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蜥蜴有浅色的腹部和背部条纹,雄性的颜色在交配季节变深,部分或整个变成明亮的绿色。长度18-20厘米,重量12克左右,最大长度可达25厘米。捷蜥蜴昼伏夜出,白天会晒太阳,提升血液温度。
成长为22cm左右。另外这种蜥蜴其实是荒漠麻蜥的虎纹个体,学名叫荒漠麻蜥。
年。野生捷蜥蜴正常寿命为12年。捷蜥蜴雄性成体背部为黑褐色,体侧为亮绿色,在繁殖期颜色会更鲜艳。雌性成体为淡褐色,分布有黑白的斑点。
水龙、马鬃蛇。颜色艳丽,性情温顺,体长在40厘米以上,可以缸养或放养。缸养要求缸的长度超过蜥蜴的长度,越大越好,缸底以沙或石做铺垫,放块沉木或石块供其栖息,缸中置一水盆,水以晾晒过为佳,供其饮水与洗澡。
不咬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描述全长约13到18公分头小体侧扁,背鳞很小,大小一致,性格温顺,胆小,主要生活在美洲和马达加斯加、斐济和汤加等地,不咬人,为水陆两栖性的蜥蜴类。
四线石龙子
四线石龙子,有鳞目蜥蜴亚目石龙子科石龙子属。分布于泰国、柬埔寨、越南,以及中国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香港。它们是国内唯一的一种尾部终生蓝色不会褪去的石龙子,即使是断尾了,再生的尾巴也还是蓝色的。不过老熟个体背上的线条还是会消失。已被列入中国林业局的“三有名录”保护名单中。
体呈圆柱形,全长18-24厘米。通身被覆圆鳞,复瓦状排列。成体头部淡褐色,背部灰褐色,腹部淡灰色,喉、尾下黄灰色。幼体的头、背面深黑色,体背上有四条细长的线条。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终生蓝色的尾巴。其它的有蓝尾的石龙子体背上虽然也有线条,但它们均是幼体蓝尾,成年后会褪去蓝色尾巴和背部线条。
石龙子科,属有鳞目蜥蜴亚目的一科,有85属1200-1300种,是蜥蜴类中的最大一科。它们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但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种类最多,而欧洲、亚洲北部和美洲种类较少。尾粗且长,圆形,易断,断后能再生,但再生部分无脊椎骨。以陆地生活为主,喜在干燥及多岩石处活动。主要以昆虫、幼虫或植物等为食。
这是 贵州疣螈(学名: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两栖类动物,蝾螈科疣螈属,中国特有种。贵州疣螈体长16—21厘米,尾长6—9厘米。体形和体表色斑与细痣疣螈相似,生活在高山小流溪附近。一般夜晚取食昆虫及其他小型动物(蛞蝓、小螺、蚌和蝌蚪等)为食。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频危。
中国石龙子
(学名:Plestiodon chinensis)为石龙子科石龙子属的爬行动物。体长一般为207至314毫米,体较粗壮,有上鼻鳞,无后鼻鳞,第二列下颞鳞楔形,后颏鳞2枚,典型的有5条浅色纵纹,背中部1条在头部不分叉,侧纵纹由断续斑点缀连而成,背面和腹面散布浅色斑点,老年成体浅线纹不甚明显,斑点和蓝色亦消失,颈侧及体侧红棕色,幼体背面黑色,具3条浅黄纵线,尾浅蓝色。
白天活动,常发现在路旁、田间、土埂或石块不动,伺机捕食,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亦吃小蛙、蝌蚪等,偶尔也会摄取植物茎叶。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低危(LC)。
拉丁学名 Plestiodon chinensis
别 名 山弹,猪婆蛇,四脚蛇,石龙蜥,山龙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