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训练方法

口肌训练方法,第1张

口肌运动训练是言语矫治中的重要组成。

口部运动主要是指下颌、唇和舌的运动,是参与进食、吞咽以及构音运动的基础。

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利用触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遵循运动技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下颌、唇、舌)的感知觉正常化,抑制口部异常运动模式,并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治疗过程。

家庭康复训练一直在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对宝宝进行一些家庭口肌运动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宝宝的口部运动能力、构音清晰度和进食速度,还能改善宝宝的言语感觉统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家庭口肌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唇运动训练

运动模式

1展唇运动模式:

唇角向两侧拉开,做微笑动作;

2圆唇运动模式:

双唇能够圆起;

3唇闭合运动模式:

口轮匝肌收缩,将口裂闭合;

4唇齿接触运动模式:

上门牙和下唇相碰;

5唇的圆展交替模式:

双唇可以做圆展交替运动。

训练目的

促进唇感知觉正常化,促进唇肌力正常化,刺激唇的各种运动,增强唇运动的自主控制能力,促进唇各种正常运动模式的产生,为唇声母和唇韵母的构音奠定好生理基础。

方法操作

将嘴巴张开至最大(或说“啊”),停留3-5秒再放松。

将嘴巴向左右伸展(或说“一”),停留3-5秒再放松。

将嘴巴噘嘴呈圆形(或说“呜”),停留3-5秒再放松。

将嘴形从“啊”变成“一”(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将嘴形从“啊”变成“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将嘴形从“呜”变成“一”(可不发出声音),连续3-5次。

将嘴形做出啊——呜“(可不发出声音),连续变化3-5次。

将嘴巴用力闭紧吸住,并做出“啵”的声音。

将嘴唇向内用力吸,并做出小鸟叫声。

三、舌运动训练

运动模式

1马蹄形上抬模式:舌两侧缘与舌尖同时上抬与上腭接触,摆出马蹄状姿势;

(例音—dtn )

2舌根(后部)上抬模式:舌根(后部)的4个区全部抬起和上腭接触;

(例音—kgng )

3舌两侧缘上抬模式:舌两侧缘与上腭接触,而舌尖和舌中部在凹槽里保持低位并远离上腭;

(例音—zhchsh )

4舌尖独立上抬和下降模式:舌尖能独立抵住齿龈,舌其余部分保持低位并远离上腭;

(例音—l )

5舌叶上抬模式:舌两侧从后向前上抬,舌叶从两边向中线上抬,两者并不接触,这是舌位形成一个狭窄的凹槽。

(例音—zcs ) 

训练目的

阻断舌的异常运动模式,解决舌肌张力问题,提高舌的肌力,在此基础上促进舌运动模式的产生,促进舌精细运动的分化,建立舌的正常运动模式。

训练方法

舌头伸出,越长越好,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以同样的速度将头伸出--缩回。连续3-5次。

将舌头伸出,向右(左)嘴角,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将舌头伸出,向左右嘴角连续移动3-5次。

将舌头伸出,向上(下)嘴唇,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将舌头伸出,向上下嘴唇连续移动3-5次。

将舌头伸出,延嘴唇顺(逆)时钟方向绕一圈。

将舌头伸出口腔内右(左)脸颊(外观可以看到突出),停留3-5秒再缩回放松。

将舌头伸至上下排牙齿,向左右移动做出清洁牙齿状。

将舌头顶住上硬颚做出马提声。

用舌头顶住门牙后方,从硬颚移动至后方软颚。

四、下颚运动训练

运动模式

1上下运动模式:口部做全开放和全闭合动作;

2前后运动:下颌做前伸和后缩运动;

3左右运动:下颌大幅度的左右摆动;

4旋转运动:下颌可以向各方向做大幅度的旋转运动。

批注:在成熟且快速的交谈性语言过程中,下颌以非常精细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分级模式进行左右运动,下颌既不前伸,也不后缩,也不做大幅度旋转运动。

训练目的

提高宝宝下颌的感知觉和下颌运动肌群的力量,延长下颌持续运动的时间,增大下颌运动范围,提高下颌的控制力,增强下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抑制异常模式,建立下颌正常的运动模式,为宝宝学习唇和舌的高级运动奠定基础。

方法操作

用手轻轻拍拍双颊、下巴、嘴唇。

紧闭嘴唇吹气使脸颊鼓胀。

用力吸吮,使脸颊凹。

作出各式各样可以牵动脸颊肌肉鬼脸,

五、下颌、唇、上腭的三角关系

下颌、舌和上腭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运动单元,它们既可以进行独立运动,也可以进行联合运动。为了理解这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将舌与上腭比作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下颌则作为婆婆既可以巩固婚姻,也可以削弱此婚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57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