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头晕恶心想吐,肩部酸痛这种症状,多数的患者是颈椎疾病引起的。由于颈部关节突出,病变压迫到神经和血管,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血流不通畅,会导致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
肩膀酸痛,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的生活里,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颈部受凉和肩部受凉,引起的肌肉僵硬,患者就会出现肩膀酸痛的症状。
颈椎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理疗,热敷等方法治疗颈椎疾病,也可以通过牵引的方法治疗。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颈椎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里,一定要多注意保暖,特别是颈部避免受凉,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久坐低头。
睡觉的时候,避免枕头枕的过于太高,都是可以预防颈椎疾病加重的。
陶女士第一次来扎针时,脸色灰黄,一个人近乎虚脱,软软靠在椅背上。右肩及肩膀酸重、疼痛,断断续续发作两年多,严重时胳膊抬不起来,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困乏无力。医院针灸、推拿多次,好不了几天又会再来。我让她抬起来试试,胳膊举到额前很费劲,再往上就开始龇牙咧嘴。
肩部疼痛,识证为上焦;肩膀疼痛,识证为下焦,黄帝内针限定肘膝以上禁针,倒换到上焦用针。
肩部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区域;
肩膀疼痛,经络主要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及太阴经区域。把这些症所在的经络合并同类项,这样组合取穴就简化了,集中在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区域。
三焦同气取上焦腕部,在 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各刺一针。
此时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说好是好点了,但还是痛。
接下来阴阳倒换,先是上下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倒换到后溪穴、少阳经外关穴倒换到中渚穴、阳明经偏历穴倒换到合谷穴、太阴经经渠穴倒换到鱼际穴。
同时,进行表里倒换。前面所刺太阳经支正穴、少阳经外关穴、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这四针,阳明与太阴已经暗含倒换,故只选择太阳与少阳进行表里倒换。太阳经支正穴和后溪穴,表里倒换至少阴经通里穴和少府穴;少阳经外关穴和中渚穴, 表里倒换至厥阴经内关穴和劳宫穴。
然后再取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调中。
进针完毕,再让陶女士抬举胳膊,她惊喜地发现,手臂不仅能自如抬举,还能绕过头摸到后面项背。
第二天,陶女士除了有些酸重感和轻微疼痛,症状竟已好了大半。第二、第三次用针后,她除了感觉右肩及胳膊有两根筋还牵着,疼痛酸重感已经消失。如此针治四次,陶女士就再没来过。
肩部不适症状的处理,根据症之所在经络,在腕部上焦区域寻找阿是穴或者同气点下针。
如果用针效果不好,可在掌部以及肘部进行上下倒换,或者表里倒换来寻找解决之道。
肩部的经络循行,与颈项的经络分布有点类似。
肩部正后,包括背部的上焦区域,都是太阳经说了算;
往两侧去,在肩髎穴附近,是少阳经小哥的地儿;
正中肩峰区域,那是阳明经的疆土;
肩前云门穴、中府穴附近,则是太阴经的蜗居点;
腋前大筋附近是厥阴经的循行地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肩部问题,往往与颈项以及肩膀的问题连在一起。颈项的问题,在前篇已专门说过。这里重点说说肩膀的经络循行区域。
还有一点要说明,肩部与肩膀的不适问题,在熟悉经络时分开来掌握,可能更方便初学时理解。
比如从三焦定位看,肩部的问题,可归入躯干的定位,放在上焦来看待;肩膀的问题,可归入手臂的定位,放在下焦来看待。
而在处理肩部不适症状时,少阴经的问题几乎很少涉及,所以说明肩部经络循行路线时,就将其归入到肩膀区域一并介绍。
从肩部向肩膀延伸,在外侧(表侧)的是三条阳经,从前到后,依次是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
这几条阳经的区域划分,分别可以阳明经肩髃穴与曲池穴、少阳经肩髎穴与天井穴、太阳经肩贞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作为轴线,以轴线与轴线之间的二分之一处作为三条阳经之络的划分中心线,这样就可以相对清晰地区分出三条阳经的主管区域。
同样,在里侧(内侧)的三条阴经,从肩前往里去,依次是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刚才已经说到,太阴经是肩前区域,厥阴经是腋前大筋附近,少阴经在腋下,也就是腋窝里。
细分的办法,也是一样找连线,太阴经是从肩髃穴前二横指到尺泽穴,厥阴经是从腋前大筋到曲泽穴,少阴经是从极泉穴到少海穴,连线与连线的中间线,就是络与络之间的分界线。
我有个好友是健身运动爱好者,三天两头跑健身房,胳膊一弯,满满隆起的都是腱子肉。前几天忽然找我,不晓得是健身用力过猛,还是肩部受寒,左胳膊举不起来了。寻找痛点在哪里?痛点正好在肩髃穴(阳明经)附近。
症在左边,左病右治,三焦同气取右手腕部,就在 阳明经 阳溪穴刺入一针。
让他再举手臂。到底是“运动健将”,一下就把手举过了头顶。咋样?他说,大部分好了,只有一点点不舒服了。
继续阴阳倒换, 阳明经腕部阳溪穴上下倒换至肘部曲池穴 刺入一针,再让他举。
当然,既然是上下倒换,可以向上倒换到掌部合谷穴,也可以向下倒换到肘部曲池穴。至于往哪里倒,心中明了理,上下倒换都一样,平时用针不用过多拘泥。
这次举得更加自如,手臂绕到颈项另一侧也没问题了。朋友说,这几天干活稍不注意,胳膊抬过一点,眼泪就差点要痛出来。现在居然一下子好了,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啊?这就是黄帝内针的奥秘啊!你去买本书好好学。我卖了个关子。
不过这个关子还真不是刁难,如果他真的有心去学,一定能够学会。黄帝内针本来就是一个人人都能学会的简易针法。
看在好友的份上,再送你一针,太阴经尺泽穴。这一针与阳明经曲池穴并驾齐驱,既是调中,又是太阴经、阳明经表里倒换,实实在在为他买了一份保险。
果然,就这么一次,好友的胳膊就恢复了,又去健身房耀武扬威去了。
像好友这类偶发性的症状,不是陈旧性的伤痛,用黄帝内针见效较快。有些不适症状时间较长、成因相对复杂的,针治难度也会大一些。
有个同事手臂抬举困难,医院诊断是“五十肩”,针灸、贴膏药、吃西药,想了很多办法不见好。这个同事的不适症状主要是右侧肩膀及肩关节沉胀、酸痛。
我让同事抬举胳膊,肘部拎到胸前,就再也拎不上去了;再让他向前伸,胳膊活动基本不费劲;让他后展时,肩膀除了刚才抬举时的不适,隐隐感到腋下大筋的地方也被牵住了。
胳膊向上拎举困难,障碍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区域;后展感到腋下大筋处有不适,那是厥阴经有问题。
问诊时判断肩膀问题在何经何络,让患者作前伸、抬举、后展动作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前伸困难,一般是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乃至太阴经出毛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后展困难,一般是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有问题的可能性大;
抬举困难,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甚至少阴经都有可能是问题所在。当然,牵涉到少阴经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少见。
具体的判断依据,要结合患者的感受来判定。
这位同事肩膀不能抬举,识证是下焦,按照右病左治法则,取其左手腕部,在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各刺一针。
考虑到同事的病发时间比较长、症状相对较重,进针的同时进行了阴阳倒换,在腕部阳明经阳溪穴、太阴经太渊穴、厥阴经大陵穴各刺一针,这样与前面所进之针形成上下倒换。
针入后,同事抬举手臂有所改善,但疼痛症状还是比较明显。
我的第一选择还是 考虑 阴阳倒换(上下倒换), 在肘部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厥阴经曲泽穴各刺一针。
但疼痛症状还是变化不大。
上下倒换还不行,那就再来 表里倒换 。最先针刺的是阳明经偏历穴、太阴经经渠穴、厥阴经内关穴,阳明与太阴已经含有表里倒换之意,现在只要选择厥阴经进行表里倒换,将厥阴经内关穴表里倒换至少阳经外关穴。
同时,跳出经络上下、表里倒换的圈子,将患处放到更大的空间来考量。
症主要集中在阳明经、太阴经,从整个肩膀来看,正好可以看作是外侧、前侧,也就是阳;与之相对应的太阳、少阴区域也就可以理解为后侧、里侧,也就是阴。
这样一来,用针的思路又得以拓宽,阳病治阴啊,再来一次前后倒换,选择太阳经的支正穴。
施针结束,他肩膀的疼痛症状大为好转,但是肩关节里面还是有明显痛点。这个“老顽固”还真是难缠。
我略一沉吟,在其阳明经二间穴、三间穴横穿一针。再让同事感受患处,痛点消失。
为何选二间穴、三间穴横刺?人体处处有三焦。
把手掌竖起来划分三焦,如果把掌根部位看作是下焦,掌中部位劳宫穴、少府穴等一圈看作是中焦,掌指关节处(二间穴、三间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上焦?
肩关节阳明经处不适,不就正好与食指阳明经循行处 二间穴、三间穴 同气吗?既是经络同气,还是三焦同气。同气自然相求,有求必应。
肩关节从手部来讲的话属下焦,按理在对应的另一侧肩关节来用针,但是因为肘膝以上禁针,上下倒换到上焦腕部用针。
当然,如果把肩关节放到躯干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上焦所在,那亦是同气相应。
以此类推,一个手掌其实可以包罗万象。
同事的“五十肩”,先后针治了三四次,肩部不适症状基本消除。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有次问他肩膀怎样了。不料他告诉我又反复了。我很纳闷,这么快就变脸啦?
这个同事是个顶级书法爱好者,肩膀稍微有些好转,又开始醉心于他的理想,没注意休养生息,不适症状又卷土重来。又回到那个老问题,健康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呢?
小贴士:肩部不适之症,识证为上焦,(肩膀不适之症,可视作为下焦),经络主要为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
一般按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法则求同气。
取穴可以《黄帝内针》“肩部经络(同气)”章节所给出的穴位为据。
具体取穴可以阿是穴为准。如用针效果不佳,可采取阴阳倒换办法强化。
针灸扎完之后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什感觉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会出现肿痛的现象呢?难道是因为个人体质的原因?针灸感觉浑身无力是怎么回事?
针灸后肿胀疼痛正常吗
针灸后局部出现肿胀和疼痛是正常的。针刺后出现了异常的感觉,请不要紧张。针灸后肿胀疼痛有可能是针刺得气的表现,也有可能是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具体要结合自身情况与医生沟通交流。
针灸后浑身无力怎么回事
针灸后浑身无力首先要考虑可能是因为在针灸的时候过于紧张,在针灸后放松,所以才会感觉到全身无力。也有可能是因为在针灸的时候因为对局部穴位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当刺激完之后兴奋消失,所以才会出现全身乏力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针灸后什么感觉
针灸时人体会产生酸胀感、麻感和重感,这是针刺人在经络中的表现,是针刺得气的反应,有这些反应的针刺人比较好,有些人感觉会晚一点,或者说得气不明显,需要更重的手法才行。针灸后最好的反应是有热胀感的病人,感觉身体很凉,没有先前的燥热感,而虚寒体质的病人,感到全身发热,不再怕冷,总之,针灸后,感觉全身舒服就是有效果,就是最好
针灸什么时间最佳
针灸的最佳时间,需要结合具体穴位综合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如果是针刺以后留针的时间,一般是在20-30分钟之间。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人的气血运行1周天的时间,大概需要30分钟,精确的是288分钟,差不多29-30分钟的时间。所以,一般主张留针留到30分钟左右,有一些特殊的穴位例外,得气以后需要马上出针。具体到每天进行针灸的最佳时间,每一个经脉都有各自最佳的时间,比如手三阴经一般是下午3-5点针刺效果最佳,手三阳经是下午1-3点进行针刺治疗最佳,足三阳经是下午4-5点,足三阴经是早晨8-9点针刺的疗效最好。
当患者针灸,应注意身穿宽松衣服,便于暴露针灸部位。空腹或饱餐后不宜针灸,以免引起晕针。针灸前需要排空膀胱,以防针刺腹部穴位时伤及脏器。
针灸刺激穴位,尤其针对淤堵,栓塞是效果是最好的,在针灸初期,由于病人长期的淤堵,造成了身体的一些不适,这个时候,针灸之后,淤堵的穴位忽然受刺激打开,经络同时疏通,血液循环加速,病人会感觉比以前更加不舒服了,这个是身体的应激反应,很正常的,两三次就好了,不用担心。预祝早日康复!
针灸减肥与其他中医减肥方法,如:磁石经络法、拔罐减肥不同的是:由于针灸减肥副作用的产生,多是因为医生的操作水平不够所致,因而无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避免。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针灸减肥副作用有:
针灸减肥副作用一
1
感染传染病
2
在一些针灸减肥场所没有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穴”的基本原则,用完后立即丢弃;也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因而就产生了这种针灸减肥副作用的问题。
3
因为如果使用非一次性的针灸针,那么每扎过一个穴位,就应该将针收起浸泡,再进行高温高压消毒,这样才能杜绝传染病通过针灸针传播。仅靠消毒液浸泡不能解决问题。这种情形,感染传染病的危险相当大。
针灸减肥副作用二
1
晕针昏迷
2
没有效果最多是浪费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最可怕的是“扎出事”来。在进行针灸减肥时,腹部的针不能进得太深,否则可能会伤到脏器。尤其是对腹壁薄的年轻女性,更应多加注意。
3
另外,针灸师还应该有处理诸如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现象的能力。没系统学过解剖学、针灸学,匆忙上阵的“针灸师”,或许对以上情况根本没有了解,他们的技术水平不仅让人怀疑,还未免让人害怕。
针灸减肥副作用三
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注意事项
因此,只有去正规的医院,找到专业的医师进行针灸,才有可能将针灸减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针灸是一种宝贵的医学技术,除了治病还可以保健。针灸需要专业的人士操作,既可以保证疗效,还可以减轻疼痛不适感。现在针灸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保健方式,针灸具有驱邪扶正,调理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不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反而会诱导机体修复自身某些功能。针灸虽然很好,可是它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
1、不能针灸的人群
不建议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血液疾病的人针灸。这类人要么是不能正常凝血,要么是凝血时间太长,针刺会导致流血不止,影响施针。皮肤局部长癜痕或者溃疡的人,不宜针灸。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血糖含量较高,且糖尿病患者会引发皮肤病,这类人不能针灸,针眼如果没有好好消毒,可能会形成伤口感染化脓。
2、针灸需要注意的
夏天做完针灸以后,不要呆在温度太低的地方,也不要立刻洗澡,应该等两到三个小时。需要提醒的是,洗澡水不要用冷水。冬天做完针灸,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身体受寒。做完针灸以后,最好能保证毛孔畅通,所以环境温度很重要,不宜太冷也不宜太热。爱美的女性可以趁这个时候洁面,吸附黑头,护理皮肤。
3、在生活中应注意
做完针灸以后饮食上禁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抽烟,多吃水果蔬菜,大豆制品,及时补充营养。不要用冷水洗针眼处,多休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