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禁婢运动的经过?

香港禁婢运动的经过?,第1张

“禁婢运动”

  自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後,殖民者除在香港推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外,还大兴买卖华人奴婢之风。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20年代初,香港的婢女约有近2万人,且大多为十四五岁的少女。这些如同女奴的华人婢女生活在社会最低层,劳动时间长,生活待遇低,更无人身自由,主人可随意打骂买卖,甚至玩弄作乐。她们当中不少人被折磨致死,有的被逼寻短见,或被卖为娼,年老体弱者只好流浪街头乞讨,处境极为悲惨。婢女制度的存在,成为香港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香港各界进步华人的极大关注,於是他们掀起一场“反蓄婢运动”,亦称“废婢运动”和“禁婢运动”。

  1921年7月22日,香港定例局的华人议员刘铸伯、何泽生首先发出通告,邀请各界人士集会商议研究婢制问题。7月30日下午,香港历史上第一次研究婢制问题的大会在香港太平戏院召开,出席大会的各界人士有300多人。会上,由於各自利益和立场不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废除婢女制,还婢女以自由;另一种则认为婢女在富人之家极为“安乐”,不同于奴隶,并以婢女数量多,难以安置为由,反对废除蓄婢。双方各持己见,争论相当激烈。会後,持两种不同意见者分别建立相应的组织,即主张禁婢的“反对蓄婢会”和反对禁婢的“防范虐婢会”,各自加紧活动。

  1921年8月8日,“反对蓄婢会”召开了第一次反对蓄婢筹备会,通过了成立“反对蓄婢会”决议及《反对蓄婢会简章》,并申明:“本会以维持人道、废除婢制,使婢主得觉悟、婢女得解放为宗旨。”同时通过了《反对蓄婢会宣言书》。《宣言书》回顾了香港婢女问题的由来,揭露了蓄婢的种种流弊,指出:第一,蓄婢有伤人道;第二,败坏道德、丧失品行;第三,有伤风化,扰乱社会治安。因此,婢制必须革除,养婢恶习尤当禁止。《宣言书》还提出了今後开展禁婢运动的根本办法:一、要设法鼓吹,大力宣传,制造舆论,使社会各界明白蓄婢的危害性;二、要求政府立例注册,取消契约,使婢女获得人身自由;三、设立监护人,由政府委任加以监督;四、创办教养院等公益场所,收留无依归之婢女。会後,“反对蓄婢会”的全体会员分赴各地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广泛发展会员,筹集活动经费等。到1922年2月,会员已经发展到1360馀人。

  在香港开展禁婢运动的同时,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军政府也积极开展禁婢运动,并通过了禁婢决议案。1922年2月24日,大总统孙中山发布了严禁蓄婢令,这对於香港的反蓄婢运动是很大的鼓舞和支持。尔後,内地和海外华侨也都先後开展了禁婢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禁婢运动的深入开展。

  1922年1月至3月,香港海员6000余人为反抗英国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要求增加工资,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蘇兆征、林伟民的领导下,举行了大罢工。港英当局封闭海员工会,激起了工人们的更大愤慨,斗争发展为香港工人总同盟罢工,参加者达10万多人。香港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军政府和全国各地工人的声援下,坚持斗争达56天之久,迫使港英当局让步,以胜利宣告结束。

  这样,原定於2月召开的“反对蓄婢会”正式成立大会,延至3月26日在香港青年会礼堂隆重召开,与会者600多人,广东南方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以“务达革除蓄婢”为宗旨,通过了会务报告,选举了领导机构,标志著从此香港的反蓄婢运动有了更明确的领导核心,这对开展反蓄婢运动和领导运动并获取最後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会後,该组织在更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赢得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同情和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运动引向深入。

  然而,以香港总督英人司徒拔为首的港英当局极力主张蓄婢制。於是“反对蓄婢会”团结广大禁婢支持者,与港英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後迫使港督於1922年4月14日发布《禁婢示》,明令在香港境内不准蓄婢。接著在同年年底,香港政府又制定了《禁婢新例草案》,用法律形式取缔蓄婢,这是港英当局颁布的第一个反对和打击蓄婢的法令。此案公布後,受到香港各界进步人士的热烈欢迎。

  就在禁婢已成大势所趋、反蓄婢运动取得重大进展之际,香港的保守势力在1923年1月5日召开大会,叫嚣要继续保留婢女制,他们声称“若禁绝婢女,即无异将贫苦儿女置於死地”,表示“只赞成保护婢女”,而“极不赞成禁约”,反对港英当局制定的《禁婢新例草案》。

  他们的活动激起香港各界进步人士的反对,同年1月10日下午,香港的居民、工团、教会等各界群众在东华医院集会,召开全港街坊大会。会上,许多与会者指出:“禁婢问题,事关重大,不忍看女同胞遭受如此之惨痛。”有的则大声疾呼:“我辈处此20世纪时代,凡应革除之陋习,不可让人”,表现了废婢的极大决心。出席会议的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主席蘇兆征表示:“买卖奴婢制度,确应彻底废除,不能留有任何影迹。”此後,香港工团总会、华工总会等154个社会团体也联合召开了代表大会,会议推举蘇兆征为临时主席,通过了“赞成禁婢条例,反对蓄婢”的决议。1月13日,“反对蓄婢会”也召开大会,一致通过赞成禁婢条例,并表明要在香港最终达到“革除恶俗,保障人权”的目的。

  随著声势越来越大的反蓄婢运动的深入开展,在广大香港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最终使港英当局的定例局於1923年2月颁布了《禁婢新例》,又称《取缔蓄婢条例》或《家庭女役则例》。在《新例》中规定:一、从今以後,无论何人不得买卖婢女;二、无论何人,不得雇佣女仆未满10岁者;三、婢女不得由一主人转卖给别的主人;四、凡在港婢女,须按限定日期注册。

  《禁婢新例》虽然不够完备,但它毕竟是想把长期生活在人间地狱中的婢女解放出来,获得人身自由。它的颁布标志著香港禁婢运动的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香港妇女的地位,可以说是香港妇女解放的一块里程碑。

近代

著名的科学家苏颂、卢嘉锡,政治家洪朝选、蔡献臣、施琅,军事家陈化成、彭德清,教育家周殿熏、林文庆、王亚南,文学家林鹤年、卢戆章、林语堂,医学家吴瑞甫、林巧稚,爱国华侨实业家叶清池、黄奕住、陈嘉庚、陈六使,体育家马约翰,文化名人林尔嘉、邱菽园、王人骥、李禧等等,也有清初海盗蔡牵、鸦片大王叶清和、地方军阀叶定国等历史人物

市政府

市 长: 刘赐贵

副市长: 丁国炎 詹沧洲 潘世建 黄菱(女) 叶重耕 裴金佳

秘书长:许明耀

古代

香山县(中山)古代名人录,以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之科举文武进士出身为主,全部在旧志中有传或记载。其中汉朝陈临、唐朝郑愚,是立县前之名人,故选入之。宋朝梁杞、陈天觉乃立县之功臣,马南宝乃宋亡殉国之重臣,今再立传。此外,元朝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香山县士子参加该朝科举考试者不多,遍查《香山县志》,未有中进士者记载其中。故本志仅从明、清两朝共125名文武进士中(个别非进士出身)选47名官职较高、著作较多、名气较大者,列入古代名人录。

陈临 字子然,香山人。汉顺帝永建年间,郡举孝廉,先任苍梧太守,汉献帝建安年间,召聘为廷尉(掌刑狱、即司法官),卒年未详。

郑愚 香山人。唐开成二年(837年),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尚书郎,改桂管观察使、岭南西道节度使,命授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僖宗中和初年(881年),命出镇南海,后召拜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中和四年病故任内。

周尚文 字质善,神涌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字廷美,县城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举人。天顺初年(1457年),帝颁诏求直言,瑜应诏上疏六事。成化五年(1469年)授长乐县知县。以年迈告老归会城番山下,手植槐树两株,自称“双槐老人”,学者称“双槐先生”。卒年73岁。遗著有《应诏六疏事》、《书传旁通》10卷、《双槐文集》10卷、《双槐岁抄》10卷等。

黄� 字世美,黄梁都(今属斗门县)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广西佥事,改任江西佥事,上荐升副使;兵备柳庆,南宁兼分巡右江道,到任不久病故。

黄经 字子常,石岐南门麻洲人。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举人。任霑益州同知,旋任教职,得泗州学正。辞官回里,撰纂《香山县志》、《滇阳第一州志》、《淮泗一览》、《小学节条》,作有诗文千余首。

黄畿 字宗大,县城人。幼年精通秋春二经,其撰文章涤弃陈词滥语,竞试不逮,愤收拾书卷,以侍奉亲老,绝求仕之志,归隐居于罗浮山之山巅。潜心研习《大易》、《中庸》。其文章为省内佼佼者。书云:“盖粤人著书之精奥者以畿为最。”世称“粤洲先生”。正德八年(1513年)陪子佐赴京应试,染疾不治,卒于途中,卒年49岁。嘉靖四年(1525年)以子佐贵,谥“文林郎”,追封翰林院编修。著有《粤洲集》、《皇极经世书传》8卷、《三五元书》25卷、《删正黄庭经》等。

黄佐 字才伯,号泰泉,县城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科进士,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有司请修《广州志》。以翰林外调,除江西佥事,旋任广西学官。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后致仕归里筑室于禺山之阳,潜心研习孔孟之道,是岭南著名学者,世称“泰泉先生”。终年77年。其著作凡39种,数百卷外,还纂《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何派行 字应充,小榄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旋调福建太平府知府。嘉靖四十年入京觐见皇帝,晋陕西行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七年(1589年)转本寺正卿。致仕归家,终年未详。

  现在只有这。。。。。

  第一集 多禄昭阳 初遇结怨

  昭阳公主(佘诗曼饰)在七夕之时带同近身司徒银屏(陈法拉饰)女扮男装偷偷出宫参加长安举行的盛会,竟与算命先生起冲突。鉴金号大少爷金多福(阮兆祥饰)在算命档寻得被昭阳泼得一身油彩的二弟多禄(陈豪饰),遂连忙拉他迎接从少林学艺回来的三弟多寿(黄浩然饰)回鉴金号。少府监罗道远(蒋志光饰)与大驸马赵弘(萧正楠饰)庆贺鉴金号扩充开业的盛会,并借机会试探金家掌舵人丁来喜(关菊英饰)对金器的了解。多福从夫人阮小玉(李诗韵饰)处得知来喜近日为购金山而烦,金家三子决定乞求金山老板割爱,终於开出高价把金山买下……七夕之期过后,孙贵妃(杨卓娜饰)把韦贵妃(惠英红饰)有意撮合昭阳下嫁吐蕃王的事相告,吓得昭阳急见崔太妃(谢雪心饰)求救。来喜把先王御赐金太夫人(李香琴饰)的夜光杯带往宫中,解决鉴金号的财政危机,孙贵妃无意中得悉来喜有三名儿子,遂提出金家公子迎娶昭阳交易……

  第二集- 多福闯祸 多寿解围

  满面伤痕的多禄与昭阳互相责打,银屏却发现韦贵妃出现……多福突然召见金铺的员工,更要求员工放无薪假,众人不满更纷纷要求算清薪水及转当散工……昭阳与孙贵妃在数落多禄之际,韦贵妃突然出现捉拿银屏入狱。崔太妃在偏殿设宴招待众公主及驸马,韦贵妃即传召银屏,而银屏更当众指出昭阳与多禄的相遇情节是假……银屏为了在金家隔邻兴建公主府而到金家巡视,更藉公主之名要金家丢弃他们的摆设。公主与驸马拜堂非常顺利,但当多禄进入新房发现昭阳竟笑容满面的请他喝酒,多禄不禁想到公主是否想毒杀自己……

  第三集- 施下马威 多禄不支

  金家众人询问多禄,公主何时会到金家向金太夫人等人请安时,银屏却突然出现,金家上下已知,苦难日子已开始……多禄在归宁之日陪伴妻子回宫,众驸马特意在他们面前表演高难度杂耍助兴;之后多禄竟被安排成为飞刀标靶……来喜与金太夫人特意到公主府邀请昭阳在中秋当晚到金府一起赏月,昭阳回忆小时候在乡间过节时的快乐事,因此答允邀约。公主在席上却发现金家众人并没有留意多寿不想当将军之事,忍不住出言讥讽;昭阳更忍不住揭穿了小玉与男子私会之事……虽真相水落石出,但昭阳终把多禄气昏;三兄弟带著酒意逛街赏月,却遇上鬼怪出现……

  第四集- 四德被救 更得接济

  金家兄弟救出了被绑架的四德,为了安置无家可归的四德,多寿便请她到金家当婢女。折冲府派人到金家请多寿担任府兵教头一职;翌日昭阳突然出现更说已代多寿推掉了教头工作……金家众人与公主吵得面红耳赤,来喜最终提议让多寿与师承娥媚派的银屏比武,最后多寿右手受伤。银屏突然全身发痛,昭阳急召御医诊治却束手无策。一肚子怒火的多禄回到房中,竟取出了一整箱纸蜻蜒,原来他平息怒火的方法是细看当中的字句。昭阳发现外婆送她随身的「竹报平安」小金牌不见踪影后,认为一定是遗失在金家,最后竟发现金牌自四德的篮子中掉出

  第五集- 良心责备 小玉自首

  晚上小玉辗转反侧,终向多福说出真相;当来喜坦言没有办法之际,多禄却说出想到妙计来让小玉脱罪及救出四德……四德听到银屏染上怪病时,竟说有能力把她治愈。昭阳感谢四德救回银屏,两人闲谈间竟发现竟是同来自天秤邨,顿时好感大增。四德求昭阳召太医替多寿诊治右手。但多寿竟当众拒绝……来喜要求多福回礼给公主,当小玉发现多福准备把价值千両的花瓶送予昭阳,竟刻意想打破它……昭阳终揭发小玉与多福卖参之事,多寿与银屏起冲突,多寿竟用受了伤的右手格挡……金太夫人终沉不住气,竟跑上公主的跟前,屈起手指大力搉打了昭阳的额头!众人大惊!怕金太夫人会招致死罪。

  第六集

  金太夫人搉打了昭阳后,竟然毫无惧色地高声要求公主责罚自己……来喜看到儿子们变得如斯田地,提出将不再做金家当家,长跪金家祖先灵位前忏悔。多禄与多福听说有新金铺开张并会大撒金粒,於是决定一探究竟……皇上赏赐了两瓶葡萄美酒给昭阳,而她特意举办葡萄夜宴招待众公主。五位公主聚首夜宴之时,永河公主等人竟借行酒令作诗,不断出言羞辱昭阳……晚上多寿在房间为母亲之事苦闷不已时,四德竟拿平安茶到访,原来她煮了平安茶,更请多寿代自己向来喜送茶。多寿终向母亲坦言,其实自己从小就不喜学武之事……

  第七集

  荣叔向多禄等人说出将带领他们离职,这时来喜突然回到金铺,更指出一切都是荣叔的阴谋……来喜偕三位儿子探访新金号,当看老板竟然是丁财旺与米仁慈两人时,来喜竟一反常态当街与财旺等人骂战起来;三兄弟与小玉向金太夫人打探,终得知了来喜与财旺的恩怨……多禄与多寿探望官媒鲁大人,却发现他竟被调职;多禄与多寿带礼物探望新官媒,发现新官媒丁有维的父母竟就是财旺夫妇……多禄发现鲁大人缠扰「蜻蜓姑娘」楚翘,於是出手助她解围。银屏得昭阳答应让她出宫成亲,但想不到她竟请四德代自己去找媒人相睇……

  第八集

  虽然看到有维色迷迷的眼光,但四德为了不负银屏所托,只得说出银屏的问题要有维答覆;想不到*媒却趁机要四德饮下混有蒙汗药的茶水,把四德迷晕了……有维的下属把*媒等人缉拿,有维决定将银屏也视作犯人一并带走。众公主出现要求将银屏带回宫治罪……崔太妃审问银屏,昭阳为了救好友,不惜说得声泪俱下……宝叔气急败坏地通知财旺与仁慈,指发现了来喜的二子多禄是驸马之事;多寿通知家人,说鼎丰号未开张前便被人淋上红漆;这时有官差出现指是鉴金号淋红漆……财旺与仁慈突然出现,更指所有事均属「误会」……

  第九集

  昭阳突然到临金家,提出要四德到公主府照顾自己,多禄却反对……糊糊涂涂成为了金家总管及驸马近身的四德,这天请金太夫人过府一起玩叶子戏;金太夫人连连惨败,更被昭阳截糊……多禄在街遇上楚翘,因见她晕眩於是送她回妓院。昭阳跟踪永河公主,却看见多禄抱著楚翘自失火的妓院步出,於是怒得当众掌掴他。虽然众家人力证多禄的诚信,但昭阳最终决定与他和离……昭阳与多禄向有维陈述两人和离的理由,得有维接受。金家得悉鼎丰号突然大降价,短瞬间便把生意抢去;多禄幸得四德启发,成功推出套装金盒抢回生意。

  第十集

  财旺夫妇计算得失,发现始终没法夺得鉴金号的生意,最后更借机会把跳槽的荣叔辞退……四德出外购物时遇上多寿,两人更合力把四德的钱包夺回,多寿发现钱包中有纪念四德恩人的小铃当。昭阳欲向崔太妃提出与多禄和离,却听到崔太妃阻止清云和离,最后临阵退缩。昭阳突然出现於金家,她向多禄说要收回和离要求,令他晕倒过去。道远赞成财旺夫妇建立金业总会的意见,夫妇两人请同行吃饭拉拢他们推举自己当金业总会主席……多禄联想到可以用「七出之条」来把公主休掉,众人商议后决定由金太夫人插赃嫁娲公主……

  社团名称:马来西亚太平兴安会馆

  外文名称:

  国家地区:马来西亚

  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

  职务:

  地址:

  网址:

  简介:马来西亚太平兴安会馆

  马来西亚太平兴安会馆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迄今已有105年的历史,是是海外历史最悠久的兴安会馆。

  十九世纪中叶,马来西亚太平地区发现有丰富的锡矿藏,华人相断前往开采,除个别矿主外,大部分是矿工。十九世纪末,兴化同乡因生活所迫,飘洋过海到太平锡矿场当矿工的有四千人左右,大部分是仙游籍,莆田籍的几乎没有。同乡矿工如果遇到生病或因不幸事故死亡的,因多为单身而来的苦难者,没有家属照顾,其情况非常可怜。另外,同乡人数众多,没有会馆,同乡之间的团结,联络感情、互相帮助方面没从谈起当时,鉴于此,先辈郑美、绍、黄峰、李立、陈厝等5位乡贤,发起组织同乡会,名称为“福兴仙馆”和崇圣宫。

  “福兴仙馆”的发起人,向太平埠当局税务官和治安官申请到一块位于太平第八横街的土地,经获准后,建成了单层建造物。崇圣宫居左,会馆居中,旁边搭盖二间房子。崇圣宫神位,中祀观音大士、左祀天后圣母,右祀三一教主林龙江。馆内设有善后部,备有棺材,为不幸丧生居世界前列他乡的乡亲料理后事,并设有医疗部和互助部,为同乡延医施药和开展其它互助项目。

  1941年底日本侵略东南亚,无恶不作,肆无杀戮,各地华人四处逃难,所有的社团组织均停止活动,学校被迫停办,太平会馆也不例外,会务被迫停顿,馆内的所有文件和物品均荡然无存。

  1945年8月日本战败,马来亚光复。1947年5月,会馆复办,改名为太平兴安会馆。1948年2月和1958年先后二次对会馆进行修葺,用至上世纪70年代末。1979年重建会所,推举黄安世、黄国安为建委会主席,乡贤叶焕武、除德辽、阮荣丰从中策划,又获得林金树、马来西亚各友会领袖和全马工商界同乡的的戮力支持,经数年建设,建成了有三间店面,四层半的大厦,矗立在太平旧会馆第八横街。底层三间店面出租,第二层为大礼堂、办公厅、会议厅、会客室,第三层为宿舍共15间,第四届为崇圣宫,崇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三一教主林龙江诸神。另还有5间房子。1984年11月17日,举行新馆落成开幕典礼,18日主办第十五届兴总全国代表大会,

  因太平地区的锡矿资源开采磬尽,矿工相继离开,往别处谋生,乡亲人数骤减,只有部分人留下来经商,会员减少,因此时至1984年该会只有会员150多名,其中女性4名。该会自二战后,每年都有颁发奖学金,鼓励同乡儿女努力学习,而且颁奖人数逐年递增。1982---1983年因筹建新会馆,资金紧张而停发。

  (注:市侨联 郑荔川 根据《太平兴安会馆85年纪念特刊》中的陈士希《本会馆史略》P60和《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十五年纪念特刊》《太平兴安会馆会务报告》P136整理)

  今天是10月10日,1938年的今天,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被选为总会主席。南侨总会是抗战期间三千九百四十多个华侨团体中的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数最多,成绩非常突出的救国侨团。

  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支援从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就已开始。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等地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第19路军抗战。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后,各地华侨尤其是华侨学生纷纷集会通电,对国内学生抗日示威运动,甚表同情,誓为后盾。

  1936年9月20日,英、法、德、荷、瑞士等国的华侨代表和各国来宾共四百五十多人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一致议决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这是海外最早自觉成立的洲际性华侨抗日团体,也是欧洲华侨抗日救国大团结的标志,成为海外华侨团结抗日的表率。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该会发表宣言,号召华侨“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

  1943年9月,美国旧金山的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与纽约、芝加哥等地的侨团联合成立旅美华侨救国会,成为美洲最大的抗日侨团。

  各个华侨团体成立后,发动华侨以多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在14年抗战中,约有四百万华侨为祖国抗战捐过款,占华侨总人数的一半,捐款总数为法币十三亿多元。新四军第2支队敌工干事陈子谷,把折合法币20万元的遗产和从泰国募捐来的棉衣费6万法币,全部捐给新四军。这笔款相当于国民政府拨给新四军的两个月军饷。

  各地华侨还以踊跃购买公债、进行侨汇、回国投资,捐献飞机、汽车、衣物、药品,回国参加抗战等多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其中,有三千多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抗战,有三百多名美国华侨空勤人员,一百多名菲律宾飞行员回国参加抗战,陈瑞钿、黄泮扬都是华侨飞行员中著名的空中“虎将”战斗英雄,不少归侨青年为效命祖国,血洒疆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32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