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舞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蒙族舞的基本动作和要领,第1张

蒙族舞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如下:

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

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扩展资料

蒙古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

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蒙古舞的基本手位如下:

蒙古舞是一种极富张力、表现力强的舞蹈,主要以手臂和肩部的动作为主。因此,每个学蒙古舞的人都必须能够了解和掌握蒙古舞的基本手位动作,但有些人可能并不那么清楚。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蒙古舞的七个基本手位。

1、一位手。

双臂弯曲位于胯前,双手指尖相对,手心向下,手腕微压,双臂从肩膀到手指间处形成一个圆形,双臂胳膊肘尽量向前。

2、二位手。

手臂伸直位于胃下腹上的地方,手掌向下。

3、三位手。

(1)前三位。

两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斜前方,手掌向下。

(2)旁三位。

双臂伸直位于身体斜前方方向,手心向下。

(3)后三位。

两手臂伸直位于身体两侧斜后方,手掌向下。

4、四位手。

双臂与肩同高,双手向上翘起,手掌用力向外推出,双臂略弯。

5、五位手。

双臂略弯位于双肩斜上方45°角,手指间相对,手掌向外推出。

6、六位手。

(1)第一种。

双臂交叉于胸前约15厘米左右,双手向外推出,指尖向上翘起。

(2)第二种。

手臂弯曲,指尖相对于胸部约15厘米,手掌向下,手腕微微压,肘部高于手掌。

(3)第三种。

双臂弯曲位于肩上,双手指尖点肩,胳膊肘与肩同高。

7、七位手。

双手握拳,大拇指向外翘出,叉于腰上,双手手腕压腕,胳膊肘尽量向前。

很多朋友对于一些舞蹈都是比较喜欢的,但是关于它们的知识却不太了解,不少人想知道的是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有哪些呢?其实主要包括:1、肩部要灵活、保持良好的弹性。2、腕部动作要在保持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下压手腕来带动整个手臂的舞动。3、头部要保持稳定,在上身端庄的同时,让身体呈现出摆身、推身和靠身的动律。4、在手型上,要将四指伸直并拢,让拇指稍翘自然打开一些,整个手五个手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的动作。5、特点,蒙古舞主要呈现热情奔放、节奏欢快的特点。

蒙古舞的风格特征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民族舞蹈,下面是我分享的蒙古舞的风格特征,一起来看一下吧。

 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由于长期骑马的缘故,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再加上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四种主要动律。这些不同的形体动作形成了蒙古舞蹈的特有风格。

  1萨吾尔登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2安代舞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在古代用于治疗“魔鬼附体”病、婚后不育等症,它具有驱鬼逐疫、求雨丰年的功能。在现代,主要用于节庆娱乐。舞蹈多在夏末、秋收之间举行。舞蹈领头人主要有“博”,他手持鼓鞭、单鼓,主持仪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载歌载舞,舞蹈有热烈奔放、粗放豪健的风格,舞蹈动作主要有“踏足”“顿足”“甩巾”以及圆圈队型组成。

  3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4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筷子舞是在婚礼、喜庆节目上,在弦乐及人声的伴唱中,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筷子舞须右手满把握筷,用碗部的力量上提下压,首先击手、击腿、击肩,然后击脚击地,随着碗部翻绕的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拧身左前倾,面向左下方,有时拧身右前倾,面向右下方。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半蹲的舞蹈姿态。绕圆动律感强,绕肩韵味十足,整个舞姿手的动作和肩的动作非常突出,具有欢快、优美、矫健的风格,放映了蒙古人的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感情特点。筷子舞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亚、欧、美的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喜爱。

  5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6圈舞

 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904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