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金刚经说什么(一)

南师:金刚经说什么(一),第1张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1、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

佛是三十一、二岁开始说法,舍利子年纪较佛大二、三十岁,目连也比佛大。所谓比丘是出家人,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乞士是一个好听的名辞,意思是讨饭的,讨什么饭呢?不是讨一口饭吃的饭,是讨一个永远不生不灭的精神食粮。所以,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称为成佛比丘。比丘的道理,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一切生死,而能有所成就,能证果的意思。

2、平凡

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

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它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像、膜拜。

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1、善护念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善,好好地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金刚经》重点在哪里?就是善护念。大家要特别注意!

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

这是我们讲到人的心念,一念之间,包含了八万四千的烦恼,这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解脱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个念头。

2、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须菩提讲得很坦然,替大家发问:“云何应住?”这个心念应该如何停住在清净、至善那个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里乱七八糟,烦恼妄想怎么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讲修养、学圣人、学佛,碰到的都是这个问题。

《金刚经》一开头,像我们这个照相机一样,什么灰尘都照出来,干脆利落,一点都不神秘。不管学哪一宗哪一派,第一个碰到的就是这个“云何应住”的问题,就是用什么办法使此心能够住下来。“云何降伏其心”,有什么办法,使这个心的烦恼妄想降伏得下去!这问题问得很严重。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有个感慨,读《金刚经》,读到这两句,千古高人,同声一叹!这个问题太难了。一个英雄可以征服天下,没有办法征服自己这个心念;一个英雄可以统治全世界,没有办法“降伏其心”。自己心念降伏不了,此乃圣人之难成,道之难得也!

我们都知道,学佛最困难的,就是把心中的思虑、情绪、妄想停住。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譬如净土宗的念佛,只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专一在这一点上。

3、香象渡河,截流而过

佛学经常拿海水来说明人的心境,我们的思想、情感,归纳起来,只是感觉与知觉,它们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不断地流,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那么一个现象。所谓真正的定,佛经有一句话: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连弯都懒得转,便在湍急河水之中,截流而过了。假使我们做工夫有这个气魄,能把自己的思想、感觉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把它切断得了,那正是净土的初步现象,是真正的宁静,达到了止的境界。由止再渐渐地进修,生理、心理起各种变化,才可以达到定的境界。这样,初步的修养就有基础了。现在《金刚经》里还没有讲“定”,先讲“住”。

4、止、定、住

“住”这个字,与“止”,与“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很不一样。

先说这个“止”。止可以说是心理的修持,把思想、知觉、感觉停止,用力把它止在一处。等于我们拿一颗钉子,把它钉在一个地方,那就是止的境界。

所谓“定”,等于小孩子玩的转陀螺,最后不转了,它站在那里不动了,这只是个定的比方。

这个“住”呢!跟“止”、“定”又不一样。住是很安详地摆在那里。这些不是依照佛学的道理来说,只是依照中文止、定、住的文字意义来配合佛学的道理加以说明。

5、随遇而安

不管学佛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中文有一句俗语:“随遇而安”,安与住一样,但人不能做到随遇而安,因为人不满足自己、不满足现实,永远不满足,永远在追求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

6、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须菩提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开始学佛遭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也就是心不能安。现在佛告诉他,就是你问的时候,已经住了;就是你问的时候,已经没有妄想烦恼了。这个意思也有一个比方,当我们走在街上看到稀奇事物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住的喔!像普通讲的愣住了。这一段的住,虽不是真正佛法的住,但当这个心理现象,受到突然刺激的时候,好像凝定住了,这是假的心住,不是心安的住,可是从这个现象可以了解,心的住确实有“定”的道理。

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佛答复得那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你的心。换言之,你问问题的时候,你的心已经没有烦恼了,就在这个时候,就是禅宗所谓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个方法。

譬如我们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间要忏悔,这么一宁静的时候,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烦恼已经没有了,再没有第二个方法。如果你硬要想办法把这个烦恼怎么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扰乱,并不能够使你安住,这是又进一步的道理。

再进一步的道理,《金刚经》的内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处,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这个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7、无所住即是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无所住即是住。拿禅宗来讲,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禅的,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这是千古的名句,因为他学佛,懂了这个道理。人似秋鸿来有信,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的事情过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的。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的。

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刚经》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1、如何修道?

后来因为人家问他(谭峭),道是怎么样修?他就写了一首诗,也像是金刚经的偈子一样,很简单的,有禅宗的境界:

线作长江扇作天 靸鞋抛向海东边

蓬莱此去无多路 只在谭生拄杖前

他说,整个的宇宙是这么渺小,线就像长江,扇就像天。靸鞋就是古代的拖鞋,鞋子后跟不拉起来,踢哩蹋拉拖起来走。靸鞋抛向海东边不要了,蓬莱是代表道家的神仙境界,蓬莱此去无多路,他说那个神仙的境界不远,就在这里。在哪里啊?他说,只在谭生,就在我的手指,拿手杖这里。这个道理也就等于佛告诉须菩提,“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在这里,佛不在西天,就在你这里。

2、发愿:度众生

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发愿,立一个志愿,救世界上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皆在痛苦中,都在烦恼中。有富贵功名的人,有富贵功名的痛苦与烦恼;贫穷及生老病死等,也都是烦恼。讲恋爱有讲恋爱的烦恼,结婚有结婚的烦恼,生孩子有生孩子的烦恼,总之,人生随时都在痛苦与烦恼中。所谓烦恼,比痛苦的状况轻一点,两个名称不同。一个学大乘佛法的人,没有先考虑自己,学佛是要成就,好去帮助众生,救度他们,使他们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绝对快乐清净的境界。这个境界叫什么?就是“无余涅槃”。

3、涅槃

有余依涅槃是罗汉境界,不彻底;无余依涅槃是佛境界,是非常彻底的。佛说学佛的人第一个发愿使一切众生都成佛,都能够达到“我”的成就一样,“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以,学佛第一要发愿,大乘佛法如果没有这个愿力,学佛是不会成就的。如果觉得自己很痛苦,又烦恼,没有大乘的愿力,那不是佛法真正的精神;因为这是消极的,逃避的,连罗汉境界都谈不上。佛的愿力,学佛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众生。

4、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他说,学佛要这样大的愿力,要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痛苦与烦恼。痛苦与烦恼是很难解脱的,佛也只告诉我们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解脱是靠自己,不是靠他力。佛不过把他成就的方法告诉我们,你要自己修持才行。

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这是佛的愿力和胸襟,学佛先要学这个胸襟,就是说虽帮助了千千万万人,心中没有一念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佛的境界谦退到极点,他要度尽了一切的众生,而心胸中没有丝毫教化人、度人之念。所以,佛同其他宗教解释的教主是不同的,佛没有权威性,非常平凡,很平实,只说你的成就是你自己的努力。

5、布施:三轮体空

这一段,佛学有一个名称,叫做“三轮体空”。轮者不是车子的轮子。轮是形容词,指三个部分,就是施者,受者,施事,这就是讲布施的重要。《金刚经》现在开始讲般若了,般若的第一个眷属,就是布施。刚才这一段已经开始要讲布施,先说明三轮体空的道理。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6、放下

这里着重的是刚才提到的法布施,因为须菩提问到如何使心、妄想烦恼降伏下去!怎么样使自己的心宁静,能够永远安详停留地保持住。佛先答复他:就是这样。因为须菩提不懂,所以佛接着在下章就说了一段理由,说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方法,也包括精神的生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任何事情一做便休,无所住。应该无所住行于布施,这个叫修行。你心理的行为随时做到无所住,一切都布施,都丢开了,这是我们普通的话,都丢掉了。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有些人说,好事我可以丢得,就是痛苦丢不掉啊!

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的时候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7、失意忘形

儒家经常告诫人,不要得意忘形,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年龄,或者有了学问,自然气势就很高,得意就忘形了;所以,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但是以我的经验还发现另一面,有许多人是失意忘形,这种人可以在功名富贵的时候,修养蛮好,一到了没得功名富贵玩的时候,就都完了,都变了,自己觉得自己都矮了,都小了,变成失意忘形。

所以得意忘形与失意忘形,同样都是没有修养,都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等于现在引磬一敲,下楼就是下楼,《金刚经》还是归《金刚经》,你还是你,如此应无所住。

8、着相

这个境界就是有愿力,一个大乘菩萨发愿及菩萨行,应该是救尽天下苍生,而自觉没有做什么救苍生的事情。一个人救人、利人是应该的,假使心中还有利人、救世、度人之念,已经不是菩萨道了。这是指外在行愿方面,内心修持更须这样。我们自己学佛是求戒定慧的究竟,可是大家在修持方面,或者在静坐方面,都是在着相。

譬如许多人为了身体的健康,学各种的方法,打坐、守窍、修气脉转动,实际上,已经都落入寿者相了。接着我相、人相、众生相也都跟着而来,学佛的成就当然不会大了。又如修净土念佛的朋友们,假使念一句佛号,观念里头或下意识中,附带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情况,那也不能得到究竟的成就。举凡这些,都是要修行人自己细心检查心念才会发现。

9、定境

真正的修持,得定者初禅念住,杂念妄想没有了。二禅气住,所谓打通气脉,外表呼吸停掉了。三禅脉住,脉搏不跳动了,连心脏跳动都非常缓慢。四禅才是舍念清净,整个的身心丢开了,没有感受。但是要想达到气住脉停的定境,必须先把自己身体上卵生、湿生、胎生、化生等十二种类,整个变化了才行,就是儒家所讲的变化气质。假使我们这个色身没有转化而想修持得定是绝不可能的。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1、放下:内布施

我们中国禅宗后来流行一句话——放下,这个话就是布施,一切丢开。人生最难的就是丢开,真丢开了就是真放下,放下就是内布施。做到了内布施就可以成就,就可以成道。这里佛告诉须菩提内布施的法门,复次,白话文就是其次的,次一等的告诉你。第一等的,佛怎么说我们还记得吧?须菩提问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就告诉他,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其心。等于没有说,这是第一义。

2、无所住

佛告诉须菩提:我告诉你,一个真正修行的人怎么修?“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就是这一句话。

此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如果你此心随时在空的境界上,那已经错了,因为你住在空上;如说此心住在光明上,或住在气脉上,都错了,因为那不是无所住。

3、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什么叫修行?念念皆空,随时丢,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没有了,心中不存。连好事都不存在心中,坏事当然不会去做了,处处行于布施,随时随地无所住。

譬如今天,有人批评你,骂你两句,你气得三天都睡不着觉,那你早住在那个气上。今天有一个人瞪你一眼,害你夜里失眠,你早住在人家那个眼睛上了。任何境界都无所住,我们看这一边,那一边就如梦一样过去了,没有了;回头看另一边,这一边做梦一样就过去了。但是我们做不到无所住,我们永远放不下,小狗没有喂啦!老爷没有回来啦……这一切都不要去管它,“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就是统统放下。下面告诉我们所谓不住色的布施。

4、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布施善行的福德,叫做人天福德,是小果报,并不是学佛的大福报。福德跟功德大有差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功德。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福德?悟道,成道。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报,所谓智慧的成就,指的并不是普通的知识。

5、放下

再说我们在身上做工夫,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心里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念咒子也好,都在那里住色布施。嘴里说要放下,放下,结果什么都放不下,两个腿在那里发麻,受不了。为什么两腿发麻受不了?因为他住在色法上,念头住在色身上。如果念头不住在色身上,感觉就可以空掉,感觉空了,两腿两脚发麻你也不会感觉了。所以一切众生都在住色修持,而菩萨所谓“不住色布施”,是不住于这个色身上面,一切都放下,身体也放下。

“法”是意识境界,是属于观念、思想、精神方面。如果你心里还有个空空洞洞清清净净,就已经落在法上。所以说,把身体外面的一切丢完空完了,再把意识方面的也丢下了,这才叫做学佛,也就是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佛说要这个样子才对。

6、无所住:风来竹面,雁过长空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我们拿中国的文学形容它,就是:“风来竹面,雁过长空”。等于风吹过竹林子,竹林子飒……一阵响风过了,风绝对不停留在那个树叶子上,风早过去了;修行人的胸襟应该也是这样。又像天上的飞鸟,鸟在空中飞,是绝对不留一点痕迹的,雁过长空,飞过去了就飞过去了。修行要有胸襟,要有这个境界,这叫做内布施,苏东坡有一首名诗,也是由佛学里头来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他说人生一辈子像什么?像下雪天那个鸟,在雪地上站了一下,留一个爪印,飞走了以后,雪又下来,把那个印子又盖住了。雪上偶然留一个爪印,那个鸟一飞了以后,早把东南西北也一起跑掉了,那个爪印啊也就不留了。

人生一辈子说要成家立业,子子孙孙,等到你两眼一闭,两手一张,鸿飞那复计东西啊?什么都没有了。这是苏东坡的名句,也就是风来竹面,雁过长空的道理,就是说菩萨应不住于相。

7、福德

刚才讲到不住于相这个重点,下面佛又说了:“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里突然冒出福德二字,他说假使一个修大乘菩萨的人,能够不住相布施,那么他的福德有不可思量的大。福德不是功德啊!功德是积功累德,是工夫时间慢慢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的。就像我们一件工程,一天一点累积起来就是功,功力到了所得的结果,就是德。

福德是不同的,上次也讲过。福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洪福,是世间法;另一种是所谓清福,出世间法。清福比洪福还难,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难。可是一般世间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时,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谓蛮可怜的!这是着相的关系,因为有人相我相的缘故。

8、智慧的成就

如果问人世间什么福最大?答案当然是成佛啦!超凡入圣。靠什么才能达到超凡入圣呢?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德的成就;更不是迷信,要一切都放下了,你才能够达到智慧的成就。所以佛告诉须菩提,假使能够不住相布施,这个人的福德不可思量,这个福报太大了,大到想象不到的程度。不可以思,不可以思想它;不可量,量就是量一下看,一次两次,一丈两丈,一斗两斗,所以叫做不可思量。

9、义所当为

这是佛严重的吩咐,他又告诉须菩提,一个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无相布施,一切相不住。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做。利人、助人、慈悲,这样不住相的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报,大得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须菩提啊,你要记住啊!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如我所教你的,无所住去用心修行,那才是真修行。有些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住在愁眉苦脸的当然不对,一天到晚住在散漫无所归的也不对,不空也不对,要一切无所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是大乘菩萨般若道的修法。

10、无所住不是空

所以禅宗五祖教六祖先看《金刚经》,就是走的这个法门,一切无所住,这就是大乘佛法最基础的修法,也是最究竟的。可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我们看《金刚经》讲般若,常常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认为《金刚经》是谈空。《金刚经》没有一句谈到空,他只拿虚空来作比方,大家认为《金刚经》讲空法是一个错误。《金刚经》只告诉你无所住!无所住并不是空啊!无所住,如行云流水,你看那个流水在流,永远不停留地过去了,但是又有来的,而一切是无所住,并没有叫你空啊!这一点青年同学要特别注意。

11、福慧双修

在第四品中,佛告诉我们一个修行的方法,认识真正佛法,无所住并不是放下,“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是这样去修。第二个要点告诉我们,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哪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做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

12、不住相而住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如此修持,就是如所教住,心中随时随地都达到空其念,不住相而住,这才是真学佛。

按:南怀瑾老师在《金刚经说什么》中多次提到《金刚经》重点讲福德。末学将书中主要讲述福德的段落摘抄汇总,以飨有缘,共同精进修持。 布施善行的福德,叫做人天福德,是小果报,并不是学佛的大福报。福德跟功德大有差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功德。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福德?悟道,成道。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报,所谓智慧的成就,指的并不是普通的知识。 功德是积功累德,是功夫时间慢慢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的。就像我们一件工程,一天一点累积起来就是功,功力到了所得的结果,就是德。 福德是不同的,上次也讲过。福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鸿福,是世间法;另一种是所谓清福,出世间法。清福比鸿福还难,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难。可是一般世间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时,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谓蛮可怜的!这是著相的关系,因为有人相我相的原故所造成。看到孩子们长大出国了,一个人对著电视,或者俩夫妻坐在那里,变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其实那个清净境界是最好的时候,结果因为住相,把世间各种会变的现象抓得太牢,认为是真,等现象变时,他认为什么都不对了。一般同学跟著我做事常常说:「我看最可怜的是老师」,我说对啊,我想得到一秒钟的清净,都求不到很可怜的,求一分钟的清福都没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报来了。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如果问人世间什么福最大?答案当然是成佛啦!超凡入圣。靠什么才能达到超凡入圣呢?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德的成就;更不是迷信,要一切都放下了,你才能够达到智慧的成就。所以佛告诉须菩提,假使能够不住相布施,这个人的福德不可思量,这个福报太大了,大到想像不到的程度。不可以思,不可以思想它,不可量,量就是量一下看,一次两次,一丈两丈,一斗两斗,所以叫作不可思量。 佛又告诉须菩提,一个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无相布施,一切相不住。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作。利人、助人、慈悲,这样不住相的布施,他所得的福德果报,大得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须菩提啊,你要记住啊!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如我所教你的,无所住去用心修行,那才是真修行。有些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住在愁眉苦脸的当然不对,一天到晚在散漫无所归的也不对,不空也不对,要一切无所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是大乘菩萨般若道的修法。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那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作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 佛经上记载了一个故事,佛过世百年后,印度有一个有名的阿育王,年轻的时候不信佛,中年以后开始信佛。他一生修了八万四千个佛塔。有一位尊者优婆,是大阿罗汉,与阿育王两人是好朋友。你们翻开阿育王传,佛出来托钵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泥巴,忽然看到了佛,非常恭敬,又见佛手里端一个钵;这时,一个孩子手里正抓一把沙子,就说:这个供养你!佛说:善哉!善哉!另外一个也最至诚的随喜了。于是佛就预言了,百年以后,以此功德,一个当治世的帝王,一个当辅相。阿育王就是那个供养沙子的小孩,他有供养佛的好因缘,可是他供养的是沙子,所以一生患皮肤病,皮肤发养。 这个印度一代的名王,非常爱布施,盖庙子、救济穷人、救济社会,结果把国库的钱快布施光了。最后当他躺在病床上,还要布施,左右的大臣去告诉太子,你不能再让他布施了,等你接位的时候,国库里一毛钱都没有,怎么办?所以大家就把他的布施命令封锁了不能下达。他知道之后心里很难过,自己躺在病床也没有办法。有一天吃一个梨子,他把自己儿子等都找来说:我问你们,今天世界上,谁的威权最大?太子和首相都跪下来说:当今世上当然是大王你的威权最大了。阿育王说:耶!耶!你不要欺骗人,我是很有威权,我的威权现在只能达到半个梨子,我现在叫你们布施也做不到,这半个梨子我不吃了,你把它送到那个庙上去供养。他这么一讲,大臣没有办法,就用金盘子去接那半个梨子,这时那个尊者在庙子里就知道了,打钟打鼓,全体集合,披袈裟到山门口,迎接阿育王最后一次布施。 这位尊者接到阿育王的半个梨子,向大家宣布这是阿育王最后一次布施,没有办法每个人都分到,就用最大的大锅煮稀饭,把这个梨子丢进去,大家都跟他结缘。等到阿育王一死,这位尊者说也要走了,就圆寂了。 这是讲到福德,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阿育王那一下的布施,小孩子拿的沙子,不住相的布施,的确是无心的;如果说我们大家学学阿育王,明天拿点东西到佛前供供,来生也得一个治世圣王,办得到吗?办不到!因为你是有心,是住相。小孩子拿著沙子,他看那个沙子就像黄金一样,一念的诚意供养,所以叫做不住相布施。 佛自动提出来问须菩提的问题,你的意思怎么样?假使有一个人,拿他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财富,金、银、车渠、玛瑙等等,通通布施出来,分散给人家,你说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说:「甚多,世尊。」这个福报太大了。 我们一般人布施人家一百块钱,就想得好的福报,买了几根香蕉,去烧几根香拜拜,还想求到什么东西,现在这个人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比那些什么香蕉呀,猪头啊,多太多了,当然得的福报很多。佛就说:「何以故」,什么理由?「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他说:你要晓得啊!我们讲人要有福报,福报的本身无自性,也可以讲它无定性。 譬如说,今天忽然冷了,一个人只穿一件汗衫出门,刚好碰到你,你怕他受凉,就把毛衣、外套脱了给他穿上。这个人真有福气,碰到了你。如果今天是大热天,你再给他穿上毛衣外套呢?他非打死你不可。所以,所谓福报,在某个时候是福报,在另一个时候是痛苦,因为这个福报的本身是无定性的。而且任何的福德、福报,只有一个时期,福气享受过了那段时期,也是空,因为本身无自性。 所谓无自性,就是说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佛说的这个德,「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换句话说,佛有一句秘密的话没有讲出来,那就是,真正的福报是悟道,是大智慧的成就,是超脱了现实世界而得的大成就,这个成就不是世间一切福报能够办得到的。所以如来说福德多,就是佛告诉你的,这样布施的结果,福德非常的多。实际上,佛说的福德多,是教育上的一个鼓励。 无为福属于清福之类,无为福胜就是说清净的福气高过世间一切功名富贵的福气。胜就是超过,超越的意思。大身就是指一切众生的生命,肉身后面,那个形而上的那个根本的身,叫做法身,不生不死的大身。 现在就转到福气的问题!人要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得到那个不生不死的大身,那是需要多大的福气啊!这个福气是无为之福。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 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可是成佛求的不是这个福报,而是无为之福,无为之福是很难的。要有真正大福报的人,才能了解金刚经的经义,有智慧成就的人,才能成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真正的福德,是智慧的福德,大智慧就是大福德,这个智慧的福德不是钱可以买的。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 上一节讲到拿宇宙一样多的财宝布施,得福很多,这一品更严重了,拿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来布施,你看这个福报大不大?当然很大,但是,却比不上懂得金刚经四句偈,能够受持,修证,甚至自度度他,自悟悟他,为他人说的这个大福德。这是什么大福德?是无为之福,是正信之福。 金刚经始终在这两个问题里头转,一个是当讲到最高智慧成就的时候,马上来一个最高潮,说要多大的福报。福、智二严,是佛学的名辞,一个人要从凡夫成佛,必须要有智慧的庄严,福德的庄严。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很不聪明,读书没有记忆力,领悟力也不行;这是因为福德不够!大家都是妈妈生的,为什么我的脑筋不行?难道投胎的时候把仓库里发霉的脑筋带来了吗?其实功能都是一样,只因为自己福德不够,真正的福德,心理的健康,头脑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来的。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假使有人用金刚钻啊,金银啊,玛瑙啊,这些世界上最宝贵的七宝去布施,拿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你认为这个行为所得的福报大不大?这是须菩提的答话。他说是啊,佛啊,假使有人这样来布施的话,那还得了啊!将来的福报大得很咧!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都没有用。所以说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拚命抓住。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光荣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子发亮是不可能的。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啊!所以佛说,世间的福德再多,也不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以福德无故」。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清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无事,闲在家里,你闲不了啊!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会享!学佛的人要先能明了这一点。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学佛证到了空性,自性的清净无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报。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要了解到三心不可得这个境界很难;要想修证到这个境界,一定要有真正的福报才行。佛学的基本第一步,讲到人生要修行则暇满之身难得。开始时我们已经讲过,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他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他自己反而悲哀起来。所以说,「颠倒众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佛说,「以福德无故」,他说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 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 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作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福智无比,就是福报与智慧,这两个是等称,平等的清福。就是说要证得菩提、要成佛,就需要这两样本钱,在佛学的名辞就是资粮;是资本与粮食两个观念,也称为福德资粮,智慧资粮。 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要想悟道,不是随便打个坐,研究个公案,拜拜菩萨,或者是搞一些外形所能成功的;必须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行。诸恶莫作是消极的,众善奉行是积极的;要积极的修一切善法才能到达开悟,证得大彻大悟的境界。 「所谓一切善法,即非一切善法,是名一切善法。」简单的说,你做了一切善事而不执著,执著了就是凡夫的事,不执著才是菩萨道。利人、救世、修一切善行,并没有特殊之处,是做一个人义所当为,是本份的事。 拿那么多的东西来布施,当然这个人的福报很大。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功利的思想、功利的目的去求的。人真要希望功利,花小本钱,得大利益,首先必须要行一切善。现在说这个人很行善,拿须弥山那么多的七宝布施了,纵然不求福德,自然的福报也很大,这是一定的。 现在他拿这个譬喻来强调,他说假定有一个人,假使有人以这本经的道理,不论是全部的意义,或者只有四句偈等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那个福报比须弥山一样多的七宝布施,可就大太多了。这里我们再度提起大家注意,「受持读诵」有四个含义。接受了,光是接受了不算数,还要领受在心,在自己心理行为中起作用,更要心有所得。 他说假使有人,不要说全部金刚经,只要把四句偈作到受持读诵,懂了这个道理,教人家,使人家解脱烦恼;教人家并不是要自己当老师,高人一等,只是教人家得受用,使人家能够解脱烦恼。如果做到这样,那么这个人所修的福德,比前面所说用须弥山王那么多的财富来布施,更大。前面那个布施是财布施,是有形的,比不上这个法布施,佛学就叫做法布施。中国文化的观点,这就是教育的功劳,教化人家。教化就是法布施,解决人家心里的痛苦,成就人家自己的人生。 他说这个法布施的功德,比有形财富的功德,更大更多,两者是不能相比的。以有形财富来作布施,跟智慧布施比较起来,百分之一都不到,百千万亿分也不到。这是说文化、教育力量的重要,佛法教育的力量和它所培养的功德,远超过了物质布施的功德;因为那是帮助一切众生的精神生命,所以简称为慧命。慧命就是智慧寿命的观念,属于慧命教育,所以它的功德特别大。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真正行大乘菩萨道的人们,他做善事不想求福德的果报。所谓做一切善事,义所当为,应该做的啊!假使我们行善救世救人,认为我在培福报,又错了,那是凡夫的境界,不是菩萨的心性。所以一切菩萨不受福德,他不求果报。须菩提听到这里又怀疑了,他说,为什么说菩萨不受福德呢?刚才我们说过嗯!菩萨并不以求福德之心去行善,是做应该做的事,本份的事,做了就做了,不住、不著,这个还有什么问题啊!难道须菩提比我们还要笨,还要问一下,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吗? 你说须菩提问这个话对不对?当然对,问的很高明。对,菩萨做善事,并不是为了求福德,但是既然无住无著,求求又何妨啊?换句话说,求也是不住啊!菩萨难道没有这个气派吗?他问的是这个道理。你不要小看这个问题,须菩提问的非常严重啊!既然是菩萨,此心无住,行一切善,此心无所求,这是无住。有所求就有住吗?那这个菩萨还没有彻悟吧?还没有对吧!他问的是这个道理。所以佛也几乎被他问倒了,又赶快说: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诸佛菩萨都在行功德,当然不应该贪著,因此说,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所谓大布施,所谓布施法门,布施波罗密多,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有一个结论,真正证道悟得般若的人,没有自私的,不会走小乘的路子,是布施第一。布施是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一切的布施,菩萨道都在其中了。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佛说的有个先决的条件,就是发菩提心。这可是很严重的了,什么叫菩提心?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再不厌其详的说说,加深大家的印象。菩提就是觉悟,不是我们中文讲的觉悟,是大彻大悟,般若波罗密多这个觉悟;是能超脱三界的这个觉悟。悟道就是菩提心的体,菩提心的相与用是大悲心,大慈大悲。真发了菩提心悟了道的人,你不必劝他发大慈大悲心,他已经自然发出大慈悲心了。 有许多朋友说:我啊,什么都信,就是有一点,发不起菩提心。我说:你观念不要搞错了,以为看见花掉下来,眼泪直流,看到一点点可怜事而心软,那个叫发菩提心吗?那是提菩心,不是菩提心。那是妇人之仁,是你神经不健全,肝气不充足,或者肾亏,所以容易悲观,容易掉眼泪,就是如此而已。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大慈悲,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些才是菩提心,大悲心。用仙家的道理来说,菩提心是内圣外王。体是内圣之学,用是外王之学。以佛家的道理来讲,菩提心的体,大彻大悟而成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密多,形而上道,证道。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所以说,发菩提心的人,重点是在这个地方受持金刚经的。 有人说念金刚经几十年了,自己也不晓得发的什么心!只想念经求福报,或求其他的什么,而且也有感应呀!不错,那有另外的解释,但是如果没有感应的话,那你就要注意自己有没有发心立志了。金刚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意思是依教奉行,依他所教育的,老老实实的去体会,去修持。在行为上,做人上,打坐做功夫上,乃至做事上去修持。 有些人学佛以后,第一个毛病就是懒。学佛修道的人都很懒,看起来是万缘皆空的样子,实际上你研究他的心理行为,那是绝对的懒,空是假的,懒是真的。你说他空了,躺在那里,或坐在那里,妄想多得很,一点都没有空。可见他很忙啊!他愿意躺在那里坐在那里忙,叫他起而行之,他说学佛的人不来这个;实际上是懒。叫他发菩提心来利世利人,阿弥陀佛,我不是菩萨啊,要有菩萨心的人做啊,他自己懒,自私。你叫他起来做点小事,他就懒起来了,拿空来挡。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金刚经最后叫你受持,你精进之心没有,利他之心没有,那是金刚经持你,不是你持金刚经。 「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依此修持,「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说不是指现在的讲演,而是解释发挥这个道理,说给人家,使人了解。「其福胜彼」,他说那比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珍宝布施还要厉害,因为这个是法布施。佛学认为法布施比财布施更重要。什么是法布施呢?就是精神的布施,为人类的智慧生命,文化全部的功德而作的布施。所以他说这个福德胜过财布施。

南师07年的讲义又有另一句话:“大家学佛打坐,想坐在这里等开悟,那给你们三辈子也不会开悟。因为脑子里没有这个观念,认为打坐就是修行了,以为思想不想就是修行了,以为坐在这里念咒子念佛就是修行了,你对生命本体论的知识都没有,告诉你,一点影子都没有!”

当初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所以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不是限定对象的一种行为,而是人人可以修行,人人应该修行,人人有责任修行。因为,修行只是修正你的想念与行为,也就是孟子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你做一件事情,做不通的时候,不要向别人抱怨、发牢骚,应该反过来向自己求答案,为什么他做得通、我做不通?一定是我错了,一定是某些地方不合适。

所以修行的时间是现在,修行的地点是眼前,修行的方法就是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刘雨虹汇编)

        了解一种新的修行方法论述,先需查究何人何时所说,如果是学者或义理师所讲可作为学术参考,如果是实际修持求证有成的行者,那就要慎重对待。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佛法,佛学,佛教,是三个观念要搞清楚。

佛教是宗教,有宗教形式,有宗教习惯,有宗教行为。

佛学是文学性的,理论性的,哲学性的。

佛法才是一个真正修持的人应该注重的,是学习怎么样成佛,得道,至少怎么样打坐入定,是方法论。

学佛法要提问题,要怀疑,要求证,追问问题究竟,并且要亲自试验求证。

释迦佛的教导有两个法门最重要:一个是呼吸入手的安那般那也就是修出入息,一个是身体入手的白骨不净观。

佛叫我们先修出入息,再修到明心见性、成佛,证阿罗汉果,连带身体也变化了,叫做即身成就。这是个秘密。

思想呼吸要配合为一,心气配合为一才是真修行。

真息是指不呼不吸中间的那一段短暂的真空状态。靠这个来维系生灭,呼吸。

息也就是风,也就是气,无形无相,它叫做根本依,后边是种子依,种子依就是前生业力习气个性,根本依就是今生的根本依靠。

修安般那,修风大,可以直接到三禅天的境界,然后配合念头清净,就到四禅阿罗汉果。

修气脉,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乃至守窍,守丹田,都是从修呼吸法门演变出来的。

修行修行,行就是一股动力在变化,这个动的力量就是风,所以修风大可以直接产生变化。

修安那般那是先转化你的四大,由风大、由气来转变你的地水火风,转变习气,每一个细胞神经都转了。因为这个业报之身转了,超越了欲界天所有境界,才可以得到禅定。

这个根本道理不懂,所有学佛都是白搞的,打坐也是白坐的,不管你学密宗,禅宗,什么宗都没用。

如果未求证到而说法利他,那是罪过,即使经典教理背得滚瓜烂熟,如果自己没有求证到也是自欺欺人而已。

真的止观到了就几乎没有呼吸了,所谓胎息,可以用智慧观察到自己内部身体,所谓内照行躯。

中国文化如果讲修炼,第一步是武功,第二步是气功,第三步是内功,第四步是道功,第五步是禅功。

修行的方法:一般流行的六妙门:数息、随息、止息、观、还、净。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一,数息。

真正的修道是数出息,注意出息,这是个秘密。当你的气进来再出去的时候,你要把所有的一切,连生命,一切烦恼,一切病痛,一切都的业障,一切东西,跟着出息放出去,出去就空了,你如果这样数息,马上身体就轻松了。

用意识把思想和呼吸配合,但不要太过注意,意识只注意这个呼吸,思想就与呼吸结合在一起不乱跑了。道家叫降龙伏虎,用真意栓住。

方法:知道呼吸出去,你注意它出去了,又进来了,一进一出叫一息,你数一,再来一进一出数二,到十再到返回来,如果中间想到别的事了,思想岔过来了,不算数,就重新开始数。心息配合唯一,不要太用心,要自然放松,也不要强制非得数到多少,数息是为了制心一处,心宁静了就不要数了。不要干扰呼吸,呼吸是自然的你数不数跟它没关系,能数的是心念。

二,随息。

知道呼吸进来,呼吸出去,进来知道进来,出去知道出去,旁边那些思想妄念一概不要理只要心念专一就是随息。

三,止息。

鼻子呼吸一进一出,到了宁静专一时,呼吸也不动了,好像没有呼吸了就是止息。(如果气太充满就把它呼出去一概放掉)。

真息在一呼一吸之间的一刹那。生命的根根就在这里。

六字口诀很重要:呵、嘘、呼、吹、嘻、呬。

呵的发音,喉咙没有声音,心脏胸口难过,用这个发音从心脏这里呵把这一口气呵完了,嘴巴一闭,气自然回转来。呵几次,心脏胸口这里气打开了,病也去了。

嘘 发音是 河威 合起来,与肝有关。

呼 与脾胃有关,消化不良用。

吹是肾部,腰这里难过,气走不通,用吹发音,不是发出声音来,如吹箫,吹笛子。

嘻 与三焦有关,嘻嘻,嘻嘻。

呬 是广东话发音,西啊,厮啊差不多,嘴巴拉开,与肺部有关。

四,观。

止息以后知道自己呼吸宁静了,虽然没有完全定住,很久才呼吸一次,你也知道了,不管了,这个时候是观。你那个所谓知道,已经是观了,不要再另外再有个观。(如果哪里难过就定住哪里不动。)

五,还。

还到不呼不吸,老子讲的如婴儿乎。回到在娘胎里,或者刚出生娘胎时那个婴儿的呼吸状态,应该还到哪里去。

六,净。

呼吸清净了,杂念清净了,还是有个知道。

起初气不充满,到这一步了,气充满了,不动如山了,可是气充满了又会有问题,就需要对治。

鼻子到喉咙的呼吸一直是自然的呼吸,不是用意去练习出来的,千万注意。但是必须要身心端正,把 身见 先丢掉。

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安那般那,念休息,念身,念死。其实一上座,就把自己当作死了,这个肉体摆在这里不动,然后你直接进去安那般那,一下就到了,你还管这个身体干什么。

打起坐来思想为什么不能宁静,念头不能清静呢?因为呼吸往来,风动,行阴。呼吸为什么往来,因为思想没有宁静。思想动呼吸就动,呼吸动思想就动。

全部的佛法重点在止观也就是定慧,前边的数息随息都只是初步入门而已。

成佛有三身:法身,化身,报身。

法身是本体,不生不灭,不空不有,永恒的,明心见性以后,自己功夫证到了,就是法身成就。

化身是十方一切诸佛和一切六道众生,都是法身的化身。

报身是应报而来,应众生需要而来。

最好的修持方法——十六特胜。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尽。十六,观弃舍。

一二,知息入知息出。

呼吸进来知道,呼吸出去知道。其它不要管。

气进来,你知息入,喉咙以下都不要管了,到达了  知息长,知息短,气一充满,你整个身体也端正了,不呼不吸,止息也来了,就这么简单,半天一天就可以做到了,念头自然清净专一,身心立刻转变,头也不会昏沉了,很容易定住。

三,知息长短。

随时随地对自己呼吸的一进一出,晓得长短。观察你自己呼吸的感觉,知息长短。

知息长短,主要在一个 知 上,不在息上,主体在 知 ,知性。这个知性在身体每一个细胞、内外都普遍的,不一定在脑子里,而是无所不在的。不要故意去练习呼吸。

四,知息遍身。

遍身就是息到哪里都很清楚。随时要明白。只管这个息,妄想来了,你知道,不要去管他,不要妨碍知性,知性则存在。

三脉七轮,十二经脉都是从身体内部直接感觉知道的。

五,除诸身行。

身上气充满,身体变化了,空灵了,柔软了,五脏六腑统统变了。(三脉七轮已经打通,生活习惯已经变了,精满不思*。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六,受喜。

喜是心理的,

七,受乐。

乐从脑起,四大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很爽快,舒服极了。

受喜受乐就进去初禅了,初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离一为晓得身体感受和知性是分开的,气息和四大也可以分开,二是才晓得如果这一口气不来死掉了,可以马上跳出来,到另外一个生命境界。初禅配合心理,脾气,个性,毛病都改变了,走了也生初禅天。

八,受诸心行。

前边到除诸身行五步在气脉里转,受诸心行,这里转到心的境界了,跟四大关系少了,感觉感受不同了。到第二禅了。

九,心作喜。

前边喜还带有物质的,感觉的状态,这里是心境的状态,境界完全不同。

十,心作摄。

心量无穷广大,尽虚空大地归之于一,。一毛端可以容纳大海,心细如发,一念万年,万年一念,都是心的境界。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

十一,心作解脱。

真的解脱了,一切烦恼根根清净了。证到三禅境界。

修行的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十二,观无常。

也不是知,也不是身,也不是心。都不是,观无常,观一切无常,观慧,完全是智慧的境界。(后边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尽,观弃舍并不是到后边才用,有智慧的人一开始知息出入已经观无常,观出散了。)

一切无常,空,无我,是三法印。

十三,观出散。

被气困住了就观出散,把平常的一切不适丢开,放之于虚空。不管气到哪里,你有个气,就被困住了。是智慧去观,不是眼睛,这是智慧解脱。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亦,寂灭为乐。

十四,观离欲。

跳出欲界,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贪噌痴欲望,一切都解脱了,什么都没有。

十五,观灭尽。

灭受,灭想。没有感觉和妄想杂念,没有分别,知觉也空了。得阿罗汉果。

十六,观弃舍。

最后的解脱知见,得道,得什么道,没有道,连道也要丢掉。一切放下,万缘皆空。

这个十六特胜,前五个后五个中间六个一组,(这是语言描述,实际功夫都是一念之间连着的)前边五个和中间六个是止观之学偏重止,由观得止是定学,后边五个是慧学由止而观,念念之间随时有观,不是说前边没做到后面就没有了,止与观,当下就是。

一切修行就是三个东西:见地(理解),功工夫(定),行愿(做人做事),却一不可。

十种一切入:

十种精神物理的功能,心物一元的,一切住所,任何地方,它都会透进去穿过来。无时无刻不影响我们。

十 一切入: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

青黄赤白是色相。地水火风是物理现象。识是心识,唯心的。

身体感觉都是四大变化而来,如果没有这些感觉是因为你安静了。

学佛是境行果,行住坐卧都要有这个境界,如果没有境界,我们修个什么呢?

学佛那么久,境也没有,工夫也没有,境行果什么都谈不上,那是没有用的。

长养气:风,喘,气,息。

长养气是生命的功能,同大气层连带的,出了大气层,四禅定也许没有关系,也许喔。因为不需要长养气了。

报身气:平时呼吸。

跟本气:息。

一精神,思想自然配合呼吸。

如果真心修行,还是要时时刻刻努力,时时刻刻反省检讨,更要切实认真求证,才不辜负自己的发心。

                遇之不易,惜之惜之,证之证之。

儒释道可以用jing来诠释。儒家核心思想是敬,是尊敬,也是敬畏;道家核心思想是静,是静笃;佛家核心是净,是清净。

儒学是治世的,道家是修身的,佛家是修心的。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今日,我们摘选60句儒释道经典,若能背诵下来,必定会受益无穷。

01

-儒家是粮店——儒家经典名言20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大意: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还怎么能走呢?

愚者言:儒家思想有三层,内层为孝,中层为忠,外层为信。何为“信”,“信”是自信,是对自己的认可;“信”还是信任,是对别人的认可预期;“信”还是信用,是让别人对过去的认可。总之,信是预期和实际的差异。差异大,无信可言,就寸步难行!

2、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

大意: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行这些话就很困难。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大意: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却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请教,辨正自己的正误是非,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大意:做人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用,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而喜爱美色那样,一切出于内心的真情实感,这就叫自我心满意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8、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大意: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在变动不居中做得适度;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9、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

大意:凡是行为有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归向他。

1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大意: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

大意:不倚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倚仗家里富贵来交友。

1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

大意: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人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13、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大意:不被耳朵和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把心思放在戏弄人上就会丧失道德,把心思放在玩弄器物上就会丧失大志。

14、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大意:早晚不努力勤奋地工作,不注意小节和作风,终究会掩盖或否定自己的成绩和功劳,损害大德。这犹如造九仞高的山,只因差一筐土而无法成功。

1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

大意:尺蠖(huò) 将自己的身躯尽量地弯曲,是为了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现常用“尺蠖之屈”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1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周易》

大意: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

17、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礼记》

大意:礼的实质,不是随便取悦人,也不是空话连篇,要做到行为不逾矩,不侵犯侮慢别人,不与人故作亲热。

18、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礼记》

大意:坐,要坐得端正;站,要站得恭敬。在遵从礼节的时候要因时因地来行权宜之变,出使别国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19、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

大意:有德行的人谨慎说话,注重干实事,说到做到;品德低下的人妄言妄语,抢先说大话,说到做不到。

20、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礼记》

大意: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而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

儒家是粮店

02

-道家像药店——道家经典名言20句-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7、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0、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1、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12、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庄子》

大意: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事物的名称是人们叫出来的。

13、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

大意:喜欢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后诋毁别人。

14、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

大意: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1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

大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16、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17、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庄子》

大意:从细小的角度看庞大的东西不可能全面,从巨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不可能真切。

1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19、绝迹易,无行地难。——《庄子》

大意:消除足迹容易,但不从地上行走太困难了。常用来说明要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

2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

大意: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道家像药店

03

-佛学像百货店——佛家经典名言20句-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我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应随时生清净心,什么叫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我们常谈的这两句话勉强来描写,就是此心无事,像个镜子,心如明镜台,有境界来就照,用过了就没有。

3、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着相(着相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了,说得好听是着相了,不好听是着魔了。

4、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5、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6、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7、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9、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人生,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拼命抓住。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

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光荣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子发亮是不可能的。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所以佛说,世间的福德再多,也不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

10、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解读: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个假名,是偶然的暂时存在,实际上没有一个永恒的实质存在,物质世界也会要变,也会灭掉。所以大家不要被世界呀、家庭呀,这些苦恼困住了。所谓家庭者,即非家庭,是名家庭;所谓人生者,即非人生,是名人生,同一个道理。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南怀瑾解读: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12、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

南怀瑾解读:佛家主张,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佛性本自具足。

13、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南怀瑾解读:当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争论不已。惠能上前说:“你们辩论不休的原因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你们作为修行人的心在躁动,心不清净!”

14、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坛经》

大意: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15、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大意:无念是不住念,无相是不住相,无住是随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16、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六祖坛经》

大意:意在言外,得意忘言。

17、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南怀瑾解读:入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为宝所(本谓藏珍宝之所,喻指涅槃,谓自由无碍的境界);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盘的颠倒梦想。

18、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圆觉经》

南怀瑾解读:一切众生自己迷惘,观念颠倒,所以不能灭除一切心理,生理上的幻化境界,不能清净。大家都在做各种功夫,都在修道,其中会遇到很多境界,而这些境界都是人妄想所造成的,这也是一种“迷倒”,甚至有人得到一点清净的境界,便以为是悟道了,这正是大妄想。

19、了知身心皆为挂碍。——《圆觉经》

南怀瑾解读:我们修道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被身心所障碍住了,打坐刚有一点境界,腿就不对劲了,屁股也坐不住了,这是身的障碍。再来就是心的障碍,思想杂乱,念头来来去去,静不下来。所以佛叫我们修梦幻观,不取动相,也不取静相,彻底明白身心就是我们的大障碍。

20、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南怀瑾解读:迷而未悟的人,虽然懂得许多学理,论述时讲的头头是道,但在行为上并未做到;真正觉悟有智慧的人,则是依心力行,在修行中默默的去实践。

愚者言:修佛难在不着相,只要一说,就着相了。着相对于修佛初期是很有帮助的,但修炼到一定层次,如大乘小乘佛法,着相束缚住了进修。但凡是大道,都是丑言先行。什么是丑言?就是自我否定。佛教讲不着相,众生无相,佛无相。道德经中也说道,道可道,非常道。两者意思差不多,都是自我否定,都是大智慧的开篇语。都是怀疑者的谢绝辞,和信任者的邀请辞。

打坐时有几个禁忌----元音老人

打坐时有几个禁忌:

一、座上忌想心思动脑筋。因为平时想不起的念头,一上座都想起来了,噢!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又该怎么做。这样不好!这样打坐没有用处。我们上座时要死心踏地,好比死掉了,死了还能管什么事情呢?家里事情,工作事情,都不管了。座上妄念翻出来,就把咒提起来,用咒来转化自己的念头。不是压念头,念头来了不压,不阻止,让它来,我就是不睬、不理,自然叫它化空,这就是转化。不是压制,压制是把念头压死,压到死水里去了,一个念头不起,死在那里,死水不藏龙,那样不能开悟。所以我们成道是要成、要起妙用的,不要压念,念头尽管来,不睬就是。

二、 不能求神通,一点不能求!求神通非但不能成佛,成魔倒是有份。因为心有所求就是执着,执着就是成魔的因素。我们心中空净如洗,一点不著,一点不执,一点不求,那才能真正的成佛,就是自心是佛,自性成佛。心空净,才能成佛,心不空净,不能成佛。所以成佛是在心,不在神通。外道也有神通,怎么他们成了外道呢?成了魔王呢?就是因为他们太执着了,心不空静。心真正空静了,什么也不可得,一法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这样才能成佛。所以说要开智慧成佛,不是发神通成佛。大家不要执着神通,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 吃饱了饭不能马上上座,对胃不好,要隔开一到一个半小时,才能打坐。

四、 心情不愉快、烦恼时,不要打坐,因这样压制了肝气不通,会生病。所以心情不愉快时,可以出外散散心,把不愉快的心情消化掉,再来打坐。

五、 尤其要注意的是夫妻同房的事情。因为夫妻同房伤害身体很厉害,打坐之后,不能马上夫妻同房,要隔开5-6小时;同样的,同房之后也不能马上打坐,须经过5-6个小时休息后再打坐,如果立刻打坐很容易生病!

六、 女人月经来不要紧,可以打坐,但是不能双盘,双盘容易造成血崩的危险,所以月经期要注意。怀孕时还可以继续打坐,但是四个月之后就不要盘腿坐了,可以躺着修;到八、九个月快要临盆时,就不要修了,可以躺在床上念六字大明咒,有观世音菩萨加持,对修法没有妨碍。

(编者按:根据印光大师《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文》开示,妇女临产疼痛难忍时,可出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心咒,不宜默念)

问:修法的地方要有佛像吗打坐面向何方为好

答:不一定,家里没有佛像也不要紧,方向也不一定,因为方方都有佛,佛不一定都在西方。

问:打坐什么时间好?

答:时间每个人可以自己安排,最好是在早上。因为刚睡了一夜,体力充足,坐起来有精神;如果晚上坐,一天工作疲劳,坐起来容易打瞌睡,所以还是早上坐最好。

问:先拜佛,后打坐,行吗?

答:那很好!先拜拜佛,提提神,把心清净下来,再来打坐,这样很好。

问:是不是念咒念到不想念时,就不念了?

答:不对,不想念,还是有妄想啊!要念到不能念时,念到咒念不出来时,自然就不念了。

问:身体不适应,还要打坐吗?

答:小小的不适应,还可以打坐。假如病得很厉害,不能打坐了,可以躺着修。年纪太大的人,坐着不行,也可以躺着修。

问:大小便时可以念咒吗会不会不恭敬呢

答:大小便可以念咒,但不要出声念,这样就不会不恭敬。

上座有八忌:

(1)忌风处坐,(2)忌饱后坐,饭后一个半小时为宜,(3)忌下座即解大小便,必须过十分钟后才可以解,(4)忌贪坐,一时高兴多坐,以后易退转,以每天一座,最多二座,每座一至二小时为宜,(5)忌大声持诵,免伤气,要金刚持(唇动无声,自己听见),(6)忌身体多动,必致腰疼,伸腰要慢,身体不必过于正直,(7)忌求见光见佛,(8)忌有幻象时执取生疑,如闻妙香妙音,生欢喜心等皆可致病。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这本书就如其封面上所写的那样,这是一本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问答,呼吸和禅定的解答占用本书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如果你对呼吸,禅定以及印度瑜伽想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1南师:你们太忙了,给名困住了。名气越来越大,演讲越来越多,消耗也越多。

人消耗的越多,接触面越广,知识也越渊博,越渊博消耗越厉害。

2南师:一个生命活着,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生理的,身体的;一个是精神的,思想的。

3南师:胎儿通过母亲的脐带得到营养,但是生命的成长,主要是“气”。“气”对胎儿来讲不是呼吸,释迦牟尼当年在印度用梵文讲的,但是后来印度没有保存,都在中国译的佛经里。这个“气”,刚才我们讲的呼吸的气,叫做“长养气”。但胎儿这个“气”,就不叫“长养气”,而叫“报气”,也叫“报身气”,是果报来的。中国道家把这个叫做“元气”,这个就不是呼吸的气了;胎儿在母胎中还没有呼吸。经过三十八个七天,最后一个气,使胎儿倒转,就出胎了。

医生剪断了脐带,挖出了嘴里的血块,外面的气从婴儿的鼻子进去了,婴儿“哇”的一声,呼出了生命的报气,鼻子吸进了气,就是“长养气”呼吸开始。

这个长养气进来、出去,进来、出去,没有停止;一直到最后一口气进来不出去了,或者一口气出去不再进来了,呼吸一停止,人就死亡了。所以我们讲这个气,风、喘、气、息,是存在于现有生命活着的这个阶段。

3南师:气必须达到止息以后,身体由病痛、障碍,才能恢复到绝对的健康。等于恢复到婴儿刚出娘胎时那样柔软,那样健康了,这时开始修禅定,才能进一步认识生命。

4南师:所谓空灵不是思想观念,是身体没有障碍了,没有苦,只有乐,后来舒服也没有,最后化成空。这个空的境界,是有光明的,在这个里头定久了,身体就会起变化。这一步很重要。

5南师:因中观果,果中求因。

6南师:人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无明。烦恼是无明来的,烦恼是果,无明是因。所以要明心见性,打破无明。无明破了以后,大智慧出现了,光明自在了。

无明破了,明相现前,等于电灯开关一打开,一切黑暗没有了。得道以后,智慧的光明呈现,昼夜长明,永远清明,乃至跳出了生死,没有无明乃至老死了,成就一切妙净相,所以叫净土。

7南师:阿弥陀佛身边站着两位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势至代表一个很大的势力、趋势,势头来的时候,好像瀑布一样,你挡不住的。怎么办?观世音,观自在,站在旁边观察、观照,自己不跟着它跑,这也是修行的道理。等那个大势过了,新的局面会出现。

8南师:现在东西方文化的结合,造成今天全世界的人类(不止中国人),只向钱看。而且都在凯恩斯的思想之下,消费刺激生产。要消费刺激生产,你的管理学也有得讲了,就是说你的管理学很重要,也都在这个阶段。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最好是天天打仗,打仗是最大的消费。

9南师:现在全世界的人类文明思想是四个东西在转,所谓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除此之外,产生不出来一个新的思想。

当全世界都沉醉在这个里头的时候,清醒的人没有办法讲话。所以我也不讲,他们问我一概不讲,没有办法,形势就像那个水流一样,挽不回。又如龙卷风来的时候,你拿个手来挡,那开玩笑,连自己的骨灰都被吹走了。要等龙卷风过了以后,慢慢来,只好如此。

10南师:孙悟空是思想意识,配合这条棒,打乱人间。要把孙悟空(意识)收服了,修道变成佛,就很难了。所以他的法名叫悟空,明白思想念头生灭无常,本来抓不住的,像水中捞月,所以他不再执著了。猪八戒代表欲望,贪吃贪色,能转过来就是修道的能量了,所以叫“悟能”。沙和尚挑行李,代表带着业障重担跟着走;他叫“悟净”,修行就是净化业障。白龙马代表气,驮着唐僧一路取经,唐僧代表本性,所以是师父,取经代表修行修道。

孙悟空对几个妖怪没有办法,有个妖怪住在无底洞,代表了人的食道、消化道、排泄系统,也代表了我们的欲望,永远填不满。

11南师:企业这个定义,以中文来讲,做一件事业,做一个工作,前途有无限的希望,对社会是有贡献的,而且是永久的,不是做了几十年就没有了,是一代一代相传,那个才叫企业。现在没有这个企业的观念,只要开个公司,做个生意,怎么去赚钱,就叫做企业,根本就是错误。所以没有真正的企业家。

12南师:中国文化什么叫商?走动的叫行商。坐下来开店,办工厂的叫“坐贾”,“贾”这个字念“股”;合起来就是“行商坐贾”。

13南师:现代的人企业都谈管理,最重要的是老板本身思想、人品、行为,先要管理起来。

14南师:第一流的家庭的孩子,受的是最差的教育,两个人都出去做事了,很有钱,把孩子交给保姆管,保姆程度都不够的。

15南师:在中国文化叫做人怀二心,思想里头两个心,他是来掏你!不是帮你做事的。是一边偷学东西,一边要高薪,学完了就跳槽,没有团结的心,这就是文化问题了。

16南师:所以我在国内现在提出读书无用论,教育也无用,改变不了人。而且,整个的世界将没有家庭制度、没有婚姻制度,男女不愿结婚了,大家交交朋友拉倒。像你们说的,“结婚是错误,生孩子是失误,离婚是大彻大悟,离婚再结婚是执迷不悟。”

17南师:现在由小孩读到大学,已经不讲学问了,只是拿学位来赚钱吃饭的。你说是一个标签,用得好,你就是有学问,一点就通,我想不出来。文凭学位是标签,真学问没有了,这是很严重的。

18南师:今天四个思想领导了全世界: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一个是美国人的凯恩斯消费刺激生产。

19南师:中阴身是对我们现有的生命而言,这个生命死后,还没有变成六道中另一个生命以前,中间存在的阶段是中阴身,也就是一个阴性的意生身。鬼是另一种生命,中阴身变鬼已经不叫中阴身,那叫鬼了。(按:六道是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

20问:鬼看见的空间与人看见的空间也不一样吧?

南师:不一样,一切生命像鱼、鸡、鸭、人,看这个空间,统统不一样。不但空间不一样,形象也不一样。所以中国农村来讲,牛眼睛那么大,它的视野像放大镜似的,它看我们人和外物比它还要大好几倍。鹅眼睛很小,它看东西也很小,所以我们人过来,它嘎嘎嘎要咬你,因为看到你比它小多了。俗话说狗眼看人低,你穿破旧衣服,它一定认为你是坏蛋就咬穿好衣服它就不咬。

不要说鬼,就是小孩子跟我们大人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时候他觉得时间蛮长的,他玩一下就累了,需要休息了,有时候他精神够了,玩一天也不累,感觉也都不一样。

21南师:东方的文化是向内走,西方文化是向外追求,其实两个是一体的。

22南师:道家有个数字很准确的,“百日筑基”,停止了男女关系,包括遗精、手*一切都没有了,要一百天打基础,跟呼吸配合。然后“十月怀胎”,就是十个月,由息到达认得那个业报之气了。之后“三年哺乳”,保养,对外界一切都脱离关系,等于胎儿生出来后,还要喂奶三年,把自己的定力功夫修养增大。然后,“九年面壁”,学达摩祖师那样,九年都在定中。

这样,就变成超越世间的圣人境界,就叫做神仙。我们算算账要多少年?十三年就成神仙了。

23南师:有关心物两方面,思想越多,生命本来的功能损失越多,要禅定才可以修回去。所以一定要修“息”,到达了以后回转来,念头完全清净了,恢复原来报身气,才慢慢有一点进入禅定的可能了。

24南师:我们要能够首先认识怎么变。如果知道了变,跟着变,那就差一点了,没有智慧了;如果宇宙万有人类所有的变化已经过去了,自己在那里埋怨,忧伤,再想办法补救,那就是普通人,也没有智慧了。

譬如我们等公共汽车,每人都想第一个上车坐前面的位子,有的人赶不上车,拼命骂汽车为什么不等我,气得不得了。第一流有智慧的人,算好时间车子一到,就先上去了;第二等人是和大家一起挤上车去;第三等人排在最后,上不了车,车子一开,后面臭气放出来,只好在那里骂。

如果我们知道了世界怎么变,诸位自己要准备好如何应变。

25南师:儒家的精神有四个字“中流砥柱”,先说这四个字,所谓“中流砥柱”,是说像黄河、长江那样大的洪流,那个水势是挡不住的。但是儒家的精神,硬要站在中间,要把它抵住,挡住洪水下流。

道家呢,不是这样的,道家认为这样没有用,你站在时代洪流的前面,想挡住是不可能的。你越提防,洪流力量越大,会把你冲垮。所以道家是四个字“因势利导”。因为时代的大洪流这样走,你站在中间挡是挡不住的;你只能计算它水流的速度,计算流到什么地方变弱了,再在那里轻轻引导趋势方向,才不会出事。

至于佛家的办法就不同了,反正开始奔流以后,随时在变,很快又开始另一个时空了。不论如何变易,最终一切都是没有,来去皆空。

26南师:人生活着有什么意思?我开玩笑地答复三句话,也不是玩笑,是真话,那就是:莫名其妙地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地死去。

听起来很消极,很像笑话,但是现象就是这样。

27南师:生命从入胎起,到住胎,父母的遗传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但是遗传的因素只占十分之三左右。而孩子的个性、思想是自己带来的,不是遗传的关系。甚至后天教育也只有十分之几,不是全部。所以同样一对父母生的两个三个孩子,每个都不同,双胞胎也不同。

28南师:人吃饱了饭,头脑就不想想事,想睡觉,因为我们饭吃饱了,胃里需要消化,血液集中到胃部活动,所以脑部的血减少,就疲劳了。

29南师: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这个意思是说,天地万物的生命,“芸芸”表示大地上的草木非常多,数不清,用来比方万物。草木的生命力在根根上。为什么生长那么快、那么多?因为根根吸收了天地间正的力量。根是什么?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忘记了这个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等于世界上人类拼命消耗能源,早一点消耗完就死亡了。

所以昨天讲到生命的来源,保持健康长寿,甚至想健康长寿,必须要学静。世界上每个宗教,学问家、哲学家甚至科学发明家,都是在静态里不知不觉发明东西。

所以静,是个很难得的东西。你看宇宙万物,譬如我们吃的水果、稻子、麦子、花木,是个静态的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个状态。

换句话说,生命的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所以我们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的生命,是静态的。

为什么我们白天忙碌,到夜里要睡觉呢?因为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不行的。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祷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宁静一会儿。再譬如人病了,必须要去医院,为什么呢?不是医院的医生药物把你治好,是靠自己休息过来的,药物只是一种帮助。所以说,很多很多的道理,都说明静态的重要。

30南师:为什么要学打坐?

打坐是学静态最好的一个根本的方法。

打坐,是修禅定的方法,禅定是宁静的深入,禅定的目的是开发智慧。譬如一杯水,乱搅动的时候,是看不清楚的,沉淀下来就看清楚了。打坐是口头称谓,实际叫坐禅,也叫正思维修,还有行禅、住禅、卧禅。打坐不一定照释迦牟尼佛一样盘腿打坐,全世界归纳起来打坐的姿势大概有九十多种。诸位没有注意到这门学问,你现在到印度去看,有人站着,伸出一只手三十年不动,那只手完全变成树一样。印度有很多人这样一个姿势站着,很多年不动。

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印度学瑜珈,中国学武功的,学到最高处,就要练静功了。这是介绍了静。打坐的姿势那么多,我们大家要修养要学静,最高的原理,不靠别的方法,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地观照观察自己。

刚才提到老子讲的,生命的根本是在宁静中恢复的。我可以告诉大家,静态到了极点,能知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事都知道。

但是有一个条件,是要真的在静的状态,那时所有的快乐痛苦,所有的感觉都忘了,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所以世界上讲先知啊,什么预知,什么神通,不是假的,都是真的,那是由静态来的。

但是真的能够静,有先知有神通的很少,多半是假的。世界上很多有预知能力、有神通的,我给他一个绰号,是“神通二号”,中国话叫“神经”,就是精神病状态。因为他没有真达到静的境界,达到真静,智慧开发了,如果学科学学哲学,求学问,统统不同了。因为生命的本来,原本就是与过去、现在、未来相通的。我昨天已经把这个原理告诉大家了,你们没有注意。

譬如你们都有做事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件复杂的事,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解决问题,那就是静态的作用。那个决定是静态来的,就是刚才讲的“确定心”。

所以你处理复杂困难的事,就要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越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就病。因为这个思想,这个意念很难使它静下来。

所以说这个心本来是静的,你就是不认识自己的静,那是非常大的错误。

不过话说回来,静有那么大的功效,但是我们修养的人,包括宗教家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物理、生理的作用,物理的世界是没有静的,都是动的,包括太阳、月亮。譬如我们看一座山,这个山有没有动?其实山在动,它在长大,有时候瘦有时候胖,它还移动,也都在呼吸。植物也是这样,都是动态,整个大地都在动。

但是真正动态的能源后面是静态。现在的大科学家知道一点,但也不敢肯定。我们所讲的静态,是把动态的拉长放慢,是相对来讲而已。

我们人为何静不下来?是物理生理作用。每个细胞、神经、心肝脾肺肾都有影响。

譬如肝不大健康的人,脾气很大,或者是很内向,或者非常悲观。这个情绪的影响使人静不下来。譬如肺部不好,胃部的东西多了,懒得用思想,尤其是“酒足饭饱”时,实际上那个是心里最动乱的时候,动乱得没办法,所以没有办法静下来。

31南师:“人生以什么为目的?”答案是“人生以人生为目的。”没有理由,毫无理由。

32南师:中国文化里的一句俗话,所谓“三教九流”。“三教”是儒、释、道三个宗教;“九流”是把职业分为九种:

一流皇帝二流官——第一等职业是做皇帝,二等是做官。三僧四道五流医——僧是喇嘛、和尚,是三流,道士四流,医属五流。

六工七匠八娼妓——六流是工人,七流是匠人,娼妓八流。

九流书生十乞丐——书生是九流,叫花子十流。

33南师:物质文明越发达,人类的欲望越提高;人类对于物质的欲望越提高,社会越乱,导致精神生活越空虚了。

关于禅定和呼吸的内容,因前后文字南师有系统的讲解并且内容篇幅较大所以在摘录时涉及此内容篇幅较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3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