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捏脊有什么坏处?

小孩捏脊有什么坏处?,第1张

小孩捏脊有什么坏处

小儿捏脊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没有坏处,但操作不当可能引起儿童不适。

捏脊操作的注意事项:

(1)治疗之前要注意自身卫生,洗手并修剪好指甲。不要戴戒指一类的装饰物,以免擦伤患者皮肤,特别是小儿皮肤娇嫩,更易受损。

(2)捏脊的时间宜在早晨空腹时、餐后一小时或者入睡前进行,捏完后半小时再进食,防止影响疗效,小儿餐后捏脊易引起呕吐。

(3)捏脊适合6个月至7岁的小儿。年龄过小的婴儿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的小儿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易影响效果。

(4)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皮肤病等情况不宜进行捏脊,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病证。

捏脊又可称为“捏积”,属于小儿推拿中的一种手法,广泛用于小儿保健,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推拿科 副主任医师 国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01、叩背前听诊:用听诊器听诊,了解病人肺部啰音的性质、部位,在啰间较强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前后听诊比较。通过听诊了解痰鸣间或湿啰间的部位与性质,增加局部拍背时的力度和时间。有的病人耐受时间较短,这样可以在病人能耐受的时间段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02、选择体位:儿童拍背最佳姿势

1、拍背时将小儿直立抱起。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区域。

2、根据病情选择患者坐位或卧位,拍背时,应一手托患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操作者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入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03、方法: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分钟,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厘米为宜。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可单手拍背,也可双手交替叩击。频率要快100~200次/分钟。一天应拍3~5次左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频率越快,放在弹性表面的物体更容易跌落。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是没有效果的。拍背力量应均匀。避开肩胛骨、脊柱,最好在雾化吸入后进行,对其排痰效果更好。雾化吸入将药液变成细微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而进入呼吸道,可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黏稠度,以利于排痰。然后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嗽前嘱其深吸气后用力将痰液咳出。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有耐受,可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04、对患感冒或肺炎的儿童,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个要点:最佳时间,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平时拍背应在孩子吃奶、进食前进行,以防由于震荡过度造成呕吐,影响营养吸收。

首先我个人观点,孩子犯错不能打。

小孩子犯错这是肯定的。别说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也有经常犯错的时候。难道也都用打的办法来解决吗这是不可取的。

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作为监护人。应该将错误告知给孩子。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改正过来,这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用打的方式。打孩子有可能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也有可能给孩子形成一种。遇到问题用暴力解决的思维。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但是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些小孩子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但我觉得不管怎么样都应该以教育为主。毕竟他是未成年人。他对很多事情的对与错还很难分辨的特别清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才能逐渐的把对与错分的更清楚一些我。有很多事情对与错之间真的是一念之差。所以没有必要揪的那么细。要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机会和时间。不能盲目的追求一个未成年人做什么事情都和成年人一样。

传统观念认为。不打不成器。很多年前可能这种打是有效果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孩子知识面的逐渐扩大。这种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应该改一改。不能一味伤害孩子的自尊。

记得我小的时候也经常做错一些事情。父亲从来不打我。而母亲。有的时候总是说父亲不教育孩子。总要求父亲打我们。但是父亲的说法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父亲说我的孩子不打。可秧长。长什么样算什么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成年。我觉得我的童年还算是美好的。成年后的我我觉得也算是基本成功。没有给父亲丢脸。

现在我也有了孩子。我的孩子也会经常犯错。但是我一贯的不采取打骂的方式。而是用赏识教育。他做错了的事情我会提醒他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第二次。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做到同样的错误,不再犯第二次。但有很多问题他可能一而再再而三。但是经过几次的提醒后,我觉得他都改正了。有的时候我们父子还经常讨论对与错的问题。虽然他现在很小。但是也仍然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些想法虽然稚嫩。但我觉得都是正常的现象。随着孩子的长大你能明显感觉到他在很多问题上已经很成熟了。或者说已经能分辨对与错。

最后要说的是孩子还是不能打。一定要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在一个健康幸福的环境中长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496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