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炮塔内一门 20 毫米Ho-5机炮
5x 127 毫米 一式机枪,包括机头一挺,机尾两挺,机身两侧各一挺
炸弹舱内可携带2,359磅炸弹,特攻型可携带6000磅炸药
三菱 Ki-67 “飞龙”轰炸机是日本帝国陆军航空队在二战期间所使用的一种双引擎轰炸机。由于该机从日本皇纪2604年(1944年)开始进入现役,因此也被称为“四式重型轰炸机”,而盟军则称其为“Peggy”。
日本陆军航空队从1941年开始寻求中岛 Ki-49 “吞龙”轰炸机的后继机型。军方的要求是,新的轰炸机必须拥有不亚于战斗机的高速度和机动性。Ki-67的开发由三菱公司的(Ozawa Kyonosuke)工程师负责,盟军在1944年10月于台湾附近首次遇到这种飞机。
Ki-67具备了日本飞机缺乏的自封油箱和装甲。这些特征再加上两台1900马力的18缸星型空冷发动机使得“飞龙”成了太平洋战场上最不容易被击落的日本轰炸机。得益于发动机的强劲马力,“飞龙”可以在弹舱内携带2359磅的炸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设计思路的不同,最然被称为重型轰炸机,但该机的载弹量甚至不如美国的中型轰炸机(B-25可以携带6000磅炸弹,B-26则是4000磅,就连被视作攻击机的A-20也能够挂载2000磅炸弹)。除了拥有极好的抗打击能力外,Ki-67能够在高速俯冲(速度接近400英里/小时)中仍然保留极好的操纵性,持续爬升能力也出类拔萃,更不用说那“不亚于战斗机”的机动性了。无论是盘旋角速度,最小盘旋半径和低速下的盘旋性能等决定飞机机动性的硬指标都超过了一般的双发飞机。实际上,由于该机的机动性能是如此出众,日本人甚至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了Ki-109 “靖国”双引擎重型截击机。在二战的最后阶段,日本帝国海军同样决定在该机的基础上开发出装备雷达的Q2M1 “大洋”反潜飞机以对抗十分活跃的美国潜艇部队。
“飞龙”背部的旋转炮塔内安装了一门20毫米机炮,加上机头一挺127毫米机枪,腰部两侧各一挺127毫米机枪,以及机尾的两挺127毫米机枪,使得该机拥有很强的防御火力。尤其是背部的20毫米炮,,美国方面直到引进B-29后才开始在轰炸机上使用这一口径的自卫武器。
除了可以用来进行水平轰炸外,Ki-67还可以在机身下挂载一枚800公斤鱼雷对敌舰实施鱼雷攻击。当美国第三舰队开始对台湾和琉球群岛发起攻击时,Ki-67作为日均最犀利的反击武器之一第一次出现在盟军眼中。其后,“飞龙”又陆续出现在冲绳,中国大陆,并准备作为日军义烈空降部队的一部分,参与攻击塞班,提尼安和关岛上驻有B-29的机场。为了执行这种任务,日本对Ki-67 I型飞机做了特别的改造,包括在机身下按照三十度倾斜角安装了三门由飞行员遥控发射的20毫米火炮,并在飞机尾部安装了一门20毫米火炮,机身两侧和背部的炮塔内换成了132毫米机枪,并在机身内加装了更多的燃料。尽管这样,由于飞往美军机场的路途遥远,义号作战仍可以说是一种有去无回的自杀性任务。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日军还在Ki-67的基础上发展了专用的特攻型用于参加神风特工。(资料来源于原富岳特攻部队成员Lt Sgt Seiji Moriyama,据说他曾目击到将Ki-67挂上两枚800公斤炸弹转换成 Ki-67 改 特攻飞机参与冲绳作战)
到战争结束时为止,日本共生产了767架“飞龙”,但也有资料称,包括Ki-67改和特攻型在内只生产了698架而已。
图—22M轰炸机是由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可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绰号“逆火”。第一架原型机于1970年开始试飞,随后又制造了12架与生产型,从1975年开始用于飞行试验·系统测试·静力实验,并作为武器试验平台进行评价。图—22M生产型于1974年交付于军队使用,1975年初,远程航空兵已组成两个图—22M中队。图—22M有三种型别:“逆火”A(图—22M1)初始型“逆火”B(图—22M2)生产型`“逆火”C(图—22M3)先进远程轰炸机海上型。 “逆火”装备了具有路上和海上下视能力的远距探测雷达`轰炸导航雷达`SRZO—2敌我识别器`“警笛”3全面警戒雷达`机炮用火控雷达`多普勒导航和计算系统及仪表着陆系统等。 图—22M“逆火”轰炸机装备了两台NK—144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力推力196千牛。“逆火”C配有两台NK—321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2226千牛。 就这些了。
长度:69英尺4英寸(2108m)
执行任务
翼展:102英尺(3100m)
机高:20英尺6英寸(623m)
最大速度:每小时287英里(462公里)
巡航速度:每小时200英里(322公里)
升限:19,000英尺(5,793米)
航程:载弹7,000磅(3,178公斤)时2,530英里(4,072公里)
动力装置:四台罗尔斯·罗依斯“梅林”20、22或24发动机,单台功率1280马力
载弹量:内部弹舱载弹22000磅。后期型号可运载单颗8000磅(3632公斤)、12000磅(5448公斤)或22000磅(9988公斤)高爆炸弹用于执行特殊任务。
自卫武器:机头炮塔安装两挺0303英寸口径布朗宁机枪,机身背部炮塔安装两挺0303英寸口径布朗宁机枪,机尾炮塔安装四挺0303英寸口径布朗宁机枪。早期型号在机腹炮塔安装有一挺0303英寸口径布朗宁机枪。
外形特征:厚蒙皮硬壳式机身,机身上部蒙皮经过加固。机头、机尾和后机身上部安装有自卫机枪炮塔。双垂直尾翼安装在较低的水平尾翼两端。主起落架可回收到内侧引擎舱的后部。
世界最伟大的明星轰炸机
二战中,军事武器较先进的要数德国,日本了,整个欧洲都被德国用“闪电战术”打得非常惨了,就连在海岛的国家——英国,也能逃过被轰炸的命运,英国差点就要被德国灭掉了,不过英国打造的一款轰炸机让德军恐惧了起来,轰炸机就是二战中最伟大的明星轰炸机—兰开斯特式轰炸机。
轰炸机作为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的主战机种,创下了无数的记录,它的作战能力可以说是全英国最强的,雄居英国之首。击落了敌军战机几十万辆,在当时几乎没有那款战机可以达到,所用的弹量占了皇家空军战时总投弹量的三分之二,是当时全英国当之无愧的轰炸机的第一名。
“兰开斯特”凭借它所使用的性能优异的“梅林”发动机和相当实用的大弹舱以及丰富多样的作战模式,博得了军事行家的好评。作为战时英国最大的战略轰炸机,以夜间空袭为主要作战手段,几乎包揽了全部重要的战役、战斗任务,以意外少的损失,赢得了巨大战果,为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这款轰炸机的设计也是相当的别致,采用常规布局的“兰开斯特”飞机具有一副长长的梯形悬臂中单机翼,四台发动机均安置在这相对较厚的机翼上,近矩形断面的机身前部,是一个集中了空勤人员的驾驶舱,机身下部为宽大的炸弹舱,椭圆形双垂尾和可收放后三点起落架则与当时流行的重轰炸机毫无二致。
另外“兰开斯特”硕大的弹舱内可灵活选挂形形色色的炸弹,除250磅常规炸弹外,还可半裸悬挂更大型号的各式巨型炸弹,用于对特殊目标的打击。作为自卫武器,它的基本装备是机枪,后机身背部和机尾分别设FN5、FN50和FN20型动力炮塔,各炮塔安装“白朗宁”77毫米机枪2-4挺,在1943 年 5 月“兰开斯特”担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攻击行动。
被委以重任,果然,不负众望,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在5 月 16 至 17 日夜间,第 617 轰炸机中队的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执行了代号为“惩罚行动”的飞行任务——攻击德国工业中心周围的水坝,进而衰减德国的军事工业生产。
“炸坝行动”,就如它后来所闻名的那样,要求使用新设计的圆柱形炸弹,投弹飞机必须在超低空以精确的速度飞行,才能保证圆柱炸弹在水面上弹跳,并沿着水坝大墙下降到大坝底部爆炸,在谢菲尔德和曼彻斯特的山谷与水库上空连续飞行训练后,超低空飞行演练达到纯熟状态。
同时“跳跃炸弹”也装配完毕,直到这个时候各机组才知道飞行训练的目的是用来攻击德国水坝,而在这之前,很多机组成员都认为用这种轰炸方式攻击普通目标简直是异想天开。在飞行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款轰炸机让将敌人打得无力还手,在后来的战役中,这款轰炸机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扭转了战局,让英国最后都没有被德国拿下,还反击了回去,赢得最后的胜利。
苏—17是从苏—7改装而来的新一代超音速攻击机,成为70-80年代前苏联及华约国家主要的攻击机机型,发展改型多,1967年7月首次在展览中亮相,70年代初服役,参加过第四次中东战争。
苏—17的出口型叫苏—20及苏—22。苏—17试飞于60年代末,1971年开始装配前苏联海军与空军,后还向原东德、匈牙利、埃及、利比利、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秘鲁等十几个国家出口。
苏—17有一个比苏—7粗大的机身,机身背部拥有高大的脊舱,用于容纳更多燃油与设备。机头仍采用机头进气口,但中心锥体放大,内可装测距仪、全向警戒雷达等火控电子设备,两根皮托管装在机头上方。颇有特色的外翼段可变后掠机翼为中单翼形,外翼后掠范围为28-62度,武器挂架共有8个,其中2个专挂副油箱,其余6个可挂总计4000千克的各类对地攻击武器(如火箭发射巢、240毫米大直径火箭弹、减速炸弹、AS-7黑牛空对导弹等),机翼根部内装2门30毫米HP-30机炮,各带弹70发,全机外形相当矫健威武。苏—17的绰号仍为“装配匠”。
苏—17改型主要有:
苏—17“装配匠”B 原型机。除外翼段可变后掠角外,与苏—7差别不大,但起落性能改善。
苏—17“装配匠”C、苏—17“装配匠”D、苏—17“装配匠”E、苏—17“装配匠”F、苏—17“装配匠”G、苏—17“装配匠”K 后期改型,1984年被西方确认,背脊上有小的令却空气进口。
苏—20 苏—17的出口型,设备从简,发动机不更改,曾售与阿尔及利亚、捷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亚、波兰。
苏—22“装配匠”F
苏—22“装配匠”G
苏—22“装配匠”J
变后掠翼战斗机的颠峰之战
1969 年 9 月 1 日,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Moammar EL Gadhafi)上校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Idris)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卡扎菲上台后,走亲苏路线,当即逐出西方势力,利美关系紧张。1981 年,卡扎菲宣布北纬 32 度 30 分线以南为“死亡线”,里根政府随即派出一支特混舰队前往锡德拉湾,寻机教训卡扎菲。
1981 年 8 月 19 日,两国战机于锡德拉湾(Sidra)第一次交火,利比亚飞机向越线的美机发射导弹,美机未被击中,也没有还击。19 日早晨,正在巡逻的两架 F-14A 雷达截获了两架从的黎波里(Tripoli)附近空军基地(前美国惠勒斯 Wheelus 空军基地)起飞的 Su-22 战斗机。这两架 F-14A 隶属 VF-41 中队,呼号快鹰 102,飞行员克利曼(Harry "Hank" Cleeman)中校,雷达截获官文莱特(David Venlet)少尉和快鹰 107,飞行员穆津斯基(Larrry "Music" Muczynski)上尉,雷达截获官安德森(Jim "Amos" Anderson)中尉。两架 F-14 以疏散队形飞行进入战斗,利比亚飞机先开火,但 AA-2 环礁失去目标。随后克利曼使用 AIM-9 击中利比亚僚机,飞行员跳伞,随后穆津斯基击落长机。这是 F-14 的第一个实战战绩,也成为首次可变翼战斗机之间的空战。
1981年8月18日,一支庞大的舰队开进地中海。这个由16艘各种舰船编队的舰队,有两艘航空母舰,一只为“尼米兹”号,另一只为“福莱斯特”号。他们很快开到距利比亚海岸只有140公里的锡德拉湾海湾边缘,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例行”性导弹演习。
负责这次演习的指挥官是美海军第六舰队的詹姆斯。塞维斯海军少将。他心里很清楚,这次演习实际上是对利比亚的一次事先准备的武力威慑。
美军“演习”的区域呈不规则形状,约有3200平方海里,逐步深入到锡德拉湾内。“演习”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烦。利比亚起飞了35批次飞机,其中72架次飞入演习区。但这些飞机全部受到从“尼米兹”和“福莱斯特”两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机拦截。双方虽然没有发生冲突,但利比亚飞机发出可见信号,使其知道已进人危险区。美舰队则暂停发射导弹,直到利比亚飞机离开演习区。整个白天,美国舰队的演习都受到骚扰。
第二天,演习“照常”进行。早晨7。15分左右,利比亚4架飞机又来舰队上空活动,受到拦截后飞走了。之后,两架美国F14式战斗机从“尼米兹”号甲板滑起,升人60(米高空巡逻。长机飞行员是克利曼中校,僚机飞行员是穆津斯基上尉。起飞不久,“尼米兹”号接到这两个飞行员的报告,发现两架苏一22式战斗轰炸机。詹姆斯。塞维斯少将意识到这次情况异乎寻常,因为这是被发现的唯一的一批该型号飞机。他随即命令正一14战斗机作好战斗准备。
根据舰队的指令,两架F一14战斗机转向正南,以3200米的疏散队形飞行,随即发现两架苏一22战斗机以150米的间隔向东北方向飞来。克利曼逐渐接近利比亚的飞机,作了一个向左叨度的滚转,然后准备左转弯180度,以便采取与利比亚的飞机相同的航向与之编队飞行。
为了占领主动位置,克利曼飞到了利比亚苏一22战斗机长机前上方150米处,两机相距300米。这时利比亚长机的翼下火光一闪,突然发射了一枚“环礁”式热寻导弹。这枚导弹显然发射过早,而且利比亚长机在发射导弹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进人有利的射击位置。两名美国飞行员同时惊叫了一声,不约而同地打开加力向左急转弯摆脱。导弹从美军飞机肚子底下飞了过去。真是好险!
这时,两名美国飞行员意识到报复的机会来到了。克利曼眼见着穆津斯基进人利比亚长机后方,他自己就去追踪利比亚僚机。只见苏一22战斗机僚机猛然左右摆脱,随即开始爬高。克利曼穷追不舍,两次超过苏一22战斗机的飞行航迹,终于转弯回来进人这架苏一22战斗机尾后。利比亚的僚机一见情况不妙,急忙迎着太阳方向爬高。此时,克利曼已进入了最有利的发射位置,但他害怕导弹去追踪太阳,没有发射。直到利比亚的僚机已经脱离太阳方向,耳机里发出导弹对准目标的信号,到达1200米的距离时,克利曼才猛然开火,一枚“响尾蛇”导弹击中了苏一22战斗机的尾部。利比亚僚机飞行员感到飞机猛烈震动,知道已被导弹击中,立即按下跳伞按钮,弹出机舱。
克利曼把这一战果立即报告给穆津斯基。穆津斯基得知这一消息,精神更加振奋。此时,他正左转弯进入了利比亚长机的内侧,已在其后上方改平,向北飞行了一段距离。利比亚的长机开始左转弯爬高,随后又改右转弯摆脱。于是,穆津斯基紧紧咬住利比亚长机,距离保持在800米之内。他立即乘利比亚长机未及再作转弯之际也发射了一枚“响尾蛇”导弹。这枚导弹打得非常准。正好击中苏一22战斗机的尾喷管,飞机的整个尾部被轰没了,翻滚着向下坠去。
是容克87型“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Ju 87俯冲轰炸机)和He111中型轰炸机。
Ju 87俯冲轰炸机(德语:Junkers Ju 87)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空军投入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一般通称“斯图卡”(Stuka),取自俯冲轰炸机的德文写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缩写,由容克斯公司研制。
Ju 87俯冲轰炸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它那双弯曲的鸥翼型机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独有低沉的尖啸声。它于二战初期德国所发动的闪电战中取得非常大的战果,1940年后德国在非洲战场及东部战线大量投入这种轰炸机,尤其在东线战场,更发挥出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这种轰炸机不但给予地面目标大力的打击,其独有的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尖啸声,亦为地面的士兵给予心理上的恫吓,加强攻击的效果。这种机型为德国空军广泛的使用,由1935年开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He111是1936年开始生产的中型轰炸机,生产初期为掩人耳目,将该机作为民用运输机生产。He111(HEINKELHe111)1932年,根据德国陆军兵器局研制开发新型旅客/轰炸“二用机”的指示(为扩军备战打掩护),亨克尔飞机公司在杰克弗里德·瓦尔塔兄弟(双胞胎)的主持下,开始设计He111飞机,1935年2月24日原型机试飞成功。不久,纳粹政权终于赤裸裸地抛出了“重整军备宣言”,军火工业开始加速发展。
作为一种高速轻型飞机,He111在总体布局上全盘继承了He70型单发客机优异的气动外形,设计者刻意追求最完善的空气动力特性,采用流线形机身和翼根后缘凹陷的椭圆平面形机翼及尾翼,一对水冷活塞发动机对称安装在悬臂上反下单翼上。由于翼梁通过机身地板,给炸弹舱的设置带来不便。于是只得在大梁之间安排两列共8只炸弹箱,各垂直吊挂一颗不超过250千克重的SC2500型或4颗50千克的SC50型炸弹。早期的He111有一个透明的投弹手机头舱和一个常规的机身上部驾驶舱,后期型干脆将投弹手及其他空勤人员集中安置在机头一个全透明的流线形机头座舱内,机身背部不再有突出舱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