后来因得到雍正器重,开始飞黄腾达。不过,真实历史上的年羹尧和李卫地位可比包衣奴才高很多。

年羹尧隶属于八旗汉军镶黄旗,是正儿八经的八旗旗人,而非包衣奴才。他的父亲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是赫赫有名的一方封疆大吏。

年羹尧比他父亲还牛,他21岁就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庶吉士(明清两朝高级预备干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这一年他才刚刚三十岁。值得一提的是,巡抚的级别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

李卫的出身虽然比不上年羹尧那么显赫,但也不一般。他是江苏丰县一大户人家的子弟。在他30岁这一年,家里花银子给李卫捐了个员外郎的闲职。

不过,谁都没想到,李卫竟把这个“打酱油”的闲职干得风生水起,政绩突出。他也因此受到重用,相继担任了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要职。

说完了年羹尧和李卫后,下面再来说说《雍正王朝》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情节,那就是“八爷党”允禩、允禟等人联合几位铁帽子王,提出恢复“八王议政”,对雍正帝进行逼宫。后来,允禩等人的阴谋被挫败,参与逼宫的人也都遭到了雍正的清算。

不过,在真实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发生过联合逼宫这件事。允禩、允禟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时候就被雍正帝找借口削去爵位,囚禁于宗人府中,不久之后相继暴毙,死因不明。

《雍正王朝》中还有一处明显错误就是剧中雍正帝的三哥、诚亲王允祉一直扮演的是一位老好人。而事实上,允祉在康熙帝在世的时候,曾参加过皇位争夺,所以一直被雍正帝视为眼中钉。雍正登基后不久就将允祉赶去清东陵给康熙帝守陵去了。雍正八年(1730年),允祉被夺取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两年后郁郁而终。

《雍正王朝》中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秋闱”时机智地回答康熙帝的提问,从而赢得了康熙帝的喜爱。而真实历史上的弘历在康熙五十年才出生,怎么可能去参加康熙四十六年的“木兰秋闱”。

步军统领隆科多在剧中是重臣佟国维的侄子,事实上隆科多是佟国维第三子。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帝小时候不是跟着自己生母乌雅氏长大的,而是由康熙帝的皇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抚养长大,而佟佳氏是隆科多的姐姐,所以雍正帝一直称呼隆科多舅舅。

此外,剧中在雍正帝生母乌雅氏的去世时间、雍正帝身边大太监李德全的身份问题上,都有一些明显错误。不过这些错误无伤大雅,如果不是太较真的话,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雍正王朝》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看了不下10遍,演技评比其实各花入各眼,是很难统一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更何况是一部戏骨云集的大制作, 所以在此写出几个我认为演技最好的几个人,愿意和题主还有更多的剧迷交流。

李卫(演员赵毅饰演)

李卫是剧中一个富有喜感的人物,他本是一个乞丐,被胤禛收留后加以调教,在他和翠儿的事情被发现后,胤禛把他外放去做县令,李卫不识字,外放后几乎是从识字开始一步步历练,后来做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巡抚(相当于省长),在剧中做到了统辖两江的两江总督。

李卫这个人物忠心、机灵,之所以认为他演技好,除了日常戏份外,有几个剧情让我印象很深。

其一就是李卫假冒山西败家儿子去万永当铺卖家当,那一副败家公子哥模样可真是刻画的入木三分;

其二就是他在江苏巡抚任上给一个民女翻案,他此时的尺度拿捏的相当好,把一个精明能干又有几分无赖的巡抚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三就是李卫断案回家后被翠儿骂在外有猫腻,妻管严的样子活脱像真的一样。

李卫这个人的演绎难点在于身份的转换, 从乞丐到总督,如此巨大的身份变化如何拿捏本身就是一件考验演技的事,更何况李卫自身性格也有很多复杂之处,赵毅老师的演绎实在是很棒。

八阿哥胤禩(演员王绘春饰演)

王绘春老师的演技那真是没话说,他在荧屏上的经典形象太多了,在剧中八阿哥是一个不容易显露演技的一个角色,因为八阿哥的性格就是沉稳、喜怒不形于色,这样的人物设定如何把握其实比起性格鲜明的人物要难得多。

如果真的让我说出几个经典场面,我想代太子宴请蒙古王公那场戏必须有排面。

这场戏胤禩的微表情处理的很符合他的性格,在表面的平静下有兴奋、喜悦而尽力掩饰的得意,这种微情绪的控制是很难的。

胤禛(演员唐国强饰演)

唐国强老师的演技无需赘言,只说胤禛这个角色的表演难度,首先就是胤禛关系复杂,他是儿子、兄弟、父亲、丈夫、臣子,后来成为皇帝,在和众多人物的对手戏上,唐国强老师拿捏的恰到好处,还有就是他身份的转变,从皇子到皇阿玛、从王爷到皇帝,虽然只是跨越了一个台阶,却是天壤之别,这前后的心路历程和性格的变化在荧幕上的展现是极为精彩的。

在剧中,有一个角色,他很重要, 但是这个角色表演出来的效果根本没有展现出他的演技, 很多人就认为这不就是康熙皇帝附体吗?这不就是他本人吗?当然这是笑谈, 焦晃老师最厉害之处就是让别人看不出他在演戏,这才是演技的最高状态。

焦晃 唐国强 邬思道 杜雨露 李卫 王绘春 老十三 太子 杜志国 图里琛

雍正王朝堪称国剧之经典,最大的原因是该剧随便来出来一个小配角都是响当当的实力派

不信我给你列举几个演员:张廷玉的扮演者杜雨露就是一个老辣的演技派,张廷玉是三朝元老,康熙、雍正、乾隆,这样的功绩非一般人能级,杜雨露不怒自威的气质在雍正继位的关键时刻,其他儿子都不服气,拒绝称臣,张廷玉先命克隆多去取圣旨,一边又让张五哥一定要保护雍正的安全,圣旨读完,张廷玉带头第一个称呼雍正:皇上节哀,这无疑是帮助雍正力挽狂澜,这是张廷玉的拥立之功。

杜雨露演义的张廷玉非常到位,正如杜雨露本人一样,威严四射,正如张廷玉这个三超老臣一样“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再说一个配角年羹尧的扮演者杜志国

杜志国这个老江湖,老戏骨80年代初就已经被全国人民熟知了,在《雍正王朝》里扮演的年羹尧戏份不少,从最初的家奴一直到最后权倾朝野,杜志国淋漓尽致的演绎出了其中年羹尧的内心变化,尤其在升任陕甘总督一职后,他春风得意,忘乎所以,进京后直接去见八爷,这一下把雍正给惹恼了,给他颜色看,年羹尧明白过来以后,到雍正府上请罪,竟然亲自给雍正洗脚,这个时候雍正还假装没看见,杜志国在这场戏里把年羹尧春分得意,到唯唯诺诺的奴才相演义的非常之到位。让观众看了这个角色永远不能忘记。

其他好多配角,比如十阿哥、老十三、少年乾隆、田文静、邬思道等等

这部剧太多太多的配角都是一流的演员,有的人戏份非常少,但是就是一场戏也足以让观众记住,比如老状元陈文胜,借了朝廷一两银子,被田文静骂的狗血喷头,老状元的扮演者郑建民把一个倚老卖老,羁傲不逊的假道学也演的非常栩栩如生。

要说那三个演员最好,我无法回答,因为《雍正王朝》是一部巨制,里面的每个演员都非常用心,这部剧里光国家一级演员就有六位,比如:李定保扮演的邬思道,唐国强扮演的雍正、廖丙炎扮演的佟国维、杜雨露扮演的张廷玉、徐敏扮演的大太子、焦黄扮演的康熙。你看看这个阵势能比较出高低么?

唐国强,焦晃,赵毅。

何止三位,你怕多说吗?个个,人人,每个人都好。

唐国强,康熙,年大将军

1、焦晃(康熙)

在《雍正王朝》中,焦晃演的是晚年康熙,只出现在前20集,但却是剧中最出彩的一个角色,集严师、慈父、明君、圣主于一身。

焦晃阅历深厚,内外兼修,在对康熙的演绎中,其实早已脱离了表演的范畴,根本不需要去演,只要站在那里,就有天然的帝王光环,连陈宝国,唐国强在他面前都是晚辈。

焦晃演的康熙皇帝,就像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一样,只需要这一个角色,就足以成为一个巅峰,其他人都很难再超越。

2、杜雨露(张廷玉)

《雍正王朝》里,杜雨露扮演一代忠臣张廷玉,张廷玉这个人物,历经三朝,是清朝 历史 上重要的三朝重臣:康熙重用,辅佐雍正,又继续辅佐乾隆,所以只要涉及这三位皇帝的影视作品,一般都绕不开这个重要人物,但至今无人能超越杜雨露饰演的张廷玉。

杜雨露演张廷玉,便是藏着锋芒在演,一方面演出了这个角色的为人不张扬,低调,不轻易表达自己想法的谨小慎微,同时又演出了其饱读诗书、胸有锦绣,能审时度势的智慧。

杜雨露将剧中精明睿智、正直忠诚的张廷玉一角表现的入木三分,最让人回味无穷,值得反复品看的“名场面”,便是雍正被八王逼宫时的挺身而出,堪称经典。

3、唐国强(雍正)

唐国强在《雍正王朝》中饰演雍正皇帝,既演出了雍正公心社稷、操劳国事的一面,又演出了阴郁冷峻、刚强狠毒的另一面,尤其在剧中的眼神,堪称神“眼技”。

不过,该剧原著小说《雍正皇帝》的作者二月河曾公开说过,唐国强饰演的雍正还是有点太好了一点,将他坏的一面展现的不多,对于他的亲兄弟,雍正更多的是玩弄权术,一味打压,而非电视剧中的一忍再忍不得已而出手整治。

雍正皇帝的性格具有两面性:说是一套做是一套、明处一套暗里一套、外朝一套内廷一套,雍正在中国 历史 上是一个很霸道的皇帝,从秦始皇开始到宣统之间的二百七十二位皇帝中,他是最独裁的一位。真正的铁腕人物,心狠手辣,绝不姑息养奸,清十二帝无一人可与他相比。

唐国强、焦晃、唐国强。

焦晃的康熙第一位,唐国强的雍正第二位,其他第三位。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二位皇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乃至中国 历史 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作为在清朝皇帝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是智擒鳌拜、平三藩、三征噶尔丹、收台湾、拒沙俄等等,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是中国 历史 上知名度很高的皇帝。

因为康熙帝在位时间很长,又有一番很大作为,是很好的影视剧题材,所以现代关于康熙帝的影视剧可谓数不胜数,不 同版本的康熙帝也给了观众不同的感受,但要说如今观众认可度最高的康熙帝,莫过于1999年上映的《雍正王朝》中的焦晃版康熙帝,还有2001年上映的《康熙王朝》中的陈道明版康熙帝,豆瓣评分都高达92分

那么焦晃版康熙帝和陈道明版康熙帝孰强孰弱呢,今天宋安之来分析一番。

对于这两个版本的康熙帝,大多人的评价如下:“ 陈道明是在演康熙帝,而焦晃就是康熙帝 ”。

关于这点个人认为评价很中肯,陈道明虽然演的非常好,但还是可以看到表演痕迹, 焦晃版的康熙帝则是浑然天成,给人他就是康熙帝的感觉,即使对上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帝,气场上也是稳压其一头 ,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以演技来说,陈道明的演技很好,但是焦晃略高一筹

在演艺圈有着这么一条 演技区分链,话剧演员 **演员 电视剧演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话剧演员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因为话剧是现场表演,演员在台上一举一动都要被观众观看,只能一次过,要求很高很高 ,不可能表演有失误了说“卡,再来一条”。

像现在很多老戏骨就是话剧演员出身,像焦晃、倪大红、冯远征、濮存昕、何冰等实力派演员都是话剧演员。

**其次,虽然**不是现场表演,可以再来一条,但毕竟要用几十分钟最多一百多分钟表演一段人生经历,乃至是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所以对演技要求很高。

至于电视剧再其次了,毕竟一般都是几十集,少了也是十几二十集,几集的电视剧则是罕见,所以如此时间长的剧情,对于表演反而要求不那么高。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区分,不代表绝对的高下之分,电视剧出身的演员也有演技很好的。

以这个区分来看,焦晃是话剧演员出身,演技那是没得说,而且在接触电视剧之前,焦晃在话剧界的声望已是数一数二了,话剧界历来有“ 南焦北于 ”的说法,其中 “南焦”指的就是焦晃,甚至还有观众送了焦晃一个雅号“莎剧王子”

陈道明虽然也表演过话剧,但并非话剧演员出身,虽然演技很好,但比之焦晃还差一些。

当然不能说因为焦晃是话剧演员出身,所以演技肯定比陈道明好,主要是两个人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表演,已经将这种细微差别体现出来了。

在《雍正王朝》中 焦晃将皇帝的不怒自威,还有对于当时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局势的忧患意识刻画的入木三分,更为难得的是焦晃将晚年康熙帝除去皇帝定位,还有父亲的一面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9个儿子之间的夺嫡大战,还有朝堂之上的各方势力,表现出了很高深的权谋之术是游刃有余不说,更是表现出了身为人父对于儿子不舍得下重手的矛盾心理,所以使得九子夺嫡愈演愈烈,是毫无表演痕迹,堪称浑然天成,使人觉得他就是康熙帝。

相比之下 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帝,虽然也很经典,但在一些关键剧情中以歇斯底里的方式表达出来,虽然使用这种方式不代表没演技,但是次数多了,总是能感觉到一些表演痕迹,给人一种表演过力的感觉 ,所以很多人认为陈道明演的康熙帝虽然很像,但终究是在演,可以看出表演痕迹。

甚至还有人认为陈道明是演什么都是陈道明,当然这个看法个人认为言重了,陈道明还是有演技的,只不过对比焦晃这样的莎剧王子,还是有些许差距的。

二、成功的影视作品有三大因素:剧本、演员演技、导演掌握全局能力

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 剧本很重要,可以说是整部剧的灵魂 ,剧本好,演员哪怕名不见传,但只要演技可以,都会不错的,当然演员也很重要, 如果说剧本是灵魂,那么演员则是有趣的灵魂具体化,可以靠着高超的演技使得这个有趣灵魂有着很好的外在颜值 ,因此一些剧本一般甚至烂的影视作品,为什么能让观众坚持看下去呢,是全靠演员的好演技支撑下去。

可以说演员和剧本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合二为一,才可以发挥到极致;如果说焦晃与《雍正王朝》是好的演员与好的剧本相辅相成的典型,那么陈道明与《康熙王朝》虽然也可以说是成功例子,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前者是经典,后者只能说是成功,因为后者在剧本上差距太大了。

当然导演也很重要,导演得把握全局,诸如选择角色、把关服装道具、选择布景场地等等,只要有一个环节有问题,整部作品就大打折扣。

在剧本对比上, 《雍正王朝》 很明显比《康熙王朝》强太多了,《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先生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 由刘和平亲自操刀,刘和平是中国顶尖的编剧,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刘和平代表着中国的最高编剧水平,是最强的那个档次

《康熙王朝》 相比之下则是逊色不少,虽然同样是由二月河先生的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来的 ,由朱苏进主笔,但改编程度很大,还没有改到好的方向,虽然朱苏进也可以说是一流的编剧,但是比之刘和平,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

首先以史实来说, 《雍正王朝》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也有,但整体来说,并不多;而《康熙王朝》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则是很多; 诸如孝庄太后是康熙帝的祖母,死后才上的谥号开头为孝庄,也就是说这个孝庄太后称呼是她死后才出现的,而剧中出现这个错误就不说了,似乎还要特意强调,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太后动不动就说 我孝庄如何如何 ,让人大写的尴尬。

还有 苏麻喇姑 在 历史 上与孝庄太后是同代人,是孝庄太后的侍女,地位很是特殊, 是康熙帝奶奶辈的人物 ,不过在《康熙王朝》中则是成为孝庄太后收下的几岁侍女,长大以后年轻貌美不说,还与康熙帝关系暧昧。

像这种明显的错误,在《康熙王朝》中还真不少。

当然与史实有出入也属正常情况,毕竟古装电视剧不是 历史 还原剧,不可能按照史书完完全全还原那段 历史 ,肯定要或多或少地改变一番,加入主题思想,增加一些观众喜爱的元素等等,所以关键不在于与史实出入方面,而是在于整部剧的逻辑到底合理不合理,到底是不是条理清晰故事精彩,使人是看之称赞呢,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很明显在逻辑上《雍正王朝》比之《康熙王朝》合理太多太多,两者不在一个档次。

以大方向来说, 《雍正王朝》剧情紧凑,权谋之术演绎的十分精彩,是丝毫不拖泥带水,使人观看完以后感觉是意犹未尽 ;当然这也是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剧情太紧凑, 所以就没有一个真正贯穿全剧的女主角 ,无论是开始的四福晋后来的皇后,还是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年秋月,亦或出身悲惨却个性独特的乔引娣,虽然都可以视为女主,但总觉得戏份太少,难以贯穿始终,不是真正的女主角,所以被很多人视为是一部男人斗争的电视剧。

而且因为将清代的宫廷政治斗争演绎的入木三分,没有增添轻快的节奏,无论是前期年老的康熙帝,还是后面励精图治的雍正帝, 都给人的感觉是虽然皇帝是生杀予夺是大权在握,但是皇帝并不好当,是很难当的,而且对于雍正帝腹黑和脾气暴躁一面的刻画,也体现出了皇帝普通人的一面,最后老十三和雍正先后活活累死,整体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所以并不受女性观众的喜爱 ;不过这也是相当接地气的一种刻画手法,使人可以看到真正的皇帝其实无奈也很多。

而《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帝,则是权谋之术较少,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康熙帝如同打怪升级一般,有如神助一般,有着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于《雍正王朝》中权谋之术很足,而且很多人物很丰满,所以雍剧之中,不只是焦晃的康熙帝和唐国强的雍正帝经典,里面的年羹尧、张廷玉、李卫、老十三、老八等经典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自雍剧以后,清宫剧中再无出其右者。

《康熙王朝》之中因为剧本水平不足问题,很多剧情硬伤很明显或者说逻辑混乱不通; 诸如康熙帝让公主去和亲大敌噶尔丹,不说 历史 压根没这回事,就是逻辑上也是天方夜谭,还有贵妃竟然被马桶砸死,还有前明朱三太子又是勾结吴三桂,又是多次暗杀康熙帝, 历史 上可没这种疯狂作死情况 ,主流说法是朱三太子没有谋逆之心,却被康熙帝处死,而在剧中朱三太子却是能量巨大了,很不合常理,至于 宝日龙梅你强暴了朕 ,更是天雷滚滚。

不过编剧和导演很聪明, 知道雍剧最大的缺点之一在于女人戏不足,权谋太盛,所以他们扬长避短,增添了大量爱情元素也就是女人戏,不过衔接的不太好,或者说没有结合完美,所以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 ,诸如康熙帝被强暴还有贵妃竟然被马桶砸死,虽然满足观众对于女人戏的期待,在这方面超越了雍剧,但逻辑不通 甚至有些胡编乱造 ,所以也被很多人所诟病,等于是以此换来了收视率,也失去了长远的口碑,个人认为是得不偿失。

正因为剧本的逻辑不通乃至混乱之处,所以陈道明纵然有着高超的演技,但也因为这个先天不足,没办法将康熙帝这个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更不可能将之升华到一个不同的新的高度,这也是陈道明版康熙帝不如焦晃版康熙帝的原因之一。

而《雍正王朝》的剧本可谓是顶级之作,权谋之术很多,逻辑整体合理,焦晃本身演技更是没得说,饰演起来自然如鱼得水。

诸如 开头短短十分钟的朝廷会议,就将九子夺嫡的九位阿哥的性格和立场刻画的一目了然,太子的荒唐,预示着日后的被废,老四的湿鞋,还有说出国库空虚的事实,还又想到解决办法,表现出了他是干实事并且有收拾烂摊子的能力

老八的干鞋底,加之将户部亏空严重,还高谈阔论赈灾,并且拍马屁说道康熙帝的治水功绩很大,被老四说破国库空虚以后,直接撂挑子不干,说道请皇阿玛治罪,给人一种只说空话不干实事的感觉,老十的随声附和,替老八出头质问老四,说明他是没有心机没有能力只是老八的跟屁虫, 老十三的直言不讳,不只是打了拍马屁的老八的脸,更是打了父亲康熙帝的脸,展现出了他性格直爽的一面,更是为他之后因性格直爽,还口无遮拦而遭罪埋下伏笔 ,老九的不时阴笑,也在不经意展现了他的毒蛇一面,而老十四在老十三说话时的冷眼旁观藐视,说明了他与老十三的不对付。

康熙帝的全程表现堪称沉稳,先是让太子提出解决方法,实则想让太子背锅,太子则是不想背这个锅,是装糊涂,简直塑料父子情,后是国库空虚暴露出来,批评太子和诸位阿哥,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但并没有严厉处罚老八,也足以说明他对诸位阿哥的纵容和给予权力不小,预示着之后各位阿哥的勾心斗角,还有康熙帝对于儿子争斗难以痛下决心的打击之局面。

而这场朝廷会议更是一个大纲,说明了所谓康熙盛世不过是虚晃的盛世,展现了九子夺嫡与盛世之下的危机是紧密结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康熙帝虽然政治手段高超,但面对几位儿子之间的内斗,总是难以下定决心解决,所以空有高超政治手段,却畏手畏脚,难以刷新吏治根除弊端,解决盛世之下的层层危机,只能勉强维系局势不乱,最后将难题交于有勇气揭露弊端,更有能力收拾烂摊子的老四来解决,自己是做了好人,却给老四留下很大麻烦。

可以说光是开局短短十分钟的刻画,光是这份功力,已经是大多电视剧拍马不及的了,是难以 望其项背 ,至于《康熙王朝》虽然也不错,但在剧本刻画上也远不如《雍正王朝》。

三、饰演时间跨度上,陈道明劣势太明显,年龄定位不符合

在《雍正王朝》开局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也就是一废太子的前一年,是九子夺嫡到达白热化的前夕,所以焦晃饰演的康熙帝定位很明显,就是饰演晚年的康熙帝。

在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帝是年龄53岁,焦晃于1997年饰演康熙帝,时年61岁,相差虽8岁,但是现代生活水平高,条件好,比之古人保养的肯定好,所以这点差距也不大,很符合年龄定位。

而在《康熙王朝》之中,陈道明是在智擒鳌拜以后出场的,是一口气将青年康熙帝饰演到中年和老年乃至到死,老实说饰演青年和中年时期还算符合吧,但是老年乃至到死时期,感觉违和感很大,这点不只是体现在外表形态上,更是体现到说话中气上,还有精气神方面,即使再用力融合,但总是会有着表演痕迹。

所以以年龄定位来说, 陈道明的定位明显不如焦晃合适,这也是他之所以会暴露出表演痕迹的原因之一 ,如果符合年龄定位,想必陈道明版的康熙帝会更加经典。

当然年龄定位不符导致人物整体刻画不好也是不可避免的,不是说只有陈道明一人才有这种情况, 像焦晃在《雍正王朝》中年龄定位符合,加之演技很好,虽然是浑然天成,毫无表演痕迹。

但是在《乾隆王朝》中,2002年时年66岁焦晃饰演正是春秋鼎盛的乾隆帝,虽然刮了胡须,刻意表现年轻,但总是有着不小违和感,加之这部电视剧剧本连《康熙王朝》都不如,没有深度,甚至有些主次不分,很多观众认为应该叫《和珅传》 ,所以这部《乾隆王朝》即使由焦晃担当主演,也是远不如《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有名气有口碑。

所以符合年龄定位与否也很重要,不是说有演技就等于演与自己年龄很不符的角色就没问题,老年人是演不出少年人的朝气,年轻人也很难演出老年人的沉稳和迟暮之感,上了岁数的女人也演不出少女的灵秀之气,至于少女别说演老奶奶,基本上都是童颜鹤发的不真实之感,就是演中年妇女连中年妇女的成熟韵味也演不出来。

讲清朝九子夺嫡的电视剧有哪些?

讲清朝九子夺嫡的电视剧有:《宫》、《步步惊心》、《刺虎》、《雍正王朝》、《大内群英》、《皇太子秘史》、《君临天下之康熙九子》、《君临天下之血溅太和殿》等等。

1、《步步惊心》

《步步惊心》改编自桐华的同名长篇小说,由上海唐人**制作有限公司和湖南卫视联合出品,该剧由李国立执导,由刘诗诗、吴奇隆、郑嘉颖等人主演。该剧主要讲述了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她看透所有人的命运,却无法掌握自己的结局,身不由己地卷入“九子夺嫡”的纷争的故事。

2、《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同名长篇小说,由胡玫执导拍摄,唐国强、焦晃、王绘春、杜雨露、徐祖明、杜志国、赵毅、李颖等主演,演绎了雍正皇帝一生的风雨经历。

3、《皇太子秘史》

《皇太子秘史》是一部由尤小刚执导,马景涛、胡静、戴娇倩、刘德凯、舒畅等主演的清装宫廷剧。该剧是尤小刚导演的“前清秘史剧”系列之一。讲述了清朝被两立两废的皇太子胤礽的故事。

4、《大内群英》

《大内群英》由丽的电视制作的香港剧集。描述康熙晚年,众皇子不择手段争夺皇位,四皇子密谋篡改遗召,登上皇位;年号雍正,雍正皇帝更和刺客吕四娘发展出一段世俗不容的恋情。本剧由万梓良、米雪、姜大卫、鲍汉琳和伍卫国主演。

5、《君临天下之康熙九子》

《君临天下之康熙九子》是于1994年首播的历史电视剧,由萧笙执导,由徐锦江等主演。《君临天下之康熙九子》这是一部以康熙末年,其九个儿子为皇位而明争暗斗为背景的清朝古装戏,其间穿插武林争斗,外族叛乱,边疆争战,战场杀敌等,气势宏伟。

“九子夺嫡”中谁的结局最好?

《步步惊心》曾向我们还原过九子夺嫡中的九子每个人的命运。《步步惊心》是一部由吴诗诗和吴奇隆主演的宫廷剧。在播出时大火了一段时间。

我们都看过《步步惊心》,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清朝康熙皇帝时,他的九个孩子争夺皇位的故事。清朝康熙的孩子个个都非常优秀,其中八阿哥和四阿哥是人才中的佼佼者。

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四阿哥是最终的胜利者。而这部电视剧也比较符合史实的。在电视剧中,每个人的结局和历史中是一样的。

首先是大阿哥,他头脑比较简单,做事比较冲动。在康熙面前说话口无遮拦,最终惹怒了康熙,被幽禁终生。而皇太子也与他有相同的命运。

皇太子曾经被废,又被立再被废。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儿子,他对皇帝的伤害是最深的。

三阿哥虽然主动退出,但也没能逃过命运的选择,最后被折磨身亡。

我们都知道四阿哥在皇位争夺中胜利了,是笑到最后的王者。十三阿哥和四阿哥命运都是幸运儿,十三阿哥是一路支持着四阿哥的。

在康熙在位期间,十三阿哥为了四阿哥,被幽禁十年直至四阿哥登上皇位才被放出。

八阿哥九阿哥因为四阿哥的登基而被收入监狱,他们两人是最终在监狱中死亡的。

同为八阿哥的支持者,十阿哥也是被关入监狱中。但是十阿哥并没有在监狱中身亡,在乾隆登位时,他被放出。

最后一位大将军十四阿哥,虽与四阿哥同母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十四阿哥得罪了皇帝被降低了权位,且最后被幽禁。

参与“九子夺嫡”的都有哪些人?

九子夺嫡,是一个发生于清朝的历史事件。清朝皇帝康熙帝的九个孩子争夺皇帝位置的故事。而最终取得胜利的是四阿哥。

在以前大火的由刘诗诗,吴奇隆主演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讲述的就是九子夺嫡的故事。

大部分人都看过这部电视剧,觉得这部剧的剧情很精彩,人物形象刻画的比较生动,并且在剧中给我们还原了当时九子夺嫡的场景。

在参与九子夺嫡的九子中,主要的斗争力量是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当时有四爷党和八爷党之别,为首的就是四阿哥和八阿哥。

二阿哥胤礽深得康熙的宠爱,并且是唯一一个立为皇太子的阿哥。但是,成为皇太子之后,他嚣张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在康熙47年,皇太子的本性终于暴露在康熙皇帝面前。康熙二阿哥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 ”使他从太子之位下来。

大阿哥胤禔虽然是长子,但并不是很受康熙的宠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庶出。但他也野心勃勃,他一心推举八阿哥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并且还曾告诉过父亲,要替他杀掉皇太子。这些让康熙更加的反感,戒备他。

三阿哥胤祉看到了皇太子和大二哥的遭遇,觉得自己并不适合竞争皇位。他从此便不再参与九子夺嫡,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个主动退出的。

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他们二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并不能继承大统。他们一直支持的是,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他的能力也很强,但他支持的也是八阿哥。

十三阿哥胤祥自幼和四阿哥胤禛比较亲密,所以他一直支持四阿哥,甚至为了四阿哥被幽禁十年。

九子夺嫡中谁的结局最好 康熙朝关于九子夺嫡的电视剧

《君临天下》《皇太子秘史》还有快上映的《宫》和《步步惊心》

“九子夺嫡”故事详情

所谓“九子夺嫡”是指康熙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事情。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 礽(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继位的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太子,引起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觊觎。当时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谋求储位的愿望(包括已被废黜的胤礽)。只不过有些人野心小,有的只觉自己没戏,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真正要争夺皇位的只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雍正皇帝)、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祯,老九、老十是老八同党,助老八争位,他们自己并无野心;老十三助老四,他自己也无意争位。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深知皇位轮不到自己,也无此奢望,便只安稳地当着亲王。 后来,老大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帝终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两次废黜,第二次废黜后将其终生圈禁并昭告天下,说不再立他,也不许任何人再举荐他为太子;老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车之鉴,不敢再搅这趟浑水,主动退出。实际的竞争者只剩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后,老四胜出,即雍正皇帝。 九子夺嫡中各个阿哥的结局是什么?四阿哥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一、九子夺嫡是指: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1、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胤禔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享年六十三岁。

2、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

3、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雍正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胤祉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发牢骚雍正帝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4、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雍正四年九月薨,享年45岁。

5、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雍正四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享年四十三岁。

6、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雍正二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岁。

7、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去世,时年45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

8、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二、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原因:

1,他的才能和务实精神会取得一些人的支持,

2,他善于耍两面派手法,从而欺骗了对手和康熙帝,使政敌不以他为意,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从而轻巧地取得成功。

3,他有一个集团,在关键时刻用上了力,如通过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控制胤禵和稳定西北地区。

扩展资料:

1、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2、康熙十四年,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2岁),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

3、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 ”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九龙夺嫡由此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12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