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的预兆

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的预兆,第1张

1、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的预兆

得上下之惠助,顺调成功发展,基础稳固(但若有凶数则须提防火灾或烫伤之类),境遇安泰,地位,财产俱皆安全。子孙繁荣,心身健和,无忧自在,幸福长寿。却甚好*,却无节制。大吉昌

吉凶指数:82(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的宜忌

「宜」宜捐款,宜拖延,宜听歌。

「忌」忌买双色球,忌喝碳酸饮料,忌排队。

3、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是什么意思

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有点被周围的人、事、物牵著鼻子走的无奈感。也有些冲动的倾向,好听的话与诱惑理都藏著危机,最好不要轻信。而情绪也安定不下来,这两天一时失误说出的话就很难再收回了,还是闭上嘴别乱发言比较好喔。这两天要提升运气的好方式就在於早睡早起,不妨就照著做吧。

恋爱中的人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说明互相诚实对待,婚姻可成。

怀孕的人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预示生男,春占生女。慎防流产。

本命年的人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意味着运未顺泰,宜守。年底较好。

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黑色,桃花位在西北方向,财位在东南方向,幸运数字是8,开运食物是山药

做生意的人梦见有小动物趴在我的窗口,代表虽有起伏,但也是有财利可得。

怀孕的人梦见窗口生锈,预示生女,秋占生男,慎防跌伤。

恋爱中的人梦见窗口打开,说明等职业固定之后婚姻即可成。

本命年的人梦见窗口失火,意味着慎防官符,牢狱之灾,贵人扶助,逢凶化吉。

恋爱中的人梦见有个女人趴在我背上,说明掌握时机求婚必有结果,婚姻可成。

做生意的人梦见小窗口,代表专心谋业不可分心,终于可得财利。

出行的人梦见窗口着火,建议临时改变主意而延后几天再出发。

梦见电梯在上升,有上进的意味,暗示你会提高成绩,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地位。

梦见有个女人趴在我背上,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橙色,财位在西北方向,桃花位在正西方向,幸运数字是5,开运食物是胡萝卜

怀孕的人梦见有个女人趴在我背上,预示生女,为母子安全,在医院待产为佳。

出行的人梦见窗口,延后日期出行,遇水火小心。

梦见电梯,还有可能表示你感到压抑,感到周围的环境紧紧地禁锢了你,你的内心正渴望突破这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

恋爱中的人梦见窗口,虽有阻碍,有误会化解,慢慢有希望成婚。

梦见猴子趴在我的背上,这两天的你需要一点新的思想冲击了!书本是可以帮到你的,创意丰富的伙伴也是可以在此时帮到你的人。

梦见仙,主有喜庆之事,功名贵显,财利丰亨。

现如今很多妈妈都知道,俯趴是对宝宝有益的一个姿势,可到了实际操作起来,又各种顾虑:怕宝宝趴着难受,怕堵住鼻口影响呼吸,怕宝宝太小不懂趴……其实无须太多顾虑,只要大人在一旁随时照看,只要时长适宜,俯趴对宝宝是百利无一害的。

一、俯趴对宝宝有什么益处呢

促进发育

俯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对肌肉的锻炼以及对大动作发育的促进。俯趴姿势可以直接锻炼到宝宝的颈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是宝宝练习抬头、转头的有效方法,而且有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的发展,使宝宝更快地学会翻身、爬等大动作。

锻炼心肺

俯趴的姿势,会让宝宝产生一定的腹压,可以锻炼宝宝的心肺,这对宝宝的呼吸系统、心肺功能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锻炼体能

宝宝的日常无非吃、睡、玩。醒着的时候,陪宝宝俯趴着玩,运动逗乐两不误。俯趴的姿势,对宝宝来说还是挺费力的,合适的运动量,可以锻炼体能,也会让宝宝睡眠质量更好。

开阔视野

躺卧着的宝宝视角单一,视野有限。俯趴姿势可以让宝宝收获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和探索世界,有利于刺激大脑发育。

改善头型

宝宝长时间躺卧容易把后脑勺睡得扁扁的,头型就不够美观。让宝宝多趴着,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该情况,让宝宝有一个漂亮的小圆头。

二、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俯趴

不用担心宝宝太小不能俯趴,宝宝从出生后就可以练习俯趴了,0到6个月更是宝宝俯趴的黄金时期。人类是脊椎动物,俯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只不过新生儿还不能很灵活地转动小脑袋,所以俯趴的时候需要大人在一旁看护,避免堵住鼻口或其他宝宝不舒服的情况出现。

知道了宝宝俯趴的多种益处,但是很多妈妈表示实际操作中,宝宝一趴就哭。

三、如何让宝宝爱上俯趴

1、掌握正确姿势

俯趴姿势要对,尤其在刚开始趴的时候,要让宝宝趴得舒服,否则他后面一趴就抗拒。首先,要在宝宝平躺的状态下,轻柔地将宝宝翻过来俯趴,帮宝宝调整好小手的位置,放在胸口以支撑宝宝的头和胸部,如果小手攥着的,可以尽量帮宝宝把手掌打开,小脚要着地,注意脸部不要堵住鼻口。用这样的姿势俯趴,能帮助抑制原始反射,减少趴成“小飞机”(小腿高高翘起)。 “开飞机”的姿势不利于后面的爬行和行走。

2、逗乐增加趣味

趴在妈妈身上:可以在抱着宝宝的时候,顺势躺下变成让宝宝趴在妈妈胸前,也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大腿上,这是一种对宝宝来说很有安全感的一种俯趴方式。

与宝宝一起趴着:可以在宝宝旁边或者对面,跟着一起趴,跟宝宝平视,用亲身示范来引导他享受俯趴。

飞机抱:月龄稍大点的宝宝,可以玩飞机抱,让俯趴变成一个趣味游戏。

趴在彩色卡通垫上:让宝宝的视觉范围内更加丰富多彩,吸引宝宝。

趴着照镜子:宝宝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会感到很新奇有趣,会更加喜欢趴着。

趴着玩玩具:放一些小玩具在宝宝面前,比如会响的小铃铛、会跑的小车、会滚的小球等,不仅可以吸引宝宝关注,锻炼到宝宝抬头,也有利于宝宝的视觉追踪。

3、循序渐进不强求

宝宝俯趴越早越好,但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要根据宝宝的月龄、体能来控制单次俯趴的时长,从刚出生的几秒、十几秒,到三四个月的十几分钟,循序渐进,不要让宝宝累着。时刻观察宝宝的适应情况,鼓励引导,但不强求,如果宝宝情绪不好,不想趴,就不要再坚持让他趴了。

老人说的趴着睡的迷信说法可能是指“饿鬼睡”,这是佛教中的一种睡姿。佛教认为,如果一个人以这种姿势睡觉,就会消耗体内的精气,导致身体虚弱。此外,这种睡姿还被认为会引起嗔恨心,从而损害众生的利益。

请注意,这些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睡眠姿势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如果趴着睡对一个人来说很舒适,那么这可能是一种健康的睡眠姿势。但如果这种姿势导致呼吸不畅、身体疼痛或睡眠质量下降,那么可能需要改变睡姿。

小儿夜啼 定惊安神

夜啼是指小儿白天一切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者小儿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哭啼的一种疾病。

引起小儿夜啼的原因很多,如发烧、受惊吓,虫证、口疮、饥饿以及尿布潮湿等等。其中有些是小儿的一种正常反应,有些则是病态。对于因饥饿或尿布潮湿引起的小儿夜啼,应及时发现,并在吃奶及换尿布后,夜啼即可停止。也有一些小儿有夜间点灯睡眠的习惯,当关灯后便啼哭不止,复开灯则哭自止。这是由于家长常在夜间工作,又不能将小儿分屋而眠。无意中产生的小儿不良习惯。应逐步将室内灯光调暗,让孩子慢慢习惯灯光的变化,最后关掉电灯。

对于因病引起的夜啼,要祛除病因则啼哭自止,中医认为引起夜啼的病因无外乎寒、热、惊三个方面。

寒证:是指感受寒凉,如夜间小儿踹被露腹而眠,腹部受寒而痛,所以小儿啼哭。此时,家长若用手掌平放在小儿腹部会感到小儿腹部十分寒凉。最简单的治疗办法是将热水袋放在小儿腹部热熨,注意热水袋中的热水不可过烫,以免烫伤小儿皮肤、也可将大粒食盐炒热装在布袋中,放在小儿脐腹部,同样不可过热。可起到驱寒温中止痛的效果,痛止则啼自止。中药可选用乌药散.方中有乌药、白芍、香附、高良姜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中药。治疗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预防,夜间要勤给小儿盖被防止受寒。

寒又指小儿饮食寒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分冬夏春秋,各种冷饮随处可买,小儿不知冷暖,喜食寒凉之物,所以常常造成寒凉食品伤及小儿脾胃,中医认为:寒则收引。所以寒伤脾胃常导致胃肠痉挛而痛,故而小儿哭啼,尤其是夜间。天气亦冷,内寒外寒合而为一,因此,小儿哭啼更甚,且睡眠不安。此类型的治疗从饮食上应注意少食或不食寒凉之品,特别是在春秋及冬季应避免食用冷饮及冰糕食物。中药亦可选用乌梅散、附子理中丸、虚寒胃痛冲剂,良附丸等药。

受寒的病人常常伴有气滞,而见腹胀的症状,以手敲腹可“澎澎”作响,此类病人可在药中加入行气之品如:木香、香附、香橼、砂仁、陈皮等药。

热证:小儿为阳盛体质,有些疾病虽感受寒邪,亦可郁而化热。所以小儿多火热之病,从生理上而言,小儿心有余,肝有余,也就是说,小儿常见心肝经之热,热扰心神故小儿烦躁不安,见灯火而啼,其啼哭之声多响亮,口中有热气喷人,面目红赤,哭而有泪,踹被舞拳而有力,从时间上来看,热证哭啼以上半夜为主,寒性夜啼则以午夜后为多。

对于热证的夜啼,多主张应用清心解热之品如:导赤丹加减:常用竹叶,莲心,生地黄,木通,甘草梢,车前草,炒栀子,灯心草等药物,配成汤剂水煎服,本型关键是热,所以叫选用一些清热的饮食也可达到治疗的目的。绿豆汤、莲心莲肉粥、竹叶荷叶粥,小儿七星茶等:对于食多滞阻胃肠而导致心胃热盛者,可用焦三仙煮水而饮之,一消食滞,二清冒火。小儿心经有热其尿常常黄少,因此要鼓励小儿多饮水,利小便去心火,还要通大便去胃肠之火,所以在清热药中常配用生军或熟军、元明粉等通腑泻下之品.要注意通下药宜适可而止,不可久用。有些家长自认为小儿有火,大便又干所以经常使用泻下药物,初用效果尚好,但不用大便仍然不通。孰不知小儿大便最初可能为实热,但通下之药用久,会损伤小儿脾胃,脾胃失调也可致大便干结数日一解。此时再用通下药就会更伤脾胃,而加重大便干。小儿热性夜啼也是一样,有热应清热,但不宜久用,热去则啼止,药亦应停用,再用则损伤入之正气,损伤脾胃之气,夜啼可复至。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很不完善。所以,每当小儿突然受到惊吓之时就会出现心神被扰,而见夜里突然惊叫啼哭、睡卧不安、易惊易乍,似见异物,面色发青,两目发直呈惊恐之状,唤之不醒。第二天醒后,问他昨夜之事,小儿浑然不知。此为小儿受惊吓所致,因此治疗宜选用一些镇惊安神之品,如生石决明,生牡蛎、灵磁石、钩藤、蝉衣、生地、黄连、甘草、柏子仁、枣仁等药物。中成药可选用朱砂安神丸,琥珀抱龙丸,较小的婴幼儿可用牛黄抱龙丸,朱砂有毒服用时应注意不宜过量,亦不可久服。

小儿饮食不知饥饱,喜爱之食多饮多餐,一不留神便吃多了,到了夜晚胃脘过饱,自然感到不舒,胀闷不消化,睡眠自然不安而啼哭。中医称之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为饮食失调所致,严重的病人夜间常出现呕吐或腹泻。一般在吐泻之后,病人自觉舒服许多,此类患儿应把治疗重点放在消食导滞,食滞一消则夜寐自安。常用药物有焦楂、神曲、麦芽、内金、枳壳、枳实、陈皮、厚朴、佛手、砂仁、钩藤等药。中成药可选用山楂丸、消食丸,导赤丹,加味保和丸等。总之小儿夜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祛除病因则啼止神安。

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但入夜蹄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常用的有效临床偏方

如下。

[方一]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粥。

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

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方三]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

奉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方四]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人乳汁中调入食糖。

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方五]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方六]

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

本方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

[方七]

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

[方八]

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方九]

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克,面粉60克。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个饼交替使用,连用3天。

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回答者: xingxing1120 - 经理 五级 1-10 19:03

--------------------------------------------------------------------------------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经常啼哭不眠。患此症后,持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经月。本病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幼儿。啼哭是婴儿一种本能性反应,因为在婴儿时期尚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哭”就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一种方式。如饥饿、口渴、衣着过冷或过热、尿布潮湿、臀部腋下皮肤糜烂、湿疹作痒,或虫咬等原因,或养成爱抱的习惯,均可引起患儿哭闹。这种哭闹是正常的本能性反映。有些疾病,如佝偻病、虫病、外科疾病等也可引起婴儿啼哭,均不在本节讨论范围。预防除加强日常护理外,饮食应以乳类、粥食为主。

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

谈甲亢病的防与治 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常因脾寒、心热、惊骇、食积而发病。(1)脾胃虚寒,症见小儿面色青白,四肢欠温,喜伏卧,腹部发凉,弯腰蜷腿哭闹,不思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缓,指纹淡红。治宜温中健脾。(2)心热受惊,症见小儿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口鼻出气热,夜寐不安,一惊一乍,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安神。(3)惊骇

恐惧,症见夜间啼哭,面红或泛青,心神不宁,惊惕不安,睡中易醒,梦中啼哭,声惨而紧,呈恐惧状,紧偎母怀,脉象唇舌多无异常变化。治宜镇惊安神。(4)乳食积滞,症见夜间啼哭,厌食吐乳,嗳腐泛酸,腹痛胀满,睡卧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腻,指纹紫滞。治宜消食导滞。

方1 生姜红糖汤

组成:生姜10克,红糖15克。

用法:生姜切片,加适量红糖,水煎服。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夜啼,大便溏泄,腹中冷痛者。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葱姜汤

组成:葱白5段,生姜5片。

用法:共煮水喝。

功效:温中除寒。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夜啼,纳差便溏,腹痛喜温喜按者。

方3 猪骨干姜汤

组成:猪骨头150克,干姜5克。

用法:同煮汤饮。

功效:温中补虚。

主治:小儿夜啼,四肢欠温,腹痛喜伏卧者。

来源:朱义国.食疗药膳.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9

方4 蛋粉粥

组成:鸡蛋壳。

用法:鸡蛋壳洗净炒黄,研细末,每次15克,和在粥里食,1日2次。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治小儿夜啼,不思饮食,便溏,面色不华者。

来源:梅玛力,等.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173

方5 赤小豆甜饮

组成:赤小豆、白糖适量。

用法:赤小豆加水煮烂后酌加糖,代茶饮。

功效:清心热安神。

主治:小儿心热,夜卧不宁,多梦易惊,口干多饮者。

来源:夏翔.家庭食养食补食疗全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1

方6 莲子饮

组成:莲子30克。

用法:煎水代茶饮。

功效:清心养神。

主治:治小儿惊乍不安,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多饮者。

来源:民间验方。

方7 冰糖百合

组成:百合30克,冰糖适量。

用法:共煮熟,服食。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小儿夜眠不安,惊惕易醒,盗汗者。

来源:路新国,等.中国饮食保健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33

方8 清心宁神茶

组成:淡竹叶3克,辰灯心1小撮,绿茶0.5克,蝉衣1克。

用法:上四味加水1碗,煎至半碗即可。

功效:清心安神。

主治:小儿夜啼,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口干,舌红者。

来源:王富春,等.药茶治百病.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0

方9 粟米粥

组成:粟米30克。

用法:水煎煮粥,啜服。

功效:和胃安神。

主治:小儿伤食,夜寐不安,纳差,腹胀便溏者。

来源:王慕同.大众药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9

方10 龙眼饮

组成:龙眼肉10克。

用法:水煎,睡前饮。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小儿夜眠不安,易惊易醒,手足心热者。

多 梦

每个人都做梦。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梦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的,只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多梦。

失眠患者为什么总是说梦多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其实,这种旧观念是不对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正如前面谈到的那样,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梦。说整夜做梦是夸张,说没有做梦也不现实,更谈不上梦多梦少。国内外都有人对主诉失眠、整夜作梦或梦多的慢性失眠症,进行过生理测验,应用多种生理仪进行脑电波描记和研究,客观地记录证明,这些主诉“梦多”、“整夜作梦”病人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伴有梦的快波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整夜做梦”和“梦多”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相互联系。还有人对这类病人进行心理测验,认为这类体验与性格有关系。无论从人类睡眠的普遍规律,还是从实验研究的结果看,梦感与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联系。有无梦感及梦感的程度也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征。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习惯把做梦和失眠扯在一起呢正如我们前面多次谈到的那样,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质的记忆活动和超常规的联想。而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只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连梦的内容大多也很难讲清楚。主诉失眠伴多梦或失眠无梦的人所说的梦应该指的是梦感,而梦感又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研究人员还发现,梦多与睡眠的惊醒程度密切相关,自诉平日梦多的人,睡眠中都比较易惊醒。在睡眠实验中,只要20分贝的音量便足以唤醒他们,他们的梦境回忆程度也高。临床上常常见到突然多梦的人,往往与受到七情所伤、心情不畅、睡眠不安有关,因此失眠者往往伴有多梦。

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许多学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大多数专家认为,失眠的体验与情绪、性格有关。

为什么很多的失眠患者诉述自己“整夜做梦或梦多”呢有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没有什么副作用。旧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使人对梦怀有恐惧感,以讹传讹,使许多人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都过分注重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不知道如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观的体验。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4)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来或紧接着快波睡眠期之后醒来,致使对梦境的回忆程度增高。

(5)个体功能状态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梦感不同,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功能状态不同,对梦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有的人一段时间梦感强(梦多),另一段时间梦感弱( 梦少)。

失眠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梦作为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也绝非多余。我们承认失眠的存在,但不能认为失眠和梦感有必然的联系。

中医是怎样认识多梦与失眠的关系的

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是由机体内在变化引起的。《素问·方盛衰论》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其为原因之一。而情志损伤,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多梦;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多梦。多梦的出现,以致睡卧不宁,梦幻纷纭。

中医是怎样治疗多梦证的

多梦是指从睡眠中醒来,自觉乱梦纷纭,常伴有头昏神疲的一种表现。中医对多梦证的治疗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辨证论治

①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③心阴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补心安神。

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

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④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⑤心胆气虚

症状: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

治法:养心益气,壮胆镇惊。

选方:平补镇心丹。

药物:酸枣仁、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3g。

⑥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选方:归脾汤。

药物:人参、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

⑦痰火内扰

症状:梦扰纷纭,头晕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选方:黄连温胆肠加减。

药物:黄连6g,半夏、陈皮、茯神、竹茹、枳实各9g,甘草、生姜各3g,大枣5枚,珍珠母12g。

(2)解梦及心理疗法:其内容参见有关条文。

情绪刺激也会引起多梦吗,如何纠正

我们在有关条目中已经介绍,做梦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有一些好处。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为做梦而感到烦恼呢他们认为做梦影响了睡眠效果,从而出现了白天的许多不舒服症状。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询问这些人,都会发现他们存在着各种烦恼的心理因素。正是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症状。他们通过梦境也能体验到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有的人做梦的内容和他们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联系。但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时间被“有梦睡眠”占去,而“无梦睡眠”没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变浅了。这样的睡眠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却增加了刺激,客观上看来睡眠是延长了,效果却更糟了,醒后就会感到累、不解乏。夜里每次都是从恶梦中惊醒,就会使人主观上认为整夜都在做梦。

“整夜做梦”者,为了缓解症状;改善睡眠效果,虽可服用一些安眠药,以减少“有梦睡眠”,增加“无梦睡眠”的深度。但这只能作为暂时的对症治疗,治标治不了本。如果长时间用药来剥夺“有梦睡眠”,还会产生“做梦的压力”,一旦停药就会出现“反跳现象”,结果做梦的内容和时间反而比服药前明显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药,害怕停药会带来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药,长期服下去又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所以,服用安眠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过心理治疗和具体的指导,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并逐步地解决现实的困难矛盾,令人痛苦的梦就会减少,睡眠也能恢复正常,与此并存的许多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总之,烦恼的心理因素没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也就消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6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