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际上举办的健美操活动有哪些?

每年国际上举办的健美操活动有哪些?,第1张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美操比赛,1984年首届远东区健美操大赛在日本举行。由于两次大赛的成功,1984年起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每年国际上举办的活动有: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冠军赛、世界巡回赛。国际健美操委员会力争在2004年将健美操项目带入奥运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操所特有的保健、医疗、健身、健美、娱乐的实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吸引了不同年龄的爱好者参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各级电视台纷纷制作以健美操竞赛、普及为内容的专题节目,其收视频率远远超过其他节目。

由于健美操比赛可在体育馆和舞台上举行,加之健美操运动时场地运用集中的特点,给企业结合比赛进行广告宣传创造了机会。健美操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

1987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健美操邀请赛,随后1988、1989、1990、1991年先后在北京、贵阳、昆明、北京举办了四届邀请赛。1992年起改名为全国锦标赛,成为每年举办的传统赛事。另外,1992、1995年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全国健美操冠军赛。1998年,举办了全国锦标赛暨全国健美操运动会。

  亚洲最早有的应该是日本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 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美操比赛, 1984年首届远东区健美操大赛在日本举行。由于两次大赛的成功, 1984年起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每年国际上举办的活动有: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冠军赛、世界巡回赛。国际健美操委员会力争在2004年将健美操项目带入奥运会。

  世界性的健美操热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传到我国的。当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举办了各种健美操培训班。随后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外各种健美操的介绍,逐步推动了健美操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1984年,原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组,接着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了健美操教研室,率先开设了健美操课程。一些大专院校也根据国家教委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逐步开设了健美操普修或选修课。从而把我国的健美操从社会引向了学校。

  1986年~1988年,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继1986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我国首次“全国女子健美操邀请赛”后,1987年5月在北京我国又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正式的竞技健美操比赛——“长城杯”健美操邀请赛。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发展,1992年2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1992年9月,中国健美操协会在北京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健美操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Olynpic Games(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 Αγνε,简称奥运会或奥运)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就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奥运五环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当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

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 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972年5 月,这个假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 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 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 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 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 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运会会旗,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1920 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 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 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奥运会的由来

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的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的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

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雅典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到2004年,已经举行了28届奥运会。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第29届。

沿革奥林匹克运动会古称竞技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希腊人有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古希腊分成许多城邦,为了祭神,各城邦经常举行竞技会,这些竞技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竞技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以便于公民自由往来,为城邦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而受到普遍欢迎。诸多竞技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在奥林匹亚举行的祭祀万神之父——宙斯的竞技会,即现今所称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此后每4年举办一次,直至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一切异教活动,宣布废除古奥运会为止,历时1169年,共举行293届。几十年后,狄奥多西二世烧毁宙斯神殿,后来洪水与地震又将古奥运会遗址湮没地下。

18世纪中叶,经考古学家挖掘,使古奥运会遗址重见天日。随着近代体育的勃兴,人们渴望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1859~1889年,希腊人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1888年法国的Pde顾拜旦男爵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并于1892年遍访欧洲诸国。经两年奔走、筹措,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此后6月23日就被称为奥林匹克日。会议还决定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每4年举行一次,在世界5大洲各大城市轮流举办。运动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奥运会的届数仍照算。

1894年6月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第一部由顾拜旦倡议和制定的奥林匹克章程。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宗旨、原则及其他有关事宜。1921年洛桑奥林匹克会议,制定了奥林匹克法,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奥林匹克议会规则等5部分。数十年来,奥林匹克法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还作出许多规定。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国际奥委会设计了奥林匹克会旗,白底无边,中央有5个相互套连的圆环,环的颜色为天蓝、黄、黑、绿、红,五环象征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上会旗首次使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在运动场上升起第一面五环会旗,这以后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和升旗仪式。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顾拜旦提议,1913年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1908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在其布道词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顾拜旦对这句话极为赞赏,以后多次引用,因此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实施运动员宣誓。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又增加裁判员宣誓。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在主体会场点燃象征光明、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火焰。此后这一活动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奥运会开始前,在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之妻)庙旁用凹面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后,进行火炬接力,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运动员接最后一棒点燃塔上火焰,闭幕式时火焰熄灭。

奥运火炬

1古代的火炬传递

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火在希腊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

在每个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而城邦居民每家每户也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灶神赫斯提亚。火炬传递最早在古希腊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夜晚举行,时隔不久就逐渐转变成了首先在青少年当中兴起的一种团体竞技运动,并最终演化成了最为流行的古希腊体育项目之一。

在古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有一个供奉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采集圣火的过程非常简单,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凹陷的光滑平面能够将阳光汇集到焦点,最高女祭司将火炬伸到焦点处,就能够将其点燃。

古希腊人举行火炬传递比赛,参赛者须传递火炬直到终点。古希腊火炬传递的宗教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以祭奠女神雅典娜。圣火的力量由火炬手用最快捷的方式进行传递。火炬传递的起点是普罗米修斯的祭坛,终点是设于古雅典卫城的女神雅典娜祭坛。当时的火炬传递由40位来自10个雅典人部落的青年来完成,全程一共25公里。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的相同,也是由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点燃的,同时宣读运动员誓言。随后奥运圣火将授予第一位火炬手,这也标志着火炬传递的正式开始。至今,奥运火炬传递的力量仍然影响打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2奥运火炬传递及其复兴

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他预言性的演讲中指出:“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奥运圣火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作为庆祝奥运会开幕仪式的一部分,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复兴是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的,至此以后每届夏季奥运会都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当时柏林奥运会火炬传递由第一火炬手!Konstantine Kondylis 从奥林匹亚开始传递,直到终点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焰的神圣力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也成为奥运会开幕的前奏。

奥运会会歌

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这首歌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运动员入场

按照规定,凡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均可派运动队参加奥运会比赛。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综合性运动会,通常情况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主办国元首都出席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在会上致词,由主办国元首宣布大会开幕。以往奥运会参赛国家(或地区)由主办国发出邀请,1986年9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汉城会议决定,以后改由国际奥委会邀请。

国际奥委会章程规定,奥运会属国际奥委会的专利。国际奥委会根据申请举办城市的组织能力和财力 ,由全体委员投票决定举办下一届奥运会的城市,并由国际奥委会同获得举办权的城市签订必要的合同。主办城市必须遵照国际奥委会的章程和指示办事,一般要兴建符合标准的运动场地,并为运动员提供专门的住所,住所通常称为奥林匹克村。

奥运会比赛项目

奥运会比赛项目有:

田径 篮球 足球

摔跤 柔道 举重

射击 射箭 击剑

赛艇 马术 拳击

手球 网球 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自行车 帆船帆板

体操 (含艺术体操)

排球 (含沙滩排球)

游泳 (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

铁人三项 现代五项 等。

一个项目如果要设置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只有在至少四个洲75个以上的国家开展的男子体育运动项目/分项和至少在三个洲40个以上国家开展的女子体育运动项目/分项才能被列为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只有在至少三个洲25个以上国家中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才能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奥运会中运动小项是运动项目或分项中的一项比赛,在奥运会中需要产生名次,并颁发奖章和奖状以作为奖励。运动小项在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前,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在世界范围内有足够的开展这个项目的人数和地域,并且已经举行过至少两次洲际锦标赛。主要依赖机械动力推进的项目、分项和小项不能被列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除正式比赛项目外,国际奥委会还授权东道国,可将本国开展较为普及的非奥运会正式项目的1~3个列为当届奥运会的表演赛,其他国家亦可派队参加。作为非正式比赛,获胜者不发给奖牌。

奖励:国际奥委会强调比赛只是个人和各队之间的竞争,不是国与国之间体育实力的较量。国际奥委会公布的只是比赛成绩,无各国得奖情况。但东道国、新闻界以及各国奥委会都进行这方面的统计,并按奖牌或分数排列总的名次。在奖励方面,也着重在精神上和名誉上。国际奥委会认为,精神奖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在奥运会上获胜的前三名选手,只分别授予金、银、铜质奖章,不发给任何物质奖励。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于希腊的奥林匹亚举行以来,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最早是一种宗教仪式,逐渐演变成体育活动,当时的比赛项目有五项全能(包含铁饼、标枪、跳远、赛跑和摔跤)、赛跑、拳击、摔跤、拳击角力(拳击和摔跤的混合运动)、四轮马车赛跑和骑马。古代奥运会体现了人们和平的愿望,在奥运期间,交战双方会休战,但是,古代奥运会最终还是因为战争而停止。

奥林匹克的复兴始自1896年,在奥运祖师顾拜旦的努力下,当时在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次现代奥运会,有来自14个国家的245名运动员参加。此后,参赛运动员、参赛国家和比赛项目与日俱增,在2000年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上,有来自199个国家的10,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成为全球最盛大的聚会,奥运会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精神,体现了现代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

冬季体育项目最早在1908年添加到奥运会中,当时是花样滑冰运动。冰球项目自1920年加入。在1924年,冬奥会第一次在法国的查米尼斯单独举行。自1994年起,冬奥会定于不和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因此目前奥运会为每两年一届,冬奥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进行。

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大多数比赛项目为现代运动项目的原始雏形,比赛规则简单,任意性很大,一些项目如最富有古希腊运动特色的角斗在现代运动中已经绝迹。

场地跑古代奥运会最早设立的竞赛项目,也是从第1届到第13届运动会上的唯一竞赛项目,距离是19227米,这正好是运动场的长度。后来有了中跑和长跑,距离是19227米的倍数。当时跑道无分道标志,运动场的边界铺以石块,就是起跑线,起跑姿势千姿百态,比赛时也只是比个先后,不计时间。古希腊人爱好跑步,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五项全能是运动会上的综合性比赛项目,与现代田径全能运动的比赛方法大不相同。例如,古代五项全能比赛有笛子伴奏,运动员路过时手持哑铃,铁饼实为石饼,标枪为当时的实用武器。前4项的竞技场内进行,摔跤则在神庙旁进行。摔跤参赛者必须是前4项的优胜者,摔跤必须获得第一名才能成为五项全能运动的冠军。在古代奥运会中,斯巴达人一直在这个项目上占优势,几乎包揽了历届的冠军。

角斗是古代希腊盛行的一种拳击和摔跤相结合的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十分激烈,常常吸引众多的观众。

在古代奥运会期间,少年比赛项目是从第37届才开始设立的,年龄的界限并不明确,比赛项目也只限于场地跑、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角斗也曾举行过几次,但不持久。

此外,尚有精彩的文艺比赛举行,参加者为诗人、作家、艺术家和演说家等。文艺比赛是从公元前444年的第84届古奥运会开始的,当时被誉为希腊"历史之父"的格罗多特宣读了他的名作《历史》中的某些章节,歌颂了公元前490年在马拉松河谷战役中大败波斯军队的希腊战士,最终赢得首次文艺比赛的桂冠。艺术比赛也有奖励,甚至比体育比赛的奖励高,如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后的一届奥运会曾将属于体育比赛的奖励全部奖给了诗人。

历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

届次 举行地点 年 份

1 雅典�希腊 1896

2 巴黎�法国 1900

3 圣路易斯�美国 1904

4 伦敦�英国 1908

5 斯德哥尔摩�瑞典 1912

6 柏林�德国 1916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办)

7 安特卫普�比利时 1920

8 巴黎�法国 1924

9 阿姆斯特丹�荷兰 1928

10 洛杉矶�美国 1932

11 柏林�德国 1936

12 赫尔辛基�芬兰 1940(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

13 伦敦�英国 1944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

14 伦敦�英国 1948

15 赫尔辛基�芬兰 1952

16 墨尔本�澳大利亚 1956

17 罗马�意大利 1960

18 东京�日本 1964

19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

20 慕尼黑�原西德 1972

21 蒙特利尔�加拿大 1976

22 莫斯科�原苏联 1980

23 洛杉矶�美国 1984

24 汉城�韩国 1988

25 巴塞罗那�西班牙 1992

26 亚特兰大�美国 1996

27 悉尼�澳大利亚 2000

28 雅典�希腊 2004

29 北京 中国 2008

30 伦敦 英国 2012

历届冬奥会举办地

届次 举行地点 年 份

第1届 法国 夏蒙尼 1924

第2届 瑞士 圣莫里茨 1928

第3届 美国 普莱西德湖 1932

第4届 德国 加米施(帕滕基兴) 1936

第5届 瑞士 圣莫里茨 1948

第6届 挪威 奥斯陆 1952

第7届 意大利 科蒂纳丹佩佐 1956

第8届 美国 斯阔谷 1960

第9届 奥地利 因斯布鲁克 1964

第10届 法国 格勒诺布尔 1968

第11届 日本 札幌 1972

第12届 奥地利 因斯布鲁克 1976

第13届 美国 普莱西德湖 1980

第14届 南斯 拉夫萨拉热窝 1984

第15届 加拿大 卡尔加里 1988

第16届 法国 阿尔贝维尔 1992

第17届 挪威 利勒哈默尔 1994

第18届 日本 长野 1998

第19届 美国 盐湖城 2002

第20届 意大利 都灵 2006

第21届 加拿大 温哥华 2010

第22届 俄罗斯 索契 2014

历届残奥会举办地

届次 年 份 举行地点

第1届 1960年 罗马(意大利)

第2届 1964年 东京(日本)

第3届 1968年 特拉维夫(以色列)

第4届 1972年 海德堡(原联邦德国)

第5届 1976年 多伦多(加拿大)

第6届 1980年 阿纳姆(荷兰)

第7届 1984年 斯托克曼德维尔(英国) 纽约(美国)

第8届 1988年 首尔(韩国)

第9届 1992年 巴塞罗那(西班牙)

第10届 1996年 亚特兰大(美国)

第11届 2000年 悉尼(澳大利亚)

第12届 2004年 希腊(雅典)

第13届 2008年 北京(中国)

奥运会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国际奥委会和历届奥运会组委会对吉祥物的设计要求都很高,每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揭晓都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成为当届奥运会的亮点。在奥运会吉祥物的发展上,每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设计都强调了创新和个性,吉祥物的设计和产生的过程已经成为宣传奥运会的过程。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有3种,雅典奥运会是2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吉祥物瓦尔第(Waldi)

尽管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出现在1968年法国格海纳布第10届冬奥会上,但人民习惯上还是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五彩狗“瓦尔第”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会吉祥物阿米克(Amik)

阿米克Amik是加拿大印地安语海狸

竞技健美操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开展而迅速发展起来,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健美操运动,它比健身健美操更加激烈,更能体现出健力、美的特色。竞技俊美操使健美操运动纳入体育竞争机制。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地区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竞技健美操比赛众所周知,编排与完成情况是竞技健美操比赛评分的两大因素,如何创编出符合竞技健美操特点而又紧紧把握住发展方向的健美操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与同行共榷。 一、动作特点 竞技健美操是一个不同于自由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运动的独立的体育项目,根据它具有动作类型多,复合性动作多,动作重复次数少,全套练习时间短和动作速度快的特点,在动作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操为主,操舞结合式动作设计 竞技健美操的动作必须设计成操的动作结构,有明显影响身体某一部位的目的性。强身健体是竞技健美操的主要功效性之一,在动作设计时应遵守符合强身健体和人体艺术造型的规律。在编排动作时,不仅要考虑到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影响与发展力量、柔韧、协调、灵敏以及持久力等各种素质的练习,而且还应在运动形态上有舞蹈造型美、外形美的特点。那种认为迪斯科或霹雷舞加特定动作就是竞技健美的编排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 (二)精心构思,力求新颖 竞技健美操全套动作没有节的划分,动作重复次数少,复合性动作多,变化多,连续性强,对称性动作相应减少,行云流水,一气叼成。设计动作时要有新意,精心构思。可多设计粗犷、奔放、力度强、造型美、有弹性的动作。 (三)把握动作风格特点 动作风格就是创编设计动作素材的取向侧重面。如以中国武术、古典芭蕾、爵士舞、现代舞或迪斯科等动作为创作基调,将其贯通于全套动作的始终。一套操如果没有一个基本格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不伦不类,给人一种东拼西凑的感觉,不能体现一套操的特点。因此,把握动作风格特点是非常重要。 二、编排特点 竞技健美操具有明显的法定性,竞赛规程对比赛的项目、时间、特定动作都作了规定,因此,在编排时必须以规程为依据,创编出丰富多彩的成套动作,编排时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独特新颖。一套操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吸引观众。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满场跑跳的框框。 (二)注意身体全面发展,从健身美体的实效性出发,以简单易学的操形动作为主体,较多的对称性动作和少量的不对称动作有机结合,使其显得动作多,变化快,充分体现健、力、美的特点。 (三)遵循竞技健美操的结构一套完整的竞技健美操有其自身的结构,归纳起来可以用下表表示:成套竞技健美操技术结构 部分 开始部分 主体部分 尾声部分 节拍 2—4×8 4—8×8 4—8×8 6—8×8 6—12×8 2—4×8 动作 起势、造型引段颁溯蹦习 稠棚 第舰特定6 特定动作上下习极小调整动作 踢跳习 绸 编排时要注意层次,起伏对比,扬长避短。开始部分可称为凤头,编排得别致新颖,才能引人入胜。 一套竞技健美操必须要有高潮,才能使整套操有起伏对比的效果。高潮就是动作激烈,动作速度快,幅度大,节奏强,力度强劲,使人目不暇接的联合动作。这串动作最能激发情线,运动负荷也是全套动作的最高水平。一套竞技健美操可以有一或二个高潮。特定动作一般放在主体部分,如连续四次俯卧撑,收腹举腿,一般采用二拍一动或四拍一动,充分显示力量,或安排在激烈运动中间,做为调节运动活动节奏的手段,使身体某些部位的强力活动稍加缓和,这种在快节奏渗有缓慢动作节奏的编排,加强了动作起伏的效果。有的成套动作在高潮中嘎然而止,形成静止造型状态,可收到较好的表演效果。 三、音乐特点 音乐快慢与健身价值有很大关系。节奏快,运动量大,生理负荷也就大,运动员消耗的能量也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更全面。节奏快慢还与动作的激情、动作的气氛有很大关系。据统计竞计健美操音乐速度多在每10秒钟26至30拍之间,而健身健美操音乐速度多在每10秒钟20至26拍之间,说明竞技健美操比健身健美操速度快,更具有激情和感染力,对运动员素质要求也更高。 音乐是情感体现。健美操音乐多采用节奏强劲、韵律感鲜明、曲调优美、激发情绪、振奋精神的时代音乐。从94年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看,大都是自己创造的音乐,其中配有风声、雨声等与动作非常吻合,体现了自己的情感。94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有40.6%的队采用了民族音乐,说明音乐选择已从单一强节奏的外国音乐转向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与动作配合,体现民族特色。 四、运动员体型特点 健美操是健与美的结合,竞技健美操更是健、力、美的体现,因此,运动员的体型有其项自本身特殊的要求。男子应显示肌肉,身高适中,身材匀称。女子应显示有力度的丰满健壮,具有时代美,如结实、粗壮、有女性特有的线条美。那种体操型、艺术体操型、舞路型身材都符合此项目特点。一名优秀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只练操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力量性练习,使体型有力度且具有线条美。而在混双、混六项目中,还要考虑到男、女运动员身材比例是否协调,如果男女运动员身材差别太大,则会影响整体效果,也会影响一些配合动作完成。 五、难度发展 (一)难度动作的创新与种类增加 难度动作是运动员能力的体现。从近年来世界锦标赛及国内的一些竞技健美操比赛来看,体现上肢力量的三点俯卧撑已很普遍使用,二点卧撑(单手、单脚)也越来越多的选手采用,并且在女运动员的偿试中博得了喝采。两点手臂的支撑与身体接触、不与身体接触的以及由支撑的各种体位变化,每套操中出现2—3次,体现了运动员的能力,也为套路增添了难度价值与艺术欣赏性。 从94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来看,竞技健美操在技巧上的难度也越来越高。男子出现了单臂支撑的高难动作,单臂身体接触的支撑、不与身体接触的支撑,不与身体接触的高质量的高直角支撑。女子出现了360度水平转身成俯撑,单肘水平上支撑等高难动作,有的甚至引用了杂技中的高难动作,使竞技健美操的难度更上了一个档次。参加比赛的选手有很多是奥运会竞技体操选手,说明竞技健美操向高难技巧发展已是一个趋势,竞技健美操与操身健美操拉开了距离,各向自己的方向发展。 (二)舞蹈难度 竞技健美操在舞路难度上也越来越高,平衡、跳跃类型动作增加,从95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来看,由前几届比赛中的搬腿(手搬)平衡渐渐过渡到控腿平衡及各方向的变化平衡。比赛中,高分腿跳、前后交换腿跳等空中变化方向、体位的跳跃占了优势,展现了运动操纵自身的能力。对柔韧性素质要求更是高出一筹,女子出现了高踢腿直接接劈叉的高难动作。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健美操必将和体操、艺术体操一样成为人们喜爱的竞赛项目之一。一九九二年,中国大学生体协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在北京成立,一九九六年即将西安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健美操首次列入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我国竞技健美操至今为止水平最高,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开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95年首届界健美操锦标赛在法国举行,我国首次派队参加了世界健美操比赛,标志着我国健美操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日子屈指可待。竞技健美操将被纳入奥运会项目,必然将竞技健美操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健美操的特点有以下九点:

1、能够强身健体

2、不分年龄层次,老少皆宜

3、丰富新颖

4、有益身心健康

5、考验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多变性

6、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7、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8、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

9、具有减肥的功效

扩展资料

健美操的分类

1、竞技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竞技健美操大致分三种比赛:全国健美操比赛、全国职工健美操比赛、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

2、健身健美操

健身健美操的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可为社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所采用。它根据练习对象的需求进行创编,各种成套健美操动作的练习时间、场地、人数、内容、动作名称、节奏快慢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我国健身健美操运动开展非常广泛。

3、拉丁健身操

拉丁健身操来源于国标中的拉丁舞,但绝对不强调基本步伐,更确切的说,它是健身操的一种,强调能量消耗,对动作的细节要求不高,注重运动量和对髋、腰、胸、肩部关节的活动。拉丁操自由随意,热情奔放,节奏明显。它的锻炼侧重点在于腰和髋部,同时使大腿内侧得到充分锻炼。

4、街舞

所用音乐一般为“Hip Hop”或“punk”,发展至今由黑人街头即兴舞蹈演变而来。而现今融入了有氧舞蹈,以明显的节奏搭配,全身上下的自由摆动,有更多的趣味性,一样可以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可以增进协调性、心肺功能,甚至肌力等。

5、搏击操

最早是由欧洲搏击选手与职业健身操运动员推出,其具体形式都是将拳击、空手道、跆拳道、功夫、舞蹈动作混合在一起,并配合强劲的音乐,成为一类风格独特的有氧健身操,一节完整的搏击操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锻炼全身每一块肌肉,同时提高身体的弹性、柔韧性及反应速度。

-健美操 (体育项目)

因为健美比赛跟奥运会所提倡的精神和口号大相径庭。从比赛形式上看,健美比赛应该属于行为艺术,和奥运会的比赛形式定义不同。体操不等同与健美,竞技体操不等同与健美比赛,这是完全不同的定义。

一、体操与竞技体操

我们常看到的奥运会比赛场上的体操是竞技体操,是要求相对严格和难度比较大的运动项目,并会根据完成的完整度进行现场打分的一项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体操又细分为:竞技、艺术和基本。

竞技体操跟健美比赛最为之不同的就是前者的运动员是要在众多参赛队伍里面用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夺奖牌。既然竞技体操是入选了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对竞技体操的各方面也有很多要求和规定。上器械前,运动员需要有标准的示意和站姿,对服装要求也是很严格,运动员要穿统一的服装,例如背心,长裤和体操鞋,甚至在衣服的颜色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评判标准更是严格评判,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完整度,划分成7个等级来评定结果。同时,竞技体操也分男女,种类很多且符合奥运会精神。

二、健美操

首先,健美操是一项普及性强,其中吸收了爵士舞和霹雳舞等舞蹈动作,是一项体育项目。虽然健美操也是起着一定的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对于比赛,我们需要的是在运动员身体素质比较均等的状态下进行公平比赛,而健美操在这方面不够公平。西方人的骨骼比较壮硕,身材魁梧,加上健美运动更是壮实,相比之下的亚洲人,原本骨骼比较小,即使有健美运动也没办法弥补先天的劣势。所以对于比赛来说是比较不公平的,对于奥运会来说就更加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所以奥运会项目里面没有健美操。

艺术体操(Rhythmic Gymnastics)是一项新型的女子竞技体育项目,是奥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又常被译为韵律体操。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和个人单项赛。 “RG”是“RhythmicGymnastics”的缩写。中国与俄罗斯的叫法是“艺术体操”,在日本叫“新体操”,而在香港和台湾叫“韵律体操”。 艺术体操个人比赛要求:音乐时间为1分15秒至1分30秒。每套动作的技术价值由10个最高价值的难度来决定的。在运动员所完成的10个最高价值难度中,至少有5个难度动作是属于各项器械所要求的规定身体动作组,并且要与器械特有的技术动作紧密结合。 艺术体操集体比赛要求:每套动作必须由5名运动员来完成。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健美操竞赛项目包括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男三;女三;混合三人)、混合六人(男三、女三)啦啦操等。比赛按性质分锦标赛和冠军赛两类。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 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美操比赛, 1984年首届远东区健美操大赛在日本举行。由于两次大赛的成功, 1984年起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每年国际上举办的活动有: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冠军赛、世界巡回赛。国际健美操委员会力争在2004年将健美操项目带入奥运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操所特有的保健、医疗、 健身、健美、娱乐的实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吸引了不同年龄的爱好者参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各级电视台纷纷制作以健美操竞赛、普及为内容的专题节目,其收视频率远远超过其他节目。 由于健美操比赛可在体育馆和舞台上举行,加之健美操运动时场地运用集中的特点,给企业结合比赛进行广告宣传创造了机会。健美操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 1987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健美操邀请赛,随后88、 89、 90、 91年先后在北京、贵阳、昆明、北京举办了四届邀请赛。1992年 起改名为全国锦标赛,成为每年举办的传统赛事。另外,92、95年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全国健美操冠军赛。98年,举办了全国锦标赛暨全国健美操运动会。

国际健美操联合会成立于1985年

中国健美操协会成立于1992年9月,总部设在北京。是由中国奥委会承认的全国性运动协会;协会的成立,使我国健美操运动进入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发展的新时期。1995年成了健美操裁判委员会,1996年成立了教练员技术委员会。

1992年,以《国际健美操联合会竞赛说明》为篮板,对规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采用大分评分法;同年开始举办“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并举办了“全国健美操冠军赛”。

从1992年至今,我国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并不定期举办“全国健美操冠军赛”。1995年12月,推出了《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1996年1月,参照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健美操联合会、国际健美操冠军联合会3本国际竞赛规则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有一次进行了修改。

为了进一步的健全中国健美操协会的组织建设,1995年和1996年分别成立了成了健美操裁判委员会教练员技术委员会。有力的加强了健美操项目的专业化管理,调动了各地骨干的积极性。

这些健美操国际组织均致力于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及在全世界的普及,为扩大健美操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FIG,虽然只是在1994年才接受健美操为其正式的比赛项目。

但由于FIG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是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正规国际体育组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把握项目发展方向的能力,由其提出的“健美操进入奥运会”的目标,得到了世界各国健美操组织的热情支持与信任,也只有FIG才能担当起把健美操带入奥运会的重任。

近年来,这些健美操国际组织之间开始了一些合作行动,如FIGC曾在199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寻求合作与研究有关健美操发展的会议,当时有7个健美操国际组织参加。1996年,LAF和FIG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内容是由FIG负责LAF的裁判员培训工作,并在1998年的IAF健美操世界杯赛中采用FIG规则。

而ANAC也于1998年开始了与FIG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从今后的发展来看,FIG将占据健美操运动的主导地位,将在健美操运动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67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