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是演员

请问,谁是演员,第1张

潘迎紫

你那张是她演小龙女的剧照

个人档案

姓名:潘迎紫

生日:1945年6月5日 (农历4月25日)

星座:双子座

血型:B 型

祖籍:江苏苏州

身高:165CM

长地:香港

现居地:香港

家庭成员:父母,一兄一妹

难忘的事:都忘了!

穿衣风格:衬衫+牛仔裤

特殊专长:现代舞 芭蕾舞 骑马

擅长的料理:狮子头 红烧蹄膀

初吻的滋味:好好吃哦!

不演戏想作什么:做生意

最注重男人的那一部分:眼睛

喜欢的消遣:打毛衣(无师自通)

喜欢的作者:三毛

喜欢的动物:狗

喜欢的颜色:粉红色 白色

喜欢的花朵:满天星 玫瑰花(粉红色&**)

喜欢喝的汤:除了抹布汤外都爱

喜欢的饮料:白开水

喜欢的零食:巧克力(有果仁的)

喜欢的运动:游泳(尤其是冬泳) 健美操

喜欢的香水:co茉莉黄

喜欢的休闲场所:**院

喜欢的休闲活动:做家务 美化家庭

喜欢的外国演员:莎莉麦克琳 贾桂林贝茜

喜欢的**类型:侦探片 间谍片 感动人的也不错

讨厌的**类型:闹剧

84 神雕2bmp简介潘迎紫自香港出道后,接演了数部的**与歌舞剧。不过,她真正出名,还是在台湾演出连续剧的时期。如《神雕侠侣》、《一代女皇》等均是当时脍炙人口的连续剧,收视率一度超过60%。

1973年与香港著名演员陈鸿烈结婚,但双方在1980年离婚。

1984年,潘迎紫与孟飞因主演中国电视公司八点档连续剧《神雕侠侣》而双双成名,可说是当时台湾电视圈公认的“屏幕情侣”。

由于潘迎紫参与演出的连续剧大多在台湾的中国电视公司播出,而有“中视当家花旦”之称。

潘迎紫虽然于1960年代就已经出道,但对自己的实际年龄一直讳莫如深,且于屏幕上经常有跨年龄的演出,外人均猜不透她的年龄。尤其是在《一代女皇》、《一代皇后大玉儿》中,由女主角小时候直演到老的表现,最受佳评。也因为她能以数十岁的年龄演出青春少女,而有“娃娃”的封号。

中国大陆曾引进她主演的《一代女皇》《神州侠侣》《一代皇后大玉儿》《婆媳过招七十回》等剧,因此在大陆也有一定知名度。

[编辑本段]电视剧

1979年 TVB《名剑风流》饰演林黛羽

1983年《一加一不等于二》饰演田恬恬

1984年

《神雕侠侣》饰演小龙女,《秋水伊人》饰演叶秋涵

1985年

《神州侠侣》饰演萧玉雪,《一代女皇武则天》饰演武则天、太平公主

1986年

《一代公主》饰演武则天、太平公主,《家和万事兴》饰演阿水

1987年

《一代歌后》饰演周旋,《灵山神箭》饰演白羽霜

1988年

《貂蝉》饰演貂蝉,《妈妈吉利小叮当》饰演华娃娃

1990年《浴火凤凰》饰演梅姬、梅吟霜

1991年《婆媳过招七十回》饰演陈芬兰

1992年《一代皇后大玉儿》饰演大玉儿

1993年《超级女巡按》饰演方美君

1998年《游龙惊凤》又名《虬髯客与红拂女》 饰演红拂(张出尘)

2001年《宝斗里长》饰演秀凤

[编辑本段]**

1963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 客串学生

1963年 《七仙女》 主要演员:潘迎紫 方盈 凌波

1964年 《潘金莲》 主要演员:张仲文 张冲 白云 潘迎紫

1966年 《边城三侠》主要演员:罗烈 王羽 潘迎紫 杜鹃 秦萍

1966年 《大醉侠》主要演员:郑佩佩 岳华 陈鸿烈 杨志卿 袁小田 谷峰 李允中 潘迎紫 韩英杰

1966年 《欢乐青春》主要演员:秦萍 邢慧 张燕 王羽 金汉 乔庄 凌波 潘迎紫 关山 沈殿霞 方盈

1966年 《阿片台地 地狱部落突击せよ》 主要演员:安藤升 潘迎紫 南原宏治

1967年 《少年十五二十时》主要演员:高宝树 井淼 潘迎紫 马海伦 陈鸿烈

1967年 《谍网娇娃》主要演员:郑佩佩 潘迎紫 张冲 黄宗迅 金霏

1967年 《独臂刀》 主要演员:潘迎紫 王羽 田丰 焦姣

1967年 《龙虎沟》主要演员:郑佩佩 金汉 林嘉 杨志卿 谷峰 李丽丽 潘迎紫

1968年 《云泥》主要演员:潘迎紫 井莉 扬帆 张佩山

1969年 《桃李春风》主要演员:关山 邢慧 潘迎紫 陈依龄

1969年 《欲艳狂流》客串

1970年 《江湖三女侠》主要演员:潘迎紫 沈依 林嘉 罗烈

1970年 《狐妻》主要演员:潘迎紫 张扬 葛香亭

1970年 《十三条虫》主要演员:潘迎紫 江明 方芸芸

1970年 《聚宝盆》 主要演员:潘迎紫 金川 曾江 周萱

1970年 《风流表哥俏表妹》主要演员:潘迎紫 青山 扬燕 张帝

1971年 《搏命》主要演员:潘迎紫 江彬 陈鸿烈

1971年 《缇萦》主要演员:谢贤 甄珍 潘迎紫 归亚蕾

1971年 《黑白伞》主要演员:潘迎紫 陈鸿烈 孟莉

1971年 《大破白莲教》 主要演员:潘迎紫 白彪 金川

1971年 《鬼见愁决斗独臂刀王》主要演员:潘迎紫 易原 叶青 吴彬

1971年 《玉面侠》 主要演员:潘迎紫 高远 何莉莉 张佩山 林嘉

1971年 《龙形八剑》 主要演员:潘迎紫 江彬 陈鸿烈

1971年 《老爷酒店》主要演员:潘迎紫 甄珍 柯俊雄 林嘉 陈鸿烈

1971年 《骗术大王》主要演员:潘迎紫 陈鸿烈 岳阳 孟莉 曹健

1972年 《难忘初恋情人》主要演员:潘迎紫 王戎 李司棋 张帝

1972年 《几时再回头》主要演员:潘迎紫 岳阳 陈鸿烈 李湘

1973年 《股票股票》 主要演员:潘迎紫 陈浩 陈鸿烈

1974年 《大乡里》主要演员:李香琴 谭炳文 潘迎紫 谢贤 沈殿霞 石修

1974年 《鬼风吹》主要演员:潘迎紫 张翼 孟莉 葛香亭

1975年 《狼吻》主要演员:潘迎紫 邓光荣 沈殿霞 金霏 陈浩 陈鸿烈

1978年 《侠骨柔情赤子心》主要演员:岳华 潘迎紫 闻江龙 高飞

1979年 《诈傻扮懵反斗星》主要演员:潘迎紫 陈浩 金龙 田俊 陈鸿烈

1979年 《辣手小子》主要演员:潘迎紫 金龙 田俊 陈鸿烈 苗天

1980年 《月夜斩》 主要演员:王冠雄 潘迎紫 凌云 陈鸿烈

1981年 《少林寺传奇》主要演员:王冠雄 潘迎紫 关聪 刘瑞琪 陈鸿烈

1981年 《风流弯力》主要演员:潘迎紫 秦伟 陈鸿烈 史仲田

1982年 《新火烧红莲寺》 主要演员:孟飞 潘迎紫 杨惠珊

1982年 《慧眼识英雄》主要演员:林青霞 王冠雄 潘迎紫 杨慧珊 柯俊雄 刘德凯

1982年 《戒赌》主要演员:王冠雄 潘迎紫 施思

1982年 《职业杀手》主要演员:潘迎紫 王冠雄 柯俊雄

1983年 《专撬墙脚》主要演员:石天 曾志伟 刘瑞琪 黄百鸣 潘迎紫 秦沛

1983年 《**当差》 主要演员:廖伟雄 夏玲玲 潘迎紫

1984年 《两只老虎》 主要演员:潘迎紫 泰迪罗宾 徐克

《火爆汉子》(年代不详)主要演员:潘迎紫 嘉伦 韩香琴 马沙 陈鸿烈

[编辑本段]演艺生涯

香港女星潘迎紫到台湾拍戏,因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女皇》和《一代公主》轰动一时,成为台湾影艺界1985年的八大风云明星之一。潘迎紫的际遇正如风云一样,阴晴有变,风浪掀起的梦幻般的景象,令人瞩目。

1965年,在香港南国演员训练班毕业后,成为邵氏公司的基本演员,能歌善舞,曾应邀到泰国泰王御前表演歌舞。她拍了不少歌舞片,如《欢乐青春》、《心花朵朵开》等。也拍了不少武侠片,如《大醉侠》、《江湖三女侠》、《绝代双骄》等。离开邵氏公司后,她在台湾拍了不少古装武侠片和警探片,如《男子汉》、《狼吻》、《第三把刀》、《职业杀手》、《西门町小子》、《慧眼识英雄》等。潘迎紫是位文武双全、古今咸宜的女星。她凭着天生的娃娃面孔,一头又黑又浓的长发及齐眉式的刘海,扮演的少女角色楚楚可人,加上入木三分的表演,很是传神,于是**圈内外都叫她“娃娃”。

1981年,应邀到台湾拍电视《综合剧场十一个女人》中的一集《自己的天空》,并以《一加一不等于二》《神雕侠侣》受到台湾观众的欢迎,获得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潘迎紫之所以成为“中视之宝”、当家花旦,原因有三:她注意选择剧本;面孔甜美;配合她演戏的班底较好。她最近的电视新作是《灵山神箭》,塑造的形象“仙”气十足,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收视率大增,成为晚上“八点档”黄金时间最受欢迎的节目。潘迎紫挽回了“面子”,十分高兴。

1985年,香港的冯宝宝到台湾为中华电视台主演了《杨贵妃》,台湾的女星汤兰花为台湾电视台主演了《杨贵妃传奇》。二剧同时播映,《杨贵妃》的收视率是百分之三十,《杨贵妃传奇》为25%,前者胜于后者。同年,潘迎紫主演的《一代女皇》与冯宝宝主演的《武则天》同时播映,前者的收视率超过后者,潘迎紫于是成为“红到发紫”的艺员。

潘迎紫在《一代女皇》中,先把幼年的武媚娘演得天真烂漫,机灵可爱,后把当上女皇的武则天演得仪态十足,不怒而威,前后判若两人。演女皇时,为增加体重,她吃了不少牛油、腊肠和酒煮鸡蛋等,半个多月就增加了10磅。演武则天衰老时要前额微秃,潘迎紫前额的头发剃去了一片,演完戏,她只好每天戴着帽子掩盖自己的“怪相”。进步的化装术固然可以改变演员的形象,但是剧中人的情态神韵要靠演员心领神会,潘迎紫倾心倾力演好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在《一代女皇》中,她既饰武则天又演太平公主。武则天临终时母女相对流泪哭泣的戏,潘迎紫演得既符合身份又与剧情贴切。由于该剧受到台湾观众赞赏,CTV(中国电视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趁热打铁推出了《一代公主》,潘迎紫饰太平公主,反映也强烈,潘迎紫的演艺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近期拍的电视剧是《名剑风流》、《神雕侠侣》、《慈禧全传》等。

潘迎紫拍完这“两代”剧集去美国探亲度假,其后返台拍了反映周璇生平的《一代歌后》剧集。由于编剧缺乏整体构思,边拍剧边写剧情,致使前后不能呼应、松散而不符合实情。如写周璇在感情上接受了朱飞白等人的欺骗,但还把朱飞白表现得那么美好,失却周璇后来神经失常致疯的重要铺垫。许多观众本来是抱着希望看《一代歌后》的,看了几集发觉“太糟了”失去兴趣,转而收看琼瑶文艺电视剧《庭院深深》了。收视率骤然下降,给潘迎紫带来很大压力,她在化妆室内悄悄哭泣,情绪低落,这是她在台湾走红3年来首次遇到的挫折。

1987年,5月22日视潘迎紫的生日,这一天也是播映《一代歌后》的最后一天,她高兴的不是过生日,而是播映的结束,感慨叹息道:“后‘一代’不如前‘两代’。”

[编辑本段]感情生活

潘迎紫与男星、第一个情人陈鸿烈结婚后,陈鸿烈自组**公司,潘迎紫息影帮助丈夫工作。她在生活中,

一切以丈夫为中心,做适合丈夫口味的菜肴,自己的朋友如果丈夫不喜欢的就不再往来,唯丈夫所需是从。陈鸿烈把潘迎紫当小孩般爱护。后来,潘迎紫听说陈鸿烈在外面有情妇,还生了小孩。她不堪忍受,于是在1980年以离婚结束了他们7年的共同生活,一年后,双方发觉是误信谣传,陈鸿烈曾主动提出复婚,他找潘迎紫说:“我看过了,也想过了,还是你最好!”潘迎紫是单纯而又固执的,她认为既然离婚就不必复婚了。离婚后,他俩曾在一起拍过多部**,在银幕上当情侣,也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潘迎紫离婚后,星运高照,拍片很多,比婚前出名、走红。

[编辑本段]不老传说

在《神雕侠侣》演小龙女知名的潘迎紫,近日接受台湾中天《沈春华Life Show》专访,对外界好奇的不老秘诀,她透露除了靠长期运动,还有食用蔬果,她近年甚至以自己当白老鼠,尝试各种保养品,一度过敏导致眼睛红肿意外,她说:“我不怕,会过敏的就记下来不用,我还是会继续研究使用。”

潘迎紫的年龄一直是个谜,她本人不愿多做回应,据《维基百科》记载她今年已62岁,面貌始终没有太多改变,她说:“我早在2、30年前就开始运动,以前一周运动5天,一次至少2小时,现在比较忙,缩减为一周3天,加上少吃肉、多喝水,无形保住了青春。 又说:“要漂亮,就是要保持开朗,生活要健康;不要每天晚上夜夜笙歌,也不要通宵打麻将。”保持开朗的心态,不要太钻牛角尖,虽然人生常有起落,只要保持赤子之心,就会年轻。

昔日“小龙女”出席金钟奖,像是26岁

当年宫雪花以47岁“高龄”角逐“亚洲**”时,传媒一片哗然,人们不得不为她的驻颜有方表示钦佩,岁月几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什么烙印,一张白晰光洁的脸看上去30出头。而前不久台湾金钟奖颁奖典礼上,年过花甲的台湾版“小龙女”潘迎紫又大出风头。潘美女当天被安排压轴现身,一身大红色礼服,给今年黯淡的金钟奖星光大道添了不少光彩,成为媒体必不可少的一笔。

台湾记者 从手臂可以看出她是有年纪的

为了证实潘迎紫的不老,记者采访了台湾《壹周刊》名人时尚记者黄鸿仁,他观看金钟奖颁奖晚会时,得以近距离目睹潘迎紫的风采:“她是很年轻啊,妆比她前些年还淡,好像比她前几年在电视上更年轻了,脸上皮肤很紧。”不过黄记者认为潘迎紫年轻得有点太假了,近距离看像30多岁的样子,有打过针的可能。“可是她脸部表情还算好,有些打过针的明星表情会更僵。而从她的手臂可以看出她是有年纪的,不过我还是很佩服她,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看着她的电视剧长大的。”黄鸿仁感叹。

此外还有媒体描述:到底谁是今年金钟最漂亮的女星,62岁的潘迎紫的出现不负全场期待,这位从车中款款走出的一代女星,身穿火红色的晚装,尽管手臂线条略见松弛,但那份气度,以及与过往不同的高贵装扮,丝毫不减当年风采,像是26岁,不愧为保养最好的女人,极少人能像她一样永远年轻。

“小龙女”不老成了许多论坛网站的热门话题,女孩子津津乐道地八卦着关于潘迎紫的不老传说:“她出道时,已经30岁了,演小龙女时是四十多岁,真正叫人明白什么是上天眷顾,岁月无痕!”甚至贴出她从30岁到60岁的对比照片,啧啧惊叹着,誉其为中国唯一一位永不衰老的美女明星。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苏州市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规程总则

苏州市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规程总则举办苏州市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是我市体育工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区三城”建设总目标,进一步实施体育强市战略的重要工作举措。本届市运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全民健身行动计划,进一步培养和发现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市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建设宜居新苏州、打造创业新天堂、共筑幸福新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为保证各项竞赛活动规范、有序、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总则。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2012年4月至10月在苏州市举行。

二、竞赛组别

本届运动会设学生部和成年部。

(一)学生部:设县级市小学生组(含吴中区)、区小学生组,县级市初中组(含吴中区)、市区初中组,县级市高中组、市区高中组,技校组,大学生组。

(二)成年部:设职工组、农民组、老年组、残疾人组(苏州市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外企组(苏州市第四届外商投资企业运动会)。

三、竞赛项目

(一)学生部。

1竞技类项目。

(1)县级市小学生组(含吴中区):设田径、游泳、举重、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摔跤、柔道、武术套路、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跆拳道、自行车、击剑、射击、轮滑。

(2)区小学生组:设田径、游泳、举重、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摔跤、柔道、武术套路、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跆拳道、自行车、击剑、射击、轮滑。

(3)县级市初中组(含吴中区):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手球、击剑、举重、自行车、摔跤、柔道、武术散手、武术套路、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健美操。

(4)市区初中组:设田径、游泳、篮球、软式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射击、跆拳道、健美操。

(5)县级市高中组: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射击、跆拳道、健美操。

(6)市区高中组:设田径、游泳、篮球、软式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射击、跆拳道、健美操。

(7)技校组:设田径、篮球、乒乓球、健美操。

(8)大学生组:设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

2科技智力类项目。

县级市小学生组(含吴中区)、区小学生组,县级市初中组(含吴中区)、市区初中组,县级市高中组、市区高中组:设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定向越野、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

(二)成年部。

1职工组。

(1)比赛项目: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中国象棋、围棋、桥牌、拔河。

(2)展示项目:设百米呼啦圈、第九套广播体操。

2农民组。

(1)比赛项目:设篮球、乒乓球、拔河、跳绳、中国象棋。

(2)展示项目:设健身秧歌、健身腰鼓、排舞、舞龙。

3老年组。

(1)比赛项目:设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气排球、台球、中国象棋、围棋、桥牌、钓鱼。

(2)展示项目:设健身气功、柔力球、健身球操、太极拳(剑)。

4残疾人组。

比赛项目:设聋人篮球、坐地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举重、射击、中国象棋。

5外企组。

比赛项目: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台球(斯诺克、黑八)、高尔夫球、游泳、拔河、钓鱼。

四、参加单位

(一)县级市小学生组(含吴中区)、区小学生组、县级市初中组(含吴中区)、县级市高中组竞技类项目以县级市、区为单位参赛,科技智力类项目以学校为单位参赛。

(二)市区初中组和市区高中组以学校为单位参赛。

(三)技校组以学校为单位参赛。

(四)大学生组以在苏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为单位参赛。

(五)职工组以县级市、区总工会(工会联合会、工会工作委员会)、各局(公司)工会、各直属单位工会为单位参赛。

(六)农民组以县级市、区为单位参赛。

(七)老年组以县级市、区、学校、社会体育辅导站等老年团体为单位参赛。

(八)残疾人组以县级市、区为单位参赛。

(九)外企组以在苏州市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为单位参赛。

五、运动员资格

(一)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符合竞赛规程规定者,均可报名参加。

(二)每名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单位参加一个组别最多两个项目(大项)的比赛,不得跨组别、跨年龄组参赛。

(三)成立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参赛运动员资格进行审查。

(四)对出现运动员资格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纪行为的参赛单位,将按规定作出严肃处理。

(五)具体规定。

学生部:

1参加县级市小学生组(含吴中区)、区小学生组、县级市初中组(含吴中区)、市区初中组、县级市高中组、市区高中组的运动员资格以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规定为准。

2参加技校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学籍在苏州市的在校学生。

3参加大学生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计划内招收的学籍在苏州市的全日制非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成年部:

1参加职工组比赛的运动员应年满18周岁(1993年12月31日前出生),必须是2011年12月31日前在所代表单位工作的正式职工。

2参加农民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苏州市户籍的农民、渔民。

3参加老年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离退休人员。

4参加残疾人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苏州户籍的残疾人。

5参加外企组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2011年12月31日前在所代表单位工作的本单位正式职工,且己缴纳社保或公积金满三个月,不限国籍和身份。

六、竞赛办法

(一)各项目竞赛办法,按各自竞赛规程规定执行。

(二)各项目必须有2个以上(含2个)参赛单位报名,否则该项目将予取消。

(三)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和有关补充规定。

七、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

(一)各比赛项目获得前三名的,分别颁发金、银、铜牌。

(二)各单项录取名次按各自竞赛规程规定执行,获得名次者分别颁发获奖证书。

(三)学生部进行团体总分和金牌榜排名。有关计分、计牌办法另发。

(四)成年部职工组、残疾人组、外企组的比赛进行团体总分和金牌榜排名。有关计分、计牌办法另发。农民组、老年组比赛项目只计单项名次,不进行团体总分和金牌榜排名。

(五)成年部展示项目设“优胜奖”和“优秀奖”,有关评选办法和要求在各单项竞赛规程中确定。

(六)本届运动会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人才输送奖”,办法另发。

八、组织实施

(一)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各地、各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苏州市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部各组别的竞赛鼓励各县级市、区、体育社团、俱乐部、学校承办。

(二)学生部的各项竞赛活动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联合组织实施。县级市小学生组(含吴中区)、区小学生组、县级市初中组(含吴中区

怎样的家庭教育算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怎样的孩子算是培养成功的孩子?当我被视为家教成功的家长,并接受了这项任务——介绍教子经验时,不禁自己也感到疑惑:我有这个资格吗?

“成功”,人们常常使用这个词。但用在一个人身上,各人的判定标准就千差万别。用在一个还在成长中的孩子身上,更难免指龠为日,很难摹其形、概其全。

在一般人眼里,一个有一定技能、有较多较好成绩(有学校的成绩册、各类证书为证)的孩子便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培养成功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将来成为专家、教授、名人、高官、富翁,便是最大的成功。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材,但我们更希望她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有更高人生境界的人。我觉得,一个只会充当某一个领域的一部机器一个零件一块材料一个工具的人并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总是汲汲于名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什么家什么长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

一个培养成功的健全的人应该正直善良,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当做什么,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自觉地走在人生正道上;应该有一定的技能特长,更有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应该能将自己融于社会、融于他所处的环境并因为他的存在,这个环境更和谐美好。

我之所以没有推拒这项“黄婆卖瓜”的任务,主要不是我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她到目前为止,可以算是成长得比较健康的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素质、习惯和品德。

她十五岁,读初二。她的字写得好;她的画曾得过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银奖,有一幅画至今还挂在叶圣陶实验教学楼的走廊里;她的作文曾多次得奖,在报纸上发表过多篇,初一寒假时写的《十班的故事》、初二寒假时写的《海南纪行》都洋洋好几万字;她的钢琴已考过十级,两次获苏州市钢琴独奏比赛二等奖;她是学校舞蹈队的一员,她们的韵律操和舞蹈《水乡渔歌》在吴中区中小学健美操比赛和苏州市国庆文艺汇演中都获得了较好的奖项;她还是学校女子象棋队的队员;曾是小学“新叶小广播”的编播;是现在班级黑板报和学校宣传橱窗学生园地的主编;她得过学校演讲比赛一等奖;她是他们班团活动的首推主持人。

然而让我更欣慰的是她已经逐渐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在她对读书弹琴听音乐等兴趣中我已欣喜地看到了她崇尚精神生活的趋向。

让我喜悦的是一般孩子视为苦事的写作文在她已自觉地将它当作表达思想感情一种方式,她已经有了较强的冷静观察、独立思辨的能力和不盲从、不妄断的习惯。

让我感动的是在公共场所,她用过的废纸如果找不到垃圾箱,她会将她存在口袋中一直带回家里。

让我满意的是,即使在饭桌上盛饭、落座等小事上,她也总想到先人后己。

让我高兴的是她无论在哪里,人缘都很好,不因为她的才艺,而因为她与人相处的态度。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以为主要还是来自后天的熏陶和培养。下面我就在培养孩子方面谈一点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抓准时机,培养习惯

有人说:“习惯即性格。”良好的性格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许多习惯是必须在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的,比如饮食作息的习惯、阅读写字的习惯、礼貌待人的习惯等等。我们的孩子已经养成了闲时看书、睡前看书的好习惯。她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是:讲故事(大人讲她听,那时她已经会说话)→先陪她后让她独立看图画故事→让她自己借助拼音读带拼音文字的彩绘童话故事→看浅近的以文字为主,辅以插图的童话寓言故事→看少儿读物(如《童话大王》、《少年文艺》、科幻小说等等)→看成人读物(这时的可读范围更广了,更应该帮助她对所读之书作必要的筛选)。这个过程比较漫长,每一步都要与她看画、认字的发展过程和年龄的增长相适应。就像农民种庄稼要把握好播种、施肥、除虫的每一个节令一样。在童心烂漫的少儿阶段,给他看成人读物,就很不恰当。我曾见到一个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为孩子借了几本世界名著:《茶花女》《红与黑》。乖乖!我想恐怕这孩子对世界名著从此就会倒了胃口。

又如写字,孩子读一年级刚开始学写字时若不督促他把字的间架结构搭好、笔画笔顺写准,以后要纠正就比较费力。就像树苗,刚种下的时候一定要扶直,小学阶段要把楷书练好。到六年级或初一的时候,学习容量猛增,这就迫使孩子必须提高书写速度,楷书已没法适应这种要求。行书的正确连写运笔既适应快速书写的需要,又使孩子的字体更为成熟,那时是练行书的最佳时段。

再如练钢琴,初时是培养她对音乐的兴趣,之后是锻炼她的恒心、定力与毅力,然后是造就她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特别是在各次考试和比赛中,最后才是帮助她将弹琴听音乐变成一种艺术享受。

二、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广泛发掘孩子的潜能

孩子广泛的兴趣来自广阔的尝试空间。我们的孩子,我们让她在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写作、棋类、体育、朗诵、表演等方面都作了或深或浅的尝试。因为只有在尝试后,才能发觉她真正的兴趣所在。比如小学时,她被老师选为“新叶小广播”的主编和主持,虽然这事有一定难度,但我还是鼓励她,我觉得她有这方面的潜力。而中学时被选入舞蹈队,我却颇有些怀疑,因为她长得壮实得近于笨拙,大大咧咧,总觉得缺少舞蹈女孩应有的灵气,况且练习很费时间,弄不好“贪多嚼不烂”,舞没跳像,还影响学习和练琴,一事无成。但看她那股向往的热情,还是忍着没给她泼冷水。后来发现她居然还跳得不赖,在这方面她也不是全无天赋,这一点要是不让她尝试是不可能发觉的。

据科学家调查,普通人一生被开发的潜能大约只是他实际潜能的百分之七,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这比例自然更少。所以,过早地宣判自己的孩子在某个领域没有潜质,说他干这个行,干那个不行,这无异于给他画地为牢。

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才可能诞生孩子广泛的兴趣,并使他逐渐形成一定的素质,掌握一定的技能。而家长也能从这些广泛的兴趣中辨别出哪些兴趣来自于外驱力,是被动的;哪些来自于他的内驱力,是他自发的、主动的、有较大发展空间的。

这个开放型的空间,不仅指对他自身开发的空间,也包括他置身于内的外在空间环境。除了家、学校这两个他活动的主要空间,除了书本、电视网络等这些他吸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我们还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渠道,如旅游、散步、打球、进书店、参观展览、看表演、与他人交流,等等。知识不只存在于书本里,更多的在书外,而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更直接地来自于生活。

所以,每个暑寒假,我们孩子“补课”的内容主要是发展她的个人兴趣,如大量的课外阅读、习作、练琴,然后是接触大自然、游览山水名胜,接触各种不同层面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在较底层的农民的了解与同情、对自己兴趣特长的发展、与她朋友间的交流和友谊的增进都是在假期中补得的养料。

三、以鼓励和欣赏去成就孩子的成就

天才只会在鼓励和欣赏中产生,嘲讽与责备只会扼杀孩子的灵性和热情。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孩子的毛笔字写得还不是很好,但我们每次过大年时的春联,总是鼓励她自己找句子或拟句子,自己写,然后帮助她贴在大门上。她考试作文得分不高自信动摇时,我总能找出她作文中的闪光处大加肯定。她写了“小说”,我帮她打印、配上封面装订成册;她写了游记,我帮她配画;她出了黑板报或宣传橱窗,我帮她拍摄存档;她播节目时,我就赶去有广播的地方静静地听;即使她在运动会上跑步落在最后,我也为她加油。我和她父亲总是做她的第一个读者和观众,做她最坚定的“Fans”,让她感受成功,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本领和成绩,从而保持这股热情去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四、做孩子的朋友,与他一起成长

相互尊重是与孩子间建立民主和谐关系的前提。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自由选择和判断的权利,都会严重损害与孩子间的关系,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在孩子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尊长的架子,就很难与孩子沟通交流。虽然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可以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学相长”这句话用在家长与孩子间一样合适。当她给我推荐一本书、一首乐曲、一部影片、一个节目,向我朗读她看到的书中精彩的章节时,我觉得我自己就是她的同学,我从她那里学到了许多许多,有音乐的、英语的、文学的,甚至为人处世的。我们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我了解了她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同时也让她了解我对这些事物的看法,相互影响,相互提高。我觉得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亲近你、信任你、敬服你,而不是让他害怕你、远离你。应该承认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知识见解技能未必比我们的孩子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起学,便是一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最好的态度。

五、创设学习型家庭环境,纯化净化孩子的成长空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为什么会出现“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的“三班”“三曹”“三苏”;为什么杨门会出那么多的女将;为什么文学家、艺术家会如蘑菇、星云那样一堆一堆地出现,那都是环境的影响和感染。对于一个可塑性很强、模仿性很强的孩子来说,真是傍着杀猪场便学杀猪,临着道场便学做法事,靠近学馆便跟着读书。让他近朱他便赤,让他近墨他便黑。一个家里没有一本书,父母除了谈生意,便是看电视、打牌、搓麻将的家庭如何能指望造就一个热爱学习、喜欢读书的孩子?

所以我们,一要利用周边的优质环境和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引导影响培养孩子。很幸运,我家孩子有较好的学习环境,在我们身边,有会弹琴而热爱音乐的朋友,有文学素养很高的老师,有篆刻绘画书法都很优秀的长者,有棋类专家……这些都成了我们孩子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很幸运地享用了它们。

二要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型环境。环境是可以创造的,要让孩子热爱学习,首先应该给他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造就浓郁的学习氛围。在我们家,孩子的钢琴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小客厅,也是一个学习型区间,钢琴、书架、沙发、书报杂志纸笔是这里的主要构成内容。而书房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场所,是一天里度过最美好的夜晚时光的地方:读书、上网、写作、听音乐、写作业、备课。东西两壁的书架上的藏书已逾千册。另外,各人卧室床头案上也都堆放着书,上床之后的睡前看书已经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习惯。那张淘汰下来的小饭桌,是女儿闲时的书画桌。在我们家没有牌桌,也没有人会搓麻将。

三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家长。要乐于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榜样。

六、默契配合,形成合力

做家长的各成员之间对孩子的要求、态度、引领方向应该一致。如果目标不一致,态度不统一,往往会使某一方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受到另一方的干扰、抵消,甚至扭曲、对立。我觉得我们家对孩子的培养方向始终是一致的:总是把孩子健全的人格、道德的完善放在首位,先良好的素质习惯的培养,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我们不希望她将来只成为某一个领域的机器或工具,而希望她能做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有善心,富爱心,善合作,有一定的技能特长,有独立精神,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希望她在家庭以外的第二、第三、第四……所学校里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02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