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分割线的功能

举例说明在服装结构设计中分割线的功能,第1张

分割线服装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型形式;

一、线的意义;不同的分割线,有不同的情感表现;

1、直线分割;

2、曲线分割;理解了线的意义,我们就知道由于曲线和直线的情感表;

二、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1、功能浅析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2、分割线是服装结构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造型形式,它是服装设计精确化和具体化的本质部分,是决定服装造型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学生在进行结构设计作业时,往往对“线”的自身内涵缺乏深入了解,随意分割,随意画线,其结果是分割繁琐凌乱,形式失衡,破坏了服装的整体性。本文以“线”为纲,分析“线”的意义及其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应用原则和分割线与服装整体性的关系。希望对学生有所启发。

关键词:分割线服装结构设计运用

分割线是指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或款式要求而在衣片上增加的结构缝。分割线以其特有的情感性和功能性,赋予了自身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线条的疏密、对接、方向、曲直等形式变化都会影响服装的表情,影响服装的造型。所以深刻理解“线”的意义,精确运用分割线,是服装造型成功的关键。

一、线的意义

不同的分割线,有不同的情感表现。

1、直线分割。直线具有“硬直”、“单纯”、“男性的”形象。粗直线给人以“坚强的”、“钝的”、“重的”感觉,细直线则有“弱的”、“神经质的”、“敏锐的”感觉。直线分割可分为水平分割、垂直分割和斜线分割三种形态,水平分割线具有广阔的性格,可以吸引人的视线左右移动,使服装显得安定、宽阔。水平线多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压抑的表现。垂直分割线具有挺拔感,可以吸引人的视线上下移动,使服装显得修长,有“上升”、“权威”、“中心”的感觉。垂直线多的时候给人一种“严格”、“冷淡”感。斜线分割具有活泼感和动感、倾斜45度时动感最强,倾斜角度小或是左右斜线对称分割,动感减弱,稳定感增强。

2、曲线分割。曲线分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两种。其情感表现为“活泼的”、“运动的”“柔和的”、“温顺的”“优雅的”等。总体形象具有圆润感和流动感,可以增加服装的女性化特征。

理解了线的意义,我们就知道由于曲线和直线的情感表现差异,故曲线多用于表现女性,直线多用于表现男性。

二、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1、功能性作用

首先功能分割线就是要使服装准确而精致地符合人体曲线,并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突出胸部、收紧腰部、扩大臀部,增加某一部位的活动量等功能。

通过分割衣片,将一些部位的差量,如胸腰差量、腰臀差量等,转移到分割线中,即达到合体的要求,又使省道“无形”化。例如经典的公主线就是很好的表现。公主线经过了人体的肩部、胸部和腰部,将肩省、胸省和腰省融入其中,将人体躯干的“S”造型完美的展现出来。

其次人体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分割线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人体的运动机能。要从人体各部位尤其关节部位的运动功能出发,在这些部位对服装进行分割处理并放入一定的放松量,使这一局部的空间量增大,达到了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量的目的。再次服装和人体也不只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如一些舞台服装为满足特殊的舞台效果,要求服装的外廓形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分割线的合理应用来实现。

2、装饰性作用

装饰分割线是指为了视觉的需要,附加在服装上起装饰作用的分割线。通过这些分割线的方向、线形的变化及错视现象与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形成夸张、修饰、均衡、有节奏的局部造型,从而引起服装设计视觉艺术效果的改变。

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而插肩袖是衣服中袖子类型的一种叫法,衣服的袖子的裁片是和肩膀上相连的。

2、组成不同。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插肩袖是肩膀和袖子是相通的。

3、作用不同。

肩袖是在肩顶端分割肩线的。插肩袖是在肩的前后片衣片上切割肩线的,袖的肩顶点直插领肩部。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扩展资料:

其他袖子类修:

1、装袖:将肩袖部分分成袖窿和袖山两部分,然后装接缝合而成。 特点:装袖袖身与袖片分别裁剪,根据人体肩部与于臂的结构段计,是最符合肩部造型的合体袖型,具有立体感。装袖是袖子设计中应用最广泛、规范的袖子。

2、插肩袖 插肩袖的袖窿较深,袖山一直连插围线,肩部甚至全被袖子覆盖,形成流展的结构线和宽松洒脱的风格,其袖窿较深,更适合自由宽博的服装,插肩袖拼线可根据造型需要而变化,并且可以山弧线和袖窿处收裥、加花边等装饰化。

3、连袖又称中式袖、和服袖等:是起源很早的袖型,也是东方民族服装的一种独特造型,衣身和袖片连成一体裁制而成,呈平面形态的袖型。

由于没有生硬的拼接线缝,肩部平整圆顺,有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感觉,但腋下处往往肥大不合体,出现衣褶堆砌拥簇的情况。

衣袖结构:

服装结构的一部分。其基本结构分圆袖、连袖、分割袖三类。圆袖是袖山形状呈圆弧状的单独衣袖,袖山细部结构可分宽松型,较宽松型、较贴体型和贴体型;袖身细部结构可分一片袖、两片袖及多片袖。

连袖是袖山与衣身相连成一体的袖型,其细部结构又分插角袖和无插角连袖两类。分割袖是在连袖的基础上用富有装饰性的分割线将连袖加以分割而成的袖型。

其细部结构按分割线形式可分为插肩袖(分割后衣身肩部与衣袖袖山相连)、半插肩袖(分割后衣身部分肩部与衣袖袖山相连)、落肩袖(分割后部分袖山与衣身相连)、复肩袖(分割后衣身的肩、胸部与衣袖袖山相连)等四类。

其基本结构与垂褶、波浪、抽褶、省、润等造型形式相组合,又可形成垂褶袖、波浪袖、抽褶袖及省袖、折润袖等变化结构。

插肩袖的裁剪方法如下:

前片制图步骤:

1先描出前衣身。

2肩点抬高1cm,袖窿深增加0~3cm。

3肩宽放出01y=01X10=1cm,确定A点。

4找斜交点,胸宽线的1/2处量下2cm,与A点连线为袖斜线。

5在袖斜线上作袖斜线倾角15:9~10,作出上平线。

6过A点做上平线的垂线为袖中线,作袖长53cm。

7量斜交点以下袖窿弧长,作斜交点以下袖山弧长,使袖山弧比袖窿弧长03~1cm的吃势量(吃量根据面料的厚度而定,薄料可一样长),确定袖谷点。

8过袖谷点作袖中线的垂线为袖山底线。

9作前对称轴线。

10前袖口大=袖口规格14cm-03f(f指前后袖窿弧差)=137cm。

后片制图步骤:

1描出有后肩省的后片原型。

2肩点抬高1cm,袖窿深增加0~3cm。

3肩宽放出01y同前片。

4找斜交点,以背宽线中点量下2cm。

5延长肩线作肩线与袖中线的夹角,取值=15:08X前片肩线与袖中线的夹角=15:08。

6确定后片袖山高=前片袖山高=●。

7后袖肥中点=前袖肥/2+f/2。

8袖中点往中心线外偏◎/2,确定袖口大=袖口规格14+03f。

9后袖口中点与后袖肥中点连线为后对称轴线。

10量斜交点以下袖窿弧长,作斜交点以下袖山弧长,使袖山弧长与袖窿弧长等长。

11胸背宽各减小1cm。

插肩袖要点:

1肩点抬高1cm,肩宽放出01y。

2袖窿加深根据面料厚度,去值~3。

3胸围分配以前片B/4-1,后片B/4+1为宜,胸背宽各减小1cm。

4前片衣身分割线要折叠03~06,折叠量要转到胸省。

5后片下袖缝比前中下袖缝长1cm左右,缝合时归缩后片,拉伸前片。

平驳领、戗驳领、青果领。

1、平驳领;是最为基础的西装领型属于钝领的一种,其领子的下半片和上半片通常有一个夹角,平驳领的翻领开70度到90度,常见于单排扣的西服套装,样式简约大方,适用于大多数场合穿着。

2、戗驳领:是指西服衣领与前襟翻领交界的地方,前襟翻领的尖角直指西服肩部的翻领。戗驳领较平驳领更为正式且高调张扬,戗驳领西服样式精致,既具有平驳领的经典稳重又带有青果领的华贵,适用于商务、婚礼等正式的场合。

3、青果领:又名大刀领,其特点就是光滑的领边,使得衣领与翻领之间顺滑连接。真正的青果领看起来纯粹且优雅,自带一种高贵华丽的气质。青果领西服因其特点而更加适用于出席婚礼、晚宴等隆重的场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18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