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共有多少课时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共有多少课时,第1张

佛山市同济小学

五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

下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的: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记录本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

探究过程

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

安装一个小缆车

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关弹力应用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或有关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

课后拓展

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

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

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

(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

(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

(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2、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

(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

(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

(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

·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3、反冲力的应用

(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

·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

(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4、小结

(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

(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小车载重

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

(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

(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

(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说说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说说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说说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说说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时 间

第一课时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

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

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说说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

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

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收集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佛山市同济小学五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下册第一章 运动和力第一课时 我们的小车教学目的: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记录本。教学过程:引入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探究过程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安装一个小缆车。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小结: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关弹力应用的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或有关。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课后拓展。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2、用气球推动小车。(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3、反冲力的应用。(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节日燃放的烟花等。·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4、小结。(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五课时 小车载重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 (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七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二)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解: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说说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说说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说说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说说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时 间第一课时 时间在流逝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说说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收集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太多了,你留个邮箱吧?看对不对?

五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

下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的: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记录本。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

探究过程

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

安装一个小缆车。

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关弹力应用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或有关。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

课后拓展。

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

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

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

(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

(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

(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2、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

(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

(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

(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

·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3、反冲力的应用。

(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

·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

(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4、小结。

(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

(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小车载重

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

(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

(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

(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解: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说说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说说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说说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说说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时 间

第一课时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

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

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说说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

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

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收集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你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能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探索发现,拓展思维,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萌发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探索意识。

 发现扑克牌的多种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让扑克牌站立,感受扑克牌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稳固性的不同。

 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手指游戏“开门”,有搭积木、折纸的经验。

 物质准备:扑克牌(包括长边、短边对折的牌,用于比大小的10以内的牌)、篓子、盘子各若干,与扑克牌有关的变魔术视频,铃鼓,自制的皇冠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双手合拢(一张扑克牌藏于手掌心),边念儿歌边依次打开五个手指。

 儿歌内容:一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我进来。

 指导语:打开我的五指门,里面藏着什么

 二、比一比,了解扑克牌的外部特征

 指导语:仔细看看你的牌,和别人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边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牌边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扑克牌上的花纹、图案、数字各不相同。

 指导语:扑克牌可以怎么玩呢一起和石老师玩个“比大小”的游戏吧。

 如教师说“比、比、比大小,我是红心4,谁的牌比我大,请你赶快举起来”,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迅速作出判断,如果手中的牌比4大就举起来。

 三、试一试,让扑克牌站起来

 指导语:小朋友们猜一猜,扑克牌可以站起来吗我们让它站在小椅子上试试吧。

 幼儿尝试,教师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表述,如“让扑克牌靠着椅背站立”。

 指导语:怎样才能让扑克牌自己站起来呢

 幼儿再次探索,教师引导他们用折叠的方法尝试,重点介绍“短边对折"和“长边对折”。

 四、搭一搭,感知长边、短边对折稳固性的不同

 1.出示长边、短边对折的扑克牌,探索高楼怎样搭。

 指导语:老师这儿有什么它们能站起来吗那可以用它们搭高楼吗谁来试试

 请两名幼儿分别用长边、短边对折过的两种牌搭高楼,发现“很难叠高”后,教师出示未折过的扑克牌,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小结:搭高楼时动作要轻,一层楼上平放一张扑克牌,再搭第二层,用这种方法搭高楼就容易多了。

 2.尝试用长边、短边对折过的扑克牌分别搭两座四层小楼,比比哪种楼房比较稳固并说说原因。

 3.搭高楼比赛,比比谁搭的楼房又高又稳。

 指导语:我们发现短边对折的扑克牌搭的楼房比较稳,那现在就用它来进行搭高楼比赛,同等时间内谁搭的楼房层数最多最稳固,谁就是我们班的搭楼高手。

 幼儿比赛,教师提醒幼儿动作要轻。搭得最高最稳的幼儿,教师奖励他一顶皇冠。

 五、赏一赏,感受扑克牌玩法的多样性

 1.“刮牌”表演。

 指导语:石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扑克牌,我不仅能让它们都站立起来,还能让它们听口令走路呢。

 2.欣赏变魔术视频,结束活动。

 指导语:扑克牌还是魔术师的最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师是怎样用扑克牌变魔术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趣玩”为着眼点,以游戏贯穿始终。从玩幼儿已经熟悉的手指游戏“开门”、数学游戏“比大小”导入,让幼儿带着快乐的情绪自然地进入到主要活动。活动中,教师不断抛出问题,比如:“猜一猜,扑克牌可以站起来吗”“用扑克牌怎么搭高楼”而且,每个问题都力求让幼儿通过游戏得以验证。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科学探究意识得到激发,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团、搓、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体验参与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魔法盒(内装泥工作品)。

 2、橡皮泥若干。《卖汤圆》音乐光盘。

 3、碎皱纹纸若干。

 4、塑料小碗6个。

 活动过程:

 一、用魔法盒引发幼儿兴趣。

 1、魔法师:我是小小魔法师,我的魔法最高强,变出许多好东西,小朋友们真欢喜。说变咱就变。

 2、展示泥工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感知橡皮泥的特征。

 幼儿捏一捏橡皮泥,说说有什么感觉。

 小结:橡皮泥软软的,有点粘,可以捏成很多东西。

 三、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汤圆的技能。

 (一)、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用大拇指和食指从橡皮泥妈妈的身上分出一个泥娃娃,放在左手掌心上,用右手掌盖在上面,然后左右转圈转动,边转边团,就能做成一个光滑的圆球。

 2、重点提醒幼儿每次取泥不要太大,团圆时要绕成圈稍用力。

 要将橡皮泥团圆且大小差不多,注意保持泥工板清洁。

 (二)、边唱儿歌边团汤圆,然后放在小碗里。

 儿歌:手心转呀转,转个圆圈圈,汤圆团呀团,我的汤圆圆又圆,你的汤圆圆不圆。

 幼儿齐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四、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如何将汤圆变得“好吃”。

 将圆压扁,在里面放一些馅(注意不要放的太多或太少),然后捏紧口,将圆揉成圆圆的,注意馅不要露在外面。

 五、随音乐《卖汤圆》进行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巨鹿县直幼儿园王明稳)

幼儿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处可见,我们常常看见幼儿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对用各种各样的瓶子玩游戏青睐有加。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挖掘出瓶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探讨,挖掘瓶子的各种玩法,并进行尝试,使幼儿知道瓶子不但可以玩,还可以锻炼身体。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瓶,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大胆创造玩瓶子的各种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通过一物多玩,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活泼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饮料瓶子若干、音乐磁带、活动场地,红旗一面,玩具枪、场地图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利用饮料瓶子进行准备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手持瓶子,将瓶子当作马儿,骑马来到活动场地。

 2、做“开汽车”的瓶子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合作探索瓶子的各种玩法,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刚才你们把瓶子变成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当足球踢着玩;把瓶子竖起来当打气筒玩;可以滚着玩;把瓶子放在地上当小沟跳;几个人可以打保龄球玩,还可以做成拉力器玩——等。)

 2、小朋友想得真多,老师也有许多瓶子的玩法,你们想玩吗?

 (1)跑的练习。

 幼儿按早操队形站好,把瓶子放在自己的脚前。跟着教师绕瓶子跑,不碰到瓶子。

 (2)跨跳练习。

 幼儿按早操队形站好,第一、三组向二组靠拢,第四、六组向五组靠拢,变成两大组,小朋友把手中的瓶子放到在脚前,(幼儿顺序练习或请个别幼儿练习)用很快的速度跨过去,但不能碰到瓶子。

 (3)双脚跳

 把小朋友分成9个人左右一组走成圆圈,放下手,把手中的瓶子放到在自己的脚前。请小朋友围着圆圈,双脚并拢,跳过瓶子,跳时要双脚并拢,要连续跳,看谁跳的好。

 (4)投掷练习

 幼儿站成一横排,学习投掷。

 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但用瓶子锻炼了身体,而且想出更多好玩的方法来。

 三、游戏:炸碉堡

 小朋友,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在解放军解放中国的时候,有一个勇敢的解放军叔叔。在参加每项任务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我们也来学解放军叔叔来完成一项任务,好吗?

 1、讲解游戏规则:手拿手榴弹(瓶子)绕过树林,跨过小沟,来到小河边,河水很急,没有桥怎么过去呢?小朋友要想办法搭桥过河,大家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去过河,然后迅速爬过草地,向敌方投弹,投弹后要迅速卧到掩护同伴。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炸毁敌人的碉堡,取得最后的胜利。

 2、幼儿了解活动场地,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

 3、幼儿武装好,(背着各种玩具枪),幼儿分成四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开始玩游戏。

 4、幼儿炸毁敌人的碉堡获胜,大家欢呼胜利。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参加游戏时表现的非常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和敌人作斗争。我们现在也要多学本领,将来长大要保卫我们的祖国。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用瓶子玩的真开心,我们把瓶子装起来(带领幼儿收拾场地上瓶子),送给别的小朋友玩。

 活动评价:

 在活动中幼儿和教师溶为一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挖掘出瓶子的各种玩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特别是最后的《炸碉堡》的游戏,是本节活动的高潮,幼儿扮演小解放军,互相合作,能用瓶子解决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整堂活动气氛活跃,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幼儿的创新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当鼻子出血了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回忆过生日的经验,能用语言表述过生日的情景。

 2、乐意参与集体活动,感受过生日的快乐,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生日歌的磁带、录音机。

 2、事先布置好生日树(上有12根树枝、12个数字)。

 3、每个孩子一张大头贴、一张苹果卡片,1—12月的若干小卡片。

 4、教师的生日卡片一张,生日帽。

 活动过程

 (一)放生日歌引出课题,请幼儿谈谈自己过生日的经验。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听一听是什么歌曲?(播放歌曲)是什么歌呀?(生日歌)对了,这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一首歌《生日歌》。

 2、什么时候要唱生日歌?(过生日的时候)

 3、那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呢?

 4、你和谁一起过生日的?是怎么过的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说一说。(讨论)

 5、幼儿讲述过生日的情景。

 小结: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有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的,有的是和爷爷奶奶过的,有的到公园玩,有的去逛超市,还收到了好多生日礼物,你们心里觉得怎么样?过生日真幸福。

 (二)介绍生日树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生日树,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来看这根树枝上的数字是几?(是1),那么这根树枝上的数字呢?(依次说到12)这棵生日树一共有几根树枝?(有12根树枝,12个数字)。

 2、这棵生日树有个小秘密,这里的1表示1月,2呢,表示2月,(随便点月份),12根树枝表示12个月,一年只有12个月,所以12根树枝表示12个月。

 (三)制作生日卡片

 1、你们想知道我的生日是几月吗?告诉你,我的生日是2月。(出示生日卡)看,这是我的生日卡片,卡片上有些什么?(上面有我的照片,下面是我的生日2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想不想也有一张自己的生日卡片呢?我们自己来制作一张生日卡,怎么做呢?(先贴上自己的照片,再贴上自己的生日)。

 2、做好后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生日是哪一月,再把生日卡片挂在生日树上,要看清楚,你的生日是哪个月,就要挂在哪个月份的树枝上。我的生日是2月,我应该挂在哪里呢?谁来帮帮我?现在请你们动手做生日卡片吧。

 3、幼儿制作生日卡片。

 4、幼儿挂生日卡片。

 (四)师生共同布置生日树。

 1、挂好后幼儿之间互相检查。

 小朋友的生日卡片都挂好了,生日树上好热闹呀,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挂对了?小眼睛找仔细了。小朋友都挂对了,拍拍手表扬自己。

 2、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日树上哪个月生日的人最多?到底谁最多呢?我们一起数数看。

 3、小结:今天生日树可真热闹,你们高兴吗?生日树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还可以提醒我们每个月都有谁生日呢。

 (五)师生同唱生日歌。

 1、给3月份过生日的小朋友戴生日帽。

 这个月是3月,看看3月生日的小朋友是谁?用热烈的掌声请3月份过生日的小朋友上场。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生日帽,漂亮吗?谁愿意帮他们戴生日帽?

 2、过集体生日,体验集体生日的快乐。

 (1)今天我们一起为小寿星过生日,唱《生日歌》好吗?

 (2)播放《生日歌》,师生同唱。

 (3)师生说祝福语。

 祝福我们的小寿星越长越可爱,越长越聪明。你们有祝福的话想跟他们说吗?

 (4)小寿星开心吗?为什么?(因为有这么多人给你们过生日,真幸福)请摄影师帮我们拍照,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开心的时刻。(师生拍照留念)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内容

 游北京

 重点领域

 健康

 相关领域

 社会

 活动目标

 1、能肩上负重进行走、跑、跨、跳、钻、爬等动作,动作灵敏,有一定耐力。

 2、了解北京的主要建筑物,并能根据信号与指示牌进行活动。

 3、活动中能不怕困难、勇敢向前。

 重点、难点 重点:能负重进行各项活动。

 难点:能自己设计旅游路线。

 活动准备

 1. 竹梯一架、轮胎依次叠起四层(长城)、长绳两根(水立方)、

 拱形门(天安门)、软垫三块(工人体育馆草地)、雪碧瓶制作的枫树五棵(香山公园);红旗一面;书包、装满水的饮料瓶和小积木,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 写有“长城”“水立方”“天安门”“草地”“香山公园”的路牌

 (同时也画有简笔图案)五块,分别插放在相应的器械边。

 活动过程:

 一、谈谈我了解的北京。

 1、教师:“我们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你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地方吗?”

 2、幼儿自由交流,了解北京的著名建筑物。

 二、幼儿了解线路。

 1、幼儿自由观察场地上游戏材料,启发幼儿根据字牌的提示认认、读读是什么地方。

 2、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的旅游路线。

 3、集体归纳旅游路线:走过“独木桥长城”→跨跳过“水立方”→钻过“天安门”→爬过“草地”→穿过“香山公园”→到达露营地。

 三、幼儿自主探索旅行路线。

 1、幼儿自由探索、练习,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2、幼儿讲述探索的方法并示范。

 3、教师根据幼儿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指导。

 四、游戏:游北京。

 1、讨论旅游所需的物品。幼儿分散准备,“水”、“点心”放在各自的书包内。

 2、幼儿游戏,并鼓励、表扬活动中不怕累、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幼儿。

 五、放松活动。

 教师:“如果有机会小朋友可以亲自去游北京,了解我们北京的魅力”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区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匹配。

 2、愿意参加集体游戏,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水果

 2、红苹果、黄香蕉、绿梨子若干,红、黄、绿三辆小货车。

 活动过程

 一、参观果园

 1、播放幻灯片:水果

 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到了一个大大的果园,

 瞧!果园里面结满了许多的果子,

 谁来说说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幼儿学说: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的;梨子是绿色的。

 二、运输水果

 1、学习根据水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匹配。

 教师:请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水果,选好了的小朋友去告诉你的好朋友,

 你选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自由讲述)

 2、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教师:我这里也有许多水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的水果和我是一样的。

 (1)我是红色的苹果,谁手里的水果是和我一样的,让我们碰一碰。

 (2)我是**的香蕉,谁手里的水果是和我一样的,让我们抱一抱。

 (3)我是绿色的梨子,谁手里的水果是和我一样的,让我们跳一跳。

 3、根据颜色进行匹配。

 (1)教师:嘀嘀-小汽车开来了,小汽车知道我们小朋友摘了许多水果要送给远方的客人,特地来帮我们运水果的。

 (2)教师: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苹果装进红色小货车里,

 把**的香蕉装进**小货 车里,把绿色的梨子装进绿色小货车里。

 (3)小结:嘀嘀-小汽车开走了。小朋友真能干!小朋友做了好多的事情,好开心啊!

 三、分享水果,感受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师:现在我们拿着这些水果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品尝吧!

下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的: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记录本。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

探究过程

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

安装一个小缆车。

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关弹力应用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或有关。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

课后拓展。

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

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

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

(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

(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

(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2、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

(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

(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

(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

·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3、反冲力的应用。

(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

·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

(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4、小结。

(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

(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小车载重

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

(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

(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

(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解: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说说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说说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说说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说说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时 间

第一课时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

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

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说说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

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

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收集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佛山市同济小学

五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

下册

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一课时 我们的小车

教学目的:

通过用垫圈拉动小车,引导学生认识“重力”。

指导学生知道足够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指导学生学会安装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袋、车的、记录本。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你们玩过玩具小车吗?玩过你们自己做的小车吗?你们在玩小车时,有过什么发现?

谈话:虽然玩具小车和真正的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着很多相同的科学道理。在这个单元,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研究有哪些力影响它的运动,怎样影响它的运动。我们还要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制造我们心中的赛车。

探究过程

认识各种车。

·师: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发明了车,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车了。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车?

·出示一些车的或影像资料,请学生辨认并讲述,老师进行一些补充介绍。

·介绍香港太平山的缆车。

安装一个小缆车。

让学生提提重物、用手掂书包、背书包等活动感受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就是重力。

师:我们可以利用重力来拉动小缆车吗?看看桌上的材料,它们分别有什么用?

分组安装,用垫圈把小车拉动,反复试几次。(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认为是什么力使小车运动的?(垫圈的拉力、重力、重力产生的拉力)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运动的关系。

(1)师:各组的小缆车都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了,但我发现各组的小车快慢不一样,请你们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测:用手拉缆绳,使小车动起来,先估计最少用多少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再推测拉力大小怎样影响小缆车的运动,把推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小组讨论,汇报设计的实验方法。

提问:你们打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呢?

(4)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

汇报、分析实验结果:从记录表中你们发现拉力大小和小车快慢有什么关系?

小结: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给小车装上动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对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能够做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实验。

3、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难点:怎样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准备: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

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有关弹力应用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二、探究过程

1、研究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筋作动力,橡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

(2)实验:用手把橡筋拉长,体会手有什么感觉。了解橡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3)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

体验:让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

师: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射箭、拉力器、皮球、弹簧床、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2、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研究。

(1)分小组装配:给小车装上橡筋。

(2)小组演示。师:都是用橡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什么运动的状况(快慢、距离、方向)不一样呢?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

(4)分组实验(选择一个因素),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给小车安个螺旋桨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认识橡筋的弹力,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距离的关系。

2、学生学习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培养动手能力。了解螺旋桨的作用。

3、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橡筋和螺旋桨给小车安装动力。

教学难点:知道螺旋桨的作用。

教学准备:装有螺旋桨的船和飞机的挂图或影像资料、小车、螺旋桨、橡筋、支架、木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竹蜻蜓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怎么玩吗?(请一个学生演示。)

2、谈话:它像什么?你们知道什么交通工具使用了螺旋桨?

3、看书上P6或有关。

4、提问:上节课我们给小车装上橡筋动力使它运动起来了,现在可以给小车装上螺旋桨使它运动起来吗?

二、探究过程

1、动手安装螺旋桨。

(1)观察材料,分组讨论怎样组装螺旋桨,怎样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动手组装。装好后,试着用螺旋桨使小车运动起来。

2、研究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问:橡筋绞紧的圈数会影响到什么?

(2)预测:橡筋绞紧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怎样的关系。

(3)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老师提醒学生: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时除了橡筋绞紧的圈数不同外,其余条件都要相同。

·每次要把小车放在同一起点线上。

·用手拨动螺旋桨一圈,橡筋就绞紧了一圈。

·要量出小车行驶的距离。

·每次实验,橡筋绞紧的圈数要有较大的区别,如第一次20圈,第二次40圈,第三次60圈。注意不要圈数太多,否则会把橡筋绞断。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归纳:橡筋绞紧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

3、讨论。

·在第2课和第3课中,橡筋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两课的橡筋都被拉长了。第2课的橡筋是直接拉长,第3课中的橡筋不是直接拉长的,而是在绞紧时被拉长的。)

·这两课中,橡筋产生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这两课都是利用橡筋的弹力使小车运动。第2课橡筋带动轮子转动推动小车前进,第3课橡筋带动螺旋桨转动小车前进。)

课后拓展。

提问: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实验?实验时观察什么?怎样记录?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安装反冲力小车。

2、通过玩气球、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重点: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

教学难点: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配套学生材料袋。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玩过气球吧?气球有哪些玩法呢?今天这节课让你们来玩一玩好吗?

二、探究过程

1、玩气球。

(1)谈话:老师看见好多同学都把气球吹足了气然后放开,气球怎么样了呢?再试一试,并仔细观察。

(2)提问:气球运动起来了,它朝什么方向运动?可以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吗?

(3)小组根据材料袋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2、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问: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吗?

(2)分组实验: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松开气嘴。

(3)研讨:我们的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

(4)再次实验,提出要求:

·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

·调换气球固定在小车上的方向,观察这时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

(5)归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3、反冲力的应用。

(1)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节日燃放的烟花等。

·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

(2)播放火箭发射时的影像资料。

(3)反冲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

4、小结。

(1)师:在1到4课的学习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了?

(2)归纳、提升认识:小车怎样才能运动起来?

(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小车载重

教学目的:

1、实验研究小车载重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3、了解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能对这个事实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小车载重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对汽车限制载重的事实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玻璃弹子、小沙子袋或小石块、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垫圈、夹子、挂垫圈的小钩。

有关发生汽车超载交通事故的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已经用重力牵引、橡筋的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办法使小车运动起来了。小车当然是要装东西的,让我们用小车载些东西吧!

对于载重后的小车,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小车的载重与运动。

(1)推测:小车载重后,它的运动会加快还是会减慢?

(2)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思考:·研究载重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在我们让小车运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好操作和控制?

·实验顺序怎样安排才好?先拉最重的还是先拉最轻的?还是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3)汇报实验方案,全班研讨。

(4)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数据,归纳: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

们是怎么想的?

(6)思考:我们的推测正确吗?为什么拉力一定,小车载重增加,运动速度变慢,你们是怎么想的?

2、汽车为什么要限制载重。

(1)讨论:如果给小车不断增加重量,会发生什么现象?

(2)播放录像:

·汽车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

·货车上印的载重多少吨的字样和公交车上印的准载多少人的字样。

(3)提问:

·你们想对超载的司机叔叔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乘客,但你要乘坐的汽车满员了,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的: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会做出测定小车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2、知道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小车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橡皮擦、新鞋底、长条形的三层板、两个相同的侧面为方形的瓶子或木块、纱布、两个同样的圆柱形的木块或塑料块、小车的载重物(玻璃弹子、小沙袋或小石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用铅笔写错了字,总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观察一下擦过以后,纸面和橡皮擦有什么变化?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

师出示新鞋底和旧鞋底,让学生作对比观察;观察新轮胎和磨损很厉害的旧轮胎的照片。

3、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认识摩擦力。

(1)师:汽车运用时要与地面发生摩擦,走路时鞋和地面要发生摩擦,擦去铅笔字时橡皮擦和纸之间要发生摩擦,其实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时发生摩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摩擦吧。

(2)实验:将手按在桌上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比较用力大小。反复几次,用新体会。

(3)归纳:由于摩擦,物体与动时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会作出许多假设,需要老师对这些假设进行整理,选出物体表面粗糙或光滑、物体滚动或滑动和小车重量这几个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

(2)预测: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怎样的关系?

(3)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下面这几个问题?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个摩擦力大?

·滚动和滑动哪个摩擦力大?

·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比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师问:木板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确木板越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刚好运动起来时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倾斜角度大时才运动起来说明受到的摩擦力大。

·比较滚动和滑动的摩擦力。

·研究小车重量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5)提问:相同载重量的小车实验只做一次好还是多做几次好?要不要做几种不同载重量的实验?为什么?

(相同实验重复做,多选几种不同的载重量来实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为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6)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7)汇报实验数据,归纳: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运动与摩擦力(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启动和运动,也是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制动。

2、了解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研究小车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而又要利用摩擦力。

教学准备:小车、长条形的三层板、垫圈、胶带。有关的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观察我们制作的小车,想一想它在运动时,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起了什么作用?

(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阻碍着车轮的转动,也就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二、探究过程

1、小车运动与摩擦力。

(1)提问:汽车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摩擦力是不是只有害处而无用处呢?汽车运动和停止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

(2)播放录像:汽车车轮在淤泥里打滑,无法启动;下雨天,汽车在光滑的路面刹车,车子很难停下。

(3)师:对这种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

汽车启动和运动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汽车要迅速停下来,也离不开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4)谈话:小车刹车时摩擦力有多大才能使行驶的小车停下来?我们来做个比较小车行驶和小车刹车时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讲解实验方法:

·用重力拉动小车的装置实验,从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直到用手轻轻敲桌子小车可以动起来,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实验中小车的轮子和车身用胶带粘上,不让轮子转动,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时的垫圈数可以表示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

(5)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对比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

小车刹车时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驶时大得多,也就是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2、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1)讲解:摩擦力有时很有用,需要设法增大,有时又有危害,必须设法减小。

(2)出示挂图:车轮中的轴承,车轮胎的花纹,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问:这些设计是为了什么?

(3)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

(旱冰鞋下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可以滑得更快,应用了滚动比滑动摩擦力小的道理。鞋底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以免走路滑倒,应用了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摩擦力大的道理。)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控制小车的快慢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控制小车快慢的实践探究活动:充分地找出影响小车速度的因素和方法,有效控制小车达到规定的速度。

2、体验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案的。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寻找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控制小车行驶的快慢。

教学准备:长条形的三层板、小车、粗线、夹子、垫圈、挂垫圈的小钩、橡筋、粉笔、载重物(玻璃掸子、小沙袋或小石块)、气球、螺旋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各种车都是可以控制运动快慢的,我们能控制小车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控制呢?

二、探究过程

1、研究什么因素会影响小车的快慢。

(1)提问:回顾我们前面的研究结果,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小组交流:回想我们各自的经验,说说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影响小车运动快慢?把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都填在记录表中。

(3)提问:在以上方法中,哪些因素在课堂上容易控制?哪些不容易控制?请把在课堂上最容易控制的因素选出来。说说它们为什么容易控制?怎样控制?

(4)小结:你们从不同方面找到了控制小车快慢的多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要考虑是否容易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择那些在操作上容易控制的因素。

2、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赛。

(1)宣布比赛任务:让小车在3~5秒内行驶60厘米。

(2)分组讨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们打算怎么做?

(3)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要求:

·确定好比赛的路程是60厘米。

·每次实验后,记录好所用的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控制的办法再做,使它更逼近我们的任务。

·达到任务的要求后,为了避免偶然性和测量的不准,还要再实验几次。

(4)汇报研讨:

·展示实验结果。

·介绍实验的过程。说说各自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哪些方法控制的效果明显,哪些不那么明显?

·给完成任务的小组发奖。

(5)改进或再比赛。

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再次实验。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设定在更小的时间范围再进行比赛。(如让小车在4秒内行驶60厘米)。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通过设计和制作小赛车,让学生自觉和有目的地经历设计的过程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设计程序,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设计小赛车,了解和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教学准备: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赛车的资料,教师事先做好的、可供学生借鉴的赛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车。

(2)出示太阳能汽车、月球车和卡丁车的挂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车吗?它们分别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要?你们还知道哪些新颖的车?

(3)提问: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制造一辆小赛车呢?

二、探究过程

1、怎样设计我们的赛车。

(1)谈话:先来看看真正的赛车是怎样设计的吧!赛车的要求是要很快加速到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还能平稳控制。设计师是按什么程序来设计的呢?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呢?请阅读课文和收集的资料后讨论。

(2)阅读资料、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研讨。

2、设计赛车。

(1)观看本单元最后四种车的图,说说这些车有什么特点,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制作的?

(2)谈话:现在我们都是著名的汽车设计公司的成员,马上开始设计赛车吧!怎么设计呢?

提出要求:

·明确设计任务。

·组内成员各自列一个好主意表,然后交流。

·讨论怎样分工。

·给小组的赛车取个名字。

·研究设计图,选好赛车的动力、材料和形状。

·制作。

·测试。

·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

(3)小组设计活动。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10课时 制作我们的赛车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设计交流和评价活动。

2、在交流赛车设计和评价赛车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表达和评价的能力;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设计过程的认识;提高制作科技作品的兴趣;加深对运动和力有关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交流、评价赛车设计。

教学难点:能对小赛车作出评价。

教学准备:制作好的赛车;赛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是否都制作完了小赛车?愿意把你们的赛车介绍给大家吗?

二、探究过程

1、交流赛车设计。

(1)师: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交流。

·你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设计制作的过程是怎样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在小车上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技术?

·赛车有什么特点?

·成功之处在哪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什么遗憾?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请大家帮忙想办法?

……

(2)分组讨论,准备交流内容。

(3)交流研讨。

2、参观、评价活动。

(1)谈话:我们的赛车做得怎么样?让我们把作品放在桌上,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2)要求:

·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作讲解员,负责给参观的同学介绍、释疑。

·其他同学到各组参观,可以提出问题,了解想了解的事情。

·参观后给同学的赛车写一段评价语,要抓住特点和要点。

3、赛车活动。

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赛车。可以分为两个项目:谁的赛车跑得最远?谁的赛车跑得最直?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时 间

第一课时 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在存在以及关注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合理地估计10分钟、1小时我们能做哪些事情。

3、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的长短,体会时间在流逝。

教学难点: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

准备秒表(或者手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谁能不看表就知道现在大约是几点钟了?

二、探究过程

现在几点了。

可以根据什么来估计现在几点了?

说说我们的估计。

再看看自己的手表或时钟,现在几点了?你的估计对吗?

2、1分钟有多长。

(1)看你们的时钟或者手表上秒针的转动,秒针转动一圈表示多少时间?在看表的这段时间里,时间已经从我们身边流逝了1分钟。

(2)不看时钟,我们估计一下1分钟时间有多长。我们有多少钟方法?

(3)分小组讨论估计1分钟多长的方法。

(4)怎样可以使我们估计更加准备?

(5)10分钟我们能做哪些事情?怎样估计?

(6)小组合作讨论用哪些方法估计,怎样才能估计准确?

(7)1小时呢?

3、过去多长时间了。

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离我们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你觉得这节课过得快还是慢?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我们这节课时间真的特别短吗?

时间有快慢吗?

4、小结。

三、课后作业

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

收集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太多了,你留个邮箱吧?看对不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912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