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演讲铁幕演说标志着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丘吉尔演讲铁幕演说标志着什么,为什么这么说?,第1张

温斯顿丘吉尔1946年3月5日的铁幕演讲被认为是美苏冷战的开始。然而,铁幕演讲更大的意义可能是拯救英国自己,如果它不鼓励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英国的利益很可能就会被瓜分。虽然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它已经被严重削弱了。1941年美国参战时,英国几乎耗尽了自己的国库储备,一度穷到用大西洋的军事基地去换美国的老旧驱逐舰的地步。

二战中后期,英国不得不用美国租界法案提供的大量武器与轴心国军队作战。为了赢得美国,英国不得不与美国分享德国的密码机、喷气式飞机和许多新的海军技术。二战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已经很难继续维持。例如,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受英国控制的中东地区的伊拉克、埃及和阿联酋,越来越难以控制。同时,南亚半岛殖民地,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抵抗运动也是此起彼伏。

英国国土不大,这个时候又很缺钱,所以很难保有这么大的庄园。丘吉尔实际担忧的是美国没有遭到破坏,工农业产值早已居世界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两国傲慢地拒绝从海外市场获取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其国力达到了顶峰,显然有获得海外势力范围的动机。苏联损失很大,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欧国家。此时,它也雄心勃勃,想进一步扩大海外势力范围。

丘吉尔当时一定意识到了英国的危险。美国和苏联都有扩大海外势力范围的动机,也有实力这样做。这种情况下,英国一般会把自己搅屎棍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般都会被挑起两国互相争斗,保证冲突发生在英国领土之外,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一战和二战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自身的国力严重受损。因此,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鼓励美苏对抗。他的目的可能是让美国和苏联忙于相互争斗,放松对英国海外利益的争夺。

但是丘吉尔的目的只实现了一部分。英国确实有尊严地交出了它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并从一个一流的大国慢慢衰弱。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仍在名义上承认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然而,美国和苏联没有忘记争夺英国(当然还有法国)的海外利益。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建国,许多中东和非洲国家成为美苏争霸的舞台。除了争斗,美国和苏联也试图将英国的势力挤出局。

然而这个目的可能只有一部分达到了丘吉尔的心理预期。当年的西班牙、荷兰、奥匈帝国都是巅峰时期,衰落了就没有了在世界上的存在感。至少英国保住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也能在各种地区冲突中表现出存在感!

丘吉尔是在二战时期带领整个大英民族走向胜利的英国首相,可是战功赫赫的他为何会在战后被自己亲手拯救出来的英国人民请下英国政坛呢?这里首先要提到张伯伦,他是丘吉尔的前任英国首相,虽然现在的历史课本上对张伯伦的评价不是很高,但是在英国人民的心中一直都认为张伯伦总是有很多办法来对抗英国遇到的危机。

二战爆发时张伯伦在位,他极力组织英国卷入战争,因为一战对英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使得英国人民讨厌并且害怕战争。但是世界大战就在眼前,想要竭力自保的可能性太小了。于是在英国不能再回避战争的时刻,张伯伦辞去了首相的职位。

这时,丘吉尔毅然决然的上台了,他以自己一贯的强硬风格带领英国人民全力抵抗的德国纳粹的狂轰滥炸,无奈人员伤亡惨重,而且因为纳粹对英国的长期封锁,导致英国国内的物资紧缺,能够支撑的时间不足一个月。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英国王室提出了向德国纳粹求和的建议,丘吉尔的坚决反对,让英国没有沦落到像法国一样亡国的下场。纵使是有这样卓越的丰功伟绩,英国人民也并不领情,而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将这位英雄请下了台。

在英国人民看来丘吉尔只适合做一位“战时首相”,而不擅长战后的国家建设及社会民生。说白了,就是英国人在战后一心只想着吃饱喝足,尽快走出战争带来的贫困与饥饿。他们不满意丘吉尔在战后呼吁增加军费、重建大英帝国往日辉煌的行为。

虽然,在当时丘吉尔被票选下台,但是这并不能湮灭他对英国所做出的贡献。后人在回望历史的时候会记得英国有一位在纳粹暴行当前时还能微笑比出胜利手势的“铁血首相”丘吉尔。

影片情节需要,**为了塑造脸谱式人物形象必定会做一些对历史的虚构。再说了,历史进程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张伯伦也不一定坏,只不过在历史的岔口选错了方向。绥靖主义确实有局限性,但至少保全了为英国正式开战争取了时间。而在丘吉尔任期中,张伯伦作为保守党党魁,也在各种场合鼓励保守党议员支持丘吉尔。

丘吉尔带领英国打赢了二战,为什么最后会被赶下台呢?丘吉尔是保守派这边的人,他的野心很大。在战后的竞选台词中,丘吉尔主张维护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建立强大的殖民地,并要将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但经历过二战的英国本身就被德国炸的破烂不堪,因为战争流民失所,民不聊生。战争后很多人都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丘吉尔的展图再好,根据当时英国的状况百姓也难以支持他。更何况保守党的对手工党的竞选口号是要让民众幸福,建立生到死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民众不想再经历战争,就把票都投给了工党,这就是为什么丘吉尔带领英国打赢了二战以后,却无法担任英国总统的原因。

当二战结束以后,德国被击败了,英国的战争威胁也都被解除了。丘吉尔所在的保守派主握英国的军事大权,丘吉尔懂得在军事上的发展,并未过多考虑英国在战争后的社会发展。对于那个时候的英国群众来说,需要的是食物供给,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安定繁荣,以及各种社会福利。丘吉尔却想要刚经历二战的英国,继续保持战争期间的艰苦奋斗精神。反观工党,不仅给人民群众发放食物,还提供了各种福利,这时候的民心自然倾向工党。虽然丘吉尔的演讲激励人心,赢得了大家的欢呼,但大家并不想继续这样的生活。

工党详细缜密地做了一整套战后重建、医疗保健、保险住房、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计划,这成功地抓住了当时英国群众的心。工党一直在民生方面不断地下功夫,而保守党却一副骄傲的面孔,甚至认为战争胜利才是第一关键,因此根本就没有考虑民生方面,这也导致了丘吉尔失去了民众的心,最终这个大英雄也就被赶下台了。

1945年7月26日,唐宁街10号内的丘吉尔挤出了两滴憋屈的眼泪,他率领的保守党携二战胜利的巨大声望,居然在下议院选举中输了。而且输的凄凉落魄,213对393的巨大劣势让工党直接获得了半数以上议员席位,党魁克莱门特·艾德礼直接成为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个功勋战争首相居然没能连任,东边的斯大林一定会连牙都笑歪的。

在说明丘吉尔为啥输的这么憋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帮英国佬到底是什么选举的。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皇帝是虚君不提,他们管理国事的是内阁,而内阁是由首相任命的。换句话说,在英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其实是首相。

那么首相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答曰选举,但是不是直接选首相,而是选下议院议员,全英国一共分成659个选区,下议院就有659个议员。在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议员席位的政党,国王就会把他们的党魁立为首相。如果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未能超过半数席位,那么就需要组建“悬浮议会”,也就是与少数席位政党联合执政。

这样的选举制度决定英国的首相必然与所在政党休戚相关,首相个人再牛,政党败选一样什么都不是。丘吉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自己作死加上身边一群猪队友。作为战时不限任期首相的所在政党,保守党在二战期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抓军事和外交权利上,内政权利几乎是保守党自己全部放弃掉。保守党放弃,工党自然进入,所以在战时与民众结合最紧密的反而是工党,也因此工党快速的壮大,到1945年选举前,工党已经有260余万党员加800余万会员。

其实我们看这次选举时间会发现,那时二战并没有打完,日本还没被原子弹轰过。并不能算是战争结束,战时首相丘吉尔没有义务进行选举。工党在这时发起对丘吉尔的不信任投票,要求解散战时内阁,重新选举。这时候丘吉尔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可这时的丘吉尔开始作死,他同意了。在保守党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选举的局面下选举,他本身就失了先手。

而后就是一群猪队友的神助攻,保守党的竞选口号是“选择国民领袖,帮他完成历史使命”,死命的打丘吉尔这张牌,并且还准备进行“又一场巨大而恐怖的战争”。打仗打的萧条不堪的英国民众真的已经厌倦了历史使命,他们只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历史使命什么的先让我吃饱面包再说好吗?而工党则理智很多,他们的口号是“让我们面向未来”,并推出了非常细致的战后恢复计划。后果还用说吗?保守党这次选举主张可以说是从1918年到2018年最失败的一次。

到了喜闻乐见的两党互喷环节,保守党的猪队友们又失一局。他们居然和我国网络喷子一样低劣,唯一拿的出来的手段就是给工党扣大帽子。不停的喷工党是“盖世太保”“极权主义者”,宣称“工党上台是对英国人民荣誉与自由的挑衅”。大家在论坛里看帖子会不会非常厌烦那种没论据、没资料,就会给别人扣“汉奸”“精日”帽子的二货?英国人当时大抵和我们看帖子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反观工党就狡猾很多,他们把保守党执政期间造成的国家损失全给列了出来,然后不评价。高下立判,保守党这时选举失败已经是必然的。

可是这群二货居然还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坐等开票当选,工党则深入选区,坐着一辆破汽车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的演讲。好了,一边是傲慢固执的精英代表,一边是务实亲民的草根代表,换成你是英国人你会选谁?

就这样,丘吉尔同志悲剧了,三巨头死了一个,丢官一个,剩下个斯大林笑的猥琐无比。总结起来,丘吉尔的败选很简单,巨大声望没有转化成实际的收益。英国这种老牌选举国家里,谁展示精英形象谁倒霉,谁展示亲民形象谁赢,看看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选举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丘吉尔,英国最伟大的首相之一,带领英国成功抵挡住了德国的钢铁洪流并进行了反扑,配合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按理说在人民心中应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战后继续***民也是理所当然,但是,英国的人民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战后第一次大选他就落选了。这是为什么呢?

大选的时候所有人都相信丘吉尔会胜利,他的竞选活动场面热烈,斯大林的情报机构也认为保守党会以80多席的优势获胜,但是丘吉尔失败了,热烈欢呼的人群其实是在跟丘吉尔告别。

经过几年的战争、服役、牺牲、轰炸、阵亡通知、配给、饥饿,人民已经疲倦了。人们看着饱受蹂躏的家园感到无所适从,而丘吉尔的竞选纲领还是意识形态的,还要人民继续努力,指出英国的义务和职责所在。但是人民已经厌倦了。丘吉尔要人民付出更多但是人民在1919年已经付出过一次了。这是国民士气的涣散在大选中的体现。英国已经失去了大国的地位丘吉尔不愿意面对这一点,人民虽然也不愿意面对但是相比大国的责任人民更需要的是食品配给放开,更宽松的财政政策,更多的公租房。再者纵观二战前后,大英帝国从日不落帝国变成了二流国家,以前的盟友全部都离心离德,殖民地纷纷独立,从此从帝国主义带头大哥变成了美国说打谁我就打谁的小弟弟。二战后丘吉尔没有积极的要求经济重建,反而提出要和美国一起共同对抗新敌人苏联,大搞“铁幕演说”。

在国际政治上,英国背负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骂名,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又背叛了法国盟友,丢下大量友军溜之大吉,甚至在法国投降后偷袭并重创了法国舰队,从此英国再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承诺也基本上都不可信了。

所以当丘吉尔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一个战争中的领袖,出来对你大谈英国的伟大和国家的责任的时候,你会给他热烈鼓掌然后默默的说再见!

所以虽然他带领英国赢得了二战,但大英帝国也在他手中从世界霸主跌落,表面上英国打赢了二战,却是最大的输家。

丘吉尔落选后愤怒的说,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忘恩负义的人,而我觉得英国人却是最理智的人,你或许适合带领我们打赢一场战争,但你并不适合带领我们进行战后的经济建设。

1945年二战胜利,丘吉尔首相竞选议员成功,当上丘议员,按照英国政党组阁模式,丘首相所在的保守党在竞选中大败,丘首相的队友们很不争气,只获得197个议会席位,只好把组阁权力拱手相让给准备更充分的工党,工党领袖艾德礼成为新首相。

丘首相自我解嘲:“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特征”。英国人民自我解嘲:“我们正是因为热爱我们的伟大人物,爱他才要保护他,让他在获得最高荣誉时下台,让他继续接受我们爱戴!”丘首相的心里话:“什么?我带领你们打赢了欧战!”英国人民的心里话:“少来,你也带领我们吃不饱饭!”

丘首相心里很委屈,我将要带领你们走向另外一个胜利!我们将踩扁苏联,我们将镇压印度,我们将重建大英帝国的辉煌!

英国人民心理更委屈,我们受够了战争时期的乌鸦肉了,我们受够了深挖洞的日子了,我们更加受够了大英帝国的日子了!我们只想吃饱饭,苏联人的主义和印度人的独立,我们都不关心,我们只关心我们餐桌上的面包!

最后丘首相礼貌的接受了败局,至少你们要承认,“我所捍卫的,正是你们罢免我的权利”。全世界的小清新闻之,哭的稀里哗啦。

而英国人民明显更上道,5年之后,又把灰头土脸的丘议员从尘埃里拿出来,扑扑掸掸,重新放回到首相的宝座上。

1945年这一次国内选举,为什么丘吉尔“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地位?”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纲领不同。

保守党的竞选宣言,套路比较老,全是高大上的国际关系、英联邦世界的内部关系、国防建设、大英帝国的光荣传统之类的政治口号,丘吉尔本人不擅长搞经济,当年他在鲍德温政府里担任财政大臣时不仅政策方面乏善可陈,与工会还严重对立。

保守党竞选的路线还是试图复制一战劳合·乔治成功连任的套路,包装丘吉尔这位英雄人物,希望英国民众会在英雄人物的带领下,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竞选过程中,把竞争对手污名化,指责工党将把英国“布尔什维克化”。

而对手工党在二战这几年已经摸清了英国民众的民心,在战争期间的1942年,主导出台了《贝弗里奇报告》,就英国民众关心的社会保障问题给出了详尽的规划解答。在大选中,工党的竞选宣言主要议题包括食物和农业、充分就业、住房保障、社会保险这些更加接地气的内容,哪个对英国民众更有吸引力,一目了然。

最终,工党战胜了保守党,建成了英国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了图谋联美抗苏、打压印度独立这些主张,也是因为英国民众厌倦了大英帝国不着边际的辉煌,宁可选择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宁可承认美国人的主导优势,安心从父亲的角色变为儿子的角色,绝不打肿脸充胖子。

英国民众的选择,是务实主义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1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