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滑冰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项运动,也是一种竞技运动,滑冰里面还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滑冰内容,以下了解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1
首先是场地的区别。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场地区别非常明显,短道速滑是滑“小圈”,速度滑冰是滑“大圈”。
短道速滑场地一圈是11112米,1000米就需要滑9圈。
短道速滑的场地比赛面积通常是30米60米,赛道呈椭圆形,跑道内缘周长11112米,整个直行滑道不设置分道线,运动员出发后可在任意位置进行超越。
速度滑冰场地示意图
速度滑冰比赛场地周长为400米,赛道通常分为内道、外道和换道区。此次,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的速滑场地,共有三条滑道,最内侧是供选手在比赛前做二次热身的热身道、中间是内道、最外侧是外道。正式比赛时,选手必须要在内外道上完成动作。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的一个项目,比赛当中,每条跑道上只有一个人,其目的就是要用最大的速度去竞争。速度滑冰的瞬间时速,最快可超过每小时65公里。
而短道速滑比赛时每组运动员4-8名不等,只要在小组中取得前两名的成绩,就能进入到下一轮比赛中。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往往“短兵相接”身体接触多、随时可能被超越,快如闪电、观赏性强,是一项兼具速度与激情的运动。
选手装备方面则更鲜明地体现出了两项运动的差异。短道速滑,由于赛道是椭圆形,因此运动员在大部分比赛中都要绕着弯道滑,在转弯中,身体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大约为37度,且速度越快,角度就越小。而这些都使得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彼此间非常容易发生碰撞。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装备保护。
短道速滑选手的比赛装备
防碰撞的炭纤维材料头盔、护颈、具有防割防扎面料的滑冰服、软垫硬壳护膝、有指扣可用于减小摸冰时的摩擦力及防切割功能的手套等等。
速度滑冰比赛时运动员的专业服装
速度滑冰的装备则更注重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它是一套将帽子、上衣、裤子连为一体的轻便保暖的紧身服,其设计的核心是减少空气阻力。
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装备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冰刀。短道速滑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小,便于运动员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同时冰刀的刀身较高,可以保证在倾斜度很大时,冰鞋不会接触冰面。
短道速滑选手所用冰刀
速度滑冰运动员穿的是克莱普冰刀,刀刃窄且平,在鞋与冰刀之间,只有冰刀前点与冰鞋固定连接。运动员在蹬冰时重心前移,这时冰刀后点与冰鞋分离,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冰刀与冰面的接触时间,有更大的加速机会。
速度滑冰用的'是克莱普冰刀
最后,就是两项运动的规则区别了。简单讲,短道速滑是一项对抗激烈、战术多变、观赏性极强的冰上竞速运动。比赛按逆时针方向滑行,首轮出发站位由抽签决定,其后各轮次均按照上一轮成绩决定本场出发道次,成绩优者排在内道。
短道速滑最后冲刺以运动员冰刀过线为准
在行动如飞、抢道争挤的比赛中,该项目对运动员爆发力、技战术配合,特别是稳定的心理素质,都有极高要求。
点击视频进一步了解短道速滑的规则与判罚标准
而速度滑冰是世界上最快的水平场地无外力辅助运动,运动员的最高时速可达65公里甚至更高。和短道速滑一样,运动员也按逆时针方向滑行。冬奥会上,该项目设有男子和女子个人赛、集体出发赛以及团体追逐赛。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滑冰的场地一圈是400米,内、外两道宽各5米,这样就可能带来内外两道的长度有差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个人赛为例,两人一组,分别在内道和外道出发,抽签决定选手起跑时的内外道顺序,每滑行一圈,两名运动员要在换道区交换赛道,这样就可以保证两道选手每圈的距离都是400米了。
速度滑冰-团体追逐赛
速度滑冰看起来不似短道速滑那样对抗激烈,时刻有可能发生犯规被罚的情况。但事实上,速度滑冰的规则也是很复杂的,存在很多可能犯规遭遇处罚的情况。比如,为了避免选手在换道时彼此间发生碰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且如果两人在换道时发生碰撞,判内道选手犯规。
点击视频 跟随速度滑冰奥运冠军张虹一起了解速度滑冰规则与判罚
1月28日下午,意大利速度滑冰队在“冰丝带”与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花式合影。
让我们一起为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们加油吧!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2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1、场地不同:
速度滑冰的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道宽5米,分为外道和内道。外跑道的外圈半径为25米,而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米X60米,跑道每圈周长111。12米,直道长28。85米,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
2、冰刀不同
速度滑冰冰刀刀体一般很长,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以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
短道速滑冰刀的刀身一般较短、较高,刀刃底部有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
3、比赛形式
速度滑冰选手被分成两人一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绕着冰道逆时针滑行,率先达到终点的获胜。
短道速滑预赛一般由4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一般获得前2名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而之后的比赛站位则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排名第一则站一道,以此类推。需要经过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最后,决赛第一名获得冠军。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规则3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有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的差别。
1、赛场大小。短道速滑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2、赛道设置。速度滑冰赛道有标志线并且分为内道和外道;而短道速滑赛道则没有细分。
3、选手装备。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以及一系列耐切割、防扎的手套、护腿、护膝、护颈。而速度滑冰由运动员需身穿经过一系列严格风洞测试后用以减少风阻的带帽连身服。
4、上场人数。速度滑冰比赛中,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短道速滑项目介绍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速度滑冰项目介绍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脚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借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滑行。
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国家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速度滑冰从英格兰和荷兰迅速传入其他国家,滑冰俱乐部也由此纷纷建立。
19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建立全国性滑冰组织的要求开始产生。1879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滑冰领导机构—英国滑冰协会创立。1893年1月,在国际滑联的领导下,第一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速度滑冰最高级的组织机构国际滑冰联盟,1892年在荷兰成立。中国的最高级组织机构为中国滑冰协会,1980年在北京成立。
双卡压连接原理
将管材插入管件,利用不锈钢材料的有效刚性和密封材料的弹性压缩比,同时充分利用承接口的长度,在管件承接口的U型槽两侧用专用工具压接连接,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割管
根据设计图纸 或现场实际需要对管材进行裁切。
检查密封圈
在安装前,检查管件内部密封圈是否移位、脱落。
承插画线
在安装前,将去完毛刺的管材插如检查完毕的管件中,将管材承插到底,并在管件外延边画定位线,拔出后比对,检查是否承插到位。
卡压作业
承插画线后,用专业工具安装卡压。
卡压作业
承插画线后,用专业工具安装卡压。
悬赏分呢我晕
用CAD(你说的应该是AUTO CAD)画图后,不管导出什么档,你要选“存档类型”就是存档文件名的下一个选项,如果你用的线切割软件(怎么都不说是哪个)版本比较低,就存最低类型最低的(R10),不过现在新的的AUTO CAD好象最低图档类型也是R14。
我来瞎猜下:你用的应该是AUTO CAD2004或2008版本,你说的线切割软件很可能是统达31,如果你直接导出,则默认的图档是2004以上的,而统达31是打不开这个的。废话说多了。看到重点没?——把“存档类型”选R14或2000就可以
微型纯电车凭借着亲民的价格、高颜值设计、好开好停等优势,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小型纯电车市场的崛起,微型纯电车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像宏光MINIEV、小蚂蚁等热销微型纯电车都将进行改款,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有哪些变化吧。
新款宏光MINIEV
车型亮点:采用全新外观设计
在刚过去的7月,宏光MINIEV以15499辆的成绩拿下微型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与曾经动辄四五万辆的销量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不过在微型车市场还是稳住了冠军的位置。宏光MINIEV此次改动还是比较大的,除了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车身尺寸也将进行升级,都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改变。
从之前曝光的申报图来看,新款宏光MINIEV的整体造型变得更圆润可爱,更换为椭圆形的大灯造型,连接大灯的黑色面板替换成白色面板,看起来更有亲和力。前包围不再采用贯穿式设计,两端为两个圆形设计,中间为封闭式椭圆形牌照框,组合在一起更显简约可爱。侧身造型变化不大,主要加入车顶行李架,轮毂采用黑白双色搭配,外后视镜、B柱、车窗下沿均采用黑化处理,与浅色车身形成撞色搭配。尾部变化集中在尾灯处,更换与前大灯相似的椭圆形尾灯设计,中间采用白色的面板进行衔接,后包围两侧设计了红色反光灯。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3064/1493/1614(1629)mm,轴距2010mm,相比现款在长度和轴距上均有提升,将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一台30kW的电机,匹配磷酸铁锂电池。内饰和续航方面暂时没有确切的消息。
新款小蚂蚁
车型亮点: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新增全新配色
奇瑞小蚂蚁的月销量基本都在一两千辆徘徊,改款升级迫在眉睫。日前,新款小蚂蚁的官图已经正式发布,新车针对外观细节进行调整,新增“绝绝紫”和“不焦绿”两种时尚配色,内饰也有较大变动,并且采用了全新的“Qq”车标,时尚感更强。
外形方面,新款小蚂蚁采用时尚简约的设计风格,前大灯通过中间的宽幅式饰板进行衔接,中间镶嵌发光的品牌Logo,科技感得到提升。梯形下格栅采用镂空处理,有利于散热和通风。侧身造型圆润饱满,车身线条也非常的流畅,下侧裙处进行了内凹处理,让它看起来不至于太单调。尾部造型同样比较简约,C型样式的尾灯点亮后效果很美观。后包围加入镂空设计,与前包围形成呼应。
内饰采用黑白双色搭配,配备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盘、液晶仪表和悬浮式中控屏,座椅采用皮革包裹,并加入橙色元素点缀,显得年轻有活力。配置方面,预计将提供腾讯生态、主驾座椅加热、座椅记忆、方向盘加热、手机无线充电等功能。
官方暂时没有公布新款小蚂蚁的动力配置信息,参考现款小蚂蚁的动力信息。251km和301km车型电动机最大功率为30kW,峰值扭矩为95N·m。电池方面,小蚂蚁有不同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组可选。
长安Lumin 205km香沁款
车型亮点:配置升级,支持快充模式
长安Lumin的销量仅次于宏光MINIEV,而且不同于宏光MINIEV销量持续下跌,它的整体销量是呈上升的趋势,这在微型车市场还是非常难得的。为了进一步巩固竞争力,长安Lumin即将在8月16日推出一款205km香沁款车型,新车将针对配置进行升级,支持快充模式。
长安Lumin前脸设计非常简约,圆形大灯内部集成半弧形的LED日行灯,非常的可爱。下格栅采用窄辐式设计,内部进行了熏黑处理,与前大灯组成了一个“笑脸”。侧身采用双门设计和隐藏式门把手,同时新车还在钥匙上加入了自动感应解锁功能,使用更便利。采用14英寸黑白双色轮毂,与整车设计很搭。尾部采用与前大灯一致的圆形设计,做到了前后呼应。
内饰采用与车身同色的设计,三辐式平底多功能方向盘设计成“吐舌”的造型,增添了一些趣味感。配备全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内置倒车影像、手机互联、语音控制等实用功能,新增远程空调和预约充电等功能,让用户可以更加智能地管理车辆。新车长宽高尺寸为3270/1700/1545mm,轴距1980mm。在常规状态下,新车的后备厢为104L,后排座椅支持5/5比例放倒,全部放倒后可以拓展至580L,可以放下多个行李箱,实用性不错。
续航方面,新款长安Lumin 205km香沁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新车能够以纯电动力驱动行驶205公里,让城市出行更加自信和便捷。而在充电速度方面,新车在常温条件下,从30%充电至80%仅需35分钟,为日常生活注入更多的便利。
奔腾小马
车型亮点:采用女性专属设计
除了上述提到的3款改款微型车,这边再为大家推荐一款全新微型车——奔腾小马,新车将于8月18日开启盲订。奔腾小马提供丰富的外观配色可选,采用不规则矩形样式的大灯设计,原本的雾灯区域采用圆形设计,使得前脸呆萌可爱,迎合了女性消费者的审美。侧身造型非常的紧凑,车顶、外后视镜、腰线、下侧裙护板等处均采用白色设计,与车身颜色形成撞色搭配,时尚感强。尾灯与后雾灯区域的设计与前脸相呼应。
内饰采用全粉配色,女性化十足,平底式方向盘采用皮质覆盖,大小适中,手感不错。配备一块液晶仪表盘,中控区域预留了实体按键、旋钮按键等,空调出风口设计在前挡风玻璃前方,还是比较特别的。座椅采用一体式设计,靠背区域加入一圈白色花边点缀,显得非常秀气。目前官方没有给出配置和动力信息,我们会持续关注。
微型纯电车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削弱了各大汽车厂商在该细分市场推新车的热情,而现有微型车想要维持销量,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改款升级。上述为大家介绍了3款将改款的微型纯电车和1款即将上市的全新微型纯电车,如果近期打算购车的消费者不妨等一等它们。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享慢生活,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封头上面盘管划线放样的步骤如下:
1 确定盘管的长度和直径。根据实际需要,测量盘管的长度和直径,作为放样的依据。
2 根据盘管的直径和长度,可以计算出盘管的周长和弧长。盘管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弧长等于周长乘以盘管所占的弧度。例如,如果盘管直径为50厘米,长度为1米,那么其周长为50×π=157厘米,假设盘管所占的弧度为120度,则其弧长为157×(120/360)=5233厘米。
3 在封头上画出盘管的位置和方向,然后根据盘管的长度和弧长,在封头上分别画出盘管的长度线和弧线。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的,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但是他的这种信念仅是因为他认为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他还提出这样的理论,地球沿着一个球面围绕着空间一个固定点处的“中央火”转动,另一侧有一个“对地星”与之平衡。但是,他的这些理论都没有记录下来,而是直接面对面零散地阐述他的见解。
后来,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而且写进了他的《物理学》一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录的关于地球是球形的说法。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根据正午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和两观测地的距离,第一次算出地球的周长。
我国直到东汉科学家张衡观测到月蚀的阴影边缘总是弧形的,才证明大地是圆的。他还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
公元726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利用北极高度和夏日日长计算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和地球的周长。
不过,第一个实地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还要数麦哲伦。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
所以说,现在有记载的第一个提出地球是圆的人,是西方人;第一个实地证明这一事实的,也是西方人。
补充楼主的问题:
中国古代确实在天文现象上面有独到的优势,比如对彗星的记载,就一直不绝史书。但是,在大地的形状这一点上,中国古人确实一直对天圆地方的观点深信不疑。
我又查到战国时候的惠施,也提出过“南方无穷而有穷”的观点。他还说过这样的话:“我知天之中央在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按照天圆地方的学说,是不能解释这一点的。但是,这也只是个比喻,并不是说惠施已经客观的认识了地球是圆的。因为惠施属于名家的代表,他们一派惯于发表各种不合常理的言论,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白马非马”等等,说话并非经过实际考察,甚至之前都没想过,只是在辩论时抛出一些诡辩的材料。就算惠施真的一度认为地球是圆的,也没有西方那么早。
关于伏羲写的那本书,很抱歉我没有查到,而且伏羲本人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没有任何考古发现去证明其存在性。而且就算有那本书,可能也是后人伪造的。楼主说一定要证据,我只能去找确凿的证据。
关于太阳历,其实也是埃及人最先发明的,按照史料的记载,以及考古的发现,古埃及的文明要远远早于我国。我不是妄自菲薄,认为我国古代的科技不行,实在是在某些方面确实落后于西方,那也真的没办法改变。
再次补充回答楼主的问题:
我不知道楼主为什么会提到《易经》,其实《易经》的“易”字,“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就是包含了日月阴阳两极的。不过《易经》产生的年代,已经不可考证,有的说是七千年前伏羲时期就有了,有的说是五千年前黄帝时期,有的说是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写出来的,也有说是春秋时期才成书的。反正说法太多,中国人自己都搞不清。如果楼主说是伏羲时候就有了,那么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当时连文字都没有,伏羲怎么把他的学术见解记录下来呢?如果是口头相传,那么几千年下来如何保证还能保持原先的说法呢?事实上,现在关于黄帝的传说都已经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更不用说之前的伏羲了。
还有楼主说的太极两仪,《易经》中的说法是,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这个和几个太阳有关系吗?而且据科学考证,地球系在最近一万年内没有出现第二个太阳,如果传说中有几个太阳,那么这个传说也是有问题的,可能一开始就是瞎编的,或者是后来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
还有,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伏羲居于东方,炎帝居于南方,少昊居于西方,颛顼居于北方,黄帝居于中央,分别掌管各方和四季这恰恰证明了天圆地方学说。另有传说,伏羲司春,居东方,女娲司秋,居西方,正好一阴一阳相对。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国古代各地的神话传说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总是自相矛盾。所以,楼主如果要确凿的依据,请不要相信这些传说中的东西,还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问题。在对地球的认识方面,我们确实不如西方那么早。张衡在提出球形大地的学说后,一直不被人理解,中国人继续坚持其“天圆地方”学说,一直到近代。
不过说回来,我是在不清楚楼主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太阳就说明地球是圆的。因为天圆地方学说也是这么说的啊,太阳白天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可以完美的解释这一点了,和球形的大地没有丝毫关联啊。
第三次补充回答:
哈哈,楼主说的西方人认为大地有边际的说法,其实我是知道的。他们认为往西、往南一直走,都会走到大地的尽头,海水在这里会拼命往下泄,人到了那里也会掉下去。这就像中国古人一直坚持的“天圆地方”学说一样,认为每天太阳从东方的尽头升起,从西方的尽头落下。
这就是地理大发现前,东西方人们对大地的普遍认识。能够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人很少,留下历史证据的就更少。楼主一开始问的是要证据的,我只好去找证据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