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去大腿,小肚子,和臀部赘肉?

如何减去大腿,小肚子,和臀部赘肉?,第1张

你是否有小肚腩、大象腿、扁平臀的烦恼既想练腹又想练臀腿怎么办这几个动作既练腹部又练臀腿,坚持长期练习,不仅能恢复小蛮腰小细腿,同时,臀部也会变翘哦!

每个动作4-5组,每组不限次数,坚持20-30秒即可。组间休息30秒左右。一起来看看!

动作一

注意事项:腰部和地面要有一定的缝隙,但不要过度拱起,腹部收紧。运动过程中,两腿始终离开地面。两腿分开的幅度要大一些,使腹部有紧张的感觉。4-5组,每组坚持20-30秒。

动作二

注意事项:肘关节在肩关节的正下方,整个身体呈一条直线,双腿并拢。保持呼吸均匀,臀部往两边扭转。4-5组,每组坚持20-30秒。

动作三

注意事项:支撑的手和大腿与地面垂直,不要塌腰,腹部收紧。呼气手掌和膝盖相互靠近。吸气再伸直打开。每侧都要做2-3组,每组坚持20-30秒。

动作四

注意事项:手臂手掌,且与地面垂直。支撑的大腿与地面垂直。另一侧腿伸直,往身体两侧摆动。摆动过程,脚尖不要着地,始终抬离地面。每侧2-3组,每组坚持20-30秒。

动作五

注意事项:一侧脚支撑于地面,脚后跟距离臀部约一个拳头大小。一侧腿伸直,指向天花板方向。呼气臀部发力,将臀部抬离地面,直到胸部,胯部,膝盖呈一条直线。吸气下放。每侧臀腿练习2-3组,每组坚持20-30秒。

动作六

注意事项:侧卧在垫子上,上侧腿伸直,下侧腿屈膝。从侧面看,整个身体在一个平面上进行运动。呼气,上侧腿伸直上抬,吸气下放。每侧臀腿做2-3组,每组坚持20-30秒。

这就是既练腹又练臀的动作哦,每天练习一次。坚持一个月,腹部会变平,大腿变细,臀部变翘!

拍背是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四大护理技术之一,也叫 叩击排痰法。是通过叩击背部,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为了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通常需要病人家属或陪护人员经常给患者翻身、拍背。给患者翻身相对而言较简单,但拍背却是个“技术活”,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拍背方法,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功效,反倒会让患者感到痛苦,甚至有副作用。尤其是体弱的卧床老人,本身抵抗力较差,发生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容易向下蔓延至气管和肺部,痰多却无力咳出。此时,坚持拍背,帮助其排出痰液显得尤为重要。

拍背排痰适用于大量粘液和稠厚分泌物,呼吸功能降低或咳痰无力的病人,如长期卧床、活动障碍、营养缺乏及术后的患者。

大家都会拍背,但是真的都拍对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拍背的九大要点。

一、拍背前后的评估内容

1、拍背前后,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及适应证,确定有无禁忌证;

2、评估患者呼吸型态,听诊肺部呼吸音以确立痰液积聚部位;

3、了解病人及家属意愿、认知和执行能力;

4、评估痰液颜色、性状、量等。

二、叩击排痰法的六大禁忌症

1、不稳定的头颅/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叩击会加重脊髓神经的损害,所以不稳定的头颅/脊髓损伤禁忌拍背叩击。

2、肺栓塞

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病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卧床,床上活动时应避免突然坐起,转身及改变体位等。叩击会促进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危及生命。

3、大咳血、活动性出血

给予大咳血病人拍背叩击,可能会导致出血情况恶化,甚至出现血管破裂。

4、胸部骨折

胸骨骨折常因暴力直接作用于胸骨区或挤压所致,临床表现为胸骨肿胀、疼痛,可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叩击振动会增加病人的疼痛,甚至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5、多发肋骨骨折

叩击会导致尖锐的肋骨断端移动刺破胸膜,产生气胸、血胸、咯血等。

6、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是指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灾难性疾病。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碰撞、身体突然用力等改变体位,而导致血压波动,更不能进行胸背部叩击。

三、如何给患者正确拍背排痰?

1、让患者取适合体位

若患者精神尚可,可鼓励取坐位;若体力不支或意识模糊,也可让其取侧卧位,拍打一段时间后再帮助转换另一侧卧位。切忌让患者俯卧趴在床上拍背,这样会影响患者呼吸,也不利于痰液排出。

2、拍背的部位要准确

不能随意地在患者的后背乱拍一气。肩胛骨是人体明显的骨性标志,容易辨认,拍背时可选取肩胛骨下端以下3-5CM的部位为“底线”,然后从下至上,从背部两边向中间位置拍打。

3、拍背方法要正确

手掌合成杯状,拇指紧贴其余四指,腕关节不动,利用肩肘关节带动手掌,使手掌平稳着落( 该方法 所扣的空气较多,叩击力较均匀、稳定)。以40-50次/分的频率、力度均匀一致,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 每次10-15分钟。切勿以掌心或掌根部拍背。

拍叩时要衬着衣物,力度适中,以达到排痰效果,又不引起病人疼痛,叩击局部皮肤以不发红为宜。

4、患者咳嗽后注意其心律,观察有无缺氧,听呼吸音是否正常。如果心率增加20次/分,或出现喘息、缺氧等不适症状,应暂缓排痰,并予以吸氧。

5、注意事项

①叩击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应饭前30分或饭后2小时进行。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若痰多,可增加次数。

②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叩击,叩击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力量中等。

③若患者咳嗽反应弱,则在吸气后给予刺激—按压及横向滑动胸骨上窝的气管,以使咳嗽。

④ 避免在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时或进食前后进行拍背。

别小看拍背这个护理的“小动作”,除了可以通过振动肺部引起反射性咳嗽、把肺部积聚的痰液从小气管排到大气管、再排出体外,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王彦文每每感到身上这里酸、那里痛,可是向旁人诉苦或看医生的时候,却总是只能说出「好痛」,难以传达自己的疼痛感吗?其实,详细描述疼痛的感觉与状况,除了让旁人知道自己的痛苦以外,甚至也可能帮助医师进行诊断;尤其日本医师指出,有些类型的疼痛虽然不起眼,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疾病的风险,更需仰赖民众平时的观察,才能及早揪出病魔! 对于疼痛的描述方法 根据千叶大学附属医院综合诊疗科的生坂正臣医师表示:刺痛指的是病人能够明确指出疼痛点在哪里的痛,钝痛则是「这一带感觉痛痛的」之状况。譬如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的疼痛虽然激烈,但许多患者并无法正确地向医师指出疼痛的范围,所以这种疼痛跟真正的「刺痛」相比,反而应该归为「钝痛」。出现「钝痛」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内脏出了问题,所以「钝痛」更应该被医师注意到,但患者通常没有这个认知。 内脏出了问题时多半会影响到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因此自律神经会被影响,会有其他并非疼痛的症状出现,例如出冷汗、想吐、呕吐、有便意等情形,这些症状要是与钝痛一起出现,极可能是重大疾病发出的讯号。因此必须正确的跟医师描述。 就算是一般人身上常出现的腰痛与背痛,在经过检查后发现是骨骼疾病的情形并不罕见,尤其是中高年龄层更有「只感到大面积的钝痛,却觉得只是老毛病」的风险。所以如果这类疼痛持续不停,或是改变姿势就轻减、但换个姿势又再度开始疼,请就医向医师好好地描述状况。 各种重病会出现的疼痛与合并症状 日本的各科医师表示,以下的疼痛与同时出现的症状,极有可能是能夺取生命的重病,如果感到以下的情况,请立即就医: 如果忽然出现疼得像槌子打到头的疼痛:很可能是蜘蛛膜下出血。重点在蜘蛛膜下出血的患者有相当部分在剧烈头痛出现后疼痛会停止,因为蜘蛛膜下出血也可以是从小局部出血开始,如果平常有慢性头痛的患者忽然出现剧烈头痛、就算之后神智清醒疼痛停止,依然应该尽快到医院检查。 头痛又忽然对光线、声音、味道感到无法忍受,同时发烧:很可能是细菌性脊髓炎。虽然初期症状可能很像普通的感冒,但细菌性脊髓炎是严重的感染疾病,如果错过在初期治疗的时机可能致命。 跌倒的一个月后感到头痛、想吐、单侧身体麻痹:很可能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由于一般因为跌倒而伤到大脑多半在三个星期后才会出现症状,所以跌倒时撞到头的话,无论当时头有没有感觉疼痛,都请到医院让医师检查。 胸部感到被绑住般的疼痛、左肩与左手臂疼痛: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的状况有很多种类,许多患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胸口的疼痛不是普通疼痛。感到胸闷、背痛、左侧下巴疼痛、左手背疼痛与胸部疼痛超过十五分钟的话,请立即就医。 感到胸有压迫感、出冷汗、吸气时强烈胸痛:很可能是肺栓塞。肺栓塞就是新闻中常提到的「经济舱症候群」,在2016年日本的熊本大地震后,有许多避难者仅因为长时间坐在自家车里,便引发了肺栓塞。一旦感到上述症状后,肺栓塞的恶化速度可以很快,并且致命,因此感到这些不舒服时请尽快就医。 王彦文每每感到身上这里酸、那里痛,可是向旁人诉苦或看医生的时候,却总是只能说出「好痛」,难以传达自己的疼痛感吗?其实,详细描述疼痛的感觉与状况,除了让旁人知道自己的痛苦以外,甚至也可能帮助医师进行诊断;尤其日本医师指出,有些类型的疼痛虽然不起眼,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疾病的风险,更需仰赖民众平时的观察,才能及早揪出病魔! 对于疼痛的描述方法 根据千叶大学附属医院综合诊疗科的生坂正臣医师表示:刺痛指的是病人能够明确指出疼痛点在哪里的痛,钝痛则是「这一带感觉痛痛的」之状况。譬如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的疼痛虽然激烈,但许多患者并无法正确地向医师指出疼痛的范围,所以这种疼痛跟真正的「刺痛」相比,反而应该归为「钝痛」。出现「钝痛」的大部分疾病都是内脏出了问题,所以「钝痛」更应该被医师注意到,但患者通常没有这个认知。 内脏出了问题时多半会影响到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因此自律神经会被影响,会有其他并非疼痛的症状出现,例如出冷汗、想吐、呕吐、有便意等情形,这些症状要是与钝痛一起出现,极可能是重大疾病发出的讯号。因此必须正确的跟医师描述。 就算是一般人身上常出现的腰痛与背痛,在经过检查后发现是骨骼疾病的情形并不罕见,尤其是中高年龄层更有「只感到大面积的钝痛,却觉得只是老毛病」的风险。所以如果这类疼痛持续不停,或是改变姿势就轻减、但换个姿势又再度开始疼,请就医向医师好好地描述状况。 各种重病会出现的疼痛与合并症状 日本的各科医师表示,以下的疼痛与同时出现的症状,极有可能是能夺取生命的重病,如果感到以下的情况,请立即就医: 如果忽然出现疼得像槌子打到头的疼痛:很可能是蜘蛛膜下出血。重点在蜘蛛膜下出血的患者有相当部分在剧烈头痛出现后疼痛会停止,因为蜘蛛膜下出血也可以是从小局部出血开始,如果平常有慢性头痛的患者忽然出现剧烈头痛、就算之后神智清醒疼痛停止,依然应该尽快到医院检查。 头痛又忽然对光线、声音、味道感到无法忍受,同时发烧:很可能是细菌性脊髓炎。虽然初期症状可能很像普通的感冒,但细菌性脊髓炎是严重的感染疾病,如果错过在初期治疗的时机可能致命。 跌倒的一个月后感到头痛、想吐、单侧身体麻痹:很可能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由于一般因为跌倒而伤到大脑多半在三个星期后才会出现症状,所以跌倒时撞到头的话,无论当时头有没有感觉疼痛,都请到医院让医师检查。 胸部感到被绑住般的疼痛、左肩与左手臂疼痛: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的状况有很多种类,许多患者根本没有注意到胸口的疼痛不是普通疼痛。感到胸闷、背痛、左侧下巴疼痛、左手背疼痛与胸部疼痛超过十五分钟的话,请立即就医。 感到胸有压迫感、出冷汗、吸气时强烈胸痛:很可能是肺栓塞。肺栓塞就是新闻中常提到的「经济舱症候群」,在2016年日本的熊本大地震后,有许多避难者仅因为长时间坐在自家车里,便引发了肺栓塞。一旦感到上述症状后,肺栓塞的恶化速度可以很快,并且致命,因此感到这些不舒服时请尽快就医。 强烈剧痛从胸部转至背部:很可能是胸部大动脉剥离。这种重症在感到疼痛后的24小时内有七成的患者死亡,疼痛通常会持续30分钟至2~3小时。如果这种从胸部转至背部、并且越疼越往下方移的疼痛出现,为了珍贵的生命,请立即就医。 感到肚子肿胀后、从腹部疼到背部:很可能是腹部大动脉瘤破裂。罹患这种重症的患者不一定能在第一次受诊的医疗机关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是腰痛在医师治疗后更加严重、而且腹部肿胀的地方用手触摸感到是圆圆的触感,并且有着随着脉搏跳动的感觉的话,请立即就医。 单侧手脚发麻同时腰痛:很可能是神经系统受到压迫。能够压迫到神经的身体状况非常多样化,由于经过医师诊断出确切的成因、在48小时内接受手术的话会恢复得更彻底,因此感到如此的疼痛组合时,请就医。 肚脐处的疼痛转至右下腹疼痛:很可能是再拖就变成腹膜炎的急性虫垂炎。尽管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性质很像盲肠的部位发炎了,但虫垂炎一旦严重恶化很容易变成腹膜炎,要是引发败血能够致命。原在肚脐处的疼痛转到右下腹去痛的话,通常都是快变成腹膜炎的情形,所以请不要犹豫立即就医。 用餐后8~24小时感到剧烈腹痛、想吐、发烧:很可能是急性胰脏炎或肠阻塞。急性胰脏炎是因为自身体内的消化激素破坏自己的胰脏所产生的疾病。在吃过东西后,经过一定时间忽然感到剧烈腹痛且想吐的话,就有可能是急性胰脏炎。而肠阻塞的起因如果是肠子打结的话,放著不管肠子可能坏死,因此需要医生进行紧急手术。所以感到上述用餐后腹痛、想吐、发烧时,请尽快就医。 医师问诊时判断疼痛的方法 日本龟田综合医院的综合内科主任八重樫牧人医师认为,向民众介绍医师们在问诊时都会遵循的疼痛问诊口诀能带来帮助,大家事先明白了这口诀的每个意思,在生病时便更能正确地向医师描述疼痛。 OPQRST疼痛问诊口诀 O(Onset)甚么时候开始痛 P(Provocative/Palliative)做了甚么后疼痛会增强或减弱 Q(Quantity/Quality)把最痛设为10,现在感到的疼痛为几 R(Region/Radiation)甚么地方感到疼痛 S(Associated symptom)疼痛以外有甚么其他的症状(出冷汗、想吐、发烧、感到晕眩、感到颤抖、胃不舒服、下痢拉肚子等) T(Time course)疼痛的状况(整天都痛、有时痛有时不痛、疼痛越来越强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70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