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鱼怎么养?

红龙鱼怎么养?,第1张

红龙的注意事项

养红龙PH值偏低是不争的事实,怎么样做有很多方法。如加CO2,换水,加降PH值济等等。不过不建议加任何外加济,要加就只加黑水或者榄仁叶,这些是物理作用,不会发生化学作用,最安全最便宜,最简单。(注:加入个人观点,跟有关资料有所不同)不过也可以从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控制水质,那就是换水,以本人换水来方法来说,207055的鱼鱼缸一条红龙二条缸鱼,我有时一个星期换四分一或者两个星期换一次,看心情而定。有时十天,有时九天,也看时间长短来决定换水的量,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说一个换水的时间跟换水量,以一条龙鱼来说20606的缸最好两个星期换一次水,换的水量总水量的四分一。150606的缸来说十天换一次。换水量四分一, 不过也要注意自己的过滤系统的承受能力。这方面就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经验。难以一概说明,只要觉得自己的方法令鱼更红而且身体没事就是最正确的方法。

养红龙想养红用偏低温是很好的方法,个人感觉偏低温度有助红色素凝聚。提供一下个人方法(以广州为例):平时夏天我一般不降温,水温一般不超过30度就不管他了。如果太热的话就在水面加一把风扇就行了,不过最好是夏天加一台小风扇,最好能控制30度以下。不要像我太懒经常回家一看温度超过30度。(哈。。。。不过还好鱼没事)冬天最好用两支温度棒,控制在28度左右。不要低于26度,不要超过33度,能控制30度左右也可以。没什么大问题。把一支加温棒调节到28度。把另一支调节到30度。这样最好控制(注:以上是加入个人观点,跟资料有所不同)。提一下在冬天换水的时候如果不能确保新加的水的温度跟鱼缸一致的话就分多天换,一天换六分一或再少一点。多次换水,这样水温就不会波动太大,对鱼的影响也不会大。如果直接用自来水的话就慢慢的注入鱼缸。

主要的喂食品种就不多说了,说一下个人的观点与方法:以红龙来说,喂虾是不争的事实,但以本人养的红龙来说,基本上都是把虾买回来急冻要喂时解冻再喂,不过除了虾其他的东西我都是放急冻起来,喂时再拿出来,这样食物不会有病毒或细菌鱼不容易感染,我也很懒,想喂就喂不想喂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都不喂一次,不过这是对成鱼所说,小鱼跟中鱼还是建议每天一次,喂的量根据每条鱼不同而自己决定。到了成年鱼就好办了,鱼饿不死只有饱死。今天发这篇文件时我已一个星期没喂鱼了,鱼饿一点更好,首先精神好,游动多,吃饱了就不想动了。而且精神也感觉不好。而且从别一个角度来说饿一点的鱼以红龙来说会更加红,也可以从体形来说吧。肥的鱼把红色素撑得分散,不聚集了当然不会很红,瘦了没有撑大红色素聚集多就更红。(注:个人认为红龙以是为主,方便或者喜欢时就喂点别的东西,或者虾喂了太长时间也可以适当配一点别的东西红龙吃。)

首先说一下龙鱼在自然界当中是夜间出动的,白天躲到较黑的地方。而且自然界中鱼只能看到上面的光线,四周都是黑黑的。所以自然界中龙鱼没有掉眼的现像。为什么养在鱼缸里的鱼会哪么容易掉眼呢。这个问题很难说,主要原因个人观点来说分几个问题说一下,一:鱼缸四周透明二:灯照时间和强度,三:鱼缸水位的光低,四:基因。

为什么花哪么多时间说这些呢,主要是因为本人饲养的红龙一般以养红为主,都会因为光照,鱼缸尺寸问题(后面会提到)而造成有不同程度的掉眼,需要广大的爱好者注意的。不敢包说一定会掉眼,但不要掉眼以后找我出来扁,呵~~~~

(注:以下是个人观点,跟资料有所不同)以个人把红龙养红为主的光照方面来说,本人以水中灯为主,鱼缸两侧都放水中灯,而且鱼缸多长我就放多长的水中灯,不让有盲点。而且我>>

红龙鱼从小养体型要怎么养求解

一、环境:

红龙随者环境来改变他的发色,也是所谓的环境保护色。

1鱼缸

试验过黑色缸红度较红,蓝色缸红度较亮,白缸透明缸,红度较淡。

2鱼缸摆设位置

常有人走动的动线旁,龙鱼较不稳定,影响发色;幽境的角落,地下室,龙鱼较稳定,发色极佳。

3鱼缸混养鱼只

密度过高的养殖相对制造的污染源也多水质也较不易维持容易造成蛀鳞(跟魟鱼混养尤其明显)单养比过混养来的发色稳定因为牵扯到鱼只强势与弱势混养鱼只也不宜比龙鱼大和强势

二、灯光:

龙鱼靠光线上色,没有光线的是不可能上色。当大家一心在追求杂志上颜色厚实满鳃盖的龙鱼时,可知这些龙鱼的饲养环境皆是有充足的光线供上色。追求厚实的发色,只有给予充足的灯照。测灯照的上色是最快,但是谨防掉眼。当龙鱼有测游现象,尽速调整光源位置。(全世界只有台湾,大陆极为重视掉眼,在产地和日本、韩国、等东南亚龙鱼进口国,在乎的是颜色、体型、体态,一尾优良的体态良好、发色厚实的龙鱼是极为珍贵和高价,掉眼是瑕不掩瑜,当然一尾无缺点颜色又红的亚成鱼是非常的稀少且珍贵的,但是能有几只可以有此表现。)

灯管选择,个人及产地所看,旭光植物灯,还是大众化使用。

三、水:

稳定的水质小幅度的PH震荡低导电度300以下可使龙鱼的发色持续上色维持良好的水质及是要有健全过硝化过滤系统有健全强大的硝化系统就减少换水时效减少换水时效就能减少每次换水所影响的PH震荡在想尽速改善硝化系统铺底沙是最快的方法但是要定时清理底沙虽然说过滤滤材有需多替代品并非一定要高单价的东西才好用但是当你无法培养充足的硝化菌时请还是借助于高单价的过滤滤材和市售消化菌可以让你快速维持鱼缸的水质稳定当鱼缸生态渐趋平衡且你对水质有一定的程度了解就可以慢慢替换掉或寻找其他替代品给鱼良好的水质就如人需要干净的空气

如何断定良好水质水看起来很透很亮水中无细小悬浮物气泡水面上无油污气泡打上水面即破散无气泡集结

1水温:

换水温度保持+/-2度,避免剧烈震荡。20CM以下龙保持30~31高温,促进新成代谢。小龙较易立鳞,大龙可接受28度左右温度。试验过大龙在25度发色为最佳。但是极容易感染水霉。前提之下加温棒瓦数要够避免温度急速下降加温来不及。18~35度龙鱼都能生存,但是急速温度震荡是很危险的。高温到低温是可接受,低温到高温即会暴毙。

2黑水:

市售黑水品牌众多且成分不知需仔细选购挑国外大厂牌较有保障黑水可放可不放放的时间也很重要经实验并非每一种发色体的红龙都适合放黑水黑水目的是使龙鱼稳定朔造原生地水质水色良好的黑水加下后不影响水的透明度改变水色但依旧透明水面上无杂质气泡且不会隔夜退色

什么时候需加黑水

长途运输退色生病退色需加速回色时幼龙紧迫时

养龙鱼该有的心态:

一尾龙鱼在无人为疏忽下寿命皆有10~15年真正的龙鱼美在完全发色的8岁成鱼期厚实的发色加上60cm以上巨大的体型这将是很震撼的我们在以前书上和老前辈玩家手上看到震撼的个体不就是这样吗 很可惜现在的龙鱼爱好者没有耐心和没有养工一昧追求高品质高单价龙鱼却忽x养工及耐心再一两年就要求正红(8年内的红龙是不可能正红色龙鱼靠时间累计颜色时间够就累计的色层越厚到近趋正红) ~!~

在饲养高品质的龙鱼前应考量的是否能有效控管以上三点:环境、灯光、水,再加上耐心!其实我们不管养什么样的鱼,都应该有个正确对待鱼的方式,那就是你要足够的耐心!>>

红龙鱼怎么养,红龙鱼的风水作用

一红龙鱼的风水意义。

因为红龙鱼像龙,所以被视为龙的化身,红龙鱼具有镇宅、治邪、带财的风水作用。

在泰国百姓中,饲养供奉红龙鱼,祈求带来子息。

在印尼,红龙鱼能够避免失财之灾,破恶风水等等。

二鱼缸的选择与摆放位置。

鱼缸只要客厅面宽四分之一大小即可,鱼缸外形宜使用方形﹙特殊情况除外﹚。家庭鱼缸可以摆放在门口有有驱邪挡刹之用;亦可放在客厅,有事业亨通之用;饭厅也可以,有家庭和睦之用;但是鱼缸切忌放在卧室,风水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淋头水”,若长期受“淋头水”的影响,会造成容易生病、脑力衰退等影响。但“淋头水”要成为气,必须是头部很接近鱼缸,即坐在旁般的人才会犯“淋头水”。所以可以让鱼缸离开沙发位置1公尺以上,以避开“淋头水”。

三鱼的数目

根据易经八卦相生相克的道理,鱼只数目以3、6、7、9、13、17、18、19、21为佳。

根据传统风水学的“河图洛书”一条――一白水,可以旺财。

二条――二黑土克水,不利财运。

三条――三碧木泄水,不利财运。

四条――四绿木,虽然泄水,但四绿为文曲星,以吉论。

五条――五黄土克水,不利财运。

六条――六白金生水,有利财运。

七条――七赤金生水,虽为凶星,但有相生之情,出以吉论。

八条――八白土克水,但八白为左辅星为吉星。

九条――九紫火,但右弼星,为吉星,可以旺财。

十条以上除去整数,如二十条,以二条论,十五条以五条论

根据个人生肖有所不同,

鼠、猪:1或6

蛇、马:2或7

猴、鸡:4或9或5

龙、狗、牛、羊:5、10、4、9

红龙养怎么饲养

复数饲育与混养

龙鱼是性情相当凶暴的鱼种,在同种饲育的情形下,2~3尾就会斗个不停。

一但处于下风,最弱的那尾可能被杀,所以单独饲养是最安全的做法。不过,若有

数尾龙鱼在大型鱼缸中游动,是极富魅力的景观。进行顺利的话,还可能配对成功r

。我就曾经让十尾混泳,成功的撮合一对。

虽然是复数饲育(两只以上的龙鱼饲养方式),有时3尾不会争吵,有时5尾

就吵个不停;尽管有人说10尾绝对不会发生争吵,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还

是要看鱼只与鱼缸大小的比例。假设是20公分左右的鱼只,把5尾放进60公分

的鱼缸中饲养,或多或少会出现擦伤,但不要紧;倘若换做90公分的鱼缸,大多

会出现激烈的争执。

搞到最后,有的鱼鳞剥落、有的鱼鳍不见。因为巩固地盘的老大出现,为了防

止其他的鱼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开始打架,反倒是60公分的鱼缸,狭小的空

间消磨了他们的精力,而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斗殴。有意复数饲养的人,请记住数目

与鱼只大小的关系,便能顺利进行。此外,放入两只以上的鱼只后,就算开始争斗

,请饲主忍耐一段时间,它们自然会言归于好。至于能够忍耐它们争吵到什么地步

,就要靠饲主的判断了。

我曾经把20尾40-60公分的个体放入180*60*60cm的鱼缸中

饲育。此鱼缸中一直处于鱼只过密的状态,时时有小争执出现,大部份的鱼只身上

经常挂著一点小彩。因此若饲主不能忍受龙鱼挂彩,而想保持无伤的状态,还是只

能单独饲育。

再来谈谈与其他鱼种的混养情况吧!每一只龙鱼的个性不同,有的温驯,有的

粗暴。适合混养的鱼种,大概是火箭、鸭嘴、泰国虎、飞凤之类的大型鱼,这些鱼

反倒是意外的合适与龙鱼混养。当然,我的建议混养的数量要多一点。面对一尾龙

鱼,1-2条不同种的鱼是很危险的,即使两三天来相安无事,也不能轻忽,因为

可能改天一看,别的鱼种可能已被咬的很惨。

以前我把55公分龙鱼和将近1公尺的海象放在一起,隔天1公尺的海象鱼就

被咬的遍体鳞伤。我个人认为龙鱼是天下无敌,是鱼类中最强悍的。切记混泳后,

必须观察一阵子。

鱼缸大小

关于鱼缸大小,龙鱼属于大型鱼,野生的个体可以达1公尺。过去曾在台湾的

水族馆看过80公分的橘红龙。300*100*60cm的鱼缸只养了一尾。当

时觉得它真的很庞大,令笔者很想一窥长达1公尺的龙鱼。

怎么样养红龙,水怎么养好。

复数饲育与混养

龙鱼是性情相当凶暴的鱼种,在同种饲育的情形下,2~3尾就会斗个不停。

一但处于下风,最弱的那尾可能被杀,所以单独饲养是最安全的做法。不过,若有

数尾龙鱼在大型鱼缸中游动,是极富魅力的景观。进行顺利的话,还可能配对成功r

。我就曾经让十尾混泳,成功的撮合一对。

虽然是复数饲育(两只以上的龙鱼饲养方式),有时3尾不会争吵,有时5尾

就吵个不停;尽管有人说10尾绝对不会发生争吵,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还

是要看鱼只与鱼缸大小的比例。假设是20公分左右的鱼只,把5尾放进60公分

的鱼缸中饲养,或多或少会出现擦伤,但不要紧;倘若换做90公分的鱼缸,大多

会出现激烈的争执。

搞到最后,有的鱼鳞剥落、有的鱼鳍不见。因为巩固地盘的老大出现,为了防

止其他的鱼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开始打架,反倒是60公分的鱼缸,狭小的空

间消磨了他们的精力,而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斗殴。有意复数饲养的人,请记住数目

与鱼只大小的关系,便能顺利进行。此外,放入两只以上的鱼只后,就算开始争斗

,请饲主忍耐一段时间,它们自然会言归于好。至于能够忍耐它们争吵到什么地步

,就要靠饲主的判断了。

我曾经把20尾40-60公分的个体放入180*60*60cm的鱼缸中

饲育。此鱼缸中一直处于鱼只过密的状态,时时有小争执出现,大部份的鱼只身上

经常挂著一点小彩。因此若饲主不能忍受龙鱼挂彩,而想保持无伤的状态,还是只

能单独饲育。

再来谈谈与其他鱼种的混养情况吧!每一只龙鱼的个性不同,有的温驯,有的

粗暴。适合混养的鱼种,大概是火箭、鸭嘴、泰国虎、飞凤之类的大型鱼,这些鱼

反倒是意外的合适与龙鱼混养。当然,我的建议混养的数量要多一点。面对一尾龙

鱼,1-2条不同种的鱼是很危险的,即使两三天来相安无事,也不能轻忽,因为

可能改天一看,别的鱼种可能已被咬的很惨。

以前我把55公分龙鱼和将近1公尺的海象放在一起,隔天1公尺的海象鱼就

被咬的遍体鳞伤。我个人认为龙鱼是天下无敌,是鱼类中最强悍的。切记混泳后,

必须观察一阵子。

鱼缸大小

关于鱼缸大小,龙鱼属于大型鱼,野生的个体可以达1公尺。过去曾在台湾的

水族馆看过80公分的橘红龙。300*100*60cm的鱼缸只养了一尾。当

时觉得它真的很庞大,令笔者很想一窥长达1公尺的龙鱼。

言归正传,15-20公分的幼鱼,用市售的60公分鱼缸饲养就已足够。只

要鱼缸的深度超过体长,就毫无疑问。一旦,体长长达30公分,至少要准备90

*45*45cm的鱼缸。不过90公分的鱼缸很快在两年过后,有的龙鱼的体长

会超过50公分,届时需要深度60公分的鱼缸。而且120公分的长度的鱼缸,

对鱼只来讲有点委屈。可以的话,最好准备150公分尺寸的鱼缸。

为何鱼缸的深度必须超过鱼只的体长?因为比小鱼体长狭小的鱼缸会带来许多

麻烦,状况最多的就是翻鳃。翻鳃的原因来自压力,以及水质剧变或水质恶化也会

时,也常会发生这种现象。不过,发生最多翻鳃案例的是长期生活在狭小鱼缸中,

鱼身不易旋转,造成心理压力。而鱼须也因为摩擦玻璃而变弯、变短。尾鳍也因为

摩擦而受损。即使鱼身发色的多美,体态有所瑕疵,也会令龙鱼的价值大打折扣。

总之,在越大的鱼缸中饲养越好,相信这能让你看见龙鱼神采奕奕的泳姿。

关于水质

龙鱼能够生活在弱酸性到弱碱性之间的广大地带。但是,把买来的龙鱼放进自

己的鱼缸中时,若>>

红龙鱼的喂养与食物?

红龙鱼属于肉食性动物, 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都可作为龙鱼的饲料。我们都知道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然而在小龙鱼及亚成龙的阶段,最好能够舍弃(或少用)富有虾红素的食物喂食,尽量用高蛋白的食物喂食(青蛙、小鱼、面包虫),这样鱼会长得比较快,也不会去诱发红色系的发色增长。红龙的发色期很长,一般而言要五岁的成龙体色才会比较固定。

红龙鱼其他饲养方式:

水质。一般而言饲主会故意将水质调到适合龙鱼原生地的水质pH65,但龙鱼是一种佷好饲养的鱼类,只要pH不要有太大的震荡,在6~8之间鱼都可以活得很好。但问题是弱酸性软水会助于红龙的发色,当发色越强烈时所呈现的吃框的情形会越严重。因此可选择pH80的硬水来养龙鱼,pH较高、硬度较硬的水质中有助于蓝色底发展,所以在助于蓝色底色的发展及抑制红色的发色下自然而然的会有细框的表现。

光照。红龙鱼的饲养有人选用植物灯或是太阳灯来诱色,但这样的诱色方式是可以给没有底色粗框的鱼为了更红的一种;方。要培养细框的鱼在小龙鱼及亚成龙阶段须舍弃太阳灯或植物灯的使用,用蓝灯管来作诱色使红龙的底色加深;等到鱼的底色定了(鱼龄约一岁半至二岁)再开始对红色系诱色(食物灯光),这样就会红的红,蓝的蓝。红龙鱼最好选择白天的日光进行照射,因为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红龙鱼的背部。

红龙鱼怎样发红

红龙鱼要饲养得漂亮,发红,以下这三点喂养方法很重要。

一、环境:

红龙随着环境来改变它的发色,也是所谓的环境保护色。

1、鱼缸:试验过黑色缸红度较红,蓝色缸红度较亮,白缸透明缸,红度较淡。

2、鱼缸摆设位置:常有人走动的动线旁,龙鱼较不稳定,影响发色;幽境的角落,地下室,龙鱼较稳定,发色极佳。

3、鱼缸混养鱼只:密度过高的养殖相对制造的污染源也多水质也较不易维持。容易造成蛀鳞(跟魟鱼混养尤其明显)单养比过混养来的发色稳定。因为牵扯到鱼只强势与弱势,混养鱼只也不宜比龙鱼大和强势。

二、灯光:

龙鱼靠光线上色,没有光线的是不可能上色。当大家一心在追求杂志上颜色厚实满鳃盖的龙鱼时,可知这些龙鱼的饲养环境皆是有充足的光线供上色。追求厚实的发色,只有给予充足的灯照。测灯照的上色是最快,但是谨防掉眼。当龙鱼有测游现象,尽速调整光源位置。(

全世界只有台湾,大陆极为重视掉眼,在产地和日本、韩国、等东南亚龙鱼进口国,在乎

的是颜色、体型、体态,一尾优良的体态良好、发色厚实的龙鱼是极为珍贵和高价,掉眼是

瑕不掩瑜,当然一尾无缺点颜色又红的亚成鱼是非常的稀少且珍贵的,但是能有几只可以有

此表现。) 灯管选择,个人及产地所看,旭光植物灯,还是大众化使用。

三、水:

稳定的水质。小幅度的PH震荡,低导电度300以下,可使龙鱼的发色持续上色,维持良好的水质及是要有健全过硝化过滤系统,有健全强大的硝化系统就减少换水时效,减少换水时效就能减少每次换水所影响的PH震荡,在想尽速改善硝化系统,铺底沙是最快的方法,但是要定时清理底沙虽然说过滤滤材有需多替代品并非一定要高单价的东西才好用但是当无法培养充足的硝化菌时请还是借助于高单价的过滤滤材和市售消化菌。可以帮助快速维持鱼缸的水质稳定当鱼缸生态渐趋平衡且对水质有一定的程度了解,就可以慢慢替换掉或寻找其他替代品。给鱼良好的水质就如人需要干净的空气。

养红龙鱼多久换水合适

1、饲养的水体要足够大。缸得1米2以上,当然越大越好。

2、稳定的水质。要先养好水,先用皮实的鱼闯缸,例如用青龙或者星点龙闯缸。等闯缸鱼在缸中稳定的养上1个月后(必须是没有疾病的),就可以考虑进红龙了。如果有榄仁叶,可以在每100L水中使用一片,放在过滤出水口那头。

3、新鱼进缸前检疫隔离。准备一个检疫缸,检疫缸的大小以红龙的大小为准,例如25CM的小龙,可以用60L水左右的缸,加物理过滤,和增氧设备(增氧泵)。红龙回来后要先过水,即先隔着袋子泡30分钟,然后加3分之1的水进袋子中,每隔30分钟一次,共3次。然后再进入检疫缸。头2天先观察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没有,就进行常规的杀虫杀菌。等4周后,检疫结束,就可以进入饲养缸中饲养了。

4、水温和水质。水温在23-28度为宜,红龙喜欢弱酸性水。

5、饵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最好,没有的话用地鳖虫和蜈蚣也行。或者用速冻的虾(剪去虾刺)。

6、日常管理。饵料投喂要定质、定量、定时。不可过饱。每周换3分之1的新水。

7、其他。加热棒最好买2根,即使其中一根坏了,另一根还能勉强顶一下,不至于水温下降太快。过滤要足够,因为红龙是大型鱼,能吃会拉,强大的过滤能保持水质。避免食用活小鱼,因为小鱼可能携带病菌,容易引起龙鱼致病。

养红龙鱼注意什么

注意的东西很多 比如黑缸饲养 幼鱼的时候不能饿著 不然容易兜嘴 缸体要足够大 最低一米八 宽70 高65以上 越大越好 背景需要黑色 灯光就是普通的LED红灯 不能混养 不能和其它比它大的鱼混养 喂食方面 以冻河虾为主 去头去尾 长大了就没那么麻烦了 适应PH值45-8 偏软水 但水质要清澈

1、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至少要运行1天,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让水的酸碱度在PH值6-7的范围,水温为25摄氏度。可以在鱼缸中加入少许食盐以减少真菌,使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

2、饲养期间,每周至少换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保证水温正常,PH值的稳定,如水温、水质变化突然会导致龙鱼的突然死亡。换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龙鱼受惊。最好每周做一次全民的健康、病菌含量的测试,以保证红龙鱼健康的成长。饲养龙鱼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如果你见到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的话,就是换水过多造成的你可以暂停换水它们就会自然的复原;但换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

3、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对鱼缸尺寸的要求最好是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随时加盖,因为红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防止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4、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比如养红龙鱼,可以选择红色的光来照红龙鱼,这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红龙鱼最好选择白天的日光进行照射,因为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红龙鱼的背部。

红龙色泽的表现及商业的考虑,市面上的红龙鱼有一大堆好听的名字,还过大多都是人工繁殖的个体,野生种的极少,或说基本没有。粗略可分为1号红龙和2号红龙。7 T$ r Q2 O& \- ]% r

上好的红龙一般是拥有辣椒红或血红的体色且鳞片边缘很有光泽。在红龙中极为珍贵的就是龙王(Arowana King Super Red),又称福龙、驼龙、龙皇,它是一种短身龙,天生的体型,比例匀称,极为罕见,即使在原产地其价格也是辣椒红龙的三倍,市面上难寻其踪。% W7 i" W# h x% e& k0 l ~5 R

0 C7 H# n: p/ y/ o- Z' |+ K# F; F# O0 {& x0 P2 W/ ~$ _

: J2 I6 W% c& T' z | V对一些品质的红龙,一些商家为了好卖,就依其产地及体色、体型表现,冠以许多动听的名字,如依体色表现的:金红龙(Metal Super Red)、白金红龙(Metal Super Red)、绿底红龙(Green Base Red Arowana)、紫底红龙(Violet Base Red Arowana)、坦克紫艳红龙(Armoured Violet Fusion Super Red)、钻石鳞红龙;依体型表现的:汤匙头紫艳红龙(Spoon Head Violet Fusion Super Red);依产地的:洛宾红龙(PTISTANA Robin’s Red special Arowana)。有的还加上“超级”、“特级”、“特种”、“极品”、“霸王”等等级词语以标明该红龙的品质地位,价格当然不菲,如:赤焰麒麟龙王,霸王辣椒红龙、洛宾特高等级稀有红龙(Robin’s Limited Red Edition)等。& o& C _8 D& V6 A9 n

(一)1号红龙(Super Red Arowana)

& ` A1 g: B6 i8 v X1号红龙(Super Red Arowana)的色彩为红色,成鱼的色泽有红、橘、黄三种主色,体长一般约60—80cm。细分有辣椒红龙(Chili Red Arowana)、血红龙(Blood Red Arowana)、橘红龙(Orange Red Arowana)三大类,1号红龙被养殖者和养鱼爱好者又称为“超级红龙”。也有人将一号红龙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橘红龙、黄金红龙(Golden Red Arowana)四大类型(此观点对否?)。一些资料上说:黄金红龙是血红龙与过背金龙的杂交种,此鱼除了后三鳍和嘴唇保留红龙“红”的特征外(过背金龙没有红色的嘴唇),鳞片上面的金色比较深厚(这个观点对否?)。

, v5 e" m N6 O8 G" k1 l: t0 `1、辣椒红龙(Chili Red Arowana); ~! Z- ~ g/ s2 s9 G

产于仙塔兰姆湖(Sentarum Lake)以南的地方,是目前除龙王之外价格最高的红龙。它的价昂是因它的稀罕及其身上有着像红辣椒的颜色,深红无比(不然,为什么会叫成辣椒红龙呢!),鳃盖深红色,肩背部略为隆起,体高较高,各鳍比较宽大。 H4 Y4 F2 b( Y# W) b( z: X

辣椒红龙的幼鱼易于分辨:较宽的身体、较大的眼睛、菱形的尾鳍、较尖而突出头部以及红色的鳍,特别是其胸鳍,能轻易地被确认出来。2 q9 c( V; E1 U9 C

辣椒红龙的发色快的话要一年半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慢的话就要上四年或者更长时间了。依色泽表现及商业考虑,目前有如下名称:

/ L1 B( ^- _/ v+ J: h7 B◆紫艳辣椒:拥有细致鳞框,鳞底散发出特有的紫红色泽,层次分明。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吻部呈红色,自然状态下鳞片呈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补充)8 g \' h# S: N' l4 h" g/ a( ^

◆蓝底辣椒红龙:身体散发出荧光蓝光泽,并且可以看出粗框轮轮廓。(补充)( L J/ A( { z# u

◆绿皮辣椒红龙:鲜红鳞框搭配着浓厚的绿色鳞底,十分迷人。(补充)(补充)! C+ R1 S9 T! e; v5 H T! ]

◆绿皮蓝底辣椒红龙:绿色鳞底泛着紫光,相当耀眼。(补充)) A k8 D! C3 E7 i

◆细框辣椒红龙:鳞框层次分明,鳞底富多样色泽,成长后表现的体色会更加丰富。(补充)% Q; P6 L# c5 D ! F5 v

◆五彩辣椒红龙:在成长过程中,细鳞框有别于其它品种先由银再转金框的表现,而是呈现出银蓝色细框,细致的鳞框包覆着多样性色彩。(补充)! V/ x' b) I3 n/ [

主请大家补充……

% a, E5 m- K, \ y! M r' U- a( Y

! p9 H, s1 {2 l, T8 q# n7 z; O: u; n" I6 z5 Q" _<br/>2、血红龙(Blood Red Arowana)<br/>% \0 q t h; q- y: G3 I其原产地与辣椒红龙恰恰相反,是在仙塔姆湖(Sentarum Lake)以北的地方。血红龙成鱼全身的颜色就像鲜血一样红。与辣椒红龙不同的是:身体比较细长,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鳞框没有辣椒红龙的红艳,头型较圆短,尾巴比较圆。血红龙的色彩在一年后就会很快显现。% m4 r& z" k) ^7 E: O<br/>血红龙幼鱼的身体比辣椒红龙幼鱼的相对长且红,鳍和眼睛也比较小。此外,头部也没有辣椒红龙幼鱼的突,鳞片略带浅绿和粉红的色泽。 X S- e9 Y7 _0 G5 @& j<br/><br/>依色泽表现及商业考虑,目前有如下名称:<br/><br/> z# n7 b9 X7 v" @' ( s<br/>◆绿皮血红龙:明显的绿背为其特征,细鳞框并已逐渐发色,鳞框层次分明,背部绿色厚实。(补充)<br/>; l7 K$ [% C, @% }1 g◆超级朱血红龙:优异的鱼体色泽加上粉嫩荧光绿光泽,还可以看出粗框鳞片表现。(补充)7 U2 a, J w: u9 H a2 Y

◆钻石帝王血红龙:亮鳞已达第五排,背部鳞片之中亦有部分亮鳞。厚实的粗框与鳃盖间镶嵌着更深红的朱砂点,全身散发出浓烈深红色泽。(补充)

& N: + l% V' a6 B2 \◆万紫千红血红龙:全身散发出紫红色泽,鳞框细致、洁净。 (补充)

" O" C: r/ }: d6 C& [◆细框血红龙:体型匀称细致。(补充)7 u U' A4 D: k/ p2 R" c

主请大家补充……

$ |+ ~) j- |- X0 u4 l: S% {" l" h8 M- K

0 f' i r1 [( N H2 F9 ^ y S8 Y

3、橘红龙(Orange Red Arowana)

; v, I; i' [, t产于科同加乌河(River Ketongau)和其支流。完全发育的橘红龙身体比血红龙相对地长,一般可长至90cm。此鱼的鳃盖为橙红色,鳞片通常也只是橙色。有些橙红龙的鳍是橙红色的,而一些劣等橙红龙则是**的。独特的是,幼鱼的头部比较圆。此红龙鳞片上的色彩亦是因为常常远不及血红龙或辣椒红龙的亮丽而越发使人觉得它暗淡无光。除此之外,眼睛比辣椒红小的,橘红龙是三种龙当中价钱最低的。

- A& i9 N7 N1 R3 `0 } K主请大家补充……, [- x# v+ E c, o9 R

0 L ^/ l" s0 d6 C

4 Z( T! X% G: R# A, D' I(二)二号红龙

4 o A% F0 L, x) _, B- l, j二号红龙又称班加红龙(Banjar Red Arowana):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班加尔星流域,以班加黄尾龙及班加黄龙最著名,统称为班加红龙。班加黄尾龙主要特征为各鳍鲜黄,鱼体色泽近似青龙,但底色带有粉红色。班加黄龙,是一种稀有的品种,其特征与班加黄尾龙相同,但体色第一主框亦为鲜**,目前极少出现于市面上。斑加红龙也称为一号半红龙(简称号半),但现在的号半大多是斑加红龙配以其它龙种所杂交而成的,长大后无明显色泽,有些仍会带有与斑加红龙一样的黄尾巴,但色泽明显与纯系的斑加红龙不同,成鱼鳃盖呈淡橘色,各鳍没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淡橘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739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