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身最大的扁肌,位于背下部、腰部和胸侧壁。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后份,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临床上常利用背阔肌制作肌皮瓣或肌瓣修复大面积缺损或用于心肌成形术,此时不会对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第一章 血管神经显微解剖
一、动静脉结构
二、神经显微结构
三、浅筋膜内动脉血管构筑
四、皮瓣的临床解剖学分型
五、皮瓣的血管网与血管链
第二章 显微外科手术设计与实施原则
一、显微外科手术设计原则
二、组织瓣切取方法 第一章 额部显微解剖
一、额部铸型标本
二、额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三、额部显微解剖
四、额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二章 面动脉及唇部解剖
一、唇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二、唇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三、面动脉下颌部解剖
四、唇面部显微解剖
五、唇面部组织瓣切取示意
第三章 颞部解剖
一、颞部血管铸型标本
二、颞浅动脉血管解剖
三、颞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四、颞部显微解剖
五、颞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四章 耳后部解剖
一、血管铸型标本
二、耳后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示意图
三、耳后部显微解剖
第五章 枕部解剖
一、枕部铸型标本
二、枕部血管解剖标本
三、枕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四、枕部显微解剖
五、枕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一章 颈前上部解剖一、体表解剖和颈上部主要血管体表投影位置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颈上部显微解剖
三、组织瓣切取示意
第二章 锁骨上部解剖
一、锁骨上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锁骨上部显微解剖
三、锁骨上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三章 颈肩部解剖
一、颈肩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示意图
二、颈肩部显微解剖标本一
三、颈肩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四、颈肩部显微解剖标本二 第一章 胸肩前部显微解剖
一、胸肩前区体表标志
二、胸肩前区动脉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三、胸肩前区显微解剖标本1
四、标本2胸三角皮瓣解剖
五、胸大肌瓣切取
第二章 侧胸部解剖
一、侧胸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
二、侧胸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胸外侧显微解剖标本2
四、胸外侧显微解剖标本3
五、胸外侧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三章 前胸部解剖
一、前胸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二、前胸部断层解剖
三、前胸部显微解剖
第四章 胸背部解剖
一、胸背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胸背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胸背部显微解剖标本2
四、胸背部组织瓣解剖:肌皮瓣标本3
五、胸背部组织瓣解剖:胸背动脉皮瓣 第1章 季肋部解剖
一、季肋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示意图
二、季肋部组织瓣解剖
第2章 腹前部显微解剖
一、腹前部体表解剖
二、腹前部显微解剖
三、脐旁皮瓣切取
四、腹直肌瓣切取
五、腹直肌皮瓣切取
第3章 下腹部及腹股沟区解剖
一、股前侧皮动脉起始
二、下腹部显微解剖
三、下腹部及髂腹股沟区的皮瓣的切取
四、单纯切取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腹股沟区皮瓣
五、切取分别以旋髂浅和腹壁浅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
六、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髂骨瓣解剖
第4章 男性会阴部解剖
一、男性会阴部体表标志、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二、男性会阴部血管、神经解剖 第1章 肩胛部解剖
一、肩胛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组织瓣设计范围
二、肩胛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旋肩胛动脉解剖标本2
四、肩胛部组织瓣切取标本3
第2章 臂外侧部解剖
一、臂外侧部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臂外侧显微解剖(臂外侧上部皮瓣与下部皮瓣)标本1
三、臂外侧显微解剖(臂外侧中部皮瓣)标本2
四、臂外侧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3章 臂内侧部显微解剖
一、臂内侧部血管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臂内侧部显微解剖
三、臂内侧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4章 臂后部显微解剖
一、臂后部体表标志、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臂后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臂后部显微解剖标本2
四、臂后部皮瓣切取示意图
第5章 前臂尺侧及尺掌侧显微解剖
一、前臂尺掌侧血管体表投影
二、前臂尺掌侧层次解剖标本1
三、尺动脉解剖标本2
四、前臂尺掌侧显微解剖标本3
五、尺动脉粗大皮支标本4
六、前臂尺侧显微解剖标本5
七、前臂尺侧血管链标本6
八、前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切取标本7
第6章 前臂桡侧解剖
一、前臂桡侧体表解剖
二、桡动脉皮瓣设计
三、前臂桡侧层次解剖
四、前臂桡侧远段显微解剖
五、桡动脉皮瓣解剖
第7章 前臂背侧解剖
一、前臂背侧体表解剖
二、前臂背侧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
三、前臂背侧层次解剖标本1
四、前臂背侧显微解剖标本2
五、前臂背侧显微解剖标本3
六、前臂背侧皮瓣切取
第8章 腕掌部掌侧解剖
一、腕掌部掌侧血管体表投影
二、手掌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手掌部层次解剖标本2
四、手掌部层次解剖标本3
第9章 腕掌部背侧解剖
一、腕掌部背侧体表解剖
二、腕背部层次解剖
三、腕掌部背侧显微解剖
四、第1掌背桡侧皮瓣解剖
五、第2掌背皮瓣临床解剖
六、其他掌背动脉皮瓣的临床解剖
第10章 手指掌侧解剖
一、手指掌侧显微解剖
二、手指掌侧层次解剖
三、指动脉皮瓣手术解剖
四、指掌侧静脉解剖
第11章 手指背侧解剖
一、手指背侧体表解剖
二、手指背侧静脉解剖
三、手指背侧动脉解剖
四、指动脉指背支解剖
第12章 上肢断层解剖
一、臂部断层解剖
二、前臂断层解剖
三、手及腕部断层解剖 第一章 臀下部解剖
一、臀部体表标志
二、臀下部血管、神经解剖
三、臀下部皮瓣切取示意图
第二章 臀中、上部解剖
一、臀中、上部显微解剖
二、臀大肌瓣设计
三、臀部深解剖
四、臀上动脉蒂髂骨瓣设计
第三章 股前外侧部解剖
一、股前外侧部体表解剖
二、股前外侧部显微解剖标本1(肌间隙皮支型)
三、股前外侧显微解剖标本2(肌皮穿支型)
四、股前外侧显微解剖标本3(皮支两极型)
五、标本4(高位皮支)
第四章 股内侧部显微解剖
一、股前内侧显微解剖标本1
二、股内侧中部显微解剖
三、股内侧下部解剖
第五章 股后侧显微解剖
一、股后侧皮瓣设计示意图
二、股后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三、股后部显微解剖标本2
四、股后部组织瓣切取示意图
第六章 小腿前部解剖一、小腿前部体表解剖
二、小腿前部显微解剖标本1
(一)、自腓侧向胫侧解剖小腿前部
(二)、自胫侧向腓侧解剖小腿前部
三、小腿前部显微解剖标本2(胫前皮支)
第七章 小腿前外侧部解剖
一、小腿前外侧显微解剖
一、标本1自前向后解剖小腿前外侧皮瓣
二、标本2自小腿外侧向前解剖小腿前外侧皮瓣
三、标本3(低位腓浅动脉)
四、标本4(腓浅动脉缺如)
五、标本5(腓浅动脉、神经变异)
第八章 小腿外侧部解剖
一、小腿外侧体表解剖
二、小腿外侧显微解剖
(一)标本1腓动脉解剖(肌间隙皮支)
(二)标本2腓肠神伴行血管解剖
(三)标本3腓骨瓣临床解剖
(四)标本4肌皮穿支型腓动脉瓣解剖
第九章 小腿内侧解剖
一、小腿内侧体表解剖
二、小腿内侧部显微解剖
三、胫后动脉、胫后动脉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营养血管
第十章 小腿后部解剖
一、小腿后部体表解剖
二、标本1(小腿后部肌皮穿支)
三、标本2(小腿后侧皮动脉与皮神经)
四、标本3(腘窝外侧皮动脉与腘窝中间皮动脉)
五、标本4(腓肠外侧皮动脉)
六、标本5(小腿后侧血管链)
第十一章 足背、踝前部解剖
一、足背、踝前部体表解剖
二、踝前浅层显微解剖标本2
三、标本2足背踝前层次解剖
四、足背踝前血管解剖
五、踝前、足背显微解剖标本2
六、皮瓣切取示意图
七、足背皮瓣手术图谱
第十二章 内踝后部解剖
一、内踝后部体表解剖
二、内踝后部层次解剖
三、内踝后显微解剖
第十三章 踝外侧部解剖
一、踝外侧部体表解剖
二、外踝后部层次解剖
三、踝外侧部显微解剖
第十四章 跗内侧部解剖
一、跗内侧体表解剖
二、跗内侧区层次解剖
三、跗内侧显微解剖
四、跗内侧动脉与足内侧血管吻合
第十五章 跗外侧部解剖
一、跗外侧动脉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
二、跗外侧层次解剖
三、跗外侧显微解剖
四、跗外侧皮瓣手术解剖
第十六章 足内侧部解剖
一、足内侧部体表解剖
二、足内侧层次解剖
三、足内侧部显微解剖
四、足内侧皮瓣手术解剖
第十七章 足外侧部解剖
一、足外侧部体表解剖、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足外侧层次解剖
三、足外侧部显微解剖
四、足外侧皮瓣显微解剖
第十八章 跖背区解剖
一、体表解剖与皮瓣设计
二、跖背区层次解剖
三、第一跖背部显微解剖
四、跖背部显微解剖
五、跖趾关节背侧显微解剖
第十九章 足底区解剖
一、足底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足底层次解剖
三、足底内侧显微解剖
四、足底外侧显微解剖
五、皮瓣切取示意图
第二十章 跖底区解剖
一、跖底区血管体表投影及皮瓣设计范围
二、跖底层次解剖
三、跖底部显微解剖
第二十一章 足趾与趾蹼区解剖
一、层次解剖
二、趾蹼及足趾显微解剖
三、趾腓侧皮瓣手术解剖
四、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手术解剖
五、第2足趾切取手术解剖
六、拇趾甲皮瓣解剖
第二十二章 下肢断层解剖
一、股部断层
二、小腿断层
三、足踝部断层解剖
乳房再造的方法主要包括假体置入、自体组织移植以及自体组织联合假体移植3种方法。 应用假体再造乳房 应用假体进行乳房重建,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盛行于80年代。手术方法简单,适用于局部有良好软组织覆盖,不愿意损失身体其他部位自体组织的患者。其方法是将充有硅胶、硅凝胶或盐水的假体置于乳房切除后的皮瓣下或胸大肌下。如果乳房切除后,局部组织不能提供足够的腔隙容纳假体,可先置入皮肤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待形成足够的腔隙后,再将扩张器更换为乳房假体。 自身组织移植乳房再造术 使用自体组织再造的乳房具有自然、持久、美学效果良好等优点。最常应用的是各种下腹部皮瓣和背阔肌肌皮瓣。其他的如臀大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横行股薄肌肌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等都曾在乳房再造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应用已较少。 传统的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于1982年,首先由Hartampf提出。可携带单侧腹直肌为蒂,也可携带双侧腹直肌为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织量大,血运可靠,且兼具腹壁整形效果,特别适合中年、腹部已有膨隆的患者。皮瓣血运依靠在腹直肌内走行的腹壁上动静脉,腹壁上动脉的血液经由螺旋动脉吻合到达腹壁下动脉,再由腹壁下动脉的穿支供应皮瓣。单蒂TRAM皮瓣再造乳房,易出现部分皮瓣血运障碍。由于损失了一条腹直肌,可能导致腹壁薄弱,引发腹壁疝,术中需使用人工补片修补缺损区,同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腹壁功能障碍。使用双蒂TRAM皮瓣,使皮瓣血运更加可靠。由于切除了双侧腹直肌,也增加了腹壁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既往的分类其一是按形态分,可分为扁平皮瓣与管形皮瓣(即皮管),其二是按取材及修复缺损部位的远近而分为局部皮瓣与远位皮瓣(带蒂皮瓣)七十年代后由于对皮瓣血液供应,血管分布研究的深入,而提出了按皮瓣血循环类型的分类法,即将皮瓣分为任意皮瓣与轴型皮瓣二大类,在轴型皮瓣中又有直接皮肤动脉、肌皮动脉、动脉于网状血管及肌间隙或肌间隔血管等类型。后三种血管供应若在手术时不能将深部的血管干包含在皮瓣内,则只能作为任意皮瓣应用。新的分类如下: 1.局部皮瓣(又称邻近皮瓣)
(1)推进皮瓣(又称滑行或滑行推进皮瓣);(2)旋转皮瓣 ;(3)易位皮瓣包括Z成形术 。
2.邻位皮瓣 。
3.远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携带皮瓣)。 1.一般轴型皮瓣 ;
2.岛状皮瓣 ;
3.肌皮瓣;
4.游离皮瓣(又称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
5.含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移植 皮管型皮瓣(皮管)及筋膜皮瓣是按形状及层次而描述的,可分属于前二大类,即按其是否包含有知名血管为轴心而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