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后背疼是什么原因_后背疼的原因

坐着后背疼是什么原因_后背疼的原因,第1张

 后背疼并不是随意就出现的,它也是有着一些原因。后背之所以会产生疼痛感,通常是因为肌肉拉伤等原因导致。

 坐着后背疼是的原因

 1、姿势不良、肥胖、设计不当的椅子及床垫,腹部及背部肌肉衰弱,因举重物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受伤,先天遗传因素及关节炎等原因,都会造成背部疼痛

 2、瘫痪性背痛(Crippling Back Pain)通常是因为脊椎发生了某种病变所致,发病的部位多集中在颈部(颈椎)或是较低处的腰椎部位,因为这两个部分都容易受到很大的力,也最常被使劲拉扯。至于背部会痛的原因,则是骨、椎间盘以及环绕在这两者周围的神经及肌肉彼此间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

 3、脊柱发生关节炎(Arthritis)引起的,症状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更趋严重。代表关节炎的发生就是骨头上生出了多余的瘤结,在脊柱发生关节时,这些多余瘤结会侵害到那些与椎骨连结在一起的关节,这种情形使神经在发自脊椎、分散到各处去时所经过的开口变得狭窄。当关节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背部那些多余突出的增长组织会互相又刮又磨的,因而引起患者背痛。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全身各部位的骨骼都会变得更为疏松多孔、脆弱易碎,常发生骨折及骨骼破裂的现象,其中尤以脊椎部位最为严重。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疼痛,也会使得妇女患者的身高逐渐变矮并脊柱弯曲形成驼背。

 5、子宫异位(Malpositioned Uterus)就会引起下背部的疼痛,尤其是在连续站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形成Endometriosis(这个症状指的是一正常情形下只会长在子宫内的组织突然转移到骨盆内其他的位置上)也会造成背痛,尤其在月经来前或经期特别容易发作。

 6、前列腺恶性瘤(MalignantProstate Gland)。基本上患者多是5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早期并无疼痛的感觉,然后患者会很突然地觉得背部某个地方有持续性的剧痛。必须要作彻底的检查才能找出前列腺受到癌细胞侵犯的部位,而作骨骼扫描或是x光检查则能查出脊椎骨骼受到侵害的确切部位。

 7、腹部里任何的异状(如憩室炎、结肠炎或是肿瘤)能引起下背部的疼痛。

 8、肌肉痉挛可能是造成背痛最常见的原因。脊椎患有关节炎时尤其容易引发此种现象。

 9、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压缩性骨折、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都可以引起背痛。

 坐着后背疼的预防的 方法

 1一天中随时检查身体的姿势是否正确,尤其是在工作时,这样就会养成姿势正确的习惯。避免长时间采取任何会引起腰背部肌肉紧张的姿势,如整天趴在工作台前工作,或在脸盆里洗头。一个持续的错误姿势让肌肉紧张、韧带伸展,引起疼痛,还可能使肌纤维痉挛,一些肌纤维形成很硬、很痛的结节。

 2避免站着不动,无论时间长短。如果做不到,做些伸展动作或将一条腿靠在凳子或栏杆上,减少对腰部的牵拉。在进行任何锻炼或干重的 家务活 前先做热身动作。

 3进行使背部和腹部肌肉强壮并具柔韧性的练习,因为如果肌肉不能支撑脊柱,脊柱会变得不稳定,并且容易受伤。确保体重与身高、体格、年龄相符,保持适当的体重。

 4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因为椎间盘在休息和睡眠时能重新吸收它们在日常活动中丢失的水分。

后背疼痛引起的症状

 1、后背疼痛引起颈椎病

 颈椎病发生在颈椎,怎么会引起后背疼痛呢殊不知,颈椎第四、五、六颈椎的脊神经后支向背部延伸,支配上背部的皮肤肌肉。当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如果牵拉到第四、五、六颈椎的脊神经后支,就会导致出现背痛。事实上,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甚至视物模糊,吞咽模糊都是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2、颈部扭伤和落枕引起后背疼痛

 由于颈部活动不当,或睡眠体位不良导致局部肌肉被扭伤,伤痛牵扯背部肌肉,病史较短,压痛点固定且位于肌肉损伤部,以肩胛内上方多见,且伴肌肉痉挛,可触及压痛明显的条索状痉挛肌束,颈背部活动受限明显。

 3、风湿引起的后背疼痛

 风湿病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后背疼痛,天气阴凉、风寒潮湿、后背疼痛加重。

 4、肩周炎引起的后背疼痛

 肩周炎会引起肩关节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范围会不断加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后背疼痛。

 5、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后背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慢性泛发性或持续性腰背痛,棘突有压痛感,晨起后后背腰部僵硬,后仰时背腰部疼痛加重,活动后好转,久站或行走易疲劳。

如何预防左后背疼

 1、想要预防、缓解后背疼痛,平时坐姿端正是必须的,在坐立的时候,要尽量保持腰部正常的曲线,可利用靠垫等来协助支撑腰部,尽量减轻腰背部的负担。

 2、、平时多做一些上肢运动,要放松身体的肌肉、强化背部肌力。

 3、、在闲暇之时,可以去按摩店、SPA店做个按摩,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肌肉,对缓解后背疼也有好的帮助。

 4、一天中随时检查身体的姿势是否正确,尤其是在工作时,这样就会养成姿势正确的习惯。避免长时间采取任何会引起腰背部肌肉紧张的姿势,如整天趴在工作台前工作,或在脸盆里洗头。一个持续的错误姿势让肌肉紧张、韧带伸展,引起疼痛,还可能使肌纤维痉挛,一些肌纤维形成很硬、很痛的结节。避免站着不动,无论时间长短。如果做不到,做些伸展动作或将一条腿靠在凳子或栏杆上,减少对腰部的牵拉。在进行任何锻炼或干重的家务活前先做热身动作。

猜您感兴趣:

1 背中部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 背疼是怎么回事

3 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4 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5 背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 背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7 背疼的原因

1、低头或弓着背:当桌子的高度太低,你使用电脑时就会呈现弓着背的姿势,使颈部肌肉无法放松,肩膀酸痛,也会增加嵴椎的压力。因此,如果桌子高度太低,则应以书本或盒子垫高电脑,使萤幕的顶端比眼睛水平低15度,减轻身体负担。

2、坐在软垫上:椅子太硬坐起来不舒服,因此很多人会自行在坐椅上放一个柔软的垫子,增加舒适度。但过犹不及,过软的垫子会导致骨盆后倾,身体负担加重,更不利于放松。

3、腰椎悬空:平常坐的时候应选有靠背的椅子,屁股把凳子坐满,若腰背靠不到椅背,最好垫个硬一点的靠垫,给腰椎一个支撑,勿使腰椎悬空。否则长期坐姿不当,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4、翘脚:翘脚经常是无意识的举动,做此一动作时,骨盆重量、身体重心会偏重其中一条腿,不但易造成嵴椎侧弯,下肢也易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曲张或是水肿。因此,建议以「脚踝」交叉取代「膝盖」交叉,以维护身体健康。

5、脚悬空:当椅子过高时,双脚会因无法接触地面而悬空摇晃,使骨盆后倾,加重腰臀负担。标准的坐姿是让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弯曲呈直角,双脚平踏地面。如果双脚接触不到地面,可以在脚下垫个鞋盒,或调低椅子高度。

6、手往后撑着地面:坐在地板上把双手朝后撑着地面,此一动作会导致骨盆后倾,让嵴椎弧度改变。因此,倘若是坐在地上的情况,跪姿会是较好的选择。

7、椅子扶手高度不正确:椅子扶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支撑身体,正确的高度是使手臂与手肘呈90度,让手臂可自然垂下。倘若扶手高度不正确,反而会使人不自觉地耸肩,增加肩膀负担。

以上这七种坐姿就是导致我们腰酸背痛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想摆脱腰酸背痛就必须纠正以上坐姿。

如果有帮助到你,希望能采纳!

1 坐久了背疼怎么回事

坐久了背疼主要是背部肌肉力量弱,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导致背部肌肉劳损所致,久坐时不正确的姿势,不正常的用力,也会导致背部不适。

长期久坐背疼也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背疼,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及时就医。

2 坐久了背疼怎么办

长期久坐,肌肉劳损,背部疼痛比较好的缓解方法是去做理疗,通过针灸,按摩或者拔罐等方式促进背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能比较快速有效的缓解背疼。

如果只是偶尔久坐背疼,建议做做简单的瑜伽或者伸展运动来活动身体,缓解疼痛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背疼建议及时就诊,并且要避免长时间久坐,以免加重病情。

3 怎么预防久坐背疼 选择合适座椅

选择一把舒适灵活的座椅,理想高度是坐下时膝部略高于臀部,双脚又可以完全放在地上休息,臀部前方的肌肉也处于松弛状态,理想深度是比大腿的长度略短,坐下时腰部可以靠紧椅背,这样腰肌就不易疲劳。

纠正不良坐姿

纠正不良的坐姿,从源头杜绝背部疼痛,正确的工作坐姿应该是:颈部保持直立,使头部获得支撑,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手肘弯曲呈90度,操作键盘或滑鼠,尽量使手腕保持水平姿势,手掌中线与前臂中线保持直线。

不长时间久坐

虽说坐着工作是多数人的状态,但是还是应该适当的站起身来活动,走动,避免肌肉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劳损而引起背痛,在休息时间做做伸展运动,促进肌肉代谢循环。

坚持锻炼

要预防久坐带来的腰酸背痛,坚持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每天下班回家,经常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缓解紧张,消除肌肉疲劳,长期坚持还可锻炼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免疫力;跑步,瑜伽,普拉提,球类运动,呼啦圈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选择。

引起背痛病的原因很多,约有数十种,比较常见的有腰部骨质增生、骨刺、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但由于得不到对症治疗而长期受腰痛困扰。不少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还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龄化趋势也很明显,有的人才 18岁就患了这种病。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对长期在办公室久坐而缺少运动的人,或是因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体位或姿势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并引发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关,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由于这种损害,造成了患者无论是多走、多坐还是多卧,都会腰疼,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产生腰疼。这是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 相关链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 36圈。 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 30次。 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 36次。 抖:两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处,手心向内快速上下抖动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钟。 点:取坐位,以两手中指尖分别点按两腿上的委中穴(膝关节后),点按 1-2分钟,直至被按部出现酸、麻、胀的感觉。 此保健操每天反复做几次,会对脊椎、颈椎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你也可以了解一下通椎速效贴,专门治疗颈腰椎病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2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