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傅好,练太极拳需要练肌肉吗

各位师傅好,练太极拳需要练肌肉吗,第1张

理论上需要,现实中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你运动了就会有肌肉 就看你运动量大小了 那种全身都是肌肉的 其实是专门做健身动作才出现的,你要是想像健美那样的练肌肉,没必要,打架打的是爆发力,健美健身那种深蹲起慢动作,练的就是纯力量,比如你练了,抬东西,拉东西,劲都大,而且这玩意也没有具体标准,练的越多,身子肌肉越结识,人反而灵敏度就越低,除非你特别爱好那个 不然就没必要。

练体能,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什么举哑铃 杠铃那些没必要了,适当也可以做一做,腹肌一定要练。做动作要爆发式的做,

跳绳是最练人的。

张三丰创的太极是真的。但我们现在的太极拳为陈王廷所创,也是真的。张三丰创太极拳后,一路在民间流传,另一路则由张松溪传入宫中。但由于时间久远,在民间的一路已经鲜为人知,甚至可能已经失传。而现在流传的太极拳的发展历程,就是二楼所说的。但你想学张三丰创的那一套,也不是没可能。虽然在民间流传的一路已经失传,但在宫中流传的一路正如日方中。解放后,这一路拳法开始流传到民间,也就是太虚拳。

太虚拳为武当内家拳种,本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唯太虚主先天,太极主后天,太虚即无极,阴阳未分,浑然鼓荡太太虚拳为武当内家拳种,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唯太虚主先天,太极主后天;太虚即无极,阴阳未分,浑然鼓荡,一气于其间,是根据河图洛书数理而构造此拳。此拳由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后经由其徒张松溪直相传于雍正,后传乾隆,咸丰等,后广东伍翁荣羽由极大机缘从咸丰皇叔处习得此拳,一直秘未示人,暗自习练。解放后伍祖雪波(德文)收徒传拳将此拳开始授于外姓,但并不以教拳为生,此后宫廷秘拳才为外人所知,故此拳又人被称为秘拳。然此拳实与太极拳同理同源,唯一主先天,一主后天,故又为人称为南派太极,然门人对外只称武当太虚拳。代表人物有太虚拳拳会会长,广州精武会常务副会长邹强师傅,太虚拳会副会长杜秉熹师傅,太虚拳尚武馆邹智文师傅等。

太虚拳基本功有八极八手,八卦运动,步法,身法等,一套慢拳练气养劲,修身养性,一套快拳化劲逼打,另有一路棍法,一路刀法,一套后来的鞭法,以上为单操。太虚拳拳术应用是由推手开始的,放松自然,舍己从人,熟练后无式无法,纯靠身体感应,攻击对方重心为原则,再熟练后放手离身即为散手。

由于在民间流传时间不久,要学太虚拳的话就只能来广州找太虚拳拳会,又或者去香港找太虚门。至于视频,十分抱歉,由于拳会缺乏电脑方面的人才,所以网上只有两个作为介绍的视频。

最后回到正题,张三丰所创太虚拳套路共六十四式,若按实战计算,未算连击,共(八手法+六肘法)五身法十八步法=一千二百六十式,再以不同顺序组成连击,招数无穷无尽,变幻莫测。

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陈卜善武艺,精拳械,曾设武学社于村中,始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氏第九世陈王 廷,依据祖传拳术,吸取民间诸优秀拳种之精华,结合导引、吐纳术、中医经络学,创编了一种新的内功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广开传拳之门,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即是其著名高徒。之后,陈氏太极拳逐步演变出全国有代表性的“杨、武、吴、孙”等诸大流派。

另一种说法,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

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

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练太极拳对当代人的好处

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太极拳能有效缓解精神紧张,神经紧张会引起不同的疾病,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呃逆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焦虑烦躁等。太极举动作连贯、弱韧、缓和、轻灵,练拳时,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松,此时,身体感到轻松、舒畅,致使大脑得到休息。

2、有助于保持系统健康,预防疾病

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全身肌肉放松,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加快流动,心脏供血充足。增加心肌的养分,防止出现血液不通畅的血管硬化。打太极拳能有效的防止血管硬化。

据一项调查,把打太极拳的人和不打太极拳的人分为两组,太极拳组平均血压为134。1/80。8mmHg;动脉硬化率,太极拳组是395%,对照组是464% 。

3、有助于骨骼、肌肉和关节组织的健康

太极拳注重的一动全动,说明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全身上下的器官都能进行锻炼,因此长期练习有助于使关节运动灵活,改善关节韧带弹性,增强肌肉坚韧和伸缩力。举例说明,太极拳组发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对照组为472%。

两组人员腰椎活动的幅度也有很大差异,太极拳组人员弯腰时手能触地者占774%;对照组只有166%。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常练太极拳的老人的摔倒和率都远低于不练拳的老人,他们认为,太极拳有预防和延缓的作用。

-太极拳

 张三丰原式 太极拳 对我们当代人的有很高的影响价值,无论是从它的养生价值研究还是从它的运动价值来看都很有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简介。欢迎阅读!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简介

 武当 武术 响遍全世界,其中以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最具代表性,现在有很多人学习张三丰太极拳,不仅是对武术的敬仰,更是对梦想的追求。

 长拳者,有如长江大海,滔滔不断。十三者,即棚、挤、按、捌、探、靠等之八卦,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停,定此五行。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特色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练起来快慢适中,步法灵活、运行自然、裆法可低可高,气随意运、身随神行、随屈就伸、柔中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经过武当弟子传到陈氏、杨氏等人中经改良便成了陈氏、杨氏的新型太极拳。

 张三丰太极拳的特色结合了太极各派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学习张三丰太极拳对我们的为人处事及世界观都有改变。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强调心息相依,任其自然。其旨在于效法自然,返璞归真,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观。

 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技击原则。

 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成为练此拳的目标和追求。

 张三丰太极拳创拳依据结合了古代阴阳学说,并且其发力规律符合在力学原理内,因此练习张三丰太极拳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

 四、以阴阳、五行、八卦、九宫等学说作为探讨此拳原理的依据。

 五、讲究神气合一,凝神聚气。三丰太极拳注重内丹修炼与行拳走架的结合,以深、长、细、匀为呼吸要求,以气宜鼓荡为呼吸特征,要求将呼吸与练形结合起来。

 六、以腰带动,整体发劲,强调腰不动,手不发。

 七、含而不露,蓄而不发。

 八、形体动作要求。

 1、头顶肛提

 头宜用顶劲,提气贯顶才能拿住丹田内气;肛宜用提劲,使气机逆转,采后天以补先天。

 2、含胸拔背

 两肩宜松沉,两肩微向里扣,则气自任脉下行归于下丹田内。背宜圆撑,则气自督脉卜行注于头顶泥丸宫内。含胸拔背易于开通任、督二脉。

 3、沉肩坠肘

 肩与肘相互连带,肩松沉则肘自下坠。能沉肩坠肘则气自达指梢,内劫弹力易于外发。耸肩则气必滞于胸;肘不沉则力难透于指梢。

 4、松胯屈膝

 胯不松则腿必不灵,膝不埘则下盘必不稳固。屈膝时膝尖不宜超过脚尖。架低松胯屈膝。架高则功力必不能自然长出。

 5、扣足松踝

 弓步时足尖有微向内扣之意,内扣则桩稳步实。踝宜松活,踝关节放松,则足尖在上翘、下点、外撇、内扣时,均能旋转自如。

 6、尾闾中正

 尾间位处脊柱骨末端,称尾骶骨。尾间中正,加背部圆撑,则神自贯顶;尾间不正,脊椎不直,则下丹田内气必难于充分上贯头顶泥丸宫。

 7、上下相随

 手动、足动、腰动、眼动四者须连贯一气,同进同退。

 8、分清虚实

 步法讲究的足分清虚实,防止双重。一腿落实以求稳固全身重心,另一腿虚步以求删伸白如,可进可退。

 9、式式连贯

 内之神意,外之招式,务须连贯一气,如长江大河,连绵不断,一泻千里,气贯长虹。

 10、效法自然

 不憋气,不喊叫,不用蛮力、拙力,拳打千遍,身法自然。书多读则熟,拳多练则精。熟能生巧,巧则白然。

 九、张三丰太极拳讲究腰、裆、腿三功。练起来有慢的招式,也有快的招式,快慢适中,步法灵活,运行白然,档法可高可低,气随意运,身随神行,随屈就伸,集巾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展,劲断意不断。

 初习此拳须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凑于紧密,要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练到迈步有如猫行,运劲有如抽丝,气势有如长汀大海,滔滔不绝的境界。或如蛟龙人海,有昂首色腾之气概,名曰顶头悬。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简介相关 文章 :

1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简介

2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步法结构

3 郝式太极拳

4 吴式太极拳的简介

5 侯氏太极拳的简介

6 32式太极拳口令词

陈式太极拳和张三丰太极拳的区别:

1、招势不同

1)陈氏太极拳,主要有老架一路和老架二路两种。老架一路有七十四式,讲求缠丝劲,以柔为主,柔中有刚。老架二路有七十一式,炮锤练发力,主要技法已拿捏肘靠为主,直接攻击关节要害部位。

2)张三丰太极拳,又称武当太极十三势,分为十三个势动作: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

2、风格不同

1)陈氏太极拳,刚柔并济,以缠丝劲为核心,运动以腰为主节节贯穿,以掤、捋、挤、按为主,采、列、肘、靠为辅,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则百骸无有不静;运动如行云流流水,绵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2)武当三丰太极拳,动作偏舒缓,该拳架架势比较简单,上手容易,是练习五门八步比较好的拳架。

3、历史传承不同

1)陈氏太极拳,源自陈家沟,是一种起源于明末的拳术。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2)武当三丰太极拳,源自武当山,起源于元末明初,是道家第二代太极拳法。相传乃为三丰祖师门下弟子,根据十三势演化而来,虽五步八法,功防精要,五脏八脉,养身特点,没有明显表现,但尽含其中。其它动作特点

-武当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武当内家拳概论

  一、两仪拳

  又称太乙拳,用来练习手、眼、身、法、步、及混元劲(暴发力、反弹力)的一种拳术。其风格是:快慢相兼,刚柔相成,有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发如雷的武术特点,有后发先制的实战效果,是太极门中的必练长拳。道曰:“阴阳和合为太极,分开曰俩仪”此拳或快或慢,或刚或柔,阴阳各见所长,故曰“两仪”。

  二、太极拳

  内合其气,外合其形,位居其中,形气相含,神形俱妙,容武术养身於一体,偕称绝妙玄学。

  太极十三势:

  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三丰太极拳:

  是第二代太极拳法,有108式。相传乃为三丰祖师门下弟子,根据十三势演化而来,虽五步八法,功防精要,五脏八脉,养身特点,没有明显表现,但尽含其中。其它动作特点

  要领,内修功法,练习要求,尽与十三势相同。三丰太极拳,亦能通经活络,益寿延年,历为门下弟子普修之法。

  三、无极

  素闻太极生於无极,无极生於道。无极功,是一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炼精气神人身三宝的道家静态丹法(内丹功),能发人潜能,开人智慧,是修练太极拳法的最高境界。太极拳中,习练俩仪,以壮其彪,修炼无极,以培其本;三者同修,能使其拳,如龙乘云气,虎借风威,相依相托,相辅相成。此三者,是太极拳法的整体,为武当武术的秘宗。

  [编辑本段]

  武当太极拳

  一、原式太极拳

  武当原式太极拳,又称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传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该拳架古老补实,易学易练,具有形态自然,正直平稳,闪躲圆滑,动作柔和的特点。

  该拳尚具有矮裆,变化多的特点。矮裆,则使下盘稳实,有利于内气下沉,腿部肌肉得以充分运动,具有很好的健身和技击价值。

  功法名称:

  1、太极起式

  2、提手上式

  3、左向挤手

  4、右向挤手

  5、揽雀尾

  6、手挥琵琶

  7、提手上势

  8、搂膝拗步

  9、揽雀尾

  10、搂膝拗步

  11、揽雀尾

  12、搂膝拗步

  13、揽雀尾

  14、进步搬拦锤

  15、如封似闭

  16、提手上势

  17、搂膝拗步

  18、抱虎归山

  19、肘底看锤

  20、倒撵猴

  21、斜飞

  22、手挥琵琶

  23、提手上势

  24、海底针

  25、撤步赛通臂

  26、斜飞

  27、白鹤亮翅

  28、云手

  29、高探马

  30、转身左右分脚

  31、搂膝拗步

  32、搂膝栽锤

  33、翻身撇身锤

  34、披向踢脚

  35、翻身二起脚

  36、转身蹬脚

  37、弯弓射虎

  38、上步挤手

  39、搂膝拗步

  40、揽雀尾

  41、退步搬拦锤

  42、如封似闭

  43、双风贯耳

  44、野马分鬃

  45、玉女穿梭

  46、单鞭下势

  47、白鹤亮翅

  48、云手

  49、金鸟独立

  50、倒撵猴

  51、斜飞

  52、手挥琵琶

  53、提手上势

  54、海底针

  55、退步赛通臂

  56、斜飞

  57、白鹤亮翅

  58、云手

  59、上右步压肘

  60、上左步压肘

  61、腋下掌

  62、十字摆莲

  63、弯弓射虎

  64、上步挤手

  65、上步七星

  66、上步跨虎

  67、转身摆莲

  68、弯弓射虎

  69、上步挤手

  70、手挥琵琶

  71、合太极

  72、太极收势

  二、密传太极拳

  武当内家祖师张三丰悟太极玄机,观雀蛇相斗而演化太极拳。

  祖师开创武当派以来,已有数百年之历史,而今演变出种类繁多的太极拳派,纷呈于世,而武当太极拳却匿而不见,如神龙不见首尾,甚至世间出现武当太极拳失传的说法。

  其实,武当太极拳没有失传,而是秘传,且在庙内单线秘传,而门规甚严,故难得一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次武术盛会上,武当太极拳重现武林,在场资深武术家们一见而惊而喜,老泪纵横,说:“这是真正的武当太极,武当拳没有失传!”

  该拳风格独特,精致诠释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是武当历代高道大德的心悟体会之妙品。

  功法名称:

  1、抱元守一

  2、开太极

  3、拨云见日

  4、怀中抱月

  5、拔云见日

  6、怀中抱月

  7、左右海马吐雾

  8、左右倒转乾坤

  9、十字手

  10、狮子回头

  11、揽雀尾

  12、推窗望月

  13、丹凤朝阳

  14、回头望月

  15、海底捞月

  16、揽扎衣

  17、海底神针

  18、左右仙人过涧

  19、降龙伏虎

  20、叶底摘桃

  21、将军挂印

  22、灵官架鞭

  23、单鞭下式

  24、关公捋顺

  25、叶底摘桃

  26、龙步云手

  27、高探马

  28、左右靠打七星

  29、倒卷肱

  30、绕膝搂步

  31、蛟龙出海

  32、十字手

  33、左右分脚

  34、肘底横捶

  35、左右小捋

  36、左右金鸡独立

  37、怀中抱月

  38、左右玉女穿梭

  39、左右大捋

  40、醉卧瑶池

  41、斜飞搂步

  42、左右靠打七星

  43、二郎担山

  44、高探马

  45、转身摆莲

  46、弯弓射虎

  47、左右揽扎衣

  48、引气归元合太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74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