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瘤简介

纤维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分类 4 疾病概述 5 疾病描述 6 症状体征 7 疾病病因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10 治疗方案 11 预后及预防 附: 1 治疗纤维瘤的穴位 1 拼音

xiān wéi liú

2 英文参考

fibroma

3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肿瘤科

4 疾病概述

纤维瘤是由结缔组织细胞及其纤维所构成的良性肿瘤。圆形,有时形成大的结节。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可发生于身体各部,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可自由推动,纤维瘤可分为软硬两种。软纤维瘤即皮赘,有蒂,柔软,多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

5 疾病描述

纤维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九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夏发,且可恶变。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纤维成分多的纤维瘤质硬(硬性纤维瘤)纤维成分少细胞成分多的质软(软性纤维瘤)。发育缓慢,不转移,良性。但在较少情况下,细胞呈现为幼稚未熟型即成为纤维肉瘤。易发部位为皮肤、粘膜、肾脏、卵巢、乳腺等。在烧伤瘢痕发生的瘢痕瘤(keloid),有人认为也是一种纤维瘤,但有些学者对此有疑义。

6 症状体征

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可自由推动,纤维瘤可分为软硬两种。软纤维瘤即皮赘,有蒂,柔软,多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

7 疾病病因

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可自由推动,纤维瘤可分为软硬两种。

软纤维瘤即皮赘,有蒂,柔软,多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本病发病原因不清楚。

8 病理生理

其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

9 诊断检查

诊断

1病史中询问肿瘤发生的时间、部位及发展情况。

2肿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可自由推动,纤维瘤可分为软硬两种。

3软纤维瘤即皮赘,有蒂,柔软,多发生在面、颈及胸背部。

4硬纤维瘤质较硬,好发生于腹壁,多见于女性,较固定。局部切除后易复发,复发后易恶变。

10 治疗方案

早期行手术切除,应将肿瘤周围组织作适当切除,并作病理检查,硬纤维瘤应作广泛切除,遗留的腹部缺损可用阔筋膜、人造纤维织物或皮瓣修补。不能手术的病例可用放射治疗或黄体酮注射作为姑息治疗。

11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预防方式。

治疗纤维瘤的穴位 膀胱

层的过渡细胞增生。这种过程增加了过渡细胞转化成肿瘤的可能,然后繁殖发展成一个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开始

直肠

可肿大,反复炎性 时,肛 可呈纤维性增生,或呈 瘤样改变。直肠受植物神经支配,分交感神经

胳却

人腧穴针灸图经》: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头旋耳鸣。《针灸大成》:主头旋耳鸣。《类经图翼》:项肿瘿瘤。

络却

人腧穴针灸图经》: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头旋耳鸣。《针灸大成》:主头旋耳鸣。《类经图翼》:项肿瘿瘤。

脑盖

  好像是乳腺纤维瘤

  纤维瘤(fibroma)多见于皮下,生长缓慢,一般较小、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可以推动。若混有其他成分,则成为纤维肌瘤、纤维腺瘤、纤维脂肪瘤等。

  诊断要点

  1.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呈现头状,可自由推观。

  2.亦可见有带蒂者,增大可至数公斤,多松弛悬挂,触之柔软,有色素沉着。

  3.据其组织成分与性质,又有软、硬两种特殊类型:软纤维瘤又名皮赘,多见于面、颈及胸背部,有蒂、大小不等、柔软九弹性;硬纤维瘤多发于20—40岁女性,以腹壁多见。为坚硬、无痛、无移动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肿物,生长缓慢,无包膜而呈浸润生长。切除后易复发,且可恶变。

  4.病理切片可确定肿瘤性质。

  乳腺纤维瘤在临床上的分类

  (1)巨纤维腺瘤:中年妇女多见,可见于妊娠、哺乳、闭经前后妇女,特点是生长较大,可达10CM以上或更大,偶可有肉瘤变。本病的形成与卵巢功能旺盛,机体和乳房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雌激素水平过高,乳腺组织对其发生局部反应,从而导致本病。

  (2)青春型纤维腺瘤,大多发生在月经初潮期,临床较少见,特点为生长较快,瘤体较大,病程约在1年左右可占满全乳房,肿块最大径为1-13CM。

  (3)普通型纤维腺瘤,此型最多见,瘤体小,生长缓慢,一般在3CM以下。

  如果按下去没有硬块,软软的,且没有疼痛或者痒的话可能是个粉瘤。

  疾病名称:皮脂腺囊肿

  疾病别名:俗称“粉瘤”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往往被诊断为脂肪瘤,纤维瘤等。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症状

  该囊肿呈单个或多个,柔软或稍坚实的球形肿物,直径1~3cm左右,位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以移动。有时在囊肿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受阻所致的小黑点。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蓝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您的片子不是放反了就是颠倒了,不过初步看片和您的描述有出入。

建议增强胸部CT检查明确和上腔静脉及周围血管的关系,目前良恶性无法确定,进一步可能需要支气管镜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根据病理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仅供参考

(侯夏宝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52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