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腰椎间盘突出真折磨人

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腰椎间盘突出真折磨人,第1张

在压力和久坐之下,年轻人的腰椎正在报警。“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大众印象里的中老年病,如今,也开始折磨着年轻人。人的身体一共有23个椎间盘,其中,腰椎间盘有5个,最靠下的两个,最厚、也最容易出问题。但18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不断退化,而“腰突”,本质上就是腰椎间盘的一种异常性病变,能够引发疼痛,并限制人体活动。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经突破2亿人。而25到39岁之间的年轻人,“腰突”检出率高达1393%,居各年龄段首位。每日人物与11位受“腰突”折磨的年轻人聊了聊。经历剧痛,几乎是每个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的必受之苦。

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本来是动物,却活成了一株植物。”

在压力和久坐之下,年轻人的腰椎正在报警。“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这个大众印象里的中老年病,如今,也开始折磨着年轻人。

许多身患“腰突”的年轻人们,用各种手法来形容这种病带来的疼痛——“针扎一样的痛”、“挥之不去的麻木与酸胀”、“疼得喊妈”……而与疼痛相伴的,通常是一段高压时光。比如,有位00后,大学里,每天从清晨学到图书馆闭馆,以应对各种考试;有位28岁的北京互联网从业者,带着电脑住院,一直工作到做手术的前一天。

腰部承载着人们上半身所有重量。人的身体一共有23个椎间盘,其中,腰椎间盘有5个,最靠下的两个,最厚、也最容易出问题。椎间盘不光是椎体间的衬垫,它还能像减震器那样起到缓冲作用。但18岁以后,腰椎间盘开始不断退化,而“腰突”,本质上就是腰椎间盘的一种异常性病变,能够引发疼痛,并限制人体活动。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经突破2亿人。而25到39岁之间的年轻人,“腰突”检出率高达1393%,居各年龄段首位。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疼痛?又是什么让年轻人久坐难起?他们腰椎压力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预防“腰突”?每日人物与11位受“腰突”折磨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年龄基本都在30岁以内,最小的发病时只有16岁。通过他们关于病痛和生活的讲述,我们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文 | 曹婷婷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月弥

疼痛

“妈妈来救我!”

剧痛突然袭来。19岁的福建女生张予然,在家洗完澡后想拿毛巾,一个转身,一种“像无数根针扎入皮肤”的痛,瞬间从腰部滋生。接着,疼痛扩散到臀部和大腿。那一刻,她丧失了行动能力,连抬脚都困难。

她本能地向妈妈求救。

像张予然这样,每个被“腰突”折磨的人,都有一个疼痛降临身体的具体时刻。它可以始于一个喷嚏、一次拖地、一次久坐,或是一次搬重物。

这些人都还年轻。云南的王卓,才20岁,入睡前,打了个喷嚏,接着,体内仿佛咔嚓一声,腰部两侧巴掌大的范围,瞬间就被酸胀感覆盖;长沙男生郑昊,25岁,当程序员的他,有一次拖地,拖了十分钟,感觉“腰部有一根肌肉就像绷紧的弓箭,突然抽了一下”,接着就是一种“崩坏的疼痛”。有些时候,疼痛不会当场发作,比如30岁的何远,发病前一夜,他和同学打了一宿的麻将,当时没事,醒来就发现“腰直不起来了”。还有些时候,更像是“麻木感”,比如28岁的创业博主陈西,她今年四月底搬了一次重物,第二天,身体右侧,从臀部到脚踝,全麻木了。

而这样的疼痛,并非是一次性的。对张予然而言,此后的每一个动作拉扯,疼痛都有可能重演。有一回,她只是平常地拖地,不大的宿舍,她拖到一半,剧痛又来了,“两个拇指盖大小”的痛点。稍微动一下,又是“针扎一样的痛感”。

正常人很难理解长期疼痛对人的揉搓,也很难体会“腰突”患者被疼痛驯化的小心翼翼。腰疼发作的时候,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孙玮玮,每抬一次腿都能感觉到拉扯。为此,她尽量避免走路。从工位到餐厅,只隔一层楼,平时她和同事们直接走楼梯,后来她改为等电梯,同事还因此调侃她。

像这样,几乎每个人的疼痛,都是“旷日持久”。

你可以把腰椎间盘想象成一个装着水的“扁气球”。人的腰椎有5节,节与节之间,都有一个“扁气球”。而每个扁气球的外围,都包裹着坚实的纤维组织,就像是保护套。如果这个保护套磨损、破裂,那么,“扁气球”遭到挤压、渗漏,疼痛就产生了。

这个扁气球,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承受躯干重量外,它还联系肢体,维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以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但与此同时,它又是如此脆弱,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打个喷嚏都能疼得仿佛“身体咔嚓一下”的原因。

“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并不罕见。”李鹏医生,是国家奥委会备战办特聘运动脊医专家,他解释,“打喷嚏是一个很强的内压的过程,如果姿势不对,就可能导致‘腰突’。”对“腰突”患者来说,可能连刷牙都痛苦,“腰往前弯一点,腰椎间盘一挤压,疼痛就可能加重。”

但比起打喷嚏或是刷牙,引发“腰突”的疼痛,最直接、也是最持久的疼痛,还是来自于久坐。

在11位被“腰突”折磨的年轻人里,18岁的周渺渺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对于久坐带来的疼痛,她感触很深。

发病时,她才16岁,还在上高二。“当时我总感觉很困,上课喜欢趴着坐,下课就坐着睡觉。”她说。那年放寒假,一回家,腰疼就紧跟而来。她以为是腰扭了,就用按摩器缓解,一两天后,反倒疼得更厉害了。家人赶紧带去拍了CT,接着确诊“腰突”。

从此,几乎每一次去医院,她都会听到“这么年轻就‘腰突’了啊”的感慨。

与“久坐”成对出现的,通常还有“不动”。

长时间的不运动,也会降低身体对疼痛的抵抗力。比如26岁的林霖,拿到“腰突”诊断时,她已经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有运动。2019年毕业后,她进入MCN行业做编导,从脚本、拍摄到剪辑,她全程参与。工作忙,时常熬夜,曾经喜欢的网球和羽毛球挤不出时间。

疼痛发作那几天,先是左手发麻,不久后麻木感窜到左脚,足弓也开始疼。一两天后,在林霖久坐站起来的瞬间,腰痛追来了。“腰椎感觉有针在扎,又很酸又很胀,很疼的时候,就感觉你必须要使劲的捶它才行。” 回忆那时的痛感,林霖仍印象深刻。

经历剧痛,几乎是每个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的必受之苦。李鹏医生说,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期。急性期时,神经受到摩擦和受压,引起水肿和炎症,就会出现明显的腰痛,而这种持续的、放射性的疼痛,还会出现在臀部、腿部上。

这样的疼痛,难以消除,只能缓解。他通常建议患者居家严格卧床几天,积极配合治疗消肿止痛。更严重的,需要接受手术。

但问题随之而来,在被疼痛折磨之前,这些年轻人们,究竟在经历着什么?

挤压

从生物学上讲,腰部承载着一个人上半身所有重量。

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所承担的,远非只是上半身的重量那么简单。

19岁的张予然,洗完澡后剧痛的那一天,是在妈妈的搀扶下,缓缓走回卧室的。她缓了15分钟后,才敢试探着挪上床躺下。

她回忆确诊“腰突”前的那段时光。那时,她正经历着密集的实验课。

那天下午一点半,实验课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六点。除去老师讲解注意事项,中间都是操作时间。“我们当时做的是分析实验,除了配溶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作滴定管。”

她需要弯下腰,观察试剂颜色瞬间的变化,手拿滴定管一滴、甚至半滴操作,“时间会变得非常慢”。保持高度专注,一场实验下来,弯腰的动作会持续四五个小时。“可能我自己都没意识到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到后面发现天都黑了,才发现实验做了那么久。”

她成绩排在年级前15%,腰疼发作后,她仍不敢缺席任何一节实验课,担心自己掉队。

从这个意义上,压在张予然身上的,是对成绩滑落的担忧。

而压在王卓身上的,尽管也与求学相关,但却是另一种“重量”。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她,为了能在找工作时增加一些确定性,总在不断地考试。教师资格证、四六级、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今年初,她又坐进了备战考研的自习室。

对于未来,她提前做了打算,如果不能升学,她希望去国外的孔子学院教汉语,而那也需要考试。从早上7点半起床,出门上课到10点半,她再赶去自习室备战考研,晚上会一直学到图书馆关门。就连回到宿舍有时还会看书,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8个小时。

直到这所有的压力,都化为了那天的一个“喷嚏”。喷嚏过后,她身体传来剧痛,确诊了“腰突”。

但求学只是个开始,毕业之后参加工作,年轻人的久坐地点,从校园转移到公司,压力也并不会消失。

初入职场,林霖迫切想证明自己,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事无巨细打磨,最长的一次两天两夜没有睡觉。那是2019年底,当时她作为制片衔接甲方需求。需求一再变化,交付日期不断临近,违约金近一半,团队不得不熬夜,而她则从头盯到尾。

抽象的焦虑,最终以具象化的“腰突”,体现在她的身上。

快节奏的互联网公司,也是“腰突”的高发地。比如28岁的产品经理孙玮玮,经历着动辄几小时的会议和久坐办公的磨损,在得到“腰突”诊断前,她已经腰部酸胀了一年。

凌晨一点的北京,她见过很多次。对她所在的项目来说,促销活动不止618和双十一,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有大促,这也意味着加班。为了缓解腰部不适,她选择去公司健身房,跟着一个网红博主练椭圆机——用一种和旁人不一样的姿势。据网红博主说,这样不仅能锻炼腰部,还能瘦腿。

她猜测,久坐,加上练椭圆机的不当姿势,是引发她“腰突”的最后一击。

而《2022中国作息报告》也显示,25-45周岁的人,平均每周会工作53天,平均每天需要工作86小时——漫长的工作时间圈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由此可见,久坐,成为了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日复一日,直到身体开始报警。

对抗

年轻人不得不被迫与疼痛作战。

一开始,张予然还以为是肌肉酸痛。“坐着就会很难受,就想一直伸腿、捶腰,或者走来走去。”

好在发现得早,她确诊时症状比较轻微。医生开了口服药,叮嘱张予然最近几天卧床休息。家人给张予然寄来了整箱的膏药,在后面的实验课上,张予然会分一些注意力给腰部,不让自己长期保持同一个动作。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张予然这么幸运。就突出等级程度来说,“腰突”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以及游离型。而张予然,就处在最轻的“腰椎间盘膨出”阶段。

随着病变发展,当“髓核”突破纤维环和外层薄膜,“膨出”就变成了“突出”。

更多的“腰突”人,通常会走向另一条路——推拿按摩。

工作日的北京按摩医院,直到傍晚七点半,仍然有患者在等待。95后阿镜,不加班时会常来,她熟练地打开手机扫码登记,找到推拿的那一间等待叫号。毕业后,她在北京一家银行工作,这家医院门诊开到晚上九点,她下班后还能赶上30分钟的按摩。

根据不同的科室,医院分出许多隔间,里面间隔一两米摆开几张床,年轻人就躺在上面接受推拿,一次持续15分钟左右。候诊的人群里,八成是年轻人,几乎都低着头在看手机。

医院门口的保安于师傅,见证了许多年轻人匆匆来去,他今年35岁,在这里工作快三年。比起年轻人,他从没有尝试过医院的项目,“(我身体)没毛病”。而医院的保洁员沈姨,她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见到非常多的年轻人,“周末年轻人尤其多”。

在找按摩这条路上,每个人也经历了不同的感受。比如喷嚏打出“腰突”的王卓,她的母亲就患有多年“腰突”,如今她也得了,母女俩现在都去同一家盲人按摩店,但“只能缓解一时”。还有的人,到处寻找知名的推拿按摩店。比如陈西,她找到一家店,每周去一次,每次要500块钱。就连国外的何远,第一次发作时,也选择去了当地一家华人的推拿诊所。患者需要平躺在一张特制床上,床分成几个板块,头部和腿部所在位置可以调整高度,“整个人像揉面团一样被放在按摩床上,感觉筋骨被揉开了”。一开始,他一周去两次,好转后,一两周去一次,持续按了四个月。

也有人选择用增加肌肉力量的办法缓解腰痛。比如一个叫张洋的年轻人,他在网上搜索“腰突”患者能做的锻炼,有个动作是扒门框做引体向上。他坚持做,结果把家里的门框扒烂了。

还有人会发展到“腰椎间盘脱出”的类型。“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今年7月,周渺渺检查颈椎时顺便复查了腰椎,一年左右,病情已经从“突出”发展到“脱出”。如果症状变严重,就可能要考虑手术了。几乎整个暑假,她都困在医院和家里。先住院十天,“当时好了一点,回家没有做治疗还是又会痛。”于是每周都去医院治疗,在家也要吃药。

而对于最后一种游离型“腰突”,李鹏医生解释,“游离相对很严重了,通俗来说就是突出的部分断在了椎管里面,这一类型采取手术治疗的概率较大。”

年轻人为了对抗疼痛,还想出来一些其他办法。

为了护腰,有人网上花500元买了一个号称矫正坐姿的坐垫;有人换上了升降桌,办公室放眼望去,起码还有10台升降桌;还有人早早购买了腰部按摩器;而打喷嚏“腰突”的王卓,因为在网上分享“腰突”帖子,还被护腰带商家联系,成了”护腰试用官“。

孙玮玮还尝试过针灸,每周都去针灸三次。两个月里,她一共针灸了近20次。结果仍然“半夜一翻身就把自己疼醒了”。在这样的疼痛中,她煎熬了四个月,最终决定手术。

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真的有用吗?

但起码,想短时间内治愈,几乎不可能。对于“腰突”治疗,李鹏医生说:“没有任何治疗能够有突然的神奇效果。”但有一点,“如果不遵循医学思维与流程,结果会适得其反。”

恐惧、病友群、手术

被“腰突”的折磨,不光体现在肉体层面,也体现在精神上。

痛楚能唤起人本能的恐惧。在这些接触到的“腰突”年轻患者中,那个为了缓解疼痛、锻炼腰部而把家里门框扒烂的张洋,可能是其中最“绝望”的一个。

从上海检查回来,张洋辞去了工作,回了家乡休养。治不好病带来的绝望让他“颓废,什么都不想干”。初诊时,医生跟他说,如果“腰突”严重,“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他对此耿耿于怀,经历了反复的思想煎熬。在绵绵不绝的疼痛中,他在家躺了一个月,“无所事事”。

一时疼痛的确可以忍耐,长期剧痛对人精神的侵入却很难忍受。最苦的时候,张洋写日记,“肉体上的痛苦会小于精神的痛苦”。他看到过车祸现场断腿的人,“那种痛一定比‘腰突’的疼更痛,但他能治好,而‘腰突’能让人崩溃,因为你查来查去发现治不好”。

张洋发现,这种绝望情绪不是他独有的。他曾加入一些“腰突”病友群,在疼痛折磨之下,这群人相互取暖、分享、发泄和调侃痛楚。有人在群里说“想死”,有人会响应,张洋也曾回应“兄弟,加我一个”。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痛的倾泄,很快,这些言语会被其他消息覆盖。

而在对抗“腰突”所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中,一小部分年轻人,通常不得不走向最后一步——手术。有数据显示,这个比例在10%左右。

在不选择手术的保守治疗阶段,消炎止痛药、物理治疗、仪器理疗、针灸、膏药等都可以是干预手段。

当这些疗法通通失效,手术是最后的办法。

备受折磨时,寻求改变的勇气可以无限大。面对要“挨一刀”的手术,患者的心情甚至迫切大于恐惧。

“腰突”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传统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何远选择了后者,“恢复快”是主要原因。手术不算太复杂,上午八点半进手术室,大约一个小时后就完成了。手术采取全麻,失去意识前,何远并不紧张,他“期待变身”的心情远远大过其他心绪。

住院前,孙玮玮提前准备了饭盒以及洗漱用品,还带了水果补充营养。她采取的是椎间孔镜微创术,即在局部麻药作用下,通过7mm的手术切口,到达椎间盘突出位置,在管道和孔镜的辅助下,进行椎间盘突出的切除,达到神经根减压目的。

确认手术方案后,“一刻也不想多等,只想快速做上手术”。约手术时医生告知了复发率,在7%左右,“作为手术来说的话,这是相当高的复发率了”。但比起对手术风险的担心,解决眼前的疼痛迫在眉睫。

被改变的生活

最后,年轻人们大都会面对一个事实——“腰突”对人的影响是漫长的。

对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孤立而局限的生活。今年,周渺渺顺利进入大学,她不能参加军训体能训练,只能在一旁抄写资料。在很多个被疼痛侵袭难以入睡的夜晚,周渺渺有时会掉眼泪。

她曾计划过高中毕业的暑假,和好朋友做兼职存钱,再一起去旅行。她找了一家兼职,只工作了两天,因为腰痛实在坚持不了,愧疚的她即使没拿到工钱也没有计较。更难过的,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们的旅行照片,“如果没有腰疼,本来我也会一起”。

对同为28岁的孙玮玮和陈西而言,“腰突”症限制了她们的社交。有一次,孙玮玮和朋友相约去颐和园,刚进门不到半小时,腰疼就来了,“再走下去我就回不去了”,她们只得折返回家。陈西则只能在飞盘最火的时间里成为那个旁观者。

“腰突”改变了每个人对身体的掌控力。蹲下的动作尽量避免,东西掉在地上,有人蹲下捡,有人跪着捡,“尽量不让腰部受力”。更细致一些的,直接把鞋子换成无鞋带款。

“腰突”还会啃噬人的注意力。一节大课90分钟,张予然难以忽略身体中传来的持续疼痛,“一直想着腰部的问题”。很多人不可避免地被疼痛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甚至,“腰突”还会夺取人的尊严。它作用在躯体上,剧烈的痛楚让人不自觉扭动身躯,寻找一个动作减轻疼痛。何远有段时间找到了这样一个姿势,右肩高于左肩,与地面成30度左右,疼痛能得到缓解。他保持这个动作继续上班、生活,“没那么疼,但感觉挺没尊严”。

实际上,人们往往会忽视的一点是,腰椎间盘突出其实是个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影像学下,无症状人群中,腰椎间盘膨出率为80%,突出率则在40-50%。李鹏医生曾做科普宣传,希望区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方面,许多没有任何症状的腰椎,在影像上也可能显示突出。另一方面,腰疼的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是“腰突”导致。

“之所以要区别这一点,既是希望大家重视临床诊断,又希望大家不要过于限制自身行动,在腰部能承担的情况下,在专业指导下,重视腰部锻炼。”

但对这些被“腰突”的疼痛选中的年轻人,终究要经历一个与疼痛和解的过程,几乎每个人都投入到了新生活之中——

在家休养一个月后,身体的疼痛有所好转,意识到不能继续“躺”下去,张洋开始积极投入治疗。好转后,他换了行业,新的工作虽然是单休,但不用再久坐,需要时不时走动,能缓解腰部压力。

周渺渺决定和“腰突”和平共处,“过一天算一天,慢慢来克服这个病”。自从做完手术,孙玮玮的痛苦也被拿掉了一大半,虽然数不清的会议仍然存在,但她很乐观,不去想复发的事。何远只有一个月的假期,手术恢复期一过,他就准备回新西兰继续工作。孙玮玮术后三周就回公司上班了,她买来折叠床,每天午休能躺一个小时。努力之下,林霖升了职,这或许是她“腰突”的补偿……

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疼痛还会潜伏着,说不定某一天还会卷土重来。就比如故事开头,那个洗澡时经历剧痛的张予然,她始终记得,腰部的地方,还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痛点。现在,她已经上完了实验课,进入大三,她开始计划考研了,疼痛并未阻挡住她。

医生对他们说过,在一个人平躺时,腰部受力最小,能有效缓解痛苦。但所有人也都确信一件事——

他们不敢一直躺下去。

(除李鹏医生外,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腰椎间盘突出开始折磨年轻人了相关阅读:

为什么有人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受折磨,有些人症状却能自行改善?

不少人表示,自己因为过去没有好好保护腰椎,到老了引发了腰椎间盘突出,简直是痛不欲生啊,自己的下肢就很容易出现发麻、疼痛等症状,比较严重的只能是躺在床上,稍微坐的时间久了点都疼得让人受不了。但看到身边有的病友症状却没自己这么严重,发病后也能比较好地得到改善,这是什么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来的?

从疾病本身来看,腰椎间盘突出和衰老,骨骼退化等有一定的关系。在中老年人身上,腰椎间盘的骨骼可能随着含水量不断地下降,导致腰椎间盘的弹性和抗压能力减弱,在受到一定的外力影响下,就可能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引发疾病。

但并非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别的致病因素导致患病,例如,在从事重体力活或者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腰部活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人们的脊椎受到过大的压力,也会产生一定的间隙狭窄,椎间盘膨出的情况。急性扭伤或者暴力导致的腰椎挫伤等也可能引发。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天生的,身体存在先天性腰骶异常,比如存在腰椎骶化,关节畸形,关节突不对称等情况的患者而言,他们的腰椎间盘老化程度会比常人更快,而且更容易出现疾病。

为何有的人症状重,有些人却能自行改善?

从疾病的角度看,这种疾病本身是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有90%的患者能够在自行调整、治疗、休息后,症状逐渐改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治愈了。腰椎间盘突出仍然是存在的,只是不影响生活了。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后,很多人一开始不当回事,平时提拿重物、久坐不动的行为还是时常出现,等到病情逐渐恶化后,追悔莫及。其实治疗这种疾病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两大类,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前者自然是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并且病史特别长的患者。

而后者多半是缓解症状,对大多数的患者都适用,包括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可就算是一样的疗法,人们产生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了良好的生活护理。

想要改善病情,缓解症状只靠吃药是不行的,日常生活也要多留心。避免久坐不动,能够减少腰椎部位承受过重的负荷,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逐渐加重,也会产生更强烈的疼痛感。很多年轻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也是对腰椎非常不利的。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后,很多患者觉得疼痛,但适当的运动也能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当人们的腰部肌肉得到增强后,腰部肌肉力量有所增加,也能保护腰椎间盘。但需要提醒的是,在病情发作期,还是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遵照医嘱,休息为主。

患病后不管是提东西还是捡东西,起床等需要腰部进行大幅度动作的行为都要注意,讲究一定的方法能够避免腰椎损伤,带来不适,动作缓慢,调整用力能够较好地保护腰椎间盘突出。

在疾病出现后,人们积极地接受治疗并且做好个人的调理,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是更有好处的。

每天跑步3公里,能达到锻炼效果吗?不假思索地说:能!但什么才是“锻炼效果”呢?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刚才这个回答就将是空中楼阁。

什么才是“锻炼效果”?

我们普通人说的锻炼效果,实际上是指最初预想或设定的锻炼目标是否实现了,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而锻炼目标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都会不一样。这里列举几种最常见的跑步者的锻炼目标:

(1)超重或肥胖者,想要通过跑步减肥,获得苗条的身材;

(2)体重正常者,希望通过跑步保持苗条的身体;

(3)只是想长期保持健康的状态,少一些头痛脑热;

(4)资深长跑者,希望提升跑步水平,跑得远一些、跑得快一些;

(5)力量训练者,希望在减脂期,通过跑步达到显著减脂的目的。

所以问题来了,“每天跑步3公里”,能够实现上述目标或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吗?

第1种情况:想减肥,每天跑步3公里,行吗?

如果你是运动新手,首先面临的是“你是否跑得动3公里”的问题。答案是,大多数人跑不动。想想学生时代,跑1000米的窘迫。再想想人到中年后,挺着大肚腩却想跑3公里,你觉得跑完的概率有多大?

运动新手的理性做法是,从适合自己的跑量、配速和运动频率入手,循序渐进提升跑步水平。当你逐步达到“每天跑3公里”的能力时,你的初期减肥目标大概率已经完成了。

跑步减肥效果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跑得有多勤、有多远、有多快,从适合你的水平入手,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不用在一开始就执着在一个“脱离实际的跑步方案”上。

第2种情况:体重正常者,每天跑步3公里,效果好不好?

这类跑者,如果将目标定位“保持目标苗条或正常的身材”上,那么“每天跑3公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要注意,如果你是一个“体重正常的运动新手”,你仍旧应该参考前一种情况的建议:从适合你的跑步方案入手,不要执着是不是每天跑、是不是要跑3公里。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长期规律跑步锻炼的跑者了,那么“一次跑3公里”很可能远低于你的实际运动能力,你会觉得跑得很轻松。那么,它的效果也就仅止于“保持当前的体型状态”,不会再进一步提升你的运动能力。因为,身体会对任何运动方案进行适应,一旦适应,身体变化就陷入停滞状态。

第3种情况:每天跑3公里,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吗?

能够坚持长期跑3公里的锻炼者,身体状态大概率会好于不锻炼的人士。因此,就算3公里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跑量,但积累而成的周跑量、月跑量,却足以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所以,经常跑步锻炼的人,就算运动强度并不高、运动时长并不长,规律跑步本身就能让人更健康。这些锻炼者普遍头痛脑热、小毛小病的更少,而且睡眠质量和胃口也不错。这些都是长期跑步锻炼带来的好处。

第4种情况:每天跑3公里,能提升资深长跑者的跑步水平吗?

如果这3公里只是采取波澜不惊的均速跑,跑步者很轻松,那么就可以很肯定地说:这种3公里跑,对于提升资深跑者的跑步水平,毫无帮助。道理很简单,前面已经说过:3公里跑,远低于资深跑者的正常训练水平。

但如果资深跑者将“3公里跑”设计成高强度间歇运动的模式(HIIT),那么就可以在提升心肺能力或者促进燃脂方面,很有帮助。

第5种情况:3公里跑,能帮助力量训练者减脂吗?

可以很肯定地回答:能。力量训练者在减脂期往往采取下面两种做法:

(1)在力量训练结束后,在跑步机上接着进行慢跑锻炼。这种“力量加有氧”的锻炼方式,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减脂方式之一。3公里慢跑,力量训练者大致会用时15至20分钟左右。有些力量训练者,则直接改变快走或走爬坡走,也都能达到高效燃脂的目的。

(2)在减脂期的每个训练日,单独安排跑步之类的有氧运动,比如3公里跑、3公里快走、3公里爬、3公里划船、3公里椭圆机等,也都可以增加热量消耗。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每天跑3公里”锻炼效果好不好,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锻炼目标不同,训练方案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设定好你的目标,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获得良好锻炼效果的不二法门!

嘿嘿,这个问题我应该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请大家带着批判的眼光看看就可以了,也请各位大神多指正,轻点喷。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男,年龄26,身高176cm1体重68KG。

之所以开始健身是因为我是业余足球爱好者,平时踢球时对自己的爆发力、身体对抗能力不怎么满意。

从去年六月开始健身坚持到现在,没有请私教,一直都是自己在练,自己摸索合适的健身方式。

健身地点是在我公司附近。

每天下班后或者上班前我就到健身房锻炼一下。

就这样我的健身方案调整了好几次,我现行的健身安排是:

第一天练手:哑铃弯举8RM5组(针对肱二头肌) 哑铃颈后臂屈伸10RM8组(肱三头肌)

哑铃侧平举10RM5组(三角肌)

下斜训练凳+怀抱哑铃20RM5组(腹肌)

第二天胸+背: 哑铃平板卧推8RM5组(胸)

蝴蝶机夹胸10RM5组(胸)

高位窄距反手下拉8RM5组(背)

下斜训练凳+怀抱哑铃20RM5组(腹肌)

第三条练腿:腿举8RM5组(股四头肌)

哑铃箭步走15RM6组(腿、臀和平衡)

哑铃深蹲或硬拉10RM5组(核心力量)

下斜训练凳+怀抱哑铃20RM5组(腹肌)

就这样三天一轮,我的目的是尽量做到深层次的刺激,同时每个肌肉群都可以有至少两天的时间休息。可能你注意到了我每天都会锻炼腹肌,因为我听说腹肌不同于其他肌肉,比较抗疲劳,适合多加训练。所以就把腹肌训练穿插在每天的计划当中。每周训练六天,留一天休息或者踢球,就当是有氧锻炼。

再说说坚持这九个月来效果。之前说过我走了一些弯路,好是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特别是最近两个月使用最新调整的训练计划以来。现在照镜子可以看到之前的赘肉已经没有了,肌肉线条轮廓也看得到了。以前手臂纤细,现在做哑铃颈后臂屈伸能够明显用肉眼看到肱三头肌肿胀了起来(感觉比练肱二头肌更有效果)。

健身到力竭时有些痛苦,但健身之后洗个热水澡,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情绪放松。有两天不锻炼就觉得不舒坦,慢慢喜欢上了那种健身房受虐的感觉。另外我说过健身的初衷是为了制霸球场,现在在我们当地的足球场上,很少有人可以撞得动我了。

当然,技术粗糙那是另外一说……踢球时的爆发力、耐力也有提升。状态好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双腿蹬地时像弹簧一样是有力量的,不知疲惫。最神奇的是:健身之前我因为踢球留下过一些伤痛,大腿部的肌肉拉伤、左膝盖疼、脚后跟疼。

健身几个月后这些伤痛竟然自动消失了!

最后是一些我深有体会的小小心得:

1、健身开始之前,即便不找私教,也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健身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你的健身实践。不然,没有效果不说,也许还会因为错误的动作姿势对身体造成损伤。

2、当题主你在网上搜索健身方法时,会看到各种酷炫牛逼的动作。但是,记住我们在此讨论的前提是没有私教,无人帮助和给予保护。所以请选择简单的动作开始,用固定器械最好。一定要在注重安全的前提下锻炼。我在刚开始锻炼时就避开了哑铃平板卧推这些动作,因为我怕健身不成,力竭了哑铃砸到脸那就亏大发了。

3、无论用各种方式,有些健身的原则一定要遵守。比如大重量、多组数、长位移之类的。网上很好找,请务必遵从这些原则来锻炼。

4、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上班族,请把握好时间,注重效率。我一般每天不会锻炼超过五十分钟(不算热身、拉伸和洗澡)。超过一个小时我感觉也没那个精力了,时间也不允许。五十分钟内我会聚精会神的锻炼,不看电视,不听音乐,练完就走。

5、注意休息、饮食和锻炼前后的热身、拉伸。虽然你我都是业余中的业余,但还是要尽量向专业学习对吧。尽量早睡,肌肉是在锻炼中撕裂破坏,在睡眠中修复生长。我不会去像专业人士一样去买蛋白粉、增肌粉之类的东西,但是会每天给自己准备一些鸡蛋、牛奶、香蕉、坚果。对我来说更适合我们这种普通人。

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答题,希望可以对题主有帮助,也希望有大神可以指点一下我。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你好我是舒服杨,很高兴为您解惑。

本人锻炼了3年半了,一开始没有请过教练,如今增加了18公斤的肌肉了,也是小有成绩了。

我一开始健身是没有练过小肌肉 ,因为我觉得在训练大肌群时,会带动小肌肉,所以我才没有断练小肌肉,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手臂的压力了小了,我就会锻炼了。

每次练的也不多,但是每次要把动作做对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我也不做自由器械,我开始的时候说做过,我发现每次都控制不住,所以我就放弃了,都选择固定器械了,我发现固定器械能把关节固定住,这样能更好的选寻找感觉。

第一天胸部训练:

坐姿器械堆胸 4组x10-12次

坐姿飞鸟器下斜 4组x10-12次

史密斯平板卧推 4组x10-12次

第三天腿部:

坐姿腿屈伸 4组x10-12次

腿举机 4组x10-12次

俯身腿弯举器 4组x10-12次

第5天 背部训练:

坐姿划船器 4组x10-12次

窄距高位下拉 4组x10-12次

宽距高位下拉 :4组x10-12次

去健身房,可以不请私教。

不请私教也可以健身,增肌减脂一样不落。怎么做到:

一,多学习。多看一些健身方面的书,多看网络上的健身知识,丰富自己的健身方面的理论。多看一些健身大咖的讲座,健身教练的培训课以没健身知识问答。

二,多请教。不请私教,不等于不请教私教。其实他们很乐于对健身者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点。加他微信成为好朋友,他在没课的时候,是很高兴给你指导的。还可以请教资深健身者。

三,多交流。在建身的过程中,多结交几个情投意合的朋友,既让健身充满乐趣,又能提升健身效果,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动作的完成。

四,多反思。健身要反思。比如最近为什么胳膊老疼?找出疼的原因,及时纠正。再比如,我的健身效果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认真反思,找到问题的关键并予以改正,让健身做的越来越好。

总之,肯学习肯动脑筋,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对于一个营业面积达到上千平米、经营数年的大型健身房来说,可以积累到多达七八千名的会员。尽管如此,实际购买私教课程的会员仍旧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对于大多数走进健身房锻炼的人来说,“不请私教自己练”是常态。 既然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会员卡,又该如何发挥这张卡的作用,让自己在健身房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呢?

攻略一:为什么去健身房?

实际上,无论是在家锻炼,还是在健身房锻炼,你都得先想明白这个问题。想减肥,以有氧运动为主。想增肌,安排好自己的力量训练计划。然而, 大多数走进健身房的人都是健身小白,包括那些已经买卡多年却很少光顾健身房的会员。 健身房里有各种健身器械和团体课程,不同的健身目的,使用的器械设备和上什么课都会不同。

锻炼漫无目的,是健身小白的标配。 让健身更有效、让自己专业起来的第一步就是,明白自己在未来的三至六个月里到底为什么来健身房运动? 为了减肥,那就订一下体脂率下降的目标。为了增肌,就制订一个提升骨骼肌含量的训练计划。如果只是为了 健康 一点,那就想好每周准备去几次健身房,具体准备练点什么。

攻略二:只用跑步机太亏了,别放过那些团体课程!

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会员去健身房只做了两件事:在跑步机上跑步,然后洗澡。 如果你想减肥,跑步当然没错。只是为什么不仔细研究一下健身房里开设的各种团体课程呢?通常这些团体课程,会包括瑜伽、有氧操、动感单车等,有些服务能力强的会所还有普拉提、跆拳课、搏击操等各种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经过健身教练精心设计推出的,不少课程还划分了初、中、高不同的难度档次,以适合不同会员的体能需求。 上课时,因为有健身教练带领上课,人多、运动氛围好,训练时长、强度和质量都很有保证,减肥效果远超自己在跑步机上无聊地跑步。

如果你不准备请私教,又想通过有氧运动减肥,完全可以每周安排上二三次有氧团体课,另有一二次自己跑跑步什么的!

攻略三: 充分利用好健身房内的器械与设备! (划重点)

以下所描述的器械或设备,大多数大型健身房里都有,作为会员,都可以无限量地自由使用:

(1)有氧运动。 除了跑步机,比较常见的还有椭圆机(有人称它为“太空机”)、划船机、踏步机(或称“登山机”)、原地单车。 如果你的体重较大或者担心膝关节受伤,这里提到的除了跑步机外的这几种常见有氧运动的设备,都具备弱关节冲击的特点。 另外像划船机,它不仅使用下肢,是一种综合到全身的设备,不仅有氧运动效果非常好,对于核心肌群的锻炼也很有帮助。

(2)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的设备五花八门,最受肌肉男们欢迎的主要有:龙门架式综合训练架、史密斯架(综合训练)、整套哑铃架、卧推架、腹肌板、倒蹬机(腿臀练习)。除此之外的各种力量训练器械,一般的大型健身房会放置多达十几种,完全可以满足普通健身爱好者的力量训练需求。现在的力量训练设备已经做得越来越适合训练的需要,比如有些力量训练设备会显示每组训练次数和组间休息的时长,有些设备上还贴有二维码,扫码可以观看使用指导的视频。

实际上,许多力量训练的设备利用率并不高,只有前述那几件最受欢迎的训练设备,经常人满为患。在家里自己锻炼的人,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力量训练设备,那就好好地利用好它们。

(3)拉伸。 健身房里由于场地专业,空间开阔,所以很适合在完成运动后,找个合适的角落拉伸一下。跳绳、瑜伽垫、泡沫轴、弹性阻力带等,都是可以帮助你有效拉伸的小工具,一般人家里不会备这些小玩意。

(4)好玩的器械。 这里要推荐两种, 一种是战绳 ,甩起来很酷,也很费劲,当然燃脂效果也很好,还能锻炼到核心肌群。 另一种是TRX(全身抗阻训练绳) ,虽然玩起来比较专业。你可以在网上学习几个训练背、胸、腹的动作,尝试一下TRX,会有意想不到的训练感受。

了解了这些之后,如果你的健身计划能充分利用了健身房中你需要的那些设备和器械,锻炼效果就会更好,也就真正提升了会员卡的使用价值。

攻略四:跟着健身达人一起练

健身房里除了那些家里不可能放置的设备,还有一种宝贵的资源,那就是像你一样去那里健身的小伙伴。 你可以结识几个志趣相投,有一定训练经验的健身达人,跟着他们一起练。这样可以弥补你在健身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不足, 而且因为有了健身小团队的带领,小伙伴间的互动可以促进训练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加强运动保护。

另外, 有一些有一定难度和专业要求的训练,和懂行的小伙伴一起练,效果会很好。 比如前面提到的TRX训练绳、战绳,以及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如果你能看完这份健身房使用攻略,就会知道数千元的会员卡年费它真正包含的内容。 如果你只是去跑步和洗澡,至少浪费了会员卡90%以上的价值。 仔细了解所在的健身房的硬件设备和各种专业服务,哪怕你不请私教,也能获得丰富而专业的训练资源。所谓万事俱备,接下来想练出理想的好身材,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有问题私信我,或回复关键词“菜单”就行了。

去健身房要不要请教练,我的建议是不要着急,现在健身房混一段时间,随便跟一些练得好打好关系,多去问问他们一些问题,最好是在他们休息的时候问,免得打乱他们的锻炼节奏。

在混健身房的过程当中,自己也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这样你也慢慢成长,在健身混了一段时间,有一点的基础后,你才能确定自己需不需请个私教。

为什么要混一段时间呢,我讲一下我曾经傻逼的经历。

几年前,我刚大学毕业那会,为了吸引妹子。组织了一次出海活动,想着距离活动日期还有三个月,然后依然决定去健身,当我走进健身房时。

教练看着我说:“你的身材体质不错,比较容易练”。

我问教练:“我想练出六块腹肌,肌肉练壮一点,因为我还有两个多月要参加活动”。

教练说:“没问题的,两个月时间帮你练出腹肌,到时候身材棒棒得”。

然后单纯的我相信了他说的话,在他三寸不烂之舌红咋之下。我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两个月的私教课。

然后教练给我的训练计划是:

每周练四天,每次一个小时,

周一练胸+手臂;周三练背

周四练肩部;周五练腿。

然后就这样经过了两个月锻炼后,体重上涨了10斤,腹部还是一大坨的肉。

回想两个前我想要得效果,我也跟着教练认真练了,觉得让我非常失望。从那次起,我再也不轻信教练说的话,因为大部分为了卖课,怎么容易忽悠怎么来。

当然了,对于新手来说,教练至少带着学习一些器械的用法。我才会建议新手去健身房,在一片茫然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买课,先混先学习。

我本人踏入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妹子,但是到后来,健身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爱上了健身。而且也投入很多时间去学习理论知识,包括营养、各种饮食法、计划安排、肌肉生长、减脂方法等等相关知识。

所以,健身也是需要动脑的,而且越到后期,越是需要学习。随着你锻炼的深入,你也会越来越了解自身身体状况。

简单以曾经傻逼的我作为案例,需要能给你一些启发,在你在想着要不要请教练的时候,最好想确定自己的定位,是增肌还是减脂;是塑造型体还是健美;是提升力量还是追求 健康 ,只有在目的明确的时候踏入健身房,你才不至于不知所措。

虽说一个好的负责任的私教会让你在健身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但是不请私教也是可以自己练的。

现在国内健身房里的所谓私教的质量参差不齐,好多都是完全没有任何基础,有的甚至在相关产业链培训个七天,就能直接上岗了!

就算你请了私教,能有几个认真教的?那些教练的教学水平姑且不论,天天就是让你买课续课,帮忙分摊点业绩,上来就几万十几万,和推销员一样。

健身先健脑,如果你在选择私教上面没有那么能甄别教练水平的能力,不如先自己学习下,慢慢逐渐增加知识,就算时要请教练,最起码,不会再忽悠了不是?

健身初期,要理解人体肌肉的构造,哪块肌肉管哪个关节动作。先练大肌群后练小肌群,先练多关节后练但关节。负重不要太大,找到目标肌肉的发力感,慢慢熟悉自己的身体。

网上有很多健身的资料,如文字视频都有很多,而且现在也有很多健身的小哥哥**姐,喜欢把自己的健身日常po到网上分享,比方说我自己就是啦。

反正只要愿意学,怎么都能学会的,希望大家都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去健身房锻炼,不请私教的话怎么锻炼比较好?明确锻炼目的,多学习,多体验,多反省,多体会。

一般人到健身房锻炼,请私教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怎么锻炼,如何锻炼;这些方面,如果可以通过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是不用请私教的。为什么去健身房,锻炼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减肥,还是为了强身健体,锻炼的目的,决定了以什么方式、方法去锻炼。

减肥锻炼,要坚持有效的有氧运动,健身房里的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训练,以及各种操课,都属于有氧运动。强身健体,应多做无氧运动,辅以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是以杠铃、哑铃,以及各种组合器械为训练辅助的运动;不同的器械,不同的训练目的,不同的训练规则,都可以通过相关知识的查阅和学习获取。

就健身锻炼而言,健身之初的学习,是一种导向,就如同私教的引导一样,更多的时间,需要自己踏踏实实的,一天又一天地去锻炼,并在一天天锻炼的体验中,去感受,去反省,更深入的学习和领会;深入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也是自己热爱健身,获得健身成果的过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基础实践导师孙君鑫。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最好建议你请一个私人教练,但是请私人教练也不要盲目的去找教练也要看教练的水平,如果教练水平一般的话也不要去跟他练,你可以去根据他的体型来评判他的腿他的水平,练的一般的肯定水平也一般。

再说一下,如果要是不请教练的话,那么我建议你最好是跟一个会练的朋友一起练,让他给你指导一些基础的训练动作,不要盲目的去模仿动作训练,这样的话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一个伤害。

首先你要掌握每个部位基础训练动作。比如胸大肌的平板杠铃卧推,哑铃卧推,哑铃飞鸟。背阔肌的杠铃划船,高位下拉,引体向上,三角肌的杠铃推肩,侧平举。手臂的二头弯举和三头臂屈伸。下肢的深蹲。这些都是训练的基础动作,一定要在训练初期掌握到要领。

切记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异常疼痛,要立马停止训练,不要逞强。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

健身私人教练,可以对你进行更加直接的指导,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给你定制一些健身和饮食计划,来减少你的弯路。

如果是自己去 探索 的话,可能会被很多相互矛盾的声音打扰,以至于到最后一个决定也做不了。就拿饮食来说吧,假如你看到一篇文章说生酮饮食非常好,减肥非常快,于是你就想尝试一下…但是第二天你又看到另外一篇打脸生酮饮食的文章,于是你又动摇了。或者是在健身动作上,有人说颈后动作对训练者非常不好,也有人说今后动作能够更加刺激到三角肌后束和背部肌肉。

类似这样的观点,你只会在脑海里掐架。如果有个合格的健身教练来,亲自手把手教你可能会更好一些。

另外我支持健身教练的原因是,ta是第三者会给你的健身过程进行监督。当我们进行减肥或者是增肌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让我们的朋友来监督我们的饮食和训练。出于私心,他们很可能会让你别那么辛苦的进行练习,或者是怂恿你“先吃饱再减肥”…这种观点很容易让你打消健身的观念,消磨你的意志。

所以呢,如果有条件,还是找一个私人教练更好。但前提是,这个教练能足够教你、对你细心。

如果你要自己进行练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其纠结要不要请私人教练,不如先看一看自己有没有时间吧。

新手刚进健身房,什么都不懂,每个器械的作用不知道是什么,又不想请私教的话,那么就应该明确自已的目的,你是去增肌还是去减肥,还是去塑型(让自已的身体更完美)。以下对不同体型不同目的的不同建议:

一、冲着减肥目的去健身房的: 也不必请私教先,你的目的是为了减脂减肥,所以你可以先无视哪些器械。

1 跑步: 要减重必须选择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消耗卡路里的最佳方式。跑步的运动效果很不错。为了达到良好的跑步效果我们每次跑步的时间最好要超过45分钟,保持在45分钟以上,刚开始坚持不了这么久,可以快走。但一定要坚持45分钟以上。这样才能很好的消耗卡路里。请注意跑步的动作要标准。

跑步的动作要领:

头部: 当你跑步姿势正确时,你的头部会很稳固,不会前后的摇摆浮动,如果跑步过程中,你的头部一直是稳固的平稳状态,那么说明你的跑姿是正确无误的。

后背: 注意自己的背部挺直,但同时也不要使你的肌肉过于紧张。你在保持很好姿态的同时,也要感觉到放松。如果后背挺得过直,它会使你身体的其他部位紧绷而不好自由运动。

手臂: 将手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不必太过在意其摆臂,因为只要你的后背和肩膀处于正常放松的状态,那么手臂会自然来回摆臂的。

臀部: 当你前倾下跌,试想将你的臀部放于脚后跟。这会防止你跨越太长的大步。

脚: 让你身体的重量放在你的脚后跟上,快速使用脚踝关节,韧带,肌腱,做两脚之间的切换。

膝盖: 保持膝盖的自然弯曲,这将使你微微前倾,使你跑步过程中收放自如。

腿部: 试想用你的腿筋而不是肱四头肌去拉你的背部,这有助于你掌握着向前微倾的精髓。这样做可以使你的每一步都能有效防止你摔倒。

2 动感单车: 推荐动感单车,跑步一个人可能会很累,很无聊、坚持不下去,那么可以选择动感单车,一群人一起HI。伴着激情的音乐。动感单车的减肥燃脂效果非常明显,骑行45分钟可以消耗400-500卡路里的热量。长期坚持锻炼能够塑造优美的形体,帮助您成功减肥减脂。而且强健身体,提高心肺功能。骑动感单车是一种通过连续不断和反复多次的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和一定的训练强度,要求完成一定的运动量,使心跳率逐步提高规定的最高和最低的安全心跳范围内。长期保持一定强度骑行动感单车,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动感单车初学者的要领:

上半身应保持稳定: 踩动感单车时,上半身以核心肌肉为主轴,以大腿和臀部为重心,保持稳定,踩动时不应歪斜或扭动。科学证明这样是最有效让双腿力量输出的方法。

踩动感单车时,上半身以核心肌肉为主轴

手部和背部自然弯曲: 踩动感单车时,背部应自然向前弯曲,不可挺立僵直。如果腰背持续维持不良姿势,长久下来可能会导致腰背疼痛。另外,平时多做腰背伸展,增加柔软度与稳定性,有助在动感单车上的表现。同时,手臂也应于骑乘时呈现自然弯曲的姿势。骑乘时手部或肩膀若僵直出力,可能会因手腕及手肘部位施力不当造成疼痛,且手臂姿势也将连带影响腰背前曲的角度。

在进行户外单车运动时,有些人可能于骑乘时欲注意前方路况而拼命将脖子往上抬,造成肩颈施力过久,导致肌肉紧绷、酸痛。应该将肩膀、颈部放松,视角维持在前轮前方的位置,运用眼角余光察看前方路况即可。

用前脚掌进行踩踏: 踩动感单车的脚掌应置于正确的位置,以达到完整、有效率的输出,连带增加动感单车的速度和稳定度。正确的方法是将脚指后方最大面积的脚掌位置踩于踏板偏内侧,用前脚掌部位踩踏,而非用足弓的位置施力。如此一来,大腿周围的主要肌肉才可以正确地用上。若穿上专业单车鞋,鞋的卡位可以稳定的将脚掌固定在踏板上,避免滑动。

重心在腰腹及腿部: 正确的重心位置应该是:腰腹部。大腿肌肉也应感觉到紧张。肩部放松,双臂夹紧,双手搭在车把上面。

3 减肥操课: 每一个健身房都会有减肥减脂的健美操和体能课。这些都是免费的(至少我们这里的健身房成为会员后这些团体操课是不用钱的。)

一节操课下来保证你满身是汗。超级燃烧卡路里。

4必须控制饮食(这是最重要的) :拒绝垃圾食品,比如汉堡,薯条,披萨之类的高热量食品。饮食应偏清淡些,油脂高的食物应少吃。有宵夜习惯的也要戒掉了。一定要少油、少盐、少糖。拒绝喝酒。管住嘴,管住嘴。

二、冲着增肌和塑型去健身房的: 就应该要小心了,因为刚进健身房,器械不熟悉,很危险,容易伤身。

1 首先撑握固定器械的作用和用法, 第一种撑握方法是认真观察,每一个固定器械上面都会有金属的图,告诉你这个器械是练什么的,怎么练的。然后先 最小的重量 按图先试一下。用心感受一下。(必须是最小的重量)

固定器械:

第二种方法是 问,多问, 那些在健身房练了几年的老司机,是很有经验的,等他们组间休息时,可以过去问 “您好,请问这个器械是怎么用的?练哪一个部位的?” 这种方法最直接。一般健身房的大神都是很热心的哦。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在他训练时发问,组间休息时再问哦。

2 自由器械区: 新手少入,建议你在固定器械区混了有一定时间了,又不想请私教的话,你必须在混固定器械区的同时认识几个健身大神,和他们成为朋友,加他们的****,然后在他们的指导下来用自由器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48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