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信鸽,是放了群养的,可是不爱家飞,飞一会就停了,有的还歇在别人房上,有办法解

我有很多信鸽,是放了群养的,可是不爱家飞,飞一会就停了,有的还歇在别人房上,有办法解,第1张

[转] 怎样让鸽子“家飞”达到两个小时以上时间,方法有五点

一、要做到循序渐进:首先在“家飞”时,不能性急,从时间上来讲,一定要做到由少到多逐步加大运动量的方法,待鸽子习惯成自然之后,出棚就会远走高飞,看不到踪影,不到两个小时它是不会落棚的,这是我在“家飞”时所体会到的。我们知道:一般信鸽平时自由“家飞”都能达到20分钟。我实行的办法是:从开始的20分钟,再增加10分钟,在这个时间内飞行4~5天后,又增加10分钟,然后再待5~6天稳定后,继续增加10分钟,依次类推,直到能飞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后为止。此时的鸽子已形成“习性”它定会在以后的飞行中,不飞到一定的时间,它是不会落棚的。到这个时候的鸽子已具备有极好的体质和状态,可以说是:体轻如燕、飞速闪电、不疲不倦、神态依然,为此它就具备长途跋涉千公里当日归巢的能力,然后待它再飞行300~500~700公里时,获取好的成绩就不在话下。往往有经验的赛鸽高手会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当天参加“A”协会的比赛后,第二天紧接着又去参加“B”协会举办的300或500公里比赛,还会获取好的佳绩。这就充分体现出“家飞”两个小时以上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的存在。

二、分批先后开笼放出,也是为了让信鸽“家飞”时间长的一种有效的好方法。比如你饲养20羽赛鸽,开笼时,先让10羽起飞后,待自由飞翔20分钟快要落棚之时,再把第二批鸽放出,放出后的第二批鸽又能飞行20分钟,这就带动了第一批能连续飞行40分钟时间,待连续飞翔3~4天后开始一起放出飞翔5~6天后,再以后的时间内,以每隔三天增加10分钟时间,直到能飞翔两个小时以上后,方可稳定下来,达到自由飞翔两个小时以上的目的。

三、以幼带老:我们知道,没开始或刚开始换羽的幼鸽,因年轻有冲力,像青年人一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没有过多的顾及和私心杂念,为此,特别喜爱长时间的飞翔运动,要利用它来带动老鸽飞翔也是一种有效的飞翔办法。但什么问题都要一分为二的来对待,事物的本身就存在两重性,有利就有弊,有利的一方是善飞翔,不足之处是爱丢鸽。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很明确,对那些已经“家飞”过20天左右的幼鸽再飞失的话,你就没有必要再去疼爱和关注它,早丢比晚丢好,省得浪费时间和钱财。实践证明,也是如此。而对那些刚一出棚,就随大群飞失的幼鸽还有寻回的价值,因为它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随大群飞失是属正常现象,不能给它戴上不好的帽子,这样的幼鸽一旦丢失后,还有找回的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它,让它丢好了。

四、捆布条或捆稻草法。在给信鸽的尾部捆布条或稻草是早期古老的办法之一。但目前仍然适合信鸽的飞翔之用。具体操作规程是:在信鸽的尾羽中间四根处,用一别针横穿尾羽,然后把一尺左右长的布条或稻草,捆在尾羽别针处,当你捆上布条或稻草后,此时的鸽子自然会产生恐惧心理,胆战心惊,而且其他鸽子看到后,也会惊慌失措,这时鸽子就会远走高飞长时间的飞翔不肯落棚,此办法即简单又方便,还适用,定能达到长时间空中飞翔目的。但要注意不要捆得时间过长恰到好处为止,只是隔几天弄一次,让信鸽仍保持害怕之感,一直做到能够达到飞翔两个小时稳定后方可停止。

五、鸽子不愿意飞的原因。笔者观察发现,信鸽不愿意的原因是有各种因素造成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有病鸽:信鸽在“家飞”和训放中,由于卫生条件不佳,都有可能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往往有的鸽子在自己棚内很健康,而由于超负荷的“家飞”和训放运动量的加强,会造成幼鸽内伤问题的出现。这种内伤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者在集体鸽笼里训放中,由于拥挤和其他病的鸽子在一起,也会传染给不健康的鸽子。

②像毛滴虫、球虫、线虫和各种寄生虫也在吸收鸽体内的营养,也会造成鸽子不愿意飞的因素存在,严重者,如不及时发现治疗,还会造成死亡。

③因训练过度,或参赛后的鸽子不能得到适当的修养,也会造成体质下降、疲劳过度现象,这样的鸽子也不愿意飞翔。

④缺乏营养,或过于肥胖的鸽子,也不愿意飞翔等……只要我们稍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几种不愿意飞翔的现象出现。但还应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有个别懒鸽子,就是不愿意飞翔,如果你非强制它飞行时,它就会易落高处,假如出现这种情况,你千万要留心它,特殊对待,千万不要形成落一带多的现象,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赛鸽的体型主要是由遗传导致的,当你的鸽子配对双方都是大体型鸽的时候,那么后代往往也会是大体型鸽,当你的鸽子都是小体型鸽的时候,那么后代就会越小。

而鸽子体型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由粮食影响,比如说上一代养得比较糟糕,下一代只要营养跟上了体型也就上来了,而一些地方比较冷,鸽子长时期都需要吃大量的食物来御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赛鸽体型变大。

很多鸽友在育种的时候很喜欢大体型的鸽子,觉得大体型的鸽子育种价值很高,这也的确如此。这是大体型鸽子的一大优点。

而我们说大体型,一般都是说在训放之后调整后的体型,一般来说比赛结束之后,鸽子调整一下状态,体型就会上来。在训赛期间由于高强度的训练,赛鸽体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小。而赛后调养变大一些的赛鸽要是有成绩,作为种鸽会比较合适。

当然,比赛之前和比赛之后的体型也算是相对的。大体型的鸽子在比赛之前的体型也比较大。比较大的体型一般适应短距离赛事。

大体型的鸽子在飞短距离的时候有很多优点,比如说不容易受到逆风的影响,比如说天气好的时候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等等。这算是竞翔上面的比较大的优点。这也成了很多鸽友选择短距离赛事的鸽子的一个参考。

而大体型主要说的是骨架大一些,肌肉饱满一些,而非一些肥胖的鸽子。肥胖的鸽子重量大,而肌肉撑起来的身躯重量轻。脂肪要比肌肉重很多。

因此不是把鸽子养胖就是大体型。肌肉会是竞翔的动力,而脂肪就是竞翔时的负担。不要将你的赛鸽养成肉鸽还觉得这是大体型的鸽子。而鸽子的体型在后天的影响中不会很大,后天变大太多的往往就是肥胖。

一、站姿

(一)如果一羽鸽子站的姿势明显大于45度,大有直立起身子站的样子,多数是能在中短距 离赛事上获高位奖的速度鸽;身体呈水平型态站着的,属长距离赛鸽的偏多。

(二)从鸽子的正前面看去,两个翅膀间距太宽的鸽子,翅膀弧度(不含羽条部分)较平;这样 形状的翅膀,由翅膀所获得的升力不够,飞翔时不省力,不能持久飞翔,只适合短距 离和易飞的赛事。

二、手感

(一)鸽子上手,即刻以手指抵在鸽子胸腹下,用心以手指感觉鸽子心跳频率的快慢和心脏 博动力的强弱(大小),感觉心跳频率持续快速、博动声音大而有力的,甚至能感觉到胸 腹部血管血液快速流动的,是最好的快速鸽。意识中几乎感觉不到心跳,或者太弱、 相对明显慢和平稳的,是长距离鸽;心跳频率高速而博动弱小的,是一般能力的中短距 离鸽。而心跳频率平稳但博动较强和有力的,是擅长快速和耐力持久的优秀长距离 鸽。

用这种方法鉴别鸽子,必须上手即进行,几分钟后等被握鸽心态平稳下来,再感 觉就不准了。初始手指感觉不够灵敏,可以把耳朵贴到鸽背上测听。

(二)以手指按压被握鸽子的胸肌,在最基本的“偏硬、适中和较软”等三个感觉中,它们 分别属于短(500km内)、中(700km)及长(1000km)距离的鸽子。

(三)鸽子的重量跟其所适应的赛距有关,也跟活条、死棚、是否一直参赛等不同的饲养状 况有关,没有绝对统一的尺度,全凭鸽主适情调整和掌握,是一种能够人为控制的可 变化的浮动指标;只要不是用于参赛,它不属于鉴鸽标准的范畴,一般不以此来衡量一 羽鸽子的好坏。

(四)鸽子上手被握的体型感觉只有平顺、趴卧和架膀(耸起双膀,缩回脑袋,初始上手握着 不方便;这里所说的架膀与通常所描述的肱骨较长、拍翅频率不快的型态不同,它实际 是一种不多见的力量型快速鸽,不能统统误以为是一种生理缺陷)三种型态。

1架膀鸽的双翅筋肉极为强劲,具有超强的爆发力,能在其极限赛距内高速飞行,常 常是中短距离赛的王者。

2平顺型的较常见,属于“中性”体型,双翅在手中也能保持自然紧抱身体的原有姿 态,是崇尚“手感”舒适的最佳类型,适应赛距也较广。

3 趴卧型的鸽子一上手就头、躯干和尾巴向下弯,双翅与架膀型的鸽子相反,不是向 上提,而往下垂。

如果把鸽子的体型夸张地比喻成我们所熟悉的能在空中滑飞的器 具,趴卧型鸽是一个在空中按正确方法(凹面朝下)掷出的“飞碟”,平顺型鸽是个 被掷出去的“铁饼”(上下两面凸),架膀型鸽是按错误方法(凹面朝上)掷出去的“飞 碟”;哪一种能滑飞的最远可想而知。由此比较可以知道,趴卧型鸽是唯一一种能由 体型获得一定升力的、飞行最轻巧和省力的体型鸽。这种体型相对比较适合飞较长 距离和难飞的赛事,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飞长距离,中短程赛距的优秀鸽中也能见 到这类体型。

(五)好的鸽子会长有一身贴身和柔软的羽毛,羽毛的质感可以从柔软、紧薄和粗细等三个 方面去审视;防蚀能力从油、粉两种性质上去区别。从道理上讲,蓬松就不会有紧薄的 感觉;纹理较粗的,肯定会缺乏柔软和弹性的质感;羽毛的防蚀性质,不是油质就是粉 质。简单一点,不易看出羽毛叠压边缘,通体羽毛紧抱融成一体的称为紧;手感光滑、 流畅如丝的称为细;羽色偏暗(脏)的为油质羽毛,羽色亮丽、羽粉多的是粉质羽毛。

用 于短距离赛的鸽子,对羽毛的要求用不着如此苛刻;当持久力决定一项比赛的胜负时, 例如中、长距离或比较难飞的赛事,才会显现出优质羽毛的明显优势。

(六)我喜欢主羽从第三根就开始有缝隙,并且羽面排列成“百叶窗”状,越往上缝隙越大 的翅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条”;羽翅过宽(指单根羽条的横面)的构不成这样的形态。 最好的主羽羽条是底部宽、端部窄。底、端宽度变化不大的,即便是很窄的羽条,也 不是最理想的羽条;这样的羽条,从力学角度去说,拍翅时端部承受的压力偏大,变形 太大更容易折断。

话得说回来,虽然主羽羽条没有缝隙或者缝隙不大的鸽子拍翅频率 快不过缝隙大的,但有这种羽条的鸽子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的拍翅效率是最高 的,只要有很好的气力,在一定赛距内,照样可以赢(譬如詹森鸽子的翅膀,这种类型 的就较多)。总之,鸽子不完全是仅凭翅膀在飞;再说,比赛日也不是就一种天气,就是 再完美的翅膀,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天气。

(七)我认为主、副羽连接处等齐或主羽长于副羽的鸽子各有用处,这就应了“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那句话:同样的距离,主羽长的可以少拍几下翅膀,对节省体力有好处;主羽 短的当然要多拍几下翅膀,由此比前者会飞得更快,不过体力是要消耗的更多一些。 无数事例证明,鸽子中有很多东西都是要“适中”为佳的,为此,我选择主、副羽连 接处等齐或差异不大的鸽子。这样,无论哪种赛距或赛况我都不怕。

库巴克信鸽,它的鼻形应长得紧凑,鼻形要长而平整,鼻根处要收紧,整个鼻子与前脑要连接紧凑。鼻根与鼻尖长得越长越好。羽毛应是紧、密、薄,富有弹性、光泽,并且柔顺。这样,信鸽在飞翔中羽毛给它带来的阻力就小。

库巴克信鸽的特点和特征

信鸽头部较大,前额发达,头顶宽且圆后脑饱满。头型有弧形及苹果行等。眼睛明亮、清澈、眼球可以上下抖动瞳孔呈圆形,双目神采飞扬。然后再观察它的颈部,好的信鸽颈部粗短,如果颈部细长,那就说明这个信鸽为次品。

看体型良好的信鸽体型均匀,背部要平坦,呈圆形的为最佳。体短且呈三角形,腹部紧缩的信鸽飞翔速度较好,体长的信鸽,胸肌发达,用手指压下去有弹性,肌肉较厚。

看龙骨好的信鸽龙骨较直,如果弯曲的应淘汰。因为龙骨不正必然影响飞翔。龙骨下趾骨之间的距离越短越好,一般以1至2指宽较好。龙骨和趾骨的健全象征着耐力和速度。

观察飞翔情况好的信鸽飞翔展翅幅度大,羽毛致密有光泽,手感平滑。主翼居中,收翅后主翼羽尾近尾羽上方中央。尾翼应紧实,与身躯呈一直线,不可蓬松无力或大长拖尾。

总的来说,良种信鸽的鉴别应强调综合性能。不能偏向某一个优势,同时还应考虑他的来源及整体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95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