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贴敷位置及功效

三伏贴贴敷位置及功效,第1张

      冬病夏治"三伏贴"我们听得很多,也有不少人贴过,但是很多人搞不懂具体是贴在哪个位置和穴位,有些人甚至认为随便贴在背部就可以的,其实不然。在一年之中最为炎热“三伏”期间,利用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毛孔扩大的有利时机,进行穴位贴敷,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分泌、增强体质、祛除寒邪,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达到祛病、防病、养生的功效。属冬病夏治。 

因为三伏贴是通过中药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因此,准确的穴位贴药是十分重要的,贴药不同的位置和穴位,防治的疾病不一样。

三伏贴贴的位置和穴位:

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此穴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主治疾病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4、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5、膏盲穴: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此穴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肺痨等。

治疗原理:     

(1)方药作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的发散走窜,借助腧穴,透入肌肤,凭借诸穴部位对药物进行吸收,     

(2)经络腧穴作用: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3)节气作用:“热在三伏”,在三伏天应用贴敷疗法,机制体现“春夏养阳”,充实人体真元之气,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以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获得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经专家组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治疗作用: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比如三伏贴 配方中所用的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适应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5、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

6、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孕妇,一岁以下的婴儿,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发烧患者,咽喉发炎者及短时间敷贴就会大量起水泡者,并不适合三九天穴位敷贴疗法。

一代宗师倪海厦给全国百姓的一封信,教大家如何治各种感冒,方剂非常可靠,可保存在手机中。最后倪海厦谈到女孩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治疗。通过看相,他看到一女已离婚,并对其乳癌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手术的危害,值得收藏和学习。感冒病,照症状开方,比去医院治疗好,因为西医和错误的温病派中医治不好感冒,还会加重病情,温病学派中医使用的银花,连翘,板兰根是刷牙漱口的药!

真正正统中医学在治疗感冒时,最常使用的处方我帮大家归纳一下,让大家都好记,也都会使用。中医治疗感冒是依据不同的感冒症状来开立处方,不是依据西医区分为那类病毒来开方子的。

1  桂枝汤 : 处方内容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红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这个处方使用的最多,民众如果在服用第一碗汤药后,感冒症状就好了,就不需要去服用第二碗,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病人会迅速恢复过来,使用此方时要注意病人的感冒症状,当你发现感冒病人有出汗同时全身肌肉痛,不喜欢被风吹到身体,加上一点发烧又没有胃口时,你就可以按照我说的比例来抓药服用,在服用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如果病人的胃口恢复,就代表病已经完全好了。

2    麻黄汤 : 处方内容是:麻黄5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三碗水然后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时服用,这个处方是专门治疗一种特殊的感冒,主要症状是非常怕冷,身体关节疼痛,发烧,没有汗,这个感冒症状多发生于冬天寒冷时,但是也有时会发生在夏天,大家只要记住一点,只要出现这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有心脏病的记录,就不可以服用它,其他的都可以服用。

3  葛根汤 :处方内容是:葛根15克,麻黄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到微汗出来,此方多用于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时,这是因为病人是在发汗时得到的感冒,主要症状是后项强痛,头痛又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等,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

4  大青龙汤 :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浊痰,病人自觉体外怕冷体内很热,体表没有出汗,有身体疼痛现象,口渴又没有胃口,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大青龙汤是我国千年来专门用来治疗瘟疫之类的传染病时所使用的最有效处方,近来发生所谓的禽流感,就是大青龙汤证,民众一旦发现得到此病而当你们当地的西医与中医都宣布无法治疗时,大家就可以使用此方来保命。

5    小青龙汤 : 处方内容是:麻黄10克,白芍10克,乾姜5克,细辛5克,桂枝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服用后会得汗出来,此方主要的感冒症状是发烧,咳嗽吐清白痰,病人自觉身体里面非常冷,体表没有出汗,也有身体疼痛现象,没有口渴也没有胃口,喉咙中时常觉得痒痒的想咳嗽,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块如拳大的冷块区,此时就可以服用这个处方,服用后身体会出汗,之后高烧就会退去,咳嗽就会好转。

6    小柴胡汤 : 处方内容是:柴胡15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生姜二片,大枣十枚,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这时就可以服用此方,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女子在月经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时,无论你其他感冒症状是如何不同,请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复过来,千万不要去吃其他处方,如果你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你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与服用方法不变。

            大家在使用上方治疗感冒的同时,请注意一点就是当你服药后的第二天中午时,你感到肚子很饿,这就是证据,证明了你的感冒完全已经好了,如果第二天中午病人仍然没有胃口,就必须继续吃药直到好为止,上面的六剂处方是我国用之千年的经典之方,使用至今仍然不需要更改内容,而且效果是一剂就知,药物又非常廉价,人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同时又是真正可以将感冒治好的处方,西洋人至今仍然连个感冒都无法治好,所以西医差中医有千年以上的距离, 以上这六贴药物才是真正的中医学所在,而你们现在周围的中医都是温病派中医,这些中医不是真正正统的中医,所以跟西医一样都无法治疗感冒,而上面处方中我开的麻黄,桂枝等等,对你们这里的中医来说是非常之恐惧,他们一生都未使用过这些药物,而这就是他们之所以无法治病的原因所在,因此当你拿这药单去药房抓药时,如果药房刁难你,这不足为奇,因为你们那边从未有一位中医敢如此开药的,请大家安心使用,我保证绝对是效果迅速,又完全无副作用,请大家将此篇论文到处去贴,同时如果有湖南乡亲看到这篇时,请将这篇列印出来,分送给亲友们!

小儿退热贴是一种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栽培基质做成的部分外用商品,什么叫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呢?就是这种原材料里边能够吸收贮藏许多的水份,经皮给药便是根据肌肤的吸收来服药,就好像大家日常日常生活中用的护肤品便是经皮吸收的。发热时体温升高,人体验觉得到不舒适,而一样微生物还会受到影响,就不容易越来越那样活跃性,因此发烧是身体解决外部影响的一种自救体制。因而,当孩子发烧时只需精神好无不适,发高烧并没有超出一定的程度(一般不超过385℃),适当提升饮用水、认真观察就ok了。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而且伴随有显著不适感能用乙酰氨基酚或是布洛芬颗粒来减轻发烫产生的不适合。并且有一些退烧贴里边还有香薄荷、樟脑、桉叶油等药物成分,这种成份让部分皮肤感觉凉爽,但不是真的具有减温的功效。也有一部分小孩对退烧贴也有皮肤过敏的状况,肌肤周边起红疹,破溃、瘙痒给孩子造成比较严重不适。孩子感冒咳嗽了,用推拿按摩膏药贴的确比打针吃药效果明显,这一效果明显,不仅仅是指那时候孩子感冒咳嗽好的快

反而是没有用药的副作用,并且少儿推拿是依据对小孩四诊法收集的病况,依据不一样的病况,采用不一样的实际操作技巧而求做到经络疏通、调合血气、均衡阳阴、推动人体当然抗病性工作能力的方式。咳嗽有痰,小儿推拿治疗时,会辩证孩子是风寒咳嗽、风寒感冒、暑湿感冒等采用不一样的论治,用不一样的实际操作技巧。如果是风寒咳嗽论治是补虚、袪风、祛寒;风寒感冒则是散风、清热解毒、补虚的方式。发烧感冒有不一样的发病原因,要辩证归类。夹热,夹寒,病在哪儿一经,体质好或是体质虚

亚急性或是漫性,治疗方式全是不一样的。随意弄个膏贴上,是不一定合理的。但即便不对,不良反应都是不大的。发烧感冒考虑到上呼吸道感染,给身体受凉有关系,感冒可以贴感冒贴有效的,感冒期间必须多喝温开水,留意饮食清淡为主导,发烧感冒还可以用蒜头,蒜头,生姜片煮开水喝治感冒,发烧感冒尽可能人体不可以着凉,也不能吃凉性食物,一般发烧感冒必须坚持不懈医治会渐渐地转好

感冒贴贴哪里效果最好?

感冒贴贴在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效果比较好,最好听一下医生的建议。

感冒贴医治则是一种中医学式治疗法,是一种中药材保健产品,尽管中医学相对性药物而言功效比较慢,但对其人体的副作用影响是较为小的。

感冒贴是如今中医学内病外治的一种合理方式。其操作方法是运用中药材方剂,后把药破碎成极细粉末状后制成便捷的膏贴在肚脐眼上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 也称之为脐疗。

肚脐眼汉方医药学别称神厥,坐落于"任脉"经脉上,是人体与身心健康的管理中心,也是精力精神及青春年少漂亮的源泉!肚脐眼受寒症容易感冒:它是一种来源于中医药学的叫法,但是也不是没有依据的,脐在胚胎发育过程全过程中为腹腔最终合闭处,外皮质层超薄,皮下组织无人体脂肪组织。皮肤和肌肉筋膜、腹膜后立即相接。脐下腹膜后还含有丰富多彩的静脉网,表浅和腹腔浅静脉、胸腔壁静脉相符合,浅层和腹腔左右静脉相接,腹下主动脉支系也根据肚脐,因而对外部温度的转变较为比较敏感,温度强烈的转变会导致抵抗能力的降低,因而肚脐眼过多受凉确实容易感冒。

贴大椎穴、太阳穴位置治小儿感冒贴

大椎穴:俯伏或正坐低下头,于第七颈椎正下方的凹隙处。

太阳穴位置:头部侧边,眉头和上眼睑正中间向后一横

常见问题:每日最好是贴8-12个钟头上下,建议用温开水清理,让皮肤舒爽几个小时后再贴,防止皮肤黏贴处产生皮肤过敏。请将商品放到少年儿童不容易触碰的地区。外敷,沿空缺撕掉包装袋子,撕去疑胶防护膜,立即贴到前额或太阳穴位置,危重症贴上大椎穴。每贴可持续应用12钟头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133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