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水剂,需要注射在哪个部位?部位不同会不会有影响?

生长激素水剂,需要注射在哪个部位?部位不同会不会有影响?,第1张

生长激素一般是皮下注射的,注射部位一般主要选择在上臂,脐周,大腿外侧,三个注射部位均可注射。腹部:两厘米以外的脐周。手臂:三角肌下缘,30-45°进针,瘦弱的孩子在注射时必须捏起局部皮下组织。大腿:中段前外侧,同臂注射。应该不断变换部位,两次之间注射距离最好间隔两厘米以上。部位不同不影响效果。

打在皮下组织,通常就是注射在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大腿内侧等部位。

针就是将药剂通过针注射进入体内。

在治疗中,有些药剂并不像口服类那样得到药效,所以会通过直接注射到人体才能发挥药效。目前提倡不滥用注射治疗方式,做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注'’。

打在静脉里面,凡便于穿刺,血流丰富,且离静脉瓣较远的静脉均可用于静脉注射。

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找到的血管呈15-20度角进入,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缓慢注入药液。静脉注射是所有注射方法内,药物发生疗效最快的途径。

肌肉注射:

注射方式为常规消毒后,跟注射部位皮肤呈90度迅速进针,埋入针头约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回抽无回血缓推药液。

肌内注射发生疗效时间比静注发生的疗效时间长,是所有注射方法中,除静脉注射外,药物显效最快的途径。

-打针

一、药品保存

2-8度,冷藏保存;药品放置于冰箱冷藏室中心位置,请勿贴在冰箱壁或放置冰箱门上

二、注射时间

临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进行注射

三、注射前准备

1注射用品准备

①酒精棉片一个 ②安苏萌注射液 ③医用干棉签一个

2洗净双手

四、注射

1选择注射部位

①腹部脐周2厘米以外 ②上臂三角肌下缘 ③大腿中段外前侧

长期注射应注意轮换注射部位,每次选择注射点应与该部位上次的注射点,至少保持2cm的距离

2排空气

垂直预灌封注射器,排出管内多余空气

3消毒皮肤

以注射点为圆心,由内向外螺旋状擦拭皮肤,待消毒液完全挥发干后进针

4捏起皮肤,30°-45°进针

一只手捏起皮肤,一只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5°,快速进针2/3(根据小朋友体脂情况调整进针深度)

5缓慢推注药液

松开捏皮肤的手,缓慢匀速推注药液,推注完毕,保持推注姿势使针尖在皮下停留10秒以上

6迅速拔针,用医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

四边孔位于肩关节后方内侧的肌间隙。又称四边间隙、四角间隙。可在体表触摸出。其前上方为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后上方为臂三头肌长头;前下方为肱骨颈;后下方为大圆肌。外侧覆盖有三角肌、筋膜和皮肤。通过此孔的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腋神经于此处分出臂外侧皮神经,经三角肌下缘入于皮下。

中文名

四边孔

外文名

quadrilateral foramen

位置

肩胛区肩胛骨外

发现时间

1980年

概述临床解剖

概述

四边孔即由四条边围成的孔,这里讲的四边孔又称“四边间隙”,位于肱骨内侧和肩胛骨外缘之间,上界为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内侧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和肱三头肌外侧头,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

(图册“四边孔的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

[1][2][3][4])

共3张

四边孔的解剖结构

临床解剖

四边孔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嵌压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同时受损,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

(一) 发病机理

肩四边孔位于肩关节后侧,由肌肉和骨关节围成一个四边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肩胛颈及肩肱关节,下界为大圆肌,内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界为肱骨上端。其间隙可容纳一拇指,间隙内有腋神经及血管等。腋神经发自后索,伴随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其皮支自三角肌后缘穿出分布于三角肌区及上臂上1/3外侧区皮肤。桡神经及其支配肱三头肌的肌支均未穿过四边孔。但腋神经穿过四边孔的位置与肱三头肌肌支相距很近,而距桡神经主干较远,故肩四边孔区受损伤时只有腋神经及肱三头肌肌支受损,而桡神经主干则无损伤。由于肩四边孔的解剖特点,当因肩后部落地,腋后方与锐物相撞,肩胛部受重物撞击,或锁骨、肩胛骨、肱骨外科颈等骨折时均可使腋神经和桡神经三头肌肌支同时被挤压在肩肱关节面的后下方而受伤。肩外展位时更易受损。由于四边孔区小静脉甚多,伤后血肿形成瘢痕,进一步造成对神经的压迫。又由于暴力大小及瘢痕压迫程度不一,神经可发生断裂或嵌压等不同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

患者伤后有肩部疼痛、肿胀,肩后及上臂后外侧麻木,肩部外展及伸肘困难等。如伴有肩部骨折,则出现骨折诸症状。检查患者时可发现伤肩三角肌及肱三头肌萎缩,其肌力减弱或消失,腋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肌电图检查可显示三角肌或肱三头肌肌电潜伏期延长或失神经支配。

此症常被误诊为腋神经损伤。而忽视了肱三头肌麻痹。因此本征诊断主要依据为:①肩部或腋后区有外伤史;②三角肌、肱三头肌麻痹而不伴有其他肌肉麻痹;③肌电检查三角肌或肱三头肌肌电潜伏期延长或失神经支配。

(三)治疗

本症早期常因误诊而只治疗肩部骨折或其他损伤,忽视了对本症的治疗,因此患者常于晚期因肩部功能障碍而来诊。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患者因肩部伤后出现腋神经和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功能障碍者,早期来诊时,可将肩关节固定于贴胸位,同时予以理疗、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等治疗。观察3~4个月,三角肌及肱三头肌可能恢复功能,否则行手术探查。

2手术治疗 凡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晚期来诊患者可行手术探查,其操作步骤为:

(1)麻醉和体位全身麻醉,侧卧位,患侧朝上。

(2)切口及神经显露为便于探查腋神经及桡神经的情况,需作肩关节前后两侧切口。

1)后切口显露神经患者肩关节外展90°,以三角肌后缘中点为中心,沿三角肌后缘下段向背侧作一类似“L”形切口。切开皮肤、筋膜,显露三角肌后缘及小圆肌外下缘,将三角肌及小圆肌牵开,在深面可见肱三头肌长头与大圆肌组成的四边孔的内下边,腋神经与旋肱后动脉穿出四边孔,绕肱骨外髁颈至三角肌,在其深面可找到桡神经至肱三头肌的肌支。

2)前切口显露神经 切口从锁骨下缘开始,沿三角肌前缘切开皮肤至腋窝皱折处,再顺上臂内侧延伸4~5cm。辨明头静脉,将该静脉和胸大肌向内侧牵开,三角肌牵向外侧。切断胸大肌止点,显露腋窝部臂丛神经,辨认腋动脉,并将其向内侧牵开。腋神经及桡神经的肱三头肌肌支为臂丛后索发出,在腋动脉之后,位置较深,仔细解剖即可见腋神经及桡神经。

(3)损伤神经的处理 腋神经与桡神经至肱三头肌长头肌支均为运动神经,无论对伤后黏连的神经行神经松解术或是对已断裂的神经行神经缝合术,其效果均佳。但此部位神经深在,周围神经血管多,操作较困难,手术要耐心细致。

1)神经松解术 术中作后切口显露神经,常见四边孔组织增厚、变韧。切除神经周围瘢痕,松解腋神经与桡神经至肱三头肌长头分支的黏连。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神经外膜,进行神经束间分离。如神经的近端还有硬感,深入切口操作有困难,应再作前切口行神经松解术。

2)神经缝合术 在后切口探查神经。如腋神经断裂,将远近断端找出,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缺损;如在后切口内未能找到腋神经的近端,则应在肩部前切口内将其找到。在手术显微镜下将移植神经的一端与腋神经近端缝合,再通过原血管神经通道将移植神经转位到后切口内,在显微镜下将移植神经的另一端与腋神经远端缝合。如肱三头肌长头的神经肌支断裂缺损,则无需进行神经移植,因为尚有其他神经肌支支配。伤口彻底止血,生理盐水冲洗,按层缝合肩部前后切口,各切口内置橡皮条引流。

(4)术后处理 患侧上肢贴胸壁用绷带固定,术后24~48h拔除引流条。术后3~6周去除固定,进行理疗。手术后可服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治疗。[1]

纠错

参考资料

[1]  王成琪王成琪显微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崔慧先,李瑞锡 局部解剖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Upper Limb.Basicmedical Key  [引用日期2022-11-07]

一个人在长沙打工,找个能聊天的男生

世纪佳缘广告

长沙离异二婚群,12月7日进群,不在乎条件年龄!

世纪佳缘广告

大家还在搜

四边孔解剖

四边孔是什么

四边孔综合症

三边孔和四边孔

深孔

指示标志

盲孔

孔子论语大全

正常人的肋弓角度,多大合适?

02:56

宝哥说康复

29万

双拳高举肋下空!被人双手抓住时,这招太管用了

00:27

精武讲堂

6748

右手运弓的注意点

02:58

汉韵二胡

5996

背厚一寸人显壮,每天手臂向后转5分钟,背薄肩平人挺正

01:06

TeFuir健身

5315

龟背蛇腰不可交换,如果你看人,你不需要刀

和平饭店啊哈哈哈

25

传统弓常识:明式小稍弓与射法

冷兵器研究所

45万

四边孔_相关术语

斜角肌间隙临床可将麻药注入间隙

查看词条

腹股沟管连接腹部大腿重要部位

查看词条

血管腔隙内侧的为血管腔隙

查看词条

体重较重的人怎样练习勾脚掌划圈才不伤膝盖#星知计划#

02:24

3D太极

14万

史上最恐怖肌肉!单手举起130公斤巨汉,子弹射不进、刀扎不穿!

09:15

宇哥侃故事

2万

勾脚掌划圈向上用力,活络髋骨的效果最佳#星知计划#

01:46

3D太极

14万

词条贡献者

该词条共有15人参与编辑,查看全部

词条有帮助,感谢贡献者

意见反馈权威合作百科协议

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 详情

名称、注射不同。

1、名称不同。三角肌下缘id的名称是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h是皮下注射。

2、注射不同。三角肌下缘id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进针角度为5°度角,h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度角。

目的将小剂量药液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2用于预防接种。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部位1皮肤试验:取前臂掌侧下1/3处。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3局部麻醉时,在需麻醉的局部皮内注一皮丘,再行局麻。

准备工作1用物:注射盘内备lmL无菌注射器和4号半针头、75%乙醇、棉签、弯盘、无菌持物镊,按医嘱备药液及急救药盒等。2向病人说明目的,消除其顾虑,必须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则不能用过敏的药物做皮试。

操作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病员处,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2选定注射部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忌用碘酊消毒,以免出现碘过敏反应引起混淆。3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角刺人真皮与表皮之间。放平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准确注入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4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切勿按揉。嘱病员留观15~20分钟,按时观察反应。5如作对照试验,须更换另一注射器及针头,在另一侧相应部位注入01mL等渗盐水,20分钟后,对照观察反应。

问答

1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

答:(1)停药超过1天以上或药物批号有更换时必须重做过敏试验;

(2)试剂要新鲜,不得超过4~6小时;

(3)试验前备好急救药盒,内有注射器及01%肾上腺素;

(4)防止迟发反应,继续观察10~15分钟,并在注射药物前再观察一次;

(5)皮试结果阳性者需作生理盐水对照,确为阳性者做好记录,并告知病员。

2 临床上常需作皮内试验的药物有哪些?

答: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链霉素,碘等。

3青霉素皮试液应注入的剂量是多少?

答:应注入的准确剂量为20U或50U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098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