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
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
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
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
2、动物运动的形成:
▲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 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头
关节面 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
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
▲ 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 躯体运动:
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
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
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
记住特例: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
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
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
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鸟类——褐马鸡、黑颈鹤。爬行类——扬子鳄。两栖类——大鲵。鱼类——白鲟、中华鲟。
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
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
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
扬子鳄---古老的爬行类,被誉为“活化石”。
& 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根本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
▲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 (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自然)
▲ 微生物:
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细菌包括:球形菌、杆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
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共生>(如根瘤菌、黏球菌)。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无氧条件下)。
抗生素: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 人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
主要性器官(性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出精液的尿液)。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
主要性器官(性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婴儿产出(分娩)、月经排出的通道。
3、胚胎发育的过程:
精子
受精卵 胚胎 胎儿 成熟胎儿
卵细胞 第二个月末
&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4、发育: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分为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发育,通常所说的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性成熟(成年人)的阶段(出生后的发育)。注意分期
&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
&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 昆虫的变态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 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即:
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蝼蛄等的发育过程。)
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幼虫期蜕皮4次。
& 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蝴蝶、蚊子和苍蝇等的发育过程。)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经历4次蜕皮,均在幼虫期。
&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
▲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 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 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发育。
▲ 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主要)。
&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和卵黄是主要结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另有保护作用;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保护卵。(结合结构图)
▲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
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
特点: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 植物的无性生殖:
1、营养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三种。
①扦插:如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②嫁接:如桃、梨、苹果等果树。包括:芽接(接穗是芽)、枝接(接穗是枝条)。
&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优良品种。
③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
2、组织培养:
&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
①分裂生殖:如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
②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
③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
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
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 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
①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应用)
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只有生殖细胞(系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②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
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婚姻法的规定>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2014生地会考地理试卷。带答案。
2014年试卷:
1、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05分,共13分)
1、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长约
A 4万千米 B 4 万米
C 6371千米 D 51亿千米
2、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同的是
A、周期B、方向C、围绕中心 D、地理意义
3、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D、等高线
4、地球表面陆地所占比重是
A、21﹪ B、71﹪ C、29﹪ D、79﹪
5、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形成新的岛屿 B地表隆起
C形成高大山脉 D形成新的海洋
6、在卫星云图上,绿色代表的是
A、海洋B、云雨区 C、陆地D、森林
7、热带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气温的高低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多少
D、降水的季节变化
8、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A、亚洲 B、欧洲 C、非洲D、美洲
9、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0、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A 6个 B5个 C 4个 D8个
11、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A、省,县,乡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省,地,市 D、国家,首都,省
12、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南向北是
A 北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3、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控制人口素质、提高人口数量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D晚婚、早育、少生、优生
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西南、华北
B、西南、东南、华东
C、西南、西北、东北
D、西南、西北、东南
15、中国地形多种多样,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两种地形是
A丘陵、平原 B山地、丘陵
C 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16、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 、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18、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 、东部季风区平原和丘陵
B、北部和西北部高原盆地
C、西南地区的山地高原
D、西北地区的山地
19、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 冬春少
20、把农业划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依据是
A、劳动力素质不同 B、劳动场所不同
C、作物品种不同 D、生产对象不同
21、下列不属于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的是
A、沿海 B 沿江河
C、沿铁路线 D、沿城市
22、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管道 D河运
23、傣族竹楼屋顶坡度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24、位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 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 秦岭 D祁连山
2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26、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城市职能的是
A、政治中心 B、工业中心
C、交通中心 D、文化中心
二、读图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分。每题分为两小题,每小题05分。)
略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05分,共13分)
1A 2B 3D 4C 5D 6C 7C 8、A 9C 10A 11A 12D 13B 14 C 15C 16、B 17D 18、A 19、D 20D 21B 22B 23C 24C 25A 26B
二、读图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分。每题分为两小题,每小题05分。)
27、(1)A(2)B 28、(1)B(2)C
2、生物
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05分,共13分)
1.向日葵的茎一般都向光生长。这说明生物体能够
A.繁殖后代
B.由小长大
C.进行新陈代谢
D.对外界 作出一定的反应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分化后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只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3.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叶片才能制造有机物
B.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源于光能
C.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于观察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的一组装置为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丙、丁
5.桃花凋谢后不久便结出了桃子。下列桃花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桃子的是
A.花瓣
B.子房
C.花柱
D.花药
6.能消化蛋白质但不能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肠液
7.下列减肥方法中最科学的是
A.节食减肥
B.高强度运动
C.到药店买减肥药
D.适当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膳食
8某患者的血型是AB型,现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最佳方案是给患者输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9.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且单方向开放使得血液不会倒流。血液流经心脏时血流方向正确的是
A.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10.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红细胞
B.肺泡
C.血液
D.组织细胞
11.人体内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左右,其原因是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在通过
A.肾小管时被重吸收
B.肾小囊时被重吸收
C.输尿管时被重吸收
D.膀胱时被重吸收
12.下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⑤功能相同
B.乙是脊髓灰质
C.甲处是由神经纤维组成
D.①②③④⑤必须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13.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A.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B.提高血糖浓度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促进蛋白质合成
14.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阻挡作用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D.肠道内壁黏膜的屏障作用
15.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骨连结就是关节
C.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D.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16.当你做屈肘动作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舒张、舒张
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
17.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后天性的学习行为的是
A.飞蛾扑火
B.蜘蛛结网
C.孔雀开屏
D.谈虎色变
18“蜂鸟和蝴蝶能够协助植物进行传粉”,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对植物的作用是
A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B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
C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式
D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19.细菌与真菌的最主要区别是细菌的细胞没有
A.细胞 壁
B.细胞膜
C.DNA
D.成形的细胞核
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其他生物不可替代作用的是
A.寄生性微生物
B.腐生性微生物
C.能固氮的微生物
D.能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
21.某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B.该发育属于完全变态
C.该昆虫的发育一定离不开水
D.该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22.下图能正确表示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个概念之间包含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人有23对染色体。正常女性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
A.23对→23对→23对
B.23条→23条→23条
C.23条→23对→23条
D.23对→23条→23对
24.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的“鹅颈烧瓶”实验中, 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微生物的有无
B.氧气的有无
C.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D.烧瓶容量的大小
2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个体由小到大
D.由水生到陆生
26.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自然选择
二.连线题:(共1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05分,共2分)
27.将下列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对应起来
甲.叶绿体 A.合成有机物
乙.线粒体 B.贮存遗传物质
丙.细胞膜 C.控制物质进出
丁.细胞核 D.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1)甲——A.B.C.D
(2)乙——A.B.C.D
(3)丙——A.B.C.D
(4)丁——A.B.C.D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6题,每题05分,共1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A C B B D D C D A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B C D A D B B A D A C D
二、连线题:(共1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05分,共2分)
27(1)A (2)D (3)C (4)B
有没有生地会考的答案你想多了
2011年常德市初二生地会考试卷 急求!最好有答案!~老师会将的 在你初一的基础上
求初中生地会考试卷!要有答案。这样不太好,容易养成惰性!有答案了,你不会认真做,这没什么用的?最好是昨晚再找答案,这样会深刻!
生地会考答案这个还可以给的?
2011生地会考郴州试卷,谁有?这个如果你下个学期是初二的,等到初二第二学期老师会发给你们做,不用自己找。
娄底2012生地会考答案本次娄底市生地会考中大家认为哪道题最难?
我本人是认为那道青霉素的题目不是人出的。
2008年株洲生地会考答案不晓得
不好意思
2009年株洲生地会考卷和答案没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食(如动物 )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 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 显微镜的构造(P36)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 对光:升、转、看、调
(3) 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
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 组成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 保护、分泌 人的口腔上皮、腺体
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
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分化 组成 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组成 组成
系统 动物体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
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5.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在在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草履虫的结构图
(4)草履虫的应激性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 保护内部结构 种皮: 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 贮存营养物质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状态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物质变化: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菜豆:子叶里
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能够溶于水的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玉米:胚乳里
胚根 根; 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 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 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积)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根 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2.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三. 开发和结果
1、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花的结构:
花梗 连接、支持作用
花托
花被 萼片 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
花瓣
雄蕊 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蕊 花丝:支持花药
柱头:接受花粉 花的主要部分
雌蕊 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
子房 外有子房壁
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花柱和柱头 凋落
雌蕊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 被 种皮 果实
胚 珠 受精卵 胚 种子
(受精极核 胚乳)
四.描述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
(3)无机盐只有融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4)水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1)缺少水的地方形成沙漠
(2)水相对较多的地方形成草原
(3)水分充足的地方形成森林
3.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无机盐 作 用 缺 乏 症 状 例 如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状 草木灰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适合吸水的特点
(1)水分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指根的顶端到长有根毛的一段)的成熟区。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根 冠:起保护作用
成熟区及其上部结构:根毛脱落,失去吸收功能,出现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根适于吸水的特点:1)成熟区有大量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伸长区和成熟区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导管:植物体内,由死细胞上下贯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
(2)水分运输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内的导管 茎和叶的导管
3.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能长粗。
4.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名称 分 布 结 构 特 点 功 能
细 胞 横壁
导管 木质部 由许多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完全消失 由根向上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由许多活的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有筛孔 由叶向下部输送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彼此相通,根、茎、叶里的筛管也是彼此相通的。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使大量的水分散失《新中考》P308题
(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
表皮 表皮细胞:外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成对的半月形,内有叶绿体):控制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的开闭
叶肉: 细胞内含叶绿体,叶绿体内有叶绿素
叶脉: 支持作用
运输作用: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运送有机物
(3)场所:主要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有少量进行
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根毛 根、茎、叶内的导管 气孔
(4)过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内 叶肉细胞 大气
(5)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的蒸腾量:植物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例如: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从土壤中吸收200千克的水,但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99%的水被蒸腾掉了。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改善气候
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补充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暗处理 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耗尽
遮光照射 在黑暗处进行,上下两面要同时遮盖,遮光和不遮光处形成对比
(1)方法步骤 摘下叶片
酒精褪色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漂洗干净,滴加碘液,观察结果:叶片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
(2)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新中考》P31例题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实验(教科书P127-129)
光照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叶绿体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如:淀粉)、氧气
(5)场所:叶绿体
(6)条件:光
(7)实质 物质的转化:简单的有机物 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能量的转化:光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8)意义:1)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提供有机物
2)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3)有机物为动植物及人类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
三.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2.反应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场所: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
4.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放出去。
5.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粮食储藏、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6.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外界条件 影响 生产措施
温度 随温度升高而加强,过高又减弱 储藏蔬菜、水果、粮食时保持低温
水分 随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粮食在入仓以前一定要晒干
氧气 在一定浓度内随氧的浓度增加而加强 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大时,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
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 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3)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 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2.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3.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4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1.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2.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3.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色素等。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3、DNA是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4、遗传信息是生命体内每一个细胞中所包含的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1.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起来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3.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二.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名称
组成
功能
举例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
保护、分泌
人的口腔上皮、腺体
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骨组织、血液、肌腱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
2.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
3.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4.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四.生物体结构的层次性:
动物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疏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六.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细胞:动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以某种组织为主。如:心脏、肝脏、脾脏、大脑、肱二头肌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例如: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八大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
3.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七.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1、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2、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环境中
3、细胞就可以完成获得营养、气体交换、排出废物等各种生命活动
4、中的单细胞生物:细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5、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
6、胞藻类植物(如:衣藻)等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观察草履虫:
1、擦拭干净,吸取表层的(氧气丰富)培养液一滴,滴在在玻片上
2、玻片中的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限制草履虫运动,便于观察),再盖上盖玻片
3、草履虫的应激性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4、利用经纬网定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
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
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
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
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
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
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板块构造学说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理???你自己复习复习吧,我这只有生物的,你看下吧,加油啊!
八年级上册生物提纲
第五单元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蚯蚓生活在含腐殖质丰富的潮湿的土壤中,通过刚毛和肌肉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3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从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等方面都与此相适应。
4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5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和哺乳等特征。
6家兔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它们是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和左心房。
7兔和其他哺乳动物有发达的大脑和遍布全身的神经能感受来自环境的刺激,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8像青蛙那样,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9昆虫的体表覆盖着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持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丧失的作用。
1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了翼;身体内有气囊,能辅助呼吸;体温高而恒定。以上这些特点都是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1动物要维持生存,既要善于发现和获得食物,又要避免被其他动物捕食。这都要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动物与植物不同,绝大多数动物能够自由运动。
12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经,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这就可以使它们的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减小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13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
14蚯蚓的体壁表面有丰富的黏液,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渗入体壁,再进入其内部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同时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渗出。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它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深层土壤中。
15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依靠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
16鱼在游泳时,靠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鳍、腹鳍、脊鳍和臀鳍维持身体的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17观察鱼鳃时,有许多丝状的结构,叫做鳃丝,这种丝状的结构呈红色是因为其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这使它适合呼吸。
18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哺乳动物的运动并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还需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配合为运动系统的运动提供能量。
3当人体在做屈肘动作的时候,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的时候,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白蚁是群体生活的昆虫,群体内的成员有不同的职能。“产卵机器是雌蚁;专门保卫蚁穴的白蚁是兵蚁;工蚁的职能是建蚁巢,喂养雄蚁、雌蚁、兵蚁和幼蚁。
5“吃梅止渴”属于学习行为,“望梅止渴”属于先天性行为,“谈梅止渴”属于先天性行为。
6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等蔬菜的叶子上,常常看到一些深绿色的小肉虫,这就是菜青虫,它是菜粉蝶的细虫,长大后变蛹,再羽化为菜粉蝶。
7蜜蜂的群体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动物社会行为。
8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行走,雏鸡从卵壳内钻出来立刻能随母鸡啄食食物,这些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9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10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经来看,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类型。
11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12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食物链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2雷达是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闪光是模拟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的,人们正在模拟人脑的功能,研制智能化的机器人。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
4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衍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5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剿灭麻雀”的运动,到现在专家发出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提出警示后人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
7科学家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8蓄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9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新仪器、新设备日益增多。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1细菌和大部分的真菌的个体比较小,为了便于观察和检测,可以在培养皿中加入它们生长需要的物质,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2从形态看,细菌可分为三类:球菌、杆菌、螺旋菌,它们都是单细胞个体。
3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4反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并冷却后,就可以使用了。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5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6青霉的颜色是青色,曲霉的颜色是**`黑色或橙红色。
7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向外生出的突起,叫做芽体,它逐渐长大,最后与母体脱离,成为一个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出芽生殖。
8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霉菌形成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9在夏季,患肠胃炎的人比冬季多,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季空气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被细菌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吃了变质的食物,就容易患肠胃炎。
10琼指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固态的物质,是制作培养基常用的材料之一。
11细菌的细胞结构从外向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中有保护细菌的作用的是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
12假如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理论上讲4小时后你的手上的细菌数目是25600个。对此你最深的体会是?
提示答案:我们应该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进行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
2细菌和真菌中的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3利用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同时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4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
5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者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6花生`大豆等豆科植物根中,有一种具有固氮作用的根瘤,该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又可以为该菌提供有机物,豆科植物与该菌的关系为共生。
7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斑块就是地衣。实际上,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8人患扁桃体`猩红热;人患手`足癣;水稻的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等均由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引起的。
9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同时废水也得到了净化。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够利用这些物质生存,将有机物分解成水和无机盐,使污水得到净化。
10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分类的根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3根据植物是否能产生种子,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为种子植物,另外一类是孢子植物,后者又包括厥类植物,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4在植物产生的种子中,一类是外有果皮包被的,另一类没有果皮包被,产生前类种子的植物称被子植物,产生后类种子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5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成为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6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源关系
7动物的分类除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特征,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8除植物和动物以外,还有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其他生物,在分类时都要根据它们的相应的特征来进行
9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0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他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其他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
11在同一个分类单位中的生物之间,都偶着一定的相似的特征,分类单位越小,他们包含的物种之间的相同特征越多,反之则越少
12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马属,奇蹄目,哺乳纲,脊椎哑门,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13桃在分类上属于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1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被成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基因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较大的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每中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4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湖泊,海洋,森林,草原,荒漠和湿地等多中类型的生态系统
5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6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养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一个典型实例
7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是:生物圈中有许多种类的生物;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异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基因库,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神巫种类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他所在的生态系统,当后者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8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一 词汇
⑴ 单词
1 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 at, of
1) in表示"在……中", "在……内"。例如:
in our class 在我们班上
in my bag 在我的书包里
in the desk 在桌子里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
2) on 表示"在……上"。例如:
on the wall 在墙上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on the blackboard 在黑板上
3) under表示"在……下"。例如:
under the tree 在树下
under the chair 在椅子下
under the bed 在床下
4) behind表示"在……后面"。例如:
behind the door 在门后
behind the tree 在树后
5) near表示"在……附近"。例如:
near the teacher's desk 在讲桌附近
near the bed 在床附近
6) at表示"在……处"。例如:
at school 在学校
at home 在家
at the door 在门口
7) of 表示"……的"。例如:
a picture of our classroom 我们教室的一幅画
a map of China 一张中国地图
2 冠词 a / an / the:
冠词一般位于所限定的名词前,用来署名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冠词有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两种。不定冠词有两个形式,即a和an。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前,如a book; 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字母前,如an apple
a或an与可数名词单数连用,泛指某类人或某物中的一个。
This is a cat
这是一只猫。
It's an English book
这是一本英语书。
His father is a worker
他的爸爸是个工人。
the既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前,也可以用在不可数名词前,表示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物。
Who's the boy in the hat
戴帽子的男孩是谁呀?
------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 I can see a bag
------ Where's the bag
------ It's on the desk
------- 你能在教室里看到什么呀?
------ 我能看见一个书包。
------ 书包在哪呀?
------ 在桌子上。
3some和any
①在肯定句中用some例如: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桌子上有一些书。
Lucy has some good books露西有一些好书。
②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用any。例如:
Is there any ink in your pen你的钢笔里有墨水吗?
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and sisters你有兄弟姐妹吗?
There isn't any water in the glass杯子里没有水。
⑵记住它们的特殊用法。
①some亦可用于表示盼望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或表示建议、委婉请求的疑问句中,这一点我们不久就会学到。例如: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apples你想吃苹果吗?
②any也可用于肯定句中,表示"任何的"。例如:
Any one of us can do this我们当中任何一个都能做这个。
some 和any的用法是经常出现的考点,希望大家能准确地掌握它们的用法。
4family
family看作为一个整体时,意思是"家庭",后面的谓语动词be用单数形式 is ;如把family看作为家庭成员时,应理解为复数,后面的谓语动词be应用are。
My family is a big family 我的家庭是个大家庭。
My family are all at home now 我的家人现在都在家。
Family强调由家人组成的一个集体或强调这个集体中的成员。home指个人出生、被抚养长大的环境和居住地点。 house指"家"、"房屋",侧重居住的建筑本身。
His family are all workers 他的家人都是工人。
My home is in Beijing 我的家在北京。
He isn't at home now 他现在不在家。
It'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这是一张我全家的照片。
5 little的用法
a little dog 一只小狗,a little boy 一个小男孩。little常用来修饰有生命的名词。
但little还可表示否定意义,意为"少的",加不可数名词。
There is little time 几乎没时间了。
There is little water in the cup 杯中水很少。
⑵ 词组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
behind the chair 在椅子后
under the chair 在椅子下面
in her pencil-box 在她的铅笔盒中
near the door 在门附近
a picture of a classroom 一个教室的
look at the picture 看这张
the teacher's desk 讲桌
a map of China 一张中国地图
family tree 家谱
have a seat 坐下,就坐
this way 这边走
二 日常用语
1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2 Go and see I think it's Li Lei
3 Glad to meet you
4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 can see a clock / some books
5 Can you see an orange
Yes, I can / No, I can't
6 Where's Shenzhen
It's near Hong Kong
7 Let me see(口语)让我想想看。
see 在这是"明白、懂了",不可译作"看见"。例如:
8 Please have a seat
seat表示"座位",是个名词。have a seat表示"就坐",也可以说take a seat, 和sit down的意思相同。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名词如要表示与后面名词的所有关系,通常用名词所有格的形式,意为"……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一般情况下在词尾加"'s"。例如:
Kate's father Kate的爸爸
my mother's friend 我妈妈的朋友
(2) 如果复数名词以s结尾,只加"'"。例如:
Teachers' Day 教师节
The boys' game 男孩们的游戏
(3) 如果复数名词不以s结尾,仍加"'s"。例如:
Children's Day 儿童节
Women's Day 妇女节
(4) 表示两个或几个共有时,所有格应加在后一个名词上。例如:
Lucy and Lily's room Lucy 和Lily的房间
Kate and Jim's father Kate 和Jim的爸爸
动物和无生命事物的名词的所有格一般不在词尾加"'s",而常常用介词of的短语来表示。
a map of China 一幅中国地图
the name of her cat 她的猫的名字
a picture of my family 我的家庭的一张照片
the door of the bedroom 卧室的门
2 祈使句
祈使句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请求、命令、建议、叮嘱等意图。祈使句一般不用主语,读时用降调。为使语气委婉、礼貌,常在句首或句尾加please 。在句尾时,please前多用逗号。
(1) 祈使句肯定形式的谓语动词一律用动词原形。
Go and see 去看看。
Come in, please 请进。
(2) 祈使句的否定形式常用don't于句首。
Don't look at your books 不要看书。
Don't play on the road 不要在马路上玩。
3 There be 的句子结构
There be是一个"存在"句型,表示"有"的意思,
肯定句的形式为:There be + 名词(单数或复数)+地点状语或时间状语。
be动词单复数的确定,看be后边第一个名词,当所接主语为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be动词形式为is;当所接主语为复数名词时,be动词为are;当be动词后接两个以上主语时,be动词与最临近主语保持数上的一致。意思为"某地有某人或某物"。如:
There is an eraser and two pens on the desk 桌子上有一块橡皮和两支钢笔。
There are two pens and an eraser on the desk 桌上有两支钢笔和一块橡皮。
(1)there be的否定句,即在be的后面加上not。
否定形式为:There be + not + (any) + 名词+地点状语。
There is not any cat in the room 房间里没猫。
There aren't any books on the desk 桌子上没书。
(2)there be句型的疑问句就是将be提到句首:Be there + (any) +名词+地点状语?肯定回答:Yes, there is / are 否定回答:No, there isn't / aren't
---Is there a dog in the picture 画上有一只狗吗?
---Yes, there is 有。
---Are there any boats in the river 河里有船吗?
---No, there aren't 没有。
(3)特殊疑问句:How many are there (+地点状语)?"某地有多少人或物?"回答用There be
There's one / There are two / three / some
有时直接就用数字来回答。One / Two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多少学生?
---There's only one / There are nine 只有一个。/有九个。
(4)如果名词是不可数名词,用: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 is there + 地点状语?
How much water is there in the cup 杯中有多少水?
How much food is there in the bowl 碗里有多少食物?
初一上生物的期末复习资料(基因战者整理)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谢谢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