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悲歌推荐

二胡曲悲歌推荐,第1张

 二胡曲《悲歌》又名《处世难》,为刘天华于1927年创作,大凡悲歌之类,往往情绪压抑怨愤,音调哀愁低沉。下面就让我给大家推荐一下二胡曲《悲歌》吧!

二胡曲《悲歌》的创作背景

 该曲创作于一九二七年冬,正值作者任教于北京大学、女师和艺专时期,当时军阀混战割据,奉系军阀赶走了皖系段祺瑞,占领了河北,进驻北京。军阀张作霖手下政客刘哲充当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大肆对教育事业进行脆肠,将北大,师大,工大,医大,农大等9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强行合并成一所不伦不类的“国立京师大学堂”,接着又以“音乐有伤风化,无关社会人心”为由,勒令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女大音乐系停办,后经刘天华与音乐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奔走呼告,女大音乐系才得以幸存。而萧友梅主持多年的全国仅有的高等音乐教育就这样被毁于一旦。在这种形势下,刘天华先生悲痛欲绝,处事艰难之感尤其强烈。他说:“目睹艺专音乐系及北大音乐专科的停办,凡我同人无不疾首痛心。”在这种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他写出了《悲歌》一曲,在生前一直反复推敲修改此曲的板眼于弓法,知道1932年4月准备出版不久,刘天华先生却与世长辞。至此,此曲乐谱的板眼和弓法未能定型。流传的有两种版本,是其弟子沈仲章和陈振铎根据会议和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的乐谱。

二胡曲《悲歌》的赏析

 《悲歌》是刘天华创作的第四首二胡独奏曲,如果说,前三首主要是“继承传统音乐”的产物,那么,这一首则有明显的借鉴西洋技法的印记。大量使用变化音(#I)(#5),甚至把五声音阶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变成大三度(3#5)(6#1),这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洋味,但听来却比较自然,并无怪诞别扭的感觉。乐曲开头几小节象是西洋音乐的大调式,中间出现了"#5",又象是和声小调。其实它的基本调式仍是中国五声音阶商调式。出现得最多的一个音“2”,是它的主音,乐句不论长短,总是围着这个音转,最后由邻近音导入主音结束,全曲总体上仍保持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

 刘天华一贯主张从“东西方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这首《悲歌》正是他创作思想的体现。从作曲技法上看,这是一首单段体散板式的宣叙调,节奏很自由。它没有引子,没有铺垫,一开始就单刀直入,进入了“角色”。旋律线随着情绪的起伏上扬或下落,完全不受人声音域的限制,而是十分“器乐化”的。此曲现存资料有两种弓法,都是刘天华亲传。其实从此曲产生直至刘天华先生逝世,弓法一直未最后确定,甚至连小节线也是为便于初学者而勉强划分的。这样的情况,在二胡曲创作中可以说很少见,在十大二胡曲中是唯一的一首,这或许是由于此曲情绪跌宕,使作者很难确定一种唯一合适的弓法来加以表达。两种弓法在连奏断奏上有不同的处理,从而产生不同的呼吸和语气。初学者可选择一种,照谱练奏;成熟的演奏者则不必太拘泥,可以将两种弓法加以溶和,自由运用和发挥。

二胡曲《悲歌》的作者简介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编有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还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其中他改编的《飞花点翠》于1928年由高亭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已成为琵琶经典乐曲。

1经典形象:

(悲歌)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断肠)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 流落异乡愁断肠。

阵亡: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2悲途愁音:

(悲歌)凄凄异乡客 冷冷度余生。/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断肠)愁思心肠断 ,忧梦还故乡。/娇颜如花命如叶 哭损双眸断尽肠。

阵亡:十八拍兮曲已终,身赴黄泉兮忧愁同。

3其它皮肤:

(悲歌)天无涯兮地无边 我心愁兮亦复然。/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断肠)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得埋骨兮长已矣。/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

扩展资料

一、《三国杀》中蔡文姬的武将技:

1悲歌:一名角色每受到(杀)造成的一次伤害,你可以弃一张牌,并令其进行一次判定,判定结果为:红桃~该角色回复1点体力;方块~该角色摸两张牌;梅花~伤害来源弃两张牌;黑桃~伤害来源将其武将牌翻面。

2断肠:锁定技,杀死你的角色失去当前的所有技能直到游戏结束。

二、蔡文姬的技能解析:

1悲歌:一名角色受到(杀)造成的伤害时,你可以弃一张牌(这张牌可以是手牌或者是装备牌),令其进行判定:

红桃~该角色回复1点体力(一张手牌1点体力类似于回合外的“青囊”);

方块~该角色摸两张牌(不能分牌,效果略逊于“遗计”);

梅花~伤害来源弃两张牌(弃牌也可以选择手牌或是装备牌,效果不如“刚烈”);

黑桃~伤害来源将其武将牌翻面。

前三种情况比较简单明了,但是第四种判定结果涉及到翻面系统与其他具有翻面技能的武将共同出现是情况比较复杂。

2断肠:杀死蔡文姬的角色,失去所有技能,直到游戏结束。大部分武将都不喜欢失去自己的技能,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变成了白板。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董太师以及还未推出的华雄等。特别要提到的是张春华,由于她“绝情”的技能,导致造成的伤害为体力流失,没有伤害来源,所以也无法受到“断肠”的影响。

都有肌肉的哈,最发达的是乔峰、其次是虚竹、最后是段誉。(因为现在国内电视剧的审美比较那个啥你懂的,所以乔峰和段誉的肌肉参考人物用外国的举例。)

乔峰:

原著描写到: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采:“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

魁伟般的大汉可是比一般的肌肉男还要恐怖的存在,光骨架就碾压了绝大多数人(可以参考塞吉·康斯坦斯的肌肉结构),而且乔峰是力道和气劲用到极致的人,肌肉的使用率全金庸小说都没几个能赶得上的:

“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任何一招平平无奇的招数到了他手里,自然而然发出巨大无比的威力。”

虚竹:

“这时虚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传,又练了灵鹫宫石壁上武学的秘奥,武功之高,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地步。”可知虚竹的肌肉程度已经相当的精致了,但同样乔峰曾说“人不可貌相,二弟身手不凡”!可知虚竹表面上展现出的肌肉是达不到魁梧让人望而生畏的程度的。

段誉:

段延庆瞧瞧段正淳,又瞧瞧段誉,但见一个脸方,一个脸尖,相貌全然不像,而段誉俊秀的形貌,和自己年轻之时倒有八九分相似。

乔峰道:“我素闻姑苏慕容氏的大名,这次来到江南,便是为他而来。听说慕容复儒雅英俊,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本来比贤弟是要大着好几岁,但我决计想不到江南除了慕容复之外,另有一位武功高强、容貌俊雅的青年公子,因此认错了人,好生惭愧。”

知道那种身材精致标准的男模吗(不是小鲜肉那种,可参考演蝙蝠侠时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身材)?

1攀登古长城—艰难的攀爬着古长城—登上山顶展望未来

2答:指朝阳太阳升起来了,我眼中迷漫着满眼的金辉,周身渐渐热起来,从没想到自己会置身于一个金色巍峨壮丽辉煌世界。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城墙比作了莽莽巨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险峰巍巍的群山之中,城墙雄伟坚毅的特点

作者体会到生命的有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国家的贡献,要不惜一切艰难险阻,也一定要报效祖国,如同这古长城一般,永远向往着美好的未来!

4突出在作者,1为大家展现出这个古长城的险峻2突出作者在登山时贵在坚持的精神。

5、古长城象征艰难险阻。

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希望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来自老师……放心………………

3首音乐会练习曲 Trois Etudes de Concert S144

1848~1850年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Trois Etudes de Concert S144 虽称为练习曲,但李斯特把它们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在一次出版时曾冠以“诗情随想曲”的标题。

1 悲歌 Il Lamento,它开始于一个自由的引子,预示了主题--由短小的叹息式动机构成的旋律,全曲就是在这个主题上以各种各样的变奏组成的。感情的发展有很多起伏变化,但是显得十分统一连贯,有如一首长大的歌剧咏叹调,它展示了李斯特主题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对整体气氛的把握能力。

2 轻巧的 La Leggierzza 术语(国内翻译为“轻盈”),它的音响明亮,带有幻想色彩,充分发挥了钢琴高音区迷人的透明度和右手的快速技巧,听上去仿佛是即兴演奏一般地自由随意。

3 叹息 Un Sospiro 是这一组练习曲中最著名的(国内有人译成“大海”),连续不断的分解琶音从头到尾抱持着,有如湖上荡漾的涟漪,一条如歌的旋律在其之上由两首交替着奏出,虽然是断开的音,但却犹如歌唱一般柔美。随着调性与和声色彩的转移及音区的变换,音乐的情绪也在起伏变化,就像在云彩的阴影下湖水忽明忽暗,在风的吹拂下波浪时高时低。那如歌的旋律被李斯特一会儿放在伴奏音形之下,一会儿又夹杂于其中,听上去很简单的效果,实际上对演奏者来说并不那么容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35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