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颈椎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颈椎,第1张

现在不夸张的说,十个人里八个人颈椎有问题。以前常说“五十肩”,意思是得肩颈问题的多为上了年纪的人,在这个充满了智能的时代“五十肩”恐怕变成了“三十肩”,甚至更年轻化。 

以前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现在开门八件事,手机柴米油盐酱醋茶。睁开眼睛第一件事,看下手机,上厕所带着手机,走路看着手机,乘车乘地铁很多人都低头看着手机。上班学习睡觉才八小时,刷手机可远远不止这个数。这么说,您中招了吗?咱还没算学习工作时必须低头的时间。

为啥低头是一大元凶,你是不是夸大其词了呀?这么说吧,头部每前倾十度,颈部后侧的张力就会增加3倍,低头60度脖子上相当于坐了一个7岁孩子。我们的脖子再坚强,也抵挡不住日积月累的压力啊,这样的颈椎病属于气滞血瘀型,淤血让颈椎慢慢老化,没有气血的濡养,颈椎就会越来越没有韧劲。

记一下,这四个穴位很重要,是寒湿最容易侵入我们身体的入口:大椎,神阙,命门,涌泉。

为什么冬天要围围巾,不能露脖子?为什么不要穿露脐装?为什么腰后边很容易有丝丝凉感?为什么寒从脚起?夏天的空调为什么不能打太低?这四个穴位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寒湿凝滞,不通则痛,颈椎咋能安然没毛病?

中医中称颈椎问题为“血不荣筋”。肝,在体合筋,肝主藏血,血濡养筋,筋才是柔的。如果肝血亏虚,血不荣筋,就会筋脉拘急,麻、木、不仁。如果颈椎问题压迫了神经根,就会上肢发麻,手指发麻,睡觉时胳膊在没有受到压迫的情况下发麻,因为上肢的神经全部是从颈椎的神经根发出的。如果颈椎向中间压迫,会影响脑供血,引起头晕。

颈椎病分十级,你在第几级?

一级:脖子酸痛、僵硬(抬头看天花板,脖子后面是否有感觉)

二级:脖子、肩膀、后背酸痛、僵硬

三级:经常睡觉落枕 (落枕是一种轻型颈椎病)

四级:胳膊不得劲,疼痛,麻木

五级:走路发飘,跑偏

六级:写字开始变化

七级:吃饭开始用勺,不敢用筷子

八级: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

九级:大便、小便、性功能出现难言之隐

十级:下不了床

颈椎问题,从来不是小问题。

葛根40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12克、芍药12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切开)

《伤寒论》中说,葛根汤专治“项背强几几”。项,就是脖子,背,包括后背、腰、腿。强,发紧,不灵活,意思是气血不足经络不通导致的脖子肩膀酸痛,可以用葛根汤来治疗。

葛根能把气血引到体表,尤其善于把气血引到头面部,有了气血的滋润,什么疼啊酸啊胀啊麻啊统统没了。麻黄是解表发汗的,通常与桂枝一起用。桂枝走的是脾胃到肌肉层面,麻黄能走到皮肤,打开皮肤的毛孔。所以如果你经常出汗可以去掉麻黄,如果表紧,从来不出汗,夏天也不出汗可以保留麻黄。生姜、甘草、大枣这三味是健脾养胃的,只有脾胃好了,气血充足了,才能有多余的气血去祛除病邪。

这个方子主要针对风寒湿型的颈椎病,如果症状严重还可加入羌活9克。羌活药性比较猛,是专门治疗上半部的风寒湿痹症的,药性往上走,走到脖子,头部,凡是风湿类的病几乎都少不了它。

一天吃一副药,七天为一疗程。1升水先煮麻黄、葛根,等水差不多有800毫升的时候,放入其他药材,小火煮到水300毫升。

我正在学的张景明老师的《一病一讲》中也有治颈椎病的方子,分享如下:

生白芍 30克、炙甘草6克、葛根 10克、桂枝 6克、熟地 15克、当归 12-18克。

如果大便溏,当归用的少一些,如果大便干,可用到20克。

这些剂量适合普通成人。

生白芍、炙甘草起缓急作用,葛根、桂枝起解痉作用,熟地、当归养血。

艾灸主穴:阿是穴、大椎、颈夹脊、风府、肩井、天宗、臂臑、后溪

阿是穴为痛点。哪里痛灸哪里,这个是艾灸法最常用最简单的地方。

大椎穴属督脉,第七颈椎椎棘下凹陷中,找穴位时头低下,最大的棘突下就是。大椎这儿有七根经脉在此交汇: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阳气在这里交汇,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蔡蔡讲穴位#大椎穴

颈夹脊为经外气穴,一侧7穴,共14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两侧,在第1-7颈椎棘突下缘旁开05寸。

风府穴属督脉,也是阳维脉和督脉的交会穴。此穴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灸之可治风邪之病。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骨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治疗颈椎病,还可以治疗头痛、头晕、感冒等。

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也是三焦经、胆经、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前直乳中,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天宗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胛部,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天宗穴有疏经活络、理气消肿的作用,不仅对颈椎、肩颈疾病有治疗作用,还可治疗乳腺问题。

臂臑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及旋肱动、静脉的分支和肱深动、静脉。主治肩臂疼痛,颈项强急,瘿气,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急性结膜炎等。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是小肠经的输穴。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在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后溪穴是八脉交会穴,是个四通八达的穴位,哪的病都能治,详细之后再阐述。后溪穴与督脉相通,所以脊椎上的病都可以治,例如腰痛、脊椎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这个穴位长的很深,所以我们一般用指尖很难刺激到,必须要借助点别的工具,比如梳子的背面,或者桌子的边缘,用按压或者滚动按压的方法都很好。刺激这个穴位,对于治疗颈椎病有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它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初期,艾灸一周休息一天,每天一次,每个穴位30分钟。如有好转,可一周3-4次,每个穴位20分钟。如果痊愈,可一周2次保健灸,每个穴位15分钟。因为穴位比较多,这样算来时间会很长,建议用粗艾条,大椎,颈夹脊,风府可以作为一个大区域整体来灸。

我是在学艾灸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站桩,学了第一式,培补先天肾气。站桩的好处老师简单地讲解了一下,我印象深刻的是能解决颈椎腰椎问题,所以在此向大家推荐。

没学过站桩的朋友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双脚与肩同宽,后背靠门站立,脚后跟距离门半脚长距离,膝盖自然放松,微弯,不挺直。

收下颌,头向上顶。

舍抵上腭,闭眼。

男子右手放在左手上,女子左手放在右手上,两手心与小腹气海穴位置重叠。

含胸拔背,两肩向前微扣。

最重要的是,后腰完全靠在门上,从后背靠到屁股,没有任何缝隙,手掌插不进去则说明姿势合格。腹部完全放松,不要收腹。腰部靠到门上后,应该会感到非常放松舒适,呼吸顺畅。注意头部、肩膀不要靠在门上。

站桩时最重要的姿势就是直脊松腰,建议初学者都从靠门站开始入手,体会脊松腰直后腰部放松的感觉。(摘自马世琦《顶天立地的功夫》)

每次文章末尾,都要敲敲黑板唠叨生活习惯。很多人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但是习惯了,不想改,或者改了几天又带回来了。如果这样,再好的方法也是于事无补。

多多活动吧,伏案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起身活动下,伸伸懒腰,望望蓝天,做个简单的舒展动作,拉拉筋。生活中有很多不上健身房的活动,走路,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等等,只要你想,随时随地都可以。

注意保暖吧,不要让颈部着凉。秋冬穿高领衣服,围巾帽子还是有必要的。夏天空调温度不能打太低,风不能对人吹,这里强调不要对着脖子和后背吹。睡觉的时候正是人体防御力最弱的时候,空调需要打高,风量调到夜间模式,不对着人吹,盖好被子,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避免颈部受寒,消除颈椎病的诱因。

选用适合自己的枕头吧,不要将就,否则容易颈部紧张,落枕,发展成颈椎病。关于枕芯的选择,不是越贵越好,不是越硬越好,不是越软越好。现在枕芯种类很多,纤维枕,纤维里面有单孔,多孔,超细等种类,特性各不相同,羽绒枕,蚕丝枕,乳胶枕,PU枕,荞麦枕,还有其他多功能枕,这么多的枕芯,挑一款最适合的。小孩子睡的枕芯要薄,软,宝德莉有宝宝蚕丝枕,宝宝定型枕和宝宝超细纤维枕。

肩部,呈三角形。

扩展资料:

三角肌(deltoid muscle)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近固定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旋内。中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旋外。整体收缩,可使上臂外展。此外,该肌对加固和稳定肩关节有一定作用。当手臂处于小于60°角位置时,此肌外展效率相当低,而在90°~180°度之间角度时表现出最大的收缩效果。

参考资料:

-三角肌

 经络养生 方法 有很多种,拍打养生法就是其中一种,经络拍打养生方法方便、简单、效果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拍打经络穴位养生保健法,希望对你有用!

 拍打经络穴位养生法

 1、拍打头部

 拍打方法:双脚分立,与肩宽。用两手掌心轻拍头部,从头顶中央开始,一手向前拍至前额,另一手向后拍至大椎穴(颈后平肩第一大椎骨)。然后,再从头顶中央起向头部两侧拍至太阳穴,反复9次,最后用左手掌心拍打"百会穴"81次。

 功效:拍打头部可提神醒脑,舒缓头痛、脑胀、眩晕等,同时还可延缓中老年脑力衰退, 增强 记忆力 ;中午或晚上临睡前拍打头部,则可健脑,防治高血压、脑栓塞及失眠等病症,老年人坚持拍打头部还可防治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等。

 2、拍打颈部

 拍打方法:站立或坐于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手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右手拍打右侧,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向后拍打,直到后颈部。如此反复9次。

 功效:防治颈椎病、落枕等,头部不适时,拍打后立即会感到轻松,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3、拍打肩部

 拍打方法:站立或正坐于椅上,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侧拍打100次。可防治肩痛、肩酸、肩周炎及肺不张等。拍打双上肢 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时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拍遍,一般每侧拍打100~200次,

 功效:可预防或缓解上肢肌肉发育不良、上肢麻木、肢端紫绀及半身不遂等。

 4、拍打胸背部

 拍打方法:取站立姿势,全身自然放松,然后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后用左手伸到头后去拍打右背部,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

 功效:胸背部有丰富的胸壁神经和脊神经,支配人体运动及心肺功能。拍打胸背可刺激胸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通过神经传导,增强内分泌功能。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及肌肉发育不良。

 5、拍打腹部

 拍打方法:站立,两手自然下垂,身体先向左侧旋转摆动,两手顺势摆动,右手掌轻拍腹部左侧,左手背则轻打腰后部右侧,拍打81次。身体向右侧旋转摆动,两手也同样顺势摆动,拍打腰侧部位,拍打81次。拍打力度根据自己的承受情况而定。

 功效:腹部最容易出现大肚腩,这个拍打手法对减掉大肚腩和肥腰都有作用。更佳。

 6、拍打臀部

 拍打方法:站立,先用双手掌心轻拍打整个臀部9次,再用双手空拳叩击”环跳”穴36-81次。

 功效:可强腰健肾,舒筋活络,防治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坐骨神经痛等。

 7、拍打双下肢

 拍打方法:正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脚放在矮凳上,使整个下肢放松。用双手从上到下、从里向外,再从下到上、从外向里,由大腿到小腿进行拍打,然后再换拍右腿。一般各拍打200次。

 功效:可防治老年性下肢麻木,增强新陈代谢,对偏瘫的肢体有一定治疗作用。拍打双上下肢和肩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紧张,使局部关节尤其是肩、肘、腕、指、膝等关节得到适度的放松。由拍打所产生的震动波和冲击波,可传导至肌肉的深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柔韧性,有利于肌肉劳损、颈椎病、关节炎的防治。

 8、拍打双脚

 拍打方法:坐姿,先用双手掌心同时拍打双脚内侧三阴交、外侧三阳交、各81次,然后拍打双脚脚"涌泉"穴81次。

 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偏瘫、失眠及下肢麻木。

 9、拍打手掌

 拍打方法:手指分别相对,类似鼓掌,连续拍打6分钟;拍手背,先左手拍右手背3分钟,后右手拍左手背3分钟,反复轮换做3-6次;拍打时间根据承受自定。

 功效:手掌、手背分别有心经、肺经和心包经三大经络、大肠、小肠和三焦三大经络,拍打之可以调理五脏,增强心肺的活力和身体的免疫力,可以保证呼吸、血液、消化和排泄系统通畅。

 经络拍打注意事项

 1、拍打时用力要适当。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快慢适中、不宜过猛。有病变的关节肌肉处用力可稍大些,节奏可稍快些。拍打胸腹部时动作要稍轻,不要重拍重捶,防损伤内脏。

 2、拍打时全身要放松、自然,不要紧张,颈直胸挺,呼吸平稳,排除杂念。

 3、拍打时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周到全面,不可东一下西一下地胡乱拍打。拍打最好安排在早晨起床后进行。

 老年人经络拍打养生

 1、起势

 双脚自然站立,同与肩宽,膝盖微屈,双手下垂,送胯放松,闭目养神,以下每节开始拍打时皆如是,以调息身心。

 2、拍打头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头顶百会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额头上星穴、神庭穴部位,拍打36下左右。

 第三步,双手同时拍打头部正面,即额头至头顶部分,拍打36下左右。

 第四步,双手同时拍打头部两侧,拍打36下左右。

 第五步,双手同时从头部两侧拍打至头后风池穴,采用从上至下顺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

 第六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从头顶拍打至头后风府穴,采用从上至下顺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头部拍打时宜口目合闭。

 第七步,拍打和摩擦(干浴面)面部,可在拍打全部结束后进行。干浴面的方法,搓热两手,两掌心紧按两腮下部,两手四指并拢沿鼻梁两侧向上推,经双眼到上额时,一直推到前额,两掌左右分开,然后顺着两侧眉横骨,掌根经太阳穴耳前向下拉,回到原位,反复一分钟。

 需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宜拍打头部,可用十指摩擦或掐揉的方法!第一步,双手手指从印堂沿着额头、百会穴摩擦至颈后的风府穴9-18遍。第二步,双手分别从两侧的太阳穴经过头部两侧摩擦至颈部的风池穴9-18遍。第三步,十指掐揉头部,从印堂沿着额头、百会穴掐揉至颈后的风府穴9-18遍。第四步,双手分别从两侧的太阳穴经过头部两侧掐揉至颈部的风池穴9-18遍。

 3、拍打颈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颈部后侧,从风府穴起拍至颈后处,拍打时,头和脖子略微前倾,便于拍打,一般拍打5遍。

 经络拍打养生法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颈部左侧,从风池穴起拍至肩颈处,拍打时,头和脖子略微向右前侧倾斜,便于拍打,然后用右手拍打颈部右侧,方法同上,采用由上而下顺拍,一般拍打5遍。

 第三步,搓摩脖子,下巴仰起,用手掌(右手或左手)从下巴抹脖子至颈项处天突穴,一般36下左右。

 4、拍打大椎

 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大椎,可以单掌拍打也可以左右手轮流拍打,拍打时,头部略微前倾低头,便于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

 5、拍打后背、背部两侧膀胱经、背部中央督脉(华佗夹脊)

 第一步,扭摆拍打后背,以腰为轴带动两臂,左手手掌绕至体后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同时右臂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左侧后背部(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再反方向左右轮换拍打。右手内旋向右下方绕至背后,屈肘用掌背拍击后背部,左臂同时向左绕过体前用掌心拍击右肩部,如此反复拍打,一般拍打遍数为四八拍。拍打时动作要协调,利用肩背及腰部转动时的惯性。两臂摆动时肩、肘、腕关节要灵活,拍打力度要适宜。拍打后背时,臂应尽量向后上屈,使自己不易接触的背部得到拍击锻炼。如此不断地扭身、摆臂,两手交替进行拍打,拍打次数自定。

 第二步,拍打背部两侧膀胱经。用右掌背或掌心拍打背部左侧至臀部,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然后用左手拍打背部右侧至臀部,方法同上,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膀胱经位于背部两侧,膀胱经上有心、肺、肝、胆、脾、胃、大小肠以及肾俞穴等。

 第三步,用掌背拍打背部中央即督脉以及华佗夹脊,华佗夹脊也叫夹脊穴,自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旁开半寸处是穴,十二个胸椎和五个腰椎两旁共三十四个穴。拍打背部督脉以及华佗夹脊时,由背部正中上方(以手能尽量拍到处为佳)拍打至长强穴,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6、拍打两侧胳肢窝和胁部

 第一步,拍打左侧胳肢窝,左臂上举,用右手掌拍打左侧胳肢窝,一般拍打36下左右,然后顺势拍打左侧胁部,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反复拍打左侧胁部,拍打胁部时,由腋下拍打至侧胯部,再由侧胯部拍打至腋下,一般上下来回拍打2-3遍。

 第二步,用左手拍打右侧胳肢窝和右侧胁部,方法同第一步。心脏、肺、乳腺患者尤其要多拍此处,两肋中间有“胸腺”穴位,拍打按摩可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7、拍打胸腹两侧、胸腹中央任脉

 第一步,双掌同时轻拍胸腹部两侧,由两侧锁骨处拍打至两大腿根部,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

 第二步,拍打胸部中央即任脉(宜轻拍),从颈下天突穴拍打至腹下曲骨穴,可顺拍亦可上下反复拍打,一般拍打5-10遍。胸腹有心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等经络。

 8、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

 第一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井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肩井穴位于肩部中央,大椎同一水平线,是胆经上的重要穴位。

 第二步,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然后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时,手臂略微抬起,使肩臂头显得相对圆滑,便于拍打,一般拍打36下左右。当上肢向外平举与躯干成90度角时,由于肩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在肩峰上面形成两个窝,前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髃,后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髎穴。

 9、拍打肩部四周和手臂

 第一步,用右手掌拍打左肩四周,然后顺势拍打左臂内侧,沿着左肩、大小臂、肘部、手腕、手心。

 第二步,上接第一步,翻转手臂,拍打左臂外侧,即从手背,手腕外侧、大小臂外侧、肘部外侧,回到肩部,手臂一般来回拍打2-3遍。

 第三步,左手掌拍打右肩四周,然后顺势拍打右臂,方法同上。总之,双臂的内外侧前部、内外侧后部以及内外侧中部,都要拍打到,拍打手臂,是先阴经后阳经,即先拍打手臂内侧后拍打手臂外侧。手上有六条经络,心包经、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

 10、拍打尾椎骨、腰骶部

 第一步,用双掌掌背轮流反复拍打尾椎骨,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双掌掌背轮流拍打腰骶部(即八髎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11、拍打臀部和腿部

 第一步,用双掌掌背或掌心轮流反复拍打臀部后侧,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双掌同时拍打臀部两侧以及双腿外侧,从环跳穴起拍,沿着腿部外侧(包括风市穴、阳陵泉穴)、膝盖外侧至脚踝部。

 第三步,拍打双腿内侧,双脚稍稍外撇成外八字形,便于拍打,接着上面第二步从脚踝部拍起,沿着双腿内侧(包括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盖内侧(包括血海穴),回拍到大腿根部。

 第四步,拍打双腿前面(侧),此时,双脚外八字再转回来,接着上面第三步从大腿根拍打至脚面处,包括髀关、膝盖前面。

 第五步,拍打双腿后面(侧),接着上面第四步从脚跟部拍起回到臀部,包括承山穴、膝盖后面的腘窝,以及大腿与臀部之间的承扶穴,总之,双腿的外内侧前部、双腿的后内侧后部以及双腿的外内侧中部,都要拍打到,腿部一般来回拍打2-3遍。拍打腿部,是先阳经后阴经,即先拍打腿部外侧,后拍打腿部内侧,臀部、腿部有膀胱经、肝、胆、脾、胃、肾经六条经络。

 12、摩擦腰骶部

 双手放在腰眼部位,从上向下摩擦腰肾,从腰部向下斜擦至尾闾处(长强穴),再回头从腰部反复搓起。摩擦腰肾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一般36遍左右。

 13、双拳按摩腰眼

 双手轻握拳,用拳眼紧贴腰部旋转按揉腰眼(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一般1分钟或120下左右。

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主要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旋外。此外,三角肌也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如果经常 正确的肌力训练,将有助增强重要部位的力量,改善身体形态,增加柔韧性。建议你可以经常锻炼身体。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能治百病的医生

但,这个医生需要有力气才能治病

因此,只要我们把力气养足,大多数的疾病都能自我修复

整体养生观  以自然之理  养自然之根

人体是一台精密机器

只要我们掌握如何使用?

如何保养?如何自我修复的规律?

就可以延长这台机器的使用寿命

中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分为12条经络运行

人的12条经络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是怎么样工作的?

每一个时辰都有一条经络出来值班当头。

经络是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

1、12条经络对应的时辰

手太阴—肺经      (  3 —  5点)

手阳明—大肠经  ( 5 —  7点)

手少阳—三焦经  (21—23点)

手太阳—小肠经  (13—15点)

足太阴—脾经      ( 9 —11点)

足厥阴—肝经      ( 1 —  3点)

足少阴—肾经      (17—19点)

手厥阴—心包经 (19--21点)

足阳明—胃经        ( 7 —  9点)

足少阳—胆经        (23—  1点)

足太阳—膀胱经    (15—17点)

2、  经络走向:

手三阴经  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  从手走头

足三阴经  从足走腹胸

足三阳经  从头到足

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六腑: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三焦

三焦:上焦    中焦  下焦

上焦:指体腔胸脯以上:(心、肺)

中焦:指胸脯与肚脐之间:(脾、胃、肝、胆)

下焦:肚脐以下:(小肠、大肠、肾、膀胱)

3、经络在人体上的分布

阳经均分布在头部:

督脉(正中间)

膀胱经(正中旁开)

胆经、三焦经(侧头部)

胃经、大肠经、小肠经(面部)

经络在背部的分布:

督脉(后背正中线)

膀胱经第一侧线(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膀胱经第二侧线(后正中线旁开3寸)

经络在胸腹部的分布:

任脉(胸部、腹部前正中线)

肾经(胸部正中旁开2寸、腹部正中旁开05寸)

胃经(胸部正中旁开4寸、腹部正中旁开2寸)

脾经(胸部正中旁开6寸、腹部正中旁开4寸)

1、手太阴—肺经

肺为相傅之官,容易感冒拍肺经

肺主气,调节呼吸,助心行血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外和皮毛

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

1)肺经的循行

从胸走手,起于胸部中府穴,止于手大拇指甲角少商穴。

  2)与肺经相关器官

    鼻、咽喉、皮肤、支气管、肺

3)肺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怕风、容易出汗、伤风感冒、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咳嗽气喘、皮肤干皱、无光泽、头发脱落、胸部胀痛、支气管哮喘、背部肩部酸痛、四肢末端麻木。

4)肺经的主要穴位

中府穴:胸闷咳嗽中府收。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  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尺泽穴:

  肺热,孩子肺炎泻尺泽穴。

  在肋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孔最穴:治疗咳嗽最灵。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上,

腕横纹上7寸处。

列缺穴:颈椎,感冒拍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处,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太渊穴:肺气虚弱、咳喘太渊首选。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少商穴:咽喉痛第一穴,

用刺血法治疗急性咽炎最灵。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脚01寸。

2、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的功能

  大肠传导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大肠负责排泄人体大部分废物从而确保人体内环境的清洁通畅。

大肠经的循行

从手走头,起于手食指甲角旁的商阳

止于鼻子旁的迎香穴。

大肠经相关的器官

  齿、肩、皮肤、鼻、咽喉、大肠

大肠经不通引起的症状

出现津液失调而导致牙痛、咽喉肿痛、流鼻涕、鼻血、长暗疮、肩痛、上肢痛、肠鸣、便秘、手足怕冷、头痛、指痛、体热、口干等症状。

  大肠经的主要穴位

合谷穴:痛症第一穴,凡是身体上的一切痛症都可以按、刺激这个穴位止痛,“头面问题合谷收”。(注:孕妇不能按这个穴位,会导致流产)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髁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三里穴:肩周炎首选穴。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

下2寸处。

曲池穴:大肠炎症热症泻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连线中点。

肩髃穴:肩周炎、手臂痛、手不举首选穴。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迎香穴:鼻炎 鼻塞按迎香穴。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未完,待续。

   

不管任何肌群,我们都要在确保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准确充分的刺激目标肌群。尤其是肩部,为什么这么说呢?

肩关节是我们身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灵活性,造就了我们肩关节的稳定性不足。所以我们在练肩的时候要更加注意。

首先给大家推荐你们可以照着镜子做,看着镜子做并不是让你瞅着自己瞅个没完,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观察到目标肌群的收缩。

如果你因为轨迹不正确接到了二三头或者胸部的力,从镜子都能更直观的发现,而且肩部训练本身就不用特别固定的器械,你用拿着哑铃或者短杠铃都可在镜子前训练。

那么我们的肩部分为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那么我们就分别推荐大家几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你需要注意肘部尽量不要弯曲,因为弯曲的肘部会让你感觉不到小臂向上还是向下,而且会增加肩晃动的风险,不利于安全和高效。

第二个就是一定要不注意力集中在肩上,让你的肩部发力,带动胳膊上来,而不是只靠着胳膊的发力直上直下移动哑铃。

你也可以倾斜身体另一边找一个支撑做单臂的侧平举,这样可以让你更加专注目标肌群。这是着重训练肩中束的。

第二个动作:在做推举的时候一定记得背部虽然挺直但是不要反弓的太厉害,不然的话腰部承受着压力会非常的难受,也做不完整这一组的训练,还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而且不像用史密斯机或者杠铃推举,用哑铃它的轨迹是可以自己调整的,你可以在推起的时候手臂向后靠或者向前靠来训练前束或者后束。

第三个动作:着重训练肩前束,值得一提的是我给大家放的图采用的握法是反握。正握与反握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只是不同的握法适合不同的人。

小编自己就用反握的方式做前平举,在正握做到力竭之后,我会用反握继续做几组,因为我自己反握能更好的发力,帮助我充分的榨干肩部最后一丝力量,充分的刺激肩部肌群。

第四个动作:着重于训练肩后束,做这个动作的适合你可以上半身适当向前倾一点,因为前倾一点可以让你更好的发力,能够避免直立身体时所带来的肩部收缩幅度不够的问题。

而且肩部是一个肌耐力很一般的肌群,所以每个动作你并不需要用多重或者多做,5×10就差不多了。

对于瘦子或者增肌的人来说,总是以为用尽可能重的重量训练就可以,如果你不给目标肌群正确的刺激,再重的重量都没有用。

但你如果是在想用大重量来刺激肩部,都是有一个安全的上大重量的方法,就是借力推举。

原谅小编没有给你们找到借力推举的动图,就跟上图一样,大重量用这种方法借力之后再推举,动作连贯起来就可以。

对于任何一个人盲目的上大重量并不会让你真正训练到肩膀,反而会增加你受伤的风险,所以这个动作不仅能让你安全的用大重量训练,同时又能弥补小重量的不足。

在下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慢,用力去控制,安全的循序渐进的用大重量去训练也可以让你的肌肉增长更加快速。

三角肌俗称“虎头肌”,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形状凸出上臂,酷似虎头,而且发达的三角肌体积比较大,显得很威猛,这样称它也是力量的象征。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图:http://wwwfocusmecomcn/upload/yiliao/2006771045100jpg

下面是三角肌的锻炼方法(为了方便点就在家用哑铃):

肩部(三角肌)

1推举:主要练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

动作:坐姿,两手持哑铃于体侧,两肘外展,掌心朝前,以弧线推哑铃至最高点,稍停,缓慢控制哑铃按原路线(弧线)还原。

提示:亦可站姿做,双臂同时做,也可单臂轮换做。

2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中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腿前,身体稍前倾,双肘微屈, 向两侧举起哑铃至肩高,使三角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肩肌控制缓慢还原。也可单臂做,两臂轮换。

3俯身侧平举:主要练三角肌后束。

动作:两手持哑铃,掌心相对,俯身屈膝,身体稳定,两臂向两侧上举,然后控制缓慢还原。

4耸肩:主要练斜方肌。

动作:两手持哑铃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504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