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肌肉记忆吗?

真的有肌肉记忆吗?,第1张

01

没有

长期做某个动作我们以后再做时不通过大脑也能顺利完成,这是人体建立的一种更少能量消耗更高效率的工作模式,肌肉是没有记忆的。

关于所谓“肌肉记忆”的现象,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中均有论述,俗称动作定型,学术点儿叫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它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在这一种系统内各个条件刺激按严格的序列和时间呈现,即用一系列刺激的定型形式获得这种系统中的每个刺激的确切而不变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脑皮质的活动中建立的一种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的概念,为心理学研究习惯和熟练技巧的养成提供了生理学的说明。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减轻我们的负担而提高功效。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

身体外边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地重复多次后,大脑皮质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固定下来,这就是动力定型。此时神经通路变得更通畅,因而条件反射的出现愈来愈恒定和精确,而且时间本身和前面的一种活动,都成为条件一般途径,使神经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损耗而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就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练习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所谓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也就是说,运动技能动作经过动力定型之后,会形成动作的自动化。

“肌肉记忆”是不够规范的说法,在运动训练中经常会有类似不够规范而又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跳水运动员会提到“空间感”如何如何,实际上是指“空间知觉”。

1、肌肉记忆形成需要30天的时间。

2、肌肉具有一定的记忆效应,人体同一个动作反复多次的进行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在人体活动的时候配合关节的位置觉、深感觉,人体的肌肉会逐渐获得这个记忆。

3、所以人体每做足30分钟的强化训练,接下来的48小时是逐渐恢复的时间,这个比例对肌肉细胞储存信息非常理想,所以需要按照这个节奏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形成肌肉记忆。但是一般至少需要30多天的时间才能够避免肌肉记忆再逐渐遗忘,同时根据这个节律需要长期大量的进行功能训练,有助于肌肉记忆的形成,有助于一些保护性的动作,对人体是有效的。

肌肉记忆意思指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人体肌肉对于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所以一旦获得后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例如:

乒乓球来说,肌肉记忆效应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典型的,比如某个人的拉球动作就是他大量重复而形成肌肉记忆的结果,这个动作无论正确还是错误,想要改变是十分困难的。

扩展资料: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2.情绪记忆

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

3.逻辑记忆

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题等形式为内容的记忆。如对数学定理、公式、哲学命题等内容的记忆。这类记忆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4.动作记忆(运动记忆)

是以人们过去的操作性行为为内容的记忆。凡是人们头脑里所保持的做过的动作及动作模式,都属于动作记忆。如:

上体育课时的体操动作、武术套路,上实验课时的操作过程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类记忆对于人们动作的连贯性、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

——肌肉记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7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