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景德镇瓷器是什么样的?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是什么样的?,第1张

我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渡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

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他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明洪武时期,景德镇青花色泽偏于黑、暗,纹饰上改变了元代层次较多,花纹繁满的风格,趋向清淡、多留空白地。常见器型有玉壶春瓶、盏托、碗、盘口环耳瓶、折沿大盘、大罐、石榴尊等。这时期的釉里红瓷呈色不是很鲜艳,绝大多数泛灰色,纹饰多为双层瓣的缠枝扁菊花、牡丹、云龙、松竹梅、海水、莲花瓣四季花卉等。

明永乐时期,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永乐瓷器的造型清秀、圆润、灵巧,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橘皮纹。白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闪白色或**,釉汁厚聚处闪浅淡和虾青色。

永乐时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并且从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永乐年制”4字。这是陶瓷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4字为篆书,4字双竖行,印、刻或书写于器里心。

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4个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

永乐时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并且字体以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后来发展到隶、草、行3种写款。另外,永乐朝也有少量的图把款。某些特殊器型可视为始于或盛行于永乐朝,如瓢形扁壶、抱月瓶、大天球瓶、单面扁壶、双系盖罐、花浇、压子杯、尖底莲子碗等。

永乐为明代瓷器的发展时期,而宣德则为鼎盛时期。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细,釉汁均净,造型工整,凝重浑厚,胎质细腻,多细砂底,器形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瓷器接口少见,胎体厚重、坚致。

宣德青花釉面特点为橘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谓青花之冠。

宣德瓷器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可为明、清两代之最。

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一般为6字楷书款,亦有4字的,书写部位不定,全身均可书写,亦采用篆书,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彩瓷楷书写“德”字无“心”上一横,篆书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

青花暗花双凤穿花纹盘为宣德青花御瓷的卓越代表,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端庄美观,线条转折流畅生动,釉汁凝润泛青,胎骨坚致细薄。

口沿绘卷草纹一周,盘心装饰升降相对的穿花双凤纹,外壁亦绘饰前后对称的穿花双凤纹。双凤形态一致,皆为鸟首双尾,对称分布,展翅穿梭于缠枝番莲之中,风姿婉约,颇见飘逸之态。

青花暗花双凤穿花纹盘布局密而不乱,画工精湛,细腻的笔触下展现番莲舒展之妍美,为双凤增添动感,青花之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平添一份苍雅之美。

更为精绝之处是,内壁留空处暗刻穿花双凤纹与外壁相对应,如此复杂之工艺正是体现皇权的独尊,彰显宫廷艺术之华贵,可谓巧夺天工。底心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6字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

矶红彩始于宣德,瓷釉为宣德创新品种之一,仿哥釉也是从宣德时开始的,黄釉是宣德时烧制成功的,青金蓝釉又称“雪花蓝”或“洒蓝”,为宣德时景德镇能工巧匠又一杰作。

成化时期的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此时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

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蓝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成化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6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

除6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4字双行楷书款。但无论官民窑产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4字款。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字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这种一个字的官窑器为成化独有,天字也极其有特色,字体极其肥胖。

弘治时期瓷器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釉面肥腆滋润,洁白光亮。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弘治时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弘治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书6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4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弘治黄釉是明代黄釉烧制中最成功的品种,由于其**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因此又称为“娇黄”或“鸡油黄”。如明弘治黄釉碗,高105厘米,口径236厘米,底径96厘米。侈口,圆腹,圈足。除底面外皆施黄釉,底面白釉,中有青花“大明弘治年制”双圈6字楷书款;釉面有细微开片。

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显。此时处于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正德瓷器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伊斯兰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画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正德官窑年号款以青花楷书6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4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其中以后者居多。款字的清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暗。

另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洗等彩瓷,多为楷书4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也有刻于器底的。

民窑器上年号款为“正德年造”、“大明年造”及“天下太平”、“长命富贵”、“富贵佳器”等吉祥款。

明初的瓷器常以梵文、阿拉伯文做装饰。由于正德皇帝重视伊斯兰教,所以当时阿拉伯文更为流行,出现在各类器物上,文字一般多含吉祥祈福之意。

有时内容已不重要,相当一部分文字已无法释出原意,而只是作为装饰纹样。这种瓷器上的阿拉伯文装饰是研究明代中叶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影响的实物资料。

如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烛台,高246厘米,口径67厘米,足径13厘米。烛台分上下两层,上层托盘小而浅,下承以细长的支柱,下层托盘为撇口,折底,盘下承以喇叭形外撇高足。通体青花装饰。小托盘外壁绘如意云头纹,大托盘外壁绘勾莲花枝纹,间以菱形纹饰。

支柱及高足外壁的中部均有圆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开光上下绘勾莲花枝纹及菱形纹。近足底处绘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正德年制”双行6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正德黄釉是承弘治之作,但釉色不如弘治黄釉那样浅而嫩,显得深而老,胎也较厚,是正德官窑的特色。如明正德黄釉盘,高42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119厘米。侈口,圆腹,圈足。除器底外毕施黄釉,底面施白釉,中有青花“大明正德年制”双圈6字楷书款。嘉靖时期,瓷器的胎质不及前朝,器型多种多样,有方形、棱形的造型。琢器胎体厚重,接痕显露。圆器多有随底心下凹和塌陷。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窑及民窑小件器物则细润肥厚,往往见釉下的青花轮廓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的现象。

嘉靖青花用回青料,有时加入石青,其色调呈特殊的紫蓝、青金蓝色,同时也有发浅淡黑灰色。青花及白釉器物,常于口部涂刷酱黄釉,形成黄口之特征。纹饰线条虽纤细清丽,画风多写意却显得粗率,画面多见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内容。器底施釉,多为亮青釉。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4字双行和6字双行,以6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也有6字一横行、6字环行、4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的,还有写于器物肩部。除写款外,也有刻款。

民窑器上的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且开始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

嘉靖青花有代表性的是青花三羊纹碗,高105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55厘米。是一件嘉靖年间宫廷用瓷器。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花草。碗内近口沿处绘锦纹。

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6字双行款,外围双圈。

此碗所施白釉莹润泛青,青花发色浓重艳丽,所用青料当系嘉靖朝盛行的“回青”。所绘三羊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阳开泰”。

“三羊开泰”谐音“三阳开泰”,“三阳开泰”本意是《周易》的“泰”卦,为最吉利的一卦,是以三阳爻开始的,其意之所以吉利,是因其寓意“天地交而万类通,上下交而其志同。”

隆庆年间,青花色调蓝中泛紫,浓重艳丽。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庆时青花呈色最佳,造型多样,富于变化,其中仅盒的造型就有四方、长方、八方及银锭式、盘肠式、瓜棱式等,新颖奇特,且制作精细,独具风格。

如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高153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192厘米。盒扁圆形,盒盖平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6字款。此盒造型古朴大方,设色浓重艳丽,纹饰繁复,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

万历时期瓷器一般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青花色调,早中期呈蓝中泛紫,晚期为灰暗晕散,并开始采用浅描手法。

万历款识以书写6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6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4字双行、4字环行、4字钱文十字排列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处的、肩部的、口边的等。

万历各类民窑款大为增多,斋堂款如“玄阴堂”、“芝兰斋”等;吉祥款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福寿康宁”等;赞颂吉祥款如“玉堂佳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等。

万历朝创造了一些新的器物,有筒瓶、壁瓶、莲花瓣式盘、四吉祥开光花鸟盆、高达73厘米的大瓶和多棱器。主要造型有花觚,分撇口式、洗口式、倭角式、出戟式、海棠式,有四方形、六方形、瓜棱形,还有带环耳、兽耳、贴兽纹等。

雕塑类最著名的有青花吹螺人、布袋和尚、八仙、南极仙翁、真武神君、观音菩萨、文昌帝君、仕女、童子和各种佛像。

在装饰方法上,明代景德镇民窑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一改传统的自上而下划分装饰区域与层次的传统做法,创造出一种新的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图案,为我国瓷器装饰的创新开拓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

明代晚期大量生产一种既有东方民族传统风格、又充满着浓郁异国情趣的青花瓷盘,这种瓷盘的内壁6至8个开光,开光内绘各种不同的锦纹和结带、璎珞纹饰。盘心处绘云龙、博古、双鹿或其他题材。

这种器物在江西各地都有发现,这种被欧洲人称为“嘉橹”,日本人称为“芙蓉手”的瓷器,是当时外销瓷中的重要品种之一,为我国瓷器装饰增添了新的内容与形式。

如万历青花开光花鸟纹盘,高37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14厘米。盘撇口,浅壁,塌底,圈足。通体用青花装饰。盘心绘有花鸟纹,盘的内壁绘锦地开光8组,开光内绘花果纹,外壁开光内绘变形灵芝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天启、崇祯时期瓷器的器型大多不规整,而崇祯时的器型不规整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的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而且,此时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崇祯时,器口施**酱釉。

青花主要有4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比较悬殊。崇祯时期,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现象比天启时更甚。此时青花瓷纹饰中多反映出日本风格,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另外,这一时期盛行题诗联句的风气,尤其是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显主,并且与万历那种密麻零乱的纹饰构图,形成鲜明对比。

天启器物款识很少,一般写于器底,格式为“大明天启年制”。崇祯时,从款识上看,有书官窑款识的,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的,此外,还多见随意乱写的“宣德”、“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所以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如青花罗汉图钟,高196厘米,足径145厘米。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

此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都以青花为饰,钟顶的舞部与边部绘以缠枝花卉,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

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设计巧妙,使精巧的瓷钟平添几分庄重气派。

钟体洁白莹润的釉面上,以工整细腻的淡描青花描绘十八罗汉图,画中人物或卧或立,各持法器,各显神通,形象鲜明生动。此钟在天启青花大多画意粗率的器物中堪称精美之作。

明末清初时期,文学艺术繁荣,不仅为瓷器纹样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而且还深刻影响着瓷器装饰画面的艺术表现手法。

民窑瓷器上的许多人物画中除了常见的婴戏图、八仙祝寿外,表现戏曲故事也特别盛行,《三国演义》《西厢记》《水浒传》等作品中的内容比比皆是,这与明代万历以来带有版画的戏曲剧本的大量流行有关。

如崇祯青花人物纹缸,高145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95厘米。缸直口,平沿,深腹,腹下渐收敛,平底,底心略凹。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人物纹。山石掩映的军帐前旌旗招展,大将吕布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百花袍,身后有一侍者,周围站立几名武士,手持兵器。

吕布对面李肃手捧珍宝,献给吕布,其身后的几名随从也各持宝物。周围绘有旗帜、军帐、城池、山水、草木等。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此缸描绘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中的《馈宝说吕布》一节,李肃受董卓之命,带着赤兔宝马、黄金、珠宝、玉带等宝物来到洛阳城下的吕布军帐中,说服吕布投降。匠师巧妙地将此故事情节移植到器物的装饰画中,人物形象生动,青花色泽浓艳,为崇祯朝青花瓷器中的上乘之作。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继承前朝的之外,也有因时代需要变化而新产生的,如永乐、宣德时期的压手杯、双耳扁瓶、天球瓶等。

成化时期则以“天”字盖碗等为典型器物;正德、嘉庆、万历各朝的大龙缸、方斗碗、方形多角罐、葫芦瓶等也都颇具代表性。另外也有各式文房用具如笔管、瓷砚、水注、镇纸、棋子、棋盘、棋罐等瓷器传世。

东倒西歪毛衣的织法介绍如下:

毛衣的织法有从上往下织、从下往上织、单片织、整圈织、挑边织、挑袖织、缝袖织、平针织、花样针织等等就是各种各样的图案针织法。起双边,两边都是辫子式起法,第二步就是绕线加针,一次加6针,加6次。

一款织法最简单的毛衣,一字颂,自带袖超级合身。实用编织起针法。当你想要织一件漂亮的毛衣时,首先要设计好毛衣款式。选择舒当款式来设计,腋窝处和袖山处要怎样收针才好看。合起来正身,织11组花,边是搓板针8行,平收。

毛衣的编织方法:

1、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首先起针就起22针来做个编织示范。

2、起针22针后开始织上下针的衣领。织到自己喜欢满意的高度。然后开始织下针,同时分针,准备加针。以第4、8、15、19针为中心针,隔一圈织到以上4个中心针的左右各加一针。同时在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

3、织到领子需要的大小时,增加棒针到4根针,然后圈织下针。依然在中心针的左右各加一针至大小适合为止。

4、肩部织到需要的高度后,把双侧袖子的线圈用零头线穿起来备用,开始编织身体部分

5、把身体部分直到需要的长度后开始编织毛衣的边,毛衣边用上下针来编织。这样织出来的边不卷边。

6、身子部分编织好后,再开始编织衣袖,把一只袖子的线圈穿起来开始编织下针,根据自己喜欢袖子的大小在腋下来间隔收针。

7、袖子织到需要的长度后开始织上下针的袖口,织到需要的长度后收针,这样一只袖子就织好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只袖子也编织完成,这样从上往下开领套头毛衣就编织完成了。

开衫毛衣编织教程新手入门如下:

第一步:起34针织上下针,织到需要的毛衣开衫的边子合适的长度。

第二步:然后开始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织到腋下的位置。

第三步:然后开始通过分针进行织,分前胸18针,后背18针,前胸要分在两个棒针上每个棒针上9针。

第四步:先织后背,同样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织到领子处,左右肩部个留4针,中间线圈用线头穿起备用。

第五步:然后开始织前片,同样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在前襟处,正面收针各收2次,左右两边各留下4针,织好后在反面与后片的4针缝合。

第六步:然后把前襟和后领每个辫子里挑出一针,织上下针,来编织开衫的边子,织到需要的宽度再收针。

第七步:接着把袖子挑起来,每个辫子里挑一针,开始织圈织下针,间隔适当的距离在袖子下面收针。

第八步:然后把袖子的边织好,另一只袖子也用一样的织法来完成,最后全部编织好后,稍微整理一下,漂亮的毛衣开衫就编织好了。

开衫毛衣具体织顺序:

开衫毛衣身体和袖子都是从下往上织,织到毛衣得分腋下得地儿接着再将它们串到一块儿缝合。也可以直接织身子接着加针织猫头鹰肩部,袖子最后挑织。

编织插肩袖有一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工具和原料:毛线,毛线针。

1、首先,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起68针作示范来用,具体还需要根据大小来起针。

2、然后,分配在三根针上开始编织领子。织一针上针,然后再织一针下针。重复编织到需要的长度。

3、开始分针,领子织好后,分出前胸、后背、双肩。其中前胸22针,后背22针,双肩个12针;分在四根针上。

4、这一步是插肩的关键,编织毛衣茎。分配好4根针上,我们就开始织下针,每次织到每根针第一针后和最后一针前,各圈加一针,织下针。第五步,不加不减圈织一圈下针。

5、再织一圈不加不减的下针,然后再重复第六步的织法。一直编织到腋下。

6、编织到腋下后,把两袖子用线穿起。胸背部连接起来圈织下针织到需要的长度然后换织一针上针,一针下针开始编织边子,织到需要的长度收针。

7、织两袖。那用线穿着的线圈,用针穿好开始织下针,每隔3-5排圈收2针,织到需要的长度。

8、然后织衣袖边,改用上下针,一针上针,再织一针下针。织到需要的长度,然后收针。

这样就完成了。

人站着容易晃动,导致成像质量不好。磁共振成像又称核磁共振、核磁、MRI,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主要是利用较强的外部磁场与人体当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时产生的磁共振现象,最终通过专业设备成像的一种检查方式。磁共振成像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磁共振成像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性检查手段。该检查主要利用磁共振设备,通过扫描患者患病部位,得到该部位的图像,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检查部位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范围程度等,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半开襟的前片做法如下:

1、准备好棒针和毛线,我们起针来做个编织示范。我们毛衣下面开始编织,起34针织上下针,织到需要边子的长度。

2、然后开始分针;分前胸18针,各9针,后背18针。

3、先织后背,同样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织到领子处,左右肩部个留4针,中间线圈用线头穿起备用。

4、开始织前片,同样正面织下针,反面织上针。在前襟处,正面收针各收2次。左右两边各留下4针,织好后在反面与后片的4针缝合。

5、然后把前襟和后领每个辫子里挑出一针,织上下针,来编织边子。最后把袖子挑起来,每个辫子里挑一针,开始织圈织下针。

衬衫是一种穿在内外上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用的上衣,男衬衫通常胸前有口袋,袖口有袖头。中国周代已有衬衫,称中衣,后称中单。汉代称近身的衫为厕牏。宋代已用衬衫之名。现称之为中式衬衫。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衬衫,是无领、袖的束腰衣。

14世纪诺曼底人穿的衬衫有领和袖头。16世纪欧洲盛行在衬衫的领和前胸绣花,或在领口、袖口、胸前装饰花边。18世纪末,英国人穿硬高领衬衫。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1837—1901年间),高领衬衫被淘汰,形成现代的立翻领西式衬衫。19世纪40年代,西式衬衫传入中国。衬衫最初多为男用,20世纪50年代渐被女子采用,现成为常用服装之一。

衬衫原来是指用以衬在礼服内的短袖的单衣,即去掉袖头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没有袖头的上衣,有衬在里边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较长的衫。

如在《水浒传》之《林教头风雪山神》中,林冲“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盖(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脱将下来”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时候,妇女们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学家元稹在《杂忆》诗中便有“忆得双文衫子薄”的诗句。

肩部按摩器的选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布套:通常江浙和福建一带的肩部按摩器选用的材料是比较差一点的pu料,淘宝上卖125以下的基本上都是。这点从表面色泽可以看出来,有一些看上去颜色光的流油,那种肯定是劣质pu了,这种布套因为染色时用的颜料不好,会引起脱色,皮肤过敏等不良后果。另外,因为肩部按摩器里面是用震动马达,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劣质布套会磨破,使电器结构裸露在外,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广东一带特别是深圳生产的肩部按摩器选用的布料会相对好一些,深圳的厂家货物通常都是出口,用的环保pu料,比较结实耐用,比如康达,倍达康的肩部按摩器,2)马达:严格来说这个应该称为电磁线圈,这个对产品质量和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浙江平阳的工厂用的电磁线圈比较粗糙,线圈比较小,不像深圳的厂家通常选用的纯铜线圈,因此按摩力度比较小,按摩的舒适程度会差很多。当然也有部分浙江厂家质量也不错,比如i-rest,荣泰等。3)功能:这个要澄清一点,现在市场上很多肩部按摩器宣称有50种按摩功能,这些是鬼话,按摩功能要看产品的结构和程序。有些便宜的肩部按摩器,本身的结构只有一个马达,或者两个马达用一个塑料盒子固定,这样的结构按摩的区域就会定死在一个点,即使程序设计了50个功能,实际按摩起来却效果差不多。有些深圳的肩部按摩器厂家设计比较合理,他们把两个电磁铁分开,可以左右肩单独捶打,这样就可以设定更多程序,达到多种不同的按摩效果,最高的可以做到20多种模式。4)加热:一般的肩部按摩器没有设置加热功能,其中有很多厂家是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实现加热功能。其实加热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当肩部捶打10分钟之后,辅以按摩器的热敷功效,对肌肉劳损,肩周炎等有奇效。本人的肩周炎就是这样治好的。 所以,选购肩部按摩器,一定要火眼金睛,一看二摸三试,只买对的,不一定买贵的

1、拿到裁缝店去把那部分缝在里面看看,单色可以两边对称缝合了。

2、缝上一些装饰遮盖一下,比如丝带花或者蝴蝶结之类的。

3、如果只是勾出来就小心地用针把丝挑到反面,然后把因为勾丝被抽皱的部分轻轻拉平。最好用低温熨斗虚一下效果比较好。

4、把勾丝部分挑到反面去,再用针尖在勾丝部位加上一点点无色指甲油就可以了。(注意用量,加指甲油目的是防止它再脱针、脱开)

扩展资料:

针织衫和毛衣的区别:

针织衫可分为棉针织衫和毛针织衫两大类,毛针织衫俗称“毛衣或毛衫”,包含仿毛或毛混纺针织衫。针织衫是指使用针织设备织出来的服装。毛衣是针织衫的一种。针织衫的原料除毛线外,还有棉线、各种化纤线等。

棉针织衫和毛针织衫加工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哦,棉针织衫有裁剪和缝纫工艺,毛针织衫没有这二个工艺。衣片之间通过缝盘编织而成 毛衣属于针织衫范畴,毛衣是以服装材质命名。 针织衫是以工艺(织法)命名的,一般内衣、棉的运动服、袜子等都属针织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4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