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功能检查简介

前庭功能检查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眼震三定律 31 Flourens定律 32 Ewald第一定律 33 Ewald第二定律 4 静平衡试验 41 直立伸臂试验 42 盆带肌试验 43 斜面试验 5 动平衡试验 51 手杖试验 52 原地踏步试验 53 垂直书写试验 54 轨道试验 55 过指试验 6 眼震检查 7 评价检查结果 71 前庭习服 72 前庭重振 73 前庭减振 74 错向眼震 75 错性眼震 8 注意项 1 拼音

qián tíng gōng néng jiǎn chá

2 概述

前庭功能检查 观察自发性体征及诱发性体征来衡量前庭功能状态,作为位听系和若干颅内病变的诊断依据,也用于特殊职业选择或作特殊锻炼前的参考。由于病变引起的前庭体征称自发性体征,由人工 引起的体征称诱发性体征。包括眩晕、眼震、倾倒和植物系神经反应。

前庭系分周围和中枢两部分。周围部分包括球囊、椭圆囊、三个半规管和初级神经元 (前庭神经节及其离心和向心纤维); 中枢部分包括核群、前庭皮层及其间的联系。前庭中枢的核间联系很广,眩晕就是通过前庭与大脑皮层间的反射产生的错觉; 眼震则由前庭核和眼外肌运动核间的反射引起; 过指、倾倒等肌张力变化是前庭脊髓间的反射引起; 通过前庭与迷走神经核间的反射引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唾液增多和血压波动等。前庭是特殊感觉器官,对有关 要通过其他器官反应,反应的程度与该器官或系统的状态有关,其中以眼震较稳定,是观察前庭功能的主要指标。前庭性眼震有快慢相之分,以快相方向为眼震方向。

3 眼震三定律

诱发性眼震有一定规律,其类型和方向与 的半规管有关,概括为眼震三定律。

31 Flourens定律

眼震在受 的半规管面上运动。按此, 外半规管引起水平性眼震; 上半规管引起旋转性眼震; 后半规管引起垂直性眼震。

32 Ewald第一定律

内淋巴流向外半规管壶腹产生强 ,离壶腹产生弱 ,在两垂直半规管则相反。强弱 所引起反应之比为2:1或3:2 。

33 Ewald第二定律

眼震快相向强反应侧。

三对半规管和壶腹的位置可以双臂握拳表示,臂代表半规管,拳代表壶腹。双臂前举抬高约30°,拳向内、肘向外弯成半圆,可表示外半规管和壶腹的位置。肘关节保持原位,双拳向下向后移至腰部,表示双上半规管及其壶腹。双拳保持原位,肘关节向后转90°,表示后半规管位置。作旋转及冷热 时均可以此法推测眼震方向。头前倾30°顺时针旋转,此时双外半规管及壶腹的位置相当于双臂平举,肘向外拳向内弯成半圆形。突然停止时,内淋巴仍按原方向转,左侧流向壶腹,右侧离壶腹,诱发眼震向左。仰卧头垫高30°,用臂拳表示,双外半规管垂直,壶腹在上,冷水 左耳,内淋巴温度下降,离壶腹向下流,左侧是弱反应,诱发眼震向右侧; 热 结果相反。据微电极实验观察,向壶腹 引起毛细胞去极化,放电频率加快,末梢呈兴奋状态; 离壶腹 引起毛细胞超极化,放电频率减慢,末梢呈抑制状态。此外,前庭传出系统发自前庭核交叉到对侧的感觉装置,起抑制作用; 一侧兴奋,传出纤维抑制对侧的作用加强,反之则减弱。这样,使两侧前庭兴奋性互相协调,眼震向兴奋性较高侧。眩是方向与眼震快相一致,倾倒、过指和转颈方向与慢相一致。现列举各种前庭功能检查法如下。

4 静平衡试验

闭目直立试验或昂白试验 双足并立,应先睁眼后闭眼,能闭眼站稳60秒,改单足立,对侧大腿平举小腿下垂,闭目立30秒。前庭病变者向眼震慢相侧倾倒,并与头位有关,如原向左侧倾倒,当左耳转向前则向前倾倒。产生代偿后,睁眼可站立,闭眼仍不稳,如闭眼单足立稳30秒,可考虑前庭正常。双足站一直线上足跟接足趾,闭目站30秒,称Mann试验。此法较双足并立敏感,老年人不能单足立可用此法。其他还有几种敏化昂白试验法,如闭目并立,双手在胸前互扣并牵拉,或试验时默呤数字,都是转移注意力,避免有意纠正倾斜。作昂白试验结合单足或Mann试验即可。试验时医生双足分开站稳,双手轻扶患者肩或腰,既不影响试验又能即时扶住倾倒的病人。

41 直立伸臂试验

闭目直立平伸双臂,如左侧前庭损伤,眼震慢相向左,头、躯干及上肢均向左扭转,左臂向下偏移,如掷铁饼姿势。

42 盆带肌试验

闭目直立,轻压一侧肩部,然后压另侧,再推胸部和背部。正常人盆带向加压侧移位以保持平衡,前庭或小脑病变则无此现象。

43 斜面试验

直立或手膝位跪于平面上,逐渐向各方向倾斜,先睁眼后闭眼,以开始不能站稳的角度计,但个体差异较大,现在临床很少用。

5 动平衡试验

步行试验 闭目步行,前庭功能下降者步行偏眼震慢相侧或病变侧。小脑病变也偏患侧。还可作进退步行检查,闭目前进5步后退5步,前庭功能不正常前进时向患侧偏,后退时向健侧偏,如反复进退5次,偏斜可超过90°。

51 手杖试验

手杖相当于腿长,患者双手握杖头,上身前俯,额部放手背上,闭目绕杖侧步旋转6周,睁眼向前直走,正常人向一侧偏斜,前庭功能低下则偏斜不显。

52 原地踏步试验

先在平地上画两个半径05及1M的同心圆,通过圆心作直线把圆分成12等分。患者立于圆心向前平举双臂,蒙目在原地踏步,约每分钟100步,踏50~100步停止。然后观察身体有否移动。记录移行的方向和距离以及自转角和偏转角的大小。据贵阳医学院报道我国正常人范围是: 移行方向向前; 移行距离15M以内; 自转角90°以内; 偏转角45°以内,自转方向和偏转方向一致。

53 垂直书写试验

端坐,左手放膝上,右悬腕毛笔垂直书写中楷字5字以上,先睁眼写一次,再蒙目写3~5行,正常偏斜不过5°,超过10°表明两侧前庭不平衡。

54 轨道试验

45cm高木轨3根,分别为10cm宽,270cm长; 5cm宽,270cm长; 25cm宽,180em长。赤足、趾踵相接在木轨上行走,前庭病变者不能走完。适用于怕做冷热试验的儿童。还有双轨步行,意义一样。单轨直立试验与Mann试验相似。

55 过指试验

单臂或双臂运动,以食指点医生食指或笔杆,上下臂均应在肩关节矢状面上运动,避免内收或外展,连续3次偏斜为异常。易受意志控制,不够准确。

6 眼震检查

见“眼震”。

旋转试验 见“旋转试验”。

直流电试验 见“眼震”。

耳石器功能检查 见“耳石器功能检查”。

7 评价检查结果

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要结合病史、听力和神经系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评价,分析时也要考虑到前庭反应中的一些特殊规律。

71 前庭习服

在一定时间内断续给同性质的 后,前庭反应可逐渐下降,甚至一般 不引起反应。例如短期内重复旋转试验即可出现此现象。训练有素的人如飞行员、运动员前庭功能反应弱是正常现象。

72 前庭重振

一侧前庭反应下降,如 量加大反应正常,表示该侧周围病变。

73 前庭减振

增强时,反应反而减弱,表示该侧中枢病变。

74 错向眼震

见“眼震”。

75 错性眼震

见“眼震”。

8 注意项

、球囊的性能参数

        1 球囊外径(Crossing Profile):指未扩张状态的球囊和远段导管的外径数值。

        2 球囊表面的涂层物质:①疏水涂层(Hydro-phobic)多为支架球囊。②亲水涂层(Hydro-phylic)使球囊的通过能力增强。

        3 命名压(Nominal Pressure):指需要获得标签标识的充气球囊直径所需要的压力,命名压定义为99%的球囊均不会破裂的压力。

        4 爆破压(Rated Burst Pressure):反复充盈球囊40次,在此压力下99%的球囊不会破裂。此为产品标识的重要内容,为术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充气压力范围,RBP: 6~16atm。

        5 平均爆破压(Mean Burst Pressure):按统计学原理,球囊破裂的压力。定义为50%的球囊会破裂。

 

        二、球囊性能评价指标

        1 推送性(Pushability):将用于推送杆的力量传送到球囊头端使之顺利到达病变的能力。

        影响推送性的因素:①坚硬的近端杆及其设计;②坚硬的远端杆;③近端和远端推送杆之间的过渡。

        2 跟踪性(Trackability):指球囊在导丝指引下到达靶病变的能力。

        影响跟踪性的因素:①远杆端加强柔顺性的设计(内腔);②球囊头端的柔顺性:头端的形状是否有利于通过病变,头端的创伤性,头端锥形渐细的设计及材料的厚薄软硬程度决定了球囊对于钢丝跟踪性能的好坏。③球囊尖部过渡角度(shoulder angle):使球囊与尖端平滑过渡,利于球囊通过。

        3 通过性(Crossability):球囊跨越病变的能力。

        4 影响 顺应性(Compliance)

        ①顺应性:指球囊直径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球囊拉伸能力一个指标。用这种球囊扩张较硬病变时,易造成夹层。

        ②非顺应性:不管加多少压力球囊直径到达指定尺寸后保持不变,对于血管的适应性弱。主要用于输送支架的球囊。

        ③半顺应性:宽广的工作范围,可灵活的操纵球囊尺寸,多用于进行预扩张。

        5 回收性 (Recoil):指球囊释放后回复其初始状态的能力。与球囊的材料及折叠方式有关,目前多为三翼折叠方式,此方式易于球囊的回复,方便扩张后的回撤,对血管内膜损伤小。

        三、理想的球囊导管

        ①最小的通过外径;②寻踪性的锥形头端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要给病人交代量血压,有时病人总怕自己测的血压不准和真实的血压不一致,所以测血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安静,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当中,避免嘈杂环境或者是运动、饮酒、饱食以后要休息5-10分钟,最好是排空膀胱;2、在量血压时一定要充分暴露上臂,不能穿着很厚衣服,量血压也是不准;3、一般要量上臂血压,血压计和上臂还有心脏要在同一个水平面;4、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时,水银柱的立柱要和水平面垂直;5、注意袖带的松紧,袖带在捆绑上臂的时候,松紧度要以袖带里面能伸进去一指到两指为宜,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6、测量血压充气时听诊器听到声音后再往上充气10-20mmHg,放气的时候要均匀,从无到有的第一个声音为收缩压,也就是高压,到最后从有到无的最后一声是低压。

外伤性气管破裂的覆膜气管支架治疗

常松山

河南协和医院介入科

[目的] 探讨金属气管覆膜支架在气管损伤的应用。 [材料和方法] 选择2例胸部外伤后气管多处破裂合并右主支气管破裂患者2例,男性,年龄50岁左右,体征有皮下气肿,呼吸困难,经胸部正位片和CT检查确诊,使用国产覆膜金属支架进行封堵治疗。[结果] 进行支架置入成功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让患者咳嗽时,闭式引流内未见气泡出现。术后3天复查胸片,皮下气肿大部分消除,21天顺利取出支架。患者

无不适表现。[结论] 覆膜金属支架治疗气管破裂是安全、有效,微创、经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气管破裂在胸部爆裂伤时较常发生。由于肺胞内压缩气体急速膨胀,造成气管,支气管及肺胞壁破裂,发生皮下及纵隔气肿、液气胸,最终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该类患者应积极进行有效治疗。

一、材料和方法

选择2例胸部外伤后出现呼吸困难,皮下气肿较明显患者2例,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送入我院都是外伤1天后。经胸部X光片和肺部CT检查,发现气胸,肺压缩、CT发现气管多个破口和右主支气管起始部10mm 处伴有1破口,外科会诊认为外科手术相当困难,建议行介入气管支架封堵治疗。根据CT片提示,自行设计气管—右主支气管连体覆膜支架,请南京微创公司生产。在DSA电视监视下,先将导丝送人右主支气管后,气管支架置入器沿导丝送达患处,定位准确后,缓慢释放支架,撇出置入器和导丝,结束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和继续胸腔闭式引流,待气胸消失后给予患者出院,手术20天后来院取出支架。

二、结果

2例患者在行覆膜气管—支气管连体支架置入成功后,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呼吸顺畅,咳嗽时闭式引流瓶内未见气泡产生,提示气管,支气管破口被有效完全封堵。手术后第7天复查胸片,气胸消失、压缩肺完全复张、皮F气肿大部分消失、21天时顺利取出支架,患者仍无呼吸困难症状。支架置入;,患者有少量咳痰,主要是呼吸道分泌物稍多引起,无其它特殊不适。

气管、支气管破裂多见于外伤后,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诊断不是十分困难,主要依靠CT观察气管和主支气管,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3.1 治疗方法的选择

3.1.1 保守治疗 对于单一破口,小破口,保守治疗可能有效,但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承受的痛苦就多在治疗期间,由于胸膜腔与外界相通,细菌有可能经破口进入造成脓胸,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最终破

口可能无法自行修复,需要使用大剂量强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无效时,还得行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同时住院时间也延长。

3.1.2 外科手术修补治疗 手术风险大,术中很难将所有的破口全部发现,可能造成遗漏。若叶切除,对患者的身体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患者将承受麻醉和外科手术两方面的风险。

3.1.3 介入内支架封堵治疗 手术操作简单、省时、安全、能同时将气管多处破口和主支气管破口一次治疗,且不论破口大小、破口多少。但合并主支气管破口时,需看破口的位置,不能…·概而论,若破口距上叶支气管开口较近,行封堵治疗时可能造成上叶支气管开口被封堵,产生上叶肺不张,因此,要仔细观察主支气管破口的位置,最好行CT检查时做多平面气管、支气管重建。治疗时最好不要将上叶支气管;开口堵住,但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内支架封堵治疗,它是一种临时性治疗,手术后20天至30天内要将取出支架。从细胞修复的角度分析,上皮组织损坏后应该在14天内将完全修复,气管内膜属于上皮组织,这样,可将取出支架的时间缩短至14天时。在这样的时间内,上叶肺不张应该是可以复张的。从2例患者治疗的结果看出,术后7天,患者的症状、体征就完全消失,得以出院,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治疗费用和家属陪护负担,提高医院病床使用率和病人周转率,增加医院经济收入。

3.2 介入技术难点

3.2.1 支架设计 因为每位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损伤不一样,可能是单一气管损伤,也可能合并主支气管损伤,主支气管还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每位患者的气管、主支气管内经大小也不一样,因此支架的设计得根据具体的病例设定,伴有主支气管损伤时,设计的支架需是连体的,气管、支气管连结部的开口要合理,否则将影响到健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功能,造成健侧通气障碍,同时会造成支架释放困难;若单纯的主支气管破裂,也需要设计连体支架,但气管支架部分不需要覆膜,若破口仅仅发生在气管,只须设计气管单体覆膜支架即可。

3.2.2 支架释放 支架置入器沿导丝进入时要轻柔、缓慢,不能粗暴,到达预定部位后要缓慢释放,对于气管单体支架,只需定位准确后就可以释放的;对于连体支架,特别是全覆膜的,除深度对位外,还需要开口部对位,即连体支架结合部开口对准健侧的主支气管开口,才能缓慢释放。在释放过程中,由于支架会回缩,可以将支架朝深处多送些,边释放边调整支架位置,前提是支架在释放一半以前,但结合部开口一定要对准,否则释放出以后很难调整

3.3 辅助治疗

3.3.1 支架仅仅是将破口堵住,防止气体和细菌再进入胸膜腔,对于原有的气胸、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仍需相应治疗。

3.3.2 从支架设计到得到支架为患者实施治疗,有一定的时间,这期间仍需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3.3.3 支架是一异物,进入人体内后,会引起气道内分泌物增多,需对症处理,做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取出支架时,可在支气管纤维镜帮助下,用异物钳(胃镜用)抓住支架上缘缓慢拉出,支架取出后可以不做特殊处理,患者仅仅感觉咽部不适,1—2天后即可消失。

从所做的病例可以看出,对于气管合并一侧主支气管破裂,采用覆膜支架封堵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大

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主支气管良性狭窄:暂时性OJ支架设计与临床初步应用

常松山

河南协和医院介入科

主支气管狭窄置入直管状覆膜内支架,受呼吸运动,特别是咳嗽等胸腔内压变化因素影响使支架向上移位,严重者支架完全堵塞双侧主支气管而导致窒息、死亡,而且金属内支架置入气道存在肉芽组织增生,支架上皮化后难以取出等缺点,目前应用于主支气管良性狭窄的支架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要求。笔者根据主运气管狭窄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设计出气管—支气管分叉型部分覆膜内支架,透视下暂时性置入治疗主运气管狭窄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材料与方法

1 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的设计

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的材料选用直径0.16mm的镍钛温度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支架大小具有个体化,一般根据CT片测量气管、主支气管正常段内径、主支气管第一分支的位置,以及影像学检查狭窄部位、程度、长度设计支架尺寸。一般支架内径大于气管、支气管内径15%-25%,支架主体部(气管部)长30mm,直径18-25mm,支架分支部(主支气管部)长30-40mm,直径12—14mm。支架主体部与分支部连接区域为180’范围,其夹角在130‘左右。支架上端、连接部和下端外侧壁各带一个标记(Marker),以便支架置入定位,使支架连接区紧贴气管分叉外侧壁,避免刺激隆突和堵塞对侧主支气管。根据气管和主支气管解剖和病变情况设计支架主体部(气管部)部分性覆膜、分支部(主支气管部)全覆膜,覆膜区防止内膜过度增生,裸露区加大与气道壁的接触和摩擦力,防止支架滑脱移位。

2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8—34岁,平均24.8岁。内膜结核致左主支气管瘢痕性狭窄12例、右主支气管瘢痕性狭窄2例,车祸胸部外伤致纵隔严重挫裂伤性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患者胸闷、咳喘和患侧顽固性肺部感染,听诊患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功能检查显示不同程度混合性通气功能损害。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主支气管良性狭窄。

3 架植入技术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鼻腔高流量吸氧,置开口器。X线数字影像监视下,猎人头或Cobra导管与水膜导丝配合插至口咽下方,嘱患者大口吸气,等待声门开放导丝迅速插入,跟进导管越过声门,经导管快速推注2%的利多卡因2—3ml,导丝配合下越过狭窄段插至左或右下支气管,经导管注入3-4ml水溶性对比剂造影显示主支气管狭窄的部位、长度和狭窄程度。交换加强导丝,先沿导丝送入直径10mm x 40mm的高压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然后送入支架递送系统套装,支架下端定位于狭窄段下0.5一lcm处,调整支架外缘三个Marker呈一条线时释放。支架完全释放后经导管复查造影观察气道通畅情况和支架膨胀程度。

4支架置入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常规给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m1+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8000U+阿米卡星0.2),2次/天,0.5h/次,减轻或消除支架置入后局部炎症和水肿,减少支架对气道刺激,抑制内膜增生,促进痰液排出,缓解胸骨后疼痛不适和咳嗽。注意体位引流,合并肺膨胀不全者吹气球以促使肺膨胀。

支架置入后l-3个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时取出支架。X线电视监视下,利用支架取出器钩住支架上端缓慢拉出,并且支架取出前后送入5F直头侧孔导管,使其头端位于支架上方位置快速注人生理盐水稀释后的肾上腺素液3-5ml。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大咯血。支架取出后3—5天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修整原支架部位少量肉芽组织增生,微波治疗后1月复查,必要时重复治疗,直至气道内壁光整。

2. 结果

本组共置入15枚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气管部支架直径18—22mm、长度30mm,气管部—上段15mm裸露、下段15mm覆膜,主支气管部全覆膜,支架直径10—13mm、长度30-45mm),支架—次性置入成功,未出现窒息和大咯血等并发症。支架置入后胸闷即刻缓解,哮鸣音消失。支架置入后胸骨后疼痛不适、痰中带血丝,刺激性咳嗽,给予雾化吸入3-7 d内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术后25-45 d均顺利取出内支架,无大咯血、气管穿孔等现象。13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烧灼1~3次,平均1.28次/人,气道内壁光整,2例患者严重支气管软骨破坏,失去支撑作用,支架取出后1个月纤维支气管镜复查支气管壁塌陷再狭窄,但管壁光滑,管腔具有良好扩张性,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顺利,患者胸闷症状减轻。

临床和胸部CT随访2个月~3年,13例患者呼吸道通畅,肺部炎症得以有效控制,无气道再狭窄征象,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例左主支气管再狭窄者胸闷症状有所减轻,未进一步处理;1例外科手术的除患侧肺叶。

讨论

支气管狭窄可导致肺不张,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患者出现胸闷、顽固性咳嗽、感染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支气管狭窄行袖式切除,端口吻合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往往不易接受。

笔者根据支气管狭窄的解剖特点,设计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其优点有;①支架气管部对主支气管部起到固定作用,防止主支气管部移位,减少并发症,②气管部与主支气管部连接区域为1日0’范围,置入位置满意后将避开隆突,减轻对其刺激,减少咳嗽,相应大大减少移位的发生率和患者的不适感:③气管部上端不带膜,增加气管壁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支架移位,并且当支架置入位置不合适或者支架暂时性置入需要取出时,利用支架取出器介入方法很容易取出,对机体损伤小可重复性操作;④分支部(主支气管部)覆膜减少支架金属丝对管壁的异物性刺激,防止支架内膜化及两端过度增生引起再挟窄,保持气道长期通畅,也可在必要时顺利取出支架;⑤外侧壁附带标记(Marker),操作定位简单,易于准确释放支架;⑥支架置入技术与一般气道内支架置入技术相似,介入专业医师易于掌握

气管-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主支气管狭窄,不仅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立竿见影,而且具有可回收的优点,防止内膜过茺增生,再狭窄等并发症,能够真正达到解剖学治愈。支架提高生活质量,易于患者接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但是,本支架临床应用时间短,病例少,如何预防狭窄,支气管再塑形后最佳取出时机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355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