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理想的变法是什么?

商鞅理想的变法是什么?,第1张

变法主要内容

  经济措施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

  1)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

  3)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 “十八年”“大良造鞅”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度量衡的统一的意义

  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三、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政治措施

  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远远超过李悝和吴起。主要内容如下:

  1)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商鞅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以奖励军功而禁止私斗。规定爵位依军功授予,宗室非有军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就是说有功劳的贵族子弟,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的,虽家富,不得铺张。

  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商鞅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二十级爵:一级曰公士,二级曰上造,第十九级曰关内侯,二十级曰彻侯。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也就说明了奖励的做法: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

  而所谓私斗,并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镇,被奴隶主所占有。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严惩私斗的作法是:为私斗者,各以情节轻重,处以刑罚。

  由于推崇战功,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被动落后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秦国的地位。秦国还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巴蜀地区和盛产牛马的西北地区,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

  2)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3)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秦国的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商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管理广大居民,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轻罪用重刑。将魏国李悝的《法经》颁布实行,还增加了连坐法。主要内容是: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与后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商鞅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4)推行县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 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该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废井田、开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证了土地私有。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

  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

  5)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的该措施是为了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然而,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商鞅变法的目的及作用

  目的:富国强兵

  作用: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1)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对自己的事业报有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不畏权贵。

(2)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富强。否则就会落后。

商鞅

著名历史剧作家姚远的历史剧作品,他在剧中成功的塑造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商鞅的形象。剧作语言精美,节奏铿锵,富有韵味,形象生动的描绘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一代奇才商鞅。

中文名:姚远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重庆

出生日期:1944

职业:戏剧家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代表作品:《下里巴人》《商鞅》《李大钊》《伐子都》《青春涅_》《"厄尔尼诸"报告》,合作《马蹄声碎》等

性别:男

作者简介

姚远,当代戏剧家,祖籍山东济南,1944年生于重庆。1964年插队,1970年入高浮县京剧团担任乐队队员。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陈白尘。1981年获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代表性剧作有:《下里巴人》(1982)《商鞅》(1989)《李大钊》(199)《伐子都》(1995,合作)《青春涅_》(1998,合作)《"厄尔尼诸"报告》(2000,合作)、《马蹄声碎》(2006)等。另外,还有**剧本《大转折》,参与了电视剧《国家使命》、《历史的天空》的编辑工作。

剧作特点

《商鞅》最大的成功在于为我们塑造了一代奇才——商鞅的形象。商鞅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既具有令人钦佩的胆识,又有残酷的本性。他志向高远,满腹韬略,能言善辩,遇事果断。为推行新法,他不畏阻力,为秦国能称霸于世,他鞠躬尽瘁。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魏王的不识之恨,为了秦王的知遇之恩,他杀旧交、舍新朋,未免有失仁义。而连坐定界、苛刑酷罚,更见其残忍。但是,商鞅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理想的执着,九死不悔的精神,一种敢于实践的气度与魄力!

剧作语言精美,文白结合,节奏铿锵,富于韵味。此外,作品还借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剧中,商鞅舌战魏相国与秦群臣以及设立新法的片段,最能显示商鞅的雄辩与果敢。

内容梗概

故事发生在战国中期。秦孝公刚死,商鞅即被判五马分尸之刑。祝欢生前始终与商鞅对立,商鞅判刑之际,他的灵魂幸灾乐祸地来宣判商鞅“族灭满门,五马分尸”的刑罚,并告诉商鞅这是他在劫难逃的天命。商鞅却不屑、不服于天命。他说:“商君虽死,然商君之法千年不败;商君虽死,可一百一十七年之后,秦王朝一统天下!”因为他知道天命并非不可违,从他降生的那一天起,老天就要他死,可是他,活了整整五十二年。

当商鞅还在襁褓之中时,他的父亲便令人将他母子二人抛入河中,但几年后,商鞅却与姬娘相依为命地活了下来。商鞅懂事后,姬娘告诉他,他的母亲抛下他走了,他是商鞅的养母,她希望商鞅长大后不要如同她那样一生为奴,而能做一个自由人。少年商鞅的目标却不尽于此,他立志要做“人上人”,此时他名唤卫鞅。一日,他在河边放牛,正当他大声斥骂牛的奴性时,刚好被经过这里的秦国的景监和魏国的公叔痤看到。景监感到这个少年非等闲之辈,很赏识他,想带他走,但公叔痤执意要把他留在魏国做自己的家臣。为了割断卫鞅与姬娘的血肉联系,公叔痤赐姬娘以死。最后姬娘自己剜去了双目。

转眼,卫鞅已长大成人,身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并将之死。魏国公子昂与卫鞅成为至交,他对卫鞅说只有他二人的友情在利益之争以外。为此,他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卫鞅的红颜知己——相国家的韩女。并且,他密告卫鞅:相国向魏王举荐卫鞅有相国之才,但举荐不成,便劝魏王杀了卫鞅,以防卫鞅以后为他国所用。公子昂送给卫鞅一袋钱,劝其速速逃跑。

但卫鞅没有马上走,他来到相国病榻前,感谢相国的举荐之恩,,又痛斥多年来相国对他的嫉妒与压制,相国动了恻隐之心,劝其赶快逃走,卫鞅并不领情,表示自己要为相国送终,相国气昏。

魏相国死后,卫鞅投奔了秦国。三年后,在景监的推举下,秦孝公终于招群臣与卫鞅当廷论法。群臣对卫鞅本就不服气,加之景监是太监,他们更对卫鞅多了几分鄙视。孝公请群臣议论兴国之大策,群臣谦让。于是,卫鞅大谈更改律法,统一律条法令的重要性。而公孙贾、甘龙等则大谈依古法行事、沿袭旧礼的安邦之道,并责难卫鞅变法缺乏依据,会自食恶果。卫鞅舌战群儒,以三皇五帝历代法令无不变化及李悝之法执行与否对魏国的影响为依据。秦孝公遂毅然决定,请卫鞅立即制定强溱之法,被拜卫鞅为左庶长。论辩结束后,赵良、尸佼、孟兰皋等人来到卫鞅身边,愿鼎力支持他。赵良诚恳进言卫鞅“不可无为人之道”因为卫鞅“锋芒毕露”了。

卫鞅所定之新法,包括连坐定罪(卿相大夫也不例外),奴隶可按所立战功的大小的爵位、升平民,而宗室贵族无战功者不准显贵等等。这激怒了甘龙、公孙贾、祝欢等贵胄。祝欢依天象判断卫鞅是天狗星,太子驷是天驷星,将于卫鞅相克。

秦孝公择一良日,立驷公子为君储,并立新法,废旧礼。可是太子驷踪影全无,太傅公子虔将他请来后,太子驷坚持不当太子,说父君中了天狗星的蛊惑。孝公大怒,祝欢借机说此为大凶之兆,并逼问卫鞅如何处理太子的违礼犯上行为。卫鞅依刑罚治太傅“职责未尽,教化不严”的罪,命斩太傅左足,以示律法无情。公孙贾为太傅辩护,卫鞅命革去其太师之职,“刺字于面,以戒天下”。又判祝欢“择日不当,贻误祭祀”之罪,“削去须发”之刑。

卫鞅因战功显赫,被赐官大良造。这日,太傅正教诲太子,法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表示自己“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卫鞅前来求见。卫鞅希望与太傅捐弃前嫌,同心协力,平治天下。但他遭到太傅的痛骂,太傅骂卫鞅,“以秦国忠臣勋贵的血肉”为自己“搭建通往显赫地位的阶梯”“。卫鞅刚走,公孙贾和祝欢又来拜访,他们请太傅进谏君王说“卫鞅在魏国就行为不端,作风不正”,太傅说这无异于送他去斩首。在太傅看来,这是秦国养了他们这些无用的蠢驴,国君才不得不养虎。太傅一样骂走了他们,并为秦国悲哀。太子驷请教于太傅,问自己今后靠谁。太傅回答:“因其势而利导”。太子又问及卫鞅改用该除,太傅回答:“除,国乱而民不安;不除,社稷为患。”

魏惠王因连连兵败于秦国,后悔当初不如听从公叔痤的话,杀死卫鞅。他决定与秦议和,并将韩女献给秦孝公,以离间卫鞅与秦孝公的感情。卫鞅见到秦、魏两国君王,面对魏王的利诱,他表示自己要”士为知己者死“,报效秦王。对前来求见,以示对变法感激之情的农民,卫鞅坚决不见。而对于突然出现的姬娘,卫鞅则动情紧拥,跪地请罪。卫鞅想请国君免去姬娘的奴隶之身,可是尸佼提醒他这要归爵两级,也就意味着他权利的削减,变法推行的困难。姬娘立即说自己不是卫鞅的生母,不要卫鞅为自己赎身夺爵。为治天下,卫鞅决心日后再报姬娘的大恩。已是秦王夫人的韩女,从景监口中得知,朝中人尽知自己是卫鞅的红颜知己,不禁忧心忡忡。而卫鞅的苛政厉法已达到一次斩首七百人之残酷。赵良不能忍受,决定辞官回乡。景监力劝不成,因赵良怕长此以往,有朝一日自己将受卫鞅的株连。韩女请景监劝解卫鞅,景监表示此事自己也没有办法。适逢卫鞅车过此路,景监去为韩女传话,请见卫鞅。这个空当,祝欢前来为韩女卜卦。韩女随口说一”央“字,祝欢断其心在”鞅“,有祸临身。卫鞅赶到,祝欢口出恶言,卫鞅盛怒之下,刺死了祝欢。韩女倒在卫鞅怀里,恰巧秦孝公来到。孝公并未责怪卫鞅斩杀祝欢,并表示自己不能因一美女,置大好山河于不顾。孝公就此弃置韩女,韩女投河自尽。卫鞅长啸,立志要让秦国称霸中原。

秦魏再次交战。卫鞅亲自出征,而公子昂为魏国率兵之将。魏国兵众,卫鞅只能以巧计取胜。他就决定将公子昂请到军中,以孟兰皋做抵押的人质。若与公子昂议谈不遂心愿,卫鞅就会杀掉公子昂,那么作为人质的孟兰皋就必定会被魏军所杀。孟兰皋甘愿为卫鞅舍命。

公子昂来到秦军中,他本以为卫鞅欲言和,便说酒宴后,各自兵罢而归。但是,卫鞅要的是魏国的臣服、土地,否则就是公子昂的人头。公子昂痛斥卫鞅背信弃义,当年他的利益之争中”惟你我除外“,替卫鞅照看韩女八年,送卫鞅的钱袋,都不足以让卫鞅念旧情。公子昂被乱箭射死,,孟兰皋则被斩于魏军。面对自己亲手杀死的儿时旧友与为自己而死的至交孟兰皋,卫鞅高声呼喊:”我的面前已经没有了退路。我要胜利才能成功!“孟兰皋的灵魂在鼓励卫鞅,他虽死无憾。

卫鞅兵发中原,大获全胜。国君赐他十五城的封地,位尊列侯。自此,名称商鞅。正当他意气风发之时,赵良前来冒死进谏。赵良先谴责商鞅牺牲孟兰皋换来自己的显贵,又为商鞅分析形势,告诉商鞅因自己的骄奢与显贵而树敌太多,若不功成身退,君王一去,必遭杀身之祸。但是,商鞅坚决不肯急流勇退。他说:‘商鞅不行商鞅之轨,而步赵良的后尘,让商鞅在敌对者的围攻之下,龟缩于窟穴之中,以求全身保命,置秦国大业于不顾,这是上有吗?“商鞅宁死不能”!”赵良失望而走。尸佼却中箭奔回,箭尾有书“亡,可翘足待之”。因为恐惧,尸佼也决定离商鞅而去。商鞅孤独了,他大声自问是否后悔,得出的答案是:不!

秦孝公过世,太子驷即位。公子虔、景监、公孙贾等人共议朝政。公子虔因商鞅之法的显赫掩没了先王的功绩而提议:存商鞅之法,除商鞅之人。太子驷依言拟诏,景监诏。商鞅去寻姬娘。因为他的末日已到,他为不能报答姬娘的养育之恩,反使姬娘受累而遗憾。姬娘却告诉他自己为生了一个“令山川易位,乾坤倒转”的“孽种”而自豪。原来,姬娘就是商鞅的生母。商鞅与姬娘坐上马车在原野奔驰。姬娘高呼商鞅不仅是自己的儿子,也是百姓们与奴隶们的儿子。母子终于被乱箭射中,他们塑像一般伫立。商鞅自言是烧毁自己照亮别人的烈火,只剩一片灰烬的无情的烈火

这个人其实是魏国的李悝。因为当时魏文侯重用的李悝才使得为国逐渐的走向了富强。而当时魏文侯采纳了李悝的意见才向天下广纳贤才,才使得后来魏国发现了吴起这样一个天才。而后来的商鞅则是因为崇拜吴起,才会选择走积极变法的道路。不过当时魏王却并没有选择重用商鞅,这也使得后来商鞅跑到秦国,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变法主张。

李悝当时在为国实行了变法改革,而他主张废除当时的贵族实习制度,而采用选贤与能的制度,这样才会使得魏国能够走向繁荣富强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他也从事的农业改革的措施,这也让当时魏国有能力和其他诸侯国进行对抗。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广纳贤才使得魏国拥有了像吴起这样的天才。这样才使得魏国当时有了强大的军事能力。

后来吴起也在魏国实行了积极的军事改革,这也让当时魏国在和秦国的征战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不过吴起也得罪了保守势力的利益,这也使得吴起最后的下场非常的悲惨。不过吴起对于当时魏国的强盛确实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如果没有吴起的话,当时魏国根本无法和秦国进行抗衡。

而商鞅则是因为崇拜吴起的原因才最后走上了变法之路。然而当时魏王却并没有看重商鞅,这也使得魏国当时失去了一位非常伟大的改革家。也因为如此使得魏国失去了和秦国相抗衡的能力。

商鞅,原名卫鞅生于战国时代魏国人,年少时因得意遇而拜于鬼谷子老人家门下并以法学授之图中又送回魏国作任中庶子{文秘},在当今大魏丞相手底做事后因官场不志,乃全力修学,读百家书

商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卫国国君的庶枝,因此商鞅又称公孙鞅,也称卫鞅。入秦后因军功被封于商,因此称商鞅。卫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十分弱小,周边的魏国、韩国、赵国经常向卫国征夫。魏国更是经常干涉卫国的内政,到了商鞅时期,卫国基本上成了魏国的附庸国。

  商鞅离开卫国求学于法家早期代表人物李悝,而李悝则是孔子弟子子夏的门生。之后商鞅为魏相公叔座的门客,任中庶子之职。公叔痤死之前向魏王推荐了商鞅,并请魏王如果不用卫鞅则杀掉。魏王没有采纳公叔痤的建议,卫鞅逃离了卫国,来到了秦国。当时秦献公死,秦孝公刚即位不久。当时的秦国自秦献公即位之时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初见效果,在与魏国的几次交战中都取得了胜利。秦孝公即位时21岁,他想使秦国进一步强盛,因此下令求贤。卫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入秦的。

商鞅:战国中期政治家。

秦孝公继位之时,由于“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周初分封的各诸侯国大的包括秦国在内只剩下七个了,当时虽还有十来个小国,但已经无足轻重了,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然而,由于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因而被其他的六个东方大国当作夷翟来看待(“夷翟遇之”),这让秦孝公深感羞辱,他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于是他“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并且发出了“求贤令”,在“求贤令”中,他回顾了祖上的光荣历史,“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这里,孝公认为最大的耻辱(“丑莫大焉”)就是被诸侯看不起(“诸侯卑秦”)。他特别提到他的父亲秦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孝公在想到这些时,“常痛於心”,因此他才下此“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商鞅就是在这一情况下从魏国来到秦国的。(“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商鞅,本名卫鞅,卫国人,他也是卫国王室中人,只可惜是属于庶出的,所以得不到重视,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一开始他在魏国丞相公孙座那里任职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卫鞅有才能,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向魏王推荐。机会总还是有的,适逢公叔痤生病了,魏王就到他家来看望他,当然魏王得问一下后事,公叔痤就乘机向魏王推荐了卫鞅,并交代魏王如果不用他就杀了他,以免为他国所用给魏国带来麻烦。公叔痤为了讨好卫鞅,在魏王离开后,把他对魏王说的话告诉了公孙鞅,让他早做准备以防不测。卫鞅却不以为然,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他的处境。果然,公叔痤死后,魏王既没有任用卫鞅也没有杀他。

在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后,他赶紧收拾行李,离开了魏国,向西来到秦国。由于出身低微,又来自外国,他只有先投靠到孝公的一个宠臣景监的门下,这样可以通过他来求见孝公。商鞅先后三次求见孝公,以帝道、王道和霸道之术游说孝公,孝公从一开始的“时时睡,弗听”到后来的“善之”,慢慢的对商鞅感兴趣了。到了第四次,商鞅以“强国之术”终于打动了孝公,孝公“大说”,“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商鞅在说到这点的时候,居然还与殷周相比,真是可爱得很呐!

孝公于是决定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自然变法还没开始就遇到了阻挠,“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最终商鞅以他的雄辩口才取得了胜利,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于是孝公拜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法令的内容如下: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在法令正式实施之前,商鞅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棵三丈长的木材,声称只要有人把木材扛到北门就给予十金,这个举动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但没人敢一试。第二天,赏金涨到了五十金,有个人抱着试试的态度把木材搬到北门,真的得到了五十的赏金,于是人们相信了这是真的,很多人都后悔没搬那根木材。在取得了人们的信任之后,法令正式开始实施。

在法令实施的头一年里,在秦国都城有成千上万的人对法令议论纷纷,说法令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连太子也犯了法。为了营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威严,商鞅决定惩罚太子,但太子是君嗣,不能施刑,于是太子的师傅公孙贾、公子虔就不幸成了替罪羊。这一做法,使法令的威严得到极大的增强,秦国人于是都很自觉的遵守法令了。商鞅还把那些议论法令的人以“乱化之民”为由“尽迁之于边城”,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法令了。这些做法,保证了法令的顺利实施,法令的尊严也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树立起来了。毫无疑问,法令的实施充满波折,一开始,法令的实施使人民感到十分的不便,但过了三年,大家就习以为常了。商鞅变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商鞅因此被封为大良造。

同时,商鞅也表现出了他的军事才华,曾带兵攻打魏国。秦国在咸阳大兴土木,建造宫室,然后把都城从雍迁至咸阳。商鞅新的法令继续发布实施,“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秦本纪》为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在此期间,公子虔因触犯法令再次被用刑。变法最终使“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商鞅如此对待太子的师傅公孙贾、公子虔虽然是为了维护法令的尊严,但也给他埋下了祸根,这是后话。 商鞅在对魏国的作战中显露出了他阴诈的一面。在魏军大败于马陵之战的第二年,商鞅向秦王分析了秦与魏的关系,建议趁魏国大伤元气的时候伐魏,孝公以为然,就派商鞅带兵伐魏。魏国领兵迎战的是公子昂。商鞅从前在魏国的时候和这个公子昂关系很好,于是商鞅就借口这种关系以谈判为名,邀请公子昂相见,公子昂轻信而去,结果被商鞅暗中派人把他给抓住,同时偷袭他的大军,致使魏军再次全军覆没。魏国受此打击,更使国力大为削弱,被吓破了胆的魏王只好将魏国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同时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魏惠王这时才后悔当初没听从公叔痤的建议,然而悔之晚矣!商鞅因此大功而被封为列侯,领有於、商十五邑,号商君。这就是公孙鞅也称为商鞅的原因。

商鞅相秦十年,因为他的变法触及到了秦国宗室贵戚的利益,因此他们都对商鞅抱有怨恨之心,特别是当初对待太子犯法一事的处理也让太子和他的师傅对商鞅恨之于骨,都心欲除之而后快,但因为有秦孝公的支持,所以商鞅一直平安无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商鞅却一直以有功于秦自恃,他变得很自大和贪婪。商鞅每次出门都非常讲究,“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只要缺少了一样,他就不出门。商鞅并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到了转折关头了。有一个人看到了这一点,这个人名叫赵良,他拜见商鞅,对商鞅分析了他的情况,指出他“危若朝露”,“亡可翘足而待”,并且给他提出了很中肯的建议,但商鞅不以为意,拒绝了赵良的良言相劝。如果商鞅听从了赵良的建议,也许他的后路就会完全不一样,然而可惜呀!

果然,后来的形势如赵良所料,秦孝公一死,商鞅的死期也就到了。太子即位后,当年被商鞅施刑的公子虔等人就诬告商鞅想造反,秦王立即派人抓捕他。此时的商鞅才慌了神,仓皇出逃,逃到关下想在客舍里暂避一下,但负责人不认识商鞅,而且商鞅有法规定“舍人无验者坐之”,所以没敢收留他。不敢暴露自己身份的商鞅这才意识到他的法令的弊处,如今也终于轮到他自己体会了,可悲的是,他自己制定的法令使他失去了一次逃生之机。无奈之下,商鞅来到魏国,不想魏国的人因为他曾经欺骗公子昂攻破魏军而对他相当怨恨,拒绝他进入魏国;商鞅又想到别国去,魏国人也不放过他,把他驱逐回了秦国。商鞅再次回到秦国他的封邑,和他的徒属征发封邑内的士兵北上进攻郑国,此时秦王也发兵攻打商鞅,最终在郑国的黾池把他杀死。这还不算完,秦王还以造反之名把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示众,并且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变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史记》没有加以记载,那就是“焚书令”。

一个对秦国立下莫大功劳的人就这样被安上造反的罪名全家遭诛,谁的过?!悲夫!

《史记·商鞅列传》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齐败魏兵於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昂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昂书曰:“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昂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昂,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

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库,德行施於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

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秦本纪》记载:“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

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於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二年,天子致胙。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

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昂。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二十四年,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

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贵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於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

商鞅之所以没有选择魏国而选择秦国,是因为他在魏国的时候没有受到别人的重视。到了秦国的时候,却得到了秦王的礼遇。

1、年轻气盛

商鞅在选择为魏国效劳还是为秦国效劳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在战国时期想要位居高官就要有一定的资历和阅历,太年轻是不太容易被人重视的。所以当时有人向魏王推荐商鞅的时候,魏王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觉得这个人说的是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就没有犹豫,直接离开了魏国,去秦国谋求职位。因为他知道,就算魏王给了他一个官职,也并不会让他直接掌握实权,这样并不利于他开展自己的雄图大略。

2、国家情况

虽然魏王和秦王都是非常努力的君王,但是两个人的风格不太相同,魏王是属于仁者,他自家的国家非常和平,所以说虽然魏国的国力强盛,但是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非常的强。而秦国却恰恰相反,秦国的风气比较彪悍,所以秦军的实力是相当强劲的,但是秦国的经济情况却有所欠缺。而商鞅作为法家的代表人之一,他所要推行的改革,恰恰更加适合秦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当然会选择秦国,不选择魏国。

综上所述,商鞅之所以选择秦国,是因为秦国的情况更符合他的学派。另外就是商鞅在秦国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当时的秦王非常愿意相信他,所以商鞅觉得自己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在公元前413年,魏国朝着西边的秦国动武,用了五年时间拿下了秦国河西之地,导致秦国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紧接着,魏国由乐毅的祖先乐羊领军,直接经过赵国将中山国给灭亡了。然后,公元前404年,魏国又对东边的齐国用兵,将齐国打得国民震惊。公元前375年,魏国的实力无疑达到了顶峰,通过讨伐楚国从而占领了鲁阳之地,几乎成为了战国各大诸侯国的公敌。

一、总的来说,魏国衰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魏国的变法还是存在局限性,主要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在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术,所以魏国的崛起存在短暂性;二是魏国深处中原四战之地,国家无险可守。在地里条件上,魏国和韩国属于战国七雄中最差的;三是魏国盲目争霸,在魏齐战争中白光了军队;四是魏国国政在吴起之后迅速腐败。

二、除此之外

笔者还希望重点阐述一个原因——那就是魏国的人才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这也是导致魏国衰落乃至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对于战国历史阶段的魏国,因为流失了以下六位人才,所以逐渐走向了衰落和灭亡。在魏国崛起的过程中,吴起的军事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不过,吴起的变法也触动了魏国传统贵族的利益

在被遭到了贵族的排挤打压后,吴起只能逃往了楚国,在楚国又实行了变法,推动着楚国的军队改革。而对于大秦帝国的功臣商鞅来说,本来曾是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曾向魏王推荐商鞅,魏王并不理会,于是他又向魏王建议:“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魏王对公叔痤的嘱托仍不以为然。果然,商鞅后来听说秦孝公招贤纳士,并到秦国推行了商鞅改革,促使秦国成为战国中的霸主。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吴起帮助的楚国,还是商鞅变革的秦国,都对魏国形成了威胁和打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53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