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的解释腓肠肌的解释是什么

腓肠肌的解释腓肠肌的解释是什么,第1张

评定方法

1体重

  体重变化可直接反映营养状态,但应排除脱水或水肿等影响因素。标准体重与性别、身高及体型有关,可用以下公式推算。

  (1)计算方法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100)×09;男性身高165cm者,标准体重(kg)=(身高—100)×09。

  (2)意义 根据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值评定营养状态。轻度营养不良比值在80%~90%之间,中度营养不良比值在70%~80%之间,重度营养不良比值低于70%。

  2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TSF)

  (1)测量方法 患者站立,右臂自然下垂,患者也可卧床,右前臂横置于胸部,应采用同一位置多次测量。取肩峰尺骨与鹰嘴间的中点,检测者用拇指和示指捏起皮肤和皮下组织,使皮肤皱褶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卡尺固定接触皮肤3秒后再读数,取3次平均值。

  (2)意义 正常参考值:女性149~181mm,男性113~137mm。低于60%为重度营养不良,60~80%为中度,80~90%轻度。

  3上臂肌围(AMC)

  (1)方法 按上述姿势测量上臂中点的周长,AMC=上臂中点周径(cm)—0314×TSF(mm)

  (2)意义 反映机体肌肉储存情况的指标。

  4握力测定

  (1)方法 用握力计测定握力大小。

  (2)意义 反映肌肉功能的指标,正常男性握力≥35kg,女性握力≥23kg。

  5内脏白蛋白测定

  (1)方法:包括血清白蛋白(AIB)、转铁蛋白(TFN)浓度测定。

  (2)意义:营养不良时该测定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转铁蛋白及前清蛋白的半寿期均较短,后者常能反映短期内的营养状态变化。。

  6淋巴细胞计数

  (1)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2)意义 正常值为(25~30)×109/L,(15~18)×109/L为轻度营养不良,(15~09)×109/L为中度营养不良,<09×109/L为重度营养不良。

  7氮平衡测定

  (1)计算公式 氮平衡=氮摄入量[静脉输入氮量或口服蛋白质(g)/625]—氮排出量(尿中尿素氮+4g)。

  (2)意义 正、负值分别代表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可用于指导营养支持治疗。氮平衡>0机体处于合成代谢状态,氮平衡<0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

  8肌酐/身高指数

  (1)计算方法 肌酐/身高指数=24h实际排出的尿肌酐量(mmol)/标准的24h尿肌酐排出量

  (mmol)×100

  (2)意义 可判定体内肌肉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90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6
下一篇2023-1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