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衰败的表面原因是东汉后期皇帝的昏庸与无能,宦官外戚的弄权和内斗,如桓灵二帝卖官鬻爵,及何进蹇硕等外戚与宦官间的内斗,深层原因是东汉制度的不完善,如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没有规范专门的考核机制,公务员是由官员提拔和推举产生的,给官员弄权形成自己的势力圈提供了条件,这样的制度必然导致政治的黑暗,但继续深究,根本原因则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缺陷:人治社会,将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缺乏对权利的约束,政治黑暗无法避免,如果继续探讨,只能说由人固有的欲望所致,当一个人为了自身的私欲而忘记底线时,必然做出出格的事,如果这种人遍布管理层,甚至影响到了法律执行者,政治同样会黑暗。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西晋,作为中国古代众多从乱世中建立的朝代之一,他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是公元266年司马懿后人司马昭篡魏建立的政权,它于公元280年彻底灭吴完成统一,本以为统一是开始,但西晋后期并不太平,在存在之时历经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仅仅存在了短暂的几十年,那是哪几个方面导致了西晋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呢?
选官制度方面,西晋奉行任人为亲的选官制度,导致官场被世家大族垄断丧失活力;西晋历代统治者统治手段的奢靡和腐败也是导致西晋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最后就是西晋王朝的建立来路不正缺乏百姓认同和腐朽的玄学盛行。
选官制度方面,西晋奉行任人为亲的选官制度,导致官场被世家大族垄断丧失活力官场的清廉关系着国家权力机构的平稳运行,而官场的清廉又大多与选官制度有关,西晋沿用的是前一时代,也就是曹魏时期使用的九品中正制,众所周知九品中正制选官它以出身和门第为主,然后是道德,最后才是才能。
这种选官制度在西晋形成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官场的局面。因为在魏晋时期有推举职权的官员必须要是二品,而二品官员中又大多数都是那些世家大族,他们一手把持着选官的权力,但凡是人都会有私心,他们亦然,在选官之时多偏向自己的族人,这样不仅堵塞了寒门入仕之路,更让西晋官场变得极为腐败,从而动摇了国家统治的根基。
西晋历代统治者统治手段的奢靡和腐败也是导致西晋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司马炎从曹魏手中篡魏走上九五至尊之路太过于简单,因为来得太简单,也导致了他上位之后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只知道享受而忘记了如何继续将国家变得强大。
据记载,司马炎在位时他唯一做的大事就是大肆扩充后宫,并且有相关数据表明他在位时宫中的嫔妃数量足足有数万人之多,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司马炎开了不好的头,整个西晋朝廷大臣也纷纷效仿常常以富为荣,相互之间比富。在这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下,整个西晋朝廷奢靡成性,大臣们骄奢*欲,百姓深受其害,使得西晋的统治丧失了群众基础。
最后就是西晋王朝的建立来路不正缺乏百姓认同和腐朽的玄学盛行西晋王朝的建立从司马炎篡魏开始,他由臣子弑帝成为皇帝不符合当时君君臣臣的儒家主流思想,得不到百姓的认同,但即使是缺乏认同了司马炎也丝毫不予重视,更没有对百姓进行思想教育,而是任由其发展,极度不利于西晋统治。
西晋时玄学之风非常盛行,而玄学主张的就是无为而治,不需要有任何作为,这种思想盛行在朝廷大臣之间,使得他们个个懒散,最终导致朝堂荒废,官员只会高谈阔论,没有任何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运转,最终使西晋一步步走向灭亡。
总之,对于西晋来说,导致他灭亡的原因除了选官制度、缺乏百姓认同、统治者的奢侈腐败之外,经济萧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