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的接种对象是?_____ (单选题)

卡介苗的接种对象是?_____ (单选题),第1张

卡介苗的接种对象包括新生儿、没接种过的新生儿或者是未接种过的儿童等。

1、新生儿:在新生儿出生后,如果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正常,一般需要在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但是在注射后局部会有一定的创口,要做好局部的护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形成卡班,可以起到预防结核病的作用。

2、没接种过的新生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是在24小时内需要接种卡介苗,但是有些新生儿由于体重过小或者是疾病感染暂时无法接种,需要在身体生长到正常的范围内或者是疾病得到治愈后进行接种,同样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

3、未接种过的儿童:如果有某些原因造成新生儿一直无没有接种的,在孩子长大后,如果结核菌素检测成阴性时,也可以进行及时的接种,一般也可以达到预防结核病的作用。

卡介苗注射的位置:

卡介苗是用来预防肺结核的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注射方法具体为使用75%酒精对上臂三角肌部位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待酒精干燥后,将菌苗通过皮下注射方式注射到上臂三角肌处皮下。

接种卡介苗过量,可能会导致破溃面积较大,因此要注意一定不能过量接种,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准确、菌苗摇匀、浅刺皮内。

接种卡介苗后,要在接种点至少留观30分钟,回家后要注意护理与自我观察,出现不适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一、肌肉注射的深度:

1臀大肌注射 快速垂直进针 大约3∕4,

2上臂三角肌注射 45度进针 大约2∕3。

二、

1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2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3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增加针头活动度而影响注射药量的准确性,接种后,要保持针眼部位清洁,每天洗澡时避免将洗澡水打湿注射部。不要用紫药水、碘酒等消毒溃疡处,否则容易造成脓液外流不畅而影响结痂形成。

那是由于注射次数多了导致的,应该不会留下疤痕,只要用热毛巾敷敷,或者用其它方法敷敷,硬块会消失的。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对婴儿的健康状况没有副作用,不必担心。乙肝疫苗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一般医疗机构会选择在大腿肌肉注射接种。能留下疤痕的疫苗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牛痘疫苗,一种是卡介苗。这两种疫苗在接种时都会留下疤痕。

卡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8~12周后结痂。若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 以防感染扩散,但不可切开引流。热敷法: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入60℃左右的热水中,取出拧干后覆盖在硬结部位,温度低就更换,一天2次,每次半小时,持续7~10天。也可用热水袋热敷)。如果接种的是卡介苗,疤痕很小。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般是出生以后和乙肝疫苗同时注射的。90后胳膊上的花型疫苗通常应该是接种卡介苗留下的。

刚出生2天左右的婴儿基本在医院都要打卡介苗疫苗,这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采取皮内注射,接种到左上臂三角肌中部。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块,平均直径10mm左右,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8~1~2周破溃处结痂自行脱落,留下一个小疤痕,这是卡介苗正常反应,不影响新生儿健康。

   DTP是肌肉注射还是皮下注射? 一般将百白破疫苗注射到手臂深部肌肉,即肌内注射。  DTP疫苗是一种三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婴儿通常在出生后被注射特定的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减少婴儿在发育过程中生病的机会。 但是,有些疫苗知识是专业的。 有些刚当妈妈的人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知道疫苗注射方式的区别。

  那么白喉注射是肌肉注射还是皮下注射?

   DTP疫苗是深部肌肉注射,即肌内注射。 采用这种注射疫苗的方法是最好的。 因为皮下注射DTP可能导致疫苗接种效果不佳,也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疫苗接种反应,虽然不会导致宝宝身体发育不良,但对年幼婴儿的发育不利。  DTP 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混合疫苗。 它不仅仅是针对一种疾病的疫苗。 需要严格按照注射规定进行给药,以达到最佳效果。 正常情况是宝宝出生后三个月打疫苗,然后连续打三针,间隔不少于28天。 一年半后需要再注射一次,宝宝在7岁最后一次注射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

     DTP 疫苗可以注射到臀大肌或三角肌中。 接种疫苗后,婴儿可能会感到不适,通常是发红、轻度发烧和食欲不振。 这些都是正常的,有很多妈妈。 给宝宝喝水促进新陈代谢,然后把打针的地方弄湿,两三天后不良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其主要原因百白破疫苗注射之后会产生硬核,所以需要采取肌肉注射方式。此外也需要注意接种疫苗之后的针孔部位暂时不要沾水。如果接种后有发高烧等不适症状时,还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一周岁以下,百白破疫苗注射在大腿前外侧;一周岁以上,将百白破疫苗注射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左手臂或者右手臂都可以。不管是哪个部位,效果是一样的,注射到肌肉深部,如果太浅了会出现不良后果例如硬结或脓肿。如果有两种制剂一起注射,要注意分别注射在两个部位。

现阶段预苗的接种方式有内服、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喷、皮上刮痕,在其中以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更为普遍,且一般挑选上臂三角肌接种。在那么多预苗中,是否有着重强调挑选左手和右手接种的呢?还真有,大家可以翻阅下小宝宝的接种证,出世的卡介苗基本上全是接种在左侧手臂,乙肝病毒乃是挑选右侧手臂。而满月后接种注射乙肝疫苗情况下医师还会叮嘱挑选右上臂接种。实际上这是个约定俗成的要求,卡介苗接种在右上臂难道说会失效吗?

自然并不是,阴医师猜想是由于卡介苗接种之后产生肿胀溃烂结疤的反映,绝大多数人都是右利手,所以就约定俗成地挑选右手接种卡介苗预苗了。而满月由于右手的卡介苗很有可能刚开始发生肿胀溃烂结疤的反映,因此挑选右上臂接种第二剂注射乙肝疫苗。一般这两个预苗是不推荐打在同一手臂的,依据你的叙述看,注射乙肝疫苗是和卡介苗注入在一条手臂上,没有问题的注射乙肝疫苗是和卡介苗在一条手臂上与此同时注入,是不会相互之间相抵的,不容易危害预苗的疗效的,并且小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紧密观查

为阻隔乙型肝炎病毒从妈妈传到新生婴儿,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钟头内接种第一针重新组合酵母菌注射乙肝疫苗0.5mL,在新生婴儿1个月、6个月时再各接种一针。如果用血源性注射乙肝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24钟头内接种30mg,之后在新生婴儿1个月、6个月时再各接种一针。

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柒,新生儿出生后24钟头内,注入重新组合酵母菌注射乙肝疫苗0.5mL,之后在新生婴儿1个月、6个月时各接种一针。如用血源性注射乙肝疫苗,在新生儿出生后24钟头内注入10mg,之后在新生婴儿1个月、6个月时各注入10mg。卡介苗,注射乙肝疫苗同打在右手臂,问题不大,卡介苗是皮内注射,之后将会有溃烂点,注射乙肝疫苗是肌肉注射,给药途径不一样,影响不大。以后注意给药查对,安全用药,提议交代亲属,假如新生儿打针后1-2日内有发烫,或别的不适感,立即到医疗机构解决。

2021年国家对儿童疫苗接种做了5个方面的改变,目的是让家长们了解孩子预防接种的程序、适应范围、注意事项,借此机会我们也了解一下吧。

2021版儿童疫苗接种有哪些主要的改变?

1、儿童预防接种补种年龄由原来<14周岁,改为“<18周岁”。

2、接种部位的改变: 在原来左、右臂三角肌接种,改变为也可以在儿童左、右大腿接种。3、明确了儿童预防接种这几种情况不属于禁忌症,也就是这几种情况是允许接种疫苗的:

3、明确了儿童预防接种这几种情况不属于禁忌症,也就是这几种情况是允许接种疫苗的:

①生理性黄疸及母乳性黄疸(除外了病理性黄疸);②单纯性热性惊厥(无癫痫急性发作、脑炎等);③癫痫控制并稳定期;④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疾病;⑤病情稳定的颅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如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感染;

4、调整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的免疫程序。

就是第一剂接种脊灰灭活疫苗为1月龄,其它2月、3月、4月龄至4岁均为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现在改为2、3月龄接种灭活疫苗,而4月龄及4岁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按程序已经接种4剂次(含五联疫苗),那么4岁就不用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了。

以往是婴儿8月龄接种的麻风疫苗,改成8月龄和18月龄(1岁半)接种2剂次麻腮风疫苗。

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从原来的24小时内改为现在的12小时内。

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儿明确界定为<2000g,建议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增加了满1月龄、3月龄、7月龄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接种。也就是说,在原来第1剂完成的基础上再强化免疫3剂。

那么孩子疫苗接种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家长要带好接种卡,给孩子清洗皮肤,给接种医生告诉孩子最近健康状况。

2、孩子在发热、重度贫血、营养不良、哮喘发作、癫痫不稳定期、其它疾病的急性期要暂缓接种。

3、接种后需要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皮疹、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

3、口服减毒活疫苗后,短时间内(半小时)不要饮热水、哺乳和食热食,以免影响接种的效果。

4、刚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感染。要注意观察体温、皮疹及孩子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异常表现最好与医生联系或去医院检查。

5、初接种疫苗的几天,不要给孩子吃平时没有吃过的新食物,不利于观察过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38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