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是什么

金蝉是什么,第1张

金蝉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昆虫的代表种,具有渐变态的生物学特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 3 各阶段,若虫又有多种俗称,例如 :节老龟、罗锅、爬衩黑蚱蝉、知了龟、知了猴、爬叉等。

金蝉全体黑色,有光泽,被有金属光泽。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前后翅透明,雄性腹部第一、二节有鸣器,雌性无鸣器,产卵器显著而发达。

卵梭形,微弯曲;长约25~35mm,宽05~09mm;乳白色,有光泽,若虫黄褐色,具翅芽,能爬行,前足开掘式。

扩展资料:

生长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7月下旬,交配后,雌成虫开始产卵,一般产在直径5mm左右的枝梢。产卵时,用产卵器在枝条上刺出很多05~10cm深的倾斜卵室;

一个卵室产6~8粒受精卵,卵越冬后6月开始孵化,若虫落到地面上,随即潜入土中,通过吸食植物根的汁液获取营养,若虫在土中生活3~5年,甚至更长;

直至末龄幼虫钻出地面,爬上附近杂草、树木等,最终停留在枝叶、树皮,蜕皮羽化为成虫。羽化20d后开始交配产卵,产卵盛期出现在6月底至8月下旬,并逐渐进入产卵末期。

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我学农业的同学,他是这么帮我解答的:

、栽培芸豆的5个必要过程

  1、选用良种:良种是提高芸豆产量、品质及其商品价值的关键,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以大白芸豆、大花芸豆为主。播种前应进行粒选,选用粒大、饱满、整齐度高、光泽度一致、无病虫害和破损的种子。播种前,在太阳下晒种一至两天,促进发芽整齐,防止早春低温播种的烂种现象。

  2、精细整地:种植芸豆的田块要提前翻耕,晒垡以利提高地力。首先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种植。施足底肥,整地前每亩撒施农家肥1500-2000㎏,播种前每亩用25㎏复合肥作种肥,但切忌磷钾与种子接触。种植田块应保持深耕碎垄,开沟、打塘、播种应在当天抢时种植,以减少水分蒸发流失。

  3、适时播种:大白芸豆不宜重茬,采取与玉米或马铃薯隔年种植。芸豆最佳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5日,也就是谷雨至立夏。应利用液潮地种植,深塘深播,以便保持土壤水分,保证一次性全苗,播种深度在10-15㎝。盖土约6㎝左右。

  4、合理密植:芸豆垄作栽培,芸豆喜湿而怕涝,垄作栽培能提高地温,利于排水排湿,保持土壤通透性。净种芸豆以行距20-25尺起垄,塘距2000-2500塘,亩用种5-6公斤,每塘播3-4粒。上等田每亩1500塘,种植规格为90㎝×50㎝,中下等田每亩1600-1800塘,种植规格90㎝×40㎝。亩播种量一般为8-10㎏,净种一般为单行打塘播种。合理密植应把握肥地稀播,瘦地密植的原则。肥地利用地力,以植株优势实现高产,瘦地利用群体的优势增加产量。

  5、田间管理

  ①定苗间苗:在幼苗出现2-3片真叶进行,根据要求,留足状苗,去弱苗、畸形苗。每塘留2-3苗。

  ②抽蔓前管理:及时进行除草、培土、理垄、插杆,有利于通风透光,结荚饱满,提高产品质量。

  ③及时搭架,调整植株:当苗高30㎝时应插支架,并引蔓上杆,每塘插竹或木支架一根,长度约2m以上,以防风害,一次插不稳,透雨后再插一次。

  ④打顶摘心:芸豆侧枝很多,茎叶繁茂,互相拥挤,影响通风透光,常导致落花落果,所以应适当打去过多的侧枝。芸豆花很多,但结荚少,为了使养分集中供应下部花,及早将花梗尖端的花柄打去一部分,以使籽粒肥大。大白芸豆8月以后结的荚多数不能成熟,此时应将植株主侧蔓的顶尖摘掉,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生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使养分集中于荚果,提早成熟。

  ⑤病害防治:主要有病、炭疽病和花叶病,采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等防治。

  ⑥虫害防治:主要有地老虎、跳甲、卷叶螟、豆荚螟。地老虎可在犁地及播种等农事操作时人工捕杀,其它虫害可用除虫菊等植物源农药防治。

二、芸豆常见病害

  1、锈病

       常年发生在四月底或五月上旬,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红褐色小颗粒斑,突起后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严重时豆荚上也产生锈斑点。病菌病残体上在土壤中越冬,气流传播,高温、高湿有利发病,通风不良,种植过密,发病重。

  2、细菌性疫病

  症状:叶片染病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褪绿,或呈油浸状小斑点,后呈不规则形,出现黄晕圈,由细菌引起。

  3、灰霉病

  灰霉病在芸豆上危害严重。危害叶、花、果、蔓,大棚条件下,一般生灰色毛层,发病最适温度13-21℃,产生孢子13-21℃最适合。

  4、茶黄螨

  近几年茶黄螨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时减产30-40%,发生部位一般在芸豆的顶端心叶,有发生中心,后逐渐蔓延。叶片严重油浸光泽或油浸状,叶片边缘向下卷曲,幼果呈红褐色。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棚菜种植技术大棚内进行蔬菜育苗,常有幼苗在短期内倒苗枯死的现象有三点,一是蔬菜种子带有病菌;二是苗床土壤带菌;三是持续低温、阴雨、湿度过高诱发病害。茄果类、瓜类蔬菜幼苗倒苗一般为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为害所致。  猝倒病多发生在幼苗2片真叶以前,棚内温度在15—16℃时发病最快,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叶片保持绿色,持续2—3天,幼茎基部水浸状病斑呈黄褐色,并收缩干枯,局部成片倒伏。  立枯病多为害茄果类蔬菜幼苗。棚内温度在20—25℃时较易发病。开始幼茎基部呈现红褐色椭圆形病斑,多斑相连后,茎基萎缩成线状,幼苗头重脚轻。间有点片状倒苗发生。  枯萎病多发生在瓜类蔬菜幼苗期,系由种子发芽后发病腐烂扩散的。病菌可在土壤内存活数年。幼苗发病子叶萎蔫,幼茎病部收缩折倒。大苗发病,幼茎基部分泌**汁液,叶片发黄。晴天中午幼苗萎蔫,夜间恢复,数天后枯死。  在防治方法上,均应以预防为主,配套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收到实效。  首先,开展农业防治。一是每年更换苗床,不能年年重床育苗;二是苗床基肥应施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以防未腐熟的肥料带菌;三是选用惠满丰或醇素菌颗粒肥料作基肥,可有效地抑制土传病菌;四是种子消毒,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用拌种灵等药剂拌种。  其次,进行床土消毒。一可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克进行土壤处理;二可每平方米用75克3%的米乐尔颗粒拌细土撒入墒情较足的苗床,深翻20厘米,然后整平床土播种。  第三,化防保护幼苗。发病初期,一可用劳·k素植物生命肽800—1000倍液喷施;二可喷施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三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四可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大棚蔬菜多采光技巧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由于棚内采光不足,不仅使蔬菜的增产潜力难以发挥出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并延长了蔬菜的生长期。据试验,人工增加大棚内的光照,可使蔬菜增产20%以上,且品质大为改善。生产实践证明,可采取以下几种技巧增加采光。 合理搭配种植大棚内种植不同品种、不同高度的蔬菜时,要考虑到北半球太阳光线的照射方向,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合理搭配,移栽时子叶平行排列,并严格栽培规格,株、行距协调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尽量减少株间遮光。 改变搭架方法大棚栽培黄瓜、菜豆等搭架蔬菜时,可用废旧薄膜作吊架代替搭架,可有效地提高光线利用率。方法是沿拱架上方固定一根铁丝,在黄瓜或菜豆根部插一根25厘米长的竹棍,然后把旧薄膜剪成条,垂直绑在竹棍和铁丝上,当黄瓜或菜豆伸蔓后,将蔓盘绕在旧膜条上,以后每隔5~7天盘绕一次即可。此外,如需搭架处理,采用前排向南倾斜、中排直立、后排向北仰的做法,可使光线利用率提高10%左右。 保持棚膜清洁据调查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30%~50%;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25%和28%。因此,应坚持清扫棚面,可于每天早晨大棚揭完草帘后,将软布条捆在木杆上,自上而下把塑料薄膜棚面的灰尘和杂物清扫干净,这样可增加光照30%以上,但贵在坚持。减少棚膜上的水滴,可采用棚内地膜覆盖;改变灌水方法,采用地膜下灌水法或软管进行滴灌;清晨用干净抹布揩净棚膜上的水滴;灌水后立即放风降湿等,均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下雪后应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 适时揭帘盖帘适当提早揭帘、延迟盖帘,可以延长大棚光照时间。一般在太阳出来后05小时至1小时揭帘。盖帘时间以太阳落山前半小时为好,不宜太晚。阴天也应揭帘,争取散射光的照射。下雪时一般不揭帘,待天气转晴以后再揭。 利用反光幕利用3米长、2米宽的镀铝膜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20%左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棚温和地温,有利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地面铺设银灰膜,也能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  大棚蔬菜浇水应该注意的四点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塑料大棚覆盖的反季节蔬菜生产

  (一)塑料棚的种类

  1、塑料棚按棚的高矮分为塑料小棚、中棚、大棚

  (1)塑料小棚:塑料小棚按80-100厘米的间距插一拱架,棚高50-80厘米, 棚宽130厘米左右,用竹竿纵向连接形成拱棚,在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园拱形小棚。小棚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建造容易,但因棚矮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棚内的温度,湿度不易调节,主要适用于春季育苗和瓜、茄、豆蔬菜及早春速生叶类菜的提早栽培。

  (2)塑料中棚:与小棚相似,棚高约15米左右,棚宽4米左右,人能在棚内操作,分圆拱形和半圆拱形棚。适宜于育苗及栽培,其性能优于小棚。

  (3)塑料大棚:塑料大棚长度随场地及使用面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棚宽6-8米,棚架高22-28米,拱间距06-08米,拱肩高14-17米(含插入土40厘米)。塑料大棚棚体大,保温性能好,冬季可以在棚内增加保温或加温设施,人可以在棚内较方便的操作,温度、湿度的管理也比较方便,适用于蔬菜育苗、提早和延迟栽培。

  (4)连栋大棚:连栋大棚长度随使用面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每栋大棚棚宽6-8米(视不同建造材料和地形而定),棚肩高15-3米,3-10栋大棚连成一个整体。每栋棚的建造规格与塑料大棚相似,两栋棚间的拱肩相通,构成连栋的大棚。连栋大棚面积更大,在棚内生产操作更方便,温度、湿度更稳定。

  2、塑料棚按建造材料不同分 竹木结构棚,镀锌薄壁钢架棚,水泥架棚。

  (1)竹木结构棚:以硬头黄,兰竹等竹子木杆作为原材料搭建的大棚。这种棚造价低,取材方便,适合于建造小棚、中棚,但是这种棚立柱多,采光受到影响,造成遮阴,影响作物生长,拱杆易变形造成顶膜积水等,一般竹木结构棚使用期为2-3年。

  (2)镀锌薄壁钢架大棚:这种大棚是工厂生产的成套产品,以镀锌薄壁钢管为原材料,拱架多由单管对接而成半圆形,拱架之间有拉杆作纵向稳定作用,使用专制的压膜槽,压膜卡来固定薄膜,这种大棚结构合理,抗风力强,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然而第一次资金投入较高。

  (3)水泥架棚:这种大棚采用浇铸弯曲的水泥拱架构成,每一个拱架有两块水泥预制件在棚中间对接而成。水泥架棚造价比钢架大棚低,使用寿命长,但一般周年固定在菜地,水泥大棚遮光比钢架大棚多,对蔬菜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在生产中还有一种用水泥架做成棚肩,用竹子架成圆拱的混合型大棚,在实际生产中比较实用。

  (二)大棚的建造

  1、 大棚建造的场地及方位

  (1)场地:大棚的投资较高,使用寿命长,建成后一般不进行搬迁。因此,要选好大棚的建设地址。

  ①地形选择:光照是塑料大棚获取热能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背风向阳、东西、南三方没有建筑物或树林、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避免风口,防止春季大风吹垮大棚。

  ②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

  ③水源的选择:大棚内水份供应完成依靠人工补充,因此,选择水源方便,距水源近的地方。

  ④建棚朝向的选择:大棚建设的朝向应该是东西向、南北延长为好。

  ⑤位置的选择:为了避免粉尘,汽车驶过的含铝废气的污染,选择远离公路200米的位置建大棚。

  (2)大棚的建造

  ①整地:在选定的土块上平整土地,画线,按拱间距定出棚杆位置,夯实棚杆位置周围的土壤,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棚四周夯实后修建砖或混凝土基础。理好棚周围的排水沟。

  ②棚的跨度,高度和拱间距:大棚棚宽一般6-8米,棚高22-24米,棚肩高1-12米,棚杆间的距离08-1米。

  ③搭架 用钢管等材料制作的棚架生产厂家在制作时已经进行了防护处理,购买后可直接按要求建造。以竹材建造大、中棚,重庆地区采用硬头黄竹作材料较多,以直径5厘米左右、长度5米、3龄以上竹子较好。建造1公顷大棚约需18000-22500公斤竹竿。 制作时将黄竹头端留边柱14米(含插人地下的30-40厘米),在14米和15米处用锯在竹的内侧锯两个小口,然后在旺火上烤,待竹表发烫呈褐色时弯折成横架拱杆。将弯折的棚杆入土深度必须一致,并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棚杆对应交接处用铁丝固定捆紧,使棚高距地面23-25米。棚的顶部和腰部设3排纵向拉杆,纵向拉杆捆在横向棚杆的下面。棚的中部和两侧设立支柱(如跨度不大,拱间距稍密一点,也可只设中部支柱或只设两侧支柱),与每排骨架捆紧,支撑棚架不下塌,使棚架坚固、扎实、不漏水,增强抗风能力。棚的两端各设一个棚门。竹结构大棚竹竿的接头处、铁丝捆扎处和转弯处必须用旧薄膜或旧布条包扎紧实,以防划破棚膜。

  ④棚膜的制作 塑料大棚采用透光率高、 膜厚度为008-012毫米的无色聚乙烯薄膜,一般每公顷用膜1800-2250公斤。也可采用无滴透明膜和PE防老化膜、转光膜覆盖。

  大棚塑料薄膜的长度和宽度视建造的大棚长度和跨度而定。下料时薄膜长度为棚长+2×(棚高+埋入土的部分约05米)之和, 如果棚长30米、棚高23米、两端入土各05米,那么薄膜长应为30+2×(23+05)=356(米)。大棚塑料薄膜宽度应为从棚顶至大棚两端的土面加埋入土部分(两端共约1米)之和,如果是跨度6米、高23米、距度(宽)6米,薄膜下料5幅,每幅长36米,再将5幅粘接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建造的该塑料大棚的覆盖薄膜。然后将粘接好的塑料薄膜在大棚架上,四周盖严,拱间距之间用尼龙绳和压薄膜,防止风吹移动。钢架大棚采用卡子固定棚膜。

  (三)大棚生产的管理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与外界明显不同,但其变化又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与日变化差异,大棚内的环境即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必须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灵活的调节和控制,即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病害的发生。

  1、大棚内温度的管理: 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一般的规律是:棚外气温愈高,棚内增温值愈大;棚外气温低,棚内增值小;棚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露地晚2小时左右。晴天日温差较大,阴雨天日温差小;气温愈高,日温差愈大;气温愈低,日温差愈小。据测定,重庆市郊菜区塑料大棚内气温:3月份平均气温,白天为20-28℃,夜间11-15℃,日温差为9-13℃;4月份平均气温,白天为24-35℃,夜间13-18℃,日温差为11-17℃;5月份棚内最高气温可达40-50℃。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的黄瓜、番茄、菜豆和速生叶菜等生长适温,以白天18-26℃,夜间13-18℃为宜;辣椒、茄子等以白天24-30℃,夜间18-20℃为宜。

  根据大棚温度变化规律和早熟栽培蔬菜品种适宜生长温度要求,加强棚内温度调节管理工作。秧苗定植后缓苗之前一般不通风,以提高棚内地温和气温。早春因光照弱,棚内增温效果较差,可采用大棚内再覆盖地膜加小拱棚措施,来提高增温保温效果,促进秧苗迅速返青成活和生长。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白天上午或中午气温达32℃以上时,敞开棚门或四周通风,棚内温度降到26℃左右时间闭通风口。 4-5月更应注意温度管理,当气温达35℃以上时,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或结合施肥浇水降低棚内温度,防止徒长和灼伤秧苗。6-8月气温高,持续时间长,一般应揭去大棚膜,或覆盖遮阳网膜遮阴降温,以利于果菜继续开花结果,增加产量。

  2、大棚内湿度的管理 塑料薄膜不透气,棚内栽培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长,若不通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 甚至达100%。其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晴天、有风天相对湿度低,阴天、雨(雾)天相对湿度增高。棚内的绝对湿度(水汽量)随棚温升高而迅速上升,甚至成倍增加。一般春季8-9点钟之后,由于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增大, 棚内水汽量迅速增加,至中午时水汽量为早晨的2-3倍;下午5-6点钟时, 由于通风和气温下降,棚内水汽量减少;夜间随着温度下降,棚内水汽量减少,但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水滴)。

  一般大棚早熟栽培蔬菜, 适宜的相对湿度白天为50%-60%,夜间80%-90%。 如果棚内相对湿度过高,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会受到抑制,土壤湿度和棚内的空气湿度增高,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又使病菌繁殖,病害流行,危害严重。因此,调节棚内温、湿度,特别是夜间温、湿度,是防治病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应给予重视和加强。

  大棚蔬菜秧苗定植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施肥水,进行蹲苗。棚内管理要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促进根系生长;阴天、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排湿,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坚持经常刮去棚膜内侧的水珠或在棚内放置一些生石灰等吸潮物质,这样,既减少病害,又有利于果菜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速生叶菜棚内湿度可稍高一些。

  3、大棚内光照的管理 塑料薄膜透光性良好,一般透光率达70%-80%,紫外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高于玻璃。但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棚外弱,据测定,春季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露地的50%-80%,冬季最弱,棚内约为2000勒。冬季中午短时间可达3万勒, 阴雨天仅1000勒。因此,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上,如何争取更多的光照尤为重要,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条件,光照充足,早熟丰产就有保证。

  大棚内栽培应作畦,东西向栽培。春季随气温回升,植株开展度逐渐增大,应适当稀植,叶片尽量减少重叠,扩大受光面积。早春光照不足,要提高棚温增强光合作用。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温度的条件下,适当早揭膜,迟盖膜,充分利用中午前后多接受光照,延长受光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注意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度。若光照严重不足,也可采用人工补光等措施,争取早春及春季增大受光面积,延长受光时间,增加光合强度,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早开花,早结果,早上市。6-8月光照逐渐增强,对果菜类应揭膜、遮光,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单产。

  4、大棚内栽培的肥水管理: 塑料棚早熟栽培,因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需施用的肥料种类和浓度也不相同。果菜类定植后要控制肥水施用,蹲苗,促进迅速返青成活;开花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徒长,勤施清淡人畜粪水;坐果后重施追肥,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和果实迅速膨大成熟,早上市,防止早衰,提高单产。速生叶菜,返青成活后,应勤施肥水,促进叶菜生长发育,早上市。肥水施用时,与保温、通风和排湿相结合,视棚内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灵活掌握施用。

  5、大棚内栽培的病虫害管理: 塑料大棚栽培,因棚内的温度较高,湿度大;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常见的有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等等,在生产管理上必须要进行苗床土的消毒,调节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低温高湿的条件出现,防止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出现病害,尽快药剂防治。

 一、蔓枯病

  1症状

  主要危害瓜蔓,主蔓侧蔓都易发病,发病部位常在植株茎蔓的近基部。病斑开始在近节部呈淡**,油浸状斑、稍凹陷、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病部易裂,并分泌出黄褐色胶状物,干燥后呈红褐色,或黑色块状。生长后期病部逐渐干枯凹陷、呈灰白色,表面散生小黑点。叶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上病斑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缘老病斑上有小黑点,病叶干枯呈星状破裂。果实上初期产生水浸状,病斑中央变褐色坏死斑,呈星状干裂,引起瓜腐烂,果实膨大到成熟期发病猛,蔓延迅速,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厚皮甜瓜(哈蜜瓜型)易感病,薄皮甜瓜(普通甜瓜)抗病性较强。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此病由球腔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可在病残体上、土壤里越冬,种子表面也能带菌。病菌靠风、雨传播。病菌可从茎的节间、叶和叶缘水孔及伤品侵入。高温高湿、叶蔓茂密、通风不良、缺肥、植株长势弱均易发病,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施肥和整蔓造成伤口,病菌易侵染。

  3防治方法

  实行2~3年的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

  播前种子消毒。 用70℃的热水烫干种子10分钟,水的体积是种子体积的3倍,烫种时要不停地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朵麦可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雷多米尔加百菌清至糊状涂茎。

  二、枯萎病

  1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从基部向顶端逐渐萎蔫,中午尤其明显,早晚尚可恢复,数日后植株全部叶片萎蔫下垂,不再恢复。茎蔓基部稍缢缩(变细),表皮粗糙,常有纵裂。病部在潮湿时,根茎部呈水渍状腐烂,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有的病株根褐色,易拔起,皮层与木质部易剥离,其维管束变褐色。苗期至成熟期都可发病,苗期造成子叶或全株萎蔫,茎基部变褐缢缩,呈猝倒状。发病高峰期在植株开花至座果期。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枯萎病的病原菌是镰孢霉属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恒孢子和菌核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病残体中越冬,种子内部或表面都能带菌,是第二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离开寄主仍能存活5~6年。厚恒孢子及菌核通过牧畜的消化道后,仍可保持其生存力。

  病菌在田间主要靠风雨,灌溉水和肥料、农具,种子等传播,地下害虫和线虫也可带菌,成为传播媒介。害虫造成根和根颈部的伤口,为病菌侵入创造条件。病菌由根尖、伤口和发芽种子的胚表皮细胞间隙侵入,然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分泌毒素,干扰新陈代谢影响水分运输,引起瓜萎蔫,导致死亡。一般土质粘重,瘠薄,偏酸性或偏碱性重的土壤发病重。耕作粗放,过量灌水,或雨后造成田间积水,施肥不足及施用末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料,偏施氮肥等都易引起发病。

  3、防治方法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

  播种前种子消毒。 ①浸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4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②拌种,干种播种时,将种子用水浸后捞出,以种 子重量的02%~03%的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粉剂拌种,然后再播种。

  加强栽培管理,播前平整好土地,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灌足底水,幼苗期适当灌水,生长期浇水时严禁漫灌和串灌。追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增强植株抗病性。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抗病。

  嫁接育苗。用南瓜,瓠瓜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

  药剂防治。 重病田可穴施药土,药土的比例为1:100,在穴内下铺、上盖,然后覆土。 可选择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等。田间发病初期可选用25%溶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在植株根部浇灌,每株灌药250毫升,每5~7天一次,连灌三次。用“绿享一号”、“绿享二号”、“绿享五号”进行土壤处理苗床每平方米1克对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

  三、疫病

  1、症状

  茎蔓及嫩茎节发病较多,叶和果实发病少,成株期受害重,苗期较轻。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病部渐渐缢缩(变细)软腐,呈暗褐色,病部叶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发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枯,叶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软腐凹陷,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该病是由疫霉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等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种子也能带菌,但带菌率较低。翌年条件适宜孢子萌发长出芽管,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体内,在田间靠风雨、灌溉水及肥料、农具等传播。

  病菌发育温度为5~37℃,发病适温28~30℃,在适温范围内,高湿 (相对湿度85%以上)是甜瓜疫病流行的因素。发病高峰多在暴雨或大雨之后,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病害将严重发生。重茬栽培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追肥伤根发病重。

  3、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选5年以上末种过葫芦科作物的田块种植。

  选用耐病、抗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中午高温时不要浇水,严禁漫灌、串灌。

  药剂防治。用7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乙磷铝) 灌根或喷雾,对疫病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250~300毫升,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四、炭疽病

  1、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茎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黑褐色、幼苗猝倒。生长中后期,叶片、茎蔓和瓜果都可受害。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褐色或黑色晕圈,有时出现同心轮纹,干燥时易破碎。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椭圆形、稍凹陷,上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果实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凹陷的暗褐色病斑常出现龟裂。潮湿环境下,甜瓜成熟果极易在病斑上溢出粉红色粘质物质,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完全腐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该病是刺盘孢属的真菌侵染所致。病株残体和种子带菌,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病菌借风雨传播,田间操作也能传播病菌。甜瓜在贮藏运输中病菌也能侵入发病。

  湿度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降雨过多,温度在20~24℃,相对湿度在97%以上时,发病最快, 相对湿度低于54%时病害就不能发生。连作地、田间过多施用氮肥,植株密度大,排水、通风不良等发病重。随着果实的成熟度抗病性而降低,贮藏运输期遇到潮湿环境易发病造成腐烂。

  3、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从无病株、无病果中采收种子。播种前种子消毒,用70~80℃的温水烫种1分钟,烫种时不停搅动,用清水洗净催芽或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得量的03%拌种。

  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把病蔓、病叶、病果清出田外烧掉。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常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溶菌灵600倍液。

  五、霜霉病

  1、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型黄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叶背面病斑上有灰黑色霉层,底部叶片先发病,由下至上蔓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

  ,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叶易破,病重植株一片枯黄。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是由假霜霉真菌侵染所致。病株残体带菌,温室内越冬,病菌靠风雨、气流、昆虫等传播。

  湿度大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在叶面上 有水滴和水膜的条件件下,温度在16~20℃时,病菌就能侵染发病。暴雨、大雨或漫灌后,病菌易侵染,发病快,易造成病害发生和流行。在干燥的条件下病菌2~3天就失去萌发力。因此保护地空气湿度的大小是发病的关键。

  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 5~30℃病菌都能萌发,侵入温度范围为10~25℃。病害流行的适温为20~24℃,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病害就受到抑制。露地栽培5月上旬~6月中旬发病重,温室、大棚栽培,3月中旬~6月中旬发病重。

  3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地势高,土质肥沃,质地沙壤的地块栽种,重施有机肥,追施磷钾肥。在生长前期适当控水,结瓜后严禁大水漫灌,及时整枝,保持田间通风良好。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加强防治才能收到良好预防效果。一般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六、白粉病

  1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叶柄,茎蔓也可受害,果实受害较少。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不久逐渐扩大为成片白粉层,逐渐蔓延到叶背、叶柄和蔓、嫩果。后期白粉层变灰白色,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黄褐色小粒点,小粒点最后变黑色。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是由单丝壳白粉菌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雨水传播。温室中可常年发病。病菌在10~30℃之间都能萌发,而以20~25℃最为适宜,一般田间湿度大,气温在16~24℃时,白粉病流行加快,发病重。在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发病也较重。

  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加强栽培管理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田间应注意加强水肥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施用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及时整枝,保持通风良好,作物收获后病株残体及时清除,减少第二年初侵染源。

  药剂防治。 植株发病初期查清发病中心,及早喷药,控制病源蔓延。发病后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为显著。预防用药可选5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或25%溶菌灵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七、叶枯病

  1症状

  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也可危害叶柄、瓜蔓及果实。发病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呈直径2~5毫米的圆形斑,边缘隆起,界线分明,具有微轮纹,中央呈白色,外围为褪绿的褐色晕圈。发病后期有时几个病斑全并成大斑,不久叶片焦枯。果实染病,病菌可侵入果肉,导致果实腐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害可以由种子、病残体携带,成为初侵染源,病斑上病菌靠气流、风、雨传播,形成再次侵染。坐果期气温高、田间湿度大,易于病害的发生。病菌在5~40℃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32℃。瓜地连作,排灌不良,植株生长不良均易于发病。一般坐果以后植株受害重,品种间抗性差别较大。

  3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瓜留种子及种子进行处理。①温汤浸种:种子在55~60℃温水中 (即三份开水兑一份凉水) 浸种15分钟,浸种时不停搅拌。②药剂拌种,浸种后,催芽前按种子重量的03%用50%多菌灵拌种,直接播种。

  瓜地要及早清除病残体,重施有机肥,亩施5000公斤以上。

  严格选地,实行轮作换茬,不与葫芦科作物连作。加强肥水管理,不漫灌、串灌。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25%溶菌灵可性粉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八、细菌性角斑病

  1、 症状甜瓜的整个生育

  甜瓜病害介绍及防治

  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茎蔓。子叶上发病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浅黄褐色、半透明点状病斑。真叶发病,叶片呈水渍状小点,随后逐渐扩大, 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叶背面病部溢出黄白色“菌脓”,后期病叶干枯,呈现黄褐色。病斑脆弱,易干裂脱落。茎、果实的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凹陷,带有大量细菌粘液。果实表面病斑处易溃烂,裂口向内扩展,一直延伸到种子上,致种子带菌。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 病菌由病残 种子携带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可由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气孔、毛孔等侵入植植株,导致感病,若种子带菌,种子发芽时病菌即侵入子叶。病菌可通过风雨及昆虫和人的接触传播,形成重复侵染。低温多湿,或潮湿多雨,田间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连作地发病重。

  3、防治方法

  播种前种子消毒: ①采用60℃温水浸种15分钟,浸种时不停搅动。②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种后直接播种,不催芽。

  实行与非葫芦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翻。田间应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合理灌水,适时整枝,加强通风,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用25%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

  九、病毒病

  1、 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心叶出现明脉,后发展为花叶或深绿色病斑、畸形,干旱时病叶缩小,瓜蔓失去结果能力。一种是黄化型,在叶片上初为褪绿黄斑,后转为斑驳花叶,叶变黄、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株形矮缩,节间短。一种是坏死型,叶片上产生系统的不规则的坏死褪绿斑点和条斑,严重时植株矮化。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病毒侵染所引起的病害。病毒在杂草、露地和温室、大棚中的作物体内越冬,经昆虫再传播,蚜虫传播危害最大。

  温度高、日照强,干旱易使蚜虫繁殖和迁飞,并降低植株抗病性,因而发病重。田间栽培管理粗放,缺水、缺肥,发病较重。瓜田间杂草丛,邻近田毒源多,蚜虫传播也发生较重。瓜田病毒病症状表现明显的适温为18~26℃,在36℃以上一般不再现症状,出现隐症现象。瓜类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抗病能力不同。从出苗到开花期对病毒病敏感从授粉到坐瓜,抗病毒能力稍有增加,坐瓜后抗病毒能力更强。开花前染病,可能不结瓜或结畸形瓜,坐瓜期染病,瓜的品质有所降低,结瓜中后期染病只能在新梢上出现花叶,危害较轻。

  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抗病。

  轮作避免重茬。远离菜地种植,切忌甜瓜与南瓜混种,以免蚜虫相互传毒。适时早播并采用地膜、塑料薄膜覆盖,进行早熟栽培。

  加强肥水管理。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结果期用02%~03%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可对病毒病起到钝化作用,达到防病目的。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60~62℃温水浸种10分钟,浸种时不断搅动,待水冷凉后,再浸18小时, 然后催芽、播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18小时,然后催芽,播种。

  彻底消灭蚜虫。目前用25%一遍净乳油500~800倍液,防治蚜虫效果较显著,或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 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5%病毒K1000倍液防治。

  一、猪场采暖方式

  1、煤炉

  普通燃煤取暖设施常用于天气寒冷而且块煤供应充足的地区,使用的燃料是块煤,优点是加热速度快,移动方便,可随时安装使用,可用于猪舍应急。

  2、蜂窝煤炉

  使用燃料为蜂窝煤,供热速度和量较煤炉慢而少,但因无烟使用方便,在全国许多地区使用。优点是移动方便,可随时安装使用,应急时不必安装烟筒,比煤炉更方便。

  3、火墙

  在猪舍靠墙处用砖等材料砌成的火道,因墙较厚,保温性能更好,火墙多用于较寒冷地区,如果将添火口设在猪舍外,还可防止煤烟或灰尘等不利影响。

  4、地炕

  将猪舍下方设计成火道,火在下方燃烧时,地面保持一定的温度,因为热量是由下向上散发的,火炕既可保持适宜的温度,还可在猪舍温度较低时保证猪的温度,大大节约成本。另外,还可以把地炕设计成烧柴草形式,燃料为廉价的杂草或庄稼秸杆,可使成本降到更低,在秸杆丰富的农区,小型猪场人力充足,这种形式是非常实惠的。

  5、地暖

  类似地炕,但不同之处是在水泥地面中埋设循环水管,需要供暖时,将锅炉水加热,通过循环泵将热水打进水泥地面中的循环水管,使地面温度升高。这一方法用于许多猪场,效果非常好,而且不占地面面积,老式猪舍也很容易改建。如果在水泥地面下铺设隔热垫层,防止热量向下面散发,可节约部分燃煤成本。

  6、水暖

  同居民使用的水暖,但因猪一般都处于低位,水暖气片的热量是向上升的,取暖效果一般,而且投资大,占地面积也大,使用量正在减少。

  7、气暖

  同水暖,供热速度更快,容易达到各种猪舍对温度的要求,不足之处是对锅炉工要求较高,不适于小型猪场使用。

  8、塑料大棚

  农户养猪使用最普遍的设施,投资少,使用方便。

  9、电空调

  投资大,费用高,只能应急使用。

  10、热风机

  也叫畜禽空调,是将锅炉的热量通过风机吹到猪舍,舍内温度均匀,而且干净卫生,价格也较电空调便宜得多,许多大型猪场都在使用。

  11、红外线灯

  局部供暖的不错选择,适宜于应急,特别是在新转入猪群中使用,容易操作,很受饲养者欢迎。

  二、安全采暖注意事项

  1、炉烟

  在使用煤炉、蜂窝煤炉或火墙时经常出现的现象,特别在生火时经常使舍内乌烟瘴气,在密度相对较大的猪舍,使空气质量明显变差,不利于猪的健康。另外一些猪场煤炉或蜂窝煤炉不装烟筒,还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因猪对一氧化碳的耐受性比人强,往往造成慢性中毒而不被发现,所以使用煤炉或蜂窝煤炉时,必须安装烟筒。

  2、、失火

  取暖引起失火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木制结构的猪舍,必须使烟筒远离易燃物。同时在取暖季节,要安排人员夜间值班,以防事故出现。

  3、塑料棚的湿度

  塑料大棚在冬季最容易出现湿度过大,主要是因为猪舍潮气无法排出,所以使用塑料大棚时,应该在棚顶预留出通气孔,防止通气孔热量散失过多。可考虑晚上将通气孔用草帘盖上,既不影响通气,还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建塑料大棚时,如果设计成可方便揭盖草帘形式,晚上将草帘盖上,白天揭开,更有利于猪群生产。

  4、暖气和热风炉的水循环

  暖气和热风炉水循环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循环受阻,热水将不能输送到位,不能起到取暖的作用。另一个现象是由于设计不周,暖气管道供热不均匀,部分区域很热,部分区域却不热,造成猪舍温度不均匀。

  5、畜禽空调要合理使用

  畜禽空调不像电空调那样质量可靠,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懂使用或维修方法,往往造成无法使用的情况。有时需要人为控制,起到调节空调的作用。所以在购买畜禽空调时,必须把使用说明书保管好,一般出现小问题,可以参照说明书去调整,这种现象在更换饲养员或电工时经常出现。

  6、不要忽略空气质量

  天气寒冷时,猪舍往往封闭很严,新鲜空气进入量少,经常出现舍内氧气量不足,影响猪群生产,所以在保温时不要忽略空气质量,以免顾此失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71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