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好吃吗?

马肉好吃吗?,第1张

不好吃。正如同农村的俗语“驴肉香马肉臭”中描述的一样,马肉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个味道。而且马肉的肌纤维非常的粗,甚至比牛肉的还要粗,口感太差。

相对来说,驴肉则在味道和纤维粗度上适合人们的胃口,所以马肉被淘汰,而驴肉被推崇。甚至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

有一些马肉并不是专门饲养的肉用型马,而是淘汰下来的比赛用马。这些马因为要参加比赛,从小到大会使用许多的药物。食用这些马肉,会对人体健康造造成间接的伤害。而在其他的肉用行牲畜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都是安全可靠的,而且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无需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

马在历史上属于战略物资,地位比耕种的牛还要高。在古代,马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而且中原地区并不盛产马,因此马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基于历史性因素,我国的人们就没有吃马肉的习惯。

根据外媒的新闻报道,8月27日在苏格兰的一次牲畜拍卖会上,一只绵羊以36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32万元)的价格出售,成为世界上最贵的绵羊。这只绵羊价格如此贵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该羊集齐了所有羊的优点,是不可多得的优质品种。这只绵羊属于特克赛尔羊,是肉用细毛羊品种同时也属于荷兰品种,此羊是用林肯和来斯特羊与当地羊杂交选育交配而成,具有多胎(正常母羊是两年三胎)、羔羊生长快、体大、产肉和产毛性能好的特征,并且可以食用粗饲料、适应性强、瘦肉率高、品质好并好养活的特点,并且其肉质香和味道甜美的优点。

原因二:该羊并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繁殖的顶级公羊。该羊一般用作肥羔羊生产的父系品种,并且会取代萨福克羊在父系品种羊的地位。该品种羔羊生长速度快(一般小羊要8个月才能出栏),只需要4到5个月就可以达到40或50千克的重量并且肌肉所占比例较大。该种类羊具有非常高的肉骨比例、肉脂比例和屠宰率,并且眼肌面积大(眼肌面积指指家畜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甚至比其他肉羊品种高出7%以上,是现在比较理想的肉羊生产的终端父本。

通过以上两点原因的分析出该羊卖到332万元价格是因为该羊集齐了所有羊的优点并可以进行繁殖,只需管理好母羊就可以繁殖出更多的优质小羔羊。对养殖者来说不仅大大提高了收益还减少了养殖要求,也满足了更多食客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产量增加收益。人们现在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可以吃到更加美味的食物,而养殖者希望即满足食客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自身挣钱的愿望,总是多多研究如何养殖才能实现共赢。

现在很多人都十分的喜欢吃羊肉,但是对于好吃的羔羊肉就分不清楚,那么你知道该怎么去区分清楚羔羊肉与山羊肉吗以下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的如何区分羔羊肉和山羊肉,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区分羔羊肉和山羊肉山羊肉和绵羊肉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上认为,山羊肉是凉性的,而绵羊肉是热性的因此,后者具有补养的作用,适合产妇、病人食用;前者则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后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凉性的食物和瓜果等,买肉时,绵羊肉和山羊肉有以下几个鉴别方法:

一是看肌肉绵羊肉黏手,山羊肉发散,不黏手;

二是看肉上的毛形,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三是看肌肉纤维,绵羊肉纤维细短,山羊肉纤维粗长;

四是看肋骨,绵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则宽而长。

羔羊肉的营养特性羊肉是一种生物学价值很高的食药两用型动物蛋白。与其他肉食品相比,它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Ca、P、Cu、Zn等矿物质。传统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虚、御寒保暖、温中暖肾、生肌增力等功效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心血管系统疾病、产后两虚及其他虚寒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羔羊肉是生后1岁内,完全是乳齿阶段屠宰的羊肉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以下营养特性。

物理特性:

羔羊肉的肌纤维直径小,剪切值低,系水力大(高于猪肉)含水率与猪肉相近蛋白质的持水能力强,不易变性,pH值接近中性,宰后肌肉内部化学变化小,能较好地保持其肉质的细嫩多汁性,成为各种肉食品中柔嫩多汁、易消化吸收的佳品。

化学特性:

羔羊肉的粗蛋白含量(2108%)与鸡肉(2154%)和兔肉(226%)接近高于猪肉(1803%);粗脂肪(165%)明显低于成年山羊肉(28%)、绵羊肉(35%)和猪肉(67%);胆固醇含量在各类畜禽肉中最低;总能21MJ/kg,显著高于猪鸡(63MJ/kg)。所以,羔羊肉是一种理想的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保健型食品。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羔羊肉中Ca、P、Mg、Fe、Cu、Zn、Mn等矿物元素的含量为114%~115%,其中Ca、Mg的含量高于相应部位的牛肉,K、P稍低,Na的含量接近于牛肉和猪肉。维生素有VBl、VB2、VBs、VA等,其中VBl和VB2的含量相对较高。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调节人体平衡,改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症。

氨基酸:

羔羊肉中含有人体易吸收的高浓度的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组氨酸接近于理想蛋白的含量,其余的也达到理想型的696%~875%。其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达到9275%,比猪肉和牛肉分别高O57%和364%。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构成人体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的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胶原,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羔羊肉用性能的因素绵羊和山羊

绵羊和山羊存在属间差异,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利用方式和利用率不同其生长发育、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也有差别。据报道,山羊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83%,能值为9801MJ/kg,而绵羊肉分别为144%和15575MJ/kg;山羊肉中的精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均高于绵羊,其他氨基酸与绵羊肉接近;粗脂肪含量绵羊为35%,而山羊肉为28%,且主要沉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山羊肉的重要特点是胆固醇在各类肉中最低,羔羊肉仅4472mg/kg成年山羊为60mg/100g,而绵羊为70mg/100g。

从食用品质上看,山羊肉色泽深、膻味轻,系水力明显高于绵羊肉,烹调损失显著低于绵羊肉,剪切力值和结缔组织强度则略高,嫩度与总体可接受性与绵羊肉接近。但绵羊肉多汁性好,相对较致密柔软,横切面细密,但不呈大理石纹状。

品种影响

品种是影响羔羊肉用性能的内在遗传因素,被认为是首要因素。波尔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著名肉用山羊品种,有“肉羊之父”的美称,其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成年屠宰率最高可达到68%,被许多国家引进用作杂交父本。而南江黄羊是我国自行培育成功的唯一肉用山羊品种,成年羊屠宰率55%,净肉率42%,肉用性能仅次于波尔山羊。

品种间杂交是利用杂种优势生产羔羊肉现已被普遍采用,其杂交优势大小直接影响羔羊的育肥效果,现已发展到采用3个或4个品种进行多元杂交。据美国研究表明,两品种杂交羔羊总产肉量比纯种亲本提高12%,到四个品种为止,每增加一个品种,其产肉量提高8%~20%。张红平等研究得出,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杂一代(BN)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南江黄羊(NN)且保持了NN肉质细嫩多汁的优点,两者失水率、系水力、贮存损失、熟肉率、肌肉剪切值和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但BN肌肉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赖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有益氨基酸的含量有所提高。

此外,肉用品种或经过肥育的羊胴体中,脂肪渗入肋骨的瘦肉内,美国称其为“羽毛状肉”。其品质优于脂肪少者。而且,胴体上还覆盖一层脂肪,对屠宰后的冷冻起隔离作用,可减少羊肉的老化。

饲养方式

羔羊肥育有放牧、半舍饲和舍饲三种饲养方式。舍饲配给饲料营养全面,可进行人为调控,改变羊只的择食性,控制其运动量,降低无益消耗,增加营养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对于放牧草场条件差者,育肥效果为舍饲>半舍饲>放牧。

营养

营养对羔羊的肉用性能影响较大。王景元(1992)研究发现,高能高蛋白组与低能低蛋白组相比,前者日增重和屠宰率明显高于后者。MaShangalal等也得出,高能日粮组安哥拉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眼肌面积、背脂厚均高于低能组,且胴体瘦肉重、粗蛋白和浸出脂肪也相应增加。Ga{~ar和Biabani(1986)得出,高能日粮组公山羊胴体脂肪比重、体内能量日增量和总贮量极显著高于低能组。

高蛋白日粮的平均结果是增加和提高活重、饲料转化率、胴体重、瘦肉率和粗蛋白率、屠宰率及眼肌面积。路永强等(2003)通过4个蛋白水平育肥小尾寒羊哺乳羔羊得出低蛋白水平上日增重随蛋白含量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水平时(23O%)则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CP为205%时肥育效果最好。但NRC(1985)和国外大多数报道最佳蛋白质水平应为18%。最近HaddadSG等(2001)试验表明,CP水平为18%与16%间无显著差异。

微量元素中,Ca对胆固醇的含量有影响。Park(1991)报道,高钙日粮的纽宾山羊肌肉中胆固醇含量稍低,与国内外对人、大鼠和兔子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提高日粮中Ca水平可以降低人和动物体内(尤其是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粪便胆汁酸和脂肪的排泄量。

饲料类型

饲料类型影响羔羊的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试验证明,一些芳香族饲草影响羔羊肉的味道,如采食百里香(地椒)的羔羊,膳味轻且品质有所改善。国外一些试验证明,白三叶、苜蓿、油菜、燕麦等会影响羊肉的风味,但1~2周不采食后又可消除。李发弟等(2001)研究表明,用甜菜渣取代小麦利于羔羊Ca、P的消化利用,改善羊肉品质,其骨重和Ca、P表观消化率高羊肉的失水率低,熟肉率低;而菜子饼比豆粕更利于提高背最长肌中粗脂肪的含量,粗蛋白含量则相反。

许多试验研究证明与成年羊相比,羔羊具有利用整粒谷物(玉米等)的生物学特性,整粒饲喂比粉碎后更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全混合日粮(TMR)因将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全价配合精、粗料和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后饲喂,可防止挑食,调节代谢,比精、粗料分开饲喂更利于提高羔羊的适口性、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肥育速度,成为目前羊配合饲料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年龄

年龄对羔羊的肉用性能影响很大。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育肥效果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水分、粗蛋白、能值降低,而脂肪含量升高,肌肉纤维显著变硬胴体品质下降,嫩度减小。曾勇庆等(1999)研究得出,年龄对肉品的颜色、干物质、大理石纹、失水率、弹硬度、熟肉率、剪切值、肌肉脂肪、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含量、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王维春(1997)报道,南江黄羊公、母羔2月龄、6月龄和周岁的平均日增重逐渐降低,公羔大于母羔;其内脏脂肪重、屠宰率、精肉率、骨肉比则逐渐增加。但也有人提出,老龄母羊屠宰率约为45%肥育羔羊或肥育成年羯羊可提高到50%~55%。吴伟等(2000)试验研究表明早期断奶百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4月龄断奶肥育至10月龄者。

性别

性别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鲍林等(2003)研究认为,藏羊从出生到性成熟公母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有明显差别,公羔明显高于母羔,其生长发育速度和体重排列为:公羔>羯羔>母羔,饲料转化率公羔比母羔高12%~15%。

性别还影响到羔羊肉的质地和风昧。公羊肉质地相对粗糙、坚硬、膻昧稍重;肌肉脂肪低于母羊和羯羊,水分、蛋白、灰分高于羯羊。肌纤维直径为公羊>羯羊>母羊。性别对羔羊的产肉力和营养成分也有影响。

李发弟等(2001)研究表明,公羔比羯羔增重快,但净肉率和内脂重相对较低;羯羔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公羔。

体重(断奶体重和屠宰体重)

目前认为羔羊早期断奶以60日龄或20kg最好。代江生等(2001)进行不同断奶体重羔羊育肥试验证明,20kg左右时日增重和只均效益最高。随着体重增加,羔羊肉的纤维面积和直径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山羊羔的屠宰体重以15~16kg较好,可提高屠宰率,增大眼肌面积,改进脂肪酸的比例。国内也有人认为屠宰活重应达到22kg。目前,国外羔羊肉生产主要是利用3~4月龄的断奶羔羊,育肥到6月龄出栏,活重达到40~50kg,胴体重22kg以上。MaciM(2002)研究发现,羔羊50kg活重时屠宰率最高,而且胴体品质优于45kg和40kg者。

体躯部位

不同部位对羔羊肉的食用品质影响较大。曾勇庆等(1999)研究表明,部位对肉品的保水性能、嫩度、肌肉脂肪、必需氨基酸和多数矿物元素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U6]。姚树清等(1995)研究也得出。羔羊眼肌的熟肉率、矿物元素和氨基酸含量高于股二头肌,剪切值、肌纤维直径、胆固醇含量也低,品质较好。郑灿龙(2003)报道了肉羊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

猜你感兴趣:

1埃及的饮食文化

2世界上最大的山羊

3如何选购好的羊肉

4怎样养羊长得快

5山羊喜欢吃什么

沾化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沾化白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沾化的白山羊是沾化鲁滨白山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独特培养的产品。国家农业部对公司的环境等一系列进行了审核,指出环境优美,是天然的牧场,同时又有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产品,养殖基地被市畜牧局评为市级标准化生态农业养殖示范园区等称号的保证。最终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考察授予了地理标志认证标志。

“白山羊”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获得,提高了沾化白山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对公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沾化白山羊

地域范围

沾化白山羊广泛分布在山东省北部滨州市沾化县境内的富国街道办事处、富源街道办事处、古城镇、大高镇、下洼镇、黄升乡、冯家镇、泊头镇、下河乡、利国乡、滨海乡、海防办事处等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17°45'-118°33',北纬37°34'-38°24',总面积2114平方公里,2009年底全县存栏1598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沾化白山羊的品质特征:11体型外貌:头、颈、肩部结合良好,颈较粗,肋骨开张良好,前躯肌肉发达。头小清秀,上宽下窄呈三角形,颌下有须。公羊颈部粗短,前躯发达,背腰平直,胸前腹下及四肢有长毛,后躯瘦削,侧视呈长方形。-发育良好,-左右对称,雄性特征明显。母羊颈部细长,前躯较宽,后躯发育好,四肢细致干燥,被毛较公羊短,侧视呈楔形。乳房发育良好,结构紧凑,0长度适中。全身被毛纯白色,毛短而稀,皮薄而有弹性,绒毛甚少。公母羊分有角和无角两种类型,据统计,有角羊占58%,无角羊占42%。公母羊均有胡须。颈部上方有肉垂者,公羊占39%,母羊点68%。公母羊蹄质均坚硬。12、生产性能:a繁殖性能: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公羊性成熟4-5月龄,开始配种为6-7月龄,种公羊每次0量10毫升,精子密度每毫升175亿个,活力07。使用期5-7年。母羊初情日龄87±39天,母羊未满周岁即产头胎,妊娠期1495±224天。产后第一个发情期4967±503天,发情持续期3105±85小时,性周期1675±225天。母羊一年四季均有发情,胎繁殖率230%,一年四季均有产羔。两胎间隔时间为209±1378天,年产178胎。初产母羊产羔率208%,二胎264%,三胎311%,四胎316%。初产单羔率为1647%,双羔率6118%,三羔率2000%,四羔率235%;经产单羔率571%,双羔率4143%,三羔率4000%,四羔率857%,五羔率429%。产羔率水平显著高于肉用山羊品种标准。b肉用性能:沾化白山羊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107±337公斤、3068±328公斤。在放牧饲养条件下,4-6月龄平均日增重9633克。未经育肥的3、6月龄公羔,宰前活重分别为1033±183公斤、1772±183公斤,胴体重分别为480±156公斤、724±174公斤,净肉重分别为385±067公斤、543±116公斤,屠宰率分别为4647±232%、4083±227%,净肉率分别为3723±271%、3067±134%。2、内在品质要求:沾化白山羊羔羊肉肉质细嫩,第一腰椎部背最长肌鲜肉有大理石纹,颜色呈淡红色,味道鲜美,膻味小,食用时味香而不腻口,营养丰富且肉质柔软易于消化。每100克沾化白山羊羊肉中蛋白质含量规定值20-22克,实际测定为206克,比肉用山羊最低标准高36克;脂肪含量规定值15-25克,实际测定为20克,是普通羊肉的1/2,远低于普通羊肉的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规定值55-60毫克,实际测定为589毫克,比肉用山羊胆固醇含量标准低81毫克。另外,沾化白山羊羊肉中氨基酸含量丰富,每100克氨基酸中含天冬氨酸198克、谷氨酸337克、缬氨酸125克,分别比普通羊肉高018克、016克、021克,说明沾化白山羊羊肉更具有鲜味,是肉食中的佳品。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

瘫软可能是白肌病,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引的低血糖和低蛋白,还可能是缺乏其他什么东西引起来的,比如低血钙。

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部位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各种动物特别是幼畜、幼禽均可发生,山羊羔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挪威、瑞典、英国、德国、日本、新西兰、俄罗斯、美国等都有本病的发生。我国的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都有本病的报道。个体营养良好与否均可发病,且常呈地方性发生。

一、发病原因:

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是属于硒与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特征是心肌和骨骼肌发生变性与坏死。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重要的辅酸物质,直接参 与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的抗氧化过程。硒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硒和维生素E都是动物体内 的抗氧化剂,在保护膜不受损害上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时细胞或亚细胞结构的脂质膜破坏,机体在代谢中产生的内源性过氧化物引起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发生白肌样病变,色泽变淡似煮肉样。

二、症状:

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心脏机能衰退(心音混浊,节律不齐,心搏过速,有时可闻缩期杂 音)。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死前无任何临床症状,山羊羔有时在白天仅表现沉郁,呻吟,不食,而夜间死亡。生前检查心跳极快,心律不齐,死于心脏麻痹。也有呈慢性经过的,但一般多呈亚急性经过,死亡率可达50%一70%。

病羊羔精神萎顿,食欲减少,常有腹泻,踱行,拱背站立或卧地不起现象。若驱赶运动,则步态僵硬,关节不能伸直,触诊四肢及腰部肌肉感到硬而肿胀且有痛感,骨骼肌弹性降低。心区有压痛,脉搏150-200次/分钟,呼吸90一100次/分钟。病羊羔常发生结膜炎,角膜混浊、软化,终至失明。四肢及胸腹下出现水肿。尿液往往呈红褐色。常由于咬肌及舌肌机能丧失而无法采食,心肌及骨骼肌严重损害时导致死亡。

白肌病病变常发生于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及心肌等。发生病损的骨骼肌呈白色条纹或斑块,严重的整个肌肉呈弥漫性黄白色,切面干燥,似鱼肉样外观, 常呈对称性损害。个别病例,变性坏死的肌纤维发生退变,剖面呈线条状,俗称"线猪肉"。心肌的病损主要发生于心内膜、乳头肌及中膈,呈灰白色条纹或斑块,病变可深入心肌 ,使心肌纤维发生变性、坏死及钙化。当心脏受到严重损害时,可见肺水肿及胸腔积液。镜检:肌纤维肿胀、断裂、溶解,为典型透明变性或蜡样坏死,有时坏死的肌纤维可发生钙化。部分肌纤维中细胞核消失。肌纤维之间缺乏血管,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并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机体其他脏器和淋巴结均无明显的可见病变。

三、防制措施:

①对缺硒地区每年所生的羊羔,用0.2%亚硒酸钠皮下或肌肉注射,可预防本病的发生,通常在山羊羔出生20天左右就可用0.2%亚硒酸钠液1毫升注射1次,间隔20天左右,用1.5毫升再注射1次。注意注射日期最晚不超过25日龄,过迟则有发病的危险。

②给怀孕后期的母山羊,皮下注射一次亚硒酸钠,用量为4一6毫克,也可预防所生山羊羔发生白肌病,提高羔羊成活率。

③山羊羔中已有本病发生,应立即用亚硒酸钠进行治疗,每只羊的用量为1.5一2毫升、还可用维生素E10-15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数次。

④也可采用下列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

1、选育应激 抵抗品种猪,可从遗传育种方面加强研究,培育应激抵抗猪,尽量降低猪只对应激因子的敏 感性。

2、收购和运输时避免和减少应激刺激,喂食不可过饱,以免负重过大,运输时尽量避免雨淋、日晒、高温和颠簸。

3、改善宰前饲养管理。保证圈舍通风、阴凉和卫生,避免猪只互相挤踩、咬斗,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宰前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让猪多休息,不要当天购进当天屠宰。

4、改变屠宰工艺。国外很多先进的肉联厂都采用CO2麻 醉法进行麻醉,这是减少PSE肉发生很好的办法。另据原西德klanstroeger报道,采取700V 电压自动电麻17s,20~30s后进行卧躺式刺杀放血(可减少肌肉收缩和能耗),与220V手工电麻10s,吊挂刺杀放血的工艺相比,可使PSE肉从38%降到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84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