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注射部位一般都在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器和皮肤呈45度角即可,有时针拔出后有药液外流现象,可压迫片刻就行。对于该疫苗来说皮下注射疼痛较肌肉注射要厉害些,吸收会慢一点,但是对疗效不会有影响,也不会有不良后果,请放心。
第一节 注射术
(Injection)
目的要求
1、掌握肉注射的部位和方法。
2、掌握静脉注射的方法。
3、掌握皮内和皮下注射的部位和方法。
实习内容
(一)肌肉注射
1、目的:需迅速达药效,不能或不宜口 服的药物。局部供药。预防接种。
2、物资准备:注射盘内加无菌注射器2—5ml及5—6号针头。
3、部位选择:
⑴ 臀部:a、 髂前上棘与臀裂最高点连 线的外上1/3;b、过髂棘作与脊柱的平 行线,再过臀裂作与上诉连线的垂直线而 形成一个“十”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c 、 婴幼儿则用手指法选择,因其臀大肌 还没有发育,故其注射部位应在臀中肌。
⑵ 三角肌:选择三角肌下缘偏外侧份。
4、方法:
⑴ 臀部进针法:以进针点为圆心分别用2 %的碘酒和70%的酒精呈圆形消毒直径为 5cm ,错开绷紧皮肤,快速垂直进针, 注射深度一定要到臀大肌,回抽无血后, 固定针头,缓慢推药完毕,用棉扦轻压注 射点迅速拔针直至无渗血和药物漏出。清 理用物,归还原处。
⑵ 三角肌进针法:消毒同上,针头斜向 上进针,回抽无回血后注入药物,缓慢推 药,快速拔针。
说明:臀部注射一般适用于注 射药物容 量较大的药品,因臀大肌的吸收能力较强 ;但注射的药品浓度不能太大及刺激过强 ,部分病人尤其是儿童易造成臀肌挛缩综 合症。三角肌注射用药量少于臀部肌肉。
(二)皮下注射
1、目的:同肌肉注射。
2、用物:除注射盘用物外,备1—2ml无 菌注射器及5—6号针头。
3、部位选择:三角肌下缘或股外侧部位 。
4、方法:携物至床旁进行查对;选择三 角肌下缘或股外侧部位,消毒局部皮肤, 待干。抽吸药液排尽空气。绷紧或捏起注 射部位皮肤,针头和皮肤呈30—40度角 进针,无回抽血后注入药液。注射毕,用 棉扦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清理用物, 归还原处。
(三)皮内注射法
1、目的: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及预防 接种。
2、用物:注射盘内加无菌1—2ml注射器 各1支,4—5号针头。
3、部位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或三角肌下 缘
4、方法:携物至床旁,进行查对,做皮 试者应询问过敏史。抽吸药液,排尽空气 。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或三角肌下缘部位, 用酒精消毒,待干。绷紧皮肤,针头斜面 向上,和皮肤几乎平行(呈5度角)地刺 入皮内,注入药液01ml ,使局部形成一 圆形隆起的皮丘。注射完毕,拔针,勿按 揉。清理用屋,按时观察反应并记录。
(四)静脉注射法
1、目的: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 射时,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输液或输血 。作诊断性检查。
2、用物:注射盘内加入无菌注射器及针 头或头皮针,止血带,塑料小枕。
3、部位选择:常选择较大、较直较浅的 静脉,如手背、腕、前臂、肘窝处的贵要 静脉或头静脉,内踝处的大隐静脉及颈静 脉,小儿头皮静脉等。
4、方法:按医嘱备药,保持无菌备用。 携物至床旁,向病员解释。选择静脉,垫 上小枕,扎紧止血带,常规消毒注射部位 皮肤,待干。固定静脉,以20度的角度 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固定 针头,根据药物及病情的需要,以适当的 速度注入或滴入药液。注射完毕,用无菌 棉扦按压穿刺点,迅速拔针,嘱病员按压 片刻。
说明:在注药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 的反应,警惕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五)股静脉注射法
1、目的:急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 集血标本。
2、用物:注射盘内加10ml—20ml无菌注 射器、无菌纱布、输液或输血用物、试管 。
3、部位选择:股静脉。
4、方法:携物至床旁,病员仰卧,下肢 伸直略外展,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 干。用2%碘酒和70%的酒精消毒术者的 左手食指和拇指,作股动脉定位并固定。 在股动脉内侧05cm直角或45度进针刺入 股静脉,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按需要采标 本或注入药物。抽血或注入药物毕,迅速 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5分钟以 上止血。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1988年WHO建议:狂犬病疫苗注射部位由臀部改为上臂三角肌。
观察证明狂犬病疫苗注入人体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抗体应答,
其中注射三角肌抗体应答滴度最高,臀部肌肉注射滴度最低,
注射三角肌和臀部两处肌肉者产生中等抗体应答。
比较观察乙肝疫苗在臀部和三角肌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也证明:
三角肌注射的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比臀部肌肉注射的高得多。
认为这是由于注入臀部脂肪中,影响疫苗的吸收与免疫效果的发挥。
而且三角肌较接近腋下淋巴结,有利于免疫力的产生。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这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股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时注意坐骨神经体现投影:自大转子尖至从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胭窝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这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注射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股丛神经,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时注意坐骨神经体现投影:自大转子尖至从骨结节中点向下至胭窝。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类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骼吟下缘处,在骼峪、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股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取得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彩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股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一)目的
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二)部位
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服务员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骼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被广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为标准。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
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3股外侧肌注射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约75cm宽。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分布较臀部少,只能作少剂量注射。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三)用物
(四)操作方法
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
2用2%碘酊和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
3吸取药液排尽空气,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度,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约进针25~3cm(消瘦者及儿童酌减)。
4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
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五)注意事项
1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2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需长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避免硬结的发生。
3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好,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1在同时间内为多数病人作肌内注射时,可将用物、药物注射本放于治疗车上,治疗车下层放一盆消毒液和治疗碗,内衬纱布,以收集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然后推车到病房,按病床顺序边吸药,边注射。
2在同一时间内为多数病人作肌内注射时,需准备集体用的治疗盘,内放无菌巾、注射器及针头、药物,治疗碗一只,内放消毒液纱布。
3操作方法
(1)治疗盘上铺无菌治疗巾(双层)。
(2)核对大、小注射卡,将小卡按床号固定在治疗盘内,准备药物。
(3)吸取药液,套上安瓿,放在无菌治疗盘内,使活塞柄对准小注射卡,最后盖上无菌治疗巾备用。
(4)按床号顺序核对,向病人解释后注射。在另一病人注射前,用消毒液的纱布擦拭双手后,再行注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