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骨骼肌和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A图中,完成托起哑铃动作必须在______的支配下由肱二头肌____

图是骨骼肌和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A图中,完成托起哑铃动作必须在______的支配下由肱二头肌____,第1张

(1)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肌肉收缩或舒张,产生的动力使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伸肘状态下,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完成托起哑铃动作就是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3)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腹内分布有许多的血管和神经.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人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1)神经系统;收缩; 舒张

(2)支点

(3)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

(4)骨骼;呼吸作用;

资料:最大静摩擦力不小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这是由“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来决定的,因为不满足上述关系的静摩擦力就不是最大静摩擦力。但通常都会有“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状况,要解释这个经常会发生的现象(但不是一定发生),就与前述的逻辑矛盾及定义无关了。这涉及到摩擦理论,而摩擦理论是一个复杂得至今尚无定论的理论。可以提供两个模型来定性地解释,但显然它们并不是充分的。

1)相比于相互滑动的两个接触面,相互静止的接触面上的分子(或原子)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彼此靠近(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靠得近就意味着分子间吸引力较大),并且这样相互间分子力较大的分子的数目也会较多,所以,要克服这许多的、分子力较大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动起来,外力就要更大些——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2)把接触的表面想象成有许多的凹凸,两面间的凹凸彼此咬合成为摩擦力的一个来源。相互静止时,彼此充分紧密地咬合;相互滑动时,凹凸已被前侧磨得(或压得)较平——后侧可以相互咬合的凹凸已经变浅变小了,于是滑动摩擦力就会小一些。

推车时,前后轮转动都是因为受到地面给它们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即前后轮都有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和对后轮的摩擦力都向后。

骑车时,人通过链条给后轮一个力,使后轮转动,假设地面光滑,则后轮会向前加速转动,说明后轮有相对地面向后转动的趋势,所以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前。前轮转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假设地面光滑,前轮就不会转动,所以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后。

(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可以假设接触面光滑,这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就是它的运动趋势方向。)

摩擦力跟三个因素有关:1、正压力2、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与重力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物体在水平面中重力相当于正压力,这时只要接触面不光滑,也就是有动摩擦系数,且物体与水平面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就可以用公式:摩擦力=摩擦系数正压力(重力)

然而物体在斜面上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就不同了,此时还跟斜面倾角有关系。在物体放在斜面上且静止状态下一般可以用:摩擦力=重力Sin(倾角)

如果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则摩擦力=摩擦系数重力Cos(倾角)

匀速拉动物体的拉力不一定为摩擦力,如果拉力跟物体运动方向成一直线,可以说此时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如果不成一直线就要用拉力在物体运动方向的分量作为摩擦力的大小。

1摩擦分类

1)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作用力

2)滑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

(2)两接触面间有相互挤压

(3)接触面都粗糙

(4)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的三要素

1)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既是可变的,它可随着相对运动趋势,在O到 之间变化,又是有界的,在挤压力一定时,存在着一个最大静摩擦力 不能无限增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于两个因素μ和N,即f=μN,μ反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而N反映其挤压程度

2)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是沿着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3)作用点,摩擦力分布在一个平面上,但其存在一个等效作用点

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一根结实的棍子(最好不会弯又非常轻),就能当作一根杠杆了。上图中,方形代表重物、圆形代表支持点、箭头代表用,这样,你看出来了吧?在杠杆右边向下杠杆是等力杠杆;第二种是重点在中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第三种是力点在中间,动力臂小于阻,是费力杠杆。

第一种杠杆例如:剪刀、钉锤、拔钉器……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这要看力点和支点的距离: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种杠杆例如: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力点一定比重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如果我们分别用花剪(刀刃比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较长剪纸板花剪较省但是费时;而洋裁剪则费力但是省时。

生活中的杠杆

1剪较硬物体

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2剪纸或布

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较长。用动力臂较短、阻力臂较长的剪刀。

3剪树枝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人体内的杠杆

运动系统是许多个杠杆结构组成的,人体的许多动作都是通过杠杆作用而表现出来的。

在运动过程中,骨为运动的杠杆,关节为运动的支点,骨骼肌施加动力。当骨骼肌收缩时,牵动所附的骨围绕关节转动,就会产生各种动作。人体内有三种类型杠杆,即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下图示仰头、跷足、屈肘分别代表的三种杠杆,你能判断出各属哪一种吗?

图中O表示关节构成的支点,三图分别表示寰枕关节、跖趾关节和肘关节。A点为肌肉在骨上的附着点,即力点,B则表示重点,由此可知,仰头为等臂杠杆,跷足为省力杠杆,而屈肘则为费力杠杆。在屈肘动作中,如果OB是OA的8倍,假如你要用手托起8千克的铁球,请你算算看,肱二头肌至少要施加多大的 力?(答:6272牛顿)

--------------------------------------------------------------------------------

人身上的杠杆

在人体生理卫生课上已经学过,人身上有206块骨,其中有许多起着杠杆作用,当然这些起杠杆作用的骨不可能自动地绕支点转动,必须受到动力的作用,这种动力来自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

肌肉靠坚韧的肌健附着在骨上.例如肱二头肌上端肌腱附着在肩胛骨上,下端肌腱附着在桡骨上(如图),肱三头肌上端有肌腱分别附着在肩胛骨和肱骨上,下端附着在尺骨上.

人前臂的动作最容易看清是个杠杆了,它的支点在肘关节.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上转,引起曲肘动作;而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松弛时,前臂向下转,引起伸肘动作.从上图很容易看出,前臂是个费力杠杆,但是肽二头肌只要缩短一点就可以使手移动相当大的距离.可见,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如图是跑动时腿部肌肉示意图,为了画面简单容易看清,右腿没有画出臀大肌、股四头肌,左腿没有画出髂腰肌①、股二头肌.当右腿向前跨步时,是右腿的髂腰肌收缩、臀大肌松弛,使右大腿抬起;股四头肌松弛,股二头肌收缩,使右膝弯曲.这时候,左腿由于它的髂腰肌松弛,臀大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股二头肌松弛,而伸直.

--------------------------------------------------------------------------------

杠杆运动

在人体中,骨在肌拉力作用下围绕关节轴转动,它的作用和杠杆相同,称为骨杠杆。人体的骨杠杆运动有三种形式:

1平衡杠杆:支点在力点和重点之间。如颅进行的仰头和俯首运动。

2省力杠杆:重点在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行走时提起足跟的动作,这种杠杆可以克服较大的体重。

3速度杠杆:力点在重点和支点之间。如肘关节的活动,这种活动必须以较大的力量才能克服较小的重量,但运动速度和范围很大

A、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A正确.

B、骨骼肌由中间的腹肌和两端的肌腱组成,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B正确.

C、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C错误.

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正确.

故选:C

肱二头肌长腱是肩部的重要肌肉。

  肱二头肌长腱起自盂上粗隆及关节盂的后层,因而也视为盂缘的一部分,它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长头腱分3部分:

  (1)关节内部分,由盂上隆至结节间沟上界;

  (2)管状部分,即为滑膜鞘包围部分;

  (3)关节外部分,由结节间沟下界至腱与肌的移行部。结节间沟前有肱骨横韧带,防止肱二头肌长头腱向外脱位。肱骨外旋时,肱二头肌长头腱横过肱骨头的上部,因而是肱骨头良好的挂韧带,同时也是手术时判断肱骨大小结节的良好标志。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肱二头肌有长,短二头故名。 

 

 

肱三头肌(gong san tou ji)在上臂后面延伸,可伸直或伸展该臂,其英文名「triceps brachii」中的「tri」说明它有三个头:一个附着在肩胛骨上,另两个附着在肱骨上。肌肉的远端有一条有力的腱在肘处附着在尺骨上。如果你尽量伸直手臂,就会感到这条腱绷紧了。当肱三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伸直或前臂下垂;当肱三头肌舒张时,使肘关节弯曲。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12旋前旋后肌群

为了理解这些肌肉的作用模式,必须首先从力学上分析桡骨的形状(图3-106)。桡骨包括3个部分,连在一起类似一个曲柄(c)的形状。

1、颈部(上段:斜向下内侧)形成了一个钝角。

2、中段(桡骨干的上半部分:斜向下内侧):这个钝角的顶点(箭头1)向外侧开放,与肱二头肌的附着点——桡骨粗隆相对应。这两段组成了桡骨的“旋后肌弯曲”。

3、中段连接下段,下段斜向下内侧,中下段所形成的钝角的顶点(箭头2)与旋前圆肌的附着点相对应。这两个段组成了桡骨的“旋前肌弯曲”。

注意“桡骨曲柄”相对它的轴(c)倾斜一定的角度。事实上,轴XX'(红色虚线)时旋前旋后的轴,它穿过曲柄臂的两端,但不穿过曲柄臂本身。这样,这两个“弯曲”的顶点各位于轴的两边。

假设前臂的两个骨没有发生双骨折或分离,轴XX'被上下尺桡关节共享,这个公共轴对旋前旋后是必不可少的。要摇动这个曲柄,需要具备两个机制(图3-107):

1、解开缠绕在其中一个臂上的绳子(箭头1)。

2、牵拉其中一个“弯曲”的顶点(箭头2)。

这些机制形成了旋转肌作用模式的基础。旋前旋后肌群共有4块,分成2组:

1、短平肌(箭头1),起到“解开绳子”的作用。

2、长肌(箭头2),附着在“弯曲”的顶点上。

旋后运动肌(图3-108,前面观;图3-111和图3-112,从上面观察右下段)

1、旋后肌(1)包绕桡骨颈(图3-111),附着在尺骨旋后肌肌窝内,起到“解开绳子”的作用。

2、肱二头肌(2)附着在“旋后肌弯曲”的顶点(图3-112),即桡骨粗隆,起到牵拉曲柄上角的作用,当肘关节屈曲90°时,效率最高。它几乎是旋后运动中最有力的肌肉(图3-108)。因此,当我们拧螺丝刀的时候,需要屈曲肘关节,前臂旋后。

旋前运动肌(图3-109和图3-110)

1、旋前方肌(4)包绕在尺骨下端,起到“解开绳子”的作用,因此尺骨绕桡骨“解开”(图3-109)。

2、旋前圆肌(3)附着在“旋前肌弯曲”的顶点,起到牵引的作用;它的作用比较弱,而别是当肘关节伸展的时候。

旋前肌比旋后肌力量弱,因此当拧开一个卡阻的螺丝时,我们必须要利用肘关节外展所产生的旋前运动。

肱桡肌,尽管它在法语中被称为长旋前肌,但实际上它不是旋前肌,而是肘关节的一块屈肌。它能使前臂从完全旋前位旋后到零度位,与此相反,当从完全旋后位旋转到零度位的时候,它又变成了一块旋前肌。

只有1根正中神经支配旋前。而旋后有2根神经支配:桡神经支配旋后肌,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因此,旋前功能比旋后功能更易失去。

1、肱二头肌的解释:

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位于手臂上部前侧,肌肉形状呈梭形。因为有长、短二头,所以被称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的长头与短头借肱二头肌的肌腱与骨相连。长头附着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短头附着于肩胛骨的喙突;下端附着于桡骨粗隆。

2、肱三头肌的解释: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因为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所以被称为肱三头肌。

长头起始于肩胛骨的盂下结节;外侧头和内侧头起始于肱骨体背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和内下方。三个头向下合成一扁腱,止于尺骨鹰嘴。

扩展资料:

1、肱二头肌的作用

肱二头肌控制着三个关节的工作,即: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肘关节旋外,其功能在于使手臂弯曲以及支持手臂承受负荷。

当双臂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屈肘时,肱二头肌的作用最大。这也是为什么,在练习肱二头肌时,都让掌心呈现向前的方向,进行屈肘练习。

2、肱三头肌的作用

肱三头肌的作用主要是伸肘,其中肱三头肌的长头还有后伸肩关节的作用。当肱三头肌的力量强大后,关节的伸直功能比较好,因为肘部伸肌只有肱三头肌一组肌肉。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67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