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代号含义

滚动轴承代号含义,第1张

常见轴承前置代号含义:

1、L: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

2、R:不带可分离内圈或外圈的轴承(滚针轴承仅适用于NA型)

3、K:滚子和保持架组件

4、W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轴圈

5、G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座圈

6、F:凸缘外圈的向心球轴承(仅适用于内径小于等于10mm)

7、KOW:无轴圈推力轴承

8、KIW:无座圈推力轴承

9、LR:带可分离的内圈或外圈与滚动体组件轴承

扩展资料

滚动轴承的类型:

1、按能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径向(向心)滑动轴承和推力(轴向)滑动轴承两类。

2、按润滑剂种类可分为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轴承、水润滑轴承、气体轴承、固体润滑轴承、磁流体轴承和电磁轴承7类。

3、按润滑膜厚度可分为薄膜润滑轴承和厚膜润滑轴承两类。

4、按轴瓦材料可分为青铜轴承、铸铁轴承、塑料轴承、宝石轴承、粉末冶金轴承、自润滑轴承和含油轴承等。

5、按轴瓦结构可分为圆轴承、椭圆轴承、三油叶轴承、阶梯面轴承、可倾瓦轴承和箔轴承等。

-轴承

:1角美旅游景点攻略

1慈济宫、白梅礁、龙海角

白蕉慈济宫又称慈济祖宫、闽南故宫,位于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蕉村,处于漳州台商投资区和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的中心。西距海沧大桥8公里,海陆空交通便利。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医神之一保圣帝的祖庭,是全世界保圣帝的庙宇。为了感受吴庞的恩情,宋高宗皇帝下诏国库,派出使节监督工作,将隆庆寺改建为宫殿式寺庙。明朝的文皇后把它送给了国狮镇宫,所以它有南方紫禁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一批涉台文物,世界第一慈济祠堂,建设和谐寺观先进集体。

2漳州龙嘉生态温泉别墅

3A景区

福州4小时车程,厦门05小时车程。龙嘉温泉山庄建于1998年,占地1600亩。规划为景区、民俗文化区、品质发展区、温泉别墅区、休闲度假区、台湾地区原住民文化村、立体农业区,以及龙嘉生态科技研发中心和龙嘉培训管理中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温泉养生的旅游胜地。2016年11月17日,漳州市龙嘉生态温泉别墅由4A降为3A。

3林金玉

林宇位于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是中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地貌公园之一。最近,它被选为中国十大最美岛屿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林宇火山地貌是新生代陆地间歇性火山喷发形成的,有柱状节理玄武岩景观、不同规模的古火山口无根火山气孔、海蚀熔岩湖和熔岩洞景观等。林宇完全由火山熔岩玄武岩组成,岛上最著名的火山景观是火山口,以及火山口内的喷口和古老的熔岩群。

4镇海魏城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镇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卫城位于吴泰山南,洪江之滨。从石马驱车51公里,你可以看到这座著名的魏兵古城。城墙全部由石头砌成,依山傍海,如水龙。镇海卫城风格独特,既是海城又是山城。市内有后山、孤山、昭山、瑶山、苍山,统称五星山,而城外的九通头山和土公山合称七星登陆。城南有象鼻山,与七尾山相连,环绕洪江港。这个港湾风平浪静,是天然的避风港。每次有风暴,成千上万的过往船只聚集在这里,相当壮观。远处海天一色,东面和南面的岛屿点缀着海面,真的很美。

5林亦庄

文物保护单位

林亦庄(全称永泽堂林s亦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习俗。氏族拥有的土地。始于北宋。在仁宗s时代,范仲淹用俸禄在苏州买地,收取地租,用于支持宗族,巩固宗族,实行租佃制管理。林亦庄位于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杨厝村井陉社,历史上称为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宝石上村潭头。占地4500多平方米,有房屋99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砖木结构,山顶悬挂,四合院结构。是当时福建省著名的慈善机构之一。

6南水利风景区

龙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龙海福贡、紫泥、角美、港尾四个镇的入海口和海岸,中心坐标为北纬2420,东经11745,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总面积200公顷,红树林867公顷。

8龙角湾海滩

角湾滩位于漳州市龙海市龙角畲族乡海边。它呈不对称的半圆形,像一弯新月。海水清澈湛蓝,远看很美。它叫做东方夏威夷。悬崖上是一片金黄耀眼的沙滩,沙质松软,滩坡5度左右,退潮时滩宽400多米。

9白塘湾旅游区

3A景区

白塘湾滩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龙角乡白塘村。拥有32公里半月形原生态沙滩,落潮为心。它享受着水天相接的震撼体验,享受着美丽的视觉景观。景区周边有魏振海古城、吴泰山等人文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被誉为闽南第一峰、镇海角灯塔,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灯塔。

10龙海市陆凯生态庄园

3A景区

陆生态庄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生态庄园集休闲产业、绿色农业、田园社区于一体,占地1000多亩。园区规划有东南亚华侨市场、书院文化交流区、生态农业展示区、儿童魔术区、生态休闲公园和云路顾芗居住区。

2角美旅游景点攻略大全

三平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乡,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50公里。群山环绕,森林环绕;竹浪翻滚,风景秀丽,是人们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外国友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mainlandChina游客50万至60万人次。新年之际除夕夜,三平寺座无虚席。他们中有善良的男女,甚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来这里过年夏娃。香火盎然,别有一番景象。天下第一奇石,位于东山古城东门的海滨悬崖上,一直是岛上人们最引以为傲、视为珍宝的自然奇观,也是游客最喜爱的景点之一。东山风动石以其奇、险、悬位列全国60多种风动石之列。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块石头由古代文人墨客,如今已成为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风驱巨石矗立在陡峭的悬崖上,高437米,宽447米。人们站在被风吹动的巨石下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风驱动的石头因为它的名字。正如诗中所说的那样。风吹石头,石头移动一千次。这块石头在《世界地理之最》中被列为世界上最好的石头。世界文化遗产华安土楼漳州土楼位于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小芸、漳浦等县的山区。它以其奇怪的形状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被称为神话般的山地建筑。一般为三至五层高,厨房在一楼,仓库在二楼,客厅在三楼以上,可容纳200至700人。建筑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混合石灰、细沙、糯米、红糖、竹片、木条等。通过反复揉捏、挤压和捣实制成。具有群居、防盗、防震、防动物、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漳州土楼民居近2000座,仅南靖县就有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也是全国土楼最多的地方。华安县沙建镇云起楼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距今已有620多年。有五座直径超过70米的大型土楼,其中最大的是载_大厦在贡皮乡,赵安县,直径945米。它叫做超级地球建筑。最奇特的结构是南靖县沭阳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一面一椭圆三圆五座土楼组成。南京土楼和华安土楼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云洞岩风景名胜区是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风景名胜区。云岩位于龙文区蓝田镇,324国道旁,距漳州市区约10公里,距厦门经济特区约60公里。因为山中有一个山洞,每当下雨时,云就从洞中飞出,雨过天晴时,云又飘回洞中,故名云洞岩。云岩海拔不到290米。此岩峰顶突出,岩石嶙峋,形态各异,树木参天,洞穴幽深。从远处看,它像一个袖珍岩石盆景,它也像太上老君一样坐着讲课。漳州火山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龙海海岸带,面积31864km2,是西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属于欧亚板块东缘的断裂带。2600万至700万年前喷出的玄武岩出露在海岸和岛屿上。2001年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

其中最著名的是宋祥兴二年(1279)初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扩建。它被称为五里三城在赵家城。地点:概况:农产品:青梅、龙眼、荔枝、天宝香蕉、柑橘、柚子、菠萝、华安铁观音、香菇、竹笋、橄榄、杨梅。花卉:水仙、玉兰、木棉、山茶花、兰花、三角梅;海鲜:牡蛎、江东鲈鱼、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扇贝、海参;特色小吃:沙爹面、挂面、鸭肉面、草(仙草)、石花、豆花、五香、锅贴、猫粥等。三角饼、扁食、双饼和冻笋还包括三大名花比如水仙花、山茶花和兰花,还有七种著名水果如青梅、柑橘、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等。还有各种海味干、甜泥、片仔癀、珍珠糊、镇贝漆装饰板、水仙牌风油精等等。

3角美哪里好玩的景点

龙池岩,龙嘉公园,百济慈济宫。其实说实话,角美也没什么好玩的。我是个角落美女,无非一泡温泉,唱着唱着,让我窒息。

4角美附近旅游景点

角美有好玩的地方,云顶温泉阁、刘骜半岛、云洞岩、龙嘉生态温泉山庄等

当前位置港口尽头有455公里的海岸线。海滩干净宜人,被誉为100个岛屿,10个海滩和9个海湾。被称为粤东麒麟角和南方第一湾、省内十大魅力滨海旅游景区之一的洪湾旅游区、中国旅游休闲胜地金象滩旅游区、中国唯一的国际标准沙滩高尔夫球场李海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中国大陆仅存的最大滨海泻湖平湖,面积23平方公里。

汕尾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揭阳市以东,惠州市以西,河源市、梅州市以北,南海市以南。汕尾是广东省的一座年轻城市。1988年,以原海丰、陆丰两县为基础,设立汕尾地级市,辖市区、海丰、六合、陆丰、红海湾开发区和华侨管理区,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

5角美镇景点

漳州旅游景点A级景区,福建省漳州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都在这里!为了您的方便,不仅5a景区,4a景区和3a景区都为您标注了。漳州是一个好玩的地方。欢迎来到漳州。

到2020年初,福建省漳州市共有1个5A级景区、12个4A级景区和7个3A级景区。具体列表如下:

漳州5A级旅游景区名单(1)

福建土楼(南京土楼)旅游景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

漳州4A级旅游景点一览(12)

漳州火山自然生态风景区(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

东山风动石景区(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宫媛街234号)

天府茶博物馆景区(漳州市漳浦县盘陀镇天府茶博物馆)

漳州东南部花都花卉博览园景区(漳州市漳浦县徐帮虎)

漳州平和三平风景区(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

漳州龙文云洞岩风景区(漳州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云洞岩路1号)

漳州市小芸金塘湾海水温泉度假村(漳州市云霄县陈埭镇南海第一温泉度假村)

漳州福建土楼(华安土楼)旅游区(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迪达村)

漳州东山马銮湾景区(漳州东山县康美镇马銮湾)

漳浦天府唐山穿越台湾地区石雕园(漳州市漳浦县宋卡乡厦汕高速天府服务区)

漳浦翡翠湾滨海度假村(漳州市漳浦县刘骜镇澳西村翡翠湾滨海度假村)

漳州市长泰县十里蓝山景区(漳州市长泰县麻洋溪生态旅游区钟山村)

漳州市3A级旅游景区名单(7)

漳州龙嘉生态温泉山庄(漳州市台商投资区仓坂农场)

诏安县九后山风景区(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

漳浦万岁欢乐岛景区(漳州市漳浦县霞美镇碧海北路1号)

南京凌克红色旅游景区(南京县梅林镇凌克村)

张喜安县龙梅湾旅游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刘骜镇,刘骜半岛东部的老瓜山)

龙海陆凯生态庄园景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

华安县观舍景区(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九龙江北河畔)

漳州其他重要景点(5)

水瑶古镇(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子景区)。

长天竹山欢乐世界(漳州市长泰县麻阳溪生态旅游区金溪路888号)

东增s凡仔大厦(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东美村)

黄道洲讲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东郊石寨村)

每日一班从角美到惠的火车。安。车次信息如下:ltlt;br/gt;gt;车次:D6448。从角美开车的时间是20:57,预计到惠的时间安是21:49,预计总时间是00:52。一等座的价格是63元,无座的是40元,二等座的是40元。lt;br/gt;

6角美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角美龙家温泉别墅有很多观光项目,看你想要什么,露天温泉(夏天可以泡)、游泳池、垂钓区、KTV、自助烧烤、动物园、自助果园。个人推荐泡温泉,有很多温泉和游泳池。

转贴!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30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1993年江宁县在对雷公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挖掘时,于洞中发现猿人头骨化石2具、牙齿化石1枚和一些动物化石。南京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进行了科学发掘。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南京人生活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万年左右,在体质发展阶段上应属于人类演化的直立人阶段。南京人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的位置,应在北京人时期偏晚的阶段,而早于安徽和县人。南京直立人的出土是我国古人类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石头城遗址

石头城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西干道虎踞路87号。面积19公顷。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邑于此,筑城石头山。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上修筑石头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存储军械、粮食等物资。石头城南建烽火台,为军事重镇。东晋义熙年间,以砖筑城,建"入汉楼",仍为军事重镇。唐末再修石头城,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称。明洪武十九年(1386)筑南京古城将其围在城内,今城垣尚存,烽火台、征虏亭遗迹尚可寻。1992年在遗址上建石头城小公园对外开放。�

朝天宫

朝天宫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建业路西端冶山。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坐北向南,依山而建。此地为春秋时吴国冶城故址,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孝武帝建冶城寺,南朝刘宋创置"总明观"。此后历代兴替。明洪武年间重修并更名朝天宫。凡有重大朝会和祭祀,文武官员都在这里学习礼仪。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改为文庙,并附府学于东侧。主要建筑有:万仞宫墙、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先贤殿以及后山的敬一亭、飞云阁、飞霞阁、御碑亭等。朝天宫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江南现存一组较大的明代建筑。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

保圣寺塔

保圣寺塔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110公里处高淳县双塔乡。塔园占地面积4700余平方米。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唐贞元十七年(801)建保圣寺,规模较大,有山门、大殿、保圣塔、观音堂等建筑,寺院早已毁圮。现存塔为宋绍兴四年(1134)重建。塔四面七级,俗称"四方宝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通高315米。塔身无座,底层围有外廊,每层均腰绕外檐及平座,底层和七层四面辟门,其余均相对开门,门位各层上下相闪。因塔身逐层递收,加上腰檐平缓,刹尖高耸,使古塔形状挺拔而纤秀。虽经明、清两代多次修整,现大部分构件仍为宋代遗物。�

南朝陵墓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现存南朝陵墓石刻共有19处43件,分布于宁栖公路两侧和江宁县东南部的田野之中。陵墓年代最早始于刘宋永初三年(422)。帝陵3处,王侯墓9处,失考墓7处。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兽,石兽分天禄、麒麟、辟邪三种。其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舌吐,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似纵步若飞,俨然威镇百兽之神态。宋武帝刘裕宁陵前石兽东天禄、西麒麟,现保存完好。两石刻相距24米,高3米,身长3米,宽12米。石兽环目张口,舌尖上翘,额毛垂胸,两翼刻鳞翅纹,遍体鬃毛如钩,刀笔精湛、娴熟,别具风格。神道石柱首推萧景墓前石刻,现存有石辟邪、石柱各一。柱通高65米,柱头上有盘形顶盖,盖上雄踞一只昂首小辟邪,形象生动。柱身圆形,上部有柱额,刻有反书隶体"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忠侯萧公神道",柱体刻瓜棱纹20道。此柱是南朝石刻艺术的重要作品。萧墓碑有额、身、龟趺三部分,通高561米、宽16米、厚032米。额刻"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正文楷书,2800余字,虽稍风化,但大多尚可辨读,文由著名书法家贝义渊书。现已建亭保护。南朝陵墓石刻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

明征君碑

明征君碑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栖霞寺山门外侧。明僧绍,字承烈,山东人。刘宋时历任征直郎、参军、正员外郎等,人皆称其为"征君"。南齐时隐居,后舍宅为寺,称栖霞寺。碑为唐上元三年(676)所立,全名"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文是高宗李治所撰,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王知敬篆额。碑背面刻有高宗亲笔"栖霞"2字,笔势雄健,神采奕奕。碑文通篇四六韵文,后用10首铭词结束。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26米。经地质专家确认,碑材采自栖霞山,是栖霞组灰岩石,又系动物化石。碑表面梅花状斑纹均是28亿年前生长于浅海中的动物海百合茎化石与中国孔珊瑚化石,有22000多个。明征君碑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作为化石标本也是全国罕见。�

千佛崖

千佛崖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南京城东北栖霞山山崖之上。是江苏省唯一留存的南朝佛教石窟。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之子在崖上首镌造无量寿佛和两侧的观音、大势两菩萨,其窟称"无量殿"。此后至明代,各朝代均有增添。现存大小佛龛294个,大小佛像515尊,俗称"千佛崖"。龛平面多作马蹄形,单室。造像组合三壁一佛、三壁三佛、单铺七身、五身、三身不等。题材多以阿弥陀佛、弥勒佛、千佛为主,还有释迦多宝、七佛等。1924年,寺僧以水泥涂附施彩,已失原貌。"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洗劫,保存完整者寥寥无几。最近个别佛像水泥剥落,可见石质部分仍保存较好,服饰衣纹清晰。其造像的雕刻风格圆润细致,秀美典雅,与北朝的云冈、龙门石窟遥相辉映,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南麓,是南唐皇帝烈祖李、中主李的陵墓。两墓依山而建,相距100米,规模宏大,均有前、中、后三主室和侧室10间。主室均为仿木屋结构,梁柱、斗拱,涂红施彩。李的钦陵富丽雄伟,墓底周长638米,高5米多。前、中两室以砖砌建,涂朱绘彩。后室石门楣上大型浮雕"双龙戏火珠",昂首吐气,张牙舞爪,大有凌空欲飞之势。下方左右柱壁各置一尊足踩祥云、披甲持剑的石刻浮雕武士像,相貌威严,神态逼真,令人望而生畏。原像均敷金涂彩。后室顶部有《天文图》彩绘日月星辰,地面上巨石板上刻有蜿蜒曲折的江河。李墓的形制与李墓大致相同,规模略小,内部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期富丽雄伟之气势。·两墓出土文物以玉哀册和陶俑最为珍贵。�

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寺舍利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北20公里处栖霞寺藏经楼东侧,北依千佛崖。占地面积120平方米。隋文帝得舍利分给83个州建塔收藏,蒋州(南京)得其一,隋仁寿元年(601)建塔于栖霞山下。初为木塔,南唐改用白石垒筑、雕刻而成。塔五级八面,高约18米。塔基下部雕有海水、龙凤、鱼、鳖及海石榴等图案,上部基坛的角柱有浮雕力士和立龙。束腰八面有隔框浮雕释迦牟尼成道八相图。仰莲弥座之上为塔身。第一层较高,每角有倚柱,上刻"经咒之文",正面开门,其余各面镌四天王像和文殊、普贤两菩萨像。飞檐下横楣上还雕有"飞天"、"乐天"、"供奉人"等像。二层以上每层各 婢�逃辛礁鲂龛,内有一尊佛像。舍利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手法较隋唐更趋娴熟,堪称唐宋之际江南石刻艺术的杰作。�

夫子庙遗迹

夫子庙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秦淮河畔贡院西街。宋仁宗景�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为建康府学。宋乾道四年(1168)在夫子庙东侧建乡试场所贡院。两处历代均有修整、扩建。贡院至清同治年间扩建后,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全国各省之冠。明清期间夫子庙地区为文人墨客聚集地,故商业十分繁荣。现存夫子庙主体建筑大部分为1984年逐步修复的,只有100米长的照壁为明代遗物,且为全国保存最大的照壁。泮池边的石栏、大殿后的明伦堂、贡院的明远楼为清代建筑。贡院内保存的明、清时期碑刻22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德墓

王德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北郊燕子矶下庙村伏家桥。王德,字子华,甘肃人,南宋抗金名将,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卒于建康(今南京)。墓前现存石碑、石虎、石羊各1尊,石马2尊。碑高约4米,宽126米,厚028米。额浮雕盘龙,下衬云纹,楷书"宋故赠检校少保王公神道碑"。碑文为傅雳撰书,楷体,55行,满行98字,部分剥蚀,主要记载了王德的生平事迹。石兽形象生动,有立、有跪,雕凿精致,是宋代石刻珍品。�

定林寺塔

定林寺塔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江宁县方山北麓。占地面积10平方米。定林寺与塔同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现寺已毁塔犹存。塔于明、清时期曾大修过。塔为八面七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顶已残,现高约12米。塔身各面均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坊、斗拱、门框与佛龛,二层以上每层围有叠涩砖出跳的腰檐、平座,檐角以石做角梁。塔现向北倾斜,其原因初探为塔基坐落于火山喷岩之上,由于岩石缓慢密集运动导致。现塔基已处于稳定状态。�

灵谷寺无梁殿

灵谷寺无梁殿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钟山东侧南麓。占地面积2036平方米。灵谷寺原称蒋山寺,明代因建孝陵迁此处,并赐名灵谷寺,是明代南京三大丛林之一。寺毁于清咸丰年间,仅存一殿。原名无量殿,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又因建殿时不用寸木,不设梁柱,俗称"无梁殿"。殿为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部结构由3个拱券组成,中券最大,跨径1125米,墙体浑厚,结构坚固。1928年,国民政府以无梁殿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祭殿,名曰"正气堂"。无梁殿内四周墙壁上嵌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题名碑"110块,铭刻了33224位阵亡将士姓名。�

明孝陵

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地。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门外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个陵园建筑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才告结束。朱元璋1368年登基称帝,1398年逝世葬于此。由于朱元璋妻马皇后先葬于此,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是南京地区一座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原有红墙周长225公里。自下马坊至宝顶,绵延十数里,布局宏伟,规制严谨。自前至后有下马坊、神烈山碑、崇祯时期立"禁约碑"、大金门、碑亭、渡嵛桥、神道石刻、棂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殿门、孝陵殿、宝城明楼、崇丘。所有建筑仅存砖石部分,木结构均烧毁。神道两侧现存石兽6种24尊、翁仲8尊。碑亭俗称"四方城",亭内的"神功圣德碑"系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通高884米,宽224米,厚083米,立于永乐十一年(1413)。孝陵殿现存须弥座3层,巨型柱础56个。现有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建。明楼的城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422米。最后为崇丘,北面围以砖墙成圆形,丘上和周围山上,万木葱郁,鸟鸣花香。陵址及规制皆由朱元璋自定,其藏而不露、含蓄蕴藉的风格对其后的明、清时期帝陵的兴建产生了颇深的影响。�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21年。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长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现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明南京城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岗垄之脊,控河湖之势",极有利于军事防御。砌筑城墙的砖块是由相当于现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个省的28府、118县、工部及三卫、三镇制造。为了确保城砖的质量,砖上刻有负责官员和烧窑、制砖人的姓名。现存几座城门,以正南门即中华门最为雄伟坚固。南京城墙的建造集我国古代城墙建筑技术之大成,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和建筑科学技术的珍贵实物。�

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城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正南,系明城墙13个城门中之最大者。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于南唐都城和南宋建康府城南门旧址拓建而成,因面对聚宝山(雨花台),称聚宝门,1931年改称中华门,俗称南门。中华门南北纵距128米,东西横距1185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它所使用的材料均为长08~139米、厚026~035米左右的巨型条石和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左右的大砖,用糯米、石灰和桐油砌成。中华门有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券门)贯通,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开启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现仅存闸槽和门位痕迹)。城门外壁高2045米,除箭垛以外,全部用大条石砌成。拱内下用18层大条石,上用140层城砖砌拱。第二至第四道拱门上方建有木结构绞关亭(闸亭现已无存)。首道城门上下共分三层,最上层为木结构敌楼,一名谯楼,现已不存;中层砖石结构(上砖下石),长6515米,宽472米,高91米,面北筑有藏兵洞7个;下层正中筑拱门通瓮城,面北左右各筑藏兵洞3个。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3米、长861米的坡道礓(台阶),可骑马登城。坡道东西两侧各筑有面东和面西的藏兵洞7个。整个城堡共有藏兵洞27个,这些藏兵洞,在战争期间对物资的储备和兵源的设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0年代,中华门两侧各开一门,50年代拆除作为车行道。中华门历经600余年,除木结构毁坏和砖石结构个别地方有裂缝现象外,保存基本完好,宏大的规模,巍峨的雄姿,为世所罕见。从建筑角度看,其工程宏伟,结构缜密,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军事角度看,工事坚固,能攻能守,是研究我国军事史的实物资料。�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山东路东段。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筑规制与现存的北京故宫相似,规模宏伟,一派皇家威仪。东起东华门,西至西华门,南达洪武门,北抵玄武门,南北纵距25公里,东西横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坐北向南,分内宫城和外皇城。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达54年之久。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明故宫仍留原有建制。清为驻防城,咸丰三年(1853)原有建筑毁于兵火。现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门、东安门、西华门(三门墩台)、内外五龙桥、石壁、碑刻、石柱础等。在原三大殿遗址范围内的地下,埋有300余个大小石柱础。现以午朝门为主体进行修整,并拟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鼓楼

鼓楼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中心的鼓楼岗。建于海拔40米的高岗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筑分两层,下层为台座,砖石砌筑,城阙状,东西长444米,南北宽2260米,高89米。南北两面各有拱门贯穿前后,中门券高65米,宽635米;左右二门各券高528米,宽470米。两边拱门内又各有二藏兵洞,能驻百人,当时御鼓官率兵居此镇守。东西两端各筑青石台梯40级,直达台面,梯孔之上建歇山顶梯宇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横向正中和偏前各开漏窗两口,以供巷道、台梯通风采光。上层为楼,与台座等大,分为中殿与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登楼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原殿内设大鼓2面、小鼓24面、云板1面、牙杖4根、点钟1只、铜壶滴漏1架、三眼画角24板等,用于昼夜报时用,后又为迎王选妃送诏书之用,后均散失。清初,此楼坍塌,残存台座。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台座上建楼、立碑,改称"碑楼"或"畅观楼"。晚清时维修改建,改建的楼中为大殿,周边有柱础回廊。大殿为二层,屋顶为歇山顶重檐四落水木结构。重檐翘角下雕有凤立于花丛山石上、双狮戏球等吉祥物和套叠彩绘图案。193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鼓楼公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

煦园

煦园中国江南名园。位于南京市区长江路292号大院西侧,俗称西花园。它以太平湖为中心,占地面积31公顷,其中水面021公顷。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招抚劲敌陈友谅旧部,在此为陈友谅之子陈理建造了汉王府。其后,明成祖封其次子朱高煦为汉王,辟原汉王府东半部为"新汉王府"。此园为府第西园,并以朱高煦之"煦"字取其名谓"煦园"。清于此设两江总督衙门,东侧为江宁织造署。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一年(1684~1702),六次南巡,其中五次住江宁织造署。太平天国时,煦园成为天王府御花园。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煦园暖阁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煦园内花木修竹参差,亭台楼榭林立,假山奇石散落,清水碧潭相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山水园林。主要景物有太平湖、石舫、漪澜阁、忘飞阁、花厅、桐音馆、夕佳楼、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中山卧室、暖阁遗址、印心石屋等。�

明代铜钟

明代铜钟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内鼓楼广场东北角大钟亭路1号。为紫铜浇铸,高365米,口径23米,底边厚017米,重23000公斤。钟的顶部铸阳纹莲瓣一周,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纹,上铸有"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铸"铭文。大钟质精形美,声音宏亮。原钟楼于清康熙年间倒塌,两钟坠地,立者咸丰年间被毁,卧者于光绪十五年(1889)由江宁布政使许振在此建亭悬挂,称"大钟亭"。叩击铜钟,其声隆隆数里可闻。大钟亭重檐六角攒尖顶,灰筒瓦屋面,高145米,上架六角交叉梁,大钟悬挂梁下。现以大钟亭为中心辟建大钟亭公园,占地4340平方米。"古亭晨钟"列入新金陵四十景。�

七桥瓮

七桥瓮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光华门外红花乡七桥村。桥始建于明初,名"上坊桥",清代称"七桥瓮"。此桥是南京市存留较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桥梁。桥长896米,宽13米,高25米,七拱青石桥。宽阔水面上,有梭船形分水墩,其上有巨石雕塑的分水兽,现南北两端各存6只。桥拱身两侧,各有15只精工刻凿的螭首。该桥地处南京东南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都有军队驻守。太平天国时的天京保卫战和辛亥革命光复南京时,在此均发生过激烈的战斗。1949年后曾多次修葺,今保存完好。�

胭脂河天生桥

胭脂河天生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50公里处溧水县大西门外洪蓝镇天生桥村。胭脂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都是当时水利建设中罕见的。在胭脂河开凿时,工匠们选择石质坚硬、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县城向西的通道。河成之后,将一巨石下方凿开,石下可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面高程35米。现在此处已成为一大胜景,乘船进入胭脂河,只见两岸怪石高悬,绝壁危岩,一条巨石横跨两岸,十分壮观。�

瞻园

瞻园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瞻园路。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总面积15621平方米。瞻园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南京豫园、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五大名园"。瞻园原系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清顺治二年(1645)该园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视江南,曾驻跸此园,并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瞻园先后为东王杨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萧友和府。清同治三年(1864),清军夺取天京,该园毁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瞻园两度重修,但已非原园景况。民国时,江苏省长公署等政府机关曾设园内。瞻园历经侵削,范围日狭,花木凋零,峰石徙散,虽曾几度修葺,均不能制其圮落。1958年,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彭冲指示重修瞻园。同年修缮工作开始,一期工程为修建瞻园西部。历时6年,用太湖石1800吨,使瞻园面貌一新。1985年二期工程上马,1987年竣工。共增园林面积近4000平方米,修建楼台亭阁13间,建筑面积2882平方米。扩建后的瞻园,东西二园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园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

常遇春墓

常遇春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太平门外紫金山之阴白马村。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安徽怀远人,明朝开国元勋。他剽悍勇猛,时人赠予"常十万"美名。1369年在柳河州暴病而故,朱元璋赐葬钟山。墓高24米,墓基周长约29米。现墓茔与墓前石刻保存完好。有石柱一,石马、石羊、石虎、武将各二。石兽雕刻工艺精湛,神形兼备。武士双手抚剑,顶盔贯甲,威武雄健。现碑上镌刻"明故世祖开平王遇春常公之墓",系清同治十年(1871)二月重修时其裔孙所立。�

李文忠墓

李文忠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太平门外蒋王庙。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朱元璋的外甥。英勇善战,官至荣禄大夫,浙江省平章事,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1384),郁闷病故,赐葬钟山之阴。墓高2米,墓基周长47米。墓前有神道碑、石马各一,石望柱、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二。石刻雕凿细致,线条流畅,神态逼真。坟茔前有李文忠十八世孙李永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立的石碑,上刻"明岐阳王神道"数字。现墓园保存完好。�

徐达墓

徐达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太平门外板仓村。徐达(1332~1385)字天德,安徽凤阳人,位列明朝"元勋之冠"。洪武十八年(1385)病故,朱元璋亲自送葬,为之辍朝,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墓园占地7200平方米,墓高24米。现墓园内保存有神道碑一通,石马、石羊、石虎、文臣、武士各二。这些石刻雕刻十分精致逼真,神态各异。墓碑上刻"明魏国公追封中山王谥武宁、夫人谢氏之墓"。附近还有他的裔孙徐钦、徐甫之墓。墓道前的神道碑是南京现存的最大的古墓碑之一。通高895米,宽22米,厚07米。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书法家宋濂所书。最有价值的是碑文标有句读,是我国古代碑刻之一绝。�

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25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西北的阳山。此处为古代采石场。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建孝陵碑,在阳山开凿了巨石作碑材,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而弃之山间。碑材分碑额、碑身、碑座三块。碑座位于最南端,三面均已凿成,高13米,长304米,厚13米。碑额与碑座相距百米,椭圆形,其侧面有14个凸出的石芽,备雕龙首、龙爪之用,高107米,长203,厚84米。碑身体积最大,像一堵横卧的巨形石壁,表面凿刻平整,离地留有三处,连接碑身作为支撑,东端连接山体,还未凿开,碑身长494米,宽107米,厚44米。碑材总高约73米。三块石材表层留有累累人工钎痕。�

泥国王墓

泥国王墓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华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龟山。泥国乃现文莱国。明永乐六年(1408)冬,泥国王、皇后率王亲国戚一行150余人来中国进行友好交往。明成祖以极其隆重的礼仪接待他们。十月间,国王不幸病故。根据本人遗愿托葬中国。明成祖以王礼规格葬之,谥"恭顺"。墓高约4米,墓基周长约100米。现墓前有神道碑一座,石马及马官、石羊、石虎、武将各一对,享殿柱础若干。碑残高4米,宽109米,厚03米。1996年8月,此碑的复制品运抵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陈列于国家历史中心展览厅,与其他历任苏丹国王的墓碑并列向社会展出。�

静海寺遗迹

静海寺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挹江门外热河路朝月楼。明永乐九年(1411),为表彰郑和下西洋之功,同时供奉郑和带回的佛牙、玉石、药草等珍品,敕建"静海寺"。其规模宏大,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正佛殿等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即在此议定,后在英舰"康华丽"号上签订。寺内建筑在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期间遭战火,只剩少量僧舍。1990年修复了主厅、主房、厢房等建筑,并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7年为庆贺香港回归再次扩建对外开放,并将寺旁原天妃宫内留存的永乐十四年(1416)御制的天妃宫碑移入寺内保护。天妃宫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通高59米、宽15米、厚052米,是国内仅存3块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碑刻之一。�

大报恩寺碑

大报恩寺碑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宝塔根北山门。大报恩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成,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主要建筑有金刚殿、碑亭、大雄宝殿、琉璃塔等。琉璃塔宏伟壮观,豪华精美。寺、塔均毁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1989年,南京市博物馆根据出土的琉璃拱门构件,复原了一座拱门券,外径高355米,内径宽218米。现寺遗迹上留存有一通石碑,通高855米,额"□□大报恩寺志"。另存龟趺一个。�

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甘熙(1787~1853)字实庵,安徽歙县人,晚清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故居始建于雍正初年,此后逐年增建,现共有三组五进穿堂式建筑群,俗称"九十九间半",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248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