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子和吊瓜子有什么区别

瓜蒌子和吊瓜子有什么区别,第1张

瓜蒌子和吊瓜子的区别是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制作工艺不同。

1、形状不同

瓜蒌子为扁平椭圆形,种皮坚硬,内种皮膜质,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顶端平截;吊瓜子果实椭圆形或圆形。

2、颜色不同

瓜蒌子表面为棕褐色;吊瓜子表面黄褐色或橙**。

3、制作工艺不同

瓜蒌子和吊瓜子都来源于同一种植物的种子,它们都是葫芦科植物栝楼的种子,只是瓜蒌子是把这种植物的种子收获后晒干得到的中药,而吊瓜子是人们收获栝楼种子以后,经过清洗和炒制后得到的零食。

果实多呈纵剖成对半的长圆形,长4-9cm,宽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以质坚实、味酸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棕红色。

1石细胞成群或单个散在,无色、淡**木瓜或橙**。呈类圆形、类长方形、长条形、长椭圆形、类三角形或类圆形,直径12-82μm,长至136μm壁厚5-20μm,层纹大多明显,孔沟细,少数分枝,有的胞腔含棕色或红棕色物。

2果肉薄壁细胞常破碎,壁较厚,极皱缩,胞腔含黄棕色或深棕色物。

3纤维成束,有时上下层交错排列,淡**或**,末端多圆钝,直径11-27μm,壁层5-12μm,木化,胞腔含棕色物。

4中果皮薄壁细胞淡**或棕色,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

5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长方形,外壁厚14-32μm,角质化,胞腔小,内含红棕色物。

6色素块黄棕色或棕色。

7网纹、螺纹导管,直径5-27μm,壁厚约2μm 1、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热回流1h,滤液供试验: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倾入试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2滴,两液接触面显紫红色环,上层液显棕**(检查皂甙);另取滤液滴于滤纸上,待干,喷洒三氯化铝试液,干燥后,于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检查黄酮)

8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2g,加入14ml05%盐酸乙醇,置水浴上回流10min,趁热滤过(若不回流,可在室温条件浸放24h后滤过),滤液供点样。另以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维生素C作为对照。同点样于硅胶G薄板上,用氯仿-丙酮-甲醇(2:7:4)为展开剂,展距10cm。用溴甲酚绿试液或甲基红试液为显色剂显色,样品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外显**斑点或红色斑点。

哈密瓜(学名:Cucumis melo var saccharinus),是甜瓜的一个转变。又名雪瓜、贡瓜,是一类优良甜瓜品种,果型圆形或卵圆形,出产于新疆。味甜,果实大,以哈密所产最为著名,故称为哈密瓜。因为味道甜美。据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哈密王把甜瓜作为礼品向朝廷进贡,“哈密瓜”便由此得名,并成为新疆甜瓜的总称。

应该叫砍瓜。

砍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砍瓜是近年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属葫芦科绿蔓匍匐一年生植物,同株异花,花**,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瓜形长圆柱形,瓜色先由绿后变金**。这种瓜奇就奇在不用整个摘下来,而是一节一节砍着吃,想吃多少就砍多少,而且砍过的截面能迅速愈合,所以人们叫它砍瓜。

或是蛇瓜,嫩瓜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的条纹,肉白色,质松软,成熟瓜浅红褐色,肉质疏松。谢谢采纳答案。

黄瓜不是**也不是绿色,是因为品种问题,有部分黄瓜的品种,是偏白色的,这是较为原始的品种,也是属于很多农村孩子童年的味道的品种。

黄瓜的颜色如下:

一、市场常见黄瓜,青绿色带刺。

在各个城市的菜市场里面,最为常见的便是青绿色带刺的黄瓜,也叫青瓜。正是我们在餐桌常见的“凉拌青瓜”的原材料。产量高,适应各种土壤,是种植户较为喜欢的品种。近年来,因为大家对青瓜的喜爱都是因为它的“生”,因此它常常还在带刺的时候,就会被采摘下来售卖。

二、水果店常见“水果黄瓜”,绿色无刺。

水果黄瓜是改良品种,属于无刺黄瓜。棒型直且短,果肉厚、皮薄、籽少、味清香,并且,它最大的优势是整根可食,不像普通的黄瓜那样两头多少有点苦。于是便活跃在水果市场,很少人会把它当蔬菜。这种黄瓜因为种植面不广,目前的价格比较高。

三、白皮黄瓜,很多人的童年印象。

白皮黄瓜是比较古早的品种,它的瓜形较为矮胖,并不如同青瓜那般细长。它在生瓜时也有小刺,不过日渐“白身”之后,小刺便会慢慢隐去,最后消失不见。

它的口感也是最为自然的,但是,因为它的果实容易变弯,果形不好,卖不上价钱,所以种植的菜农并不多。

四、黄棕色的黄瓜,成熟黄瓜的标志。

有句歇后语叫“老黄瓜刷绿漆——装嫩”,也很形象地说明了黄瓜成熟后的颜色。已经成熟的黄瓜带酸味,并不如青色时味美,因此大部分农户是留种用,很少会拿来售卖。

综上所述,黄瓜之所以不黄不绿,只是名称与品种的问题,并且,它不黄的最大理由,其实是因为你看到的黄瓜并不是成熟的黄瓜,它真正成熟之后,是**的。

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

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厘米,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

产中国云南、贵州和广西。常生于海拔700-2000米的山坡、林下、路旁及灌丛中。印度东北部、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

扩展资料

黄瓜的营养价值

1、抗肿瘤。黄瓜中含有的葫芦素C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达到抗肿瘤目的。

2、抗衰老。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作用;黄瓜中的黄瓜酶,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3、减肥强体。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 ,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

4、健脑安神。黄瓜含有维生素B1,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有利。

5、降低血糖。黄瓜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

-黄瓜

人民网-黄瓜的惊人6功效 黄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丝瓜是典型的对日照长短要求较严格的植物,此特性也就决定了丝瓜有春丝瓜品种和夏丝瓜品种之区别。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春丝瓜品种如双青丝瓜等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短日照才能开花坐果,故只有在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日照较短的时候种植才能开花结果;春丝瓜如在4~7月夏种,则会出现徒长而很迟才能开花结果的情况。而夏丝瓜品种对短日照要求不严格,早熟,在4~7月夏种,也能早开花结果;如在12月至次年3月日照较短的时候种植,则会出现开花结果过早、植株生长困难的情况。因此生产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生产上丝瓜品种很多,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家选择优良品种,现将栽培中表现较好的品种及其特征特性叙述于下:

(1)连云港白籽丝瓜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性攀缘,生长势及分枝性强,叶掌状五角形,深裂。主蔓与侧蔓结瓜均多,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第9~11节,以后每节或隔1节着生雌花1朵。瓜棍棒形,顶部略粗,长27~30厘米,横径4~5厘米,绿色,有油润色泽,表面有10条深绿色线状纵棱和浅绿色点状突起,瓜肉白色,单瓜重150~200克,种子白色。品种中早熟,从定植至嫩瓜始收53天,生育期180天。耐热、耐涝,肉厚质软,纤维少,品质好,为棒形丝瓜中之佼佼者。当地每公顷可产60000千克左右。

(2)绍兴铜皮丝瓜(黄丝瓜) 浙江省杭州、绍兴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深绿色,多为掌状7裂,叶缘有锯齿。主、侧蔓均能结瓜,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第8~12节,着果往往在12节上。瓜长棒形,上下粗细较均匀,长65厘米,横径3厘米,肉厚08厘米,皮黄绿色,稍粗糙,有微皱纹,并有浅棱10条,横切圆形,单瓜重250~300克,老瓜棕褐色。品种中熟,定植至始收60天。耐热,耐涝,不耐低温,抗病性强,皮薄纤维少,肉质致密白色,水分含量中等,较耐贮运,不易老化,味微甜,品质好。当地每公顷可产45000千克左右。

(3)衢州玉露丝瓜(天萝) 浙江省衢州市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为掌状7深裂,也有5裂,叶缘浅锯齿,绿色。主、侧蔓均能结果,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第6~8节上。瓜长圆柱形,长48厘米,横径5厘米,肉厚09厘米,外皮浅黄绿色,粗糙,有条状绿色斑纹,肉白色,单瓜重300~450克。老瓜粗大,黄褐色。品种中早熟,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热、耐涝、耐肥,抗病性较强。肉质致密,微甜,含水分多,瓜形好,肉厚,品质好。当地每公顷可产52500千克左右。

(4)上海香蕉丝瓜(香丝瓜) 上海市农家品种,在浙江省杭州市和嘉兴地区多有种植。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叶掌状5裂或7裂,叶缘有锯齿,浓绿色。主、侧蔓结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9~16节上,瓜节短棒形,两端略细,中间粗,形似香蕉,长26厘米,中间横径5厘米,肉厚12厘米,皮绿色,较粗糙,有白斑,并有10条纵棱沟。横切圆形,肉白色,单瓜重280克左右。老瓜黑褐色。品种早中熟,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热、耐涝,不耐寒和干旱,抗病性强。肉质细而致密,水分含量中等,外形美观,耐贮运,品质优。当地每公顷可产37500千克左右。

(5)龙泉特早丝瓜(肉萝儿) 浙江省山区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性弱。叶掌状7裂,叶缘有锯齿,深绿色。主蔓结果,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3~6节,而坐瓜往往在6节以上。瓜短棒形,长25厘米,横径4厘米,瓜皮较粗糙,绿色,有10条微突深绿色细棱,单瓜重150克左右,老瓜粗大,棕褐色。该品种为极早熟品种,定植至始收40~50天。耐低温和高温,较耐旱,抗病性中等。皮薄,纤维少,肉质细,质密,水分含量中等,有香气,品质优。当地每公顷可产50000千克左右。

(6)常山棒槌丝瓜(门锤天罗) 浙江省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掌状五角形,浅裂,叶缘有锯齿,深绿色。主、侧蔓均能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2节左右。瓜短棒形,长25~35厘米,横径35~45厘米,瓜皮绿色,有细皱纹,并有11条深绿色条纹。单瓜重250克。老瓜长35~45厘米,横径7~9厘米,褐**。品种中晚熟,定植至始收70天左右。耐热、耐涝、耐肥,抗病能力强。肉质致密,色白,味清淡,水分含量中等,品质好。当地每公顷可产57400千克左右。

(7)丰抗丝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95年育成的一代品种。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蔓长4~5米。叶长24厘米,叶宽22厘米,深绿色。主蔓结果为主,主蔓8~10节着生第1雌花。瓜长棒形,长55~65厘米,横径5厘米,深绿色,具10棱,棱墨绿色,肉白色,单瓜重300~400克。属中早熟品种,播种至初收春播60~65天,秋播40~45天,延续采收期为50~70天。耐寒、耐湿性较强。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肉质柔滑,味微甜,品质优良。当地每公顷可产37500~45000千克。

(8)天河夏丝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1989年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旺盛,主蔓4~5米,分枝性中等。叶掌状浅裂,长24厘米,宽21厘米,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较多,从主蔓11~13节起有雌花,以后连续或隔1~2节生1雌花。瓜长棒形,头尾匀称,长55~70厘米,横径50~55厘米,肉厚07厘米,皮色深绿,具10棱,棱色墨绿。单瓜重350~450克。该品种中早熟,播种至初收35~40天,延续采收70~85天。耐热、耐湿性强,适应性广。较抗角斑病和白粉病。肉致密,纤维少,味甜,品质好,耐贮运。当地每公顷可产45500千克左右。

(9)连云港生食丝瓜(滚沟丝瓜)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性攀缘,分枝性强。叶七角形,浅裂,浅绿色。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2~14节。以后每节或隔1节着生1雌花,瓜纺锤形,顶部略粗,长28~32厘米,横径4~5厘米,绿色,表面有10条鱼脊形棱和浅绿色小扁圆突起,瓜肉白色,单瓜重150~200克。该品种为早熟品种,从定植至始收51天左右。不抗病毒病,肉质甜嫩,品质好,可生食或熟食。当地每公顷可产22500千克左右。

(10)重庆胖头丝瓜(牛皮皱) 该品种为重庆市地方品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生长势强,主蔓长8米以上,叶片掌状深裂,绿色,长23厘米,宽30厘米,叶柄长15厘米。第1雌花生于主蔓10~15节,瓜长圆筒形,浅绿色,有深绿色条纹,密生白色短茸毛和细小皱褶,中部有蜡粉,当地称白霜,瓜长25厘米,横径7~10厘米,横截面近圆形,瓜肉白色,厚4厘米。单瓜重300~400克。此品种为中早熟品种,定植至初采收90天。抗病性强,质地松软,味甜,清香味浓,果肉厚,不易老,品质极佳。当地每公顷可产37500~45000千克。

(11)黄岩青顶白肚丝瓜 浙江省南部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长势中等,分枝性强。叶掌状五裂,叶缘有大锯齿,深绿色。主、侧蔓均能结瓜,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0~12节上。瓜上细下粗,长棒形,长35厘米,横径42厘米,瓜顶平圆,瓜肚白色,瓜柄和蒂部呈绿色,瓜表面较平滑,并有黄绿纵条纹8~10条,单瓜重300克。老瓜粗大,黄褐色。此品种为中熟品种,定植至始收55~60天。耐热、耐涝、较耐寒,抗病能力中等。肉色青白,味鲜嫩,肉质致密,水分含量中等,品质优。当地每公顷可产45000千克左右。

(12)金华白丝瓜 浙江省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及分枝性强,叶呈掌状深裂五角形,深绿色。主、侧蔓均能结瓜,但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8~10节上,结瓜主要在12~15节上,瓜短棍棒状,长30厘米,横径45厘米,瓜皮白色。老瓜黄白色,表面光滑,有9~12条淡绿色不明显纵棱。单瓜重350~450克。此品种为中早熟品种,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热、耐涝、抗病性强。皮薄,肉质疏松,味微甜,水分含量中等,品质好。当地每公顷可产52500千克左右。

(13)芜湖丝瓜(青皮长丝瓜) 安徽省芜湖市郊区农家品种,栽培历史已达150年以上。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及分枝性强。叶掌状,深裂,叶色深绿。主、侧蔓均结瓜,主蔓8~10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节都能开雌花,侧蔓第1雌花着生于6~8节,以后每隔5~6节着生1雌花。瓜长条形,长达131厘米左右,横径25厘米左右,先端稍膨大,商品瓜绿色,瓜面有纵细棱和深绿色网纹,老瓜皮黄褐色。单果重450~600克。为早熟品种,定植至采收41~47天。耐热、耐湿、不耐寒,抗病性强。肉质致密,口感微甜,水分多,纤维少,品质佳。当地每公顷可产45000~60000千克。

(14)临海青皮短丝瓜(青天萝) 浙江省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分枝性强。叶五角形,掌状浅裂,叶缘有锯齿,深绿色。主、侧蔓均能结瓜,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5节以上,瓜短棍棒形,长22~30厘米,横径45~50厘米,瓜皮绿色粗糙,有9条深绿色纵条纹,并有短线状和斑点突起,横切圆形,肉白色,单瓜重250~400克。属中早熟品种,定植至始收60天左右。耐热、耐涝,较耐干旱,抗病性强。肉质细而致密,含水分中等,肉厚,不易老化,味微甜,品质好。当地每公顷可产37500千克左右。

(15)安源丝瓜 江西省萍乡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分枝能力较弱。叶缘深锯齿状,叶的裂刻深,7枚裂片。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的7~8节。瓜短棒形,商品瓜长度为38~40厘米,横径7厘米,肉厚15厘米,商品瓜皮白绿色,老瓜皮黄褐色。瓜面较平滑,有10条深绿色纵纹,瓜无棱。单瓜重400~600克。属于早熟品种,定植至初收40天左右。耐热性强,抗病能力强。肉质松软,风味浓,味甜,商品瓜水分中等,品质佳。当地每公顷可产50000~60000千克。

(16)泸州八棱丝瓜 四川省泸州市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主蔓长4~5米,分枝能力强。节间长约14厘米,有浅刺毛。叶片掌状具浅裂,深绿色,叶柄浅绿色。第1雌花生于主蔓10~12节,第1雄花生于主蔓9~10节,果实长圆柱形,果面有8条棱,外皮青绿色,无花斑,果顶部稍突,横截面近圆形,肉厚约40厘米,白色。单瓜重250~350克。属中早熟品种,从播种至初采收约60天。耐热、耐旱,较抗病。肉质松软,味浓,品质好。果皮较硬,应适时早收。当地每公顷可产30000~37500千克。

(17)信阳棒槌丝瓜 河南省信阳县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品种植株蔓生攀缘,分枝性强。叶掌状五角形,裂刻深,深绿色。主、侧蔓结瓜,且子蔓和孙蔓可连续结瓜。瓜为长颈圆筒形,青绿色,长44厘米,横径6厘米,先端较粗,基部较细,有纵棱,瓜肉白色,单果重200~300克。属于晚熟品种,从播种至嫩瓜采收约110天。播种到老熟瓜收获180天。耐热、耐旱,抗病能力强,适合越夏栽培。嫩瓜质地柔嫩,适宜熟食,老熟瓜纤维粗,且柔韧,可用作洗涮炊具。该品种当地每公顷产22500~30000千克。

(18)白玉霜 湖北武汉市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强健,分枝强。第1雌花出现在第10~15节,侧蔓第一二节即出现雌花。瓜长圆柱形,长60~70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果皮淡绿色,中部密布霜样皱纹,两头皮质粗硬,瓜上有纵沟,肉乳白色,皮薄,品质好。单瓜重500克左右。耐涝,耐热,不甚耐旱。

(19)肉丝瓜 湖南地方品种。生长旺盛,分枝力强。叶片深绿色,掌状5裂或7裂。雌花着生较晚,一般在主蔓第15节以上着生第1朵雌花。较晚熟。产量较高。瓜圆筒形,两端略粗,长30~40厘米,横径7~10厘米。瓜皮绿色,瓜肉绿白色,肉质肥嫩,纤维少,品质好。单瓜重250~500克。

(20)双青 广东省广州、佛山等地农家品种。植株蔓生,长势旺盛,分枝力强。主蔓长达500厘米。叶长21厘米,宽18厘米,绿色。主蔓第7~10节着生第1雌花。瓜长50~70厘米,横径3~5厘米,瓜皮青绿色,皮薄而软,具10棱,棱墨绿色,肉白色,质脆嫩。瓜长棒形,顶部稍粗,瓜蒂略细,单瓜重250~300克。早熟,播种至初收50~70天,延续采收40~50天,生长势强,主蔓结果为主。每公顷产30000千克左右。肉质柔滑,味道微甜,品质优良。较耐寒,耐热性略差,适于作春播。

(21)夏棠1号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1989年与广州市东圃镇农技站合作,从棠东丝瓜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侧蔓少而短,以主蔓结果为主。叶长25厘米,宽22厘米,深绿色,主蔓第10~12节着生第1雌花。瓜长棒形,头尾均匀,长55~65厘米,横径55~6厘米,表皮青绿色,具10棱,棱墨绿色,单瓜重300~500克。肉质致密,味甜,品质优。早熟丰产,在肥水条件充足时,平均每株结瓜4~5条,多的可达9条。播种至初收35~45天,可延续采收70~90天,每公顷产量30000千克。生长发育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适应性广,耐热、耐涝,抗角斑病和白粉病,不抗霜霉病。耐贮运。适于夏季播种。

(22)青皮 又称为绿豆青丝瓜。广东地方丝瓜品种。瓜条长棒形,长40~45厘米,皮绿色或黄绿色。皮薄、肉厚,品质优良,单瓜重200~500克,每公顷产15000~30000千克。适宜广东、福建、广西、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种植。

(23)夏选 深圳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蔬菜技术应用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植株分枝力较强,生长势中等。叶片大,心脏形。夏、秋播主蔓第17~18节开始着生雌花。瓜长棒形,上下部大小均匀,长约50厘米,横径45厘米,单瓜重250克左右,有10棱,皮色青绿,肉白色,厚而柔嫩,品质优,耐热和抗病力强,对短日照要求不严格,在长日照的夏季仍能较早发生雌花。宜作夏、秋品种。播种到初收37~40天,延续采收40天左右。每公顷产22500~30000千克。具有良好的早熟性和丰产性。

(24)线丝瓜 四川地方品种。植株长势旺。掌状叶片,有3~4对裂片,裂片较其他品种宽而短。主蔓第10~12节开始着生雌花。瓜细长棒形,中下部渐粗,瓜长75~95厘米,中下部横径3~4厘米,基部横径2厘米。单瓜重500~800克。瓜皮绿色,有皱纹和条纹,肉绿白色,质软细嫩,纤维少而生长快,品质中等。较晚熟。耐热性较强,也较耐湿,抗病虫害能力较好,每公顷产30000千克左右。

(25)棒丝瓜 北京市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瓜棍棒状,尾部略粗,长33~37厘米,横径3~36厘米。外皮绿色,有10条绿色线状凸起,茸毛多。肉厚05~06厘米,白色,肉质软,品质中等。单瓜重150克左右。

(26)青柄白肚 浙江省南部栽培较多。果实棒形,果实梗端7厘米左右,瓜柄附近淡绿色,其余部分乳白色,故名白肚。果面光滑而有光泽,肉质柔嫩,不易粗老。属于早熟品种,品质较好,但是产量不高。

(27)南京长丝瓜 又名蛇形丝瓜。主蔓第7~8节出现第1朵雌花,此后连续出现雌花。瓜长棒形,长130~170厘米,最长可达2米以上,横径3~5厘米,形状似蛇。外皮绿色,果肉柔嫩,纤维很少,品质好。耐热抗病,蔓长可达13~15米。每公顷产22500千克左右。

(28)雅绿一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对短日照要求不严格。该品种早熟,丰产,耐热性较强,坐果率较高。春植主蔓6~10节结瓜,夏植主蔓20~22节结瓜,瓜长棒形,长约55厘米,横径5厘米,瓜色绿,棱黑,沟浅,瓜条匀称,外观较好,味清甜。大田生产一般每公顷产37500千克左右。

(29)河北棱丝瓜(洋丝瓜) 河北省地方品种,栽培历史较长,全省各地均有栽培。生长势和分枝性中等。叶片掌状五角形,叶缘浅锯齿,中缺刻,5~7裂片。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10~13节。主、侧蔓均可结瓜,瓜为棒槌形,瓜色深绿,老瓜褐色,表皮皱缩粗糙,有棱8条,单瓜重400克左右。为中早熟品种,播种至采收70天左右,耐热性强,抗病性强,肉质柔软,水分多,口感微甜,品质较好。

(30)江山清湖丝瓜(清湖天萝) 浙江省江山市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性弱,叶掌状7深裂,叶缘深锯齿,深绿色。主、侧蔓均能结果,以主蔓结果为主,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0节以上,瓜长棍棒形,纵径40~60厘米,横径4厘米,瓜皮淡绿色,有微皱斑纹,单瓜重300~350克。该品种为早熟品种,定植至始收50天左右。耐热、耐肥、耐涝、较耐寒,抗病性强。皮薄肉质致密,水分含量中等,味鲜嫩,瓜形美观,品质优。

(31)六叶香丝瓜 北京顺盛丰蔬菜种苗有限公司品种。该品种植株蔓生,主蔓长6~8米,分枝性强,叶绿色。主蔓第6节始生雌花,瓜条长圆筒形,瓜长14~25厘米,横径4厘米左右,瓜皮绿色,果面有8~12条纵向深绿色条纹,皮薄,肉质柔软多汁,品质佳,属于早熟品种。该品种大棚、露地均可种植,每公顷可产60000千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3936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2023-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