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病可以拔罐吗?身体没毛病能拔火罐吗?

没病可以拔罐吗?身体没毛病能拔火罐吗?,第1张

拔罐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中医保健项目!能治疗身体不少疾病。有人困惑了,身体没毛病能拔火罐吗?关于,没病可以拔罐吗?身体没毛病能拔火罐吗?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没病可以拔罐吗

没病可以拔罐。拔罐有保健和医疗的效果,并不是有病才拔,后背排罐,特别是顺夹脊,督脉和经络排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强身健体的功效。而对风症、痛症、寒症效果特别好。经常拔八大健康穴百会、大椎、内关、合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可起到通奇经八脉的作用。需要注意拔火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否则令毛孔收缩染风邪,还有拔罐一次大概5至十五分钟,根据不同体质的人而定,拔罐后喝一杯温开水。

身体没毛病能拔火罐吗

身体没什么病痛,偶尔拔一下火罐也是可以的,但女性需要注意避免经期,不要在皮肤破损的地方拔。一般建议在腰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的第一第二侧线上,这个在中医认为,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风寒感冒通常由此而入,寒邪湿邪也是经常由此侵犯人体,因此,在这个部位拔罐,会感觉很舒服。不要太长时间。

身体没毛病拔火罐好吗

没有病拔罐子是有很多好处的。因为拔罐有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因此,无病也可以拔罐的。

四种情况不宜去拔火罐

1反复作用于一处皮肤,有可能会引起长期皮肤淤血,诱发感染的可能。

2患有出血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炎症或皮肤溃疡的患者,不宜进行拔罐,否则可加重原有病情。

3拔罐后不宜马上洗澡;由于刚拔完罐,毛孔及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这时候非常脆弱,洗澡的话容易着凉感冒。

4孕妇、月经期女性不宜拔火罐,孕妇可引发先兆早产的可能。

罐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1竹罐 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竹罐的优点是取材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2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凸出,状如瓷鼓,底平,口径大小不一,口径小者较短,口径大者略长。这种罐的优点是吸力大,但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 3玻璃罐 是在陶制罐的基础上,改用玻璃加工而成,其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其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其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4抽气罐 即用青霉素、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的抽气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这种罐亦易破碎。 拔罐法-拔罐方法 拔罐的方法多种,可分为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等。 (一)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具体作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 用镊子夹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比较安全,是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 将乙醇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这种方法吸附力强,但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落下很容易烫伤皮肤,故宜在侧面横拔。 3.贴棉法 取棉花一小方块,略浸乙醇,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用火柴点燃后,将罐子迅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拔住。这种方法须注意棉花浸乙醇不宜过多,否则燃烧乙醇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4.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和不易传热的物体,如小瓶盖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乙醇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这种方法吸附力也较强。 5.滴酒法 在火罐内滴人95%乙醇1—3滴,翻倒之使其均匀地布于罐壁,然后点火燃着,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须注意滴人乙醇要适量,如过少不易燃着,若过多往往滴下会灼伤皮肤。 (二)煮罐法 此法一般是先用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1—2分钟,然后用镊子夹住罐底,颠倒提出水面,甩出水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煮罐时放人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三)抽气法 此法是将罐紧扣在穴位上,将注射器从橡皮塞刺人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部位上。 以上各种方法,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施术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拔罐法-拔罐法的应用 临床应用拔罐法时,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常见的拔罐法有以下6种: (一)留罐 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二)走罐 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火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三)闪罐 采用闪火法将罐拔住后,又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四)留针拔罐 此法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拔针。 (五)刺血拔罐 此法又称刺络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 (六)药罐 此法是指先在抽气罐内盛贮一定的药液,一般为罐子的1/2左右,药物常用生姜、辣椒液、两面针酊、风湿酒等,或根据需要配制,然后按抽气罐作法抽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上。

采纳哦

中医的一种疗法,又称“拔罐疗法”.“拔管子”或“吸筒”。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火罐有竹制.玻璃制等多种,本法在民部很常用,多与针刺配合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主要用于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腹痛及哮喘等症。

拔火罐时,可根据部位选用大小合适,边缘厚而光滑.底部宽大呈半圆形的玻璃陶磁罐。先将火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罐的部位,涂以少许凡士林,将蘸有洒精的棉花用镊子或夹子夹住点燃,伸入罐内;几秒钟后迅速抽出,随即将罐子扣在患处,由于罐内空气被热驱逐成真空负压可把皮肤牢牢吸住,拔15 ̄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与皮肤脱开。

拔火罐时,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孕妇的腰.腹部不能拔罐,心脏部位.乳头.毛发部位.患有皮肤病的地方也不宜采用此法

家庭使用此法,可以玻璃罐头瓶代替,但应事先检查瓶口是否有毛刺,以免刺伤皮肤。拔火罐一般常用闪火法和投火法。闪火法是将燃着的火具,如酒精棉球等在罐内晃一下,旋即将火罐扣在病变部位;投火法则是将火具投在罐内,然后把罐扣在病变部位。一般来说,闪火发较为安全,更适宜家庭使用。使用时要掌握好“火候”,罐内温度过低不起作用;温度过高,会拔起水疱。还应注意使用酒精棉球或其他易燃火具时,要严防酒精棉球等掉落,烧坏衣被或灼伤皮肤。如果使用“走罐”法,可在罐口涂些油性物质,增加润滑性,以利推动;如果此时火罐在皮肤上吸的很紧,不要硬推,否则会损伤皮肤。拔火罐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起罐时,可用手指在火罐口的边缘,将皮肤压下,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便可自行脱落。

拔火罐虽说是一种“简、便、廉、验”的家庭保健方法,但使用初期还是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保健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0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