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著名人物有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四川中医学院教授、厦门大学讲师 。另有健美操运动员、 演员 、网络工程师 、足球运动员 、作者。
一、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
1967年1月生,贵州兴仁县人。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1)用固相反应法结合冷压烧结工艺制备出当时国内最高临界电流密度的Bi系氧化物高温超块材(Jc~2000A/cm 2液氮温区);(2)国际上率先生长出不同结构的SiGe/Si量子阱发光材料,解决了硅基量子阱发光材料的关键生长工艺;(3)国内首先研制出SiGe/Si量子阱红外探测器;(4)国内较早设计并研制64×2的GaAsAl/GaAs正入射量子阱探测器面阵;(5)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为中德联合实验室解决了Si集成电路上粘附力强、低电阻的不同金属电极制备的特殊工艺问题;(6)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硅基底上制备出Ge晶体薄膜,在国际上首先探索到Ge晶体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路子;(7)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7篇。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杨宇,男,1953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0年考入湖南中医学院攻读温病学专业硕士学位,198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分配到成都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1994年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温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承担研究生、七年制、本专科生、留学生、西学中班、高师班、进修生等不同层次的《温病学》、《方剂学》、《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温病学》(本科和七年制两种)的副主编;担任副主编的全国协编研究生教材《温病学说之研究》,获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与张之文教授共同主编出版《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共约150万字)。 教学科研中,侧重于温病各家学说的继承发扬。强调溯源求本,融各家之长,选择其治法与方药为切入点,以期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国家重大出版计划子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厅局级、校级科研课题共8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已出版)8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借助中医药学知识,开展道教医学及道教养生学研究,在学校《学报》、《宗教学研究》、《东洋医学》发表相关论文,出版译著3种,赴日本东京出席“第四届亚洲传统医学大会”进行交流,并为本科生、研究生举办讲座和选修课。 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中医临床工作,挖掘温病学有效治法和方药,应用于慢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受学校派遣,先后赴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席国际会议、讲学和学术访问
三、健美操运动员
杨宇,男,浙江宁波人,宁波效实中学毕业。 2005年获首届甬城“十佳学子” 健美操国家二级运动员,浙江省、北京市男单二级甲组冠军。
四、演员
性别:男 身高:185CM 体重:76Kg 出生日期:1977年2月10日 从业经历: 毕业于北京北普陀影视研修学院 音乐剧《金沙》第二代男主角“沙” 1999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80590部队文工团----任独唱演员2001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演唱《报答》---- 获表演二等奖 2004年参加北京“明日之星”歌手秀----获冠军 2005年参加《金沙》音乐剧男一号沙 2006年参加《金沙》出访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任男主角 2006年授予优秀青年加入成都市青年联合会----青联委员 2007年担任香港“美学慈善基金会”----任慈善大使 2007年携《金沙》音乐剧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出,同年于上海大剧院参加亚洲国际艺术节团幕演出 2007年《金沙》全国巡演于北京(保利)、得港、澳门、深圳、武汉、宁波、温州、苏州、创下中国音乐剧500场演出记录 2008年入选中国原创音乐剧《蝶》剧组特邀男一号演员 2008年参加四川省《锦绣天府》新年晚会 2009年拍摄MTV《谢谢您》刘家昌作词作曲,并担当音乐制作人 2009年成立别处娱乐有限公司 电视剧作品: 《人生大事》 歌舞剧作品: 总政歌剧团大型《玉鸟兵站》
五、网络工程师
杨宇,男,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出生于1978-11-16,中国联通黑龙江伊春分公司信息化中心网络主管,多年从事网络管理及网站建设,其文章《思科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网络优化》获得联通省级技术革新奖。
六、足球运动员 简介 履历
英文名:Yang Y 外文全名:Yang Yu 生日:1985-11-14 场上位置:前卫 身高:178厘米 体重:68公斤 惯用脚:右脚 出生地:成都市 (中国) 国籍:中国 代表国家队:出场0次,进0球 现属球队:已退役(2010)
履历
赛季 俱乐部 号码 出场 进球 国家 联赛等级 排名
2009 北京宏登 13
中国 2 12
2008 重庆力帆 12
中国 2 2
七、厦门大学讲师
男,讲师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1991-1995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 金融专业 学士 1995-1999 福建兴业银行厦门分行 信贷部/风险管理部/国际业务部 1999-2001 厦门信息港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部 2001-2004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MBA(工商管理硕士) 硕士 2004-2008 厦门大学会计系 财务会计方向 博士 2004-2008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教务处教学科研情况: 1《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权威刊物),2003年4月 2《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探讨》——财务与会计(一级核心刊物),2008年第2期 3《论财务会计要素概念的历史变迁》——厦门大学学报(一级核心刊物),2008年第4期
八、动画作家
《打,打个大西瓜》的创作者叫杨宇,四川泸州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CG动画,毕业后到成都的一家广告公司,但只在该公司工作了一年就辞职专注做《打,打个大西瓜》这部动画片,因为理想是做一个原创漫画家,杨宇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上。杨宇称,“三年半期间,我过的生活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饺克力”花了3年半的时间制作这个16分钟的动画,这3年内他几乎没有关注过外界的事情,就连他的QQ都是去年9月份才申请的。他一个人在家里独立完成了《打,打个大西瓜》。
九、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姓 名 杨宇 职 务 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7年11月 籍 贯 广东省吴川市 学历背景 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2003年6月任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局党组成员。 工作分工 分管政工人事处、车辆管理处(机关车队)、业务督导处、机关文印中心。
地点如下~
若有冠名的赛事已进行注明~
2000 江苏 南京
2001 江苏 南京 ("乐臣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2002 江苏 苏州
2003 湖南 长沙 (“国色天香”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2004 湖南 长沙 ("华夏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2005 海南 海口
2006 广东 深圳 ("华康杯"全国健美操锦标赛)
2007 山东 烟台
2008 山东 青岛
94年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获混双冠军、六人亚军。
95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获混双亚军、六人冠军、团体冠军
95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获混双亚军
96年全国体院健美操联赛获混双冠军、六人亚军
96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获混双亚军
96年全国健身**大赛十佳
97年全国健身**大赛获亚军
曾君
曾君,女,1964年7月出生于四川雅安。1986年7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至今在西昌学院任教。国家体操一级运动员、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国家健美操一级裁判、国家艺术体操一级裁判、四川省优秀健美操教练,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个人体操比赛个人全能冠军、全国体操比赛个人全能亚军。2002以来,在各类核心及省级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一本,先后多次荣获西昌学院优秀骨干教师。
中文名:曾君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省雅安市
出生日期:1964年7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成都体育学院
主要成就:2004-2008获得优秀骨干教师
国家艺术体操一级裁判
国家健美操一级裁判
国家级健身指导员
2009年获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代表作品:《跳马落地稳定性探析》《竞技性健美操表现力训练方法探讨》
职称:副教授
个人简介
曾君,女,1979年生,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IEEE会员。
教育背景
2007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9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新能源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2月到2010年4月,作为ResearchAssociate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课题
1、参与体操担任体操建设大纲修订。
2、《跳马落地稳定性探析》荣获西昌学院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
编著专著,教材情况
1、。
公开发表的论文
1、《跳马落地稳定性探析》2005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2004年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理论模式构建》200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报。
4、《体育建设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005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5、新课改下健美操在学校《体育开展的前景分析》2006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人体致胖机制与运动减肥的研究》2006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中学生排球运动员单腿训练浅析》2006年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8、《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及途径》2006年西昌学院学报。
9、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探讨健美操运动的特殊作用,2007年中国学校教育研究。
10、《共建人文奥运、共享奥运会文化》2007年中华基础教育。
11、《拉丁舞伦巴少儿初级班教学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探讨》2007年中国体育教育学报。
12、《开设公共体育舞蹈课对大学生身心理素质影响探讨》2008年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
13、《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论丛。
14、《竞技性健美操表现力训练方法探讨》2008年中国体育教育学报。
获荣情况
1、2004年带队参加省体操比赛获个人全能冠军。
2、2005年带队参加全国健美操青少年锦标赛获得团体第五名
3、带队参加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啦啦操选拔比赛暨2007年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荣获啦啦操一等奖,大众体操四级、五级、一等奖。
4、2008年代队参加四川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团体第六名。
5、2010年代表参加“浩沙杯”全国万人体操大赛四川分赛区比赛荣获大众健美操六级一等奖、排舞一等奖、自选动作舞蹈类一等奖、大众健美操5级二等奖、排舞同时获得最佳健美表演奖。
6、2010年参加省排舞培训班考核合格。
7、2010年4月担任四川省健美操锦标赛裁判。
8、2010年7月担任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裁判。
9、2010年9月担任全国万人健美操四川分赛区裁判。
10、2004-2008获得优秀骨干教师。
11、2009年获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科研概况
一直致力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控制与电力电子技术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项,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参与重大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项,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1项。
主要研究方向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优化与协调控制技术以及大型风电场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研究是电气、控制、电力电子以及计算机通信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的融合。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3篇。
主持参与项目
《可重构的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与协调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面向再生能源分散发电系统的交互式优化与调度技术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主持;
《基于多Agents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能量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
《风电场设备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广州市科技计划攻关重点支撑项目,主持;
《混杂分布式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能量优化与控制研究》,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主持;
《SmartGridtoFacilitateAccessofErraticRenewableEnergySources》,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参与(ResearchAssociate);
《分散式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混合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
《多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863计划(No2007AA05Z244),参与。
沈阳大学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是一所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等学科为一体的 沈阳大学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毗邻沈城北运河南北两岸的教学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占地面积717,422平方米,建筑面积563,991平方米。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以育人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确立了“强化基础、凸现素质、注重实践、培养创新”的教改原则和“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设有21个学院2个教学部,10个硕士点,51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是辽宁省内高校中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各类在校生总数达到30,396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2,432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2,734人。在专任教师中,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701人,现有博士135人。学校现有专业实验室52个,研究所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0,321万元,图书馆藏书达1425万册。 进入21世纪,沈大人将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精神,以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的,为努力开创一个“青春、健康、和谐、奋进”的新的沈阳大学而努力奋进!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现在的沈阳大学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重组过程中,由多所学校共同组建和发展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宿舍楼起来的。其中,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新民师范的前身是1906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百年办学历史形成的“鼎新革故、追求新知”的开拓进取精神,“开启民智、实业报国”的爱国荣校情怀,“玉汝于成、英才辈出”的兴学育人品格和“勤、诚”的良好校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传承。 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开始步入规范建设、稳步发展阶段。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首批设立了3个硕士点,提升了办学层次。2005年6月,新一届党委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6年7月,学校党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的要求。自此,学校进入了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新阶段。
[编辑本段]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望花南街—联合路、小河沿、文萃路、新民(独立校区)四个校区,其中,前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2026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22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47万册;建成室内体育馆及室外运动场地总面积707万沈阳大学平方米;学校现拥有多媒体教室137间,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4个。 学校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坚持“青春、健康、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举办了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社团节、社区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沈阳市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硕士点10个,本科专业52个。设有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等16个本科学院,公共外语和社会科学2个基础教学部,还设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新民师范学院(专科)。
[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31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3%。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3人,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千层次人选3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市荣誉优秀专家1人,市优秀专家3人,市百佳科技创新能手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7人,省、市优秀教师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7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0项(其中“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293项,横向课题307项。科研进款额累计达到5,956万元,其中,2003年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收入在全国各高校中位居第86位,省内高校中位居第6位。 “十五”以来,学校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与学术成果奖励1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507部。学校还设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下辖研究所8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了全国首家清文化研究所和“二战”盟军沈阳战俘营研究室。
[编辑本段]人才培养
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并达到基本稳定,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研究生教校徽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截至2007年8月末,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5,764人。招生地域已覆盖到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十五”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成为沈阳市、辽宁省乃至全国各行业的生力军。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包叙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英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宋立秋等一批优秀毕业生。近三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编辑本段]对外交流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率先在辽宁省内成立了国际商学院,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等国外10余所高校合作办学,形成了“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先后有5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访问、任教、讲学或科研合作,学校选派22名访问学者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培养各类留学生548人,促进了学校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经济学院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始建于1998年,是沈阳大学成立较早而且又是相对稳定的学院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85年成立的沈阳财经学院经济贸易系、国际贸易系、财政金融系、计划统计系等。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成为沈阳大学办学层次最全、学生规模较大,拥有的重点学科和硕士点数较多、师资力量较强、科研成果显著的主干学院之一。学院现有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含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两个方向)五个本科专业;拥有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两个硕士点 沈阳大学校区;一个校级研究基地——沈阳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该院是沈阳大学招生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5个系:经济学系、财政学系、金融学系、统计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一个专业外语教研室。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8人,副教授职称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在读博士6人,高级职称人数占604%,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811%,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学院还聘请了一些国内及省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具有先进的资料室和教学设备。资料室拥有各类专业书籍4000余册,各类期刊50余种;设有计算机、语音实验室、空乘化妆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现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法律事务专业(专科)。全院共有教职工34人。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14人,硕士在读3人。在教学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法学专业近年来为公检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公证等部门输入了大批法律专业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师、公务员、企事业管理人员。
师范学院
2005年7月师范学院由原来的沈阳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原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分院和教育系的大部分组成。目前,师范学院教职工66名,学生997名。教职工中教授3名,副教授34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17名。拥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四个专业。五个系室:教育学系、学前教育系、初等教育系、心理学系、教师技能教研室。我们基本完善了“教师技能”养成体系,建立了六个教育实习基地。我院的小学教育专业在全校54个专业中被遴选为五个试点专业之一,获得连续两年学校资助的共20万元的专业建设的专项支持。 自从2005年9月份以来,学院在学生团体中建立了“教师剧社”、“书画协会”、“理心坊”心理协会、“艺之韵大学生艺术团”、“阳光网络协会”、“文学社”、“体育健康协会”、“礼仪协会”、“挑战者棋类俱乐部”等九个学生社团,围绕应用型、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开展了如书法、演讲、表演等以提高师范生能力为主线的系列活动,使教育教学工作“显形课程”与学生活动的“隐性课程”相得益彰。 师范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以“厚德致知,亲民格物”为训导,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己任;坚持“技能性、学术性”的办学原则,体现师范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面向地方教育发展,结合我院实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根本,加强管理,开拓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出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师75人,教辅及后勤管理人员13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48人;博士1人、硕士7人;客座教授2人。国际教练(健美操)2人、国家级教练3人、国家级裁判7人。 学院承担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体育教育(师范)、体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教学和学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的公共体育教学任务以及继续教育工作。学院高度重视体育理论研究的前沿性和应用性,学院教师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多名教师参与国家“十五”和“十一五”体育卫生科研规划课题,全院教师每年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学院组织的学校体育代表队在参加国家、省、市体育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男女板球队均获全国板球锦标赛(沈阳赛区)亚军,其中女队有三名队员入选国家女子板球队,到马来西亚进行亚洲杯比赛。健美操代表队在全国健美操锦标赛中获得第6名;在东北三省健美操比赛中荣获冠军;在全国万人健美操锻炼标准大赛中获最佳团队奖;在辽宁省第9届运动会上获大学生专业组健美操冠军。我院田径队在辽宁省暨沈阳市“地税杯”春季全民长跑比赛中获得大学生组男、女团体冠军;在沈阳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甲组团体冠军;校田径队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第3名;校大学生散打队荣获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散打擂台赛团体冠军。 学院现有公共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人文)体育3个系,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场地管理中心4个办公室和9个教研室;并设有学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心和体育教育专业解剖、生化、生物力学综合实验室。学院拥有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文体馆1个、综合训练馆3个和国际标准田径场地1个。南、北、东运动场区各1块,包括网球场1块、篮球场21块、排球场17块、简易田径场2块、足球场2块。
音乐学院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建立于1985年,是沈阳市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基地。是培养辽宁省地区各类艺术人才的集散地。沈阳大学音乐学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南运河畔,与小河沿公园毗邻,校园绿树成荫,安静祥和。音乐学院拥有独立琴楼一座、琴房近百间、还有功能完备的音乐厅、宽大的形体教室、合唱排练教室、先进的MIDI教室、多媒体欣赏教室和通俗演唱教室等。音乐学院还有管弦乐器、民族乐器、同时资料室有大量的藏书、音像资料及历年积累的著名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著名乐团演奏的中外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作品,确保了教学、科研、排练演出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设有钢琴系、声乐系、理论作曲系、器乐表演系、学院办公室、学生办公室,有教职工26名,其中50%的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文化部文化大奖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声乐教授一名和音乐理论博士研究生一名。另外,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和韩国的客座教授定期来我院讲学。20多位在省内享有声誉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辑、演员长期担当日常教学工作,使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真正成为精英荟萃、没有围墙的大学。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用现代思维和理念,用高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知识、高品质音乐作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教育人才以及适应社会文化市场需求的各类艺术人才。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学分为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两个专业,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调整了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开设了交响乐队排练、合唱排练、MIDI制作、舞蹈创编、表演、化妆、通俗演唱等特色新课程,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沈阳大学音乐学院提倡以科研带动教学,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钻研业务。建院以来,主编、参编音乐教 材3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篇,省、市级学术刊物发表百余篇论文,教师个人获奖10项。沈阳大学音乐学院还注重“请近来、走出去”的办学方针,一方面,先派教师到国内著名音乐学院进修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莅院授课或开设讲座。并与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多国音乐教育专家保持长期友好的往来。
[编辑本段]组织机构
党委、校长办公室 是校党委、校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办公室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领导的参谋助手、部门的综合协调、决策的督促检查等作用,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
组织部 是校党委负责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学校的党建和干部工作。
统战部 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提出开展全院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工会 主要负责民主管理、组织宣传、校园网维护。组织优秀分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的评选表彰工作。做好劳动模范的推荐工作,以及“三育人”、女工、青工、建家工作、文体、社团工作、生活福利、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活动室管理工作
教务处 组织制定教务处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并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负责教学组织、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各种教学改革与研讨活动,推动教育教学深入开展。负责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全面落实学校专业发展和建设规划。
[编辑本段]科研中心
沈阳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是独立于教学部沈阳大学校区门的学校直属科研机构,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作为沈阳大学科研特区,本着“开放、流动、竞争、共享”的原则,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享受学校为中心发展所提供的相关政策。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储备优秀科技人才、培育新兴与交叉学科、组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等。 目前,中心下设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与资源化技术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装备制造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浆体输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综合测试中心(拟建)等研究机构,拥有专兼职人员6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1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
[编辑本段]研究机构
沈阳大学基本形成以自动化焊接、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环境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软科学研究为主体的科研格局。结合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校组建了一批以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科技骨干为主体的研究所或中心: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智能自动化研究中心 焊接装备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研究所 焊接自动化研究所
生物技术研究所 资源与土木工程研究所 高效燃烧技术与设备研究所 东西方文化研究所 管理科学研究所
特种焊接材料研究所 近终型成形研究所 浆体输送研究所 新型减速器研究所
[编辑本段]科技成果
1、对称球扁钢肋骨角焊缝埋弧角焊机; 2、大型钢结构成套自动化焊接设备; 3、水隔离矿浆泵;沈阳大学体育场4、三片式矿浆阀; 5、冷焊抗裂高炉阀门堆焊焊条; 6、高效率长寿命超硬刀具复合涂层; 7、鲫鱼饲料配方及药饵; 8、利用油母页岩生产高标号水泥; 9、负氧离子枪式电子接种器; 10、复合光合细菌; 11、高性能SiC-YAG陶瓷复合材料; 12、微电脑智能螺母劈开器; 13、新型CaO坩埚制备工艺; 14、旋风流渣式高效节能燃烧器; 15、分流量热式气体流量计; 16、含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17、磙子凸轮减速器; 18、SYR系列啤酒过滤槽的传动装置及成套设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