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这是阳虚,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不畅通,所以才会有沉紧的感觉,背部一出汗,足太阳膀胱经堵塞的经气有了出口,自然感觉轻松,但是那只是一时效果,必须身体有了足够的阳气,经气才能自己疏通经络。
你一开始服用牛黄解毒片,那真是雪上加霜,人参归睥丸,参苓白术丸光是健脾也无济于事,附子理中丸倒是靠边了,但是已经失去最好的时机了。藿香正气丸,那药更要命,把人体内外都掏空,又发汗又补又下气,用的可都是你自己身体里的经气啊!让你虚弱的身体做那么多事,结果只会更虚弱啊!
现在口服药物效果不大,脾胃虚弱,药物根本吸收不了,所以古人最重视脾胃,脾胃一弱,病就进入难治的范畴了,调理一词就因此才诞生的。
你可以自己把脉辨别一下,如果重按(按到骨头)无脉,轻按(轻按皮肤)有脉,轻按比较有力,那就绝对是阳虚。
可以试着用外治法,苍术20 艾草20 *羊藿20 肉桂20 煮汤药汤用来洗脚,最好连后背一起擦了。
要不然用肉桂磨成粉混入白醋,放入塑胶模上,晚上睡觉帖敷脚心,用胶布贴牢,早上起来撕掉。
这两个办法都是补阳又不伤脾胃的办法,那药你可别喝了,虚不受补,越是虚弱的人越不能补,古人的经验不是扯谈的。
刮痧油是中医外用药,红棕色澄清液体,配合刮痧疗法使用。刮痧、拔罐离不开刮痧油,刮痧油采用天然的透性强、润滑性好的植物油和十多种天然中药,重新进行配伍,遵古法炮制,采用现代高科技的方法和工艺提纯精制而成。具有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经通络,排毒驱邪、消炎镇痛的功效。
中文名 刮痧油 外文名 Guasha Liniment 属 性 中医外用药 外 观 红棕色澄清液体 作 用 滋润皮肤、开泄毛孔 原 料 采用天然的透性强、润滑性
目录
1 简介
2 使用方法
3 配方制作
4 功用特点
5 贮藏方法
6 注意事项
7 自制刮痧油
简介编辑
拼音名:Guasha You
英文名:Guasha Liniment
中医外用药,红棕色澄清液体,配合刮痧疗法使用。
刮痧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疗法,当时没有专门的制剂,有的用香油或酒浸姜葱汁,有的用清水。因为治疗的多为外感急症,一般也只刮一次,很少见到连续刮若干次的。
刮痧油的问世,将刮痧的适应症扩大到治疗三四百种疾病
使用方法编辑
在需刮痧的部位涂抹上刮痧油,头部、背部、双手、双腿、足部按照由上而下,脸部、胸部由内而外顺次刮拭。
配方制作编辑
香油一瓶,将香油入锅加热后,加入元胡、紫苏叶、红花、川芎、鸡血藤等各10克,文火炼三十分钟即可。
功用特点编辑
刮痧、拔罐离不开刮痧油,刮痧油采用天然的透性强、润滑性好的植物油和十多种天然中药,重新进行配伍,遵古法炮制,采用现代高科技的方法和工艺提纯精制而成具有滋润皮肤、开泄毛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经通络,排毒驱邪、消炎镇痛的功效。
贮藏方法编辑
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编辑
1、请勿使用其他药剂代替刮痧油,以免发生不良副作用。本品属于外用药,切不可内服。
2、刮痧油中含有乙醇,应避火使用和保存。
自制刮痧油编辑
生姜150 葱白150 丹皮30 薄荷30 红花15 连翘30 薄荷脑3 冰片3 95%酒精1000毫升,甘油300毫升。
将葱姜切碎,另4味打成粗粉,浸泡于95%酒精中7天,过滤后加入薄荷脑冰片,再加入甘油,摇匀即可,用小瓶分装使用。
其实痧证多兼外感,多见于外感,所以加入葱姜效果比较好。以前曾经用茶籽油浸泡煎熬上方,使用后感觉太粘腻,病人感觉一身油油的不喜欢。于是改用酊剂,但是酊剂太快干,且不够润滑,在酊剂中兑入茶油也不行,不会溶于一体。只有甘油可与酊剂融为一体,增加了润滑度和持久度。
如果孩子刚开始发热,一般都是普通感冒,出现发热,流鼻涕,轻微咳嗽,热势不高的,大约在375℃--38℃之间的,可以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高于38℃的就得口服布洛芬颗粒或糖浆,在孩子额头上贴发烧退热贴。没有退热贴就用冰毛巾(把毛巾打湿后放冰柜)再取出使用。毛巾捂热了就再及时更换。
分别沿大肠经和肺经走向刮拭,大肠经重刮曲池、合谷,肺经重刮中府、云门、尺泽、列缺穴。以出痧为度,不可强求出痧,刮痧完毕后饮一杯温开水。不过,刮痧退热只适合于体温在385度以下的轻微发热。如果体温在385度及以上,单纯的刮痧难以达到退热的目的,。
不严重的话,可以用一些温水或者用酒精给小孩擦身子,若小孩体温过高,就需要服用退烧药来治疗了。如果孩子不是高烧的话,就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给宝宝额头贴上降温贴,然后用姜片擦手心、脚心、太阳穴、腋下、手肘窝和膝盖窝,一个小时擦一次。再给宝宝多喝淡盐水,祝您的宝宝早日康复!!发烧时一般采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方式。而肚脐贴大概就是物理降温的方式。我们常用的物理降温的方式为洗温水澡,温水擦拭全身,冰袋物理降温等等。
孩子爱贪玩,出了汗,又着凉风,容易发烧,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喝点生姜红糖水,稍微发点汗,或者给孩子煮面条时加点葱姜,发点儿微汗都可以很快退烧,并且退烧之后不伤正气!是由外感风寒引起,应服祛风寒、治感冒退烧药才行。肚脐贴是外用药,根本无发汗解表作用。闹不好,还会使小儿体内上火。
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 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看大便(有点恶心但很实用):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粘腻性让大便粘在肠子上,被肠子吸收,而不让它排出体外。这样,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而一般的医生往往就病论病,而不明白病根在于体内的湿气,胡乱治疗,这是更可怕的事情。
2、看起床的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三、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经常有人自作聪明:“我在熬薏米赤小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汤,有禁忌吗?其实,这个汤是养生佳品,没有什么副作用,但针对不同的人,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加减法。
有的人体质偏寒,里面可以加一点温补的食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有的人失眠,体内也有明显湿腻的感觉,那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经,可以把薏米去掉,熬点赤小豆汤,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枣、红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缓解疼痛。关节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养血除痹。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而且,单纯的薏米赤小豆汤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圆后,就变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仅驱散我们体内的湿气,而且给我们的心带来生机与温暖。我们就叫它薏米赤小豆桂圆粥吧,它特别适合强劳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湿热内扰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汤洗脸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上百合与莲子同煮饮用。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兹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当然,如果感觉汤没有什么味道,还可以加点冰糖。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汤里加点调味品,最好放红糖,红糖是性温的。需要注意的是,妇女产后保养时,喝赤小豆薏米汤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点大枣,大枣对温中、健脾、养血是非常适宜的。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以形补形,是补肾的佳品。
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是典型的湿热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这是治脚气的一个小秘方。
如果咳嗽,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加入薏米赤小豆汤中同煮,可以润肺、化痰、止咳。
学会薏米赤小豆汤的加减变化,使用得当可以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用艾草:药店有卖的,点燃后在关元穴烤即可。
4、少盐,帮助肾排水
5、适当午睡
6、戒烟戒酒
7、早上吃上三片姜
8、饮食清淡适量: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9、避环境的湿: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榻榻米,特别是夏天不要贪凉。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