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为何只有司马懿能笑到最后

三国曹操手下有哪些知名文臣武将?为何只有司马懿能笑到最后,第1张

实际上,三国时期曹操身边从来不缺能人异士,曹操招揽人才的方式也最为开放。曹操奉行唯才是举,这对于天下才子来说都是一生难得入仕的机会。所以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竞争十分激烈,大家能熟知的哪些人物也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才能留在曹操身边。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曹操身边究竟是有哪些著名的将领、谋臣,这些人中也有一位超过曹操的人,他就是司马懿。

曹操手下文臣武将大盘点:

五子良将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八 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其他武将有:典韦、许褚、庞德、李典、文钦等数十人。一等谋臣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后期)。二等谋臣有:华歆、钟鹞、满宠、毛玠、贾逵、杨修、辛毗、王桀、张既、郭淮等三十几人。其他谋臣有:袁涣、张范、陈琳、王昶等五十几位。这其中能制衡司马懿的不在少数,至少武将中的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等;文臣中的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等,都是可以制衡司马懿的人。可为何最终只有司马懿脱颖而出,成为曹魏最大的权臣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曹丕及曹叡对这支优秀人才队伍的使用了。

曹丕上位后的形势:

曹丕的能力照比曹操相差得应该不是一点半点,主席评价曹丕说“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在政治上也平庸……”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曹丕的文治武功确实比不上其父曹操。他继位之前,曾发生与弟弟曹植争位的事,并因此在这两兄弟身边还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互相以对方为政敌。再加上曹丕的心胸远不如曹操宽广,所以他对当初支持曹植的人都不会重用。除了争夺储位使曹魏内部人才分化,还有一些因为其他原因,所以,到曹丕继位时,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力量已大不如曹操时期。

曹操给曹丕留下的能独当一面的武将:

在能制衡司马懿的人中,武将大概有:张辽(169年-222年)、徐晃(-227年)、夏侯惇(-220年)、夏侯渊(-219年)、曹仁(168-223年)、曹纯(170年-210年)、曹洪(-232年)、曹休(-228年)、夏侯尚(-226年)、曹真(—231年),文臣本文不暂不作分析。武将中在220年曹操病逝前就牺牲的有:夏侯惇、夏侯渊、曹纯等几位。

被曹丕善待重用的武将:

经过上面的排除,曹丕继位时剩下的能独当一面的武将只剩下:张辽、徐晃、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这几位。下面就来看看曹丕和曹叡对这几位大将的任用情况。

东吴克星张辽:

张辽比司马懿大10岁,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之一,曹丕继任张辽为前将军,驻防合肥。221年,再拜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并为张辽建造屋舍,优待其母,甚至连当年追随张辽冲击孙权帅旗的一些步卒都全部被封为虎贲。可见,张辽是曹丕继位后最为重用的武将之一,可惜,到222年时,张辽便在曹丕伐吴的战争中病逝,享年只有53岁。可以说,张辽多年来一直都是曹魏对付东吴的名将,是孙权最为忌惮的曹魏大将,曹丕重用张辽与其当时打算对付东吴有很大关系,从这一点看,曹丕还是有一些用人眼光的。

老将徐晃:

徐晃是曹丕比较重视的武将,他继位后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不久后又封为阳平侯。220年,徐晃在上庸打败蜀汉守将刘封,后又与曹仁攻克了东吴镇守襄阳的部将陈邵。222年,在伐吴战争中徐晃归属于上军大将军曹真统领,此战中魏军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到226年,曹丕去世后,徐晃与司马懿曾受命到襄阳迎战东吴诸葛瑾,此战徐晃立功,被增食邑二百,共计享受食邑三千一百户。可见,徐晃也是能制衡司马懿的一员武将,当时,司马懿并没有多少独当一面的机会,可惜他活不过司马懿,比司马懿早牺牲了整整24年,到227年就病逝了。

曹家重臣曹仁:

曹仁比司马懿大11岁,也是曹丕非常重视的自家大将,他拜曹仁为车骑将军,令其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食邑达到三千五百户。后来,曹仁屯驻于宛城,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期间曹仁奉命讨伐了叛将郑甘,移屯于临颍,迁为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后接替张辽还屯于合肥。222年曹丕伐吴时,曹仁是中路大军的主将。不幸的是,在此战中,曹仁吃了败仗,败退不久,便逝世了,享年56岁。曹仁是曹魏独当一面的大将,他在驰骋沙场的时候,还轮不到司马懿,可惜他也过早病逝。

曹家千里驹曹休:

曹休是曹操族子,生年未载,应该与187年出生的曹丕差不多,但应该比司马懿小,被曹操誉为“千里驹”。曹休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曾任命其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负责抵御孙权。222年,曹丕南征时,曹休是东路大军的主将,率领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将从东线出兵伐吴,曹休比较幸运,是三路大军中唯一取胜的一路。回军后,曹休被拜为扬州牧,驻扎在东南边境防御东吴。226年,曹丕去世时,专门托孤于曹休、陈群、曹真、司马懿辅政曹叡。曹叡继位后,迁曹休为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后在与东吴的交战中,险些全军覆没,战败后曹叡虽未责备他,但他自己很惭恨。228年曹休背部痈发,不久就病逝了。曹休应该是曹家后期比较优秀的武将,可惜他也活不过司马懿。

曹家最后的希望曹真:

曹真是曹操养子,生年也未记载,应该比曹丕还小,所以比司马懿也要小,他是曹丕非常重视的武将。曹丕继位后先封曹真为镇西将军,后又升任其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曹丕死后,曹真也是受托孤的辅政重臣之一。曹叡继位后,进曹真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可见,曹休、曹真无疑是制衡司马懿的最重要力量。曹真掌权后,曾力挫诸葛亮的北伐行动。曹休病逝后,曹真接任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231年,曹真不幸病逝,使曹家丧失了最有能力制衡司马懿的武将。

被曹丕弃用的武将:

曹洪是曹操从弟,属于老牌名将。曹洪是被曹丕弃用的大将之一,曹丕继位封曹洪为骠骑将军,都阳侯。222年曹丕南征东吴时,并未任用曹洪。到226年时,曹丕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牵累曹洪,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后经群臣及卞太后的求情,曹洪才被免死,出狱后被免为庶人。曹丕之所以这样对待曹洪,主要是因为曹洪早年间曾拒绝借钱给年少的曹丕,因此遭曹丕怀恨,可见曹丕心胸确实狭隘。曹叡继位后,虽启用曹洪为后将军,但其锐气早已不复当年,到232年曹洪就逝世了。

被曹丕折磨的夏侯尚: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也是比较有才能的武将,本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开始比较受曹丕重视,但在224年,曹丕因为夏侯尚宠幸爱妾而疏远正妻曹氏之女,而派人绞杀了夏侯尚的爱妾,这令夏侯尚悲伤欲绝,曹丕知道后更加生气,但并未惩治其本人。仅一年后,夏侯尚便病重,到226年,夏侯尚病逝。曹丕虽然对夏侯尚并未惩治,但也没有太重用他。

另外能支撑曹家基业,制衡司马懿的还有曹彰、于禁等将,但他们都被曹丕害死了。所以,司马懿的冒头真是天意,有能力制衡他的人一个接一个自动消失,为其掌权创造了好机会。恐怕曹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培养的这些大将最后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目录 1 拼音 2 疾病科属 3 疾病概述 4 诊断要点 5 辨证分析 6 辨证论治 61 风热邪毒外袭 62 邪热传里,脾胃热盛 63 其他疗法 附: 1 治疗咽喉痈的穴位 1 拼音

yān hóu yōng

2 疾病科属

咽喉科

3 疾病概述

咽喉痈是指发生于咽喉间及其邻近部位的痈疮的总称,又称猛疽、咽喉生疮,也即是咽喉及颈深部的脓肿。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因而名称各异。生于喉关的叫喉关肩,或骑关痈,相当于西医的扁桃体周围脓肿;生于喉底的叫里喉痈,相当于西医的咽后壁脓肿;生于颔下的叫颔下痈,相当于西医的咽旁脓肿;生于会厌者,称下喉痈,又称会厌痈,相当于会厌脓肿。临床上,以喉关痈为多见。本病发展迅速,每致咽喉肿塞,影响呼吸,是耳鼻喉科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严重的疾病。

4 诊断要点

l、以咽部疼痛剧烈,张口困难,吞咽不利,言谈不爽,高热恶寒,精神疲乏,便秘溲赤,脉数,舌红,苔黄腻为主要症状,但因痈肿所在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

(1)喉关痈:咽喉疼痛偏于一侧,吞咽困难,口涎外溢,语言含糊,张口困难,汤水易从鼻中流出,因局部疼痛,颈部不敢伸直而倾向于病侧。

(2)里喉痈:多发生于小儿,起病急,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呛咳或拒食,口涎外溢,言语不清,甚则呼吸困难,可发生窒息危证。若为痨瘵继发之里喉痈,属冷喉痈,发病较慢,患者常午后潮热,盗汗,干咳或咳唾痰血,消瘦,倦怠乏力,咽喉梗阻感,吞咽不便。

(3)颔下痈:咽部及颈部疼痛甚剧,吞咽困难,牙关紧闭。

(4)下喉痈:起病迅速,突然感到喉痛,并很快发展为喉部剧痛,吞咽障碍,纳食困难,自觉有硬物梗于喉中,痰涎增多而不易咽下,发声不扬,如口内含物,甚者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痰鸣气喘。

2、检查可见局部红肿高突。

(1)喉关痈:见一侧喉关、喉核红肿明显,蒂丁被挤向对侧,喉核也被挤向内前或内后方。患侧下额角有臖核,压痛。

(2)里喉痈:见喉底一侧红肿突起,患侧咽壁也红肿,颈部常有臖核。

(3)额下痈:见患侧下颔部肿胀压痛,喉核及该侧咽壁被推向咽腔中央,喉核无红肿,悬雍垂多呈水肿,颈项肿胀有臖核。

(4)下喉痈:咽部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轻微潮红。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红肿,红肿高突如半球状,有痰涎潴积于会厌两侧。

3、各种喉痈要注意与风热乳蛾、急喉瘖相鉴别。各种喉痈在初起阶段往往与风热乳蛾相似,但风热乳蛾病变在喉核,初起即见喉核红肿,继则见黄白色腐物自喉核小窝处排出,覆盖于喉核表面,甚或形成假膜,且常双侧发病。此与喉痈发于喉核之外,于肌膜下局限肿起者不同,一般喉痈之表面并无假膜覆盖。若风热乳蛾并发喉关痈者,则可见单侧喉核周围肿胀明亮,喉核被推向喉关中线部位,病起叁四日后,于喉核之前上方隆肿高突,触之有波动感,以注射器穿刺可抽得脓液。颔下痈、下喉痈可令患者声音改变,此与急喉瘖易于混淆。但急喉瘖声嘶重而喉痛轻,咳声如犬吠,检查见喉部粘膜红肿,声带肿胀如圆柱状。而下喉痈者会厌红肿如半球状,颔下痈可见一侧咽壁肿胀,且患侧颔下肿胀压痛,并有臖核肿痛,此与急喉瘖大不相同。

5 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肺胃素有积热,又被风热邪毒侵袭,外邪引动肺胃积热,内外热毒搏结,上蒸于咽喉,致气血凝滞,热毒壅聚作肿,热灼血肉,以致腐坏成痈。咽部肿塞,则张口困难,吞咽难下。喉关为饮食、呼吸之孔道,上通颃颡,汤食不能咽下,势必反逆于颃颡而从鼻孔流出。里喉痈位于喉底,下喉痈位于会厌,容易阻碍气机,兼之热伤津液,煎炼成痰,痰涎壅盛,则痰鸣气促,甚者发生窒息。喉痈咽喉疼痛剧烈,故病人言语、饮食均感困难。初起外邪犯肺卫,故可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若邪热壅盛与胃腑之热互结,则高热,头痛,口焮热,口干口臭;热结于下,则大便秘结,小便黄,苔黄厚,脉数有力;喉痈肿胀甚者,气道受阻,兼之痰涎壅盛,故有痰鸣气急、呼吸因难等症状,汗出如油,烦躁不安,唇青面黑,脉微欲绝是阴阳离决之危象。喉痈辨证中要注意有脓无脓。若脓肿散漫,可用压舌板轻触患处,坚硬者,脓未成;如红肿光亮,高突,四周红晕紧束,按之软者,是为脓已成。脓未成之时痛觉散漫,脓已成则痛觉集中,且有跳痛之感。辨别脓之成与否,对指导治疗有很大的意义。总的治疗方法,初起邪在表,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里热壅盛,脓在蕴酿之中,宜清热解毒,利膈消肿;脓成者则宜清热解毒,活血排脓。脓成之后,应立即放脓,使邪毒尽快清除。

6 辨证论治 61 风热邪毒外袭

证见

咽喉疼痛逐渐加剧,张口困难,吞咽不利,言语含糊,患处红肿高突,全身症见头痛,发热,恶寒,体倦。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l、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处方: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赤芍15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牛黄上清丸,口服,每次 l—2丸,每日2次。

62 邪热传里,脾胃热盛

证见

咽喉疼痛剧烈,张口困难,吞咽困难,频频唾液,语声含糊,饮水反呛,患处红肿高突。全身症见高热,头痛剧烈,口气焮热,口臭,胸闷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洪数有力。

治法

清热解毒,利膈消肿。

方药

l、主方:清咽利膈汤(朱翔宇《经验喉科紫珍集》)加减处方:金银花1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山栀子15克,连翘15克,玄参1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生大黄10克(后下),桃仁10克。水煎服。若脓已成者,加皂角刺15克,白芷10克。痰涎壅盛者,加僵蚕12克、胆南星15克。若热入营血,扰乱心神,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谓语者,宜加水牛角60克(先煎)、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

2、中成药(1)黄连上清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l—2次。(2)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2丸,每日2—3次;片剂每次2—4片,每日2—3次。(3)六神丸,口服,每次l岁1粒,2岁2粒,3岁3—4粒,4—8岁5—6粒,9—15岁8—9粒,成人服10粒,每日3次。外治法l、吹药

2、含漱

3、含服用双料喉风散,西瓜霜等吹患部,每日6—7次。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药液含嗽。可含服清金开音丸、铁笛丸、草珊瑚含片等。可选用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清开灵

4、超声雾化喷喉

5、外敷

6、放脓注射液等喷喉,每次用药液4毫升,每日2次。颔下部红肿,可用双柏散、如意金黄散外敷,或用木芙蓉叶60克、红糖6克,捣烂外敷。(1)在脓肿最高处,消毒后用叁棱针刺破,轻压排出脓液,或用吸痰机将脓液抽吸干净。(2)可用空注射器和长穿刺针头,针头从痈肿顶端最高处刺入,抽吸脓液,务使脓液抽尽。若一次抽吸不尽,可根据情况第二天再行穿刺抽脓。(3)切开排脓,也为常用之法。

63 其他疗法

1、针灸治疗

(1)针刺少商、商阳穴出血,以泄热毒。

(2)痈肿未成脓时,用叁棱针于局部肌膜浅刺5—6次,使其出血,以泄热消肿止痛。

(3)咽喉肿痈甚者,针刺合谷、内庭、太冲穴,用泻法,每日1次。

2、饮食疗法

(1)冬瓜苡米汤:冬瓜200—400克,苡米30—50克,煎汤代茶,可加糖或盐调味,每日或隔日1次。

(2)咸鸭蛋蠔豉粥:每次用咸鸭蛋两只,蠔豉60—100克,大米适量,加水煮粥服食。

(3)豆腐石膏汤:每次用生石膏约50克,豆腐约2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煲两小时以上,然后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

(4)白糖煮葛粉:每次用葛粉30—50克,白砂糖适量,加水煮成稠糊状服食。

3、擒拿法适用于咽喉痈,咽喉肿塞,汤水难入者。

(1)单侧擒拿法:操作时嘱病人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举,术者则应立于病人举手之正侧面。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小指扣住腕部,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髃穴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施术时,可嘱第叁者立于病人前面,将汤药或半流质等缓缓灌下。此时,咽喉疼痛明显减轻,能吞咽。此法可连续使用。

(2)双侧擒拿法: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任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伎患者胁肋,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开始用力。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助及背部压紧。要叁方面同时使用气力,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劲,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预先制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

4、预防调护

(1)宜选用易于进食和消化的食物。禁食燥热及干硬食物。

(2)内服药物宜待凉服用。

(3)小儿患者的检查及治疗要有充分的准备,预防痈肿溃破,脓液溢出,堵塞气道。

(4)注意口腔清洁,每日含漱5—7次,尤其吃东西后必须清洁口腔。

(5)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时机,袖脓或切开排脓。

(6)屡次发作的“喉关痈”,应择期进行扁桃体摘除术。

治疗咽喉痈的穴位 水天

膈膜痉挛。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备急千金要

水门

膈膜痉挛。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备急千金要

水突

润喉开音。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咽喉痈肿,呼吸短气,喘息不通,水突主之。《备急千金要

少吉

痛,臂麻,手颤,小指不用,项强,喉痹,扁桃体炎,咽炎,舌卷,昏迷急救,中风昏迷,鼻衄,癫疾,瘛疭,

小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风门 41 风门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风门穴的定位 47 风门穴的取法 48 风门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风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风门穴主治病症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风门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风门穴研究进展 4151 对肺功能的影响 4152 治疗鼻炎 4153 治疗咳嗽 4154 治疗支气管哮喘 5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风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风门 1 拼音

fēng mén

2 英文参考

Fēngmén BL12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风门:1经穴名;2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

4 经穴名·风门

穴位 风门 汉语拼音 Fengmen 罗马拼音 Fengmen 美国英译名 Windy Door 各

号 中国 BL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V12 富耶氏 V12 德国 B12 英国 B12 美国 BI12

风门为经穴名(Fēngmén BL12)[1]。出《针灸甲乙经》。亦称风门热府,别名热府[2]。属足太阳膀胱经[1]。风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1]。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发热,头痛,咳嗽,哮喘,胸背彻痛,痈疽发背,伤风感冒,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破伤风,背部痈疽,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风门穴常用灸法可预防一切外感病证[3]。

41 风门穴的别名

风门热府、热府(《针灸甲乙经》),左为风门、右为热府(《循经考穴编》)。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43 穴名解

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1]。

风,为六*之一;门,人所出入处为门。穴属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是足太阳经、督脉之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医经理解·穴名解》谓:“凡胸中之风热,皆于此泻之。”《广雅·释言》:“风,气也。”故风并不单指风之邪气而言。穴在肺俞之上方,为肺气出入之所必由。用治风邪外感、上气咳逆诸病,有双重意义。风门穴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4]

44 特异性

风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之交会穴。

45 所属部位

背部[5]

46 风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6][2]。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俯伏或俯卧取穴[1]。

风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风门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7 风门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快速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风门穴[7]。

48 风门穴穴位解剖

风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同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臂丛发出,由肩胛提肌前缘,经该肌和菱形肌的深面,沿肩胛骨的内侧缘下降,几达该骨下角,分支支配大、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针经上述结构后,可深至第二肋间结构,其胸腔相参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所以要掌握针刺的深度。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2、第3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2和第3胸神经后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2]。

49 风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门穴具有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功效。

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

风门穴有疏散风寒、清热调肺之功,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头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本穴与督脉之陶道相近,陶道喻其旋转也。凡物体转动,则必生风。风生则大气清凉,正合本穴能治诸般热证之意。本穴内应肺体,为呼吸气息出纳之道路,如旧式风匣前后风门,养生家所称之“橐龠”也。[4]

410 风门穴主治病症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发热,头痛,咳嗽,哮喘,胸背彻痛,痈疽发背,伤风感冒,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破伤风,背部痈疽,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8]。

风门穴主治  发热,头痛;咳嗽,哮喘;项强,胸背痛[3]。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2]。

风门穴主治胸肺及项背部等疾患:如伤风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等[1]。

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等[1]。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百日咳;

2 外科系统疾病:破伤风,背部痈疽,胸膜炎;

3 其它:感冒,荨麻疹,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斜刺03~05寸[2]。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8][3],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3]。

注意:本穴不能向前或向内直刺或深刺,以免刺伤肺脏,引起气胸[3]。

4112 灸法

可灸[1][8][3]。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风门穴常用灸法可预防一切外感病证[3]。

412 风门穴的配伍

风门配肩井、支沟,有舒筋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

风门配合谷、外关,有解表清热的作用,主治发热、咳嗽。

风门配肺俞、大椎,治哮喘[3]。

风门配尺泽、合谷,治感冒[3]。

风门配丰隆、天突,治咳嗽、气喘[3]。

风门配曲池、血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风门配曲池、风池、外关、血海、足三里,治荨麻疹[3]。

413 特效

用中指指腹按压风门穴,每次左右各按揉1~3分钟,可有效治疗各种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7]。

4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风劳呕吐,多嚏,鼻鼽出清涕,伤寒头项痛,目瞑,胸中热,卧不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风门二穴,一名热府……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

《针灸聚英》:风劳呕吐,伤寒头项强,目瞑,胸中热。

《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

《针灸大成》:主上气喘气。

415 风门穴研究进展 4151 对肺功能的影响

针刺风门可调整肺的通气量,但发生效应较迟,需连续针刺1周,如获得效应,即使停针,仍可持续一定的时间[3]。

4152 治疗鼻炎

针挑风门治疗慢性鼻炎46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3]。

4153 治疗咳嗽

针刺风门加拔罐治疗顽固性咳嗽62例。取风门、肺俞、膈俞、天突、膻中,背部腧穴向脊柱方向进针12寸;天突、膻中常规操作,针后加拔火罐,留罐5~1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58例,占935%;显效4例,占65%,全部有效[3]。

4154 治疗支气管哮喘

取风门、大杼,用化脓灸法治疗220例,有较好疗效。

5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风门

不知诸位留意过没有,史书上记载有不少人都是疽发背而死。疽[jū]在新华字典上解释是:中医指一种毒疮,局部肿胀坚硬,皮肤颜色不变。疽发背简单说就是背上长了一个疮。

疽发背而死在今时今日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一描述在古代书籍中并不鲜见。尤其是主人公境遇不好,不得志,祸事上身的时候,就会疽发背而死。

第一个疽发背而死被记载下来的是《史记》中的范增。

范增是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一方的谋士,素有“亚父”之名。《鸿门宴》中范增有非常精彩的一段话“吾令人望其(刘邦)气,皆五彩,此天子气也。”范增能料到刘邦头顶有天子之气,却一点儿也没有想到日后自己会疽发背而亡。

公元前204年初,楚军切断汉军粮道,刘邦困于荥[ xíng ]阳(今河南省荥阳市)。刘被迫向项羽求和,范增言该利用此机会急攻荥阳一举歼灭汉军。刘邦谋臣陈平抓住项羽自大且多疑的性格,使用离间计让项王认为范增与汉有私情。项羽果然猜疑范增。范增愈急切希望项王攻下荥阳,项羽只是不信,不肯听。

范增听说项王猜疑他,不禁又惊又气,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乞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可以说范增是死于忧愤交加。眼看着战机一次次白白浪费,眼瞧着一心辅佐的良主竟错信他言猜疑自己,范增心中焉能好过?索性求去解千愁,谁又料得到底是忧愤伤了心,不到彭城就因为背上长了疮而死。

在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代名将宗泽操劳忧郁,因病而终。宗泽是南宋军事名将,因反对朝廷“议和”被派遣去形势十分凶险的磁州(今河北磁县)。南宋朝廷成立后,宗泽指挥手下们一次次击退金兵,获得“宗爷爷”威名。在坚守开封的同时,宗泽力求宋高宗回銮开封,收复失地。但均被奸臣所阻挠。

《宋史》中记载“宗泽上书皇上回到京城二十余次,每为潜善等所阻挠”。眼看收复失地无望,宗泽忧愤成疾,于背上生疽。宗泽常慨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能诱发背上长疽的因素很多,古代医学家也对此作了探讨:元人杨清叟在《仙传外科集验方》亦言其源有五:一是天行时气;二是七情内郁;三是体虚外感;四是身热搏于风冷;五是食炙煿[bó]、饮法酒、服丹石等热毒。也就是说,天气、情绪、体质及饮食等均可能诱发此病。

从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之死来看,他们背疽而死,都存在忧愤之甚,气郁成病的情况,情绪上波动很大,造成情志内伤而离世。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个人长期心情抑郁难解,悲愤交加又怎么能有健康体魄呢?

古代人均寿命短,人言七十古来稀。古代经济水平、医疗卫生水平都非常差,经常会把小毛病拖成要命的大病而死亡。况且古代大多数人没有天天洗澡的条件,不太勤洗澡换洗被褥,一旦脓包感染溃烂,又没有抗生素消炎药,只能任由其发展,就成为致命的恶疾了。

同时在古代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权势转移中,很多著名人物死于此病其实不足为奇,他们在政治上受打击后,心情沮丧导致抵抗力下降。疽发背只是一个引子,本来要不了命的疮疖化脓,这时却引起败血症进而一命呜呼。

当史学家们不厌其烦地写疽发背而死,往往并非仅为“实录”,而是别有洞天。疽发背而死已经有了特定的意味。这一疾病折射的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势或斗争失败,已经超出了疾病的范畴。

对!人参入阴,大黄入阳。阴金阳金之别而已!不懂阴阳者徒增分别而已!大道至简,医简而良懂么?女人们说吃西洋参睡觉香,让我买说就是吃不好也吃不坏!开始吃我就困,越吃越困她们说正常,一个参快吃完了人上午起不来了要午后人才有点力!

上午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感觉骨头都撑不住身子!取钱去看病往外吐钱的时间我都没力气站着!中医说我本来阴虚还补阴有力才怪,西洋参也不是人人都能补得,现在我是不敢瞎吃了。

人参是上品,是很好的滋补药,但人参也有偏性,只有对症下药,控制好药量,人参才能治病。如果你没有症状,盲目服用就有毒副作用,过多大剂量服用可以危及生命。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等。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

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用药禁忌有脾胃虚寒、气血虚弱、阴疽、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妇禁服。大多数人不害怕人参,但人参过多服能死人;大黄药性猛,一般人拒之千里,殊不知有些病非大黄不可。所以用药要听专业人士的,不要自己做主。

是药就有三分毒,中医讲究的是对症用药,中医学是一门全面透㩍学课,学中医的人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常用药有就有四五百种每种药的药性药理必须清楚各位药亲互相配合有各自不同的治病理论,反正补药也好泻药也罢无病不要乱吃药。无病之人别乱补,有病之人及时诊。没病的人别过度保养自己,太过反而对身体不好,有病的人要及时去找专业医生就诊,别乱买神仙药保健药。

人参有人参的优势, 大黄有大黄的长处, 而中医, 绝不会只看到人参的长处,而忽视了大黄优点。 辨证施治,并从整体上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这是中医所特有的素质需求。古云,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其理则是虚不受补之理也,大黄救人无功,大黄本为性烈之药搭配调用识而方可救人,反之未然。

对证用药不分春夏秋冬,什么春不麻黄夏不桂,汗证禁用麻黄,当患者哮喘汗出,就是麻黄证,喘息汗止就是麻黄的适应症用药,只要症药相宜是不讲究的。通因通用就体现在大黄的特殊治疗上,夏季用姜附桂,温阳祛湿,气寒便秘用参附,在临床上大显神功。希望发布者多读中医书籍,不失中医本色!

人参有起死回生之效,常人最好不用,当人气血弱极,药不能入,用人参少量,增强脏器功能,以使药味能吸收,稍好后,当用黄歧,枸杞,地黄等滋阴,温补,调养。人参象兴奋剂,不可乱用。

中医讲的对症下方,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郁者解之,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痛者不通,通者不痛,一通百通!对症下方!先通再补,活血先理气,理气要注意,适当加点元芪来提气!不是人参无用,主要是对虚证,不是大黄不用,医术高了才敢去用!

现代人对古籍所记载的内容的解读要么扭曲,要么过度,导致真实的意思已经很难去了解。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照孔子有教无类的高尚情操,怎么可能解读成愚民之术?只能说后人为了谄媚君王,而把孔子的学说曲解成有利于封建王朝对百姓进行愚民统治。

清代有一名医曾说:人参杀人而无罪,大黄救命而无功。余曾遇一背部痈肿老人,被一庸医治疗误用人参,而发展为严重的如烙饼大的蜂窝织炎(俗称搭背)并合并严重败血症,高烧不退。经重用石膏大黄等清热解毒之药一剂,而病人烧退得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340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