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便秘,排便一天一次很规律,长期拉屎都是很干很硬像丸子一样很恶心,前个星期去检查是十二指肠淤积症

经常便秘,排便一天一次很规律,长期拉屎都是很干很硬像丸子一样很恶心,前个星期去检查是十二指肠淤积症,第1张

问题分析:

您好,根据你的情况,大便干呈球状,主要是由于阴虚肠燥引起的,中医有句话叫做“增水行舟”,可以口服一些滋阴润燥的中药来改善症状。

意见建议:

建议你可以去正规中医院看看中医,喝汤药治疗,副作用小,效果不错,可以治本,同时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 便秘时,常出现下腹膨胀,便意未尽,严重者出现食欲不振、头昏、无力等症状,这可能与粪便的局部机械作用引起神经反射有关。 便秘是怎样产生的? 直肠里面大部分时间是空的,当结肠的粪便进入直肠后,直肠才被粪便扩张,刺激直肠的压力感受器,通过排便反射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排便意向,排便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到参与排便的效应器官,于是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膈肌和腹肌收缩,憋气,腹压增加,将粪便排出体外,这是正常排便过程。 某些因素导致直肠壁压力感受器迟钝,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失常,肠蠕动功能减弱,粪便不能及时排出,水分被过分吸收,大便干结形成便秘。 便秘一般分为两类:器质性便秘,是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功能性便秘,多为损伤、药物以及不良生活、排便习惯所致。临床上所说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指病程超过两年,经药物及各种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而需要手术治疗者。原发性便秘指病因不清,治疗困难者;继发性便秘为先天性疾病损伤、药物以及手术等引起的。 临床上为指导治疗而常用的分类如下: 1.直肠肛管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功能不良的顽固性便秘,多见于女性,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服泻药常无效;重者,骶尾部坠胀。女性可伴有阴道或子宫脱垂,常需病人用手挤压阴道或手抠出存在直肠末端的干粪便。直肠指诊,可感知肛管内压力增高,直肠粘膜松弛、堆积,有的直肠前壁向阴道膨出。排粪造影和直肠压力测定可确定诊断,显示盆底肌功能不良,而结肠传输试验正常。这型便秘又分几种情况:①直肠前突:多见于女性,依据直肠向前方突出程度分为3度,即轻、中、重度,其中重度需手术修补。②直肠内套叠:又叫直肠内脱垂,多因直肠过长,加之长期排便用力,使直肠粘膜与肌层分离。指诊能触到堆积粘膜,可经肛门行直肠粘膜结扎,但效果不持久。③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与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有关。指诊,肛管延长,肌张力增高;肛管压力测定,静息和收缩压均增高;X线检查存在"搁架征"。可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④ 会阴下降综合征:为放射学诊断,上端肛管在耻骨联合与尾骨连线处,若排便时低于2厘米,即为会阴下降。 2.结肠慢运输型便秘:此类型,结肠运输缓慢,盆底肌肉功能正常,临床上表现无便意、便次少、腹胀;轻者口服胃肠动力药有效,重者可行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或直肠吻合术。但需要排除肠激惹综合征。 对你的建议如下: (一)便秘预防 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后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管的刺激量,利于大便运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因为正常人每公斤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可多食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因为纤维索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多,可增加肠管内的容积,提高肠管内压力,增加肠蠕动,有利于排便。还有就是要多喝水,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肠管内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预防大便干燥就得多喝水。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它们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个人都有各种习惯,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时间就要排便,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所以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感。对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养成一个良好的排便习惯。 (三)积极锻炼身体 活动、活动,大便自通。散步、跑步,作深呼吸运动、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腰抬腿、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经常劳动的农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懒于活动,养尊处优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较多,说明了这个道理。 古代曾用导引术来防治便秘。《杂病源流犀浊》曰“保生秘要曰,以舌顶上腭,守悬壅,静念而液自生,俟满口,赤龙搅动,频漱频吞,听降直下丹田,又守静咽数回,大肠自润,行后功效。”对于年高体弱之人实为相宜。 (四)及时治疗有关疾病 有关疾病的治疗对预防大便秘结亦有一定的作用。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结肠肿瘤、结肠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子宫肌瘤;铅、汞等金属中毒。 另外可用中药同米煮粥吃来预防便秘: 1红薯粥 将红薯半斤洗净连皮切成小块,与粳米2-3两,加水适量煮粥,待粥成时,加白糖适量再煮二、三沸即可。 2紫苏麻仁粥 取紫苏子、麻子仁各10-15克,捣烂如泥,加水慢研,滤汁去渣,再用粳米2两煮为稀粥食用。老年或产后服用较为适宜。 3柏子仁粥 柏子仁10-15克,去皮捣烂,加粳米1-2两,水适量,煮粥。待粥成后,兑入

观察便便的形状,也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便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间隔应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那么大便很硬也是一种异常的表现,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先分清楚自身原因,然后再考虑综合因素。

方法/步骤

因嗜酒或喜食辛辣厚味食物,致胃肠积热,或热病之后耗伤津液,造成肠道失调,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甚至长口疮

,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宜采用清热通便的药膳。      

素炒决明茄块

原料:决明子10克,茄子250克,食盐、植物油、酱油适量。

制法:决明子煎汁,浓缩,得汁50毫升备用;茄子洗净,切滚刀块放入油锅中煸炒,至熟时加入药汁及佐料,再略炒出锅。

功效: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可清热、润肠、通便;茄子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清热、宽肠、调和脾胃功效。二者相配伍,可清

肠中的实热,通便但不甚猛烈,可用于老年实热便秘者。

多因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而致。表现为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腹中胀满而痛,暖气频作,舌苔薄腻、脉弦。参考药膳为:

油焖枳实萝卜

原料:枳实10克,白萝卜250克,虾米皮、食用油,葱、盐适量。

制法:将枳实水煎取汁,备用;萝卜洗净切块,放入油锅中煸炒后,加入虾米皮、药汁及适量水,加盖煨煮至烂熟,再放葱末、盐,略煮即可。

功效:枳实行气消积,萝卜下气宽中,适合于老年体弱气滞便秘。

常因劳倦过度,或病后产后及老年体虚者,中气不足,以致大肠传送无力而便秘。患者虽有便意,但每于临厕努挣而乏力、气短汗出;面色(白+光)白,

舌淡苔白、脉弱。可用益气润肠的药膳调理。

麻仁栗子糕

原料: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黄芪10克,糖适量。

制法:将黄芪煎汁,备用;火麻仁、芝麻磨碎,与栗子粉、糖同入玉米面中,加黄芪煎汁及水和面,蒸糕。

功效:方中黄芪补中益气;栗子甘温,补脾益气强肾;火麻仁、芝麻甘、平,润肠通便;玉米甘、平,补中健胃,且富含膳食纤维,适用于脾肾气虚便秘

。需注意:气虚便秘者,如误用泻火通便的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

由于阴血亏损而肠道津枯液少、大便干燥。患者表现有大便燥结如栗、面色萎黄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口干少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宜选用养血滋阴润燥的药膳。

桑地蜜膏

原料: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桑椹、生地洗净,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两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浓缩至稠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晾凉装瓶

。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日服2次。

有便秘、消化不良、口臭症状的人群、 皮肤有痘痘、色斑等问题人群、 饮食作息不规律者、中老年胃肠功能低下者、正在减肥人群可以考虑食用膳食通畅复合粉,可以调理肠胃,排毒养颜,润肠通便,我自己就觉得是不错的。

END

注意事项

多注意休息,尽量少熬夜。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核桃粥:核桃肉30-50克,去皮捣烂。粳米50克,加水煮粥,粥熟后加入核桃肉即可食用。早晚各服一次。核桃肉性味甘温,有壮腰补肾、润肠通便的功效

  治便秘的药我吃过很多中,有的是吃了就拉,见效快,快的让人害怕,还有的就是吃了说不出的难受,这么多年了便秘一直没治好。不过一年多前我就治好了,用的就是金易健润肠通便,客服说是纯中药的,我吃了之后确实没有觉得不舒服,吃了三个疗程,时间有点长,不过便秘也就被慢慢治好了,到现在我早停药了,但是还是天天一次大便,特别舒畅。这可能也跟我现在注意锻炼身体了有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07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